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互助客栈/技术: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中英文自动添加空白小工具:​ 回复给Diskdance (CD)
第331行: 第331行:
::::<blockquote>……原則上,漢字與西文字母、數字間使用不多於四分之一個漢字寬的字距或空白。</blockquote>
::::<blockquote>……原則上,漢字與西文字母、數字間使用不多於四分之一個漢字寬的字距或空白。</blockquote>
::::目前的宽度和苹果在iOS/macOS上自动添加的中英文空白差不多。--'''[[U:Diskdance|<span style="color:#2962FF">碟之舞</span>]]'''[[UT:Diskdance|📀💿]] 2023年8月22日 (二) 11:16 (UTC)
::::目前的宽度和苹果在iOS/macOS上自动添加的中英文空白差不多。--'''[[U:Diskdance|<span style="color:#2962FF">碟之舞</span>]]'''[[UT:Diskdance|📀💿]] 2023年8月22日 (二) 11:16 (UTC)
::: 如果说是0.125em的话,应该非常窄,但是看效果图似乎不是这样。跟我的1/4em差不多,我用的<code>\u{2005}</code>,我觉得效果就蛮好了。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浏览器并不会忠实地处理这些空白字符,似乎最小就是1/4em了,而且有些空白字符还会扩张,我选的这个2005似乎是不会扩张,稳定是1/4em,所以我选它。 '''[[User:Alexander_Misel|1]][[User_talk:Alexander_Misel|=]][[Special:用户贡献/Alexander_Misel|0]]''',''欢迎加入[[WP:維基百科維護專題]]'' 2023年8月28日 (一) 02:13 (UTC)
::: 如果说是0.125em的话,应该非常窄,但是看效果图似乎不是这样。跟我的1/4em差不多,我用的<code>\u{2005}</code>,我觉得效果就蛮好了。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浏览器并不会忠实地处理这些空白字符,似乎最小就是1/4em了,而且有些空白字符还会扩张,我选的这个2005似乎是不会扩张,稳定是1/4em,所以我选它。 '''[[User:Alexander_Misel|1]][[User_talk:Alexander_Misel|=]][[Special:用户贡献/Alexander_Misel|0]]''',''欢迎加入[[WP:維基百科維護專題]]'' 2023年8月28日 (一) 02:13 (UTC)
:{{意见}} 用大字号的时候看不出有空白。--[[U:ItMarki|<span style="color: #00FF00; background-color: #000000">'''ItMarki'''</span>]]<sup>[[UT:ItMarki|探討人生]]</sup> 2023年8月22日 (二) 08:11 (UTC)
:{{意见}} 用大字号的时候看不出有空白。--[[U:ItMarki|<span style="color: #00FF00; background-color: #000000">'''ItMarki'''</span>]]<sup>[[UT:ItMarki|探討人生]]</sup> 2023年8月22日 (二) 08:11 (UTC)
::我试了一下,对比前后能看出空白。能否给一下复现步骤?如果不满意的话,可以用CSS手动加大间距。--'''[[U:Diskdance|<span style="color:#2962FF">碟之舞</span>]]'''[[UT:Diskdance|📀💿]] 2023年8月22日 (二) 11:16 (UTC)
::我试了一下,对比前后能看出空白。能否给一下复现步骤?如果不满意的话,可以用CSS手动加大间距。--'''[[U:Diskdance|<span style="color:#2962FF">碟之舞</span>]]'''[[UT:Diskdance|📀💿]] 2023年8月22日 (二) 11:16 (UTC)

2023年8月28日 (一) 02:14的版本

本页用作讨论在编辑时遇到的技术问题;发表问题或讨论前,请先参阅常见问题解答帮助信息MediaWiki基本问题及搜索旧讨论记录。另请注意:

请注重礼仪、遵守方针与指引,一般问题请至互助客栈其他区知识问答提出,留言后请务必签名(点击 )。


发表前请先搜索存档,参考旧讨论中的内容可节省您的时间。
公告栏
# 💭 话题 💬 👥 🙋 最新发言 🕒 (UTC+8)
1 Template:Weather box 14 6 Kethyga 2024-04-26 09:30
2 MobileFrontend侧边栏故障 6 2 Shizhao 2023-12-25 15:47
3 引文模板不应该报错全部的零宽空格 5 3 Cookai1205 2024-04-24 12:58
4 关于使用 ToolsRedirect 创建的繁简重定向 9 5 Kethyga 2024-05-10 11:13
5 Category:包含规范控制信息的维基百科条目 9 4 Ericliu1912 2024-05-24 14:38
6 乐谱无法输出音乐 4 2 三猎 2024-05-22 01:30
7 Template:Infobox body of water中的坐标会重复两次 9 2 Shizhao 2024-05-30 18:33
8 首页顶栏排版错乱 6 4 Shizhao 2024-05-31 20:55
9 {{Infobox EU legislation}} 1 1 Easterlies 2024-05-24 18:52
10 未有登入的用户将可以使用外观选单和新的预设标准字体大小 10 4 SCP-2000 2024-05-26 10:34
11 如何隐藏用户页内自动生成的“目录”元素 3 2 Flyinet 2024-05-24 22:13
12 Template:校对翻译句 无法使用 2 2 Irralpaca 2024-05-25 01:41
13 《通用规范汉字表》以外的简体字是否应该类推简化 32 9 T45614631 2024-05-29 13:34
14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 Infobox 中无链入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国旗的国旗蓝链 2 2 Miyakoo 2024-05-26 07:30
15 请求协助删除MediaWiki:Discussiontools-topicsubscription-notify-unsubscribed-body的本地自定义消息 2 2 Shizhao 2024-05-29 11:26
16 2024年第22期技术新闻 2 2 Shizhao 2024-05-31 11:03
17 Timeless皮肤首页“维基百科”字体大小 3 3 Shizhao 2024-05-31 20:56
18 帮助备份 援军明日到达 参考链接 2 2 Shyangs 2024-05-30 08:41
19 页面预览功能疑似损坏 1 1 深鸣 2024-05-30 18:50
20 关于Special:Watchlist的变动 4 2 Shizhao 2024-05-31 22:23
21 Wikipedia:数据库报告 3 3 Ericliu1912 2024-06-03 10:33
22 监视列表的星星图标旋转后不对称 3 3 Irralpaca 2024-06-01 21:48
发言更新图例
  • 最近一小时内
  • 最近一日内
  • 一周内
  • 一个月内
  • 逾一个月
特殊状态
已移动至其他页面
或完成讨论之议题
手动设定
当列表出现异常时,
请先检查设定是否有误

正在广泛征求意见的议题

以下讨论需要社群广泛关注:重新整理

维基百科技术议题与模板

Template talk:Infobox person § 修改 Infobox person 中 native_name 参数位置

Template talk:Bd § 编辑请求 2024-05-19

Wikipedia:互助客栈/技术 § 未有登入的用户将可以使用外观选单和新的预设标准字体大小

cite 系列模板添加 |ref=harv (第三次)

重提;之前的讨论见 Template_talk:Cite_book#模板_cite_book_添加_|ref=harv

简述:{{cite book}} 和 {{Cite journal}} 等文献引用模板将参数 |ref=harv 设定为默认值,目前不少使用哈佛参考文献格式的条目,特别是在翻译条目中编者没有指定 |ref=harv,导致相关模板 {{sfn}} 虽然是引用了,但是当鼠标点击时,不会直接跳转到对应的书目。从新手到资深编辑皆见到过此类问题。

以条目 希腊语底层 为例,显示问题见截图(安装脚本 en:User:Svick/HarvErrors.js 后的显示效果)

另外的问题是,一些编者翻译时只添加了短模板 {{sfn}},未加文末的书目文献,算是个假引用,目前系统不会提示错误,推荐上面这个HarvErrors.js脚本,方便检查。--Kethyga留言2023年6月15日 (四) 10:01 (UTC)[回复]

