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如何杜绝随手拍的弊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DreamerBlue留言 | 贡献2018年6月17日 (日) 13:25 (via W+ - (M)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在撰写文物保护条目的过程中,部分维基人曾碰到一些更加资深的维基人的批评。这几次批评无一例外都是:“你拍的照类似安亭。”

这些批评都不是冲着安亭来的——实际上这些维基人十分感谢相关图片作者对文物图片的贡献,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显然,他们更不是冲着该维基人个人来的——资深维基人在和这些被批评的人聊天时提到,批评主要是冲着拍照图片的布局来的。

由此为契机,下文将分析“随手拍”这种拍摄方法对建筑拍摄的好处和坏处,及如何杜绝这种“随手拍”。

随手拍的优势

随时随地,不经意经过一处有特色的建筑,忽然瞥见一块灰色或者黑色的牌子——文物建筑的铭牌。你拿出手机或者准备已久的相机,在马路牙子旁边上下跳跃,寻找角度,把这一有特色的场景收录下来,传到了共享资源。

对于居住在拥有

随手拍危害性

随手拍用于条目且展现建筑的全貌,对于条目有害无益,这就是随手拍的危害性。

随手拍当然可以从一个很小的角度展现建筑的特定角度的,也可以用来在一瞬间记录历史性的时刻。但是,本文所论述的是建筑摄影,若是将这种随手拍的照片放在需要展现建筑的全貌的位置,则不仅让人感到困惑,也会导致读者对建筑特色的误判。在这种用途上,随手拍照片大概率毫无质量可言。

下文有一份对中一村的外立面进行拍摄的图片。这个图片原本是图片作者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列表补充的配图。经过我对现场的考察,我判断这张图是从江苏路的东侧拍摄过去的。这张图当然可以表现中一村的建筑外墙系红色机制砖清水墙,但是这显然无法展现建筑的整体历史风貌。


一张中一村图片,这张图片显然放在信息框里不足以表现建筑全貌。
一张由我拍摄的美国乡村总会图片,这张图片显然不能放在信息框里表现建筑全貌。

如何避免

6月12日上生新所还有活动,所以人流攒动。
6月14日上生新所活动结束,所以人流稀少。
尽量选取人流较少的时候进行拍摄。
条件允许时,站得高、望得远。

最后,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认真、热爱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