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淫婦: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无编辑摘要
讨论关闭
标签移除删除性模板
 
(未显示4个用户的8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淫婦'''、'''蕩婦'''、'''淫娃'''、'''淫蕩女'''是對女性的[[歧視語]],貶低被大眾視為不守節操、行為放或道德敗壞的[[女性]]。明代[[艷情小說]]《[[金瓶梅]]》人物[[潘金蓮]],被中國傳統社會當成淫婦的典型。<ref>{{cite web|title=淫婦|url=https://pedia.cloud.edu.tw/Entry/Detail/?title=%E6%B7%AB%E5%A9%A6&search=%E5%A7%A6%E5%A4%AB%E6%B7%AB%E5%A9%A6|publisher=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ref> 中國古代對良家女子的行為規範是遵守[[三從四德]],舉凡[[紅顏禍水|禍國殃民]]、容貌冶艷、妖媚風情、舉止輕佻、欲求滿、[[勾引|主動勾搭]]男人、[[通姦]]、破壞別人幸福家庭等特徵,都成為中國人對「淫婦」的[[刻板印象]]。
'''淫婦'''、'''蕩婦'''、'''淫娃'''、'''淫蕩女'''及'''婊子'''是對女性的[[歧視語]],貶低被大眾視為不守節操、行為放或道德敗壞的[[女性]]。明代[[艷情小說]]《[[金瓶梅]]》人物[[潘金蓮]],被中國傳統社會當成淫婦的典型。<ref>{{cite web|title=淫婦|url=https://pedia.cloud.edu.tw/Entry/Detail/?title=%E6%B7%AB%E5%A9%A6&search=%E5%A7%A6%E5%A4%AB%E6%B7%AB%E5%A9%A6|publisher=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ref>{{cn|中國古代對良家女子的行為規範是遵守[[三從四德]],舉凡[[紅顏禍水|禍國殃民]]、容貌冶艷、妖媚風情、舉止輕佻、風流放蕩、知廉恥、情欲旺盛、[[勾引|主動勾搭]]男人、[[通姦]]、破壞別人幸福家庭等特徵,都成為中國人對「淫婦」的[[刻板印象]]。}}


== 另見 ==
== 另見 ==

2024年4月3日 (三) 12:19的最新版本

淫婦蕩婦淫娃淫蕩女婊子是對女性的歧視語,貶低被大眾視為不守節操、行為放縱或道德敗壞的女性。明代艷情小說金瓶梅》人物潘金蓮,被中國傳統社會當成淫婦的典型。[1]中國古代對良家女子的行為規範是遵守三從四德,舉凡禍國殃民、容貌冶艷、妖媚風情、舉止輕佻、風流放蕩、不知廉恥、情欲旺盛、主動勾搭男人、通姦、破壞別人幸福家庭等特徵,都成為中國人對「淫婦」的刻板印象[來源請求]

另見[编辑]

參考資料[编辑]

  1. ^ 淫婦.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