(+)支持。--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6月24日 (六) 07:01 (UTC)[回复]
(+)支持。——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3年6月25日 (日) 07:10 (UTC)[回复]
安装在中文维基百科用户自己的common.js页的代码应为如下:
mw.loader.load('https://en.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User:Svick/HarvErrors.js&action=raw&ctype=text/javascript');
@KethygaSanmosa Акум орь ничодатэ, кроеште-ць алтэ соарте 2023年6月25日 (日) 14:36 (UTC)[回复]
我尝试中文化一下这小工具。Sanmosa Акум орь ничодатэ, кроеште-ць алтэ соарте 2023年6月25日 (日) 14:40 (UTC)[回复]
已汉化,汉化后的代码见User:Sanmosa/HarvErrors.jsSanmosa Акум орь ничодатэ, кроеште-ць алтэ соарте 2023年6月25日 (日) 14:54 (UTC)[回复]
@BlackShadowGEricliu1912Sanmosa Акум орь ничодатэ, кроеште-ць алтэ соарте 2023年6月25日 (日) 23:48 (UTC)[回复]
这个讨论是否可以加个 {{不存档}},等模板或技术上解决,免得重提?--Kethyga留言2023年6月26日 (一) 00:23 (UTC)[回复]
@Kethyga完成Sanmosa Акум орь ничодатэ, кроеште-ць алтэ соарте 2023年6月26日 (一) 00:41 (UTC)[回复]
发现Template:Citation的第13838303版已经有|Ref={{{ref|harv}}},{{Citation}}目前的版本包含 |ref=harv,即 {{Citation}} 在与{{sfn}} 等模板搭配时通常情况下不需要再设置 |ref 参数。
其他 {{cite xx}}系列模板可以参考。--Kethyga留言2023年6月27日 (二) 08:57 (UTC)[回复]
(+)支持。cite系列应该和{{Citation}}保持统一。--PexEric 💬|📝 2023年7月29日 (六) 15:31 (UTC)[回复]
(+)强烈支持+能不能把自动引用journal的默认的date改成year?----Cat on Mars 2023年8月2日 (三) 21:08 (UTC)[回复]
(+)支持--Taeas留言2023年8月3日 (四) 01:56 (UTC)[回复]
都已经8天了,而且公示过两次了,有人来执行结果吗?----Cat on Mars 2023年8月11日 (五) 15:50 (UTC)[回复]
@CatOnMars如果有人整理一下要修哪一些模板或模组,以及具体怎么修,我可以协助执行编辑请求。——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3年8月16日 (三) 13:07 (UTC)[回复]
观察英维的模板文档,在2020年4月(en:Special:Diff/825280955/next)改成了全局默认为|ref=harv,在此之前是只有|mode=cs2才能默认为|harv=。中维的模板没有跟随英维更新,所以目前依然是需要|mode=cs2才能默认为|ref=harv。--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8月20日 (日) 02:44 (UTC)[回复]
英维的重要修改是en:Special:Diff/951705319,但在此之前,英维的模板已经与我们的有明显不同了。--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8月20日 (日) 03:59 (UTC)[回复]

本讨论章节会维持开放,暂时不按最后意见发表时间存档。欲让机器人存档,请移除本模板。留言请置于本模板上方。

此分类下部分简化字子分类不能正常在条目隐藏,这似乎是技术问题,因为其他类似维护分类不分繁简都能正常隐藏。——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3年6月18日 (日) 15:19 (UTC)[回复]

RIM-67导弹中能重现。Wikipedia:互助客栈/技术/存档/2023年4月#隐藏分类“嵌入hAudio微格式的条目”无法隐藏应是同一个问题。--YFdyh000留言2023年6月18日 (日) 16:10 (UTC)[回复]
还有这个:Wikipedia:互助客栈/技术/存档/2023年5月#Category:含有格鲁吉亚语的条目。通过模板自动添加的分类,其页面名称应与模板源代码中的用字保持一致,所以要么移动分类页面,要么修改模板源代码,使两处用字相一致。--萧漫留言2023年6月19日 (一) 18:30 (UTC)[回复]
既然以前无问题,应该是新增的regression bug,该报送phab,而非调整分类。如果4月讨论中的日期准确,按部署日程1.40/wmf.27版本的嫌疑大,其中有3个categories相关变更,但我审视代码没看出问题。--YFdyh000留言2023年6月19日 (一) 18:46 (UTC)[回复]

本讨论章节会维持开放,暂时不按最后意见发表时间存档。欲让机器人存档,请移除本模板。留言请置于本模板上方。

{{Citation}}更改

Citation模板目前使用的separator是“,”,我想应该按照您维和国家标准改成“.”。目前的效果是上面,合适的效果应该是下面。

  • 陈尚君, 前言, 舊五代史新輯會證,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 陈尚君. 前言. 舊五代史新輯會證.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谢谢。--Ghren🐦🕓 2023年7月4日 (二) 09:33 (UTC)[回复]

其实按照中文标准,是不是应该考虑全形化标点符号?或是(一)语言写zh相关的才全形,(二)语言写非中文语系的才不全形。——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3年7月4日 (二) 15:51 (UTC)[回复]
如果改了,那照实填入翻译类书籍或资料的所有中文跟外文之后,会不会造成标点跟语言对不上的问题?这种资料引用后会同时有原文书名跟中文书名,还有作者(外文)跟译者(中文)等。--WiToTalk 2023年7月4日 (二) 16:55 (UTC)[回复]
没有所谓的“中文标准”。大中华地区有且只有GB 7714这一套标准而已,其他标准都是期刊自己定的。--Ghren🐦🕚 2023年7月7日 (五) 03:47 (UTC)[回复]
但我还没有看过多少期刊用半形标点符号处理中文参考资料格式的。——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3年7月9日 (日) 18:46 (UTC)[回复]
大陆期刊基本上(我估计至少7成以上)都用GB 7714,自然都用半形标点。港澳台的中文期刊一般都用自己一套标准,几乎都用全形标点。可能是您看的港台期刊比较多。--Ghren🐦🕐 2023年7月17日 (一) 05:48 (UTC)[回复]
您说的这种情况,按照中国大陆的(推荐)标准,是译文文献和原文文献分列,原文文献在下方重列一遍,且在引注原文文献时所用之修饰性词语(如“见:”等)也以原文书写(如 ‘In: ’)。[1]
--Boreas Sawada 2023年7月21日 (五) 13:00 (UTC)[回复]
全形的点 (U+FF0E) 有一个问题就是在非中国大陆字型中是居中间的,既往也非常常见于被台湾使用者作为中间点来使用(记得几年前有一款台湾游戏,在转换成简化字并在中国大陆推出时就因此造成了不太好看的效果),因此或可能造成混淆。个人认为不如保留现在的半型+空格的形式,且视觉上也略更为紧凑,适合在脚注中比较拥挤的分栏显示中使用。至于主文所说的是否更换为中国大陆(推荐)标准的问题,个人认为鉴于中国大陆的现行(推荐)标准更接近于 ISO 690, 因此个人偏向于可行。另外,中国大陆(推荐)标准中所独有的文献类型与载体类型编码系统,在当有大量文献被引用时,也方便读者快速定位想要找到的文献(比如当读者想要找某本专著时,便可先快速用眼扫描 [M], 再在其中找寻)。--Boreas Sawada 2023年7月21日 (五) 12:43 (UTC)[回复]
感觉还行,但等待更多意见。--YFdyh000留言2023年7月4日 (二) 19:16 (UTC)[回复]
(+)支持,中文语境里几乎没见过参考文献格式用“,”的,都是用“.”--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7月5日 (三) 01:32 (UTC)[回复]
现在好像也就只有主模板才用“,”当separator吧,同意这个改动。Sanmosa 2023年7月5日 (三) 11:03 (UTC)[回复]
我觉得拿“国家标准”做理由的话,会被人问为什么不是把{{Citation}}的输出改成GB 7714的。--MilkyDefer 2023年7月5日 (三) 11:08 (UTC)[回复]
(+)支持,保持统一。--Kethyga留言2023年7月5日 (三) 14:06 (UTC)[回复]
(+)支持。--PexEric 💬|📝 2023年7月8日 (六) 08:06 (UTC)[回复]
(-)反对:逗号与点是两种不同的引文格式,前者是引文格式1,后者是引文格式2。{{Citation}}是引文格式1的模板,故使用逗号分隔。如要使用点分隔,请使用cite系列一类的引文格式2模板--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7月11日 (二) 05:58 (UTC)[回复]
(?)异议 引文格式2里不是那样展现,“使用逗号分隔引文的各个元素,而CS1是句号。”,格式2是全部使用逗号。且从英文页面看,CS1是应该全部用英文句号分隔的,中文模板似乎错了?--YFdyh000留言2023年7月11日 (二) 12:12 (UTC)[回复]
抱歉我说反了。{{Citation}}是CS2,使用逗号;其它cite系列模板是CS1,使用英文句号。总言而之这是两种不同的引文格式,我认为目前没有统一的必要性。--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7月21日 (五) 15:27 (UTC)[回复]
按模板文档,Citation应默认产生CS1、可选产生CS2格式,所以应当纠正。--YFdyh000留言2023年7月21日 (五) 18:49 (UTC)[回复]
模板文档写的是“这个模板使用了与引文格式1模板相同的Lua语言,并且带有将显示的格式变更为引文格式2的参数。”只是使用同一模块,默认产生的仍为CS2格式,英维也同样如此。--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7月22日 (六) 03:40 (UTC)[回复]
是我理解错了。不过中文与英文的标点使用、模板默认样式,做本地化调整感觉也合理。可能mode=cs1就行,不过中文的Template:Citation需更新。--YFdyh000留言2023年7月22日 (六) 13:52 (UTC)[回复]
我不认为中维有维护两套引文格式的需要。我也看不出引文格式1本身使用逗号的理由。没印象见过以“,”当separator的引文格式。--Ghren🐦🕚 2023年7月24日 (一) 15:13 (UTC)[回复]
两种格式使用同一个Lua,只是更改了显示格式,维护上不需要投入额外人力;引文格式的选取端看编者的喜好,维基百科的引文格式本身就与所有的格式手册都不相同。--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8月16日 (三) 13:57 (UTC)[回复]
所以以“,”当separator理由是什么?编者的喜好本身就是很主观的东西,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理由,我不认为需要迎合这些主观的意见,而是应该倒向主流为是。--Ghren🐦🕓 2023年8月19日 (六) 09:13 (UTC)[回复]
我们已经有了有主流的Cite系列模板,把{{Citation}}改成同样的格式重复且没有必要。维基百科对使用哪种引文格式没有任何强制规定,编者依其喜好使用任何一种引文格式都可以,包括以“,”当separator的{{Citation}}。顺带一提,英维还有温哥华、LSA等引文格式模板可供选择。--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8月20日 (日) 02:25 (UTC)[回复]
正因没有强制规定,所以中文维基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与英文维基不一样的默认、推荐格式。可能主要影响翻译的条目。--YFdyh000留言2023年8月20日 (日) 17:45 (UTC)[回复]
看起来共识似乎倾向更改?但我不知道要怎么改。——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3年8月16日 (三) 13:05 (UTC)[回复]
可能所需效果是Template:Citation/testcases?--YFdyh000留言2023年8月16日 (三) 15:49 (UTC)[回复]

