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新条目推荐/候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Le Concorde留言 | 贡献2012年8月13日 (一) 14:54 :​ 唐慧劳教案,反对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新条目推荐

其他評選

條目 新条目推荐 · 優良條目 · 典范条目 其他 新闻动态 · 同行评审 · 特色列表 · 特色圖片

你知道吗?

规则
问题指南
栏目更新指引
提交新评选提名

更新時間

  • 現在是2024年6月3日 (一) 05:40 (UTC) (←這個時間可能不準確,建議先刷新
  • 上一次更新是在:2024年6月3日 (一) 04:07 (UTC)
    • 更新頻率:已確認條目少於6條為8小時,7-12條為4小時,13-16條為3小時,否則每隔2小時更新1次,機械人會自動調節頻率。

正在進行的新條目推薦及投票

8月13日

  • 哪一种印度研製的包絡式槍機衝鋒槍發射5.56 × 30 毫米彈藥,可在槍管以上裝上刺刀?
    MSMC衝鋒槍 [·]”由作者自荐,主編者为ArikamaI [·],属于槍械类,提名于2012年8月13日 (一) 13:43 (UTC)4ed8105c7342f523e11e5b79a9a4ab810f566c96

8月12日

  • 2012年8月3日,湖南永州一名母亲因女儿被逼卖淫而向永州政府上访,却被当地公安局劳教哪一起案件
    唐慧劳教案 [·]”fxqf [·]提名,主編者为Huangdan2060 [·],属于中国法治类,提名于2012年8月12日 (日) 11:02 (UTC)af0980f0afcad9d21868643b2c03921c4ed02a75
    • (+)支持,提名者投票。--Fxqf·留言簿 2012年8月12日 (日) 10:55 (UTC)[回复]
    • (+)支持,关注。--Amazingloong 2012年8月12日 (日) 11:49 (UTC)[回复]
    • (+)支持--chaus留言2012年8月12日 (日) 13:11 (UTC)[回复]
    • (&)建議:建议将名称改为唐慧事件。虽此人之前被(判)劳教,但现在已经撤销,唐慧劳教案此名称不太准确。再(-)反对,原因如下:
      • 1、“……11岁的乐乐……”前文并无交待乐乐是谁;
      • 2、中立性问题极为严重,如“……但是法院没有给出公开公正的判决……”、“因为唐慧深知民警和地方政府故意包庇色情场所和渎职政府人员”、“由于中国共产党官官相护和权大于法,唐慧各种合法维权行动都被当地政府搅局”、“为了包庇公安局和渎职政府官员,法院以拖延时间对付唐慧”、“由于法院4年都没有还被害人唐慧和女儿乐乐一个公开公正的判决”;
      • 3、详略欠得当(其实也是中立性的问题),全文全从唐慧角度出发,政府的相关处置的描述极少,关于湖南省已经撤销处罚的决定更是一字未提;
      • 4、摘自《长江商报》的评论过多,是否涉及版权问题?
    • 其他:我始终认为,维基人在编写条目时,不能带有或者只应带有少量的个人感情,或者更残酷的说法是,维基人在编写条目时,应该是冷血动物,关于唐慧母女两人的遭遇谁都会很同情,但这并不是我们在编写条目时,立场偏向她们的理由。——2012年8月12日 (日) 13:15 (UTC)語句不通順不舒服斯基┣●┫不想屌我敬請留言呐親
    • (~)補充:补充其他非中立言论:
      • 1、“《南方都市报》社评《惟有法治能让唐慧不再孤立无依》……同时也戳破了湖南省人民政府“法治湖南”影子下“权大于法、官官相护”的真相……”原评论中我并无看出此层意思,系编撰者自行研究?
      • 2、“《长江商报》专文《权力思维不能突破法律边界》指出了中国共产党用“维稳”和“和谐社会”打压维权活动和维权人士的真相”,编者把维基百科当成大妓院呢?
    • 楼上点支持票的真的看过此条目?——語句不通順不舒服斯基┣●┫不想屌我敬請留言呐親 2012年8月12日 (日) 13:33 (UTC)[回复]
    • (-)反对,看了一段就看到了“但是法院没有给出公开公正的判决”。--哪位维基人能够一下打死五个2012年8月12日 (日) 13:57 (UTC)[回复]
    • (-)反对,其它的暂且不论,看到最后一句“认为唐慧6年上访4次被政府抓拿的痛苦经历体现了政府尊重民权”无法理解这句所要表达的意思,参考来源原始意思为“宽容上访者体现政府尊重民权”,编者的这句是否存在歧义?--WxzbbTALK2012年8月12日 (日) 14:55 (UTC)[回复]
    • (-)反对,中立性就不说了。另外全文感觉像是读报纸不是看百科全书(或许和中立性也有关系……?),语气需要再调整。另外请务必以读者对此事毫不知情为前提写,最好把人物关系交代清楚。建议:
      • “乐乐(化名)”应指明关系
      • 中立性,例如:
        • 修改前:由于中国共产党官官相护和权大于法,唐慧各种合法维权行动都被当地政府搅局
        • 修改后:唐慧的各种合法维权行动均受到当地政府阻挠
        • 修改前:为了包庇公安局和渎职政府官员,法院以拖延时间对付唐慧,说“超过追溯日期”
        • 修改后:法院答复是“超过追溯日期”
        • “由于法院4年都没有还被害人唐慧和女儿乐乐一个公开公正的判决”中“公开公正的”可以拿掉
        • 两方声音不对等,缺少政府方面的消息
      • 如果“中国共产党官官相护和权大于法”有可靠来源的话当我没说(请不要拿“公认”说事)
      • 原创研究啥的……大忌,比如:
        • 戳破了湖南省人民政府“法治湖南”影子下“权大于法、官官相护”的真相:我在原文里连“权大于法”这四个字都没看到
        • 指出了中国共产党用“维稳”和“和谐社会”打压维权活动和维权人士的真相:不好意思我还真没找到哪里写了
      • 那个引用《长江商报》的地方建议复述一下,290个字一模一样真的……
    • 不介意的话我去把语气处理一下?--バカあたい最強!留言 2012年8月13日 (一) 14:53 (UTC)[回复]

