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雉」:修訂間差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刪去的內容 新增的內容
無編輯摘要
Pubuhan對話 | 貢獻
错字
第90行: 第90行:
據《[[漢書]]》記載,[[劉邦]]死後,匈奴首領[[冒頓]]曾寄國書向吕后求婚,意在標揚匈奴武力,刻意貶低漢朝國力。<ref>《[[s:汉书/卷094上|汉书‧匈奴傳第六十四]]》:考惠、高后时,冒頓浸骄,乃為書,使使遣高后曰:「孤僨之君,生于沮泽之中,長于平野牛馬之域,數至邊境,願游中國。陛下獨立,孤僨獨居。两主不樂,無以自虞,願以所有,易其所無。」</ref>吕后以年邁為由婉言拒绝,<ref>《[[s:汉书/卷094上|汉书‧匈奴傳第六十四]]》:「單于不忘弊邑,賜之以書,弊邑恐惧。退而自圖,年老氣衰,髮齿堕落,行步失度,單于過聽,不足以自污。弊邑無罪,宜在見赦。窃有御车二乘,马二驷,以奉常驾。」</ref>不过继续沿用了与匈奴[[和亲]]的政策。<ref>《[[s:汉书/卷094上|汉书‧匈奴傳第六十四]]》:因献马,遂和亲。至孝文即位,复修和亲。</ref>
據《[[漢書]]》記載,[[劉邦]]死後,匈奴首領[[冒頓]]曾寄國書向吕后求婚,意在標揚匈奴武力,刻意貶低漢朝國力。<ref>《[[s:汉书/卷094上|汉书‧匈奴傳第六十四]]》:考惠、高后时,冒頓浸骄,乃為書,使使遣高后曰:「孤僨之君,生于沮泽之中,長于平野牛馬之域,數至邊境,願游中國。陛下獨立,孤僨獨居。两主不樂,無以自虞,願以所有,易其所無。」</ref>吕后以年邁為由婉言拒绝,<ref>《[[s:汉书/卷094上|汉书‧匈奴傳第六十四]]》:「單于不忘弊邑,賜之以書,弊邑恐惧。退而自圖,年老氣衰,髮齿堕落,行步失度,單于過聽,不足以自污。弊邑無罪,宜在見赦。窃有御车二乘,马二驷,以奉常驾。」</ref>不过继续沿用了与匈奴[[和亲]]的政策。<ref>《[[s:汉书/卷094上|汉书‧匈奴傳第六十四]]》:因献马,遂和亲。至孝文即位,复修和亲。</ref>


[[新朝]]末年,高祖長陵被[[赤眉軍]]掘開,同陵異穴的呂雉屍體遭到侮辱<ref>《[[後漢書]]·劉子傳》:「發掘諸陵,取其寶貨,遂污辱呂后屍。」</ref>。
[[新朝]]末年,高祖長陵被[[赤眉軍]]掘開,同陵異穴的呂雉屍體遭到侮辱<ref>《[[後漢書]]·劉子傳》:「發掘諸陵,取其寶貨,遂污辱呂后屍。」</ref>。


== 早年生活 ==
== 早年生活 ==

於 2013年12月15日 (日) 03:01 的修訂

呂雉
呂姓
出生前241年
逝世前180年8月18日
親屬
父親呂宣王呂公
太祖高皇帝劉邦
夫之父太上皇劉太公
夫之母昭靈皇后劉媼
夫之側室戚夫人薄姬
兄弟呂悼武王呂澤
趙昭王呂釋之
姊妹臨光侯呂嬃
漢惠帝劉盈
魯元公主
繼子齊悼惠王劉肥
趙隱王劉如意
漢文帝劉恆
趙共王劉恢
趙幽王劉友
淮南厲王劉長
燕靈王劉建
其他親屬孫子:前少帝劉恭
孫子:淮陽懷王劉強
孫子:恆山哀王劉不疑
孫子:後少帝劉弘
孫子:恆山王劉朝
孫子:淮陽王劉武
孫子:梁王劉太
外孫子:魯王張偃
外孫女和兒媳:孝惠張皇后
女婿:趙王張敖

呂雉(前241年—前180年8月18日),娥姁,通稱呂后,或稱漢高后呂太后等等。單父(今山東省單縣)人。漢高祖劉邦的皇后前202年前195年在位),高祖死後,被尊為皇太后(前195年—前180年),是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位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

