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Mountain/维基第一原理: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Mountain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Mountain留言 | 贡献
第28行: 第28行:
* 红链:如果条目不存在,则链接指向一个创建页面
* 红链:如果条目不存在,则链接指向一个创建页面


红链和蓝链的选择是机器自动处理的。
红链和蓝链的选择是机器自动处理的。简言之,Wiki的链接机制就是'''名字即链接'''

2013年5月13日 (一) 09:14的版本

维基第一原理——名字就是链接

回到基本问题来考察

Wiki在台湾有译做“共笔”,那么多人的共同写作和单独一人的写作有什么不同吗?

我个人的观点,认为这里面最有趣的不同在于—多人在相互不知道的情况下,发现各自的理解和分享是可以相互呼应的,并且可以通过链接直接明确的建立呼应。那么我们先仔细考察一下Wiki里的互通怎么建立?

思想实验、知识颗粒、通透度

设想一个比较性的思想实验,有如下两个设定:

  • 情形一:我把一个苹果放在桌面上,让大家在Wiki里描述这个事物
  • 情形二:我放一段牛顿被苹果砸的故事,让大家在Wiki里描述这个事情

然后,一群实验者在彼此不互相知道别人写了什么的情况下,独自做贡献。在 Wiki 系统里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 情形一的实验者或许会写下:苹果、红苹果、红富士、一个苹果……
  • 情形二的实验者或许会写下:牛顿与苹果、牛顿被苹果砸的故事、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传说……

尽管这两种情形里每个人的理解都是各不相同的,但是我们还是会发现第一种情形里的实验者是容易彼此在Wiki系统里呼应起来。 直接的原因是因为他们非常容易在同一个名字下写作。再仔细考察一下,第一种情形描述的事物的知识粒度比较小,小颗粒的知识是非常容易彼此通透的。 这种不同知识颗粒的不同通透度的现象是普遍发生在人类的知识交换过程中的。我们先点到为止,不再在此议题下做更深入的探讨。

Wiki的链接机制

Wiki的链接就是用括号简单的把一些字括起来,然后这个括起来的这些字就成为链接了。链接有两种形态:

  • 蓝链:如果条目已经存在,则直接链接过去
  • 红链:如果条目不存在,则链接指向一个创建页面

红链和蓝链的选择是机器自动处理的。简言之,Wiki的链接机制就是名字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