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Wikipedia:利益衝突: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无编辑摘要
标签2017版源代码编辑
Xiplus留言 | 贡献
移除保護模板
标签TW 手工回退
(未显示2个用户的5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subcat guideline-en|態度指引|WP:COI|WP:CONFLICT}}
{{subcat guideline-en|態度指引|WP:COI|WP:CONFLICT}}
{{Guideline section top}}
{{nutshell|不要以你自己的利益或你的外部關係利益來編輯維基百科。}}
{{nutshell|不要以你自己的利益或你的外部關係利益來編輯維基百科。}}
{{指引列表}}
{{指引列表}}

2022年2月25日 (五) 04:24的版本

维基百科上的利益冲突编辑的范围,牵涉到关于你自己、家庭、朋友、客户、雇用者、或者你财务及其他关系的维基百科贡献。任何外部关系都可能会引发利益冲突[注 1]。某人拥有利益冲突是情况的描述,而非对该人评价或诚信的判断[注 2]。如果单个编辑希望从事的某些事情或目标,例如修改页面来推销你自己、其他人、公司或团体的利益,而不是为了帮助维基百科成为中立可供查证的百科全书目标,便极有可能存在利益冲突。

维基百科强烈反对利益冲突编辑的出现,特别是当使用者认为促进外部利益比起实现维基百科的目标更重要的时候,该编辑(与维基百科间)被视为存在利益冲突。有利益冲突的编辑损害大众的信心,且有机会为被促进者(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带来在维基百科外的社会英语Wikipedia:Wikipedia is in the real world难堪风险[注 3]。有着利益冲突的编辑,无法知道是否、或影响自身的编辑到多少程度。如果利益冲突编辑导致扰乱,或使用者的修改违反譬如“中立的观点”、“维基百科不是什么”、“关注度”等方针,管理员基于其损害百科全书而可以选择封禁牵涉到的使用者账号。

因此,一旦利益冲突的编辑(包括有偿编辑)设法影响条目内容时,他们最好公开造成影响的利益冲突,无论是在他们的使用者页面、或是任何他们修改的条目的讨论页上。除此之外,利益冲突的编辑普遍被建议不要直接编辑影响条目,而是在讨论页提议修改。如果其他使用者反对他们做出的修改时,这点是特别重要的。大部分维基百科人将欣赏你的诚实[注 4]。而任何有偿编辑必须公开谁支付报酬给他们、谁是客户、及任何其他相关联的隶属关系,这也是维基媒体基金会要求

如果你认为某个使用者存在利益冲突,你必须在调查利益冲突编辑时,小心地不要违背他们的意愿而揭露编辑身份。维基百科方针反对骚扰,特别是禁止不利的个人信息公开,且这看得比本指引还要重要。利益冲突的情况通常是当编辑修改条目时,自己表明他们如何与该主题连结后才会被发现。当使用者未表明他们存在利益冲突的情况时,有偏见的编辑能够依循中立的观点方针修改回退。编辑在讨论本指引修改时,应该公开他们是否有偿地编辑维基百科。

什么是利益冲突?

利益冲突是一种情况,有一个人P(无论是个人或法人团体)处在一个或更多决定的一定关系。在普遍观点中,P如果拥有利益冲突,只有当:1. P与另一人存在人际关系,后者要求基于其他人利益进行判断;2. P有(特别的)利益,在这关系中倾向介入正常的判断。在普遍观点的关键词有‘关系’、‘判断’、‘利益’和‘正常’。
迈克尔·戴维斯英语Michael Davis (philosopher)[6][7]

没有规则能够判决利益冲突是否存在,但存在警告标记。如果存在可能干涉的外部利益、或有理由认为被干涉的情况下,你同时作为维基百科人的角色,便处于利益冲突中。当使用者增添至条目的资料,看上去像是正在为使用者、家庭成员、雇用者、企业或个人活动登广告,这可能意味着他们存在着利益冲突。而当编辑撰写他们自身有关系的推广事情时,他们的贡献通常不包含大众觉得有用或重要的东西。

当在某个领域存在利益冲突时,我们非常强烈不建议你修改维基百科,因为这将导致你的编辑并不中立(存在偏见),特别是如果你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当中也包括自身商业和经济利益)作宣传,或是为你的外部关系(如家人、朋友或雇用者)的利益作宣传时。维基百科中立的观点方针规定所有条目必须反映适当的观点而无偏见,而利益冲突阻挡维基百科能够实现这点。如果你的更改将无法中立,“不要”发表它们。

接近主题并不意味着你不能成为中立者,但它仍可能使你产生倾向而朝向一些偏见。接受其他编辑的建议为引导。如果在讨论页上,编辑善意推论地表明你可能存在利益冲突,请设法确认并将你的偏见减至最低程度,且考虑退出编辑条目。根据经验,你和主题在现实生活中有更多的牵连,你更应该要小心遵守我们核心的内容方针——“中立的观点”、“非原创研究”、“可供查证”——然后才编辑该领域。

外部角色和关系

当编辑维基百科的时候,维基百科人的首要目的是增进百科全书的利益。当外部角色或关系能被合理地视为损害这一目的时,编辑便存在利益冲突(相似地,如果法官与被告结为夫妻,其公正性便遭到损害)。

任何外部关系都可能引发利益冲突。利益冲突可以是个人的、宗教的、政治的、学术的、财务的或法律上的关系。利益冲突不是源于某个领域,而是在个人、主题、理念、传统或组织上,牵涉到的高度个人承诺、交往或倚靠的关系。至于关系要多密切才算是需要担忧的利益冲突(即“太亲近”应如何定义),则由常识决定。例如,有关鲜为人知的乐团条目,不应该是由乐团成员或经纪人撰写,而传记不应该是自传或由对象的配偶撰写。