参考资料

  1. ^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第 6 部分 著录用文字: GB/T 7714.6–2015 [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5:5.

本讨论章节会维持开放,暂时不按最后意见发表时间存档。欲让机器人存档,请移除本模板。留言请置于本模板上方。

Hotcat 不识别繁简

Hotcat不能识别繁简,如果想要修改分类,有时需要特别去源代码模式下去操作,不知道这个有没有考虑过识别繁简,还是说和编辑摘要里面一样,只能如此。--Kethyga留言2023年7月13日 (四) 01:44 (UTC)[回复]

只有建立了分类重新导向,才能正确识别。但我不太确定适不适合为此特地建立繁简重新导向。——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3年7月13日 (四) 13:30 (UTC)[回复]
10多年前,有人在讨论页提出过HotCat的简繁问题Wikipedia_talk:维基百科工具/HotCat#HotCat的简繁问题)。--Kethyga留言2023年7月20日 (四) 09:34 (UTC)[回复]
@Ericliu1912 发现,如果分类名称为台灣,在条目中添加的臺灣,那么在Hotcat中就会搜索不到,而且条目底部会显示红色的分类,比如Special:Diff/76366223/78343392--Kethyga留言2023年8月2日 (三) 04:33 (UTC)[回复]
不过有些地区词差异大的,感觉应该建立重定向,方便检索。--Kethyga留言2023年7月28日 (五) 14:56 (UTC)[回复]
本站HotCat不识别繁简,不过别站修改后(cssjszh.jszh-core.js)可以。@析石父。--绀野梦人 2023年7月15日 (六) 00:31 (UTC)[回复]
移植了:importScript('User:YFdyh000/HotCat-zh-plus.js'); 。那个网站有非商用条款,加到全站小工具或许会有障碍?是否可能联系开放授权。--YFdyh000留言2023年7月21日 (五) 04:38 (UTC)[回复]
试了下,可以用,需要在Special:参数设置中关闭Hotcat。--Kethyga留言2023年7月21日 (五) 10:43 (UTC)[回复]
@YFdyh000你看他第15行有写到他还是保持跟C站版本一样的授权--SunAfterRain 2023年7月25日 (二) 03:19 (UTC)[回复]
MediaWiki:Gadget-HotCat.js与C站版本相近,移植中未用到。Gadget-HotCat-zh-core.js是单独且主要的内容。--YFdyh000留言2023年7月25日 (二) 21:48 (UTC)[回复]
没有授权不可以问人家吗----Cat on Mars 2023年8月11日 (五) 15:52 (UTC)[回复]
刚刚去问。种种原因想先征询看法和解决方向。刚注意到我可能误解了本站的使用条款,如果最终是NC,可能需要加载站外脚本+满足未来的meta:Third-party_resources_policy。--YFdyh000留言2023年8月11日 (五) 17:36 (UTC)[回复]
对方拒绝了授权--YFdyh000留言2023年8月12日 (六) 21:37 (UTC)[回复]

本讨论章节会维持开放,暂时不按最后意见发表时间存档。欲让机器人存档,请移除本模板。留言请置于本模板上方。

ToolsRedirect 重定向标记

ToolsRedirect在修复重定向的时候,会清空重定向标记,不知道是否可以完善。--Kethyga留言2023年7月29日 (六) 05:14 (UTC)[回复]

其中,之前讨论中发现User:EmausBotUser:Xqbot在修复重定向时不会清除重定向标记。--Kethyga留言2023年7月29日 (六) 07:24 (UTC)[回复]
已制作,等界管。--YFdyh000留言2023年7月29日 (六) 08:40 (UTC)[回复]

本讨论章节会维持开放,暂时不按最后意见发表时间存档。欲让机器人存档,请移除本模板。留言请置于本模板上方。

下列讨论已经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在合适的讨论页提出,而非再次编辑本讨论。

更新后的版本见Module:Navbar/sandbox

同步英维最新版本,已做本地化处理。

测试样例见Template:Navbar/testcases

差异见[1]。--Taeas留言2023年8月3日 (四) 04:15 (UTC)[回复]

@Taeas这更新,能不能解决Special:PermaLink/77107952Special:PermaLink/77099514,因Navbar没有追踪至Category:Name参数和实际不同的导航框而未能显示的问题 ?
能不能解决将来更新后,未能清理带有Category:Name参数和实际不同的导航框的双重模板页面 ?
在talk page提了编辑请求两个多月,无人理会.....--约翰同志-条目裱糊匠留言2023年8月3日 (四) 17:38 (UTC)[回复]
@Comrade John刚才根据Xiplus的代码改了一下,那些问题都解决了。测试页面:Template:名古屋铁道RDT/田神线。--Taeas留言2023年8月4日 (五) 02:51 (UTC)[回复]
@Taeas所以现在要等管理员回应更新吧 ?--约翰同志-条目裱糊匠留言2023年8月4日 (五) 13:20 (UTC)[回复]
在等公示,不知道现在能不能开公示。--Taeas留言2023年8月4日 (五) 13:23 (UTC)[回复]
@Taeas能够有什么争议 ? 只要不搞坏Navbar,这些修改根本无人理会,尤其是没有开隐藏分类的用户。但既然不能说服管理员这没有争议,建议在{{Bulletin}}放消息,几日后无人理会,进行公示。--约翰同志-条目裱糊匠留言2023年8月4日 (五) 13:45 (UTC)[回复]
毕竟WP:7days,当然现在已经放消息了。--Taeas留言2023年8月4日 (五) 13:50 (UTC)[回复]
@Taeas好吧,当更新后,可能需要阁下帮手清理归入Category:Name参数和实际不同的导航框的Navbar,可能将来要微调Module。--约翰同志-条目裱糊匠留言2023年8月4日 (五) 13:53 (UTC)[回复]
ok--Taeas留言2023年8月4日 (五) 13:55 (UTC)[回复]
好像没必要走WP:7DAYS吧,这又不是提案,当成WP:编辑请求然后 等待管理员处理就行了吧?--PexEric 💬|📝 2023年8月9日 (三) 13:24 (UTC)[回复]
之前有位管理员更改模板也走了公示。--Taeas留言2023年8月9日 (三) 13:45 (UTC)[回复]
@PexEric自己看保护方针的需要达成共识的编辑请求的规定--RainBeforeSun留言2023年8月16日 (三) 15:46 (UTC)[回复]
公示7日,2023年8月17日 (四) 04:27 (UTC) 结束:进入公示期。--Taeas留言2023年8月10日 (四) 04:27 (UTC)[回复]
公示通过,请求管理员替换。--Taeas留言2023年8月17日 (四) 05:32 (UTC)[回复]
@Xiplus @AnYiLin 见上--Taeas留言2023年8月17日 (四) 05:34 (UTC)[回复]
@Ericliu1912:能不能帮手 ?--约翰同志-条目裱糊匠留言2023年8月17日 (四) 13:06 (UTC)[回复]
确定不会搞坏模组?因为我不熟悉技术问题,修坏了就不好了。——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3年8月17日 (四) 14:17 (UTC)[回复]
出大问题回退就是了。--Taeas留言2023年8月17日 (四) 14:22 (UTC)[回复]
尝试 @Shizhao--Taeas留言2023年8月18日 (五) 05:32 (UTC)[回复]
@Taeas试试去他们的讨论页问问 ?--约翰同志-条目裱糊匠留言2023年8月18日 (五) 13:46 (UTC)[回复]
还是在这里等等吧。--Taeas留言2023年8月19日 (六) 03:51 (UTC)[回复]
完成--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8月19日 (六) 12:04 (UTC)[回复]

