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河: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未显示28个用户的33个中间版本)
第18行: 第18行:
<!-- *** Family *** -->
<!-- *** Family *** -->
|parent = [[中央管河川]]
|parent = [[中央管河川]]
|tributary_left = [[大坑溪]]{{.w}}[[下寮溪]]{{.w}}[[北峰溪]]{{.w}}[[康誥坑溪]]{{.w}}[[智慧溪]]{{.w}}[[禮門溪]]{{.w}}[[茄苳溪]]{{.w}}[[保長坑溪]]{{.w}}[[拔西猴溪]]{{.w}}[[暖暖溪]]{{.w}}[[𫙮魚坑溪|{{僻字|𫙮|⿰魚桀}}魚坑溪]]{{.w}}[[新寮溪]]{{.w}}[[三坑溪]]
|tributary_left = [[大坑溪 (新北市)|大坑溪]]{{.w}}[[下寮溪]]{{.w}}[[北峰溪]]{{.w}}[[康誥坑溪]]{{.w}}[[智慧溪]]{{.w}}[[禮門溪]]{{.w}}[[茄苳溪 (新北市)|茄苳溪]]{{.w}}[[保長坑溪]]{{.w}}[[拔西猴溪]]{{.w}}[[暖暖溪]]{{.w}}[[𫙮魚坑溪|{{僻字|𫙮|⿰魚桀}}魚坑溪]]{{.w}}[[新寮溪]]{{.w}}[[三坑溪]]
|tributary_right = [[貴水二溪]]{{.w}}[[磺港溪]]{{.w}}[[外雙溪]]{{.w}}[[內溝溪]]{{.w}}[[草濫溪]]{{.w}}[[叭嗹溪]]{{.w}}[[北港溪 (新北市)|北港溪]]{{.w}}[[鄉長溪]]{{.w}}[[鹿寮溪]]{{.w}}[[瑪陵坑溪]]{{.w}}[[大武崙溪]]{{.w}}[[深澳坑溪]]{{.w}}[[灰窯溪]]{{.w}}[[芊蓁林溪 (平溪區)|芊蓁林溪]]
|tributary_right = [[貴水二溪]]{{.w}}[[磺港溪]]{{.w}}[[外雙溪]]{{.w}}[[內溝溪]]{{.w}}[[草濫溪 (新北市)|草濫溪]]{{.w}}[[叭嗹溪]]{{.w}}[[北港溪 (新北市)|北港溪]]{{.w}}[[鄉長溪]]{{.w}}[[鹿寮溪]]{{.w}}[[瑪陵坑溪]]{{.w}}[[大武崙溪]]{{.w}}[[深澳坑溪]]{{.w}}[[灰窯溪]]{{.w}}[[芊蓁林溪 (平溪區)|芊蓁林溪]]
|city =
|city =
|landmark =
|landmark =
第48行: 第48行:
|mouth_coordinates_note =
|mouth_coordinates_note =


|length = 96
|length = 86.4
|width =
|depth =
|depth =
|volume =
|volume =
第70行: 第69行:
}}
}}


'''基隆河'''是位於[[臺灣]]北部的[[河川]],也是[[淡水河]]三大[[上游]][[支流]]之一,為臺灣少數以「河」為名的河川,全長86.4[[公里]]<ref>經濟部水利署[http://keelung.wra.gov.tw/lp.asp?ctNode=2024&CtUnit=499&BaseDSD=7 基隆河整體治理計畫:流域概況]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1021072519/http://keelung.wra.gov.tw/lp.asp?ctNode=2024&CtUnit=499&BaseDSD=7 |date=2007-10-21 }}</ref>,橫跨[[新北市]]、[[基隆市]]與[[臺北市]]。該河川雖以「[[基隆]]」為名,但實際上主流及其支流主要分布於[[新北市]]與[[臺北市]],實際流經[[基隆市]]之河段僅約15公里(佔15%)
'''基隆河'''是位於[[臺灣]]北部的[[河川]],也是[[淡水河]]三大[[上游]][[支流]]之一,全長86.4[[公里]]<ref>{{cite web |title=e河川知識服務網 名詞庫 |url=http://e-river.wra.gov.tw/System/RiverNoun/DealData.aspx?s=9DA817092C844296&sm=9DFBFFB598924D48 |website=e-river.wra.gov.tw |publisher=經濟部水利署 |accessdate=29 September 2020 |ref=e-river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929002854/http://e-river.wra.gov.tw/System/RiverNoun/DealData.aspx?s=9DA817092C844296&sm=9DFBFFB598924D48 |archivedate=29 September 2020 |url-status=live}}</ref>,橫跨[[新北市]]、[[基隆市]]與[[臺北市]]。該河川雖以「[[基隆]]」為名,但實際上主流及其支流主要分布於[[新北市]]與[[臺北市]],實際流經[[基隆市]]之河段僅約15公里(佔{{percentage|15|86.4}})