8月13日

8月12日

8月13日

8月11日

8月13日

8月11日

8月13日

8月11日

  • 哪場戰爭是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战 [·]”由作者自荐,主編者为KOKUYO [·],属于war类,提名于2012年8月11日 (六) 06:44 (UTC)8ceebc90dd8defc386090ffe49cd934a6cf1f8ef
    • (+)支持Ai6z83xl3g留言2012年8月11日 (六) 06:38 (UTC)[回复]
    • (+)支持,已经足够长和丰盛了,应该可以优良条目了吧(前面的注脚量偏少)--路过围观人士 2012年8月11日 (六) 06:43 (UTC)[回复]
    • (+)支持--chaus留言2012年8月11日 (六) 07:08 (UTC)[回复]
    • (!)意見:个别语句描述欠佳或疑似中立性有问题,如:
      • 1、“……这包括有犹太人大屠杀以及于首次在战争中对广岛市、长崎市使用原子弹等等……”此句应改为“这包括犹太人大屠杀以及首次在战争中使用原子弹等造成的大量平民死亡”;
      • 2、“尽管早在1937年时,日本便与当时作为中国代表的中华民国爆发了中国抗日战争。不过大多数人仍多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定为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开始,这次入侵行动导致以英国为首的大英帝国与法国随即向德国宣战。”前一句有些啰嗦,改将“当时作为中国代表的中华民国”改为“中国”比较合适,后一句建议改为“不过大多数人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爆发的事件是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这次入侵行动导致大英帝国与法国随即向德国宣战”;
      • 3、“……但也促使了原本几乎统辖整个欧洲地区的轴心国被迫投入大量的军力来维持优势。”建议最后改为“来维持对苏联的进攻”。
      • 4、“最后在美军投下原子弹轰炸后,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也宣布愿意无条件投降,随着亚洲战事的停息也意味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建议改为“美军分别在广岛市、长崎市投下原子弹,并造成大量日本平民死亡,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愿意无条件投降,亚洲战事停息,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
      • 5、“1945年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国军胜利宣告结束”建议将“国军”改为“同盟国”;
      • 6、“与此同时过去各个欧洲大国的影响力则逐渐下降,这纷纷促使了亚洲的非殖民化(Decolonisation of Asia)与非洲的非殖民化(Decolonization of Africa)而让许多殖民地纷纷宣告独立。”建议改为“与此同时,由于原欧洲大国影响力的逐渐下降,许多在亚洲和非洲的原欧洲大国的殖民地纷纷通过非殖民化运动宣告独立。”
      • 7、“其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始时间的说法还包括有在1935年10月3日时,便因为义大利入侵衣索比亚而爆发。”建议改为“因为1935年10月3日,意大利开始入侵衣索比亚,也有学者将此事件列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始时间。”
      • 8、“有些人认为应是要参考如欧洲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战胜利纪念日(1945年5月8日),以纳粹德国政府在柏林正式签订投降书的当天为基准,延伸过来将终战日期订为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停战协定那天。”建议改为“有些人认为,应参考1945年5月8日纳粹德国在柏林正式签订投降书,而被欧洲各国列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战胜利纪念日,而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期定为日本正式签署停战协定的1945年9月2日。”