相对地,我们欢迎特定专家在他们专业领域的条目做出贡献,即便该编辑长期投入该主题,但这仍受到财务上的利益冲突指引限制。同时确保他们在该领域中的外部角色和关系,不会与他们在维基百科上的首要目的(写好百科全书)有所抵触。另一方面,维基百科特别关注涉及组织的利益冲突。违背此建议很可能使自己与自己所代表的组织蒙羞。

利益冲突不单是偏见

确定某人存在利益冲突是对情况的描述。它不是有关个人心态或诚实的判断[5]。利益冲突能够在缺乏偏见下存在,偏见在缺乏利益冲突下仍经常存在。信念和欲望可能导致有偏见的编辑,但他们并不构成利益冲突。利益冲突出现在编辑的角色和关系,且当这些角色和关系存在冲突时,我们认为是“倾向偏见”的一方[8]。利益冲突像是“丑闻敏感标准”[9]

为什么利益冲突是个问题?

一个人是根据所处在的冲突情况,而被判断存在利益冲突;而无论该人是否认为自己能够克制诱惑或腐败的利益影响,后者将妨碍其判断。
韦恩·诺曼英语Wayne Norman和克里斯·麦克唐纳(Chris McDonald)[注 5]

直到20世纪后半叶,专业依靠“价值中心模式”:这些利益冲突者纯粹被期待能够正直且客观地做事[注 6]。现在,这已经知道是太天真了[4]。价值中心模式轻视个体的判断,在利益冲突下的缺陷程度。冲突的个体不能知道他们已经被影响的程度。哲学家迈克尔·戴维斯英语Michael Davis (philosopher)写道,他们经常“对于他们自身的可靠性评价太高”[12][13]。例如,冲突的人有可能企图公平而过度补偿,导致他出现不曾做出的相反决定[12]

价值中心模式忽视利益冲突造成公众信任的破坏,以及在受到影响的社群内部导致焦虑。如果法官与被告有着密切关系,从其同事和公众的角度来看,法官作为公正判决者的角色受到损害,而无论他如何确信自己能够保持公正。不适当的“表现”意味着他将必须自己要求撤换。

实际、潜在和显见的利益冲突

实际的利益冲突,是指编辑确切判断与利益冲突有关,“且”被判定正在发挥作用[14]例如:如果企业所有人编辑有关自己公司的条目和参加讨论,他具有实际的利益冲突。

潜在的利益冲突,指编辑确切判断与利益冲突有关,“但”被判定并未发挥作用[注 7]例如:企业所有人在关于自身公司相关的条目和讨论有着潜在的利益冲突,但如果他与这些页面保持距离,他并没有实际的利益冲突。

显见的利益冲突,是指有理由相信编辑存在利益冲突。例如:如果编辑在编辑有关企业的条目,且由于某种原因而似乎是所有人时,他拥有显见的利益冲突[注 8]。实际上他可能没有这种关系。显见的利益冲突在社群内部会导致反感,且应该尽可能透过讨论解决[注 9]

维基百科的态度

维基百科的目的

维基百科作为百科全书,其使命是向公众提供总结公认知识、中立书写且可靠来源的条目,而不是让人们当作公司或个人网站、放置服务或产品广告、和自抬个人身价的平台。读者希望在这个地方找到独立于其对象撰写的中立条目。维基百科人必须确保将百科全书及其读者的利益置于个人关注之上,将遵从维基百科方针视为他们修改页面时最重要的事情。

条目应该只包含符合维基百科的内容方针与最佳惯例的资料。如果你在撰写与你相关连领域的条目,要确信以中立语调、引用可靠第三方出版来源撰写;且注意你的修改,是否非故意地将自身观点提拔至其他观点之上。中立的观点是维基百科五大支柱之一。而如果其他编辑表示你的修改违反维基百科的标准建议,认真地接受建议,且考虑与其他使用者讨论此事。

也因此,任何修改页面的使用者,如果思考的是有比将维基百科建立成更好的百科全书还重要的其他事情,便存在着利益冲突。为了维持维基百科的中立观点,维基百科强烈建议编辑回避与自身有明显利益冲突的题目,或是可以合理推论出有冲突的主题。

利益冲突的编辑

维基百科虽然是“任何人都可以编辑的百科全书”,但如果你存在利益冲突,应该避免非常格外谨慎某些情况。包括:编辑与你本人、你所属的组织、所属组织的竞争对手、及这些组织牵涉的计划和产品有关系的条目;参与有关你所属的组织、或所属组织竞争者相关条目的删除讨论;在其他条目中,连结至自己组织的维基百科条目或网站(参见“垃圾内容”)。

利益冲突的编辑应该始终严格遵循维基百科相关方针指引和最佳惯例,特别是避免违反中立的观点”、“可供查证”、“自传”、“外部链接”等相关方针指引。如果你有利益冲突,你应该表明自己的利益冲突;并接受透过同行审查编辑,而不是直接编辑条目:

  • 你可以在讨论页或在互助客栈提议修改,以便在发表前能够进行同行评审。
  • 你应该透过建立条目过程创建新条目,而不是直接创建他们,所以在发表前能够进行同行评审。
  • 你应该参与对条目的影响时,公开自身利益冲突
  • 你应该尊重其他编辑并保持讨论简洁。
  • 强烈不建议你直接编辑受到影响的条目。

请注意,维基百科上没有人控制条目。如果维基百科收录你或你的组织相关的条目,其他人将可以增加其他仍然不为人知的资料、决定删除条目、或将在你后来要求删除时决定保留。媒体数次关注在维基百科上从事利益冲突编辑的公司(参见“对维基百科涉及利益冲突的编辑”),这导致有关组织难堪。

