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命名常规」:修訂間差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刪去的內容 新增的內容
原來的語句語義不清,故修改。→‎使用中文:​ // Edit via Wikiplus
Wong128hk對話 | 貢獻
→‎地名:​ 修訂案通過
第143行: 第143行:


=== 地名 ===
=== 地名 ===
当存在有多个同名地名时:使用国家名称作为消歧义关键词;如若在同一国家有同名地名,则使用能够区分的最上级行政区划名作为消歧义关键词。采用地名作为消歧义关键词的其他条目,如固定设施、机构、人物等,也应按上述方法选择消歧义关键词。(注:原则上消歧义关键词还应符合[[Wikipedia:避免地域中心#海峽兩岸政治|两岸用语要求]],但现时社群对消歧义关键词的具体选择尚无共识。)例如:“[[海得拉巴 (印度)]]”和“[[海得拉巴 (巴基斯坦)]]”等。(关于消歧义的技术规定请参见[[Wikipedia:命名常规#括号的使用|“括号的使用”一节]]及[[Wikipedia:消歧义#条目的命名]]。)
直接使用原名,当存在命名冲突时在最后注明国家,例如“伦敦 (英国)”和“伦敦 (加拿大)”等。(''请注意在条目名称之后为[[Wikipedia:消歧义#条目的命名|一个半角空格和一对半角括号]]。'')


中国大陆的行政区条目的命名需要加上“省”、“市”、“县”等,以全称来命名,如“[[内蒙古自治区]]”、“[[山东省]]”、“[[深圳市]]”、“[[阳朔县]]”、“[[焉耆回族自治县]]”、“[[海淀区]]”等,而避免用“内蒙古”、“山东”、“深圳”、“阳朔”、“焉耆”、“海淀”等来命名。除区划条目自身以外,涵盖某一行政区全境内情况的条目、模板、分类等,其命名均应采用区划全称,如“[[广东省行政区划]]”、“[[山东省经济]]”、“[[:Category:北京市建筑物]]”等,而不应使用“广东行政区划”、“山东经济”、“Category:北京建筑物”等来命名。
中国大陆的行政区条目的命名需要加上“省”、“市”、“县”等,以全称来命名,如“[[内蒙古自治区]]”、“[[山东省]]”、“[[深圳市]]”、“[[阳朔县]]”、“[[焉耆回族自治县]]”、“[[海淀区]]”等,而避免用“内蒙古”、“山东”、“深圳”、“阳朔”、“焉耆”、“海淀”等来命名。除区划条目自身以外,涵盖某一行政区全境内情况的条目、模板、分类等,其命名均应采用区划全称,如“[[广东省行政区划]]”、“[[山东省经济]]”、“[[:Category:北京市建筑物]]”等,而不应使用“广东行政区划”、“山东经济”、“Category:北京建筑物”等来命名。

於 2018年6月20日 (三) 07:54 的修訂

命名常規,是關於如何命名一個頁面的指導方針,本頁面雖然是方針、是所有維基百科用戶應遵從的標準,但畢竟只是整理了過去編者約定俗成的常規,並非絕對。隨着維基百科的逐漸發展變化,有些一度有意義的常規可能已經過時,某些特定常規可能明顯不再合適。無論如何,當你對條目命名猶豫不決的時候,請參考命名常規所倡議的標準。

總的來說,所有條目命名都應當首先使用大多數中文用戶最容易理解、最不容易混淆的文字,同時儘量確保其他人可以簡單且符合常識地連結到這些條目,除了要遵守命名約定之外,還應當遵守連結約定。在命名和連結時遵循一致的約定可以將連結引到正確的地方。

若當條目標題(名稱)存在命名爭議時,應在該條目中加入{{命名}}模板來提醒用戶,並在其討論頁進行討論來取得共識後,再考量是否維持原狀或更名移動)至最適合的標題。

命名慣例

使用中文

慣例:除非原文比中文翻譯在中文中更加常用,否則請使用中文來對條目進行命名,並將外文原文附在條目的首行。在正文中,僅在無原文可循且無其他語言版本時,為非漢語圈事物條目標註外文。

