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互助客栈/消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Mountain留言 | 贡献2014年5月22日 (四) 14:56 →‎转发:被“革了命”的维基百科和进化中的知识协作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本页发布暨討論维基百科及其姊妹计划的新闻和消息。並請同時整理放至於维基百科:新闻报道


掌握維基媒體各項消息,請參閱以下渠道:

請注重礼仪、遵守方針與指引,一般問題請至互助客棧其他區知识问答提出,留言后请务必签名(点击 )。


發表前請先搜索存档,參考舊討論中的内容可節省您的時間。
公告欄
# 💭 話題 💬 👥 🙋 最新發言 🕒 (UTC+8)
1 Wikidata weekly summary #629 1 1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 2024-05-27 23:12
2 基金會及全域社群事項整理(2024年5月) 4 3 Cwek 2024-05-31 08:53
3 公告第一屆《通用行為準則》協調委員會 1 1 RamzyM (WMF) 2024-06-03 16:15
4 Wikidata weekly summary #630 1 1 Danny Benjafield (WMDE) 2024-06-04 00:14
發言更新圖例
  • 最近一小時內
  • 最近一日內
  • 一週內
  • 一個月內
  • 逾一個月
特殊狀態
已移動至其他頁面
或完成討論之議題
手動設定
當列表出現異常時,
請先檢查設定是否有誤


转发:被“革了命”的维基百科和进化中的知识协作

传送门:http://tech.sina.com.cn/zl/post/detail/i/2014-05-15/pid_8452959.htm-- 2014年5月17日 (六) 06:03 (UTC)[回复]

原文有一些观点有意思,但我认为它指出的道路—“后维基时代的知识图景”一节—里面有些点是不成立的,更让人隐隐感觉本文是在给某些商业机会做铺垫。 因为我也有一些系统的思考,这里给出我对此文的回应,也希望大家可以探讨:

文章开头指出—“存量知识已经渐渐‘颗粒归仓‘,增量知识又因为支离破碎而无法捡拾”,这个观点是有趣的。很多人都在做类似的思考,也包括我在内。 先简单说一下“后维基时代的知识图景”一节不成立的地方,后面再对增量过程来展开。

  • 人的因素确实重要;但考虑到知识生产(也就是增量部分)的艰难,所谓“社交网络及移动互联时代”的这些商业噱头并不成立。
  • 碎片化而非结构化:我个人也觉得碎片重要,但上文作者此处的碎片化应该是因循社交网路的碎片化而来的,那里的大部分碎片之间并没有太多逻辑的关联;碎片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人类知识增量过程是通过碎片一小步一小步艰难完成的,每一步都付出很多。
  • 媒介格式:格式对于思考的突破没有那么重要,音频、视频的出现,多半是在增量完成之后的解释阶段;信息可视化有助于增量的达成;格式问题目前看来 iPython Notebook 和WolframAlpha 的 CDF 都在努力解决,但整体突破或许可能要等待 HTML 的下一个重要版本了。这里的批评有待整个工业界的努力,对维基的批评并不简单成立。
  • 不再追求标准答案:维基从来没有追求过标准答案,这一条对维基的指责并不成立。

我个人对增量过程也很感兴趣,早在2002年汪丁丁先生早就撰文指出了“语言创造”的困难。

 汪丁丁观点修订版:宽带写作是宽带技术提供的创作方式,强调大规模的信息集结和带来的创作。
 大规模的集结或整合,绝非单纯的数量积累,而要求深度思考。
 思考越深入,集结规模就越可宽广。宽带写作的理想形态是在集结了整个网络上与主题相关的信息之后,
 在由此而达的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上,实行语言创造。

我对此曾经有如下的阐述:

 微博上人们相互呼应,新鲜想法诞生、传播、生长、发散、汇聚。
 围绕有生命力的想法,实践者联系起来产生实践活动,渐渐成长出人际圈和知识域。
 当后来者进入这圈子和领域时,需要一个引领的途径,实践者从想法中理出脚手架供人攀爬,
 有些脚手架存在几个世代甚至几千年了。它们是活的,是引领我们的路途。
 知识的集结、实践者团体的连接变得越来越容易,这是一个正在发生的过程;
 但语言的创造依然艰难,学习的过程不能被取代;
 碎片化的方式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领域,学习还是需要付出努力才能掌握前人留下的“脚手架”。

对于增量过程如何完成的,我个人的思考结果是一种知识的波动观和颗粒化机制:

回归到工具层面,我个人的观点是“智能增强”:

 机器不需要僭越人的位置去创造,而只是借助人类智能的创造力,通过相对固定的算法,
 把新词汇和新旧词汇间的关系综合起来,来帮助人们更好的做事情。这就是我们前面讲到的智能增强。

在工具的实现上,我觉得开源的或者商业的笔记类的知识工具是更可能的实现方式。

以上是我的一些简单看法。--Mountain留言2014年5月22日 (四) 14:53 (UTC)[回复]

老大哥批评欧洲法院允许个人要求谷歌删除链接的裁决

传送门:http://www.cnbeta.com/articles/292223.htm-- 2014年5月17日 (六) 06:03 (UTC)[回复]

一则关于阿拉伯语维基百科的报道

http://www.kaixian.tv/gd/2014/0516/5221307.html-- 2014年5月17日 (六) 06:06 (UTC)[回复]

Wikidata weekly summary #110

6月6日将修改隐私政策

[1]有人关注吗?--管闲事且对地图炮具有100%抗性的朝鲜的轮子留言2014年5月21日 (三) 03:14 (UTC)[回复]

中文维基语录将于28日几乎彻底的禁用本地上传(仅限管理员使用),有人关注么?!--Liuxinyu970226留言2014年5月22日 (四) 09:48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