漢惠帝在位七年,自元年起即因「人彘」事件不再聽政;呂后連立兩任少年天子,自元年起即垂簾聽政「號令一出太后」。在漢惠帝、兩少帝時期實際掌握政治權柄的人是呂后,共主政十五年。因此《史記》、《漢書》等正史以「本紀」體例記載呂后生平。漢惠帝魯元太后都是呂后親生。

據《漢書》記載,劉邦死後,匈奴首領冒頓曾寄國書向呂后求婚,意在標揚匈奴武力,刻意貶低漢朝國力。[1]呂后以年邁為由婉言拒絕,[2]不過繼續沿用了與匈奴和親的政策。[3]

新朝末年,高祖長陵被赤眉軍掘開,同陵異穴的呂雉屍體遭到侮辱[4]

早年生活

呂雉嫁劉邦時,劉邦還只是個亭長。呂雉本來隨其父呂叔平(人稱呂公)住在單父,後呂家因躲避仇家遷居沛縣。呂叔平和沛縣縣令關係極好,沛縣的官員為巴結上司,紛紛前去祝賀呂家喬遷之喜。主吏蕭何負責排定賓客的座次,他叫僕役把賀禮不到一千銅錢的都安排坐在堂下。亭長劉邦認為沛縣諸官吏也沒什麼了不起,就填上獻禮為「賀錢一萬」,其實一毛錢都沒有帶來。

呂公看到劉邦後的面相後大吃一驚,覺得他將來定是個不凡人物,因此引入堂內就座。蕭何告訴呂公,劉邦只會說大話,沒甚麼成就。但呂公不以為然。劉邦坐在上賓座位後,就大聲調侃其他沛縣官吏。

宴會進行到一定時間後,呂公說,我很會看面相,但是沒看過像你這麼相貌不凡的,我有個女兒(即呂雉),希望你願意接受她當你的糟糠妻。事後呂公的妻子呂媼很生氣,說,你以前說你這個女兒很難得,一定要嫁個非常好的丈夫。沛縣縣令對你這麼好,你還不肯嫁女兒,居然要把她嫁給劉邦?呂公說,這不是你婦人家懂的事。還是把呂雉嫁給劉邦。[5]

呂后為劉邦生下一兒一女,即後來的漢惠帝劉盈和魯元長公主。劉邦稱帝後,被封為皇后。呂雉位居皇后之後,積極幫助劉邦剷除異己,設計殺害了韓信等開國功臣。高祖駕崩後,惠帝繼位。被尊為皇太后。命令惠帝以魯元公主之女張氏為皇后。其妹呂嬃是漢高祖大將樊噲的妻子。

輔政時期

楚囚生涯

漢元年劉邦被項羽封為漢王,但其家屬仍然在沛縣。漢元年八月(前206年),劉邦令將軍王吸薛歐出武關,因南陽王陵軍欲迎劉太公呂后等劉邦家屬。楚發兵進駐陽夏,漢軍不得前。

漢二年夏四月(前205年),漢軍乘項羽陷入齊地不能自拔之際,一舉攻下楚都彭城。而項羽率騎兵迅速回防,與漢軍戰於睢水,漢軍大敗,呂后等一幫眾劉邦家為楚軍所俘。直到漢四年秋九月(前203年),楚漢議和方被放回歸漢。

誅戮功臣

呂后歸漢,成為漢決策集團重要人物。呂后性格剛毅,她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勢,開始殺人立威。第一個被她選中的就是已被廢為淮陰侯並監視居住的韓信。她趁劉邦在外征戰之際殺掉了韓信,從而成功震懾了其他功臣。後來,她又把廢為庶民的梁王彭越帶回長安,殺掉並剁成肉醬分賜與其他諸侯王。

改立太子

根據史記記載,高祖晚年最寵愛的妃子戚夫人,因為自恃得寵,曾經常在高祖面前哭鬧(史載到達「日夜啼泣」之地步),意欲為自己的兒子趙王劉如意以奪取皇太子之位,高祖在漢王時期(漢二年六月)即已立呂后之子劉盈為太子,但即位為皇帝後,以劉盈仁弱「不類我」為理由,想要改立戚姬子如意為太子,因為「如意類我」。留侯張良分析高祖,是「以愛欲易太子」,呂后找張良為她出計劃,邀請商山四皓輔助太子,傳出太子賢德的名聲,才挽回了高祖的決定。劉邦對戚夫人說:「我欲易之,彼四人輔之,羽翼已成,難動矣。呂后真而主矣!」宣告了最後的決定,也判定了二人的勝負。[6]