== 概況 ==
== 概況 ==
基隆河發源於[[新北市]][[平溪區]]的[[分水崙]],但其水系最遠源流則為其支流[[芊蓁林溪]],發源於[[獅公髻尾山]](又名火燒寮山)東偏北側標高約560公尺處,水系河長約96公里,[[流域面積]]約493[[平方公里]]<ref name="">楊萬全,認識淡水河流域的水文,台灣水文論文集,2000年5月,第524頁</ref>。主流從新北市平溪區起始後,流經新北市[[瑞芳區]],進入[[基隆市]][[暖暖區]][[七堵區]]、新北市[[汐止區]],再進入[[臺北市|台北市]],流經[[南港區|南港]]、[[內湖區|內湖]]、[[松山區 (臺北市)|松山]]、[[中山區 (臺北市)|中山]]、[[士林區|士林]]、[[大同區 (臺北市)|大同]]、[[北投區|北投]]等[[區 (中華民國)|區]],最後於[[關渡]]匯入淡水河。
基隆河發源於[[新北市]][[平溪區]]的[[分水崙]],但其水系最遠源流則為其支流[[芊蓁林溪 (平溪區)|芊蓁林溪]],發源於[[獅公髻尾山]](又名火燒寮山)東偏北側標高約560公尺處,水系河長約96公里,[[流域面積]]約493[[平方公里]]<ref name="">楊萬全,認識淡水河流域的水文,台灣水文論文集,2000年5月,第524頁</ref>。主流從新北市平溪區起始後,往東北流經新北市[[瑞芳區]],進入[[基隆市]][[暖暖區]]之後轉彎西流,匯集到[[七堵區]]、新北市[[汐止區]],再進入[[臺北市|台北市]],流經[[南港區|南港]]、[[內湖區|內湖]]、[[松山區 (臺北市)|松山]]、[[中山區 (臺北市)|中山]]、[[士林區|士林]]、[[大同區 (臺北市)|大同]]、[[北投區|北投]]等[[區 (中華民國)|區]],最後於[[關渡]]匯入淡水河。

雖然台灣因平地範圍狹窄,淡水經常直流入海保存不易,使台灣的主要河川多為荒溪型態,豐水期與枯水期差異極大,甚至可能見底。唯基隆河是少數終年有水,足供行船,從來不曾乾涸的河川。


基隆河大致可分成三段:<ref name="淡水河水系河川環境管理計畫規劃">
基隆河大致可分成三段:<ref name="淡水河水系河川環境管理計畫規劃">
第83行: 第80行:
*下游段:[[南港區|南港]]至河口[[關渡]],平均坡降3,000分之1。
*下游段:[[南港區|南港]]至河口[[關渡]],平均坡降3,000分之1。


基隆河昔日自[[台灣西治時期|西]]、[[台灣荷治時期|荷]]、[[台灣清治時期|清]]、至[[台灣日治|日治]]鐵路運輸暢通以前,利用舟楫之便,可由淡水河口趁潮水直通[[峰仔峙社|峰仔峙]](後改稱水返腳,今汐止),改乘獨木舟可抵暖暖,再登岸改走陸路越[[獅球嶺]]抵達基隆港。西班牙人稱為'''基馬遜河'''或'''奇馬松河'''({{lang|es|Quimazón; Kimazón}})<ref name="esquivel_1632">{{cite journal |author=艾斯奇維 |author-link=哈辛托·艾斯奇維 |journal=台灣文獻 |volume=54 |issue=4 |pages=284-305 |title=哈辛托·艾斯奇維(Jacinto Esquivel)神父1632年所寫「福爾摩莎島情況相關事務的報告」 |translator=李慧珍·吳孟真·周佑芷·許壬馨·李毓中 |publisher=[[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date=2003-12 |url=https://www.th.gov.tw/new_site/05publish/03publishquery/02journal/01download.php?COLLECNUM=401054410}}</ref>{{rp|290}};荷蘭人續沿用西班牙的名稱,在《[[大台北古地圖]]》也稱'''里族河'''({{lang|nl|Ritsouquie revier}}),1655年《[[熱蘭遮城日記]]》記為'''雞籠河'''({{lang|nl|Quelanghsche reviere}});<ref name="map_1654_notes">{{cite book |author=翁佳音 |title=大台北古地圖考釋 |chapter=第二章·基隆河流域 |pages=23-50 |publisher=台北縣立文化中心 |date=1998-06 |origyear=原荷文報告1654年 |via=掃描版[[國家圖書館 (中華民國)|國家圖書館]]·台灣記憶·台灣鄉土文獻影像;[https://twstudy.iis.sinica.edu.tw/OldMap/doc/Taipei/Taipei02.htm 數位版抄本][[中研院]]台灣研究網路化 |isbn=957-02-2084-8 |url=https://tm.ncl.edu.tw/article?u=022_002_00001930}}</ref>另有'''峰仔峙港'''、'''大隆同溪'''、'''內港北溪'''、'''基隆溪川'''、'''基隆溪'''、'''基隆川'''等多個名稱。
基隆河昔日有多個名稱,如基馬遜河(Kimazon)、里族河(Ritsouquie)、峰仔峙港、大隆同溪、內港北溪、雞籠河、基隆溪川、基隆溪、基隆川等。


