跳至內容

「Wikipedia:关注度」:修訂間差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刪去的內容 新增的內容
→‎論述:​ // Edit via Wikiplus
Kuon.Haku留言 | 貢獻
→‎参见:​ // Edit via Wikiplus +WP:NFAQ
第86行: 第86行:


==参见==
==参见==
*支援頁面:[[Wikipedia:关注度/提报]]*
*支援頁面:[[Wikipedia:关注度/提报]]
*[[Wikipedia:关注度/常见问题]]
*[[Wikipedia:生命、宇宙以及任何事情的终极答案]]
*[[Wikipedia:生命、宇宙以及任何事情的终极答案]]
*[[Template:关注度]]
*[[Template:关注度]]

於 2018年8月26日 (日) 04:16 的修訂

在維基百科中,關注度決定了一個主題是否有編寫獨立條目介紹的必要。條目的主題應當證明為受關注和值得注意的,否則便不應單獨稱為一個條目。需注意的是,維基百科中,某一主題的關注度並不一定依賴於該主題的知名度、重要性或流行度——儘管它們通常會有助於我們判斷。

如果某一主題符合下述的通用關注度指引,那麼我們便可認為該主題的受關注程度滿足創立條目的要求。此外,如果某一主題符合以下任何一項學科關注度指引之標準,則其同樣可視為具備關注度。

關注度指引只是大致規定了適宜為什麼樣的主題創立專門論述它的條目,它們沒有直接限制條目的內容。有關維基百科關於內容的方針,請見中立的觀點可供查證非原創研究維基百科不是什麼以及生者傳記

通用關注度指引

如果一個主題得到了可靠來源的有效介紹,而且這些來源獨立於主題實體,則可假定該主題或符合獨立條目的收錄標準。

  • 「有效介紹」,意味着相關之來源直接、詳細地講解了主題的實體,編者無需通過原創研究來發掘條目的內容。有效介紹要比順帶提及深入,但可能會較專門闡述淺顯一些[1]
  • 「可靠」,意味着來源資料應具備編輯可信度,應經得起依照可靠來源指引對關注度進行的可供查證性評定。這裡的來源包括以任何形式和媒介發表的作品與材料。通過第二手來源的數量,可比較好地判斷關注度[2]
  • 「來源」[3]需滿足關注度要求,應該是第二手來源二次文獻),因為它們能為主題是否受關注提供最為客觀的證據。可靠來源的數量與種類應依賴於描述的深入程度以及來源的品質。一般而言,多方來源會更受歡迎[4]
  • 「獨立於主題實體」,要排除下列與主題實體有關聯之人發布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自我宣傳、廣告、自身發表的個人出版物、自傳、新聞稿[5]
  • 「假定」,意味着可靠來源的有效介紹只構成必要條件,而不能保證某主題一定能收入維基百科。即使某個主題符合上述標準,編者們也有可能達成共識,認為不應該為其另立一篇條目。例如,當條目違反維基百科不是什麼方針的時候。[6]

一個經共識認為符合本標準的主題,通常都擁有關注價值,並且符合成為百科全書獨立條目的標準。如果可查證的事實和內容無法由多方來源提供支持,那麼將它們併入另一篇條目中可能更為適宜。

關注度需要可查證的證據

維基百科內容的門檻是可供查證,僅僅聲稱某主題具備關注度是不足夠的,必須為這一聲稱提供證據。獨立可靠來源中的有效介紹內容構成了關注度的可查證證據。同時,在已發表的文獻中得到同行的認可也是一個重要因素;此外,還應滿足主題特定指引所列出的其他因素。

各主題的關注度是獨立的,關注度只針對單個主題,而非該主題所屬的哪一個類別。例如,子主題的關注度並不能從父主題繼承而來,而關注度也不是「上延」繼承的,父主題的關注度同樣不能由子主題決定。要證明一個主題具備關注度,就必須證明該主題可以獨立地符合通用關注度指引的要求。

由于格式和展示的原因而創建一篇分離的條目是一種常見情況;但這在本質上並不意味着「關注度的繼承」,出於方便排版和瀏覽的原因,這種做法通常會得到接受。

關注度不是一時的

關注度不是一時的:條目的主題一旦在可靠來源中有效介紹,便能滿足通用關注度指引之要求,不需要新聞來源對其持續報道。雖然如此,但維基百科不是新聞報道:關於單一事件或主題的一條短時效的突發新聞仍尚不足以證明關注度程度已達要求——尤其是對某次事件中出現的在世人物而言(WP:生者傳記)。例如,對宣告、體育的日常新聞報道乃至小報新聞都不足以讓某個主題擁有其獨立條目。維基媒體下屬的維基新聞專案是發表當前新聞報道的場所。

關注度非推論出的:隨着時間推移,之前尚不符合本指引的主題有可能在未來會符合,但也不應僅憑推論某主題將在未來獲得足夠關注度,當下就記錄之。

關注度指引並不直接限制條目內容

關注度指引能判斷某一主題是否具有在維基百科中成為一篇獨立條目所需的關注度。除人物列表外,它們並不為條目內容提供指引。相對地,按照合理比重的原則,眾多內容方針根據條目內各主題受到可靠來源介紹的程度來約束條目內容。