病榻問相

漢高祖十二年(前195年),漢高祖劉邦病情加重,呂后派良醫進行治療。劉邦自知已經病入膏肓,賜醫生金錢,把他們趕走,拒絕治療。呂后見劉邦病已不治,出於國家政局穩定,她到劉邦病榻前問國家關鍵職位人事。

呂后問:「陛下百歲後,蕭相國既死,誰令代之?」劉邦回答:「曹參可」;呂后又接着問曹參之後人選,劉邦說:「王陵可。然少憨,陳平可以助之。陳平智有餘,然難獨任。周勃重少文,然安劉氏者必勃也,可令為太尉。」。

呂后還想接着問,但是劉邦說:「此後亦非乃所知也!」(再往後的事情也不是你所能知道的了,亦即你也活不了那麼久)。

劉邦去世後,朝廷的重大人事基本上按照這次病榻問相的結果來安排。審食其雖然以呂后之寵在王陵之後一度為左丞相,但主要是服待呂后,並不治事。而陳平亦佯為自保,亦不過問政事,呂后對陳平深為讚許。

呂后專權

前194年——前180年,即孝惠帝和兩少帝時期,國家大權完全為所掌控。惠帝去世後,又臨朝稱制。

人彘事件

劉邦去世,呂后獨掌朝廷大權。對於原劉邦所寵幸之妃嬪,多僅進行常規處理,如有子者,與其子就國為諸侯王太后。獨有戚夫人,因其曾幾欲奪孝惠帝劉盈太子之位,呂后堅決不放過。

一開始呂后先罰戚夫人作苦工,戚夫人私下唱歌嘆息,「兒子為王,母親為奴僕,終日舂米到薄暮,常常與死亡為伍!母子相離三千里,要找誰來告訴你?」[7]呂后因而大怒,將她斬去手腳,薰聾雙耳,挖掉雙目,又以啞藥將她毒啞,這才拋入茅廁之中,稱為「人」(zhì,ㄓˋ),意為人中之豬。呂后竟然又叫惠帝來看,惠帝痛哭失聲,命人向呂后說;「這種事不是人作得出來的。兒臣是太后的兒子,終究沒有辦法治理天下。」[8]認為母親如此慘無人道,已經違背常理,驚駭非常,而不願處理政事。

執政

劉邦去世,孝惠帝繼位,然政事一決於呂后。

孝惠元年十二月(前195年),呂后殺趙王劉如意,徙淮陽王劉友為趙。

孝惠二年冬十月(前194年),楚元王齊悼惠王來朝。宴席中,孝惠帝事齊王以家人禮,呂后大怒,欲殺齊王。後齊王獻邑於魯元公主方得脫。

孝惠二年(前193年)夏,呂后殺戚夫人。孝惠帝見之,病歲余,使人對呂后言「此非人所為,臣為太后子,終不能治天下」。劉邦次兄合陽侯劉仲去世,以其子劉濞為吳王,故諡為頃王

孝惠二年(前193年)七月,相國蕭何去世,齊相平陽侯曹參繼任相國。

孝惠四年冬十月(前192年),立魯元公主女張氏為皇后。時張氏僅13歲,且孝惠帝親外甥女,孝惠雖然對此極為不滿,但也無可奈何。

孝惠四年春三月(前191年),呂后下令廢除挾書律,此法本為秦始皇焚書坑儒時制定之惡法。呂后下令廢止此律,亦下令鼓勵民間藏書、獻書,恢復舊典。

孝惠五年秋八月(前190年),相國曹參去世,安國侯王陵任左丞相,曲逆侯陳平為右丞相副之。

孝惠六年十月(前190年),齊王劉肥去世,諡為「悼惠王」;同年六月(前189年)功臣舞陽侯樊噲去世。

孝惠七年八月(前188年),孝惠帝駕崩,張皇后無子,呂后命取後宮美人子詐為皇后子,立為太子繼位,呂后臨朝稱制。如此呂后成為秦始皇統一中國,實行皇帝制度之後,第一個臨朝稱制的女性,被司馬遷列入記錄皇帝政事的本紀,後來班固漢書仍然沿用。她亦開漢代外戚專權的先河。同年大封諸呂。