== 地形 ==
== 地形 ==
基隆河上游往東北東方向流動,經三貂嶺後,轉向北北東,經過[[猴硐]]後河谷逐漸開闊,並轉向西流,自瑞芳以下,河道十分曲折,流經暖暖、八堵、七堵、六堵、五堵、汐止、南港之後進入台北盆地,在關渡附近匯入淡水河。上游從源頭自瑞芳約30公里,發源於[[平溪]]菁桐附近,與相鄰之[[景美溪]]支流大溪墘溪呈谷中分水,河谷狹窄呈V字形,谷中巨礫遍布,岩床裸露,[[瀑布]]、[[壺穴]]地形特別發達<ref name="ncu">{{cite web|language=zh-tw|url=http://gis.geo.ncu.edu.tw/research/geomo/KEELUNG.HTM|title=基隆河流域之河階地形分析|author=杜友仁,龔任義,李錫堤 (國立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publisher=國立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date=|accessdate=2015-09-16}}</ref>。十分到平溪一帶受到新世晚期地震和火山等作用的影響,[[河階]]分布,向東流經[[十分瀑布]]後開始深切,形成[[峽谷]]地形,回春地形特別明顯,著名的有嶺腳瀑布、十分寮瀑布、野人谷瀑布、暖暖壺穴與大華壺穴等。至三貂嶺附近向東北東的流路驟轉為北向,並在[[瑞芳]]附近急轉向西,形成[[曲流]]<ref name="ncu"/>。流經瑞芳之後進入和緩起伏的[[丘陵]]帶,河谷漸開闊,至八堵、松山及汐止之間有廣大的河床平原,在南港附近進入[[臺北盆地]]。進入臺北盆地後進入下-{游}-河段,一直到關渡為止,由於河床為沖積層,土質鬆軟,呈顯著的自由[[曲流]],蜿蜒穿梭於臺北盆地<ref name="ncu"/>。
基隆河上游往東北東方向流動,經三貂嶺後,轉向北北東,經過[[猴硐]]後河谷逐漸開闊,並轉向西流,自瑞芳以下,河道十分曲折,流經暖暖、八堵、七堵、六堵、五堵、汐止、南港之後進入台北盆地,在關渡附近匯入淡水河。上游從源頭自瑞芳約30公里,發源於[[平溪區|平溪]]菁桐附近,與相鄰之[[景美溪]]支流大溪墘溪呈谷中分水,河谷狹窄呈V字形,谷中巨礫遍布,岩床裸露,[[瀑布]]、[[壺穴]]地形特別發達<ref name="ncu">{{cite web|language=zh-tw|url=http://gis.geo.ncu.edu.tw/research/geomo/KEELUNG.HTM|title=基隆河流域之河階地形分析|author=杜友仁,龔任義,李錫堤 (國立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publisher=國立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date=|accessdate=2015-09-16|archive-date=2021-01-24|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124061147/http://gis.geo.ncu.edu.tw/research/geomo/KEELUNG.HTM|dead-url=no}}</ref>。十分到平溪一帶受到新世晚期地震和火山等作用的影響,[[河階]]分布,向東流經[[十分瀑布]]後開始深切,形成[[峽谷]]地形,回春地形特別明顯,著名的有嶺腳瀑布、十分寮瀑布、野人谷瀑布、暖暖壺穴與大華壺穴等。至三貂嶺附近向東北東的流路驟轉為北向,並在[[瑞芳]]附近急轉向西,形成[[曲流]]<ref name="ncu"/>。流經瑞芳距離海岸僅1.5公里,之後進入和緩起伏的[[丘陵]]帶,河谷漸開闊,至八堵、松山及汐止之間有廣大的河床平原,在南港附近進入[[臺北盆地]]。進入臺北盆地後進入下-{游}-河段,一直到關渡為止,由於河床為沖積層,土質鬆軟,呈顯著的自由[[曲流]],蜿蜒穿梭於臺北盆地<ref name="ncu"/>。