有偿编辑

当编辑撰写与他们有紧密财务关系的相关主题时,他们存在着财务利益冲突。这包括成为所有人、雇员、承包人、投资者或其他利益相关者。有偿贡献维基百科是财务利益冲突的一种类别,编辑得到金钱或其他奖励的报酬,为了公司或团体修改维基百科(无论是为该团体工作,或是公司付费给团体登广告),这让有偿编辑在他们的雇用者目标与维基百科的目标间有所冲突。

社群最为关心的有偿编辑类型,便涉及到使用维基百科从事公关活动和营销目的。因为它总是反映客户或雇用者的利益,有时这被称作“有偿倡议”,但这是极大问题[注 10]。另外还有一种则是,你指望透过修改维基百科赚钱或其他奖励。例如,你特意撰写所有人、公司其他持份者或其他组织的相关内容。

维基媒体基金会要求所有有偿编辑公开。如果你基于自己在维基百科的贡献,收到或指望收到报酬(金钱、商品或服务):

  • 你可以在讨论页或在互助客栈提议修改
  • 你必须公开是谁支付、该编辑是谁的利益、及其他有关的隶属关系。
  • 你应该在自己的使用者页面、影响的讨论页、及每当讨论主题时公开此事。
  • 你应该尊重志愿者并保持讨论简洁(参见“讨论页上的有偿编辑”)。
  • 非常强烈地不建议你直接编辑受到影响的条目。

请求的编辑受到跟任何其他人一样的相同标准约束,且编辑可以婉拒该想法。要找到条目的讨论页,点击条目顶部的“讨论”按钮。如果你对于相关事情有所疑问,参见“互助客栈”。

维基媒体基金会使用条款

维基媒体基金会使用条款要求因为他们贡献而正得到报酬的编辑,公开他们的“雇用者”(支付编辑的个人或组织)、“客户”(具编辑利益的个人或组织)、及任何其他相关联的“隶属关系”。这是中文维基百科的方针。

秘密广告和消费者保护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

所有编辑应该遵循美国关于秘密广告的法律,如同联邦贸易委员会在《认可准则》和《DOT COM公开》的描述。

欧洲公平交易法

2012年,慕尼黑邦最高法院英语Oberlandesgericht裁定,如果公司或其代理人编辑维基百科、且目的是影响客户,该编辑构成秘密广告,本身则违反欧洲公平交易法。判决并称不能预期读者会找出使用者或讨论页,以发现编辑公开有关他们公司的隶属关系[注 11]

英国广告标准局

2012年,英国广告标准局英语Advertising Standards Authority (United Kingdom)发现两名足球运动员的Twitter推文内容已经“同意耐吉经销团队成员的帮助”。Twitter推文并未明确辨识为耐吉经销消息,因此违反广告标准局的法规[18]

利益冲突的其他类别

法律对抗和其他争端

根据生者传记方针的宗旨,当编辑牵涉到与另一个体——无论是维基上或维基外——间的重大争议或纠纷、或宣称其是个人对手时,不应该编辑该人物的传记或其他有关那个人的资料,因为考虑到潜在的利益冲突。相似地,编辑不应该为他们或已经被卷入而关系密切的法庭案件撰写有关内容。

如果你牵涉法庭案件、或与当事人关系密切,你将发现非常难以证明你撰写与案件相关的辩论一方、或是案件相关的法律事务所、或是相关领域法律,有关的内容是完全客观的。对于正在迅速发展的案件,甚至在维基百科中的法庭案件条目出现中立的小疏失,可能会被法庭或某一方注意,且这可能会造成现实世界的危害,而不只是维基百科的损害而已。因为这个缘故,我们强烈反对这类型的冲突存在。

活动、政治

内部成员认为活动仅仅是“把消息传开”,对于外界可能看起来是推销或宣传。如果你编辑条目的同时,还参与游说某领域的组织、或牵涉相同领域的活动,你可能拥有利益冲突。政治候选人及其工作人员不应该编辑有关他们自身、他们支持者、或他们对手的条目。政府雇员不应该编辑有关他们部门、政府、政党、政治对手、或有争议的政治题目。

撰写有关你自己、家人和朋友

你不应该建立或编辑关于自身、自己家庭、朋友或敌人的条目。对于自传部分,我们不建议你撰写关于自己的条目。如果你是具有关注度的,其他人将注意到你并撰写条目。在某些情况下,相较于撰写关于自身的条目的行为,维基百科使用者更适合建立使用者页面[注 12]。而基于这种情况,条目通常会移到使用者名字空间,而不是删除。如果你认为自己可能有足够关注度,请你在适当的讨论页说明、并优先寻求关注度和任何自传建议的共识

对于亲密关系部分,就如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将难以编辑卡尔·马克思的条目,因为他是马克思的挚友、追随者和合作者[注 13]。如果你与该主题或个人有着私人关系,建议你忍住直接编辑这些条目的想法;如果是在条目讨论页或其他讨论中做出条目相关评论,也建议提供完整关系的公开事项。

而能编辑有关你自己、或你知道的某人条目的例外情况,是如果条目包含需要尽快校正的诽谤或严重错误。如果你做出这样的编辑,随后再寄送电子邮件至维基百科“志工回复团队”、或是在“互助客栈”寻求生者条目的帮助、或是在条目讨论页上讨论。

自我引用

当你身为专家英语Wikipedia:Expert editors并更改该主题内容时,并不一定意味着利益冲突。如果真的具有重要性、适合维基媒体基金会的使命和原则、符合包括“自行出版物与可疑来源作为其本身内容来源”等内容方针、及并未过分使用,在合理范围内使用自己亲自撰写、协助撰写或出版的资料是被接受的。但不应该经常使用自己的著作当成来源,且应该由第三人引用,亦不应该过分强调自己的工作。当存在疑问时,遵从社群的想法和意见:建议在条目讨论页编辑,并允许其他人评论。

