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娟: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移除相关提示,相关讨论到讨论也沟通。
参考英文版wikipedia修订主要介绍部分内容。
标签2017版源代码编辑
第31行: 第31行:
| party = {{CPC|22px}}
| party = {{CPC|22px}}
}}
}}
'''李兰娟'''({{bd|1947年|9月13日|}}),女,[[浙江省|浙江]][[绍兴]]人,中国[[传染病学]]专家,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传染病学重点学科、[[211工程|211]]建设学科学术带头人、[[浙江省传染病重点实验室]]主任。其丈夫为另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树森 (医学家)|郑树森]]。
'''李兰娟'''({{bd|1947年|9月13日|}}),女,[[浙江省|浙江]][[绍兴]]人,中国[[传染病学]]专家,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传染病学重点学科、[[211工程|211]]建设学科学术带头人、[[浙江省传染病重点实验室]]主任。她和团队研发了[[李氏人工肝]]系统,广泛用于维持[[急性肝衰竭]]患者的生命,并且因在抗击[[SARS]]、[[H1N1]]、[[H7N9]]等流行病中发挥的作用而获得多个国家奖项。其丈夫为另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树森 (医学家)|郑树森]]。


== 生平 ==
== 生平 ==
第41行: 第41行:


高中毕业后,李兰娟在夏履镇当中学代课教师。在[[浙江省中医院]]学习针灸后改做[[赤脚医生]]<ref>{{cite news |url = https://zjnews.zjol.com.cn/zjnews/201811/t20181117_8766839.shtml |title = 李兰娟: 从赤脚医生到院士 |work = 浙江在线 |date = 2018-11-17 |accessdate = 2020-01-29 |author = 张苗 |location = 杭州}}</ref>。1973年作为[[工农兵学员]]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医疗系。1973年起任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医师、党支部委员、团委书记,1984年任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办公室副主任,1987年任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治医师、党委副书记,1993年任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主任医师、党委书记、副院长,1996年任浙江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1998年晋升正高职称,被评为浙一医院主任医师,浙江大学医学院传染病学博士生导师、教授。同年至2008年任浙江省卫生厅党组书记、厅长<ref>{{cite news |url = http://meeting.dxy.cn/14/article/i6546.html |title = 李兰娟教授 第十次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大会主席 |work = 中国医学会 |date = 2008-09-03 |accessdate = 2020-01-29}}</ref>。期间主要从事重型肝炎的诊治、肝病微生态、人工肝等的研究。
高中毕业后,李兰娟在夏履镇当中学代课教师。在[[浙江省中医院]]学习针灸后改做[[赤脚医生]]<ref>{{cite news |url = https://zjnews.zjol.com.cn/zjnews/201811/t20181117_8766839.shtml |title = 李兰娟: 从赤脚医生到院士 |work = 浙江在线 |date = 2018-11-17 |accessdate = 2020-01-29 |author = 张苗 |location = 杭州}}</ref>。1973年作为[[工农兵学员]]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医疗系。1973年起任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医师、党支部委员、团委书记,1984年任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办公室副主任,1987年任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治医师、党委副书记,1993年任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主任医师、党委书记、副院长,1996年任浙江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1998年晋升正高职称,被评为浙一医院主任医师,浙江大学医学院传染病学博士生导师、教授。同年至2008年任浙江省卫生厅党组书记、厅长<ref>{{cite news |url = http://meeting.dxy.cn/14/article/i6546.html |title = 李兰娟教授 第十次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大会主席 |work = 中国医学会 |date = 2008-09-03 |accessdate = 2020-01-29}}</ref>。期间主要从事重型肝炎的诊治、肝病微生态、人工肝等的研究。




在由[[2019-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事件|COVID-19引发的疫情]]期間,李蘭娟團隊稱[[阿比朵尔]]、{{en-link|达芦那韦|Darunavir}}能有效抑制[[2019新型冠状病毒]]<ref>[http://www.sd.chinanews.com/2/2020/0205/70145.html 李兰娟团队:阿比朵尔、达芦那韦能有效抑制冠状病毒]</ref>。
在由[[2019-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事件|COVID-19引发的疫情]]期間,李蘭娟團隊稱[[阿比朵尔]]、{{en-link|达芦那韦|Darunavir}}能有效抑制[[2019新型冠状病毒]]<ref>[http://www.sd.chinanews.com/2/2020/0205/70145.html 李兰娟团队:阿比朵尔、达芦那韦能有效抑制冠状病毒]</ref>。

2020年3月2日 (一) 06:58的版本

李兰娟
出生 (1947-09-13) 1947年9月13日76歲)
 中華民國浙江省绍兴市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教育程度浙江医科大学(现浙江大学医学院)医学士
知名于肝衰竭病毒性肝炎等肝类疾病诊治、肝病微生态研究
中国人工肝开拓者
SARSH7N9H1N1传染病的防治
新型(2019)冠狀病毒防治研究
医疗生涯
行业基础医学传染病学
研究领域传染病学、肝脏疾病
机构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内容传染性疾病肝脏疾病学
著名荣誉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华医学会副会长
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待补充)

李兰娟(1947年9月13日),女,浙江绍兴人,中国传染病学专家,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传染病学重点学科、211建设学科学术带头人、浙江省传染病重点实验室主任。她和团队研发了李氏人工肝系统,广泛用于维持急性肝衰竭患者的生命,并且因在抗击SARSH1N1H7N9等流行病中发挥的作用而获得多个国家奖项。其丈夫为另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树森

生平

李兰娟原籍萧山区进化镇下畈底村[1]。1947年,李兰娟出生于绍兴县夏履镇夏履桥村。[2]

1960年,她被保送到绍兴第一初级中学(现绍兴第三中学)。[3]

因为家境贫寒,她的初中,曾有一段时间是辍学在家读的,一边干活养家,一边自学。中考后,她被省重点中学——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中学(现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破格录取。[4]

高中毕业后,李兰娟在夏履镇当中学代课教师。在浙江省中医院学习针灸后改做赤脚医生[5]。1973年作为工农兵学员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医疗系。1973年起任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医师、党支部委员、团委书记,1984年任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办公室副主任,1987年任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治医师、党委副书记,1993年任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主任医师、党委书记、副院长,1996年任浙江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1998年晋升正高职称,被评为浙一医院主任医师,浙江大学医学院传染病学博士生导师、教授。同年至2008年任浙江省卫生厅党组书记、厅长[6]。期间主要从事重型肝炎的诊治、肝病微生态、人工肝等的研究。

在由COVID-19引发的疫情期間,李蘭娟團隊稱阿比朵尔达芦那韦能有效抑制2019新型冠状病毒[7]

奖项和荣誉

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浙江大学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李兰娟院士领衔,联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香港大学、复旦大学等11家单位共同完成的“以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为代表的新发传染病防治体系重大创新和技术突破”项目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出版、论文

  • 《人类感染活禽市场来源的新发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临床分析和病毒基因组特征》发表于《柳叶刀》(The Lancet)
  • 《人工肝脏》
  • 《感染微生态学》
  • 《传染病学》
  •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中国微生态学杂志》、《浙江医学》主编
  • 《中华传染病杂志》、《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副主编

主要社会兼职

家庭

参考文献

参见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