諸呂

在高祖死後的這段時間,她積極扶植呂氏一族力量,封諸呂為王,打擊劉姓皇族及勢力,呂太后過世後,周勃陳平劉章等人以計謀騙來兵權,消滅了諸呂。呂氏外戚專權,給西漢乃至整個中國歷史留下了深刻教訓,以致誅滅呂氏勢力後,大臣認為呂太后所立的兩位少帝和另外兩個惠帝庶子均不是惠帝親生,於是先廢後殺少帝劉弘,並在劉姓皇族選擇皇位繼承人。

考慮的重點就是其母親,必不能有一個勢力強大的娘家,於是迎立當時封為代王的劉恆繼承帝位,是為漢文帝[9]

評價

呂雉的掌權統治,雖然對於皇族劉家來說是一個威脅,《太史公自序》曰:「惠之早霣,諸呂不台;崇彊祿、產,諸侯謀之;殺隱幽友,大臣洞疑,遂及宗禍」。但對於整個國家而言,在呂雉掌政期間能重用人材,並實行黃老之術與民休息的政策,為後來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司馬遷在《史記·呂後本紀》中對她的評價是「政不出戶,天下晏然;刑罰罕用,罪人是希;民務稼穡,衣食滋殖。」給予呂后施政極大的肯定。

世系圖

 
 
 
 
 
 
 
 
 
 
 
 
呂宣王
呂公
 
 
 
 
 
 
 
 
 
 
 
 
 
 
 
 
 
 
 
 
 
 
 
 
 
 
 
 
 
 
 
 
 
 
 
 
 
 
 
 
 
 
 
 
 
 
 
 
 
 
 
 
 
 
 
 
 
 
 
 
 
 
 
 
 
 
 
呂長姁
 
 
 
 
 
呂悼武王
呂澤
 
 
 
 
 
 
 
 
 
趙昭王
呂釋之
 
呂雉
 
臨光侯
呂嬃
 
 
 
 
 
 
 
 
 
 
 
 
 
 
 
 
 
 
 
 
 
 
 
 
 
 
 
 
 
 
 
 
 
 
 
 
 
 
 
 
 
 
 
 
 
 
 
 
 
 
 
 
 
 
 
扶柳侯
呂平
 
呂肅王
呂台
 
 
 
 
 
梁王
呂產
 
建成侯
呂則
 
不其侯
呂種
 
趙王
呂祿
 
 
 
 
 
 
 
 
 
 
 
 
 
 
 
 
 
 
 
 
 
 
 
 
 
 
 
 
 
 
 
 
 
 
 
 
 
 
 
 
 
 
 
 
 
 
 
 
 
 
呂王
呂嘉
 
燕王
呂通
 
東平侯
呂庀
 
劉恢
 
 
 
 
 
劉章
 
劉弘

參見

參考文獻

  1. ^ 漢書‧匈奴傳第六十四》:考惠、高后時,冒頓浸驕,乃為書,使使遣高后曰:「孤僨之君,生於沮澤之中,長於平野牛馬之域,數至邊境,願游中國。陛下獨立,孤僨獨居。兩主不樂,無以自虞,願以所有,易其所無。」
  2. ^ 漢書‧匈奴傳第六十四》:「單于不忘弊邑,賜之以書,弊邑恐懼。退而自圖,年老氣衰,髮齒墮落,行步失度,單于過聽,不足以自污。弊邑無罪,宜在見赦。竊有御車二乘,馬二駟,以奉常駕。」
  3. ^ 漢書‧匈奴傳第六十四》:因獻馬,遂和親。至孝文即位,復修和親。
  4. ^ 後漢書·劉盆子傳》:「發掘諸陵,取其寶貨,遂污辱呂后屍。」
  5. ^ 史記·高祖本紀第八
  6. ^ 史記·留侯世家第二十五
  7. ^ 《漢書》·外戚列傳「子為王,母為虜,終日舂薄幕,常與死為伍!相離三千里,當誰使告汝?」
  8. ^ 《史記》·呂后本紀「此非人所為。臣為太后子,終不能治天下。」
  9. ^ 司馬遷. 呂太后本紀. 史記. [-61]. 大臣皆曰:「呂氏以外家惡,而幾危宗廟、亂功臣,今齊王母家駟(鈞),駟鈞,惡人也。即立齊王,則復為呂氏。」欲立淮南王,以為少,母家又惡。乃曰:「代王,方今高帝見子最長,仁孝寬厚。太后家薄氏,謹良。且立長故,順;以仁孝聞於天下,便。」乃相與共陰使人召代王。 
首任 漢朝皇后
前202年-前195年
繼任:
張皇后

Template:Link 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