缺少關注度並不一定意味着來自可靠來源的信息應從維基百科中移除。可考慮將這些內容合併到更加合適的條目中去。

不符合關注度指引的條目

儘管條目應該表明自身主題的關注度,且主題沒有達到本標準的條目通常會予以刪除,但僅僅考慮條目自身表現出的關注度是不足夠的,我們更應該考慮該主題真否真的很可能擁有關注度。謹記每一篇維基百科條目都沒有最終版本,條目的關注度應該由現時存在的來源決定,而不是由當前在條目中展示的來源決定。僅斷言這樣的來源存在是幾乎不具說服力的,特別隨着時間的推移有效的證明仍遲遲未能出現時。如果一個主題所需的來自獨立來源的有效介紹仍有找到的可能,那麼就不宜以缺乏關注度為由刪除條目,除非在作出了足夠的努力後仍然無法找到這樣的來源。對於關注度不明了的條目,刪除應是最後訴諸的手段。

如果一篇條目沒有列出足以證明其主題關注度的來源,請親自尋找這樣的來源,或者:

  • 詢問條目的作者或這一方面的專家[7],獲取尋找這類來源的建議。
  • 將{{notability}}標籤貼上條目,並且將條目提報至WP:NP,以提示其他編者。
  • 如果是關於某個專業領域的條目,使用{{expert-subject|主題名稱}}標籤來吸引了解這一領域的編者,他們可能可以查詢到線下的可靠來源

如果在努力尋找後仍然無法找到相關的來源,請考慮將條目內容合併到另一篇主題範圍更廣的條目中去[8]。此外,假如需要刪除[9]

  • 請確保關注度模板已掛上足夠長(至少30日)的時間,同時確保條目已提報至WP:NP,足以引起其他人的注意。
  • 如果條目符合我們的快速刪除標準,請在頁面上貼上快速刪除的標籤。
  • 否則,特別在當您不確定是否應該刪除或擔心他人反對時,請將條目提交到存廢討論,社群將在7天內討論出條目的存留與否。

關注度相關指引

正式指引

論述

英語維基指引

參見

腳註

  1. ^ 例如,關於IBM這一主題,Sobel的360頁的書與Black 528頁的書都顯然不是「順帶提及」。在英國記者馬丁·沃克關於比爾·柯林頓傳記中,一句提到「Three Blind Mice」樂隊的話(Martin Walker. Tough love child of Kennedy. 衛報. 1992-01-06. )則為明顯的「順帶提及」。
  2. ^ 自我宣傳、自傳以及置入性行銷等資料不能支撐一篇百科全書,這裡的已發表作品,必須由其他人獨立撰寫,並且與特定主題有關。判定某一主題是否具備關注度,在於那些獨立於該主題(及其製造者、創造者、作者、發明者、賣家等)之人是否真正認為這一主題值得關注,進而撰寫並發表了有效介紹該主題之材料。否則,任何人只需要在維基百科外詳細介紹與他們有關的主題,便能輕鬆繞過關注度之規定。另外,還應存在中立的來源,以確保我們可以撰寫出一篇中立的條目——自我宣傳的資料(顯然)不是中立的,而個人出版物往往會帶有偏見,即使這種偏見是無心的:有關這些來源中立性的討論,參見維基百科:自傳維基百科:利益衝突。即使是非自我宣傳性質的自我出版物仍然不能作為關注度的證據,因為它們無法讓我們測定世界範圍內對該主題的普遍關注程度
  3. ^ 包括但不限於報紙、書籍和電子書籍、雜誌、電視和電台的文獻性節目、政府機構的報告、科學刊物等。在缺乏多方來源的情況下,必須能夠驗證這一點:單一來源所反映的中立觀點足可信賴,並且能為一篇全面的條目提供足夠詳細的信息。
  4. ^ 如若缺少多方來源,那麼就意味着,更好的做法也許是將特定主題寫入主題更加寬泛的條目中去。單一來源或新聞社消息的再版並不一定能構成多方作品,特別是當其作者採用了相同的事實來源,或者僅僅在重複相同的信息時。特別的,不同刊物在同一地區通過一家新聞通訊社獲取並發表的相同文章不視為多方作品。
  5. ^ 由主題實體自身發表的作品,或與之有緊密聯繫的作品,不太可能成為世界範圍內對該主題普遍關注的證據。參見維基百科:利益衝突以了解處理此種情況的詳細信息。
  6. ^ 此外,並不是可靠來源中的任何內容都能證明某一主題已符合創建條目的關注度要求。譬如,詞典或數據庫、廣告或公告欄、小新聞故事都是這樣的案例,儘管它們出現在可靠來源上,但它們不一定能真正支持其主題的關注度。
  7. ^ 有時聯繫傳記中的主角或者對象組織的代表人會獲得獨立的來源材料。當然我們應該謹慎地觀察和評估這些材料的獨立性。您還可以尋找與主題有關的維基百科專題,並請求他們的幫助。
  8. ^ 例如,虛構作品中的小角色可以合併到「……次要人物列表」中;關於學校的條目可以合併到學校所處的城鎮或地區的條目中;知名人士的親戚可以合併到關於該知名人士的條目中;只因與某特定群體或事件相關而受到關注的人物,其條目可以合併到該群體或事件的主條目中去。
  9. ^ 此前的調查不充足的話,維基百科編者很有可能會拒絕提刪的請求。提刪時應該說明已經嘗試尋找證明其關注度的來源,和(或)以其他證明其關注度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