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 talk:字词转换:修订间差异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Jimmy-bot留言 | 贡献
机器人: 1个讨论已存档
 
(未显示19个用户的33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檔案館|search=yes|
__FORCETOC__
* [[/存檔1|2009年至今]]
==(无题)==
}}
简体称“软件”(IT名词),在正体称为“軟體”,
而在简体称“软体”(生物学名词),在正体也称为“軟體”,
怎么解决?--[[User:120242pp|120242pp]] ([[User talk:120242pp|留言]]) 2009年5月9日 (六) 10:26 (UTC)


希望能把“全文手工转换”的使用方法或者模板加以更改,主要的想法是把具体转换条目(如“大陆:博客;台灣:部落格;香港:網誌;新加坡:博客;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博客 ”)转移到页面的最后方。因为现在将其放在最开始,使用手机浏览的话(包括使用wapedia),由于没有折叠功能,会把所有转换内容全部显示出来,会很不方便,特别是对于“物理学”之类的模板,非常长。


== 調整全局地區詞遴選機制等 ==
我知道这可能会很麻烦,但希望能够加以考虑。 --- [[User:Dzlot|[.Z]是个超没性格的人]]|[[User_talk:Dzlot|正在努力成为维基小正太]] --- 2009年8月1日 (六) 11:48 (UTC)
{{移动自|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sign=[[User:Jimmy-bot|Jimmy-bot]]([[User talk:Jimmy-bot|留言]]) 2024年3月1日 (五) 08:14 (UTC)}}


<div class="boilerplate archived archive-top mw-archivedtalk" style="background-color: #EDEAFF; padding: 0px 10px 0px 10px; border: 1px solid #8779DD; "><templatestyles src="Quote box/styles.css" /><div class="quotebox " style="float: right; clear: right; margin: 0.5em 0 0.8em 1.4em;width:30%; padding: 6px; border: 1px solid #aaa; font-size: 88%; background-color: #F9F9F9; "><div class="" style="background-color: #C3C3C3;color: #000;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larger; font-weight: bold; ">已通过:</div><div class="" style="position: relative; text-align: left; ">修訂通過。— [[UT:神秘悟饭|<span style="color: black; font-family: Segoe Script;">'''Gohan'''</span>]] 2024年2月27日 (二) 03:54 (UTC)</div></div>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span style="color:red">'''請勿修改。'''</span>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Template:Archive top-->
----
正如[[Wikipedia_talk:地区词处理/存檔二#Wikipedia:地区词处理中,這句顯然已經不合時宜應該改了|此前相關討論Z7504所説]],全局转换新增地區詞「<templatestyles src="Talk quote inline/styles.css" /><q class="inline-quote-talk ">投票通过的一般依据是:7天內共获得6名有投票资格的维基人支持,且反对票数不超过总票数的三分之一</q>」時至今日完全不合實際,不僅6人超出常態,所謂「<templatestyles src="Talk quote inline/styles.css" /><q class="inline-quote-talk ">投票资格</q>」如今更使之難上加難。此處指引除妨礙字詞轉換工作外別無用處。爲此,建議修訂[[Wikipedia:地区词处理#全局转换]]如下,改投票制爲以共識決爲主(且保證一定公議時間以免出錯):(甲案)
<table style="width:100%; table-layout: fixed;"><tr>
<td valign="top" style="">
<div align="center">
<div style="position: relative; left: 6px; top: 6px;margin-right: 3px; margin-bottom: 3px; width: 100%; text-align: left; ">
<div style="background: #F1F0F1; ">
<div style="position: relative; left: -1px; top: -1px; background: #DBDADB; ">
<div style="position: relative; left: -2px; top: -2px; background: #B8B6B8; ">
<table style="position: relative; left: -3px; top: -3px; padding: 5px; width: 100%; background: #ECFCF4; border-color: #2F6FAB; border-width: 1px; border-style: dotted; table-layout: fixed; "><tr><td>
; <big>現行條文</big>
地区词的全局转换总共通过五張转换表来实现:分别是MediaWiki内置转换表(外鏈在本模板無法顯示)、[[MediaWiki:Conversiontable/zh-cn|大陆简体转换表]]、[[MediaWiki:Conversiontable/zh-tw|台湾正体转换表]]、[[Mediawiki:Conversiontable/zh-hk|港澳繁体转换表]]和[[Mediawiki:Conversiontable/zh-sg|新马简体转换表]]。


全局转换是最方便快速的转换处理方式,但也较易过度转换。为了避免过度转换造成的错误,除了稳定和使用广泛的地区对应词汇(判定依据见下方的先决条件),维基百科一般不接受其他情况的全局地区转换。
李心潔的簡介,簡體是「鬼後」,繁體中應為「鬼后」。


对于地区词的全局转换,维基百科特别设立了[[Wikipedia:字词转换/地区词候选|字词转换/地区词候选]]页,用户可根据需求在该页面并在符合后文列出的先决条件之情况下提交希望加入全局转换的地區詞,并以社群投票产生共识,再由管理员加到相应转换页面。
*⼂
建議字詞轉換(含系統轉換、公共組轉換等)將標題一併納入,如果可能的話最好也能加入自動重定向功能。這樣一來可以省去標題參數必須另外增加的困擾,另一方面則可以讓不同中文語系的使用者能夠用自己的慣用語來搜尋,而不需要再做重定向。--[[User:Gonbom|Gonbom]] ([[User talk:Gonbom|留言]]) 2009年11月24日 (二) 07:28 (UTC)


判断投票通过的一般依据是:7天內共获得6名有投票资格的维基人支持,且反对票数不超过总票数的三分之一。
==<nowiki>幺</nowiki>與<nowiki>么</nowiki>==


以下为提请加入全局地区词转换的先决条件(申请删除全局地区词转换没有这限制,提报位置见下):
在一個討論漢字字形的詞條[[絞絲旁]],我想顯示出<nowiki>幺</nowiki>,但是在繁體模式下,它會自動被轉化爲<nowiki>么</nowiki>,不符合我的原意,應該如何辦?


#单字转换绝不能出现在全局转换,如“<nowiki>宏→巨集</nowiki>”;
人工转换标签只能先有zh-hans后有zh-hant或者只有zh-hans,不能直接跟zh-hant,希望能有修正。[[User:2thuriel|2thuriel]] ([[User talk:2thuriel|留言]]) 2010年1月31日 (日) 09:28 (UTC)
#申请全局转换的词必须至少在100篇条目中出现(可用搜尋引擎判断);


此外,如欲转换字数较少(不多于三字)的词,社群在投票过程中还应考虑其中汉字的字频,以及可能导致过度转换的可能性。
地区词转换应在所有条目中生效,而不仅仅局限在某些特定领域的条目。如“程式”“软体”“西元”在所有页面中都应转换,否则很容易造成理解困难。希望能有修正。


关于汉字字频方面的研究,可参考汉字单字字频总表、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与其他相关统计(外鏈在本模板無法顯示)。
== 錯誤轉換:支持者→支援者 ==


如果您发现地区词过度转换错误,请在[[Wikipedia:字词全局转换修复请求]]提报。
請修復支持者→支援者;錯誤案例:[http://zh.wikipedia.org/zh-tw/Mozilla_Firefox Mozilla Firefox]:,Mozilla基金會號召支援者買下紐約時報全版廣告,刊登即將在11月釋出的Firefox 1.0。短短十天的募捐活動已經獲得來自一萬人的25萬美元捐款;希望重新整理金氏世界紀錄中「單日最多人下載軟體」的一項。支援者需預先到推廣網站Spread Firefox登記,在Fx 3.0發佈當日便會收到電郵提示參與活動[[User:Y200000012|Y200000012]] ([[User talk:Y200000012|留言]]) 2010年5月9日 (日) 13:23 (UTC)
</td></tr></table></div></div></div></div></div>
</td><td valign="top" style="">
<div align="center">
<div style="position: relative; left: 6px; top: 6px;margin-right: 3px; margin-bottom: 3px; width: 100%; text-align: left; ">
<div style="background: #F1F0F1; ">
<div style="position: relative; left: -1px; top: -1px; background: #DBDADB; ">
<div style="position: relative; left: -2px; top: -2px; background: #B8B6B8; ">
<table style="position: relative; left: -3px; top: -3px; padding: 5px; width: 100%; background: #F9F9F9; border-color: #2F6FAB; border-width: 1px; border-style: dotted; table-layout: fixed; "><tr><td>
; <big>提議條文</big>
地区词的全局转换通过MediaWiki内置转换表(外鏈在本模板無法顯示)、數頁本地[[Special:前缀索引/MediaWiki:Conversiontable|全局转换表]]实现。


全局转换是最方便快速的转换处理方式,但也较易过度转换。为了避免过度转换造成的错误,除了稳定和使用广泛的地区对应词(判定依据见下方的先决条件),维基百科一般不接受其他情况的全局地区词转换。
== 請求修復公共轉換組的NBA組,公共轉換失效。 ==
公共轉換組的NBA組失效了,轉換組地址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Template:CGroup/NBA&redirect=no
請修復。例子,如[[保羅·皮爾斯]]條目,使用NBA公共轉換組后在港澳繁體卻沒有轉換成港澳譯名。
[[User:楷叔講古|楷叔講古]] ([[User talk:楷叔講古|留言]]) 2011年5月28日 (六) 23:16 (UTC)


用户可按需在[[Wikipedia:字词转换/地区词候选]]页提请希望全局转换表新增的地区词,所提的新詞<u>應當符合以下新增全局轉換的先决条件</u>:
{{Deltalk|[[User:Symplectopedia|Symplectopedia]] ([[User talk:Symplectopedia|留言]])|2011年9月16日 (五) 09:34 (UTC)}}
#符合地區轉換詞基本資格;
#提请需被全局转换的原詞绝不能只有1個漢字,以免過度轉換<small>(如“<nowiki>宏→巨集</nowiki>”即不可)</small>;
#提请全局转换的词至少在100篇条目中出现<small>(可用搜尋引擎判断)</small>。
此外,對於字数较少(不多于三字)的需被转换(原)词,还应考虑其中汉字的字频,以免过度转换。<small>(例如「内」字甚爲常用,「<nowiki>内存→記憶體</nowiki>」會引致「<nowiki>体内存在</nowiki>」轉換爲「<nowiki>體記憶體在</nowiki>」,故不應提請加入全局轉換)</small>关于汉字字频方面的研究,可参考汉字单字字频总表、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与其他相关统计(外鏈在本模板無法顯示)。