== 主要支流 ==
== 主要支流 ==
[[File:由雙溪橋向上游方向看外雙溪.jpg|220px|thumb|由[[雙溪橋]]向上-{游}-方向看[[外雙溪]]。]]
[[File:由雙溪橋向上游方向看外雙溪.jpg|220px|thumb|由[[承德路]]向上-{游}-方向看[[外雙溪]]。]]
[[File:Guanpu Suspension Bridge 20050516.jpg|220px|thumb|位於[[平溪區]]的[[月桃寮溪]]由[[眼鏡洞]]注入基隆河。]]
[[File:Guanpu Suspension Bridge 20050516.jpg|220px|thumb|位於[[平溪區]]的[[月桃寮溪]]由[[眼鏡洞]]注入基隆河。]]
[[File:基隆河源頭小橋.jpg|120px|thumb|源頭小溪小橋([[石底]][[觀音山]]登山口)。]]
[[File:基隆河源頭小橋.jpg|120px|thumb|源頭小溪小橋([[石底]][[觀音山]]登山口)。]]
第101行: 第98行:
***[[磺溪 (臺北市)|磺溪]]:台北市北投區、士林區,磺溪後段亦為北投區和士林區的界河
***[[磺溪 (臺北市)|磺溪]]:台北市北投區、士林區,磺溪後段亦為北投區和士林區的界河
***[[內雙溪]]:台北市士林區
***[[內雙溪]]:台北市士林區
**[[堀川]]:台北市[[中山區 (臺北市)|中山區]]、[[中正區 (臺北市)|中正區]]、[[大安區 (臺北市)|大安區]]
**[[內溝溪]]:台北市[[內湖區]]、新北市[[汐止區]]
**[[內溝溪]]:台北市[[內湖區]]、新北市[[汐止區]]
**[[草濫溪 (新北市)|草濫溪]]:新北市汐止區
**[[草濫溪 (新北市)|草濫溪]]:新北市汐止區
第134行: 第132行:
==主要橋樑==
==主要橋樑==
[[File:社子大橋.jpg|thumb|220px|興建中的[[社子大橋]]。]]
[[File:社子大橋.jpg|thumb|220px|興建中的[[社子大橋]]。]]
[[File:由承德橋向上游方向看基隆河.jpg|thumb|220px|由[[承德橋]]向上-{游}-方向看基隆河。]]
[[File:由承德橋向上游方向看基隆河.jpg|thumb|220px|由[[承德橋 (臺北市)|承德橋]]向上-{游}-方向看基隆河。]]
[[File:Zhongshan New Bridge 20110425.jpg|thumb|220px|在[[劍潭山]]前;[[中山橋 (台北市)|中山橋]](左)、[[新生高架道路|松江大橋]](右)、中山高速公路[[圓山橋]](後)交叉跨過基隆河。]]
[[File:Zhongshan New Bridge 20110425.jpg|thumb|220px|在[[劍潭山]]前;[[中山橋 (台北市)|中山橋]](左)、[[新生高架道路|松江大橋]](右前)、[[汐止五股高架道路|汐止五股高架橋]](後)、中山高速公路[[圓山橋 (國道1號)|圓山橋]](後)交叉跨過基隆河。]]
[[File:No.2 Ron-hon on Keelung River 20120717a.jpg|thumb|220px|河面淨水艇。]]
[[File:No.2 Ron-hon on Keelung River 20120717a.jpg|thumb|220px|河面淨水艇。]]
[[File:Chientan Curve of Keelung River.jpg|thumb|220px|[[大直]]流向[[劍潭山麓]]劍潭段的基隆河。]]
[[File:Chientan Curve of Keelung River.jpg|thumb|220px|[[大直]]流向[[劍潭山麓]]劍潭段的基隆河。]]
[[File:Huandong Boulevard and Keelung River.jpg|thumb|220px|[[南港區]][[環東大道]]與基隆河,左側(北岸)是[[內湖區]][[南湖右岸河濱公園]]。]]
[[File:Huandong Boulevard and Keelung River.jpg|thumb|220px|[[南港區]][[環東大道]]與基隆河,左側(北岸)是[[內湖區]][[南湖右岸河濱公園]]。]]
[[File:Beishan Bridge West Section View from South 20141120.jpg|thumb|220px|位於[[汐止區]]的[[北山大橋]]西段南側。]]
[[File:Beishan Bridge West Section View from South 20141120.jpg|thumb|220px|位於[[汐止區]]的[[北山大橋]]西段南側。]]
[[File: TRA cement freight train and EMU802 at Sandiaoling Station 20180421.jpg|250px|thumb|220px|位於[[瑞芳區]]的[[台鐵]][[宜蘭線]]第三基隆河橋([[三貂嶺車站|三貂嶺站]]南側)]]
[[File: TRA cement freight train and EMU802 at Third Keelung River Bridge 20180421.jpg|250px|thumb|220px|位於[[瑞芳區]]的[[台鐵]][[宜蘭線]]第三基隆河橋([[三貂嶺車站|三貂嶺站]]南側)]]
以下由[[河口]]至[[源頭]]列出[[主流]]上之主要[[橋樑]]:
以下由[[河口]]至[[源頭]]列出[[主流]]上之主要[[橋樑]]:
===[[台北市]][[士林區]]、[[北投區]]、[[中山區 (臺北市)|中山區]]、[[松山區 (臺灣) |松山區]]、[[內湖區]]、[[南港區]]===
===[[台北市]][[士林區]]、[[北投區]]、[[中山區 (臺北市)|中山區]]、[[松山區 (臺灣) |松山區]]、[[內湖區]]、[[南港區]]===
第146行: 第144行:
*[[洲美橋]]:連接[[北投區]]及[[士林區]]洲美快速道路的橋樑。
*[[洲美橋]]:連接[[北投區]]及[[士林區]]洲美快速道路的橋樑。
*[[百齡橋]]:連接[[士林區]]及[[士林區]]社子地區的橋樑。
*[[百齡橋]]:連接[[士林區]]及[[士林區]]社子地區的橋樑。
*[[承德橋]]
*[[承德橋 (臺北市)|承德橋]]
*[[台北捷運]][[淡水信義線]]基隆河橋
*[[台北捷運]][[淡水信義線]]基隆河橋
*水管橋
*[[中山高速公路]][[圓山大橋]]
*[[汐止五股高架道路|汐止五股高架橋]](南下)
*[[中山高速公路]][[圓山橋 (國道1號)|圓山橋]]
*[[汐止五股高架道路|汐止五股高架橋]](北上)
*[[中山橋 (台北市)|中山橋]]
*[[中山橋 (台北市)|中山橋]]
*[[松江大橋]]
*[[松江大橋 (台北市)|松江大橋]]
*[[大直橋]]
*[[大直橋]]
*[[內湖橋]](1992年拆除)
*[[內湖橋]](1992年拆除)
*[[中山高速公路]][[內湖橋]]
*[[中山高速公路]][[內湖橋 (國道1號)|內湖橋]]
*[[民權大橋]]
*[[民權大橋]]
*[[麥帥二橋]]
*[[麥帥二橋]]
*[[麥帥一橋]]
*[[麥帥一橋]]
*[[彩虹橋]]
*[[彩虹橋 (台北市)|彩虹橋]]
*[[成美橋]]
*[[成美橋]]
*[[成功橋]]
*[[成功橋]]
第167行: 第168行:
*[[北山大橋]]
*[[北山大橋]]
*[[南陽大橋]]
*[[南陽大橋]]
*[[中興(汐止)|中興橋]]
*[[社后橋|社-{后}-橋]]
*[[新社后橋|新社-{后}-橋]]
*[[新社后橋|新社-{后}-橋]]
*[[中山高速公路]][[汐止大橋]]
*[[中山高速公路]][[基隆河四號橋]]
*[[樟江大橋]]
*[[樟江大橋]]
*[[福爾摩沙高速公路]][[汐止大橋]]
*[[福爾摩沙高速公路]][[基隆河橋 (國道3號)|基隆河橋]]
*[[中山高速公路]][[汐止大橋]]
*[[中山高速公路]][[基隆河三號橋]]
*[[江北二橋]]
*[[江北二橋]]
*[[江北大橋(汐止)|江北大橋]]
*[[江北大橋(汐止)|江北大橋]]
*[[禮門橋]]
*[[禮門橋]]
*[[汐止貨運車聯絡道橋]]
*[[汐止貨運車聯絡道橋]]
*[[星光橋]]-(基隆河景觀橋
*[[星光橋]](基隆河景觀橋)
*[[長安大橋]]
*[[長安大橋]]
*[[新長安橋]]
*[[新長安橋]]