使用事物的常用名稱

慣例:儘量使用人、物或事項的最常見的名稱,但是不要和其他的人或物的名稱混淆。如果存在同名事物,可以使用消歧義頁面。

命名不應帶有任何感情色彩,不允許使用諸如「XX市最好的中學」、「最猥瑣的警察」此類明顯帶有感情色彩或無針對性的標題。

必須精準簡練

慣例:請不要在一個頁面上使用一個繁複或容易混淆的標題,即使那個標題沒有其他的含義。

參看:Wikipedia:消除歧義

使用全稱

慣例:請儘量不要使用簡稱或縮寫來命名條目,除非這個名稱只有它使用或者這個名稱大部分人都知道;儘量避免使用中文或外文縮寫,除非該縮寫已經被公認為專有名詞,例如「蘇聯」、「IBM」等。

縮略詞不應帶點,如「MAME」不應寫成「M.A.M.E」。

有些名稱在某些地域或人群中可能很習慣用簡稱或俗稱,而這一簡稱(俗稱)對其它地方、領域的人來說可能就不認識或不熟悉。如果您來自這些習慣使用簡稱(俗稱)的地域或群體,請在條目命名時格外注意使用全稱(官方名稱)。例如國立台中第一高級中學就比「台中一中」命名要好,儘管來自台中的讀者大多都明白「台中一中」的意思。然而,僅僅使用「一中」這兩個字作為命名則是完全不可接受的。

名從主人

慣例:如果一個條目所描述的主體事物,它的擁有者或代表者的官方中文資料裡有出現到該事物的中文名稱的,一般使用該中文名稱。

  • 以下為適合使用「名從主人」原則來命名的情況:
  1. 機構、組織、公司等:如果該機構、組織、公司或其上級機構、組織、公司的官方中文資料中有提供中文名稱的,以該中文名稱來命名,如東南亞國家聯盟微軟
  2. 品牌、商標、產品、賽事、獎項等:如果擁有這些事物的機構、組織、公司或個人的官方中文資料中有提供中文名稱的,以該中文名稱來命名,如百事可樂
  3. 國家、地方等:如果代表該國或該地的政府或其上級政府的官方中文資料中有提供中文名稱的,以該中文名稱來命名,如首爾
  4. 人物:如果其個人發表的作品,或其認可的中文官方資料中出現有他本人的中文姓名或譯名的,以該中文姓名或譯名來命名,如陸克文
  • 在命名時「名從主人」原則僅起參考作用的情況有哪些?
  1. 人物:其所工作或隸屬的機構、組織、公司的中文資料中出現他的中文姓名或譯名的,「名從主人」原則僅起參考作用。
  2. 一個事物:它的擁有者或代表者的日文、越南文、韓文等中文之外的文字資料出現該事物的日文漢字、越南文漢字和韓文漢字等專有的名稱,「名從主人」原則僅起參考作用,如「阿倍仲麿」等。其中的日文漢字的翻譯原則請參見Wikipedia:漢字文化圈語言專有名詞的中譯規則Wikipedia:日語專有名詞的中譯原則;惟該原則並未達成共識。

各地漢語差異

維基百科是一個國際計劃,它的參與者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地區漢語用戶由於語言實踐的不同,在某些條目的命名上會出現差異。解決這個問題的原則是尊重並且包容各地的文化差異。我們確立如下規則:

  • 遵守上面的一般慣例和大家就命名問題達成的其他共識。
  • 包容的規則:凡是因各地文化差異而導致命名有差異的條目,我們要在條目正文裏說明各地的命名,然後我們採用重新導向的方式把所有的命名方式都包括進來。
  • 時間優先的規則:我們選擇條目第一個重要版本採用的命名方式作為條目的主要命名方式,其他命名都重新導向到這個主要命名上來。