採納或拒絕全局转换地区词的新增請求取決於社群[[Wikipedia:共识|共识]]。若符合以上全部先決條件而<u>無合理、屬實的異議</u>(包括合理疑點均已消解),並且——
*<templatestyles src="Template:Tooltip/styles.css" /><span class="rt-commentedText tooltip tooltip-dotted " title="<nowiki>發言人數計入請求提出者、只作投票而不附理由的自動確認用戶;不計傀儡,不計只作投票而不附理由且非自動確認用戶者。</nowiki>">不少於5人對此發言</span>,請求提出已滿7天;或
*<templatestyles src="Template:Tooltip/styles.css" /><span class="rt-commentedText tooltip tooltip-dotted " title="<nowiki>發言人數計入請求提出者、只作投票而不附理由的自動確認用戶;不計傀儡,不計只作投票而不附理由且非自動確認用戶者。</nowiki>">不少於3人對此發言</span>,請求提出已滿30天;
則由管理員採納請求並納入相应转换表。但若在請求提出滿90天後<templatestyles src="Template:Tooltip/styles.css" /><span class="rt-commentedText tooltip tooltip-dotted " title="<nowiki>發言人數計入請求提出者、只作投票而不附理由的自動確認用戶;不計傀儡,不計只作投票而不附理由且非自動確認用戶者。</nowiki>">發言人數</span>仍不足3人,管理員可綜合已有合理、屬實的意見及己見,作出決定及處置;本句賦權的「決定」若為「拒絕」,須附上明確理由或指明所依據的意見。注,發言人數計入請求提出者、只作投票而不附理由的[[Wikipedia:用户权限级别#自動確認用戶|自動確認用戶]];不計[[Wikipedia:傀儡|傀儡]],不計只作投票而不附理由且非自動確認用戶者。


如有地区词过度转换错误,甚或需要删除全局转换地区词,请在[[Wikipedia:字词转换/修复请求]]提报。不過,如果此錯誤屬於罕有個案而只存在於您有權編輯的極個別零星頁面,您若通曉[[Help:手工字詞轉換|轉換語法]],可自行予以適當修補。
==字體顯示錯誤==
</td></tr></table></div></div></div></div></div>
為什麼高山滑雪條目中的-{曲}-字,在編輯完顯示出來是麴。[[User:ㄚ文|ㄚ文]] ([[User talk:ㄚ文|留言]]) 2011年12月1日 (四) 08:23 (UTC)
</td></tr></table>
其他修改主要説明:
#「<templatestyles src="Talk quote inline/styles.css" /><q class="inline-quote-talk ">五張转换表</q>」已滯後於現實,但因[[Special:前缀索引/MediaWiki:Conversiontable|本地全局转换表]]難以計數,而又為免日後分拆、再需修改數目,所以去除數目。
# 原定2個「<templatestyles src="Talk quote inline/styles.css" /><q class="inline-quote-talk ">先决条件</q>」無法阻擋「弟弟妹妹」轉換爲「爺爺奶奶」之流的新增請求,新加的第1條「<templatestyles src="Talk quote inline/styles.css" /><q class="inline-quote-talk ">符合地區轉換詞基本資格</q>」可以阻塞此漏洞,又保持彈性。「(地區轉換詞)<templatestyles src="Talk quote inline/styles.css" /><q class="inline-quote-talk ">基本資格</q>」應爲從全局轉換到手工轉換都適用的獨立章節,但因各人理解懸殊、預期爭議較大,暫時不會提出,故以約定俗成的常識看待即可。


以上修訂與[[Wikipedia:字词转换]]頁首説明聯動,因此建議[[Wikipedia:字词转换]]頁首部分文段修改如下:(乙案)
簡體「只能」,繁體亦寫成「只能」,不是「隻能」,而「螢幕」則正寫為「熒幕」。因為「螢」字解作發光器官的甲蟲,為螢火蟲。
<table style="width:100%; table-layout: fixed;"><tr>
<td valign="top" style="">
<div align="center">
<div style="position: relative; left: 6px; top: 6px;margin-right: 3px; margin-bottom: 3px; width: 100%; text-align: left; ">
<div style="background: #F1F0F1; ">
<div style="position: relative; left: -1px; top: -1px; background: #DBDADB; ">
<div style="position: relative; left: -2px; top: -2px; background: #B8B6B8; ">
<table style="position: relative; left: -3px; top: -3px; padding: 5px; width: 100%; background: #ECFCF4; border-color: #2F6FAB; border-width: 1px; border-style: dotted; table-layout: fixed; "><tr><td>
; <big>現行條文</big>
其中公共转换组和条目内手工转换人人均可编辑,而如欲新增或修复全域及本地全局转换,一般用户需在本页面提出请求,交由管理员协助处理。


【圖案】<big> '''提交转换请求'''</big>
==建议增加一个避免触发大陆防火墙的转换==
首页或者转换下拉菜单加上https的链接,或者其他方法,现在知道用https访问的大陆用户非常少。[[User:Werran|薰衣草毒药]] ([[User talk:Werran|留言]]) 2012年2月1日 (三) 15:43 (UTC)
*{{回应}}我建议放在左栏的“帮助”或者“工具”里面,加一个“使用HTTPS安全连接”的链接 ——[[User:M13253|Star Brilliant]]([[User talk:M13253|留言]]) 2012年6月15日 (五) 10:59 (UTC)


  根据维基百科[[维基百科:繁简处理|繁简处理]]与[[维基百科:地区词处理|地区词处理]]指引规定,繁简和地区词转换错误修复由管理员自行决定,新增地区词转换由社群讨论投票得出共识后,管理员根据共识决定是否加入转换表。如果您已了解字词转换处理相关指引,请透過下方链接加入请求或参与讨论与投票。
== 在"不登入"的情況下, 香港地區字體顯示錯誤 ==
</td></tr></table></div></div></div></div></div>
</td><td valign="top" style="">
<div align="center">
<div style="position: relative; left: 6px; top: 6px;margin-right: 3px; margin-bottom: 3px; width: 100%; text-align: left; ">
<div style="background: #F1F0F1; ">
<div style="position: relative; left: -1px; top: -1px; background: #DBDADB; ">
<div style="position: relative; left: -2px; top: -2px; background: #B8B6B8; ">
<table style="position: relative; left: -3px; top: -3px; padding: 5px; width: 100%; background: #F9F9F9; border-color: #2F6FAB; border-width: 1px; border-style: dotted; table-layout: fixed; "><tr><td>
; <big>提議條文</big>
其中公共转换组和条目内手工转换可由[[Wikipedia:保護方針|具有相應頁面編輯權限]]者编修,若無此等權限,可在相應頁面的[[Wikipedia:讨论页|討論頁]]提[[Wikipedia:编辑请求|請代爲編輯]];而如欲新增或修复全域及本地全局转换,一般需在本页面提出请求,以求协助处理。


【圖案】<big> '''提交转换请求'''</big>
在香港地區使用維基百科搜尋資料, 如果沒有登入, 字體會顯示為簡體中文, 而香港人書面上使用的母語一直以來都是繁體中文, 請跟進這個問題.


  错误转换修复可由具有相應頁面編輯權限者按需操作,可受[[Wikipedia:管理员|管理员]]覆決;全局转换地区词新增請求經[[Wikipedia:共识#共识的形成|社群讨论]],由管理员根据[[Wikipedia:地区词处理#全局转换|地区词处理指引細則]]處理。您如果已了解字词转换处理相关指引,请透過下方链接提交请求或参与讨论。
明年的維基人年會(Wikimania 2013)會在香港舉行, 如果連香港地區的一般搜尋都出現母語顯示錯誤, 到時實在是貽笑大方.<small>—以上[[Wikipedia:在對話頁上簽名|未簽名]]的留言{{#if:Stephentsang2000|由{{#if:|[[Special:Contributions/Stephentsang2000|Stephentsang2000]]([[User talk:Stephentsang2000|對話]])|[[User:Stephentsang2000|Stephentsang2000]]([[User talk:Stephentsang2000|對話]]|[[Special:Contributions/Stephentsang2000|貢獻]])}}}}{{#if:|於}}加入。</small>
</td></tr></table></div></div></div></div></div>

</td></tr></table>
== 錯誤轉換:徘徊於「斗」牛之間 -> 徘徊於「鬥」牛之間 (前赤壁賦) ==
其他修改主要説明:

# 「<templatestyles src="Talk quote inline/styles.css" /><q class="inline-quote-talk ">公共转换组和条目内手工转换人人均可编辑</q>」不合實際,予以修正。
請修復「徘徊於鬥牛之間」,此處原文應為「斗」牛而非「鬥」牛,「斗」牛之「斗」此處為「斗宿」之意,非戰鬥之意。錯誤案例:[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9%8D%E8%B5%A4%E5%A3%81%E8%B5%8B 前赤壁賦]
# 「<templatestyles src="Talk quote inline/styles.css" /><q class="inline-quote-talk ">繁简和地区词转换错误修复由管理员自行决定</q>」致使有權、熱心處理相應頁面錯誤的非管理員違規,故可就地正法(合法)。

此外,原來兩案有關内容聯動,如今兩個修訂案在規範上互相獨立,即使任一不通過也不會有所衝突。— [[UT:神秘悟饭|<span style="color: black; font-family: Segoe Script;">'''Gohan'''</span>]] 2024年2月11日 (日) 00:52 (UTC)
已修復。 --[[User:Lyuflamb|琅琊醉]]([[User talk:Lyuflamb|留言]]) 2015年2月13日 (五) 02:22 (UTC)
:各&#123;&#123;[[Template:tooltip|tooltip]]&#125;&#125;是否可改為以<nowiki><ref></nowiki>的形式表達?[[User:Sanmosa|San]][[User talk:Sanmosa|mo]][[Special:Contribs/Sanmosa|sa]] <sub>起視四境 而秦兵又至矣</sub> 2024年2月11日 (日) 04:08 (UTC)