===[[基隆市]][[七堵區]]===
===[[基隆市]][[七堵區]]===
*[[中山高速公路]][[基隆河二號橋]]
*[[中山高速公路]][[基隆河一號橋]]
*[[千祥橋]]
*[[千祥橋]]
*[[百福橋]]
*[[百福橋]]
第187行: 第190行:
*[[五堵橋]]
*[[五堵橋]]
*[[六堵橋]]
*[[六堵橋]]
*[[五福橋]]
*[[五福橋 (七堵區)|五福橋]]
*[[六合橋]]
*[[六合橋 (七堵區)|六合橋]]
*[[七賢橋]]
*[[七賢橋]]
*[[崇智橋]]
*[[崇智橋]]
第195行: 第198行:
===[[基隆市]][[暖暖區]]===
===[[基隆市]][[暖暖區]]===
*[[八德橋]]
*[[八德橋]]
*[[八堵橋]]
*[[八堵橋 (台鐵)]]
*[[八堵橋]]
*[[八堵橋]]
*[[暖江橋]]
*[[暖江橋]]
第220行: 第223行:


===[[新北市]][[平溪區]]===
===[[新北市]][[平溪區]]===
[[File:民生橋_真樸齋_20131117.jpg|right|thumb|民生橋和[[臺陽礦業公司平溪招待所|真樸齋]]]]
*[[觀瀑吊橋]]
*[[觀瀑吊橋]]
*[[平溪線]][[平溪橋]]
*[[平溪線]][[平溪橋]]
第242行: 第246行:


===第一次截彎取直===
===第一次截彎取直===
第一次整治於1964年11月5日至1965年7月19日處理[[士林區|士林]]段的基隆河,國軍部隊從社子島挖開一條新的河道,原河道後來被填平,形成基河路與劍潭路、承德路四段三條道路。
第一次整治於1964年11月5日至1965年7月19日處理[[士林區|士林]]段的基隆河,[[中華民國國軍]]部隊從社子島挖開一條新的河道,原河道及番仔溝後來被填平,形成基河路與劍潭路、承德路四段三條道路。工程完畢後,社子島則成了社子半島,僅留下福德綠地供人憑弔