推销编辑

利益冲突经常存在于自我推广的类型中,包括广告连结、个人网站链接、个人或半个人照片、或其他看上去像是推销私人或商业利益的编辑或其合作人的资料。这类型资料的实例,包括:

  1. 借由指向不著名或不特别相关联商业网站,而看上去像是推销产品的连结(“商业连结”)。
  2. 借由指向他们个人页面,而看上去像是以别的方式隐蔽推销个人的连结。
  3. 并不值得注目的传记资料添加至条目中。

另外编辑不应该建立条目,纯粹是为了提供该主题推销,或是基于客户利益制作推销用的条目。所有维基百科条目应该包含透过中立的观点撰写有用的资讯。在维基百科上,“吹捧”和广告作品被严格禁止。如果你为了客户利益而贡献维基百科,在同时面对他们和百科全书时,你应该要非常能够确保自己理解这里的内容标准,且不要添加宣传资料。

文化部门

博物馆馆长、图书馆管理员、档案管理员及相似者被鼓励帮忙改善维基百科,或以连结至该处资源的形式来分享他们的知识。如果连结不能作为可靠来源使用,如果它符合外部链接指引,它可能被放在延伸阅读或外部链接中。要记住的是,维基百科不是镜像站、连结集、图片集或是媒体档案集。

常驻维基百科人、奖励告示牌

有些有偿编辑的类型被维基百科社群认为是良性的。这包括常驻维基百科人英语Wikipedian in residence,这可能是推动使命一致的组织英语Wikipedia:GLAM——譬如画廊、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合作的有偿维基百科人。常驻维基百科人不能参加维基百科上的公共关系或为他们的组织行销,且他们应该在维基媒体拓展的“常驻维基百科人的核心特色”的明确界线内工作。他们必须与维基百科计划或一般的维基百科社群密切合作,并希望在他们的使用者页面、及有关他们组织的讨论页公布讯息,以确认他们的常驻维基百科人身份。

另一个良性的有偿编辑例子是奖励告示牌英语Wikipedia:Reward board,编辑可以公告奖励,这通常是提升条目至特色条目或优良条目状态。如果你参加活动,透明度和中立是关键。

如何公开利益冲突

表明利益

一些编辑表明自己与特定主题领域的利益关系。他们以不同宣告方式进行。许多维基百科人在自己的使用者页面显示自身拥护和隶属的来往关系。你也可以选择在讨论页讨论编辑时,揭露有些关于你自身的事物。这些使用者与其他编辑有密切联系后,能够在希望编辑有关利益主题时,请求其他人协助。

表明利益的原因 秘密利益冲突编辑的缺点
  • 宣告利益后,你将从别人的假定善意中受益。
  • 大部分编辑将欣赏你的诚实,并尝试帮助你。
  • 你奠定请求其他人帮助你发表补充资料的基础,或是藉这次机会审查你自己希望发表的资料。
  • 如果你的编辑违反中立的观点,他们能够被回退。
  • 虽然其他编辑并不允许揭露你的身份,他们可能开始了解你是谁,且可能意识到你在游戏规则
  • 维基百科以外的人——譬如记者——可能发现你的利益编辑,且可能对你或你的公司造成负面报导。维基百科不能阻止外人发现和揭示你的身份。

普通的利益冲突

如果你参与一篇条目、且你存在利益冲突(这不包含有偿编辑维基百科),每当你讨论该主题时,你应该让其他编辑知道相关事项。如果你希望使用模板完成此事,请在受到影响的讨论页顶部加入“{{connected contributor}}”,如下方填写和储存变更:

“Connected contributor”模板
{{Connected contributor|User1= 你的用户名称 |U1-declared= yes | U1-otherlinks= (可选择的)插入相关的隶属关系、公开事情、条目草稿、或说明利益冲突贡献的差异 }}

请注意,其他人可以为你加上模板。你也可以在任何利益冲突贡献的编辑摘要中发表声明。你也可以在自己使用者页面的注释中提及利益冲突。如果你计划对受到影响的条目做出重大或可能引起争议的修改,你能够在讨论页底部陈述自己的意见(务必以4个波浪号“~~~~”签名)。如果提议是可供查证和恰当的,它通常将被接受。如果编辑婉拒请求,通常将在下方增加说明。

有偿编辑部分

如果你贡献维基百科且获得报酬,你必须申报谁给你酬劳、谁是客户、及任何其他相关联的角色或关系。你可以在自己的使用者页面、受到影响条目的讨论页、或在你的编辑摘要中申报。社群期望每当有偿编辑试图影响条目内容时,申报他们得到报酬。这包括当在草稿空间或使用者页面撰写草稿。如果你想要在讨论页使用模板公开自己的利益冲突,请在页面顶部使用“{{connected contributor (paid)}}”,如下方填写和储存变更:

“Connected contributor (paid)”模板
{{Connected contributor (paid)|User1= 有偿编辑的使用者名称 |U1-employer= 支付编辑费用的个人或组织名称 |U1-client= 客户名称 |U1-otherlinks= 添加在使用者页面公开的差异 }}

“雇用者”是指支付你参与条目者(例如公关公司)。“客户”是指付款的利益者(通常是条目主体)。如果雇用者和客户是相同实体——Acme公司支付你撰写有关Acme公司的内容——客户参数可以留空。参见“{{connected contributor (paid)}}” 得知更多资讯。请注意,其他编辑可以为你加入这个模板。

你应该在自己的使用者页面上,维持明确且可见的有偿贡献列表。如果你建议修改受到影响的条目,你可以在讨论页下方张贴、并提出建议。有偿编辑必须尊重计划的志愿者性质,且保持讨论简洁,参见“讨论页上的有偿编辑”。

