砲灰: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标签加入不可见字符
第15行: 第15行: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reflist}}
{{Reflist}}


[[Category:军旅生涯‎]]
[[Category:军旅生涯‎]]

2017年12月30日 (六) 22:40的版本

砲灰是個非正式的軍事用語,指被看作是面對敵人砲火下可消耗的軍人。這個詞一般用在倚靠希望渺茫的機會下戰鬥的士兵(可預見將遭受嚴重傷亡),以努力實現戰略目標。第一次世界大战壕溝戰就是一個例子。這個詞也可以使用來(有貶義)區分步兵與其他兵種(像是砲兵空軍海軍),或將容易損耗的低階士兵、經驗不足的士兵,與更有價值的经验老兵做出區別。

英語「Cannon fodder」的「fodder」意指「饲料」,暗喻士兵是敵方大砲下的餌食。

人海戰術

人海戰術,是一種大批兵力以密集隊形正面攻擊對方戰線的戰術。具體形式是以大量密集步兵向對方衝鋒,目的是衝入對方戰線,以近戰使得對方難以靠火力殲敵。[1]當對方炮火猛烈時,此一作法形同將己方步兵充當炮灰。

參見

參考資料

  1. ^ 田震亞. 《中國近代軍事思想》. 台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92: 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