===第二次截彎取直===
===第二次截彎取直===
第二次於1991年11月11日至1993年11月10日,在[[大直]]、[[松山區 (臺北市)|松山]]、[[內湖區|內湖]]與[[南港區|南港]]段實行第二次的工程,以利於基隆河洪水的宣洩。工程完成後,雖然臺北市下游段的水患獲得改善,但因河道縮短使漲潮時河水逆流而上,造成中游段的[[汐止區|汐止]]和[[基隆市]]的[[五堵]]等地區反而在降雨量大時常發生水患。
第二次於1991年11月11日至1993年11月10日,在[[大直]]、[[松山區 (臺北市)|松山]]、[[內湖區|內湖]]與[[南港區|南港]]段實行第二次的工程,以利於基隆河洪水的宣洩。工程完成後,雖然臺北市下游段的水患獲得改善,但因河道縮短使漲潮時河水逆流而上,造成中游段的[[汐止區|汐止]]和[[基隆市]]的[[五堵]]等地區反而在降雨量大時常發生水患。以下為整建後原河道的利用變遷:
*中山大直段:北安路、堤頂大道二段、美麗華。
*內湖段:民權東路六段、行善路、內湖科學園區。
*南港段:石潭公園。


關於松山段的截彎取直,在前[[臺北市長]][[黃大洲]]的《改造:基隆河截彎取直紀實》一書中提到:數值模擬的結果,若是只有截彎取直,和原公告的內湖堤線(沿著河灣而建)相較,因為蓄洪量降低,河水水位會提高,因而低水水槽必需特別挖深。因此將截彎取直視為都市更新開發計畫比較恰當。截彎取直後產生的「新生土地」,的確造就了內湖科技園區和明水路的新興住商混合區,以及舊宗路的新興商業區<ref>黃大洲,《改造:基隆河截彎取直紀實》,正中書局,2001年</ref>。
關於松山段的截彎取直,在前[[臺北市長]][[黃大洲]]的《改造:基隆河截彎取直紀實》一書中提到:數值模擬的結果,若是只有截彎取直,和原公告的內湖堤線(沿著河灣而建)相較,因為蓄洪量降低,河水水位會提高,因而低水水槽必需特別挖深。因此將截彎取直視為都市更新開發計畫比較恰當。截彎取直後產生的「新生土地」,的確造就了內湖科技園區和明水路的新興住商混合區,以及舊宗路的新興商業區<ref>黃大洲,《改造:基隆河截彎取直紀實》,正中書局,2001年</ref>。
第251行: 第258行:
===員山子分洪道===
===員山子分洪道===
後來又於2003年到2005年間在[[瑞芳區|瑞芳]]興建[[員山子分洪道]],可將上游的洪水分流排入[[東海]],對中游地區的洪水防制具有相當效果。
後來又於2003年到2005年間在[[瑞芳區|瑞芳]]興建[[員山子分洪道]],可將上游的洪水分流排入[[東海]],對中游地區的洪水防制具有相當效果。

在2015年9月[[颱風杜鵑 (2015年)|強颱杜鵑]]來襲時,員山子分洪堰最高水位達66公尺,分洪量達每秒932立方公尺,分洪體積2021萬立方公尺,相當於8,100個標準游泳池水量。經濟部表示,員山子分洪道可將基隆河81%洪水分流入[[東海]],亞洲最大分洪道「員山子分洪道」確保基隆河下游的[[北北基]]地區800萬人口倖免於水患<ref>[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513449 員山子分洪隧道 內部首度公開] {{Wayback|url=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513449 |date=20190820144856 }},湯佳玲,自由時報,2015-11-19</ref>。


== 觀光景點 ==
== 觀光景點 ==
第295行: 第304行:
{{Commonscat|Keelung River}}
{{Commonscat|Keelung River}}
{{Wikisource|基隆河流域整治特別條例}}
{{Wikisource|基隆河流域整治特別條例}}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60202224057/http://keelung.wra.gov.tw/ 中華民國經濟部水利署基隆河整體治理計畫]
*[http://webarchive.wra.gov.tw/keelung/keelung.wra.gov.tw/ 中華民國經濟部水利署基隆河整體治理計畫] {{Wayback|url=http://webarchive.wra.gov.tw/keelung/keelung.wra.gov.tw/ |date=20210124061143 }}(水利署網站數位典藏,2009年)
*中華民國經濟部水利署第十河川局 [https://www.wra10.gov.tw/13264/13288/13290/13451/ 基隆河整體治理計畫(前期計畫)] {{Wayback|url=https://www.wra10.gov.tw/13264/13288/13290/13451/ |date=20200916222916 }}


{{台灣河流}}
{{台灣河流}}
{{淡水河}}
{{淡水河}}

[[Category:基隆河水系| ]]
[[Category:基隆河水系| ]]
[[Category:新北市河川]]
[[Category:新北市河川]]

