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互助客栈/消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119.81.157.98留言2015年6月28日 (日) 07:03 →‎维基百科在中国大陆地区疑似遭到新一轮封锁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本页发布暨討論维基百科及其姊妹计划的新闻和消息。並請同時整理放至於维基百科:新闻报道


掌握維基媒體各項消息,請參閱以下渠道:

請注重礼仪、遵守方針與指引,一般問題請至互助客棧其他區知识问答提出,留言后请务必签名(点击 )。


發表前請先搜索存档,參考舊討論中的内容可節省您的時間。
公告欄
# 💭 話題 💬 👥 🙋 最新發言 🕒 (UTC+8)
1 基金會及全域社群事項整理(2024年5月) 4 3 Cwek 2024-05-31 08:53
2 公告第一屆《通用行為準則》協調委員會 1 1 RamzyM (WMF) 2024-06-03 16:15
3 Wikidata weekly summary #630 1 1 Danny Benjafield (WMDE) 2024-06-04 00:14
發言更新圖例
  • 最近一小時內
  • 最近一日內
  • 一週內
  • 一個月內
  • 逾一個月
特殊狀態
已移動至其他頁面
或完成討論之議題
手動設定
當列表出現異常時,
請先檢查設定是否有誤


维基百科在中国大陆地区疑似遭到新一轮封锁

今天(2015.5.19)开始就有中国大陆地区维基百科用户报告无法使用https访问维基百科。请大家前往Wikipedia_talk:狀況回報汇报情况,以便分析和商量对策。目前看来改hosts法仍然可用。windows用户可以下载自由门。ios用户可以前往app store下载arkvpn临时突破网络封锁。--Techyan留言2015年5月19日 (二) 11:41 (UTC)[回复]

赛风、Tor 也可以-- 2015年5月20日 (三) 13:44 (UTC)[回复]
可以访问却不能编辑啊,大段ip被封,看来党国要自己编辑条目了。--1776004789风不止留言2015年5月21日 (四) 01:18 (UTC)[回复]
不光是“自己编辑”,而且可能会向维基社群渗透。-- 2015年6月15日 (一) 05:32 (UTC)[回复]
剛才看到的消息,GreatFire證實維基百科已遭封鎖。Lecter 咖啡館♨ 2015年5月21日 (四) 05:55 (UTC)[回复]
昨基金會的調研團隊來到了北京,造訪了果殼。-- By LNDDYL.(留言2015年5月21日 (四) 08:39 (UTC)[回复]
哪有大段ip被封?试试其他的维基项目,都是好的。 http://208.80.154.224/ --Antigng留言2015年5月21日 (四) 08:43 (UTC)[回复]
福祸相依的事情,这样封禁的环境下,维基的条目质量会有所保护,而大量来自大陆的IP或新用户破坏能够得以减轻。对我们这些“大陆遗民”而言,在封禁期间,或许保持条目的更新更是一项艰巨挑战了。--Walter Grassroot () 2015年5月21日 (四) 15:18 (UTC)[回复]
没错,在中文维基百科的确存在不少来自大陆的IP用户和新用户的破坏和广告宣传等非建设性编辑。中共国封锁中文维基百科虽然会减少来自大陆用户的破坏,但同时也会影响到众多无辜的正常用户。--Lanwi1(留言) 2015年5月21日 (四) 17:45 (UTC)[回复]
“中共国”三字是Lanwi1君刻意为之?LOLKou Dou 2015年5月21日 (四) 19:05 (UTC)[回复]
不是,知道爱国不等于爱党的人一般都称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共国,因为中共国不代表拥有五千年神传文化的真正的中国。--Lanwi1(留言) 2015年5月21日 (四) 19:24 (UTC)[回复]
[來源請求]--Kuailong 2015年5月24日 (日) 05:01 (UTC)[回复]
“五千年神傳文化”?呵呵,法輪功的人果然一個個都是神經病,連說話也是……119.81.157.98留言2015年6月28日 (日) 07:03 (UTC)[回复]
学习了!Kou Dou 2015年5月24日 (日) 02:28 (UTC)[回复]
的确是矛盾啊。所以闷声发大柴是坠好的。-- SzMithrandir(留言2015年5月21日 (四) 21:52 (UTC)[回复]
此言㊣合圣上心意-- 2015年6月18日 (四) 07:56 (UTC)[回复]
我也觉得从习ren的为人来看,就算再来一次技术调整也难保证有更长的时间再通。-- 2015年6月15日 (一) 05:32 (UTC)[回复]