利益冲突或有偿编辑的编辑请求

条目修改建议或新条目请求

根据维基百科的中立的观点方针,有偏见的编辑是不允许的。而在出现明显的利益冲突、或这种冲突可以被合理假设时,也强烈反对可能存在利益冲突的编者编辑主要空间。尽管有着事实上或被认为具有利益冲突,如果利益冲突的编辑认为有需要做出有争议的修改,或希望能够对条目提议实质的修改,强烈鼓励使用条目讨论页提交可供审查的编辑建议,这将吸引其他使用者审查该编辑,或是送至他处请求评论。当提出请求时,请考虑公开自身的利益冲突,以避免误解。而如果要请求新条目,你可以在相关联条目的讨论页或专题提出你的想法。

回应请求

编辑回应有偿编辑的编辑请求时,应该小心谨慎地进行,特别是牵涉到商业利益时。当大量文字部分增加或支持条目主题时,条目实际上被该主体“捉刀”,然而读者并不知道。因此,回应志愿者应该小心谨慎地检查文字和来源的提议。条目被扩充并不必然意味着它更好。

确保提议的条目版本遵守“不合理的比重”段落规定。密切留意不必要的资料,这可能被添加来压倒缺点,及检查是否任何重要内容不见。寻找非中立的措辞和找不到来源或差劲来源的内容。基于“个人出版物(网络与纸媒)”,谨慎采纳有关内容,像是个人网站、或诸如公司网站或新闻稿等一手资料。回应编辑应该自己搜寻独立的来源。如果新版文字的提议增添到条目,编辑摘要应该包含完整的署名,参见下方的“在编辑摘要署名”。

讨论页上的有偿编辑

有偿编辑必须尊重计划的志愿者性质,且保持讨论简洁。当提出对条目的修改时,他们应该叙述建议的修改,且解释为什么应该修改。任何可能引起争论的修改——譬如消除否定的文字——应该突出显示。

在与有偿编辑长时间交流时,志愿者应该意识到有偿编辑可能提交在他们对话页的证据,证明他们的薪水或报酬正当。没有编辑期望因为有些有偿者与他们争辩,而长时间参与或重复讨论。借由争论中“诉诸反复”而拒绝接受共识的编辑,可能发现他们自己违反扰乱性编辑指引

编辑请求执行指引

一切有偿编辑/利益冲突编辑均当依照/比照WP:有偿编辑方针#本地替代方针的规定进行。

著作权

有偿编辑的著作权

提醒编辑任何他们在维基百科贡献的文字,如果他们拥有著作权,将不能撤回Creative Commons-姓名标示-相同方式分享GNU自由文档许可证授权。维基百科上的内容——包含条目草稿和讨论页内容——能够被第三方基于商业或非商业用途而自由复制和修改,唯一的要求是将它归属于维基百科的贡献者。

有偿编辑必须确保他们拥有支付文字的著作权,才能增加至维基百科,否则他们不能发表它。文字作者通常假定是著作权持有者。公司有时提供有偿编辑由其他人撰写的文字,或者有偿编辑可能会在自身工作范围内撰写给维基百科的文字 (雇用作品英语Work for hire);在这种情况下,著作权则属于雇用者。

如果有怀疑有偿编辑拥有著作权的地方,他们(或雇用者、或作者)被建议由著作权持有者发送发布消息至维基媒体基金会(“permissions@wikimedia.org”)。参见“请求版权许可”理解进行步骤、及“著作权授权书范例”中的样本信函。

在编辑摘要署名

如果编辑选择代表利益冲突或有偿编辑中的利益,而增加资料至条目中,他们必须在编辑摘要提供文字的署名。编辑摘要应该包含利益冲突者或有偿编辑的名字、版本差异或编辑请求的连结、及编辑包含利益冲突或有偿贡献。例如:“有偿编辑‘User:X’代表添加文字;从‘Draft:有偿草稿’复制。”除了遵守著作权要求外,这种透明度让编辑和读者确定利益冲突输入条目的程度。

如何处理利益冲突

利益冲突常常引发是否资料应该包含在百科全书的质疑。它也可以是一个原因或诱因,争论编辑是否存在着暗中破坏维基百科使命的议题。可疑的利益冲突事件可能汇报给互助客栈,且使用者可能透过用户警告模板“{{uw-coi}}”警告。利益冲突不是删除条目的理由,虽然条目因为利益冲突产生的其他问题可能达到删除的有效标准

处理怀疑具冲突的编辑

刚开始处理时,如果编辑公开自己的编辑存在利益冲突、或你认为该编辑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存在利益冲突,可以根据本指引、以文明的态度在编辑对话页上提出问题,或在“互助客栈”上开启讨论,以直接与该编辑讨论这问题。

如果劝说失败,考虑你是否要参与内容争议的讨论。要是如此,早期便要求争论解决的求助可能是有帮助的。另一个选项则是在“互助客栈”发起讨论,有经验的编辑可能能够帮助你解决问题,但不要在维基百科上诉诸发表断言或指控。使用利益冲突的指控来骚扰编辑或在内容争议上占上风是被禁止的,且可能导致封禁或编辑禁制。

如果没有利益冲突事项的公开问题、或是编辑并未确定自身或其隶属情况等情况,首先要考虑的是该问题也许只是单纯的游说英语Wikipedia:Advocacy,参考中立的观点方针可能帮助抵销有偏见的编辑。在“互助客栈”适当关注有关游说、来源的问题。如果有关于傀儡真人傀儡的担忧,请将该担忧转至“用户查核请求”。

基础内容方针的首要地位

所有在维基百科主要命名空间建立的内容受到涵盖条目标准(“维基百科不是什么”)、百科全书质量(“可供查证”和“非原创研究”)、编辑方法(“中立的观点”)、及维基百科著作权方针等规则管制。所有编辑被期望在建立和评价资料时紧扣这些方针,并尊重其他人确保符合这些方针以编辑内容的善意作为。