2024年2月4日 (日) 01:23的最新版本

基隆河
河流
}}
}}
臺北市松山區民權大橋北望基隆河與中山高速公路,遠方為內湖區
名称起源:基隆
国家  中華民國臺灣
地区 臺灣北部
新北市 · 基隆市 · 臺北市
屬於 中央管河川
支流
 - 左侧支流 大坑溪 · 下寮溪 · 北峰溪 · 康誥坑溪 · 智慧溪 · 禮門溪 · 茄苳溪 · 保長坑溪 · 拔西猴溪 · 暖暖溪 · 𫙮魚坑溪 · 新寮溪 · 三坑溪
 - 右侧支流 貴水二溪 · 磺港溪 · 外雙溪 · 內溝溪 · 草濫溪 · 叭嗹溪 · 北港溪 · 鄉長溪 · 鹿寮溪 · 瑪陵坑溪 · 大武崙溪 · 深澳坑溪 · 灰窯溪 · 芊蓁林溪
主源 分水崙
 - 位置 新北市平溪區
 - 海拔 300 m(984 ft
 - 坐标 25°01′06″N 121°42′21″E / 25.01833°N 121.70583°E / 25.01833; 121.70583
次源 火燒寮山
 - 海拔 560 m(1,837 ft
河口 淡水河
 - 位置 臺北市北投區關渡
 - 海拔 m(0 ft
 - 坐标 25°06′44″N 121°27′50″E / 25.11222°N 121.46389°E / 25.11222; 121.46389
长度 86.4 km(54 mi
流域面积 493 km²(190 mi²
流量
 - 平均流量 39.5 /s(1,395 ft³/s
 - 最大流量 3,690 /s(130,311 ft³/s
 - 最小流量 12 /s(424 ft³/s

基隆河是位於臺灣北部的河川,也是淡水河三大上游支流之一,全長86.4公里[1],橫跨新北市基隆市臺北市。該河川雖以「基隆」為名,但實際上主流及其支流主要分布於新北市臺北市,實際流經基隆市之河段僅約15公里(佔17%)。

概況[编辑]

基隆河發源於新北市平溪區分水崙,但其水系最遠源流則為其支流芊蓁林溪,發源於獅公髻尾山(又名火燒寮山)東偏北側標高約560公尺處,水系河長約96公里,流域面積約493平方公里[2]。主流從新北市平溪區起始後,往東北流經新北市瑞芳區,進入基隆市暖暖區之後轉彎西流,匯集到七堵區、新北市汐止區,再進入台北市,流經南港內湖松山中山士林大同北投,最後於關渡匯入淡水河。

基隆河大致可分成三段:[3]

  • 源流段:從發源地平溪地區至瑞芳,平均坡降90分之1。
  • 中游段:瑞芳南港,平均坡降150分之1。
  • 下游段:南港至河口關渡,平均坡降3,000分之1。

基隆河昔日自西、至日治鐵路運輸暢通以前,利用舟楫之便,可由淡水河口趁潮水直通峰仔峙(後改稱水返腳,今汐止),改乘獨木舟可抵暖暖,再登岸改走陸路越獅球嶺抵達基隆港。西班牙人稱為基馬遜河奇馬松河Quimazón; Kimazón[4]:290;荷蘭人續沿用西班牙的名稱,在《大台北古地圖》也稱里族河Ritsouquie revier),1655年《熱蘭遮城日記》記為雞籠河Quelanghsche reviere);[5]另有峰仔峙港大隆同溪內港北溪基隆溪川基隆溪基隆川等多個名稱。

地形[编辑]

基隆河上游往東北東方向流動,經三貂嶺後,轉向北北東,經過猴硐後河谷逐漸開闊,並轉向西流,自瑞芳以下,河道十分曲折,流經暖暖、八堵、七堵、六堵、五堵、汐止、南港之後進入台北盆地,在關渡附近匯入淡水河。上游從源頭自瑞芳約30公里,發源於平溪菁桐附近,與相鄰之景美溪支流大溪墘溪呈谷中分水,河谷狹窄呈V字形,谷中巨礫遍布,岩床裸露,瀑布壺穴地形特別發達[6]。十分到平溪一帶受到新世晚期地震和火山等作用的影響,河階分布,向東流經十分瀑布後開始深切,形成峽谷地形,回春地形特別明顯,著名的有嶺腳瀑布、十分寮瀑布、野人谷瀑布、暖暖壺穴與大華壺穴等。至三貂嶺附近向東北東的流路驟轉為北向,並在瑞芳附近急轉向西,形成曲流[6]。流經瑞芳距離海岸僅1.5公里,之後進入和緩起伏的丘陵帶,河谷漸開闊,至八堵、松山及汐止之間有廣大的河床平原,在南港附近進入臺北盆地。進入臺北盆地後進入下游河段,一直到關渡為止,由於河床為沖積層,土質鬆軟,呈顯著的自由曲流,蜿蜒穿梭於臺北盆地[6]

主要支流[编辑]

承德路向上游方向看外雙溪
位於平溪區月桃寮溪眼鏡洞注入基隆河。
源頭小溪小橋(石底觀音山登山口)。

主要橋樑[编辑]

興建中的社子大橋
承德橋向上游方向看基隆河。
劍潭山前;中山橋(左前)、松江大橋(右前)、汐止五股高架橋(後)、中山高速公路圓山橋(最後)交叉跨過基隆河。
河面淨水艇。
大直流向劍潭山麓劍潭段的基隆河。
南港區環東大道與基隆河,左側(北岸)是內湖區南湖右岸河濱公園
位於汐止區北山大橋西段南側。
位於瑞芳區台鐵宜蘭線第三基隆河橋(三貂嶺站南側)