本讨论已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在合适的讨论页提出,而非再次编辑本讨论。

更新Module:Navbar的善后工作

下列讨论已经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在合适的讨论页提出,而非再次编辑本讨论。

@Taeas看看阁下能不能清理新出现的39个Category:Name参数和实际不同的导航框的页面 ? 如果不行,看来我们搞砸了,看看Xiplus能不能帮手解决。--约翰同志-条目裱糊匠留言2023年8月19日 (六) 13:19 (UTC)[回复]

@Comrade John 暂时没有头绪。--Taeas留言2023年8月19日 (六) 14:20 (UTC)[回复]
@Taeas话说同步英维最新版本的Navbar,究竟更新了什么 ?--约翰同志-条目裱糊匠留言2023年8月19日 (六) 14:28 (UTC)[回复]
采用 style.css 和 configuration--Taeas留言2023年8月19日 (六) 14:32 (UTC)[回复]
@Taeas有什么好处 ?--约翰同志-条目裱糊匠留言2023年8月19日 (六) 14:54 (UTC)[回复]
更易于维护。--Taeas留言2023年8月19日 (六) 14:56 (UTC)[回复]
@Comrade John我尝试修了一下[2],不知道能不能解决。--Taeas留言2023年8月19日 (六) 14:34 (UTC)[回复]
@Taeas有一些页面是双重或多重模板面,原本只需|tracking = <includeonly>no</includeonly>就能清理,但Module:Navbar更新后,它们重新出现。--约翰同志-条目裱糊匠留言2023年8月19日 (六) 14:39 (UTC)[回复]
可以先部署这个 patch 试试。--Taeas留言2023年8月19日 (六) 14:41 (UTC)[回复]
@Shizhao 可以帮下吗?--Taeas留言2023年8月19日 (六) 14:58 (UTC)[回复]
@Taeas那些原本只需|tracking = <includeonly>no</includeonly>就能清理的页面重新出现,会不会和style.css 和 configuration有关 ?--约翰同志-条目裱糊匠留言2023年8月19日 (六) 16:27 (UTC)[回复]
跟这个无关。--Taeas留言2023年8月19日 (六) 16:30 (UTC)[回复]
@Taeas更新会不会仍缺了一些在Module:Navbox,而Module:Navbar没有,涉及Tracking和name参数和实际不同的导航框的代码 ?--约翰同志-条目裱糊匠留言2023年8月19日 (六) 19:07 (UTC)[回复]
@Comrade John是新增的追踪代码存在 bug。--Taeas留言2023年8月19日 (六) 23:14 (UTC)[回复]
此外,我们可能还得修改 Module:Navbox。--Taeas留言2023年8月19日 (六) 23:29 (UTC)[回复]
@Taeas原来.....,哪里有bug ? 另外,让Shizhao或Ericliu1912或任何管理员回退此更新吧,看来真是搞砸了,Module:NavboxModule:Navbar可能要重新再走一次流程。不能让Category:Name参数和实际不同的导航框一直存在一些未能处理的页面,影响或掩盖真正能处理的页面。--约翰同志-条目裱糊匠留言2023年8月19日 (六) 23:49 (UTC)[回复]
@Comrade John我觉得不用回退,紧急部署[3][4]就行。--Taeas留言2023年8月19日 (六) 23:54 (UTC)[回复]
@Taeas确定能解决 ? 阁下可能要去相关管理员的讨论页,说服他们紧急部署这些patch。--约翰同志-条目裱糊匠留言2023年8月20日 (日) 00:00 (UTC)[回复]
@Comrade John你可以先用沙盒版本的 navbox 测试一下--Taeas留言2023年8月20日 (日) 00:05 (UTC)[回复]
@Taeas确切页面在 ? 如何测试 ?--约翰同志-条目裱糊匠留言2023年8月20日 (日) 00:26 (UTC)[回复]
晚点我来测试吧,可能得等中午。--Taeas留言2023年8月20日 (日) 00:35 (UTC)[回复]
我直接回退修改了,下次请确实测试再来提交编辑请求。——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3年8月22日 (二) 13:32 (UTC)[回复]

本讨论已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在合适的讨论页提出,而非再次编辑本讨论。

修改Module:Navbox

下列讨论已经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在合适的讨论页提出,而非再次编辑本讨论。

@Comrade John[5]可以解决以上问题。

测试页面:Template:糖类/sandbox,对照:Template:糖类。可测得沙盒版本的模板不会导致被错误归类到Category:Name参数和实际不同的导航框。--Taeas留言2023年8月20日 (日) 03:40 (UTC)[回复]

@Taeas首先,不用指望Xiplus会来帮助我们,他说谁弄坏谁修。指望Shizhao或Ericliu1912或任何管理员更新吧。

归类到Category:Name参数和实际不同的导航框,而未能清理的页面现时有几类:

  1. 模板捷经:例子有模板:台湾环境运动
  2. PRC Admin系列模板:例子有模板: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行政区划,此系列模板有3000多个,分类由模组:PRC admin控制,当时Xiplus加上“tracking = 'no',”令Category:Name参数和实际不同的导航框消失,但更新Module:Navbar后重新出现。
  3. Navbox|child:例子有模板:台湾社会运动/环境运动
  4. 双重或多重模板页面:例子有模板:生物化学模板总览模板:天津市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模板:FX电视节目模板:User plus模板:Shortcut
  5. 元模板:例子有模板:Navbox模板:F1车队模板:End date and age
  6. Template:asbox:例子有模板:Europe-company-stub,此模板的name参数与模板文件挂勾,如将name参数由“Template:Europe-company-stub”改为“Europe-company-stub”,Category:Name参数和实际不同的导航框会消失,但模板文件也会。
  7. 其他:例子有模板:WikiProject Articles for improvement模板:Reference Desk

阁下的Navbox和Navbar Patch确定能解决这些 ? 如果不行,Module:Navbar中涉及Category:Name参数和实际不同的导航框和Tracking=no的代码可以不要,正如之前所述,不能让Category:Name参数和实际不同的导航框一直存在一些未能处理的页面,影响或掩盖真正能处理的页面。--约翰同志-条目裱糊匠留言2023年8月20日 (日) 08:51 (UTC)[回复]