免费自由门代理墙内下载地址。尽管这次封锁能用改hosts得方法解决,但还是把这个地址拿出来吧,以防万一。是自由门最新版。大概能用到六月中旬,然后主机就到期了=_=。。--Techyan留言2015年5月23日 (六) 03:34 (UTC)[回复]

這次封鎖的目的到底為何,難道維基百科陳述事實面,令中華人民共和國難堪了? --黃簡羅少宏 (Send) 2015年5月24日 (日) 09:21 (UTC)[回复]
每年六四事件之前都是這樣。Kou Dou 2015年5月24日 (日) 02:28 (UTC)[回复]
去年没有封吧?每年因为这事我的生日都过得很别扭……廿五冤魂仇得报 三八死灵不轮回留言2015年5月24日 (日) 17:21 (UTC)[回复]
鄙人不记得去年这段时间维基百科是否访问通畅,不过每年六四前夕网络审查加剧导致更多网站被封、已经被封的更难上去,这倒是亲身经历。Kou Dou 2015年5月24日 (日) 20:29 (UTC)[回复]
我记得是没封,那时候我在和Hanteng吵架,要是那时维基上不去也就吵不起来了……廿五冤魂仇得报 三八死灵不轮回留言2015年5月25日 (一) 00:36 (UTC)[回复]
大家可以试一下https://zh.mobile.wikipedia.org,这个加密手机版似乎可以正常访问。另外去年、前年,也是5月19日开始,封锁程度都增大了。年年如此,没什么奇怪的。--^.^HAPPY^.^ N*I*K*I*T*A contributions 2015年5月27日 (三) 09:59 (UTC)[回复]
这个网址也是不行的,中国政府对手机版网页的审查比桌面版网页强多了,手机版的登陆页一直被墙,记得去年曾经有段时间,手机版网页的主页都被封锁(条目页没封,中国政府巧妙制造了被封的假象),还是老老实实用代理服务器VPN吧。当然了6月份翻墙将极为困难,除非用的是某个不知名的翻墙软件。--Yumenghan留言2015年5月29日 (五) 03:32 (UTC)[回复]
话说昨天很多条目的图片被封,今天似乎好些,但是编辑时那个CC-BY-SA标志依然无法显示。--Liuxinyu970226留言2015年6月12日 (五) 22:13 (UTC)[回复]

New Wikipedia Library Accounts Available Now (June 2015)

Hello Wikimedians!

The TWL OWL says sign up today!

Today The Wikipedia Library announces signups for more free, full-access accounts to published research as part of our Publisher Donation Program. You can sign up for new accounts and research materials from:

  • Taylor & Francis — academic publisher of journals. The pilot includes two subject collections: Arts & Humanities and Biological, Environment & Earth Sciences. (30 accounts)
  • World Bank eLibrary — digital platform containing all books, working papers, and journal articles published by the World Bank from the 1990s to the present. (100 accounts)
  • AAAS — general interest science publisher, who publishes the journal Science among other sources (50 accounts)

New French-Language Branch!

  • Érudit (en Francais) — Érudit is a French-Canadian scholarly aggregator primaril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and contains sources in both English and French. Signups on both English and French Wikipedia (50 accounts).
  • Cairn.info (en Francais) — Cairn.info is a Switzerland based online web portal of scholarly materials in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Most sources are in French, but some also in English. Signups on both English and French Wikipedia (100 accounts).
  • L'Harmattan — French language publisher across a wide range of non-fiction and fiction, with a strong selection of francophone African materials (1000 accounts).

Many other partnerships with accounts available are listed on our partners page, including an expansion of accounts for Royal Society journals and remaining accounts on Project MUSE, JSTOR, DeGruyter, Highbeam Newspapers.com and British Newspaper Archive. If you have suggestions for journals or databases we should seek access to make a request! Do better research and help expand the use of high quality references across Wikipedia projects: sign up today!
--The Wikipedia Library Team 22:08, 15 June 2015 (UTC)

We need your help! Help coordinate Wikipedia Library's account distribution and global development! Please join our team at our new coordinator signup.
This message was delivered via the Global Mass Message tool to The Wikipedia Library Global Delivery List

