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麝科: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EmausBot留言 | 贡献
r2.6.4) (機器人 修改: ko:사향노루속
Menchi留言 | 贡献
指出特種,移動圖片避免右方太長
第24行: 第24行:
* [[克什米尔麝]] ''Moschus cupreus''
* [[克什米尔麝]] ''Moschus cupreus''
}}
}}
[[File: Porte musc perspective 5.jpg|thumb|upright 1.2|头骨]] 



'''麝''',俗稱香獐,在[[有角下目]]是现存最原始的[[科]],种类少,无角,雄性有发达獠牙。麝屬中有七個種,包括[[原麝]]、[[林麝]]、[[黑麝]]、[[喜马拉雅麝]]、[[安徽麝]](原被认为是林麝的亚种)<ref>{{cite web|url=http://scholar.ilib.cn/Abstract.aspx?A=dwxyj200103001|title=安徽麝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全长序列分析|work=《动物学研究》2001年 第22卷 第03期|author=宿兵, 王应祥, 王岐山|accessdate=2009-4-12}}</ref>。、[[白腹麝]](也常被称为喜玛拉雅麝)和[[克什米尔麝]]。<ref>(英文){{cite web|url=http://ultimateungulate.com/ungulates.html#Moschidae|title=Species Fact Sheet|work=Ungulates of the World|author=Brent Huffman|accessdate=2009-4-12}}</ref>;另外[[马麝]]是[[喜马拉雅麝]]的[[亞種]]或[[同物異名]]。
'''麝''',俗稱香獐,在[[有角下目]]是现存最原始的[[科]],种类少,无角,雄性有发达獠牙。麝屬中有七個種,包括[[原麝]]、[[林麝]]、[[黑麝]]、[[喜马拉雅麝]]、[[安徽麝]](原被认为是林麝的亚种)<ref>{{cite web|url=http://scholar.ilib.cn/Abstract.aspx?A=dwxyj200103001|title=安徽麝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全长序列分析|work=《动物学研究》2001年 第22卷 第03期|author=宿兵, 王应祥, 王岐山|accessdate=2009-4-12}}</ref>。、[[白腹麝]](也常被称为喜玛拉雅麝)和[[克什米尔麝]]。<ref>(英文){{cite web|url=http://ultimateungulate.com/ungulates.html#Moschidae|title=Species Fact Sheet|work=Ungulates of the World|author=Brent Huffman|accessdate=2009-4-12}}</ref>;另外[[马麝]]是[[喜马拉雅麝]]的[[亞種]]或[[同物異名]]。

[[File: Porte musc perspective 5.jpg|thumb|upright 1.2|left|[[原麝]]头骨]] 


== 参考文献 ==
== 参考文献 ==

2011年11月15日 (二) 22:43的版本

麝科
化石時期: 中新世-最近
原麝 Moschus moschiferus
原麝 Moschus moschiferus
科學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哺乳綱 Mammalia
目: 偶蹄目 Artiodactyla
科: 麝科 Moschidae
(Gray, 1821)
屬: 麝属 Moschus
(Linnaeus, 1758)

,俗稱香獐,在有角下目是现存最原始的,种类少,无角,雄性有发达獠牙。麝屬中有七個種,包括原麝林麝黑麝喜马拉雅麝安徽麝(原被认为是林麝的亚种)[1]。、白腹麝(也常被称为喜玛拉雅麝)和克什米尔麝[2];另外马麝喜马拉雅麝亞種同物異名

原麝头骨

参考文献

  1. ^ 宿兵, 王应祥, 王岐山. 安徽麝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全长序列分析. 《动物学研究》2001年 第22卷 第03期. [2009-4-12]. 
  2. ^ (英文)Brent Huffman. Species Fact Sheet. Ungulates of the World. [2009-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