@Comrade John我认为可以解决。我们可以先部署 patch,实在不行,再移除涉及Category:Name参数和实际不同的导航框的代码。--Taeas留言2023年8月20日 (日) 09:11 (UTC)[回复]
不过最简单且最保险的办法还是移除涉及Category:Name参数和实际不同的导航框的代码。--Taeas留言2023年8月20日 (日) 09:28 (UTC)[回复]
至于Template:asbox,我们还需要另外的 patch:[6]。--Taeas留言2023年8月20日 (日) 09:20 (UTC)[回复]
@Taeas现在要patch的有四个:Module:NavboxModule:NavbarModule:PRC adminModule:Asbox,所以现在怎么办 ? 有些双重或多重模板页面其实连放|tracking = <includeonly>no</includeonly>的位置都没有,例如其他类那两个。--约翰同志-条目裱糊匠留言2023年8月20日 (日) 09:30 (UTC)[回复]
@Comrade John 那还是移除吧,其他类的那两个确实有些棘手。--Taeas留言2023年8月20日 (日) 09:35 (UTC)[回复]
@ShizhaoEricliu1912请求移除模组:Navbar第164至166行涉及Category:Name参数和实际不同的导航框和Tracking=no的代码,其令Category:Name参数和实际不同的导航框出现不能清理的页面。相关编辑请求放在模组讨论:Navbar。--约翰同志-条目裱糊匠留言2023年8月20日 (日) 09:47 (UTC)[回复]
最近发现infobox里面的字都变小了些,不知道是不是和navbox模块的修改有关?--🔨留言2023年8月22日 (二) 13:18 (UTC)[回复]
跟navbox无关。是infobox的修改:[7],旨在增大字体。--Taeas留言2023年8月22日 (二) 13:23 (UTC)[回复]
哦……不过我这里看的话反而small比88%要大。--🔨留言2023年8月22日 (二) 14:48 (UTC)[回复]
那就奇怪了。--Taeas留言2023年8月22日 (二) 14:59 (UTC)[回复]
我最初是看到2024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国代表团infobox的字变得比以前小了,所以才发出这个疑问的。--🔨留言2023年8月22日 (二) 15:03 (UTC)[回复]
我这里看是变大了,我用Microsoft Edge浏览器。--Taeas留言2023年8月22日 (二) 15:05 (UTC)[回复]
我这里同样是edge,设成small反而比88%要大。--🔨留言2023年8月22日 (二) 15:10 (UTC)[回复]
这...--Taeas留言2023年8月22日 (二) 15:16 (UTC)[回复]
既然和navbar无关,那先把这地方折叠起来换个地方讨论吧……--🔨留言2023年8月22日 (二) 15:26 (UTC)[回复]

本讨论已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在合适的讨论页提出,而非再次编辑本讨论。

“添加不可靠来源”标签误用

参见版本差异1版本差异2,编辑中未有添加任何参考来源,为何两笔编辑仍被标签为“添加不可靠来源”?——南屿小十233对话 | 贡献 | 签名2023年8月8日 (二) 02:05 (UTC)[回复]

Special:滥用日志/4843609,added_links莫名出现内容。Special:滥用日志/4844137Special:滥用日志/4844022等也是,未看出规律。--YFdyh000留言2023年8月8日 (二) 09:37 (UTC)[回复]
出问题的added_links都是经由{{Wayback}}加入的。--MilkyDefer 2023年8月9日 (三) 07:30 (UTC)[回复]
个人感觉是过滤器插件本身逻辑的问题,Wayback模板往里面插入链接不应该出现新链接,Wayback模板也只是根据用户填的参数生成一个固定的链接,也不是每次更新页面缓存就会变。所以过滤器显示的新增链接肯定是存在问题的,而且这个问题应该出现在过滤器的近期更新中,早期不存在相关回报。H.Natsumi2023年8月17日 (四) 18:54 (UTC)[回复]
从过滤器日志看,2023年7月3日 (一) 18:26的Special:滥用日志/4797729可能是第一笔出问题。没有看到临近时间的MediaWiki软件部署或模板变更。会是1.41/wmf.15的git #d82a716a - Make old_links retrieval cleaner吗。--YFdyh000留言2023年8月17日 (四) 20:36 (UTC)[回复]
仔细检查可以发现这里old_links里面存在相关链接,但是是非加密的http协议,在added_links里面是https协议。我自己用Wayback模板做编辑之后检查,没办法复现http的old_links。个人觉得这应该是过滤器逻辑更新,把“//”开头的链接变成了跟随浏览器行为,而不是之前的一概http(从这个commit上面也能看出来原来是请求数据库),那这个误报可能就是一过性的。过了这一阶段的集中误报期可能就好?H.Natsumi2023年8月18日 (五) 01:14 (UTC)[回复]
@YFdyh000最近一次假阳性报告触发了两次,两次触发的added_links存在相同链接,个人觉得从现在状态来讲不像是一过性,可能要找一个站内临时解决方法或者报P。H.Natsumi2023年8月20日 (日) 14:19 (UTC)[回复]
站内临时解决方案个人能想到的就是报告一起假阳性,就找到对应模板把“//”开头的链接换成“https://”或者“http://”,固定下来不让解析器乱解析。H.Natsumi2023年8月20日 (日) 14:22 (UTC)[回复]
倾向趁早报Phab。--YFdyh000留言2023年8月20日 (日) 18:11 (UTC)[回复]

本讨论章节会维持开放,暂时不按最后意见发表时间存档。欲让机器人存档,请移除本模板。留言请置于本模板上方。

在澳门繁体界面编辑在生人物条目时,有关模板显示时没有转换成繁体字,全为简体。未知为何?其他正/繁体界面可有同样问题?—An Macanese 2023年8月9日 (三) 07:21 (UTC)[回复]

如果我没有记错,编辑提示不支援繁简转换。--MilkyDefer 2023年8月9日 (三) 07:31 (UTC)[回复]
额……要是如此则鄙人动议管理员修改此模板并添加正/繁体文本,如有其他编辑提示亦一并比照办理。—An Macanese 2023年8月9日 (三) 12:51 (UTC)[回复]
Template:Editnotice,请。--MilkyDefer 2023年8月9日 (三) 12:54 (UTC)[回复]
(?)疑问,请问阁下另行把这个模板给我的意思是?Template:BLP editintro这模板被全保护了,想要编辑终得靠管理员出马啊—An Macanese 2023年8月10日 (四) 13:47 (UTC)[回复]
编辑提示不支持繁简转换。另外修改工程量太大了,个人认为只要编辑提示能让人看明白就行,变体不是问题,修改条目文本本身就要面对繁简混用,多一个不能转换的编辑提示不是问题。如果真想改这块,更应该开另外一个话题去让社群讨论要不要给编辑提示加繁简转换功能,社群讨论达成一致了再报Phab。H.Natsumi2023年8月20日 (日) 14:30 (UTC)[回复]
我认为是个问题,不是所有人都简繁精通。怀疑是否已经报过phab。--YFdyh000留言2023年8月20日 (日) 16:54 (UTC)[回复]
界面文字的转换不能通过常规的字词转换方式解决,需要使用{{Lan}}模板,该问题已通过提报EP实现本地解决。--Dabao qian今天19:30《中餐厅第七季》 2023年8月25日 (五) 15:18 (UTC)[回复]

新跨语言链接

请问新版条目跨语言链接如何操作,tks--消波块留言2023年8月11日 (五) 09:02 (UTC)[回复]

新版的界面中好像是条目右上角“工具”->“添加跨语言链接”,然后会指引到维基数据进行编辑,似乎比之前复杂了。--Kethyga留言2023年8月11日 (五) 09:32 (UTC)[回复]
另外像巴巴洛斯级巡防舰,这个已经建立维基数据项目的,需要在维基数据把两个维基数据项合并。维基数据登录用户,可以在设置中开启“合并小工具”。--Kethyga留言2023年8月11日 (五) 09:38 (UTC)[回复]
Tks,这是个好问题,我按一按以后就有两个数据页面了--消波块留言2023年8月11日 (五) 14:36 (UTC)[回复]
@心平星辰Kethyga打开右侧选单,里面有一个“新增跨语言链接”选项,功能跟旧版外观一样。——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3年8月20日 (日) 12:17 (UTC)[回复]

PMC范围已过时

Template:NoteTA

如果在模板中插入{{NoteTA}},尤其是将其放在模板开头的话,很容易使得插入模板的条目会出现一个多余的空行,尤其是底部有多个导航模板的情况下很明显。分类Category:放置于模板的noteTA还是挺多的,将近6000多个。能否从技术上解决,还是建议少在导航模板中使用NoteTA。--Kethyga留言2023年8月14日 (一) 11:52 (UTC)[回复]

大括号左右不换行,也会出现?导航模板里用,目前肯定是有弊端的。--YFdyh000留言2023年8月14日 (一) 12:13 (UTC)[回复]
在清理影视人物奖项模板中时,不清楚是不是因为插入了公共转换组,特别容易导致插入空行。手动转换的话不清楚具体什么时候会引入空行。--Kethyga留言2023年8月14日 (一) 12:51 (UTC)[回复]
模板本来就不适合放置NoteTA了,建议批量处理掉。--SunAfterRain 2023年8月15日 (二) 08:02 (UTC)[回复]
虽然有几项副作用(重复图标,空行处理,嵌入成本),但目前不觉得“不适合放置NoteTA”。--YFdyh000留言2023年8月15日 (二) 08:08 (UTC)[回复]
所以能研发个机器人,给被<noinclude>...</noinclude>包围的{{NoteTA}}(或者放在/doc的{{NoteTA}})加个参数,不归类于Category:放置于模板的noteTA吗?--洛普利宁 2023年8月20日 (日) 11:48 (UTC)[回复]
字面上我觉得noinclude后也符合这个分类名。可能需要半自动编辑,有弄坏模板的风险和大量刷新,可能不值得加分类,生成一个列表似乎成本更低。--YFdyh000留言2023年8月20日 (日) 17:54 (UTC)[回复]

zh不等于Zh?

