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基慘案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Jimmy-bot留言 | 贡献2017年4月3日 (一) 04:57 (机器人: 尚未清空的已重定向分类(CAT:中華民國-英國關係CAT:中華民國與英國關係))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毋忘此日”纪念碑
「沙基血迹 黄埔淚潮」,蔣中正題。
沙基死難諸烈士國葬籌備委員會文件。

沙基惨案发生于1925年6月23日,又稱六二三事件英国士兵开枪镇压广州的游行队伍,造成严重伤亡的事件。

背景

1925年5月,镇压在上海游行工人引发的五卅惨案。6月,广州和香港工人为声援上海工人发动的省港大罢工

经过

6月21日,为声援上海的罢工工人,香港、广州工人也进行罢工,工人纷纷离职返回广州。23日,10多万工人、商人、学生、持槍的黃埔軍校學生在东较场举行集会,要求打倒帝国主义、废除不平等条约,并游行到沙面租界对岸的沙基。下午3时,当游行队伍行经沙基西桥口时,雙方發生衝突。有學生声称法國兵首先開槍。[1]也有说沙面维多利酒店(今胜利宾馆)楼上有外国人用手枪向游行群众射击。沙面内的英军、法军士兵听到枪声后,从沙面向游行群众开机枪扫射,驻扎在白鹅潭(今白天鹅宾馆)的英国军舰同时向北岸开炮。游行队伍毫无防备,四散躲避,当场死亡五十多人,一百七十多人重伤,轻伤者不计其数。至10月3日为六二三沙基烈士举行国葬仪式时,死亡出殡人数为61人。死者中包括有13岁儿童1人,学生4人,教师1人,商民9人,工人6人,以及黄埔军校师生27人(另有兩名俄羅斯人死亡)。廣州私立嶺南大學之學運領袖曹耀亦受槍伤。

后续

惨案发生后,廣東國民政府立刻以广东省长胡汉民的名义向英国和法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提出抗议,26日又再次提交抗议,提出各国派大员向广东革命政府谢罪、惩办相关军事长官、各国军舰撤离、沙面租界交由广东革命政府接管、赔偿死伤人员以抚恤金等要求。但遭到驻粤英、法领事的拒绝。29日,广州各团体提出对英实施经济绝交。同日,香港25万工人开始全面总罢工,并有13万人撤回广州。7月11日,广州市民公祭死亡的烈士。次年,在沙基修成马路,命名为六月二三马路,后改名为六二三路

達姆彈的使用

据当时亲历惨案者回忆,受伤与死亡的中国人创口极大,难以救治。有传闻指当时英、法军队使用了達姆彈[2]

纪念碑历史

1926年1月,广州市政府将沙基马路改名为六二三路,并在沙面东桥头六二三路上竖立“毋忘此日”纪念碑,同年6月23日,举行路名和纪念碑落成典礼。1949年中共建政后,1950年因东桥扩建,将原碑拆毀,迁移东桥脚,改建一座高大的纪念碑立于桥头,改名为沙基惨案烈士纪念碑。现时的纪念碑为2001年10月18日重新修建而成。[3]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