說明:條目的第一個重要版本是指第一個對條目內容有實際貢獻的版本,非常短的「小小作品」不在此列。

命名衝突

  • 當運用「名從主人」、「時間優先」和「常用名稱」三原則進行命名而有衝突時,應當遵循以下慣例:
    1. 當一個事物的名稱符合「名從主人」的命名原則,且在全部的中文使用地區皆為常用名稱時,應當使用該名稱。
    2. 當一個事物的名稱符合「名從主人」的命名原則,但只在某一個或多個中文使用地區為常用,而在其它的中文使用地區並不常用時,應當使用符合「名從主人」命名原則確立的名稱,而不應當繼續使用「時間優先」命名原則確立的首個常用名稱。
    3. 當一個事物的名稱符合「名從主人」的命名原則,但在全部的中文使用地區皆不常用時,應當繼續使用「時間優先」命名原則確立的首個常用名稱,而不應當使用符合「名從主人」命名原則的名稱。
    4. 當一個事物的名稱不符合「名從主人」的命名原則時,可以用其它命名規則代替。
  • 根據之前的社群投票共識
    • 如果:
      1. 發生由於現有的命名原則不足造成的移動戰
      2. 目前不能透過解釋、調解、討論命名方針達成共識。
    • 則:
      1. 使用條目符合命名方針最初使用名稱(即將條目名稱恢復為爭議發生或移動戰之前的狀況);
      2. 在共識產生之前,作為該條目的名稱。
  • 根據討論達成的共識
    • 如果:
      1. 命名中,在可靠來源沒有中文譯名,或可靠來源的中文譯名均不符合命名方針時,可以根據工具書或其他可靠來源譯出中文譯名。當循此方式譯出的中文譯名造成移動戰,且目前不能透過解釋、調解、討論命名方針達成共識時;
    • 則:
      1. 使用條目符合命名方針的原文名稱;
      2. 在共識產生之前,作為該條目的名稱。

技術要求

繁簡統一

維基百科目前接受使用繁體中文簡體中文的命名,但一個條目的名稱必須統一字型(要麼全部使用繁體中文,要麼全部使用簡體中文,不允許繁簡混用)。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或「中華人民共和國」都是可以接受的名稱,而不許使用如「中华人民共和國」這樣的繁簡混雜的名稱。這一慣例適用於條目名稱,對於條目內容,可以同時存在繁體和簡體。

不要使用條目的名稱來表示條目的層次

比如「中國歷史」既可屬於「中國」,又可屬於「歷史」,所以不要使用「中國/歷史」這種方式命名頁面(這種方式叫做子頁面,以前曾經在條目中採用過,現在已經不在條目中使用了,不過可以在用戶頁和討論頁使用)。使用「中國歷史」即可。

括號的使用

用作消歧義的括號,請使用半形括號「(」「)」作為標題中的括號,括號前有一個半形空格。如:倫敦_(加拿大)

對於全形括號的使用仍有待達成共識。

需要注意的是,由於技術限制,花括號({ })、方括號([ ])、尖括號(< >)之半形形式均不允許出現在頁面標題中。此類符號若不得不使用,只能使用全形符號。參見下節#特殊符號

連接號的使用

連接號即連字元。中文維基百科允許兩種連接號的使用,一種是全形連字元「-」(Unicode:FF0D),另一種是半形連字元「-」(Unicode:002D)。

  • 全形連字元「-」主要用於中文、日期或時間的連接,如「上海-台北」、「1999年2月3日-2005年7月6日」等。此處的一個例外是外文人名,將在半形連字元處說明。
  • 半形連字元「-」主要用於外文、阿拉伯數字以及外文人名的連接。比如「UTF-8」、「ISBN 7-100-01777-7」、「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等。

有關先前對連接號方面的討論,詳見Wikipedia:投票/格式手冊中關於連字號的規定

特殊符號

一些特殊符號不能使用,或者使用後會出現問題。例如你不能使用半形的直管符號(|),和的符號(&),花括號({ }),方括號([ ]),井號(#)作為條目的名稱。請考慮是否可以不使用這些符號,如果一定要使用,請改用全形符號,並在條目頂端加入{{DISPLAYTITLE:正确的标题}}。如果還是不能正常顯示,可使用{{Wrongtitle}}模板加以說明。

長度限制

標題長度被限制為255位元組。而一個常用漢字的UTF-8大約需要佔用3個位元組,所以漢字使用UTF-8編碼存入後,大約只能存入255÷3=85個漢字或更少。

使用其他語言時

如果一個事物還沒有中文名稱,必須使用英文等其他語言時,在建立頁面的時候,需要遵守下面的規則。

第二個和以後的字母用小寫

慣例:除非是一些專有名詞(比如姓名)或者其他總是大寫的詞,否則第二個字母以後的字母或單詞請用小寫。

解釋和細節:見命名常規 (大寫)