在cite类模板中的language参数中,填入Zh-*和zh-*效果不同。以下内容中,前面的是Zh-*,后面的是zh-*

example (中文)  example (中文) (正常的)

example (简体中文)  example (中文(简体)) 

example (繁体中文)  example (中文(繁体)) 

example (Chinese (China))  example (中文(中国大陆)) 

example (Chinese (Hong Kong))  example (中文(香港)) 

example (Chinese (Macau))  example (中文(澳门)) 

example (Chinese (Malaysia))  example (中文(马来西亚)) 

example (Chinese (Singapore))  example (中文(新加坡)) 

example (Chinese (Taiwan))  example (中文(台湾)) 

——试图修复未果的落花有意12138 2023年8月14日 (一) 13:18 (UTC)[回复]

看起来不应该用Zh。--安忆Talk 2023年8月14日 (一) 13:31 (UTC)[回复]
英文维基中无此问题。模块:Citation/CS1/Language的:match ('^zh-')?--YFdyh000留言2023年8月14日 (一) 14:00 (UTC)[回复]
或许应该用%l而不是%a。--安忆Talk 2023年8月15日 (二) 00:30 (UTC)[回复]
话说这种语言的中文翻译要去哪里改啊?translatewiki搜寻太渣,我总是找不到翻译位置。——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3年8月16日 (三) 13:02 (UTC)[回复]
@Ericliu1912
要到Gerrit发变更。--Winston Sung留言2023年8月17日 (四) 04:22 (UTC)[回复]
@落花有意12138我先修改模组尝试解决大小写侦测问题了。如果其他人有更好的办法也可以提出。——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3年8月20日 (日) 11:11 (UTC)[回复]
不过这好像会让“CS1English来源 (en)”分类页面暴增,所以还是先回退了。——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3年8月20日 (日) 11:47 (UTC)[回复]

Noteta是否可以支持分类

分类应该也是给用户看的,尤其是有些用词存在极大的地域差异,比如说本来是同一个人名,翻译之后完全不认识的情况应该有不少。。--Kethyga留言2023年8月16日 (三) 01:21 (UTC)[回复]

具体例子?——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3年8月16日 (三) 01:29 (UTC)[回复]
Category:拖连奴球员及其下的人物。--Kethyga留言2023年8月16日 (三) 01:33 (UTC)[回复]
不确定,可能是技术实现的问题:字词转换语法(-{}-,也就是NoteTA的技术基础)应该只对属于页面内容部分有效(也就是分类页中的内容),对于分类内的页面罗列(可能算是一种特殊页模式)可能只有系统内置的转换表(Wikipedia:繁简处理的“全局转换”三种表,基本是单字简单转换居多)生效。而且考虑到这是条目的raw名称,显示原样不会容易技术上混淆。——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3年8月16日 (三) 01:44 (UTC)[回复]
汉语固有词或者汉语文化圈事物还好,外语翻译的有些就差太多。--Kethyga留言2023年8月16日 (三) 01:54 (UTC)[回复]
如何分类,我觉得如果读者有意想要了解条目中的地区词,就让NoteTA显示出来就行了----Cat on Mars 2023年8月16日 (三) 01:31 (UTC)[回复]
转换后复制条目标题,打开,很可能找不到页面。目前好像简繁也不转换?其实可以做一个小工具,调用预览API转换后替换或者对话框显示。手动用沙盒也可。--YFdyh000留言2023年8月16日 (三) 01:38 (UTC)[回复]
一般情况下,转换后的标题(尤其是条目)需要添加条目重定向,即使没有通过管道转换,应该也能正确跳转到条目。分类重定向的话,按理说应该也需要加分类重定向(特别是地域词,不是繁简差异)。--Kethyga留言2023年8月16日 (三) 01:46 (UTC)[回复]
可能这里不太接受将重定向页也添加分类来归入分类上。而且有些繁简“重定向”并不是来源于真正的页面,是基于简单繁简转换代码(可能来源于“全局转换”的转换表)产生的(在浏览器请求上是用301跳转回原对应页面)。——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3年8月16日 (三) 02:00 (UTC)[回复]
他只是说地区词转换后的译名条目和分类应当建立重定向吧。我不确定普及率有多少,盲猜可能会有5%~10%未覆盖,甚至1%的链到另一条——不过这是应当找出和纠正的。--YFdyh000留言2023年8月16日 (三) 02:08 (UTC)[回复]
大概也没错,就是一些不能简单繁简转换而产生的地区词繁简重定向页,习惯上不太多给重定向页也添加分类。简单繁简转换的连页面都不存在,是程序生成的。——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3年8月16日 (三) 02:17 (UTC)[回复]
并不一定要将重定向加入到分类,目前在分类中显示的应该是条目原生的 Pagename,是否可以通过工具显示条目内已经存在的地区词转换。--Kethyga留言2023年8月16日 (三) 02:23 (UTC)[回复]
可以征集小工具脚本,大致的话:分类页页面项遍历,读取页面源码,检索出noteTA的部分源码,套用用户内容用语设定,选出对应的用语;如果没有,拿条目名来代替套用选择;最后将页面项的显示名替换掉。——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3年8月16日 (三) 02:39 (UTC)[回复]
拿源码的话可以看mw:API:Get the contents of a page,源码解析的话看mw:API:Parsing wikitext。——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3年8月16日 (三) 02:55 (UTC)[回复]
例子:戈德弗里德·阿杜贝,如果浏览器访问戈德弗里德·阿杜貝(台湾用词地区变体),是301跳转,因为不存在“戈德弗里德·阿杜貝”的实际重定向页,它是通过简单繁简转换由程序生成的。如果是戈德弗里德·阿度比(香港用语地区变体),则是200加提示重定向,这个是实际存在的重定向,而且是为了解决无法简单繁简转换的地区词繁简重定向。——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3年8月16日 (三) 02:12 (UTC)[回复]
如果要实现这个逻辑的话,可能逻辑是:判断分类页源码是否存在(分类名的页源码存在与否,和是否有页面归到这个分类名上,不是强关联),然后需要对分类页源码进行解析(至少完成mw:Transclusion)已获得展开后的包括来自模板的源码(包括字词转换语法),然后才能应用到分类页面罗列的链接生成中。这个可能需要跟mw开发人员扯皮。——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3年8月16日 (三) 02:33 (UTC)[回复]

另一个问题,为什么条目页面底部的分类没有转换。--Kethyga留言2023年8月16日 (三) 02:46 (UTC)[回复]
可能类似原因,分类页下的分类栏没有套用分类页的页面源码解析?(页面的话肯定套了(好像以前反馈过来调整的),但链接的title保留的是原始页面的名字)。——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3年8月16日 (三) 03:00 (UTC)[回复]
在分类页Category:拖连奴球员中,加了Noteta之后,其中分类Category:效力意大利球会的球员可以转换成“效力意大利俱乐部的球员”。分类空间和主条目空间,应该差不了太多吧。--Kethyga留言2023年8月27日 (日) 23:50 (UTC)[回复]
发现这个分类页的地区词转换时好时坏,不知道何时会转换。--Kethyga留言2023年8月28日 (一) 01:01 (UTC)[回复]
魔改旧脚本弄了一个,试一下User:YFdyh000/category_item_description.js--YFdyh000留言2023年8月16日 (三) 04:19 (UTC)[回复]
展示效果,以为你改的是条目下面的分类标题。--Kethyga留言2023年8月16日 (三) 07:50 (UTC)[回复]
小提示,可以切换页面的地区变体后使用,会按当前显示变体检索。能否解决找不到条目的需求。替换链接是否意义不大。--YFdyh000留言2023年8月16日 (三) 16:42 (UTC)[回复]
不同的需求吧,读者的话,还是用同一套翻译体系比较好。另外,条目空间下的分类名地区转换感觉有点急需。--Kethyga留言2023年8月19日 (六) 09:49 (UTC)[回复]
脚本给编者用的。那应该等基金会软件的开发吧……--YFdyh000留言2023年8月19日 (六) 19:19 (UTC)[回复]