::可。但各tooltip内容又已在後續正文表述,ref與正文表述重複似乎多餘。--— [[UT:神秘悟饭|<span style="color: black; font-family: Segoe Script;">'''Gohan'''</span>]] 2024年2月11日 (日) 06:31 (UTC)
== 对于同一个词在不同领域下意思不同时的转换 ==
:::那就不用改表達格式了。[[User:Sanmosa|San]][[User talk:Sanmosa|mo]][[Special:Contribs/Sanmosa|sa]] <sub>起視四境 而秦兵又至矣</sub> 2024年2月11日 (日) 11:07 (UTC)
举例:计算机行业,大陆:“软 件”,港澳台:“軟 體”,英语:“software”;生物学/物理/计算机3D建模,大陆:“软 体”,港澳台:“軟 體”,英语:“soft body”;(我在词中间打上了空格迫使它在被你们浏览的时候不会被转换)
:<span style="font-weight:bold;background:lightgreen;color:green;">(+)</span>'''<span class="zhwpVoteSupport">-{支持}-</span>'''。 --[[U:Milkypine|<span style="color: #E22E17;">窝法乙烷</span>]] [[UT:Milkypine|<span style="color: #49359B;">儿法梦碎</span>]] 2024年2月11日 (日) 14:43 (UTC)

: 副知<span class="template-ping">@-{[[User:Shizhao|Shizhao]]}-、-{[[User:Chiefwei|Chiefwei]]}-</span>。—— '''[[使用者:Ericliu1912|Eric Liu]]'''<sub> -{創造}-は生命('''[[使用者討論:Ericliu1912|留言]]・[[使用者:Ericliu1912#訪客芳名錄|留名]]・[[維基百科:維基學生會|學生會]]''')</sub> 2024年2月12日 (一) 15:28 (UTC)
甚至在同一个词条中都可能有不同的意思,如“某某3D游戏引擎'''软 件'''(software)支援刚体(rigid body)、'''软 体'''(soft body)、流体(fluid)的物理模拟。”
:<span style="font-weight:bold;background:lightgreen;color:green;">(+)</span>'''<span class="zhwpVoteSupport">-{支持}-</span>'''。—[[User:Chiefwei|Chiefwei]]([[User talk:Chiefwei|论]] - [[Special:Contributions/Chiefwei|历]]) 2024年2月13日 (二) 02:33 (UTC)

:即刻起同時公示甲案、乙案7天。--— [[UT:神秘悟饭|<span style="color: black; font-family: Segoe Script;">'''Gohan'''</span>]] 2024年2月20日 (二) 03:45 (UTC)
又例如“在某某战役中,某军队增加火力'''支 援''',各地民众'''支 持'''某军队。”
:公示期屆滿,通過。— [[UT:神秘悟饭|<span style="color: black; font-family: Segoe Script;">'''Gohan'''</span>]] 2024年2月27日 (二) 03:54 (UTC)

----
首先,根据条目名称中消歧义的括号里的内容自动判断是否转换并且怎样转换,另外希望增加一个template,在编辑的时候对于某一个特定的词进行作用范围在本词条(或者是某一个词、或者template之后内容)的替换。
: 本討論已關閉,<b style="color: #FF0000;">請勿修改</b>。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div><!-- Template:Archive bottom --><div style="clear: both; height: 1em"></div>

——[[User:M13253|Star Brilliant]]([[User talk:M13253|留言]]) 2012年6月15日 (五) 10:59 (UTC)

== 單雙引號的繁簡轉換問題 ==

簡體的雙引號“”轉換為繁體時並未轉換成『』而是「」,同樣簡體的單引號‘’轉換成了『』。
——文孟周(留言)2012年7月13日(五)14:17(UTC)
:這是正確無誤的,大陸的雙引號對應台灣的單引號,大陸的單引號對應台灣的雙引號。你需要看一下中華民國(台灣)教育部的標點符號說明。-- By [[User:LNDDYL|LNDDYL]].([[User talk:LNDDYL|留言]]) 2015年6月29日 (一) 03:00 (UTC)

==-{于}-卉喬 與 -{於}-卉喬 問題==
台灣某知名爆紅人物-{于}-卉喬,在[[于卉喬]]條目內,被過度翻譯成-{於}-卉喬。

--[[User:Scott88514|Scott88514]]([[User talk:Scott88514|留言]]) 2012年8月27日 (一) 01:33 (UTC)

== 錯誤轉換:“-{戴安娜_(歌手)}-”姓氏被錯誤轉換成繁體“-{黛}-” ==
此藝人為「-{戴}-」為真正之中文姓氏,但系統,被過度轉換成「黛」。[[User:Megumi0426|Meg留言]] 2012年11月10日 (六) 23:54 (UTC)

== 改版 ==

將提交首頁改版成這樣可以嗎?

<span style="color:red; font-size:110%;">請在提交請求前,仔細審視您提交的內容屬於以下三種中的哪一類型。一般而言,如果您提交的內容可以一字一字地繁簡對應,那麼一般都屬於'''[{{fullurl:Wikipedia:繁简体转换请求/{{#time:Y年F}}|action=edit&preload=Template:R4c/t&editintro=Template:R4c/editintro&section=new}} 繁簡轉換]''',如上面的「打斗」與「打鬥」之例;如果您提交的內容不能一字一字地繁簡對應,如上面的「巴伦西亚」、「華倫西亞」與「瓦倫西亞」,其中「巴」、「華」、「瓦」都不是繁簡對應的同一個字,那麼請您提交'''[{{fullurl:Wikipedia:地区词转换候选/{{#time:Y年F}}|action=edit&preload=Template:R4lc/t&editintro=Template:R4lc/editintro&section=new}} 地區詞轉換候選]'''。此外,過度轉換的修復都請提交到'''[{{fullurl:Wikipedia:字词转换错误修复请求/{{#time:Y年F}}|action=edit&preload=Template:R4cr/t&editintro=Template:R4cr/editintro&section=new}} 錯誤修復]'''中去。</span>

==無運作的Wikipedia:地区词转换候选==
#就連非常合理的轉換提案都沒人參與投票,這裡要怎麼繼續運作?
#請問[[Wikipedia:地区词转换候选#投票通过的依据]]提到的投票資格是[[維基百科:人事任免投票資格]]嗎?
-[[User:Towatw|Towatw]]([[User talk:Towatw|留言]]) 2013年2月28日 (四) 11:16 (UTC)

== 荧幕 与 屏幕 ==
在[[Wordpress]]词条发现使用了“荧幕截图”(大陆简体模式),怀疑是大陆与港澳台的说法不太一样,请考证一下。[[User:User670839245|User670839245]]([[User talk:User670839245|留言]]) 2013年3月6日 (三) 20:33 (UTC)

== 维基百科的分词系统应加强 ==
[[公理系统]]条目中“完全'''形'''式化”被被转换为“完全'''角'''式化”,“半'''形'''式化”被转换成“半'''角'''式化”。
上述现象是因为维基百科将“完全形式化”中的“全形”看成一个词语,转换成了“全角”,
将“半形式化”的“半形”看成一个词语,转换成了“半角”。
因此希望维基百科的分词系统能够避免此类错误。
——张秦川(留言)2013年10月1号(二)20:58
:抱歉维基百科没有启用任何分词系统,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也不会启用分词系统。你说的问题要人手工分词,比如中间加入<nowiki>-{}-</nowiki>。--[[User:Gqqnb|Gqqnb]]([[User talk:Gqqnb|留言]]) 2014年10月7日 (二) 03:18 (UTC)

== 台灣正體中文轉換問題 ==

在許多條目中,從大陸簡體轉換至台灣正體時幾乎沒有更動,造成閱讀的困難。
比起大陸簡體,台灣正體可能比較接近香港繁體,或許可以考慮將台灣正體中大部份的字詞轉換至香港繁體,比較能接近台灣正體使用者的需求,敬請改善。
——YehTzuChen(留言)2014年3月20日(四) 15:17(utc)

== 关于该项目正文不用简繁体转换的原因为何? ==

关于该项目正文不用简繁体转换的原因为何?--[[User:lyliylytl|<span style="color:#000080;">萌動の心</span>]] [[User talk:lyliylytl|<span style="color:#FFC0CB;">請給我電報哦</span>]] 2014年4月21日 (一) 18:06 (UTC)

== 現在顯示不了「出錯頁面」一項 ==
何故?--[[User:578985s|578985s]]([[User talk:578985s|留言]]) 2014年10月7日 (二) 16:05 (UTC)
*{{已修復}},感謝回報。—[[User:Chiefwei|Chiefwei]]([[User talk:Chiefwei|论]] - <span class="plainlinks">[{{fullurl:User talk:Chiefwei|action=edit&section=new}} 编]</span> - [[Special:Contributions/Chiefwei|历]]) 2014年10月8日 (三) 06:38 (UTC)

==有一個疑問==
既然1986年的《簡化字總表》已保留「-{覆}-」,那為什麼還要把「-{复}-」轉換成「-{覆}-」?--[[User:578985s|578985s]]([[User talk:578985s|留言]]) 2014年10月18日 (六) 10:11 (UTC)
:传统上-{復、複、覆}-本就有字义重叠。在大陆,「-{覆}-」是个曾被简化为「-{复}-」,尔后又恢复的字。在这个过程中部分词义转嫁到了「-{复}-」身上,没有恢复回来。而港台地区在相关词语上则多以-{覆}-为正统,造成了目前用字不同、需要转换的局面。—[[User:Chiefwei|Chiefwei]]([[User talk:Chiefwei|论]] - <span class="plainlinks">[{{fullurl:User talk:Chiefwei|action=edit&section=new}} 编]</span> - [[Special:Contributions/Chiefwei|历]]) 2014年10月19日 (日) 12:36 (UTC)
::查了下,是不是凡是“遮盖”、“翻转过来”的意思就用「-{覆}-」?--[[User:578985s|578985s]]([[User talk:578985s|留言]]) 2014年10月19日 (日) 14:35 (UTC)
:::是的。—[[User:Chiefwei|Chiefwei]]([[User talk:Chiefwei|论]] - <span class="plainlinks">[{{fullurl:User talk:Chiefwei|action=edit&section=new}} 编]</span> - [[Special:Contributions/Chiefwei|历]]) 2014年10月20日 (一) 08:37 (UTC)

== 介绍开源繁简转换工具OpenCC,提议采用其字典 ==

介绍摘自OpenCC的Github Repo https://github.com/BYVoid/OpenCC :
; Introduction 介紹 : Open Chinese Convert (OpenCC, 開放中文轉換)中文簡繁轉換開源項目,支持詞彙級別的轉換、異體字轉換和地區習慣用詞轉換(中國大陸、臺灣、香港)。