只要紧密遵循这些方针,谁撰写资料应该是不重要的。归咎于利益冲突并非是从条目中移除合理资料的好理由。然而,显见的利益冲突是使社群紧密审查,并确定任何不明显偏见的好理由。对于有关明显重要的某物,尽管条目的撰写被太多利益冲突者频繁地编辑,它常常可以透过浓缩条目至基本可供确认的资讯,随后中立的编辑能够帮助改善条目。

文明的重要性

在条目讨论页和条目删除讨论时,要避免对于有关条目或作者主题、其作者、或作者动机做出贬低评价。这些可能接近人身攻击,且可能阻碍条目建立者未来有价值的贡献。避免使用“虚荣”或相似的批判字眼——这是指责和令人沮丧的。这是没有帮助,也不是删除条目的理由。请假定善意,从贡献者真诚地尝试帮助维基百科增加收录内容的想法开始。

另外一种案例,则是因为利益冲突造成有关非中立观点的争端。根本的利益冲突可能恶化编辑分歧。在这种情况下,它可能很容易造成利益冲突的断言。不要使用利益冲突作为借口,以在内容争论中处于有利地位。当冲突存在时,邀请冲突的编辑将贡献提交至条目讨论页,并公平地考虑他们的观点。

避免揭露

维基百科同时重视条目的中立与编辑能够匿名编辑。不要为了证明利益冲突,就要公开编辑现实生活的身份。当调查利益冲突编辑时,维基百科的反对骚扰的方针更为重要,它优先于本指引。它要求维基百科人不须在违背自身的意愿下揭露编辑身份。而当编辑自身说出与他们编辑的主题间的关系,通常被视为是公开利益冲突的状态。

相反地,调查编辑行为在必要的时候是提交至“用户查核”。如果有需要露秘密资料解决利益冲突编辑,且如果问题严重到足以批准要求,编辑可以透过电子邮件寻求行政人员英语Wikipedia:Functionaries的建议。

处理单一用途账号

单一用途的账号是指该账号唯一或首要的目的,是推销或贬低个人、公司、产品、服务、网站、组织等,且发表行为明显违反本指引[注 14]。你应该向他们警告说明、而让他们意识到本指引,及警告不要持续他们有问题的编辑。如果在警告过后,他们持续进行相同编辑模式,他们的账号可能被封禁。

其他

维基百科的非预期后果法则

无论是由你自己、你的团体、或你的公司建立条目,或是你撰写有关自己、你的团体、或你的公司、或你的宠物,一旦在维基百科上建立条目后,你并无权利控制该内容,也没有权利在我们的正规程序外删除它。内容不会只因为某人不喜欢它而被删除,而每次增添的编辑内容也不能撤回

任何编辑可以根据我们的内容方针条款,从条目上增加资料或移除资料。如果主题有任何大众能够取得、而你将不想要包含在条目的内容,这很有可能最后还是出现。不只一个使用者建立条目后,没想到才发现自己被其他编辑暗中关注著。如果你试图得到你喜欢的版本而参加编辑战,你可能被去除编辑权限,也许还是永远。

此外,如果你的条目被发现从一开始便不值得列入,它将会按照我们的删除方针而被删除。因此,不要轻率地建立推销或其他条目,特别是你关心的主题。

没有共享账号、没有公司账号

不要创建共享的组织账号,或使用组织名称作为账号名称。账号是你自己的,而非你的雇用者所有。

无争议编辑

可能存在普通利益冲突的编辑,仍可以做出明确无争议、不会引起争议的编辑(但请参见“有偿编辑”)。他们可以:

  1. 删除垃圾内容和回退明确的破坏
  2. 删除行为明确违反生者传记方针的内容。
  3. 处理拼写和语法错误。
  4. 修护错误连结
  5. 回退或删除他们自己的利益冲突编辑。清理你自己的混乱是被允许和鼓励的。
  6. 执行已经在讨论页上同意的编辑。
  7. 当另一名编辑要求他们时,能够增加独立的可靠来源。虽然最好是在讨论页补充来源,以让其他人添加。

要确定什么是有争议的,请使用常识。如果另一名善意的编辑因任何理由不赞成或反对,那么它并非无争议的编辑,而是存在争议。不在上述范围之内的编辑应该在条目讨论页讨论。如果条目牵涉到少数编辑,请在相关专题或“互助客栈”等讨论页面询问。另外参见“讨论页上的有偿编辑”。

共享利益

在个别情况下,外部利益与维基百科的利益可以是一致的。重要的例子有,当条目出现无法证实的毁谤资料,而可能需要立即移除的情况。任何人都可以执行此动作、且应该执行,这个指引广泛适用于任何找不到来源或差劲来源、并可能刀韩毁谤文字的纪录。在这种情况下,受到牵连的个人或组织保卫自身利益是不成问题的。整篇表现出攻击内容或怀有敌意新闻的条目,可以提名至快速删除,且将迅速从网站中删除。在这里用这种方式发表内容的人,也将会受到行政处分。“生者传记”详细介绍生者传记条目应该如何撰写。

但另一方面,移除可靠来源的批评资料是不被允许的。公众争议的记述——如果在可靠来源支持下——是维基百科收录范围的主要部分。将条目的平衡点倾向性地编写成一些人物、团体、机构或产品的辩护形式,对于百科全书是相当糟糕的。这也包括如果你发现条目充满适当的参照,但完全是负面讯息的情况。这可能是出现不合理的比重的状况,例如在有关特定公司的条目中,有90%的内容是阐述客户提出的诉讼案件。在这种情况下,这样的资料应该由中立的编辑加以精简,且其他部分将会扩充。完成相关工作的最佳方法之一,是在讨论页上提出要求。