本讨论章节会维持开放,暂时不按最后意见发表时间存档。欲让机器人存档,请移除本模板。留言请置于本模板上方。

结构式讨论中不必要的自动繁简转换

如题,我在某位朋友的结构式讨论留言板上输入[[:Category:没有使用水平列表的导航框]],但发布编辑后却被系统自动改写成[[:Category:沒有使用水平列表的導航框|Category:-{zh-hans:没; zh-hant:沒}-有使用水平列表的-{zh-hans:导; zh-hant:導}-航框]],造成错误红连如Topic:Xo3oqrb35jp2z86m且无法修正[8](编辑历史不可见,且莫名多出20字节),请协助找出原因并修正,谢谢。--回廊彼端留言2023年8月19日 (六) 11:43 (UTC)[回复]

可视化编辑下输入后源代码模式提交,红链没了,但自动增加了许多转换语法。不了解原因。--YFdyh000留言2023年8月19日 (六) 19:17 (UTC)[回复]
User:YFdyh000我也是用同样模式编辑,看起来繁体使用者输入时会自动把简字内容转成繁体(包括内部链接,所以发生上面的问题);反之亦然但错的离谱,例如说您编辑后自动跳出大量类似-{zh-hans:別; zh-cn:别}-的错误转换,前面那个应该是zh-hant才对。--回廊彼端留言2023年8月20日 (日) 05:57 (UTC)[回复]

本讨论章节会维持开放,暂时不按最后意见发表时间存档。欲让机器人存档,请移除本模板。留言请置于本模板上方。

中英文自动添加空白小工具

各位维基人好,由于目前的共识是条目中英文间尽量不添加空格,我制作了中英文自动添加空白小工具。

效果图请见此处(不知道为什么被识别为18+了,请忽视)。目前小工具已经在Beta Cluster部署,目前看来没有什么大问题。各位如需测试,请前往Beta Cluster注册账号,并启用“优化中文和其他字符混排时的字距”小工具。

小工具GitHub仓库地址位于这里。--碟之舞📀💿 2023年8月21日 (一) 10:38 (UTC)[回复]

(!)意见 截图来看感觉间距稍大(单个字符宽),不习惯。型号两侧的间距规则有点怪。可能不少人在等浏览器新CSS。--YFdyh000留言2023年8月21日 (一) 13:34 (UTC)[回复]
@YFdyh000:间距大小都是0.125em。--碟之舞📀💿 2023年8月22日 (二) 01:07 (UTC)[回复]
记得规范是半个字符宽?--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8月22日 (二) 06:32 (UTC)[回复]
@Shizhao:摘自中文排版需求§横排的中、西文混排配置

……原则上,汉字与西文字母、数字间使用不多于四分之一个汉字宽的字距或空白。

目前的宽度和苹果在iOS/macOS上自动添加的中英文空白差不多。--碟之舞📀💿 2023年8月22日 (二) 11:16 (UTC)[回复]
如果说是0.125em的话,应该非常窄,但是看效果图似乎不是这样。跟我的1/4em差不多,我用的\u{2005},我觉得效果就蛮好了。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浏览器并不会忠实地处理这些空白字符,似乎最小就是1/4em了,而且有些空白字符还会扩张,我选的这个2005似乎是不会扩张,稳定是1/4em,所以我选它的。 1=0欢迎加入WP:维基百科维护专题 2023年8月28日 (一) 02:13 (UTC)[回复]
(!)意见 用大字号的时候看不出有空白。--ItMarki探讨人生 2023年8月22日 (二) 08:11 (UTC)[回复]
我试了一下,对比前后能看出空白。能否给一下复现步骤?如果不满意的话,可以用CSS手动加大间距。--碟之舞📀💿 2023年8月22日 (二) 11:16 (UTC)[回复]
这里。--ItMarki探讨人生 2023年8月22日 (二) 15:03 (UTC)[回复]
@ItMarki:修复了。如果没有效果的话请等待缓存刷新。--碟之舞📀💿 2023年8月23日 (三) 02:36 (UTC)[回复]
我记得以前Alexander Misel君还是谁写过功能一样的小工具来着。——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3年8月22日 (二) 13:34 (UTC)[回复]
对。我这个加空白的方式不一样,还有对长条目做了性能优化。--碟之舞📀💿 2023年8月23日 (三) 02:37 (UTC)[回复]
User:AnYiLin/js/pangu wiki.user.js,应该是这个吧。--萧漫留言2023年8月23日 (三) 07:13 (UTC)[回复]
既然盘古之白作为常年提案一直争论不休,并且不止一位编者专门为此编写了小工具,不如择其善者加入本地参数设置,并对所有用户默认开启。这样既优化了中西文混排时的显示效果,也解决了编者手动加空格的问题,从根本上避免了无谓的空格编辑战。待到主流浏览器支持自动加间距后,再将小工具弃用即可。--萧漫留言2023年8月23日 (三) 07:38 (UTC)[回复]
不建议默认开启,目前所有通过JS加空格的做法都没办法100%保证完全不存在兼容问题。--碟之舞📀💿 2023年8月23日 (三) 08:00 (UTC)[回复]
“兼容问题”是指什么问题?如果不是太大的问题,应该不妨碍默认启用。--萧漫留言2023年8月23日 (三) 09:17 (UTC)[回复]
难说。我测试的时候就遇到很严重的问题,比如直接导致Vector 2022搜索坏掉,当然现在修好了,但是谁也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碟之舞📀💿 2023年8月23日 (三) 14:11 (UTC)[回复]
请问能否部署为本站非默认小工具?如果没有异议的话我开始公示了。--碟之舞📀💿 2023年8月24日 (四) 13:42 (UTC)[回复]
如果部署,小工具页面应加备注,确保使用者理解条目源码中应该不手动加空格,而非相反。--YFdyh000留言2023年8月24日 (四) 16:26 (UTC)[回复]
我觉得这是应该在格式手册中规定的内容,和小工具本身无关吧?--碟之舞📀💿 2023年8月25日 (五) 02:02 (UTC)[回复]
我很担心有人误解为这个小工具是纠正为“正确格式”,然后用户去修改条目源码。如果加入小工具,建议描述阐明调整与MOS:空格的关系或不同。--YFdyh000留言2023年8月25日 (五) 04:57 (UTC)[回复]
我建议同步修改格式手册。能否另开讨论?--碟之舞📀💿 2023年8月25日 (五) 06:32 (UTC)[回复]

2023年第34期技术新闻

2023年8月21日 (一) 15:24 (UTC)

导航模板标题呈现

两年多后,问题再度出现。

看看这个模板模板:Campaignbox 阿富汗内战,有没有人发现导航模板标题呈现偏左了 ? 偏左得很夸张。

被“查论编”挤的。可能与模组:Navbar模组:Navbar/configuration模组:Navbar/styles.css模板:Hlist/styles.css它们有关。

但它们全都是全保护,需要管理员处理。

另外,如果和模组:Navbar有关的话,修改的同时,顺便请求移除模组:Navbar第164至166行涉及Category:Name参数和实际不同的导航框和Tracking=no的代码,其令Category:Name参数和实际不同的导航框出现不能清理的页面,影响或掩盖真正能处理的页面。相关请求无争议。请求放在模组讨论:Navbar。--约翰同志-条目裱糊匠留言2023年8月21日 (一) 20:07 (UTC)[回复]