; Features 特點 :
* 嚴格區分「一簡對多繁」和「一簡對多異」。
* 完全兼容異體字,可以實現動態替換。
* 嚴格審校一簡對多繁詞條,原則爲「能分則不合」。
* 支持中國大陸、臺灣、香港異體字和地區習慣用詞轉換,如「裏」「裡」、「鼠標」「滑鼠」。
* 詞庫和函數庫完全分離,可以自由修改、導入、擴展。
* 支持C、C++、Python、PHP、Java、Ruby、Node.js。
* 兼容Windows、Linux、Mac平臺。

大家发现维基上有错误的替换,可以去这里:http://opencc.byvoid.com/ 试试看,如果成功的例子很多,我就研究下怎么对接他的词典。

--[[User:Lyuflamb|琅琊醉]]([[User talk:Lyuflamb|留言]]) 2015年2月13日 (五) 02:09 (UTC)
:OpenCC是个不错的转换工具,但是同样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单字部分,其过于拘泥台港两地官方标准,而不考虑当地媒体和民众实际的使用情况。地区词部分,其过度偏重IT词汇,导致其他领域语句极易过度转换,而维基百科包罗万象,必须周全考虑各领域的问题。
:繁简转换没有万全之策,转换错误只能慢慢弥补。不客气地说,目前站上提报的错误转换,OpenCC基本也做不好。即便抛开对接技术上的问题不谈,一味采用他人词典,而放弃自己多年来的积累,个人也觉得并不可取。—[[User:Chiefwei|Chiefwei]]([[User talk:Chiefwei|论]] - <span class="plainlinks">[{{fullurl:User talk:Chiefwei|action=edit&section=new}} 编]</span> - [[Special:Contributions/Chiefwei|历]]) 2015年2月13日 (五) 02:30 (UTC)
:补充一下,现在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词典是否全面,而是Gerrit上龟速一般的代码审核与合并效率。考虑到服务器加载速度的问题,我们甚至不能让词典“太过全面”,有时可能还需要做取舍。OpenCC和本站采用的转换技术原理没有差别,因此在更好的技术出现以前,个人看不到对接的必要。倒不如说,如果真的对接了,这边极慢的代码更新速度反而会带来更多问题。—[[User:Chiefwei|Chiefwei]]([[User talk:Chiefwei|论]] - <span class="plainlinks">[{{fullurl:User talk:Chiefwei|action=edit&section=new}} 编]</span> - [[Special:Contributions/Chiefwei|历]]) 2015年2月13日 (五) 02:38 (UTC)
== 這些人是叫「-{張傑}-」還是「-{張杰}-」? ==
{{移动自|Wikipedia:互助客栈/求助|sign=[[User:Jimmy-bot|Jimmy-bot]]([[User talk:Jimmy-bot|留言]]) 2015年2月19日 (四) 08:42 (UTC)}}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8076343 這裡]。-- By [[User:LNDDYL|LNDDYL]].([[User talk:LNDDYL|留言]]) 2015年2月9日 (一) 02:00 (UTC)

人名中有用「-{杰}-」的,也有用「-{傑}-」的,維基百科的字詞轉換如何處理這種情況?-- By [[User:LNDDYL|LNDDYL]].([[User talk:LNDDYL|留言]]) 2015年2月9日 (一) 02:04 (UTC)

我提醒一下各位「-{傑}-」是「-{傑}-出」的「-{傑}-」,簡體字「-{傑}-」、「-{杰}-」不分。-- By [[User:LNDDYL|LNDDYL]].([[User talk:LNDDYL|留言]]) 2015年2月9日 (一) 02:12 (UTC)
== 關於鐵路部份 ==
大陸用「站台」、港澳台用「月台」;大陸用「運營」、港澳台用「營運」也可以全局轉換嗎?這些詞語還蠻普遍的。--[[用戶:owennson|owennson]]([[用戶討論:Owennson|聊天室]]、[[特殊:用戶貢獻/Owennson|獎座櫃]]) 2015年5月11日 (一) 10:51 (UTC)

== 关于特殊页面的无转换备忘 ==

找到了,[[phab:T36832]],曾经有设定允许启用,后来已经删除了。——[[user_talk:cwek|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6年2月3日 (三) 06:19 (UTC)

== 字詞轉換出錯,螢幕蔽??? ==

[[防火长城]]:''2015年5月19日起中文维基百科被完全「-{屏蔽}-''」,在繁體中文下會顯示「-{螢幕蔽}-」。--[[User:秋意假髮濃|秋意假髮濃(我已關閉了所有通知,所以@我看不到)]]([[User talk:秋意假髮濃|留言]]) 2016年8月22日 (一) 04:00 (UTC)
: 全屏。--[[User:Jimmy Xu|Jimmy Xu]] <sup>[[User talk:Jimmy Xu|论]]</sup> 2016年8月22日 (一) 04:06 (UTC)
::已顯示正常,{{thank you}}--[[User:秋意假髮濃|秋意假髮濃(我已關閉了所有通知,所以@我看不到)]]([[User talk:秋意假髮濃|留言]]) 2016年8月22日 (一) 04:18 (UTC)

== 非繁簡轉換的轉換 ==

維基百科有154個頁面中含有「既刊」一詞,這個詞是日文,意思是已發行的作品,多見於日本漫畫、動畫為主題的條目,但並不是中文。請問這種無關繁簡的轉換可不可以提交?應該提交到何處?[[User:Kerolf666|KRF]]([[User talk:Kerolf666|留言]]) 2016年10月1日 (六) 07:24 (UTC)
:这里是中文维基百科,用语应使用中文,日文用语请直接修改源码。—[[User:Chiefwei|Chiefwei]]([[User talk:Chiefwei|论]] - [[Special:Contributions/Chiefwei|历]]) 2016年12月9日 (五) 07:32 (UTC)

== 有關馬新地區的字詞轉教 ==

雖然馬新地區官方採納了簡體字,但貌似在當地社會活動特別是較年長者之間,主要採用的文字依然是繁體字。要個馬新繁體的tab嗎?——[[User:C933103|C933103]]([[User_talk:C933103|留言]]) 2016年12月9日 (五) 01:25 (UTC)
:以官方语言用字为准。—[[User:Chiefwei|Chiefwei]]([[User talk:Chiefwei|论]] - [[Special:Contributions/Chiefwei|历]]) 2016年12月9日 (五) 07:31 (UTC)
::我的意思是提供另一選項?——[[User:C933103|C933103]]([[User_talk:C933103|留言]]) 2016年12月9日 (五) 07:49 (UTC)
:::如果不是官方语言用字的话就难以衡量选择标准,比如-{里}-的繁体是用-{裡}-还是-{裏}-,这没有办法解决。另外新的标签也会增加维护成本,就像大陆也有不少长者以及爱好者惯用繁体,但是也没有列入维基百科转换。—[[User:Chiefwei|Chiefwei]]([[User talk:Chiefwei|论]] - [[Special:Contributions/Chiefwei|历]]) 2016年12月9日 (五) 12:22 (UTC)
::::參照實際使用不就行了嗎…例如用google在.my域名之下用||操作符來搜索以""包起來的那兩個字來搜索,結果包括當地新聞網站在內大部分當地繁體網頁都是用-{裡}-字符…。
::::維護工作量是個問題嗯…
::::——[[User:C933103|C933103]]([[User_talk:C933103|留言]]) 2016年12月16日 (五) 09:16 (UTC)

:或许可以参考一下CLDR上的所谓“香港简体(zh-hans-hk)”与“澳门简体(zh-hans-mo)”。--[[User:Liuxinyu970226|Liuxinyu970226]]([[User talk:Liuxinyu970226|留言]]) 2017年2月1日 (三) 04:34 (UTC)

== 在没有明显转换错误的情况下,可以对现有转换提出修改么 ==

如果可以,点按哪个按钮提交请求?--[[User:Liuxinyu970226|Liuxinyu970226]]([[User talk:Liuxinyu970226|留言]]) 2017年2月1日 (三) 04:37 (UTC)

== 请问哪里有对语法的转换? ==

本人在阅读中国大陆简体维基中发现大量条目中的内容出现病句或歧义。后来才意识到是使用其他中文书面语的编辑完成了内容后直接繁简转换的结果。比如:<br>
* “了”与“有”:任意一动词的完成时的肯定式,在中国的书面语正确表达的“……了”,而在台湾的正确表达的似为“有……”。当然,二者在任意一动词的完成时的否定式上的差别不大:中国“没……”,台湾“没有……”。二者的区别在于,中国的书面语语法中,在“有”后面是不能跟随动词的,只能跟随名词。

* “得”与“得到”:在中国的书面语语法中,可以被得到的事物是在被得到后发生了所有权改变的事物。而可以被得的事物则没有这个特点。而台湾书面语语法似不使用“得”,“得”与“得到”都使用“得到”。如“罹患了癌症”的表达:中国书面语的正确表达为“得了癌症”,而台湾书面语则是“得到了癌症”。
* 动名词与动词的差异:在中国的书面语的动名词,在台湾书面语是直接当动词用的。

#如“对第三人施以帮助”的表达:中国书面语的正确表达为“帮他的忙”、“给他帮忙”;而台湾书面语则是“帮忙他”。
#如“对第三人施以帮助”的完成时的表达:中国书面语的正确表达为“帮了他的忙”、“给他帮了忙”;而台湾书面语则是“有帮忙他”。

[[User:Hidayetullah|Hidayetullah]] ([[User talk:Hidayetullah|留言]]) 2017年10月27日
:{{mute|Hidayetullah}}暂时没有对语法的自动转换,估计今后在技术上也难以实现,只能用手动转换了,例如<code><nowiki>-{zh-cn:帮他的忙;zh-tw:幫忙他}-</nowiki></code>。 --[[User:Dqwyy|dqwyy]] ([[User_talk:Dqwyy|talk]]) <sup>[[Rewrite|Ohtori Chihaya]]</sup> 2017年12月2日 (六) 02:51 (UTC)
== 删除所有的纯繁简重定向 ==
{{移动自|Wikipedia:互助客栈/其他|sign=[[User:Jimmy-bot|Jimmy-bot]]([[User talk:Jimmy-bot|留言]]) 2018年3月19日 (一) 08:42 (UTC)}}