—此條未加入日期時間的留言是于2015年6月19日 (五) 13:57 (UTC)之前加入的。

DYK兩天沒更新了

今天是6月20日,但是負責DYK的機器人User:Liangent-bot卻在這兩天沒有活動,造成大量DYK提名囤積,是否應人手處理?-- Billy talking to HK People貢獻 2015年6月20日 (六) 12:32 (UTC)[回复]

原來是機器人掛掉了,那我來處理一下,雖然好幾年沒有處理DYK了,需要花點時間。--T.A Shirakawa(Talk - Mail) 2015年6月20日 (六) 12:48 (UTC)[回复]
现在已经恢复了。Liangent留言 2015年6月23日 (二) 08:32 (UTC)[回复]

巴别塔计划

巴别塔计划中国维基媒体用户组有道词典共同组织的外语知识翻译项目。已经有一批有道的志愿者翻译好的英文维基百科条目(未维基化)期待有意向参加此计划的维基人参与整理。Wikipedia:巴别塔计划/内容整合是内容整合的过程,报名参加后,相关译文可以联系User:AddisWang获取。可以在Wikipedia:巴别塔计划/成果看到目前整合好的条目。--1=0欢迎参与WP:模仿专题 2015年6月22日 (一) 13:38 (UTC)[回复]

期待深度参与此次计划的维基人再多多介绍一下这个项目,比如目前的志愿者数量,选拔,条目甄选,与有道的关系等等。--Zetifree留言2015年6月22日 (一) 22:01 (UTC)[回复]
好像以前也有个私伙和外面的翻译小组合作,结果被社群否决掉了,祝安好。——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5年6月23日 (二) 00:50 (UTC)[回复]
(:)回應我觉得应该会走向公开吧。目前全部成员我也不太清楚,可以咨询Addis,他知道详情。有人家翻译好的其实是我们捡便宜的。--1=0欢迎参与WP:模仿专题 2015年6月23日 (二) 01:31 (UTC)[回复]
Wikipedia:否決口譯天下合作計劃聲明。——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5年6月23日 (二) 01:39 (UTC)[回复]


@Alexander_Misel,此事@AddisWang希望向社群推广了么?似乎在基金会公开合作之前,不宜过早把不成熟的计划进行推广吧。
PS1,我预料到的风险已经被@cwek迅速提出了(比我预期的要早上数月),于是在下做出相应解答:在2009年出现的中文维基百科和口译天下的合作问题中(详细见此),最大的问题不是翻译合作,而是“口译天下”这个论坛要求中文维基百科进行“排他性授权”,即要求中文维基百科排除其他任何一个潜在的合作方。当初在下即是首位提出反对的人(也是力阻此事通过),因为限制竞争,不利于中文维基的发展。我希望大家在表示支持和反对时候,了解当时的背景,如果对此事有更多了解的,可以私信和我,恳请大家不要将两件事情混为一谈。
PS2,现有的维基百科中通过不同的项目组向外寻求合作,比如Wikipedia Zero计划;绕开基金会的方案则通过不同小组进行,比如 The Wikipedia Library 和十余个机构进行信息共享和通信合作,以显示灵活性。
PS3,此事据我了解是有基金会直接介入,而且通过和网易有道的合作会有很多红利(无论是中文维基还是维基基金会、英文维基等),我认为在基金会官方没有完全公布合作的内容及细节时(况且有道一方尚未正式公开),一些合作模式和细节还在磨合、摸索期间,年轻人不宜急于跳出破坏大局。此事对Alex进行严厉批评。--Walter Grassroot () 2015年6月23日 (二) 01:55 (UTC)[回复]
(:)回應我昨天跟Addis接触以后才来这里发的。--1=0欢迎参与WP:模仿专题 2015年6月23日 (二) 01:58 (UTC)[回复]
項目從合作的開始就理應對社群完全透明,是否合作也應拿出來討論。這感覺好像是若干核心人物與有道協商,而沒有其他人什麼事。看此前的「口譯天下」的討論,顯然是在最初便擺上了桌面,如今的計劃彷彿已經達成並且運作良好,社群卻對此近乎一無所知。——我不是反對這個項目,如果有基金會接入,我相信不會出現排他性授權一類條款,我也當然信任 Addis。--Zetifree留言2015年6月23日 (二) 03:28 (UTC)[回复]

做几个简单的回应:

