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佳龍: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Ochbot留言 | 贡献
機器人:表格語法更新
Wdshu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第2行: 第2行:
'''林佳龍'''({{bd|1964年|2月13日|catIdx=L林}}),[[台灣]]的學者與政治人物,[[雲林縣]]人。[[奇美]]董事長[[許文龍]]的姪女婿。
'''林佳龍'''({{bd|1964年|2月13日|catIdx=L林}}),[[台灣]]的學者與政治人物,[[雲林縣]]人。[[奇美]]董事長[[許文龍]]的姪女婿。


==簡歷==
林佳龍於[[台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建國中學]]畢業後考取[[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並且於台大政研所取得[[碩士]];就讀台大期間參與[[台大]]大陸社,並且參與「[[自由之愛]]」校園言論自由活動。林佳龍於就讀台大政研所博士班時([[1991年]])前往[[美國]][[耶魯大學]]攻讀學位,取得[[哲學]]、[[政治學]]雙碩士後取得政治學博士。回國後任教於[[國立中正大學]]政治系,[[2000年]]出任[[國家安全會議 (中華民國)|國安會]]諮詢委員。之後林佳龍曾於[[2003年]]出任行政院發言人,在公投辯論中,代表正方辯論強化國防的公投,反方是[[原住民]][[立委]][[高金素梅]]。由於他任行政院發言人時表現出眾,[[2004年]]陳水扁連任後,[[游錫堃]]內閣重組時,出任[[行政院]][[新聞局]]長。在局長任內發起認養南亞海嘯災童活動,共募得四億元,但卻遲未撥款,引起外界爭議。<ref>[http://tw.epochtimes.com/bt/5/8/23/n1027552.htm 南亞賑災 善款未發 新聞局坦承該檢討],自由時報,2005年8月23日</ref><ref>[http://city.udn.com/v1/city/forum/article.jsp?aid=1238753&tpno=0&raid=1354583&no=51040&t=t&cate_no=0#rep1354583 撥款拖 姚文智:林佳龍未詳讀法令],聯合晚報,2005年8月23日</ref><ref>[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5/new/aug/24/today-fo10.htm 南亞賑款掀波 林佳龍槓審計部],自由時報,2005年8月24日</ref>
林佳龍於[[台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建國中學]]畢業後考取[[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並且於台大政研所取得[[碩士]];就讀台大期間參與[[台大]]大陸社,並且參與「[[自由之愛]]」校園言論自由活動。林佳龍於就讀台大政研所博士班時([[1991年]])前往[[美國]][[耶魯大學]]攻讀學位,取得[[哲學]]、[[政治學]]雙碩士後取得政治學博士。回國後任教於[[國立中正大學]]政治系,[[2000年]]出任[[國家安全會議 (中華民國)|國安會]]諮詢委員。之後林佳龍曾於[[2003年]]出任行政院發言人,在公投辯論中,代表正方辯論強化國防的公投,反方是[[原住民]][[立委]][[高金素梅]]。由於他任行政院發言人時表現出眾,[[2004年]]陳水扁連任後,[[游錫堃]]內閣重組時,出任[[行政院]][[新聞局]]長。在局長任內發起認養南亞海嘯災童活動,共募得四億元,但卻遲未撥款,引起外界爭議。<ref>[http://tw.epochtimes.com/bt/5/8/23/n1027552.htm 南亞賑災 善款未發 新聞局坦承該檢討],自由時報,2005年8月23日</ref><ref>[http://city.udn.com/v1/city/forum/article.jsp?aid=1238753&tpno=0&raid=1354583&no=51040&t=t&cate_no=0#rep1354583 撥款拖 姚文智:林佳龍未詳讀法令],聯合晚報,2005年8月23日</ref><ref>[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5/new/aug/24/today-fo10.htm 南亞賑款掀波 林佳龍槓審計部],自由時報,2005年8月24日</ref>



2009年5月27日 (三) 06:29的版本

林佳龍

林佳龍(1964年2月13日),台灣的學者與政治人物,雲林縣人。奇美董事長許文龍的姪女婿。

簡歷

林佳龍於建國中學畢業後考取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並且於台大政研所取得碩士;就讀台大期間參與台大大陸社,並且參與「自由之愛」校園言論自由活動。林佳龍於就讀台大政研所博士班時(1991年)前往美國耶魯大學攻讀學位,取得哲學政治學雙碩士後取得政治學博士。回國後任教於國立中正大學政治系,2000年出任國安會諮詢委員。之後林佳龍曾於2003年出任行政院發言人,在公投辯論中,代表正方辯論強化國防的公投,反方是原住民立委高金素梅。由於他任行政院發言人時表現出眾,2004年陳水扁連任後,游錫堃內閣重組時,出任行政院新聞局長。在局長任內發起認養南亞海嘯災童活動,共募得四億元,但卻遲未撥款,引起外界爭議。[1][2][3]

2005年3月,林佳龍辭官,競逐民進黨的提名參選台中市長,後來獲得民主進步黨提名參選台中市長。最後,以8萬7千餘票之差落選。之後,2006年1月,林佳龍出任民進黨秘書長。2007年10月,林佳龍出任總統府副秘書長。

2007年 任民進黨秘書長期間,林佳龍、徐永明是「排藍民調」的主要推手。該「排藍民調」為2008年總統大選後,黨內外各界檢討的主要弊端,一般皆認為「排藍民調」和人頭黨員是民進黨脫離民意的主要原因。

2008年 3月臺灣總統大選,選後中央社發出一篇贊賞林佳龍的稿子,趁此機會大捧林佳龍,並為他下一次選舉敲鑼打鼓。 中央社指出,臺中市雖然在大選慘敗(365979票:226751票,61.74%:38.26%,將近14萬票之差,遠多於市長選舉的8萬多票),但因為林佳龍和胡志強同是臺中市的競選主委,兩人再次對壘,拉抬了林的氣勢,而胡下次已經不能再選市長,所以林大有機會。

2008年 4月謝長廷點名林佳龍、羅文嘉可以參選民進黨主席,引起黨內及社會議論兩人的適切性。

林佳龍主要研究的範圍為台灣民主化中國大陸政經發展,2000年臺灣史上第一次政黨輪替之後,曾經參與財團法人台灣智庫[1]的成立,該組織自我期許成為「知識與政策的溝通平台」。

著作

著有《比較兩岸的政體轉型:台灣民主化對中國的啟發》、《做對的事,把事做對》,合編有《兩岸黨國體制與民主發展》、《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民主到底-公投民主在台灣》等書。

政治

2005年台中市長選舉

選區 編號 政黨 候選人 票數(百分比)
臺中市 1
前任:
莊碩漢
中華民國行政院發言人
2003年2004年
繼任:
陳其邁
前任:
黃輝珍
行政院新聞局局長
2004年2005年
繼任:
姚文智
民主進步黨秘書長
2005年
現任

附註

  1. ^ 南亞賑災 善款未發 新聞局坦承該檢討,自由時報,2005年8月23日
  2. ^ 撥款拖 姚文智:林佳龍未詳讀法令,聯合晚報,2005年8月23日
  3. ^ 南亞賑款掀波 林佳龍槓審計部,自由時報,2005年8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