使用單數

慣例:除非總是使用複數的名詞,否則要用單數。

重新導向形容詞到名詞

慣例:形容詞應該重新導向到名詞。

具體命名

交通工具名稱

請使用最常見且不混淆的名稱,在可以辨識,沒有歧義的前提下,遵循百科條目名稱的簡潔性原則,不用加暱稱。最後加入「號」字及航行器名稱,例如「小鷹號航空母艦」、「庫爾斯克號核潛艇」等。

公司行號

慣例:一般情況下條目名稱不附加公司的法律狀態(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控股公司),像是「微軟」與「沃爾瑪」。請注意「公司」、「國際」、「集團」、「工業」與任何類似字樣都不是法律狀態,當商務往來時才需要完整敘述。

但當有消歧義的需要出現,仍可考慮加上「公司」字樣以做出區別,例子:「大同公司」、「電視廣播有限公司」、「Key (公司)」。

歷史名稱及人名

年份

使用年份時應當在年份後加上「年」字,避免與其他數字混淆。公元前應該在年份前加「前」字。例如「386年」和「前386年」,「10月1日」和「10月10日」,而不是簡單的「386」,「前386」。

語言(包括程式語言和普通語言)

慣例:所有會和其他條目重名的程式語言,都應當在後面加上「語言」,如「C語言」、「J語言」。而其他程式語言,如「VBScript」和「JavaScript」,就不必使用「語言」。

而普通的語言則直接使用最常見的名稱,例如「漢語」、「英語」、「法語」或「日語」。

地名

當存在有多個同名地名時:使用國家名稱作為消歧義關鍵詞;如若在同一國家有同名地名,則使用能夠區分的最上級行政區劃名作為消歧義關鍵詞。採用地名作為消歧義關鍵詞的其他條目,如固定設施、機構、人物等,也應按上述方法選擇消歧義關鍵詞。(註:原則上消歧義關鍵詞還應符合兩岸用語要求,但現時社群對消歧義關鍵詞的具體選擇尚無共識。)例如:「海得拉巴 (印度)」和「海得拉巴 (巴基斯坦)」等。(關於消歧義的技術規定請參見「括號的使用」一節Wikipedia:消歧義#條目的命名。)

中國大陸的行政區條目的命名需要加上「省」、「市」、「縣」等,以全稱來命名,如「內蒙古自治區」、「山東省」、「深圳市」、「陽朔縣」、「焉耆回族自治縣」、「海淀區」等,而避免用「內蒙古」、「山東」、「深圳」、「陽朔」、「焉耆」、「海淀」等來命名。除區劃條目自身以外,涵蓋某一行政區全境內情況的條目、模板、分類等,其命名均應採用區劃全稱,如「廣東省行政區劃」、「山東省經濟」、「Category:北京市建築物」等,而不應使用「廣東行政區劃」、「山東經濟」、「Category:北京建築物」等來命名。

非中文人名

一般使用最常用且不和其他人混淆的中文譯名,然後重新導向其他譯名到該譯名。同時請在譯名表中列出不同的中文譯名。

如果科學家的名字本身有中文譯名,但反應尚未有中文譯名,也可以以科學家的中文譯名合理推斷出反應的中文名稱。如果連科學家的名字也沒有中文譯名,則使用英文。

注意如果要使用名字間隔號,請用「·」(&#183;)而不是「.」(&#65294;)「‧」(&#8231;)「•」(&#8226;)「・」(&#65381;)。(參閱:間隔號的輸入方法

對於各地對同一外語名稱有不同的譯法,請參看以上各地漢語差異部份。

書名號

條目名稱不帶書名號,便於內部連結。但在條目內部書名號正常使用。

化學

與化學相關的條目應遵從Wikipedia:命名常規_(化學)的規範。[1]

動漫和電子遊戲作品

由於動漫、電子遊戲(含日系ACG)系條目存在大量外語作品,而維基條目通常應以中文命名,惟由於此類作品往往不只有一個中文譯名,故條目標題對作品的譯名應使用優先次序最高的譯名。一般而言若有官方譯名(原作者、其他持有原作品著作權的公司、組織或其法定分支機構所訂定及公佈的中文譯名)且該譯名經常被使用則優先作為條目名,詳細情況請參見維基百科:命名常規 (日本動漫遊戲條目)維基百科:命名常規 (電子遊戲)的規則。

錢幣學

錢幣學相關條目命名規則可參考Wikipedia:錢幣學專題/條目指引

子頁面一覽


參閱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