中间的知识自然会包含一些灰色地带。在许多条目中,批评往往被搜集至独立的段落。你可以看到以宣传讨论作为适当的参考报告,并紧接在“一些人提X,然而其他人思考到Y”的模糊声称旁。对于条目主体,依照其自身应该得到的方式处理即可,同时要求引用可靠来源。在移除整个批评段落、或将条目部分内容分配至条目其他段落前(这可能是未来最好的方法),在讨论页上与其他编辑商议。使用简短干脆、包含有用讯息的编辑摘要,详述你要完成的工作,这能让你成为有信誉的用功编辑。而在讨论页上,可以指出如此修改的显著理由,并提供额外的连结来支持你的编辑。

提供照片和媒体档案

利益冲突的编辑被鼓励上传高质量、适合维基百科授权的媒体档案,以提高我们主题的收录内容。有关更多讯息,则跟着维基共享资源的操作指南。在某些情况,增加媒体档案至条目可能是无争议的编辑,存在利益冲突的编辑能够直接进行;但编辑应该自主决断,且当图片可能引起争议或宣传时依赖讨论页。如果增加图像遭到另一名编辑反对,它并非无争议的。

如何“不处理”利益冲突

有种小剧场表演比其应该的作为,反而更经常出现:

  • 第一幕:有人撰写毁谤公司,使其主要声誉下滑。
  • 第二幕:公司出场,(无可非议地)对于毁败产生反感和愤怒。他们因没有经验而笨拙地做出反应,尝试强行修改至美化版本。
  • 第三幕:自以为是的维基百科人愤怒地回应,向该公司叫喊反对“审查”或“美化”的企图,且强行将条目回退至毁谤状态。
  • 第四幕:公司开始向志工回复团队基金会哭诉。
  • 第五幕:在快乐版本结局中,志工回复团队或基金会介入,提醒所有人以爱心和中立撰写优良的条目,能让合理的批评者与合理的公司支持者都能接受……这依赖可靠来源、中立语言等等。

实际上,第五幕通常在第一幕至第四幕反复循环后才会宣告结束。这是相当糟糕的事情。

记住:在这件事情上,有着明显利益的编辑在开启讨论页时,他们将会提出“直接的指示”。即使他们提倡的修改是完完全全具有偏见,以尊重和礼貌对待他们,并参考方针和来源“公平”处理。

模板

利益冲突模板

相关模板

  • {{POV}}:标记在条目本身。
  • {{Spam}}:放在使用者对话页。

参见

注释

  1. ^ 这里提到的“利益”(interest)单词不是好奇心,而是一个人存在利害关系(能从中得到好处或者收益)的某物,因此对于你仅仅感兴趣的东西(如爱好或专长领域)不在其内。英语“interest”(中古英语为“interess”)原本表示“分配到的所有权或某物权利”的意思[1][2]。尼尔·利布基(Neil R. Luebke)提到:“(在‘利益冲突’中的)‘利益’一词,意味着根据某人实质上的所得或所失,所做出的一些实际分配或报酬。它并非表示喜爱某些人、由于某个原因而感到意气相投、或是渴望某个活动领域的意思。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能够透过那富有的叔叔慷慨遗赠下,从坏消息的公司中获得利益,即使我痛恨该公司业务和认真拒绝购买其产品。[3]
  2. ^ 韦恩·诺曼英语Wayne Norman和克里斯·麦克唐纳(Chris McDonald)在文章中提到:“一个人存在利益冲突是因为自身发现身陷该情况,而不仅仅是因为个人欲望、兴趣、动机等实际状况。[4]”伯纳德·洛(Bernard Lo)和玛丽莲·菲尔德(Marilyn J. Field)在美国国家医学院英语National Academy of Medicine的文章中,也提到:“利益冲突是一系列造成关于专业判断或行动的主要利益,将不适当地受到次要利益影响的风险环境。……次要利益可能不只是经济获益,也包括渴望职业发展、个人成就赞赏,及朋友、家庭、学生和同事的好感……(利益冲突)方针不是……暗示个别研究员……是不道德的人。他们只是假定在某些风险存在的条件下,可能被应该是不相关的考虑不适当地影响决定……决定个人或机构存在利益冲突是关于情况的判断,而无关……碰到情况的(个人)。[5]
  3. ^ 因为公共关系而做出修改是特别糟糕的。这包括、但不限于:企业公共关系部门或政府部门做出的编辑;其他社会或私人营利或非营利组织做出的编辑;付费编辑维基百科条目的职业编辑,且其唯一目的是改善组织形象。维基百科是非常公开的公共场合,且这里发生的新闻往往会被新闻媒体报导。“任何你在这里所说或所做的事情,可能会带来现实世界的后果。”参见“维基百科在现实世界中英语Wikipedia:Wikipedia is in the real world”。
  4. ^ 试图隐藏自身利益冲突的编辑通常会被揭露。这给其他使用者感觉他们、或许是其雇用者,正秘密地尝试修改维基百科以支持自己。
  5. ^ 韦恩·诺曼英语Wayne Norman和克里斯·麦克唐纳引述过法学家贝利斯·曼宁英语Bayless Manning的话:“(利益冲突法律中的)主观意图并不重要……如果稍微存在错误的外部利益,“任何极端倾向一方或是纯净灵魂者”都不会符合委员会或法规(的确认)[4]。”
  6. ^ 根据目前的了解,第一次法庭诉讼使用“利益冲突”术语是在1949年的美国纽约[10][11]。直到1950年代,职业界的利益冲突是解决期望冲突个体能够客观行动。韦恩·诺曼英语Wayne Norman和克里斯·麦克唐纳撰写时,表示这过于天真[12]
  7. ^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在《负责任研究》(Responsible Conduct of Research)中提到:“潜在的利益冲突牵涉到可能发展成世纪的利益冲突的情形。[14][15]
  8. ^ “显见的利益冲突是指,有判断力的人认为该专业判断很有可能受损。[15][16]
  9. ^ 一种方法是公开个人资料——无论是在维基百科或私下给信赖的编辑——尽管编辑不应该感觉到有义务如此做。
  10. ^ 游说英语Wikipedia:Advocacy是被我们的中立的观点维基百科不是什么方针所禁止的。有偿游说是特别恶劣的游说类型。2013年,维基媒体基金会执行董事苏·加德纳新闻稿中写道:“有偿编辑一直是维基百科内部制造争端的话题很多年了,特别是当编辑条目实际上是为了宣传时。与大学教授在他们的专业领域编辑维基百科条目不同,基于宣传目的的有偿编辑、或针对支持编辑付费是非常有问题的。我们认为它是‘黑帽’做法。有偿游说编辑亵渎了建立维基百科、且对许多人来说有着意义的核心原则。”
  11. ^ 该案件起因于公司竞争对手重复编辑德语维基百科的条目,因而采取法律行动[17]
  12. ^ 在良好的约束及百科全书工作目标相容下,贡献的注册使用者可以使用他们的使用者子页面发表简短的自传。如果你希望撰写关于自己的内容,而不愿为百科全书工作,反而应考虑从网站或部落格开始。维基百科不是免费的网站空间
  13. ^ 以赛亚·伯林提到:“在他自己的一生中,恩格斯从未渴望在马克斯教导的光明外获得更好的命运,视为赋予生命和眼界的独创天才跃出带给他独特的礼物;而跟随他,他确认自己和自己的著作,透过分享其主人的不朽而获得奖赏。[19]
  14. ^ 如果你浏览该人编辑纪录,且所有编辑纪录都是让个人、公司、产品、服务或团体看起来不错,便有可能违反利益冲突指引。不过管理员不应该仅使用本段落作为封禁某人的原因,应该遵循“封禁方针”和“单一用途账号”。