  1. 维基百科不会与任何机构合作,与有道合作的只有基金会或者用户组。这与台湾或者香港的分会在本地做的一些项目本质上没有区别。
  2. 所有涉及维基百科的商标权、著作权,包括与有道合作的诸多法律问题,均有基金会的法务部直接或间接的指导或介入。在与有道的合作方面,则主要是基金会主导的与有道在一些技术层面的合作,我并不直接参与,不了解更多细节。会在基金会选择公布消息的时候及时告诉大家。
  3. 而在维基百科这一端,我们的项目只是合理的使用有道依据CC-BY-SA-3.0释出的内容,加以整合、校对及维基化,使之符合维基百科的要求。和普通编者进行的编辑活动本质上也没有任何区别。这一点我想也不需要社群任何的授权或者共识。
  4. 我们的项目仍然在试验中,可行性、难易度、操作方法等等方面。放到客栈公布确实有点早,不过欢迎感兴趣以及喜欢做实事的维基人来参与,完善这个项目,也可以提出具体的意见。也可以通过这个项目,提高维基百科的质量。

--AddisWang (留言) 2015年6月23日 (二) 03:55 (UTC)[回复]

(*)提醒只想提醒一下,在中国大陆现今的体制下,要在大陆地区合作以及推广维基百科可能会有“政治上的风险”,望阁下以及有道词典有关项目组谨慎,维基有风险,入此需谨慎!--萌動之心起點所有维基人都在说谎.签名卖萌扔掉最好.以让世界更萌的态度致力于使维基百科更萌.中文维基12年维基百科14年.萌萌哒终点 2015年6月23日 (二) 09:56 (UTC)[回复]

@AddisWang八字还没有一撇呢就已经冠名了这样真的好么?4Li 2015年6月23日 (二) 10:30 (UTC)[回复]

署名是CC BY-SA 3.0协议所要求的,请见之前的类似模板Template:Yeeyan。另外希望Template:BabelPlan能够显示原文条目和译文的链接。--Wcam留言2015年6月23日 (二) 13:37 (UTC)[回复]
(:)回應译文暂时由人工分发。但我想具体有条目列表应该是可以给出的@AddisWang,不然不好选择,对吧。BabelPlan的译文是有署名的,可以随便拿出一个例子来看Talk:3D打印。巴别塔计划的译文名称应该都和条目名称会是一致的,不特意标明应该也可吧。Addis给我的译文都是以文档形式(.docx)给的。--1=0欢迎参与WP:模仿专题 2015年6月23日 (二) 16:14 (UTC)[回复]
我的意思是现在就把这个计划改名为“有道巴别塔”真的好吗?如果以后别的XX词典要来参加巴别塔项目怎麽办?4Li 2015年6月24日 (三) 02:01 (UTC)[回复]

不要乱翻译。有的东西英文维基百科都没有来源,翻译到中文让谁去找?--Antigng留言2015年6月25日 (四) 05:20 (UTC)[回复]

看不出现在就出来泼冷水对维基百科有什么好处,我个人乐观其成。—Chiefwei - - 2015年6月26日 (五) 02:20 (UTC)[回复]
的确,最好给出原始出处的链接(有道的链接)。另外,是否可以把有道的译文直接放在草稿空间?等到处理完成,再转移/合并到条目中?这样既透明,也可以让更多人参与--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5年6月26日 (五) 02:21 (UTC)[回复]
英语维基百科就完美?这叫泼冷水?翻译好歹也有一个度。--蘓言竹者留言2015年6月26日 (五) 14:26 (UTC)[回复]

我们的计划在实践中的确发现了很多问题,也在逐步地改善并且和有道交流需要他们改进的地方。大家提到的问题和设想,我们均考虑过,我们也会根据实际的情况在未来作出相应的调整。巴别塔计划应该是能让每一个中文维基人都能参与的项目,但是避免大家一开始参与就面对许多我们正在面临的问题,进而失去兴趣或者产生不满,我们暂时未扩大项目的规模(当然现有译文也没有很多)。希望大家理解和支持。--AddisWang (留言) 2015年6月26日 (五) 15:35 (UTC)[回复]

現在的條目的確存在質量的問題,但我個人同意Chiefwei──「樂觀其成」;此前要麼沒有,要麼只有一份更爛的中文版本,那沒有道理不接受新的編輯。不了解你們的協議,是否有道的編輯無論翻譯什麼我們都有責任轉移過來。若可以溝通,還是儘可能選擇 B 級以上且無維護模板的條目翻譯。此外,如果可能,也可以鼓勵這些譯者了解維基的方針指引,甚至直接參與編輯(如果這不違反協議)。並且無論如何,我在觀察支持的同時仍然建議儘快公開協議細節。--Zetifree留言2015年6月26日 (五) 16:50 (UTC)[回复]