以下由河口源頭列出主流上之主要橋樑

台北市士林區北投區中山區松山區內湖區南港區[编辑]

新北市汐止區[编辑]

基隆市七堵區[编辑]

基隆市暖暖區[编辑]

新北市瑞芳區[编辑]

新北市平溪區[编辑]

民生橋和真樸齋

整治水患問題[编辑]

1945年美軍繪製之臺北地圖,圖中上方可見原本基隆河蜿蜒曲流的樣貌
基隆河內湖段。

由於基隆河的河道曲折,且上游的平溪山區為臺灣雨量最多的地區,因此每當颱風或豪雨來襲時,易造成下游地區的水患,故進行了兩次基隆河截彎取直工程。

第一次截彎取直[编辑]

第一次整治於1964年11月5日至1965年7月19日處理士林段的基隆河,中華民國國軍部隊從社子島挖開一條新的河道,原河道及番仔溝後來被填平,形成基河路與劍潭路、承德路四段三條道路。工程完畢後,社子島則成了社子半島,僅留下福德綠地供人憑弔。

第二次截彎取直[编辑]

第二次於1991年11月11日至1993年11月10日,在大直松山內湖南港段實行第二次的工程,以利於基隆河洪水的宣洩。工程完成後,雖然臺北市下游段的水患獲得改善,但因河道縮短使漲潮時河水逆流而上,造成中游段的汐止基隆市五堵等地區反而在降雨量大時常發生水患。以下為整建後原河道的利用變遷:

  • 中山大直段:北安路、堤頂大道二段、美麗華。
  • 內湖段:民權東路六段、行善路、內湖科學園區。
  • 南港段:石潭公園。

關於松山段的截彎取直,在前臺北市長黃大洲的《改造:基隆河截彎取直紀實》一書中提到:數值模擬的結果,若是只有截彎取直,和原公告的內湖堤線(沿著河灣而建)相較,因為蓄洪量降低,河水水位會提高,因而低水水槽必需特別挖深。因此將截彎取直視為都市更新開發計畫比較恰當。截彎取直後產生的「新生土地」,的確造就了內湖科技園區和明水路的新興住商混合區,以及舊宗路的新興商業區[7]

員山子分洪道[编辑]

後來又於2003年到2005年間在瑞芳興建員山子分洪道,可將上游的洪水分流排入東海,對中游地區的洪水防制具有相當效果。

在2015年9月強颱杜鵑來襲時,員山子分洪堰最高水位達66公尺,分洪量達每秒932立方公尺,分洪體積2021萬立方公尺,相當於8,100個標準游泳池水量。經濟部表示,員山子分洪道可將基隆河81%洪水分流入東海,亞洲最大分洪道「員山子分洪道」確保基隆河下游的北北基地區800萬人口倖免於水患[8]

觀光景點[编辑]

十分瀑布

交通[编辑]

大佳~圓山間的花博2號遊艇。
以下鐵路全程沿基隆河岸行駛:

藍色公路[编辑]

基隆河在花博展期內設置一藍色公路站點—大佳碼頭,由此可單點進出遊河,亦可由此進出園區,來往美堤碼頭和錫口碼頭,並於花博後繼續提供民眾搭乘。

碼頭名稱 Station Name 所在地 所在地區
花博藍色公路
大佳碼頭 Dajia Pier 台北市 中山區 大佳河濱公園
→往美堤碼頭錫口碼頭

相關條目[编辑]

參考文獻[编辑]

  1. ^ e河川知識服務網 名詞庫. e-river.wra.gov.tw. 經濟部水利署. [29 September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9 September 2020). 
  2. ^ 楊萬全,認識淡水河流域的水文,台灣水文論文集,2000年5月,第524頁
  3. ^ 淡水河水系河川環境管理計畫規劃. 新北市板橋區: 經濟部水利署第十河川局. 2013年. ISBN 978-986-03-7491-9. 
  4. ^ 艾斯奇維. 由李慧珍·吳孟真·周佑芷·許壬馨·李毓中翻译. 哈辛托·艾斯奇維(Jacinto Esquivel)神父1632年所寫「福爾摩莎島情況相關事務的報告」. 台灣文獻 (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2003-12, 54 (4): 284–305. 
  5. ^ 翁佳音. 第二章·基隆河流域. 大台北古地圖考釋. 台北縣立文化中心. 1998-06: 23–50 [原荷文報告1654年]. ISBN 957-02-2084-8 –通过掃描版國家圖書館·台灣記憶·台灣鄉土文獻影像;數位版抄本中研院台灣研究網路化. 
  6. ^ 6.0 6.1 6.2 杜友仁,龔任義,李錫堤 (國立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 基隆河流域之河階地形分析. 國立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 [2015-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4) (中文(臺灣)). 
  7. ^ 黃大洲,《改造:基隆河截彎取直紀實》,正中書局,2001年
  8. ^ 員山子分洪隧道 內部首度公開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湯佳玲,自由時報,2015-11-19

外部連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