有wikiplus则变成偏右。旧版。源码中的TemplateStyles:r78597504(Module:Navbar/styles.css)和wikiplus的“(快速编辑)”元素去掉后则正常。--YFdyh000留言2023年8月21日 (一) 20:28 (UTC)[回复]
我没有用小工具的“可折叠表格支持”脚本,而是自己改了一个旧版样式同功能的脚本(User:Cwek/collapsibleTables.js),显示的标题是居中的。如果使用小工具的“可折叠表格”脚本,按照我给的折叠按钮css样式是 float: right; font-weight: normal; text-align: right; width: 8em;并且消除margin-left,按钮就“恰好”归位,标题也正常了。——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3年8月22日 (二) 00:47 (UTC)[回复]
默认小工具的样式也是一样的,但要消除margin-left。——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3年8月22日 (二) 00:49 (UTC)[回复]
需要处理的是Module:Navbox,我弄了个从英维移植的Module:Navbox/sandbox,已做本地化处理,经测试可解决以上问题。
测试页面:Template:Campaignbox 阿富汗内战。(测试例子转到这里:Template:Campaignbox_阿富汗内战/testcases。——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3年8月22日 (二) 06:30 (UTC)[回复]
其余测试样例:Template:Navbox/testcases
差异:[19]。--Taeas留言2023年8月22日 (二) 05:00 (UTC)[回复]
@Comrade John @Cwek @YFdyh000--Taeas留言2023年8月22日 (二) 05:05 (UTC)[回复]
粗看了一下,好像有部分旧代码的配置没完全保留下来(titleCell部分),先观望。可以用testcase套一个实例,然后对比输出html和css样式,我弄NavboxV2也是这么对比判断。——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3年8月22日 (二) 05:44 (UTC)[回复]
不一定要全部保留的,显示效果没问题就行。--Taeas留言2023年8月22日 (二) 05:50 (UTC)[回复]
修改前:
修改后(沙盒版本):
--Taeas留言2023年8月22日 (二) 05:53 (UTC)[回复]
将更换前(User:Cwek/工作室/77637380)和更换后(User:Cwek/工作室/78614658)的输出做了对比,这已经是完全改变了原有Navbox的结构了。非常不建议,如果只是Category:Name参数和实际不同的导航框的问题,或者可以在相应的调用添加参数来关闭这个功能,而不是大概。我不认为不同语言项目类似功能的代码脱同步有什么问题。——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3年8月22日 (二) 06:23 (UTC)[回复]
这个问题跟Category:Name参数和实际不同的导航框无关。--Taeas留言2023年8月22日 (二) 06:38 (UTC)[回复]
那就有必要更新这个Navbox的代码?是不是Navbox和Navbar的Lua代码中都有各自的对Category:Name参数和实际不同的导航框标注检测而产生冲突?——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3年8月22日 (二) 06:41 (UTC)[回复]
会不会是之前引进Navbar调整中引入了新的css模板样式(因为TemplateStyles:r78597504好像就是Navbar的模板样式,不太确定,可能以前并没有专门引入这个?或者Navbar的样式一直都在Commons.css中?)导致的问题?——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3年8月22日 (二) 06:40 (UTC)[回复]
Navbar更新后确实引入了Module:Navbar/styles.css。另外,Commons.css里似乎也有Navbar的样式。--Taeas留言2023年8月22日 (二) 08:40 (UTC)[回复]
不太确定居中问题是不是这个原因,只是根据渲染后的css结果推测:默认Navbox标题行的标题div是没有margin的,然后Navbar的div默认设了width为8em,挤占了左边8em的宽度(而且加浮动左边),我写的折叠按钮脚本也给了按钮字占位div为浮动右边+width为8em,刚好平衡了。小工具的折叠脚本给折叠按钮还加多了margin-left为0.5em,刚好还把标题行的内容顶了下去。新Navbox的话,Navbar的width为auto,但给标题的div给了margin: 0 4em(也就是左右给外展4em),刚好也规避了这个问题(只要Navbar和右边的按钮长度不超过4em的话)。——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3年8月22日 (二) 07:01 (UTC)[回复]
如果要解决这个居中的话,Module:Navbox#L-122加多margin: 0 4em;。不考虑Wikiplus这个外部脚本的问题。——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3年8月22日 (二) 07:08 (UTC)[回复]
已在Module:Navbox/sandbox2进行尝试,测试效果是这样的:Template:Campaignbox_阿富汗内战/sandbox,问题没有得到解决。--Taeas留言2023年8月22日 (二) 08:50 (UTC)[回复]
试下margin: 0 8em;[25]),Navbar的div给了8em,collapseButton的div也是8 em。——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3年8月22日 (二) 09:44 (UTC)[回复]
试了下,还是刚才那个页面。标题居中了,但是长文字不会换行。--Taeas留言2023年8月22日 (二) 09:50 (UTC)[回复]
长文字不会换行应该是本来就是这样?因为标题div没有限制width,所以有多长字就撑开div多宽,除非通过titlestyle注入width和强制内部元素换行的属性。——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3年8月22日 (二) 09:58 (UTC)[回复]
那没问题了。应该可以让管理员帮忙部署了吧。--Taeas留言2023年8月22日 (二) 10:01 (UTC)[回复]
Module:Navbox#L-122加多一行:css('margin', '0 8em')Module:Navbox#L-62加多一行tracking='no'(解决Navbar和Navbox一起检测Category:Name参数和实际不同的导航框),大概这样?——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3年8月22日 (二) 10:07 (UTC)[回复]
Wikipedia:互助客栈/技术#修改Module:Navbox列出了几种类型的模板,只在Module:Navbox#L-62加多一行tracking='no'不能解决全部类型的问题,所以还是在Navbar移除比较好。--Taeas留言2023年8月22日 (二) 10:12 (UTC)[回复]
无意见,应该是因为Navbar更新而带入的问题(?)。——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3年8月22日 (二) 11:03 (UTC)[回复]
移除Module:Navbar第164至166行涉及Category:Name参数和实际不同的导航框的代码就行,那个是本地另外加的。--Taeas留言2023年8月22日 (二) 11:15 (UTC)[回复]
如果降一级到模板保护的话,我的权限足够去改。——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3年8月22日 (二) 10:08 (UTC)[回复]
如果改成给Module:Navbox#L-122添加margin: 0 auto;width:fit-content;,应该可以解决这个问题。--Taeas留言2023年8月22日 (二) 09:14 (UTC)[回复]
不过,不知为何,标题栏高度会被撑开一点点。--Taeas留言2023年8月22日 (二) 09:18 (UTC)[回复]
@Comrade John @Cwek 我已在Template:Campaign进行修复,不知效果是否达标。--Taeas留言2023年8月22日 (二) 09:31 (UTC)[回复]
已回退。--Taeas留言2023年8月22日 (二) 10:00 (UTC)[回复]

@TaeasYFdyh000cwek所以现在情况如何,有什么解决办法 ? 导航模板标题仍呈现偏左。--约翰同志-条目裱糊匠留言2023年8月22日 (二) 11:54 (UTC)[回复]

Module:Navbox#L-122增加一行:css('margin', '0 8em')--Taeas留言2023年8月22日 (二) 12:35 (UTC)[回复]
同样需要管理员的帮助。--Taeas留言2023年8月22日 (二) 12:35 (UTC)[回复]
我回退了Navbar模组修改,似乎有改善一点。——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3年8月22日 (二) 13:40 (UTC)[回复]
直情解决了问题。--约翰同志-条目裱糊匠留言2023年8月22日 (二) 13:44 (UTC)[回复]
下一步应该是重新部署吧。--Taeas留言2023年8月22日 (二) 15:27 (UTC)[回复]
Module:Navbar/styles.css#L-3font-size: 88%;移除即可解决以上问题。--Taeas留言2023年8月22日 (二) 15:28 (UTC)[回复]

德国 Lua错误:not enough memory

此条目出现大量报错。--落花有意12138 2023年8月26日 (六) 13:24 (UTC)[回复]

Module:Lang可怕的内存消耗

只要条目当中引入了{{lang-xx}}系列模板,就会用到Module:Lang。引入这个模组,会带来大致16MB的内存开销。讽刺的是,{{Lang}}模板本家没有用到这个模板,不知道这是不幸还是万幸。我简单地把德国条目所有{{lang-de|xxx}}改成了[[德语]]:{{lang|de|xxx}},就挤出来了十几个MB的空间,这个条目就不报错了。

英维的{{lang}}采取了引用模组的方法。我担心日后有人说要同步模板,又把条目搞炸了。也许,懒加载是个好东西呢。--MilkyDefer 2023年8月27日 (日) 09:45 (UTC)[回复]

调用{{#invoke:Unicode data|is|Latin|àzàhàr̃iyyā̀}}会占用15.5MB(多次调用稍有增长)。可能该建议改进这个模块。wikifunctions也许会有帮助?--YFdyh000留言2023年8月27日 (日) 18:02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