手機版页面有了一个小小的变动

页面底下多出来一个访问讨论页的按钮。-- 2015年6月23日 (二) 07:22 (UTC)[回复]

很早就有了啊。-- By LNDDYL.(留言2015年6月27日 (六) 23:18 (UTC)[回复]

全新功能的「內容翻譯」維基工具中文版正式上線

工具圖示
工具圖示
如何使用內容翻譯工具——短片(英文)

哈囉各位,內容翻譯(Content Translation)工具現在已經可以在中文維基百科來開啟這個測試功能(beta feature)了!想要完整使用此工具,歡迎依照下列步驟進行設定: 請登入您的維基百科(若還沒帳號者需先申請帳號),從「偏好設定」中的「測試功能」勾選「內容翻譯」的欄位,開啟此功能。 進入頁面Special:ContentTranslation或是您的貢獻頁面來打開這個工具。 點擊按鈕來創建新的翻譯。 在播放的對話中選擇原始頁面的語言以及條目名稱,並選擇您希望翻譯的目標語言為何。擬定新條目的標題(不然原始語言的條目名稱會保留成為新條目的標題)並且點擊開始按鈕。這次的選擇將會被記憶起來,下次不用再設定。 您會看到螢幕上現在包含了三個欄位。左邊的欄位包含了原始語言的文字,而中間的欄位則包含翻譯後的文字。請透過右方的欄位來進行各種動作,像是插入文字、移除選擇文字、新增或移出連結......等。 把條目翻譯好之後,您可以直接在中文維基百科以一個新頁面的方式上發佈它,只要點擊發佈紐(publish button)即可。有時候在你翻譯的同時,有其他志工已經先把條目翻譯好並發佈到維基百科上了,為了因應這個狀況,您也可以把新發佈的翻譯放在您自己的用戶頁名字空間底下。 用內容翻譯工具所發佈的頁面量可以在內容翻譯統計頁找到。 因為這是我們第一次安裝這個工具在中文維基百科,所以可能使用時會發生一些問題或是服務中斷等我們沒有預期到的意外。我們將會持續監控使用這個工具的狀況以避免錯誤或問題的發生,但如果您發現了問題也歡迎利用內容翻譯討論頁或是透過Phabricator來通知我們。想瞭解更多資訊,請閱讀下列連結:使用手冊。感謝您。僅代表維基媒體基金會語言工程團隊: --Runa Bhattacharjee留言2015年6月25日 (四) 16:30 (UTC) (感謝User:Shangkuanlc翻譯此份公告為繁體中文版)[回复]


Content Translation beta-feature is now available

Tool icon
Tool icon
How to use Content Translation - a short video (English)

Hello, Content Translation has now been enabled as an opt-in beta feature on the Chinese Wikipedia. To start translating:

  1. Please enable the Beta feature in your preferences by checking the box for Content Translation.
  2. Visit the page Special:ContentTranslation or to your contributions page to open the tool.
  3. Click on the button to create a new translation.
  4. In the displayed dialog select the language of the original article and the article name, and the language you would like to translate to. Also add the title of the new article (or the original title will be inserted) and click on to begin. Your language preferences will be remembered for the next time.
  5. You will see a screen consisting of three columns. The first column contains the tex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and the middle column is for the translated text. Using the third column you can perform several actions such as insert source text, remove the inserted text source text, add or remove links etc.
  6. After you translate the article, you can publish it directly as a new page on the Chinese Wikipedia by using the publish button that appears. In case the article gets created by another user while you were translating, you will see an option to save the newly published translation under your user namespace.
  7. The number of published pages can be seen on the Content Translation stats page.