提议删除纯粹的繁简重定向,如-{[[哈薩克]]}- => -{[[哈萨克]]}-。这种重定向大多是早期(>10年前)MediaWiki尚不支持标题自动转换的遗留产物,如今MediaWiki已支持自动转换,无须建立重定向。经测试,删除不会对现有页面造成任何影响。保留这种重定向,不仅会使浏览器出现讨厌的跳转,更重要的是会破坏模板的页面识别,导致模板在目标页面下无法加粗。不如全部删除,以绝后患。--[[User:Yangfl|Yangfl]]([[User talk:Yangfl|留言]]) 2018年1月5日 (五) 07:51 (UTC)

:<span style="font-weight:bold;background:pink;color:red;">(-)</span>'''反对''',編輯摘要仍會紅字的,而且當繁簡轉換器失靈時,失靈期間還有重定向作後補。導航模板的連結本來就應該使用繁簡一樣的字,繁體條目在導航使用簡體連結本來就不鼓勵,反之亦然,加粗問題應當把導航連結的繁簡修改為與條目名稱一致來解決。(事實上刪除了重定向還是要跳轉,衹是把跳轉過程改了在幕後做,而且其跳轉過程比繁簡重定向還更複雜)--[[User:Cdip150|-{街燈電箱150號}-]] <small>[[User talk:Cdip150|開箱維修]] [[Special:Contributions/Cdip150|抄錶]] [[WP:AH/ARC/2011/1-3|檢驗證明]]</small> 2018年1月5日 (五) 08:26 (UTC)

刪除繁簡重定向會發生三個問題:
*編輯摘要會出現紅字
*仰賴繁簡轉換系統,運作負擔比繁簡重定向高
*條目超過某個長度後,連結不會轉換
[[Special:用户贡献/113.52.65.202|113.52.65.202]]([[User talk:113.52.65.202|留言]]) 2018年1月5日 (五) 08:53 (UTC)

*编辑摘要红字是假红字,点进去以后就会自动跳转,而且编辑摘要本来就是作为历史出现的,有错别字也不能改。且目前的条目早就严重依赖自动重定向,若是要解决这个问题,那得为每个条目都建一个同名繁简重定向。为了避免重定向/不加粗,势必要求在繁体文本中出现简体字,对平常使用繁体输入法的编者极度不友好,反之亦然。而且在幕后跳转的体验远胜于在浏览器跳转,在浏览器跳转会出现明显的卡顿,对读者不友好。--[[User:Yangfl|Yangfl]]([[User talk:Yangfl|留言]]) 2018年1月5日 (五) 09:07 (UTC)
**沒有了繁簡重定向,載入時間會其實更卡,因為幕後要多做一次搜索、轉換、緩存轉換結果、跳轉、事後刪除緩存,有繁簡重定向就衹有跳轉便行了。假紅字使人誤會在管理上比改手動改繁簡還要困擾。--[[User:Cdip150|-{街燈電箱150號}-]] <small>[[User talk:Cdip150|開箱維修]] [[Special:Contributions/Cdip150|抄錶]] [[WP:AH/ARC/2011/1-3|檢驗證明]]</small> 2018年1月5日 (五) 09:21 (UTC)
***历史记录本就不是面向最一般读者的,作为管理本身就要判断一下,显然是要优化读者的体验而不是少部分管理的体验。对于热门页面,所有结果都是缓存住的,无论有没有重定向都没有影响。有重定向,在浏览器端体现为302,中国区到美国的rtt至少是200ms,而且还会更差。有一次重定向,打开页面的时间就要多加半秒不止,相比之下哪个更卡?--[[User:Yangfl|Yangfl]]([[User talk:Yangfl|留言]]) 2018年1月5日 (五) 09:37 (UTC)
****無論冷熱門,明顯也要多做一次搜索才知道哪個頁面的緩存才對,多做一次表示服務端多了動荷,服务器有更大負擔,縮短壽命。而且像管理員所說,繁簡轉換壞掉要怎麼辦?沒修復之前就只有躺著讓人看紅字?還有轉換限制問題要用重定向解決,每個都建立一個同名重定向其實真的較好。[[Special:用户贡献/113.52.65.202|113.52.65.202]]([[User talk:113.52.65.202|留言]]) 2018年1月5日 (五) 10:13 (UTC)
*****服务器缩短寿命?XD,服务器不用才掉价,你以为是桌面电脑?每个都建重定向,量级至少是十万级别,那才是真正巨大的负担。繁简转换开了那么多年,未见有坏的情况,而且我说的是纯繁简重定向,不含用字有差异的重定向。真要坏了还是考虑怎么打开网站的问题吧。--[[User:Yangfl|Yangfl]]([[User talk:Yangfl|留言]]) 2018年1月5日 (五) 10:31 (UTC)
******繁簡轉換是動態負擔,重定向是靜態負擔,一個動態負擔用的資源比千萬個靜態負擔較重,所以一定是會減壽的,而且服务器換硬碟應該比換CPU更容易吧。繁簡轉換以前是有壞過許多次,在故障的時候很多條目變成滿堂紅我也是見過的。--[[Special:用户贡献/113.52.65.202|113.52.65.202]]([[User talk:113.52.65.202|留言]]) 2018年1月5日 (五) 11:06 (UTC)
*******无所谓动态负担还是静态负担,wiki缓存机制决定了不管是什么页面,哪怕是纯文字,都会有缓存,除非全局禁用缓存,不然这个动态负担一定会存在。炸掉只是偶尔一两次,我认为不应该为这不足1%的时间影响了99%的体验。--[[User:Yangfl|Yangfl]]([[User talk:Yangfl|留言]]) 2018年1月5日 (五) 11:56 (UTC)
********下面的測試證明了缺少重定向會產生較長的讓人討厭的跳轉時間,動態負擔明顯是加了,刪除重定向才真的是影響讀者體驗啊~-[[Special:用户贡献/113.52.64.53|113.52.64.53]]([[User talk:113.52.64.53|留言]])
:::::::::对于服务器性能问题,请看[[Wikipedia:不要担心性能]]。——[[user_talk:cwek|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8年1月8日 (一) 01:26 (UTC)
::::對於載入速度,我就找兩個條目實測了10次,其實不論有無重定向都有出現了302:
::::*在搜索欄輸入沒有做重定向的繁體「-{于斯納爾斯貝里市}-」連到簡體「-{[[于斯纳尔斯贝里市]]}-」條目,總載入時間平均花了2.66秒,302部份平均花了887ms
::::*在搜索欄輸入有做重定向的簡體「-{2004年澳门华榕大厦纵火案}-」連到繁體「-{[[2004年澳門華榕大廈縱火案]]}-」條目,總載入時間平均花了1.89秒,302部份平均花了355ms
::::而且後者條目長度比前者還要長,後者有重定向下竟然還要比前者無重定向更快,可見繁簡轉換不但沒有改善載入體驗,繁簡轉換反而比重定向來得更差更卡。最後補個實測數據:
{| style="margin-left:8em" class="wikitable"
|-
! rowspan=2 width=10% | 次
! colspan=2 width=45% | 于斯纳尔斯贝里市<br />(透過繁簡轉換)
! colspan=2 width=45% | 2004年澳門華榕大廈縱火案<br />(透過繁簡重定向)
|-
! 302時間(ms) !! 總時間(秒) !! 302時間(ms) !! 總時間(秒)
|-
!1
|984||2.9||322||1.79
|-
!2
|718||2.39||313||1.95
|-
!3
|781||2.5||438||1.84
|-
!4
|827||2.51||314||1.95
|-
!5
|937||2.82||469||1.86
|-
!6
|1234||3||423||1.9
|-
!7
|765||2.62||313||1.64
|-
!8
|734||2.47||297||1.72
|-
!9
|812||2.51||330||2.22
|-
!10
|1078||2.86||328||2.01
|-
!平均||887||2.658||354.7||1.888
|}
::::--[[User:Cdip150|-{街燈電箱150號}-]] <small>[[User talk:Cdip150|開箱維修]] [[Special:Contributions/Cdip150|抄錶]] [[WP:AH/ARC/2011/1-3|檢驗證明]]</small> 2018年1月5日 (五) 13:24 (UTC)
:这个之前不是讨论过了吗?讨论的结果就是我的bot,自动挂&#123;&#123;[[Template:繁简重定向|繁简重定向]]&#125;&#125;。--[[User:Antigng|Antigng]]([[User talk:Antigng|留言]]) 2018年1月5日 (五) 14:36 (UTC)
::這個題目不知炒了多少次冷飯了——[[File:Symbol 囧 vote.svg|20px|alt=|link=]] '''囧rz...''' --[[User:Cdip150|-{街燈電箱150號}-]] <small>[[User talk:Cdip150|開箱維修]] [[Special:Contributions/Cdip150|抄錶]] [[WP:AH/ARC/2011/1-3|檢驗證明]]</small> 2018年1月5日 (五) 14:50 (UTC)
:简而言之:没坏别修。要找出所有符合条件的重定向要花费多少人力/给机器人编程调试时间?要建立规定后长期维护又要消耗多少人力/机器人力?为啥不节省下来幹别的?—[[User:PhiLiP|菲菇]]@[[User talk:PhiLiP|维基食用菌协会]] 2018年1月6日 (六) 18:21 (UTC)
反對。這裡面含有編輯歷史,shizhao上回把[[周潤發]]的重定向刪除了,被刪除後無法透過直接點擊找回(看不到那時候的編輯紀錄了,要找回那個重定向必須從shizhao刪除日誌當中找)。等於把2004年以前,簡體用戶與繁體用戶互相為對方建立重定向的歷史性舉動從直觀的檢索方式上一點一滴給抹除了。不要以為沒有壞處,這種刪除正在抹除中文維基的歷史。--[[User:Jasonzhuocn|Jasonzhuocn]]([[User talk:Jasonzhuocn|留言]]) 2018年1月7日 (日) 03:35 (UTC)
:如果保留繁简同等重定向,可以让页面一次性加载(重定向跳转被内化到相应页面请求中),不用依赖于繁简转换生成的隐藏302跳转。反而是链接解析部分无法识别重定向为解析页面时的预填黑才是bug吧。总之,没坏别修。——[[user_talk:cwek|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8年1月8日 (一) 01:31 (UTC)
::我支持删除繁简重定向。我也觉得繁简重定向的用户体验不连续且糟糕,各种quirk不值得节省下来的处理器时间。看了街灯的时间对比,我觉得这个overhead完全可以接受。不一定要积极的清除掉所有的繁简重定向,但是主编想删哪个删哪个是可以的。[[User_talk:Bluedeck|<span style="font:83% Times;line-height:1.1em;border-radius:9em;padding:0 4em;box-shadow:0 2px 9px #ace;background:linear-gradient(40deg,#396cdb,#2c58cc 60%,#39f 60%,#4dbeff 75%,#3df 75%,#3cf);color:#fff" lang="en">Bluedeck</span>]] 2018年1月10日 (三) 14:30 (UTC)