      • 9、“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彻底改变了战败的同盟国其政府的政治版图,这包括有奥匈帝国、德国和鄂图曼帝国等,而在1917年布尔什维克也成功夺取了俄罗斯政权。同一时间,作为战胜国的法国、比利时、义大利、希腊和罗马尼亚也纷纷获得领土。然而伴随着许多战胜国纷纷另外设立新的地方政府管理获得的土地,包括奥匈帝国、俄罗斯帝国和鄂图曼帝国都纷纷宣告瓦解。”建议改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协约国和同盟国的政治版图彻底改变,作为战胜国的法国、比利时、意大利、希腊和罗马尼亚获得大量领土,而战败的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俄罗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则纷纷瓦解。”
      • 10、“1937年7月日本发起了七七事变,随后日军便攻下中国过去作为重要首都的北京。”建议改为“1937年7月日本发起了七七事变,占领了有重要政治意义的北京。”
      • 11、“在中国与德国结束彼此的合作关系后,苏联迅速与中国签署了《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同时也提供军需物资以支援中国对日作战。”此句疑似与事实不符,德结束对中国军事援助哪怕是名义上也是在1938年初,而条约签署时间却是1937年8月。
      • 12、“大元帅蒋中正也决定部署了他辖下素质最佳的部队防卫上海……”此时何以将蒋中正称为大元帅?建议改为“中华民国总统蒋中正也决定部署了他辖下最精锐的部队防卫上海。”
      • 13、“1938年6月,中国军队为了阻止日军继续向前推进,故意提前引导黄河泛滥。”将人为决提的事情掩盖,有疑似有违中立之嫌。
      • 14、“而在亚洲战区,尽管双方都互有发起攻势,但是在1940年时中国和日本之间的战争陷入僵局。”事实上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一直是以被动防御为主,很少主动发起进攻,此处描述为“互有发起攻势”疑似不准确,给人以中日双方势均力敌之感。
      • 15、“同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华北一带发起攻势,以报复日本在占领地区对共产党党员和一般民众实施严厉的三光政策措施,同时也成功减少日军的人力和物资。”“三光政策”最早见于1941年刊行的解放日报,与三光政策有关的日本军令发布日期也是在1940年10月以后(“这次作战的目的,与过去完全相异,乃是在于求得完全歼灭八路军及八路军根据地,凡是敌人地域内的人不问男女老幼,应全部杀死。所有房屋,应一律烧毁,所有粮秣,其不能搬运的,亦一律烧毁,锅碗要一律打碎,井要一律埋死或下毒。”),因此此描述不太准确;
      • 16、“日军在6月中旬时成功攻下长沙、并在8月初占领沈阳”,此处沈阳应为衡阳;
    • 除此之外,还存在以下问题:描述亚洲战区的部分比较简略,影响部分还应包括二战后至今仍然存在的领土争端(如钓鱼岛、台湾问题等)——語句不通順不舒服斯基┣●┫不想屌我敬請留言呐親 2012年8月11日 (六) 09:00 (UTC)[回复]
    • 暂时(-)反对pov--CHEM.is.TRY 2012年8月11日 (六) 12:03 (UTC)[回复]
    • (-)反对,条目字节数增加一倍,但正文字数反而由3万字减少到2万7千字,不符合“擴充原文的2/3以上並至少擴充2000位元組”的规定。请转优良条目评选。另外,条目的原版本是从enwp翻译之后,由众多维基人重新整理并为条目中立性做了很多工作,现在的版本似乎仅仅把英文版现版本翻译出来以后替换了原来的版本,如果是这样,那么之前其他用户的努力就被归零了,这是很可惜的。--Gilgalad 2012年8月11日 (六) 12:32 (UTC)条目[回复]