参考资料

  1. ^ 1001 Legal Words You Need to Know: The Ultimate Guide to the Language of the Law. 英国牛津: 牛津大学出版社. 2005年4月28日: 第100页 [2017年3月18日]. ISBN 978-0195181333 (英语). 
  2. ^ Concis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Luxury Edition. 英国牛津: 牛津大学出版社. 2011年8月18日: 第740页 [2017年3月18日]. ISBN 978-0199601110 (英语). 
  3. ^ Neil R. Luebke. Conflict Of Interest as a Moral Category. 《商业与职业道德杂志英语Business and Professional Ethics Journal》. 1987年, 第6卷 (第1期): 第68页. JSTOR 27799930 (英语). 
  4. ^ 4.0 4.1 4.2 The Oxford Handbook of Business Ethics. 英国牛津: 牛津大学出版社. 2012年4月1日: 第447页 [2017年3月18日]. ISBN 978-0199916221 (英语). 
  5. ^ 5.0 5.1 Conflict of Interest in Medical Research, Education, and Practice. 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美国国家学术出版社英语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2009年10月16日: 第49页 [2017年3月18日]. ISBN 978-0309131889 (英语). 
  6. ^ The Oxford Handbook of Business Ethics. 英国牛津: 牛津大学出版社. 2012年4月1日: 第445页 [2017年3月18日]. ISBN 978-0199916221 (英语). 
  7. ^ Conflict of Interest in the Professions. 英国牛津: 牛津大学出版社. 2011年11月1日: 第8页 [2017年3月18日]. ISBN 978-0195128635 (英语). 
  8. ^ Conflict of Interest in the Professions. 英国牛津: 牛津大学出版社. 2011年11月1日: 第12页 [2017年3月18日]. ISBN 978-0195128635 (英语). 
  9. ^ Conflict of Interest in the Professions. 英国牛津: 牛津大学出版社. 2011年11月1日: 第11页 [2017年3月18日]. ISBN 978-0195128635 (英语). 
  10. ^ 美国纽约南区联邦地区法院. In Re Equitable Office Bldg. Corporation, 83 F. Supp. 531 (S.D.N.Y. 1949). Justia Law. 1949年1月7日 [2017年3月18日] (英语). 
  11. ^ Conflict of Interest in the Professions. 英国牛津: 牛津大学出版社. 2011年11月1日: 第303页 [2017年3月18日]. ISBN 978-0195128635 (英语). 
  12. ^ 12.0 12.1 12.2 The Oxford Handbook of Business Ethics. 英国牛津: 牛津大学出版社. 2012年4月1日: 第461页 [2017年3月18日]. ISBN 978-0199916221 (英语). 
  13. ^ Conflict of Interest in the Professions. 英国牛津: 牛津大学出版社. 2011年11月1日: 第11页至第12页 [2017年3月18日]. ISBN 978-0195128635 (英语). 
  14. ^ 14.0 14.1 Conflict of Interest in the Professions. 英国牛津: 牛津大学出版社. 2011年11月1日: 第15页 [2017年3月18日]. ISBN 978-0195128635 (英语). 
  15. ^ 15.0 15.1 Responsible Conduct of Research. 哥伦比亚大学. [2017年3月18日] (英语). 
  16. ^ Conflict of Interest in the Professions. 英国牛津: 牛津大学出版社. 2011年11月1日: 第18页 [2017年3月18日]. ISBN 978-0195128635 (英语). 
  17. ^ OLG München · Urteil vom 10. Mai 2012 · Az. 29 U 515/12. Openjur德语Openjur. 2012年5月10日 [2017年3月18日] (德语). 
  18. ^ Mike Sweney. Nike becomes first UK company to have Twitter campaign banned. 《卫报》. 2012年1月20日 [2017年3月18日] (英语). 
  19. ^ 以赛亚·伯林. 《卡尔·马克思:他的生平与环境英语Karl Marx: His Life and Environment》(Karl Marx: His Life and Environment). 英国牛津: 牛津大学出版社. 1996年9月12日: 第75页 [2017年3月18日]. ISBN 978-0195103267 (英文).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