::::刪除重定向才是真正的體驗不連續和糟糕,因為重定向後會被系統內化,載入時不需要找尋跳轉,刪除了後系統沒有了內化定向,系統要每次找尋,刪除繁簡重定向造成的不連續事實是長了。--[[Special:用户贡献/113.52.65.21|113.52.65.21]]([[User talk:113.52.65.21|留言]])
:::::采用软件的目的就是要将复杂度内化而不呈现在用户面前,就算为此付出处理时间也是值得的。“事實上,網站沒有任何內容時服務器性能才是最好的,但這樣的話要維基百科還有什麼意義呢?”——[[WP:不要担心性能]]。[[User_talk:Bluedeck|<span style="font:83% Times;line-height:1.1em;border-radius:9em;padding:0 4em;box-shadow:0 2px 9px #ace;background:linear-gradient(40deg,#396cdb,#2c58cc 60%,#39f 60%,#4dbeff 75%,#3df 75%,#3cf);color:#fff" lang="en">Bluedeck</span>]] 2018年1月11日 (四) 14:52 (UTC)

::::::你們才沒資格說不要擔心效能,因為你們支持刪除重定向的其中一個理由是宣稱要減少瀏覽器出現討厭的跳轉,你們本身已經是擔心效能。[[Special:用户贡献/113.52.80.230|113.52.80.230]]([[User talk:113.52.80.230|留言]]) 2018年1月11日 (四) 15:46 (UTC)
:::::::"要減少瀏覽器出現討厭的跳轉"这是担心UX不是担心效能。[[User_talk:Bluedeck|<span style="font:83% Times;line-height:1.1em;border-radius:9em;padding:0 4em;box-shadow:0 2px 9px #ace;background:linear-gradient(40deg,#396cdb,#2c58cc 60%,#39f 60%,#4dbeff 75%,#3df 75%,#3cf);color:#fff" lang="en">Bluedeck</span>]] 2018年1月12日 (五) 02:42 (UTC)

:::瀏覽器的302跳轉時間和次數越多意味着傳輸掉失的風險越多,若在網路較差的環境,刪除繁簡重定向令讀者載入失敗而要重載的潛在機會變大,這才真的更多地令用戶體驗不連續和糟糕,刪除繁簡重定向事實上才是影響用戶體驗。--[[User:Cdip150|-{街燈電箱150號}-]] <small>[[User talk:Cdip150|開箱維修]] [[Special:Contributions/Cdip150|抄錶]] [[WP:AH/ARC/2011/1-3|檢驗證明]]</small> 2018年1月12日 (五) 04:56 (UTC)
::::这两个方法都是一次302啊,其中时长的区别来自后端繁简转换逻辑,所以没有这个问题。[[User_talk:Bluedeck|<span style="font:83% Times;line-height:1.1em;border-radius:9em;padding:0 4em;box-shadow:0 2px 9px #ace;background:linear-gradient(40deg,#396cdb,#2c58cc 60%,#39f 60%,#4dbeff 75%,#3df 75%,#3cf);color:#fff" lang="en">Bluedeck</span>]] 2018年1月12日 (五) 21:28 (UTC)
:::::您也懂得說「时长的区别」啊——怎麼可能沒有問題啊……時長越多表示了不連續得越多,也表示瀏覽器逾時而掉線的機率越多。--[[User:Cdip150|-{街燈電箱150號}-]] <small>[[User talk:Cdip150|開箱維修]] [[Special:Contributions/Cdip150|抄錶]] [[WP:AH/ARC/2011/1-3|檢驗證明]]</small> 2018年1月12日 (五) 23:47 (UTC)
::::::某个操作响应超时的概率只和请求次数相关,这两个请求次数都是2,没有更容易超时的问题。[[User_talk:Bluedeck|<span style="font:83% Times;line-height:1.1em;border-radius:9em;padding:0 4em;box-shadow:0 2px 9px #ace;background:linear-gradient(40deg,#396cdb,#2c58cc 60%,#39f 60%,#4dbeff 75%,#3df 75%,#3cf);color:#fff" lang="en">Bluedeck</span>]] 2018年1月14日 (日) 22:40 (UTC)
:::::::超時機率當然不衹和請求次數相關啊……2次請求之間的時間越長表示掉失第二次請求的機會越多。--[[User:Cdip150|-{街燈電箱150號}-]] <small>[[User talk:Cdip150|開箱維修]] [[Special:Contributions/Cdip150|抄錶]] [[WP:AH/ARC/2011/1-3|檢驗證明]]</small> 2018年1月15日 (一) 05:10 (UTC)
::::::::不是这样的,两次请求之间的时间越长,说明第一次请求的处理时间长,和第二次请求会不会更容易掉线无关。请求1处理完了关闭之后开始请求2的那一刻起,这个请求2和任何一个独立请求都没有区别。[[User_talk:Bluedeck|<span style="font:83% Times;line-height:1.1em;border-radius:9em;padding:0 4em;box-shadow:0 2px 9px #ace;background:linear-gradient(40deg,#396cdb,#2c58cc 60%,#39f 60%,#4dbeff 75%,#3df 75%,#3cf);color:#fff" lang="en">Bluedeck</span>]] 2018年1月15日 (一) 22:25 (UTC)
:::::::::「第一次请求的处理时间长」這個已經夠了,因為第一次做長了,錯過趁網路還好的時候做第二次的機會變大,兩個請求事實上或多或少都會有關係。--[[User:Cdip150|-{街燈電箱150號}-]] <small>[[User talk:Cdip150|開箱維修]] [[Special:Contributions/Cdip150|抄錶]] [[WP:AH/ARC/2011/1-3|檢驗證明]]</small> 2018年1月15日 (一) 23:37 (UTC)
::::::::::不是这样的,实际上一点关系也没有。服务器处理请求的耗时并不是网络稳定性的诸多因变量之一,网络稳定性仿佛投色子,不会因为等久一点再投,色子的某个结果的几率就变大或变小。你可以在网络稳定性良好的localhost做long polling,第一个请求等二十分钟再返回,第二个请求一样强壮。[[User_talk:Bluedeck|<span style="font:83% Times;line-height:1.1em;border-radius:9em;padding:0 4em;box-shadow:0 2px 9px #ace;background:linear-gradient(40deg,#396cdb,#2c58cc 60%,#39f 60%,#4dbeff 75%,#3df 75%,#3cf);color:#fff" lang="en">Bluedeck</span>]] 2018年1月17日 (三) 05:53 (UTC)
:::::::::::兩次請求是讀者由按下連結至載入完成的這一整個過程的必經階段,怎麼都不可能視為無關係,而且網路穩定度的確是兩次傳輸之間的時間越短則得到較接近的結果的機會越大,才不是投骰子那般沒時間觀的道理。--[[User:Cdip150|-{街燈電箱150號}-]] <small>[[User talk:Cdip150|開箱維修]] [[Special:Contributions/Cdip150|抄錶]] [[WP:AH/ARC/2011/1-3|檢驗證明]]</small> 2018年1月17日 (三) 15:31 (UTC)
::::::::::::街灯君,不是这样的。。。。[[HTTP]]是个无状态协议。和投色子是一样的。[[User_talk:Bluedeck|<span style="font:83% Times;line-height:1.1em;border-radius:9em;padding:0 4em;box-shadow:0 2px 9px #ace;background:linear-gradient(40deg,#396cdb,#2c58cc 60%,#39f 60%,#4dbeff 75%,#3df 75%,#3cf);color:#fff" lang="en">Bluedeck</span>]] 2018年1月20日 (六) 00:46 (UTC)
:::::::::::::呃……這不僅是HTTP的考量來的。--[[User:Cdip150|-{街燈電箱150號}-]] <small>[[User talk:Cdip150|開箱維修]] [[Special:Contributions/Cdip150|抄錶]] [[WP:AH/ARC/2011/1-3|檢驗證明]]</small> 2018年1月20日 (六) 05:45 (UTC)
::::::::::::::那是什么考虑?跟HTTP没关系,跟TCP和更下层的协议就更没关系了。[[User_talk:Bluedeck|<span style="font:83% Times;line-height:1.1em;border-radius:9em;padding:0 4em;box-shadow:0 2px 9px #ace;background:linear-gradient(40deg,#396cdb,#2c58cc 60%,#39f 60%,#4dbeff 75%,#3df 75%,#3cf);color:#fff" lang="en">Bluedeck</span>]] 2018年1月21日 (日) 00:18 (UTC)
*<span style="font-weight:bold;background:pink;color:red;">(-)</span>'''反对''':繁簡重定向屬於zh版維基百科中不可或缺的--[[User:Z7504|<span style="color:#00BFFF;">Z7504</span>]]<span style="color: #6640FF;">非常建議必要時多</span>[[Wikipedia:条目评选|<span style="color: #6640FF;">關注評選]]</span>([[User talk:Z7504|留言]]) 2018年1月13日 (六) 05:09 (UTC)
*<span style="font-weight:bold;background:pink;color:red;">(-)</span>'''反对''',jasonzhuocn的理由已然足夠。--[[User:Temp3600|Temp3600]]([[User talk:Temp3600|留言]]) 2018年1月15日 (一) 16:41 (UTC)
*<span style="font-weight:bold;background:lightgreen;color:green;">(+)</span>'''-{支持}-'''不覺得這種東西有什麽不可或缺的,1秒的延遲毫無所謂,先不說掉綫不掉綫,就算掉綫又能有多少?寫條目還要改模板才是真的煩。我對刪除舊的重定向沒什麽看法,只是覺得沒有任何必要建立的新的重定向--[[User:淺藍雪|<span style="color:#6495ED;">'''淺藍雪'''</span>]]<sup>[[User Talk:淺藍雪|<small>❉</small>]]</sup> 2018年1月20日 (六) 16:58 (UTC)
::(つ°ω°)つ [[User:淺藍雪|淺藍雪]] [[User_talk:Bluedeck|<span style="font:83% Times;line-height:1.1em;border-radius:9em;padding:0 4em;box-shadow:0 2px 9px #ace;background:linear-gradient(40deg,#396cdb,#2c58cc 60%,#39f 60%,#4dbeff 75%,#3df 75%,#3cf);color:#fff" lang="en">Bluedeck</span>]] 2018年1月21日 (日) 01:34 (UTC)
:::我本来就是想说说新重定向的问题,这个讨论却向意想不到的方向发展了,(╯ ̄Д  ̄)づ╧═╧ [[User:淺藍雪|<span style="color:#6495ED;">'''淺藍雪'''</span>]]<sup>[[User Talk:淺藍雪|<small>❉</small>]]</sup> 2018年2月3日 (六) 14:12 (UTC)
*<span style="font-weight:bold;background-color:#DDDDDD;color:gray">(=)</span>'''中立''',至少已经存在的繁简重定向就留着吧。--<span style=" text-shadow:0 1px 5px #00FFCC">暗中观察的[[U:RabbitMeow|<font size="4.5" color="66CCFF">RabbitMeow</font>]] [[洛天依|∞]] [[UT:RabbitMeow|与此喵对话]]</span> <sub>[[Kanon|-{風の辿り着く場所}-]]</sub> 2018年1月21日 (日) 10:35 (UTC)
*<span style="font-weight:bold;background:pink;color:red;">(-)</span>'''反对''',不要擔心性能沒錯,但那是針對維基媒體基金會的伺服器而言,針對用戶端多少還是得考慮性能。從街燈電箱150號的實測結果來看還是保留繁簡重定向為妙。只是這樣的話編者就要留心導航模板是不是會有因連結繁簡弄錯而變成重定向頁的情況。凡是不能兩全其美。--[[User:RekishiEJ|RekishiEJ]]([[User talk:RekishiEJ|留言]]) 2018年1月21日 (日) 13:47 (UTC)

