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红卫兵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今古庸龍留言 | 贡献2014年3月21日 (五) 02:25 →‎历史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红卫兵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特殊人群,大部份由高校学生组成。红卫兵并不是真正的国家军队,而是一种狂热的準軍事政治组织。文革期間對中國社會、政府和經濟構成極嚴重的打擊,傳統的歷史文物、遺跡、名人的墳墓和文獻皆遭毀滅性的破壞。

背景

毛澤東得到了人民的擁護,發動和領導文化大革命政治運動,在第一次国共内战之前,於《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曾説過:「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做文章,不是繪畫繡花,不能那樣雅緻,那樣從容不迫,文質彬彬,那樣溫良恭讓。革命就是暴動,是一個階級推翻一個階級的暴烈的行動。」「對敵人的同情就是對革命事業的犯罪。」

紅衛兵在領取毛澤東的旨意後,奔赴全國各地。他們忠心不貳,對毛澤東的崇拜狂熱到超乎宗教信仰的境界。毛泽东组织团队(后称四人帮)进行立体全面的行销整合,从整体推广策略到各类的宣传形式,如大字报、红色宣传画、具有宗教特色的忠字舞、日常生活语言中每句必有的宣誓口号等,利用各种传媒载体通过从政治、经济、哲学、文学、教育和文艺等多方面对民众进行思想渗透。在文化大革命正式发动前,做足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使得此次政治活动能在发动后极短的时间内达到高潮,并长久持续。

定义

在中国近代历史研究上,史学家往往将红卫兵分为广义与狭义的两种定义。广义的红卫兵泛指将自己系上红色袖标的各种民间团体,包括工人农民军事院校的学员和机关、文艺团体的从业者等,狭义的红卫兵则是指大学中学青年学生所自发组成学生团体。

红卫兵是通称,每个学校裏都有几支或十几支分别取不同名称的红卫兵组织,如“全无敌”战斗队、“丛中笑”战斗队等,名称多来自毛泽东诗词或当地当时的重大事件之日期。许多个学校的红卫兵组织因观点一致而联合,又称兵团。

红卫兵的宗旨包括打倒“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资产阶级反动权威”和“资产阶级保皇派”,“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等。手段有大字报、大批斗、“破四旧”、“抄家”等,而“打砸抢”的行为时有发生。他们的造反行动冲垮了各级党政机关现成的运行体系,成为毛泽东进行文化大革命、达成其政治目标的工具之一。

红卫兵的典型着装是头戴绿军帽、身着绿军装、腰间束武装带、左臂佩红袖标,手握红宝书

历史

毛泽东选集文革前的版本

最早的红卫兵名称来自于一位清华附中学生张承志(后来成为著名作家)的笔名(根據駱小海宋柏林的回憶,張承志最早的筆名是紅衛士),意为“保衛毛主席的红色卫兵”,在1966年5月29日清华附中预科651班所贴的大字报上开始使用。6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文化大革命宣言后,其它中学学生所贴的大字报就纷纷书上红卫兵署名。红卫兵运动能够在文化大革命初期迅速席卷全国,靠的是國家補貼紅衛兵全國大串連,吃住不花錢,各地紅衛兵與北京紅衛兵間互聯絡,以及毛泽东从1966年8月18日开始,连续八次检阅(习惯上叫接见)超过一千万红卫兵。毛泽东当时的装束便是一身绿军装,臂戴红卫兵红袖章。

1966年6月以来,红卫兵开始用暴力手段清除「四舊」,进而对早已经失去反抗能力的地富反坏右黑五类分子施加残忍的暴力迫害,致死致伤成千上万。

1967年进入夺权阶段后,围绕权力分配(在新成立的革委会裡名额的多寡、谁分管有实权的部门)纷争吵闹不休,红卫兵组织分裂为不同的派别,以致发展到大规模武鬥。毛泽东于是说“现在是小将犯错误的时候了”。工宣队军宣队相继进入学校等单位系统,红卫兵逐渐失势,退出了文革舞台的中心。随着1968年开展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红卫兵的政治组织终于解散。

1969年的九大之后,随着“復課鬧革命”的中央号召,红卫兵的名称被借用,而共青团当时已经几乎瘫痪。1975年,在共青团“十大”筹备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王洪文提出,在中学把共青团和红卫兵两个组织合併,定名为“红卫兵”。然而当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於1978年10月16日召开时,文革已经结束,共青团和红卫兵的合併没有实现。

同期,在小学,红小兵代替了少先队(中国少年先锋队),1978年后少先队恢复。

派别

红卫兵并不是一个统一的组织,派别林立,互不隶属,互相斗争。根据时间、出身和政治主张,大概可以分为:

以上所列“各派”也不是一体,而只是具有大致相同的特征。红卫兵没有统一的组织。

研究書目

外部链接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