    • (+)支持,以抵銷MtBell的票。如果你用檢視歷史,就看得出來KOKUYO增加本條目的字節數接近原文的兩倍。PORTALandPORTAL2rocks 2012年8月12日 (日) 03:21 (UTC)[回复]
    • (-)反对,參考資料過度翻譯及一堆英文內連紅字,回退了我兩次的修改;太長,讀者不會有閱讀的意欲--Dragoon16c留言2012年8月11日 (六) 13:12 (UTC)[回复]
    • (+)支持--龍威留言2012年8月11日 (六) 14:21 (UTC)[回复]
    • (-)反对,知道LZ不爱听,我不勉为其难了。--铁铁的火大了留言2012年8月11日 (六) 23:13 (UTC)[回复]
    • (-)反对,参考文献过度翻译,十分难看且不便。--MakecatTalkDC10 2012年8月12日 (日) 02:22 (UTC)[回复]
    • (-)反对KOKUYO有被迫害妄想症,抑或怀疑别人对他所编辑过的条目的修订均是抱有恶意的?因为个别语句翻译十分西方化,不太符合中文的语法习惯,昨晚我修饰了导言部分的个别语句,并改正了其中的一个翻译错误,但今早醒来,发现KOKUYO给取消修订了。见[1]——語句不通順不舒服斯基┣●┫不想屌我敬請留言呐親 2012年8月12日 (日) 02:41 (UTC)[回复]
      • (:)回應:「到了1941年12月,为了確保在東亞中南半島的優勢,佔領整個亞洲太平洋地區,已經加入軸心國的大日本帝國陸續襲擊了在太平洋的美國統轄地區歐洲殖民地,並很快在西太平洋地區獲得了主導權。」原來大陸中文語法是這樣教的……--KOKUYO留言2012年8月12日 (日) 03:04 (UTC)[回复]
        • (:)回應:“到了1941年12月,已经加入轴心国的大日本帝国为了能够占领整个亚洲及太平洋地区以确保其在东亚与中南半岛的优势,陆续袭击了位在太平洋的美国统辖地区和其他欧洲殖民地,并很快地于西太平洋地区获得了主导权。”按你原句的理解,日本占领整个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是为了能够确保其在东亚与中南半岛的优势,你不觉得逻辑很奇怪吗?正常的逻辑因果应该是,确保在东亚与中南半岛的优势的目的,是为了占领整个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我将“为了……”句提前,是为了防止句子过长。--語句不通順不舒服斯基┣●┫不想屌我敬請留言呐親 2012年8月12日 (日) 03:22 (UTC)[回复]
          • (:)回應:美國與盟國的封鎖政策讓日本資源短缺→日本認為應該向東南亞地區獲得資源才能繼續發展→那裡是歐洲的殖民地所以要攻打→但因為美國可能會干涉所日軍必須速戰速決,設法建立一層防護圈來防衛→而美國外圍基地的珍珠港就必須給予打擊免得讓美國有反擊之力。佔領中南半島以獲得發展資源且避免他國干涉,並沒多大違背,要不要咱再改修辭也無妨。--KOKUYO留言2012年8月12日 (日) 03:37 (UTC)[回复]
            • (:)回應:请在最前面加上一句:为了能够占领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日本发动一系列战争→日本属岛国,战争资源极度缺乏。另外,从英文原文来看,确切的说法应该 是“为了称霸(或控制、占据)东亚和印度支那(即东南亚)”,而你现在修改后的“已經加入軸心國的大日本帝國為了能夠在亞洲太平洋地區確保具領導地位”,而当时日本虽然侵占了中国部分地区和东南亚部分地区,在中国部分地区也取得领导地位,但在太平洋地区和东南亚地区并未获得领导地位,你直接将当时未发生的事情描述成已经发生的事情了。当时我未看英文,也跟着你出现了同样的错误。——語句不通順不舒服斯基┣●┫不想屌我敬請留言呐親 2012年8月12日 (日) 04:15 (UTC)[回复]
    • (+)支持:这是新条目推荐,不是优良条目评选。作为DYK当然是合格了。DeBit留言2012年8月12日 (日) 03:19 (UTC)[回复]
    • (-)反对,参考文献过度翻译--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2年8月13日 (一) 13:13 (UTC)[回复]

8月13日

8月11日

8月10日

8月13日

8月10日

8月13日

8月10日

8月9日

8月8日

8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