说来有趣,由于我好奇服务器究竟是怎么处理的,我自己做了一次实验,结果和街灯君的试验结果正相反。那么,从我的请求来看,我发现从任何一个重定向方式发起的页面请求而言,服务器根本不反返回302,直接返回200,也就是说两个重定向方式都不增加请求的次数。此外,街灯君的试验方法也有问题,不管街灯君的“总时间”一栏中采用的是dom ready还是window ready事件,都是包含了大量不相关资源的加载时间的。我们在乎的是第一个200的返回时间,根据这个实验[https://gist.github.com/bluedeck/a2e7159e3afc0b0c3303c7c8e26a1675]的运行结果,10次对无繁简重定向的请求时间平均为76.2毫秒,有繁简重定向的请求回应时间为94.3毫秒。也就是说不经由繁简重定向的方式处理的反而更快。这个试验结果和街灯的不同的原因可能有几个:1、我使用的是 /zh/ 前缀,也就是“不转换”前缀,因此排除页面内文转换和重新渲染的时间,不知道街灯是否也是这么测试的。2、我在测试之前清空了缓存。3、我的测试地点是美国东岸,可能链接到的WMF服务器不一样。欢迎大家采用代码和这个更加科学的测试手段测试,看看是得到和我相同还是相反的结果。总之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不采用重定向的效能和用户体验都是更佳的。[[User_talk:Bluedeck|<span style="font:83% Times;line-height:1.1em;border-radius:9em;padding:0 4em;box-shadow:0 2px 9px #ace;background:linear-gradient(40deg,#396cdb,#2c58cc 60%,#39f 60%,#4dbeff 75%,#3df 75%,#3cf);color:#fff" lang="en">Bluedeck</span>]] 2018年1月21日 (日) 19:29 (UTC)
:原來用搜尋欄和直接連結的效果是不一樣啊,搜尋欄的確會出302,但直接按連結則無302。我測試是使用[[User:Cdip150-Bot|一個傀儡帳戶]]並把參數設置還原到默認值來試(除了內容語言變體設為zh),地點在澳門,也清空了cache,而直接連結我重新試了各10次,第一個200的時間兩者是相若的,無繁簡重定向平均為430.2ms,有繁簡重定向平均為425.6ms;即是說在我那邊直接連結的話單看第一個200的效果幾乎一樣,但用搜尋欄的話明顯是有影響的(先一個302後才出第一個200),因為多出了一段較長的的302時間(我已經另外再用搜尋欄多試了各10次,302時間還是無重定向的較長),結果還是有繁簡重定向的體驗佔優。(之前上面的測試,由於都是在默認設置狀態,所以渲染的東西除條目內容外都是一樣的,而上面被用作測試無重定向的條目內容(14.76KB)都比有重定向的(16.9KB)要少,所以無重定向要渲染的東西應比有重定向要少,但時間仍較多,所以「包含了大量不相关资源的加载时间的」根本不成為推翻我結果的理由)--[[User:Cdip150|-{街燈電箱150號}-]] <small>[[User talk:Cdip150|開箱維修]] [[Special:Contributions/Cdip150|抄錶]] [[WP:AH/ARC/2011/1-3|檢驗證明]]</small> 2018年1月22日 (一) 07:32 (UTC)
::不相关资源指的是dom树解析、动态渲染和外部资源DNS,处理和下载的时间。这些项目的时间有很多外部随机变量无法控制(比如解析dom树时CPU scheduler的行为),这个和条目长短不一定正相关,所以我说是无关变量,予以排除。[[User_talk:Bluedeck|<span style="font:83% Times;line-height:1.1em;border-radius:9em;padding:0 4em;box-shadow:0 2px 9px #ace;background:linear-gradient(40deg,#396cdb,#2c58cc 60%,#39f 60%,#4dbeff 75%,#3df 75%,#3cf);color:#fff" lang="en">Bluedeck</span>]] 2018年1月28日 (日) 21:19 (UTC)
*<span style="font-weight:bold;background-color:#DDDDDD;color:gray">(=)</span>'''中立''',讀完以上的討論,本人覺得大量的繁簡重定向仍然有其必要性存在,不應全數刪除。--[[User:Jane9306|<span style="font:18px Segoe Script;text-shadow:0 0px 6px #04b7ff;">Janee</span>]][[User_talk:Jane9306|<font face="標楷體" size="2.0" color="green">談笑風生</font>]] 2018年1月22日 (一) 09:24 (UTC)
*<span style="font-weight:bold;background:lightgreen;color:green;">(+)</span>'''-{支持}-''':既然已有字詞轉換系統,就毋須多餘的繁簡重定向。如果連地區詞轉換都可以仿效繁簡轉換處理的話,那就能省下更多的重定向。--[[User:Michael Chan|<span style="color: #00BFFF;">'''M.Chan'''</span>]] 2018年1月23日 (二) 03:43 (UTC)
*<span style="font-weight:bold;background:pink;color:red;">(-)</span>'''反对''',月經性提議。[[User:Walter Grassroot|Walter Grassroot]]([[User talk:Walter Grassroot|留言]]) 2018年1月23日 (二) 03:47 (UTC)
*<span style="font-weight:bold;background:pink;color:red;">(-)</span>'''反对'''有时链接会出错,而且费事。--<span style="background:#3F7B34;border:2px thistle solid;box-shadow:3px 3px 3px #B22222;text-shadow:1px 1px 2px ivory ;border-radius:999px">[[User:徐亦樵|Ξぞ曱۩]]·[[User talk:徐亦樵|💬]]·[[User:徐亦樵/删光|❌]]</span> 2018年1月31日 (三) 20:46 (UTC)

*<span style="font-weight:bold;background:#007fff;color:white;">(?)</span>'''疑問''':你们真nb,为什么老繁简redirect和新繁简redirect被混为一谈?  以及街灯的意思不是说新的也要建立吧?-- <span style="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font-size:12pt;color:grey;">SzMith[[Special:Contribs/SzMithrandir|randir]] ❈ [[User talk:SzMithrandir|Ered Luin]] ❈</span> 2018年2月9日 (五) 20:41 (UTC)
::"删除所有的纯繁简重定向"是要刪掉舊的吧。--[[User:Temp3600|Temp3600]]([[User talk:Temp3600|留言]]) 2018年2月10日 (六) 17:35 (UTC)
*<span style="font-weight:bold;background:pink;color:red;">(-)</span>'''反对''',有時自动转换還是會出錯,例如[[鍾嶼晨事件]]在我建立繁體重定向之前使用繁體字根本無法連結到條目。--[[User:M940504|M940504]]([[User talk:M940504|留言]]) 2018年2月12日 (一) 15:43 (UTC)
**这种情况自然不在删除范围之内。有别的反对原因吗?[[User_talk:Bluedeck|<span style="font:83% Times;line-height:1.1em;border-radius:9em;padding:0 4em;box-shadow:0 2px 9px #ace;background:linear-gradient(40deg,#396cdb,#2c58cc 60%,#39f 60%,#4dbeff 75%,#3df 75%,#3cf);color:#fff" lang="en">Bluedeck</span>]] 2018年2月14日 (三) 07:55 (UTC)
*<span style="font-weight:bold;background:pink;color:red;">(-)</span>'''反对''':对用家不友善。我不想再引起條目繁简争论了。— [[U:Sanmosa|卍]]・[[UT:Sanmosa|〇]]・[[Special:Contributions/Sanmosa|卐]] '''強烈抗議英文維基百科禁止使用右旋「卐」,甚至左旋「卍」作為簽名一部分''' 2018年2月23日 (五) 03:31 (UTC)
*<span style="font-weight:bold;background:#007fff;color:white;">(?)</span>'''疑問''': for "模板在目标页面下无法加粗", why don't you edit the template then?--[[User:Mongolian Beef|Mongolian Beef]]([[User talk:Mongolian Beef|留言]]) 2018年3月2日 (五) 15:42 (UTC)
*<span style="font-weight:bold;background:pink;color:red;">(-)</span>'''反对''':避免出现重复条目(尤其外挂机器人创建新条目时),避免过度依赖转换系统(尤其手机版APP经常出现简繁空链不自动跳转的问题),重定向本身并不占多少空间,社群不必浪费时间来重复处理这些本来不是问题的问题。——[[User:白布飘扬|白布飘扬]]([[User talk:白布飘扬|留言]]) 2018年3月6日 (二) 01:39 (UTC)
*<span style="font-weight:bold;background:pink;color:red;">(-)</span>'''反对''',转换系统相较于重定向过于复杂,更容易出现问题(比如修改转换规则会一次性影响很多页面等等问题)。[[User:EtaoinWu|<span style="color:#043;background:linear-gradient(75deg,#0fb 10%,#0f0,#bf0 90%);box-shadow:2px 2px 2px #880;text-shadow:2px 2px 2px white;border-radius:9em;padding:0 3em;">EtaoinWu</span>]] <sub>[[User talk:EtaoinWu|讨论]]</sub> 2018年3月9日 (五) 07:20 (UTC)