Since this is the first time we have installed the tool on this Wikipedia, there are chances that there may be some problems or service disruptions which we are not yet aware of. We will be monitoring the usage to check for any failures or issues, but please do let us know on the Content Translation talk page or through Phabricator if you spot any problems.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read the information available in the User Guide. Thank you. On behalf of the Wikimedia Foundation's Language Engineering Team:--Runa Bhattacharjee留言2015年6月25日 (四) 16:30 (UTC)[回复]

討論

我先自爆,試用之後感覺沒比Google工具包方便,而且那個「發佈」應當譯為「建立條目」,幾小時前一按下發佈,就把只翻譯一小段的文章創建成一篇新條目了 囧rz……...好處是維基內建的,如果能放個資料文檔,讓它先進去文檔抓會很方便。--維基百科自2015年6月25日起有了新功能「內容翻譯」,即內建的翻譯工具,只要是註冊用戶,點一下右上角的「測試」即可啟用。秋意假髮濃留言2015年6月26日 (五) 02:35 (UTC)[回复]
缺點:原文條目如有人物訊息框或地圖等infobox類的模板,並不會讀取至編輯器之中,所以目前頂多就是純文字編輯器;另外,雖然可以直接點原文的內部連結查看對應的中文條目(如果有的話),但是只要你進行語句的重新排版,內部連結就會消失。優點:會自動建立對應中文維基的分類(無對應的不會建立),省去一直編輯來源的麻煩。--維基百科自2015年6月25日起有了新功能「內容翻譯」,即內建的翻譯工具,只要是註冊用戶,點一下右上角的「測試」即可啟用。秋意假髮濃留言2015年6月26日 (五) 02:48 (UTC)[回复]
我也觉得用着很不顺手,而且越用越卡。-- 2015年6月26日 (五) 17:24 (UTC)[回复]

是否应该将翻译页面自动设定到草稿空间?--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5年6月26日 (五) 03:07 (UTC)[回复]

撒花。但中文没有机翻做参考,不方便。乌拉跨氪 2015年6月26日 (五) 03:09 (UTC)[回复]
贊成先放到草稿頁面,而且目前內容翻譯的自動存檔功能不穩定,另外還該有預覽功能,也沒建立資料文庫。維基百科的很多敘述語句重覆性高,其實可以建個範本例句文庫大家一起擴充,沒機器翻譯參考,這個編輯器用處也不太大。--維基百科自2015年6月25日起有了新功能「內容翻譯」,即內建的翻譯工具,只要是註冊用戶,點一下右上角的「測試」即可啟用。秋意假髮濃留言2015年6月26日 (五) 03:20 (UTC)[回复]
我記得我在 MediaWiki 主站翻譯頁面的時候也碰到過類似範本例句文庫之類的東西,但是不知道那個是怎麽實現的。-- 2015年6月26日 (五) 17:30 (UTC)[回复]
@Shizhao先设定到草稿空间测试看看吧!--Engle躍99分了,差1分的努力迎頭趕上2015年6月26日 (五) 05:30 (UTC)[回复]
我也建议放到草稿空间吧,我发现发表后可能还需要再检查一下维基化的问题(好讽刺啊……)。另外没有机翻,不舒服。--Walter Grassroot () 2015年6月26日 (五) 05:59 (UTC)[回复]
参考文献是用CSS处理的,存在丢失,也不太完整,参见我今天上午弄得条目家庭团聚--1=0欢迎参与WP:模仿专题 2015年6月26日 (五) 06:30 (UTC)[回复]
确实,缺少机翻辅助是个大问题。—Chiefwei - - 2015年6月26日 (五) 06:43 (UTC)[回复]
草稿空间怎么弄不知道,不知道是应该提bug,还是管理员可以设定....(猜测是要提bug)--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5年6月26日 (五) 07:46 (UTC)[回复]
这个....我如何看到其他人正在翻译的内容?--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5年6月26日 (五) 08:59 (UTC)[回复]
为何要看,害怕有侵权内容么?--Liuxinyu970226留言2015年6月26日 (五) 23:17 (UTC)[回复]
今天下午用得好好的,晚上一开怎么加粗和倾斜按键都不见了?而且也丢弃不了翻译。--1=0欢迎参与WP:模仿专题 2015年6月26日 (五) 11:34 (UTC)[回复]
中文机翻的功能应该很快就能上线。--AddisWang (留言) 2015年6月26日 (五) 15:24 (UTC)[回复]
PS之所以这扩展程序叫做页面内容翻译而不叫条目翻译,可能是因为它不只可以翻译条目,也可以翻译方针指引神马的。--Liuxinyu970226留言2015年6月27日 (六) 06:36 (UTC)[回复]

現在對內鏈的處理不甚友善,雖然可以獲取跨語言鏈接,但文字不能自動轉換為中文。手動處理又略顯麻煩,甚至不如直接內文操作。--Zetifree留言2015年6月27日 (六) 18:13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