*<span style="font-weight:bold;background-color:#DDDDDD;color:gray">(=)</span>'''中立''':已有不必删,若无不需加。<span style="color:#AAAAAA; font-size:75%">--</span> [[Special:Contributions/DW_YoungDLS|<span style="color:#8888CC; font-size:70%">by</span>]] <span style="background:#55AA55; color:#55AA55">-[[User talk:DW_YoungDLS|<span style="background:#55AA55; color:#FFFFFF">✉</span>]]-</span><span style="background:#CCFFCC; color:#CCFFCC">-[[User:DW_YoungDLS|<span style="background:#CCFFCC; color:#000000">DW</span>]]-</span> [[Special:EmailUser/DW_YoungDLS|<span style="font-size:70%; color:#888888">at</span>]] 2018年7月17日 (二) 15:54 (UTC)

== 能不能在錯誤修復的注意事項加個請不要再加標題的提醒? ==

發現有些人會在錯誤修復時自己又加了個標題,這是沒必要的,可不可以請在那個注意事項加個請不要自己再加標題,直接提報錯誤的轉換即可?--[[User:Tp9234|<span style="color: #FF0000;">'''阿鈞'''</span>]]※[[User talk:Tp9234|有事請留言]] 2018年5月8日 (二) 10:56 (UTC)

== 馬來西亞和新加坡 ==

是否應該提供馬來西亞與新加坡用字模式但是使用繁體字的轉換選項,以符合當地有這種用字模式的人的閱讀習慣?——[[User:C933103|<span style="font-family:MadokaRunes;">C933103</span>]]([[User_talk:C933103|留言]]) 2018年9月28日 (五) 09:57 (UTC)

== 中国大陆的繁体转换 ==

有人偏好于繁体字,是否应当提供符合大陆用词模式和大陆繁体标准的转换选项?--[[User:NousYoubing|NousYoubing]]([[User talk:NousYoubing|留言]]) 2019年12月26日 (四) 07:12 (UTC)

2024年3月1日 (五) 08:14的最新版本


調整全局地區詞遴選機制等[编辑]

已通过: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正如此前相關討論Z7504所説,全局转换新增地區詞「投票通过的一般依据是:7天內共获得6名有投票资格的维基人支持,且反对票数不超过总票数的三分之一」時至今日完全不合實際,不僅6人超出常態,所謂「投票资格」如今更使之難上加難。此處指引除妨礙字詞轉換工作外別無用處。爲此,建議修訂Wikipedia:地区词处理#全局转换如下,改投票制爲以共識決爲主(且保證一定公議時間以免出錯):(甲案)

現行條文

地区词的全局转换总共通过五張转换表来实现:分别是MediaWiki内置转换表(外鏈在本模板無法顯示)、大陆简体转换表台湾正体转换表港澳繁体转换表新马简体转换表

全局转换是最方便快速的转换处理方式,但也较易过度转换。为了避免过度转换造成的错误,除了稳定和使用广泛的地区对应词汇(判定依据见下方的先决条件),维基百科一般不接受其他情况的全局地区转换。

对于地区词的全局转换,维基百科特别设立了字词转换/地区词候选页,用户可根据需求在该页面并在符合后文列出的先决条件之情况下提交希望加入全局转换的地區詞,并以社群投票产生共识,再由管理员加到相应转换页面。

判断投票通过的一般依据是:7天內共获得6名有投票资格的维基人支持,且反对票数不超过总票数的三分之一。

以下为提请加入全局地区词转换的先决条件(申请删除全局地区词转换没有这限制,提报位置见下):

  1. 单字转换绝不能出现在全局转换,如“宏→巨集”;
  2. 申请全局转换的词必须至少在100篇条目中出现(可用搜尋引擎判断);

此外,如欲转换字数较少(不多于三字)的词,社群在投票过程中还应考虑其中汉字的字频,以及可能导致过度转换的可能性。

关于汉字字频方面的研究,可参考汉字单字字频总表、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与其他相关统计(外鏈在本模板無法顯示)。

如果您发现地区词过度转换错误,请在Wikipedia:字词全局转换修复请求提报。

提議條文

地区词的全局转换通过MediaWiki内置转换表(外鏈在本模板無法顯示)、數頁本地全局转换表实现。

全局转换是最方便快速的转换处理方式,但也较易过度转换。为了避免过度转换造成的错误,除了稳定和使用广泛的地区对应词(判定依据见下方的先决条件),维基百科一般不接受其他情况的全局地区词转换。

用户可按需在Wikipedia:字词转换/地区词候选页提请希望全局转换表新增的地区词,所提的新詞應當符合以下新增全局轉換的先决条件

  1. 符合地區轉換詞基本資格;
  2. 提请需被全局转换的原詞绝不能只有1個漢字,以免過度轉換(如“宏→巨集”即不可)
  3. 提请全局转换的词至少在100篇条目中出现(可用搜尋引擎判断)

此外,對於字数较少(不多于三字)的需被转换(原)词,还应考虑其中汉字的字频,以免过度转换。(例如「内」字甚爲常用,「内存→記憶體」會引致「体内存在」轉換爲「體記憶體在」,故不應提請加入全局轉換)关于汉字字频方面的研究,可参考汉字单字字频总表、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与其他相关统计(外鏈在本模板無法顯示)。

採納或拒絕全局转换地区词的新增請求取決於社群共识。若符合以上全部先決條件而無合理、屬實的異議(包括合理疑點均已消解),並且——

  • 不少於5人對此發言,請求提出已滿7天;或
  • 不少於3人對此發言,請求提出已滿30天;

則由管理員採納請求並納入相应转换表。但若在請求提出滿90天後發言人數仍不足3人,管理員可綜合已有合理、屬實的意見及己見,作出決定及處置;本句賦權的「決定」若為「拒絕」,須附上明確理由或指明所依據的意見。注,發言人數計入請求提出者、只作投票而不附理由的自動確認用戶;不計傀儡,不計只作投票而不附理由且非自動確認用戶者。

如有地区词过度转换错误,甚或需要删除全局转换地区词,请在Wikipedia:字词转换/修复请求提报。不過,如果此錯誤屬於罕有個案而只存在於您有權編輯的極個別零星頁面,您若通曉轉換語法,可自行予以適當修補。

其他修改主要説明:

  1. 五張转换表」已滯後於現實,但因本地全局转换表難以計數,而又為免日後分拆、再需修改數目,所以去除數目。
  2. 原定2個「先决条件」無法阻擋「弟弟妹妹」轉換爲「爺爺奶奶」之流的新增請求,新加的第1條「符合地區轉換詞基本資格」可以阻塞此漏洞,又保持彈性。「(地區轉換詞)基本資格」應爲從全局轉換到手工轉換都適用的獨立章節,但因各人理解懸殊、預期爭議較大,暫時不會提出,故以約定俗成的常識看待即可。

以上修訂與Wikipedia:字词转换頁首説明聯動,因此建議Wikipedia:字词转换頁首部分文段修改如下:(乙案)

現行條文

其中公共转换组和条目内手工转换人人均可编辑,而如欲新增或修复全域及本地全局转换,一般用户需在本页面提出请求,交由管理员协助处理。

【圖案】 提交转换请求

  根据维基百科繁简处理地区词处理指引规定,繁简和地区词转换错误修复由管理员自行决定,新增地区词转换由社群讨论投票得出共识后,管理员根据共识决定是否加入转换表。如果您已了解字词转换处理相关指引,请透過下方链接加入请求或参与讨论与投票。

提議條文

其中公共转换组和条目内手工转换可由具有相應頁面編輯權限者编修,若無此等權限,可在相應頁面的討論頁請代爲編輯;而如欲新增或修复全域及本地全局转换,一般需在本页面提出请求,以求协助处理。

【圖案】 提交转换请求

  错误转换修复可由具有相應頁面編輯權限者按需操作,可受管理员覆決;全局转换地区词新增請求經社群讨论,由管理员根据地区词处理指引細則處理。您如果已了解字词转换处理相关指引,请透過下方链接提交请求或参与讨论。

其他修改主要説明:

  1. 公共转换组和条目内手工转换人人均可编辑」不合實際,予以修正。
  2. 繁简和地区词转换错误修复由管理员自行决定」致使有權、熱心處理相應頁面錯誤的非管理員違規,故可就地正法(合法)。

此外,原來兩案有關内容聯動,如今兩個修訂案在規範上互相獨立,即使任一不通過也不會有所衝突。— Gohan 2024年2月11日 (日) 00:52 (UTC)[回复]

各{{tooltip}}是否可改為以<ref>的形式表達?Sanmosa 起視四境 而秦兵又至矣 2024年2月11日 (日) 04:08 (UTC)[回复]
可。但各tooltip内容又已在後續正文表述,ref與正文表述重複似乎多餘。--— Gohan 2024年2月11日 (日) 06:31 (UTC)[回复]
那就不用改表達格式了。Sanmosa 起視四境 而秦兵又至矣 2024年2月11日 (日) 11:07 (UTC)[回复]
(+)支持。 --窝法乙烷 儿法梦碎 2024年2月11日 (日) 14:43 (UTC)[回复]
副知@ShizhaoChiefwei。——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2月12日 (一) 15:28 (UTC)[回复]
(+)支持。—Chiefwei - 2024年2月13日 (二) 02:33 (UTC)[回复]
即刻起同時公示甲案、乙案7天。--— Gohan 2024年2月20日 (二) 03:45 (UTC)[回复]
公示期屆滿,通過。— Gohan 2024年2月27日 (二) 03:54 (UTC)[回复]

本討論已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