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讨论:格式手册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Jimmy-bot留言 | 贡献2022年12月4日 (日) 08:14 (机器人: 1个讨论已存档)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就语言冗杂修订Wikipedia:格式手册的提案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目前,某些地区习惯使用更长的词句,例如使用“出现……的情况”“……化”“进行……”等。为了保持并改善条目的可读性和简洁性,提案在格式手册中新增章节,规定条目应该在多种具有相同含义,同等清晰、可读与通用的表达方式中,采用长度较短的方式。--落花有意12138 回复请ping我 2022年3月15日 (二) 13:02 (UTC)[回复]

不同意。這提案是不尊重地區差異的情況,本質上有違WP:5P2Sanmosa Avec cœur 2022年3月16日 (三) 01:47 (UTC)[回复]
1.我的意思不是将一个地区的说法改成另一个地区的,而是把不必要的词省略,比如把“进行把胡萝卜的位置改变到桌子上的动作”改为“把胡萝卜放到桌子上”。2.这种改变不应该不丢失或改变原意,仅仅是语句上的修饰。不知道哪里“有违WP:5P2”了?--落花有意12138 回复请ping我 2022年3月17日 (四) 10:10 (UTC)[回复]
汉语有很多种,上例正是不同语种之间的差距,“进行”据称在某些语种属于书面语言,没有“进行”才不正常。“XX性”、“最XX之一”、“成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同理。--7留言2022年3月17日 (四) 10:26 (UTC)[回复]
@落花有意12138:“最佳化”是繁體地區常用的詞匯,“優化”是中國大陸常用的詞匯,兩者的意思完全一樣,但按照你的邏輯的話,“最佳化”相對於“優化”而言是存在可省略部分的詞匯,因此會被“優化”替換,這明顯是不合理的。這是一種情形,另一種情形是我把所有的“優化”都替換成“最佳化”,這也是不合理的。對較長或較短的詞句的使用本身可能就已經體現不同地區的中文使用上的差別(但我完全不認同上方Jarodalien的“語種論”),我就拿“2019冠狀病毒病”來説,新加坡的叫法是“2019冠狀病毒疾病”,“疾病”與“病”明顯是具有相同含義、同等清晰、可讀與通用的兩種表達方式,因此按照你的邏輯“2019冠狀病毒疾病”應該全部改成“2019冠狀病毒病”,但“2019冠狀病毒病”與“2019冠狀病毒疾病”是地區詞關係,因此把“2019冠狀病毒疾病”全部改成“2019冠狀病毒病”會產生不尊重地區差異的情形。我能明白並理解你提出這提案的用意是好的,但這提案在執行上實在有太多bug了,我沒辦法支持。Sanmosa Avec cœur 2022年3月17日 (四) 12:29 (UTC)[回复]
明白您的意思了,我会关闭提案--落花有意12138 回复请ping我 2022年3月18日 (五) 00:42 (UTC)[回复]

本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允许特例中全角空格的使用,但一般不应使用全角空格。」???

「特例」是指什么?「一般不应使用全角空格」是指一般不使用空格,还是一般使用小空格「 」——版本不同留言2022年7月16日 (六) 22:53 (UTC)[回复]

特例,比方说,官方名称里真的有个全角空格。一般使用半角空格。--Ma3r留言2022年7月17日 (日) 06:24 (UTC)[回复]

跨年份(度)的體育賽季條目命名

2022年了,希望解決相關條目命名格式不一致的問題。過去討論存檔:2009年2月2012年11月2014年7月2018年12月2021年10月

「2020–21 ABC(season)」在中維該命名為以下哪種(假設須加上「年」)

  1. 「2020-21年(度)ABC(賽季)」
  2. 「2020年-21年(度)ABC(賽季)」
  3. 「2020至21年(度)ABC(賽季)」
  4. 「2020年至21年(度)ABC(賽季)」
  5. 「2020/21年(度)(賽季)ABC」
  6. 「2020-2021年(度)ABC(賽季)」(年份全展)
  7. 「2020年-2021年(度)ABC(賽季)」(年份全展)
  8. 「2020至2021年(度)ABC(賽季)」(年份全展)
  9. 「2020年至2021年(度)ABC(賽季)」(年份全展)--寒吉留言2022年6月30日 (四) 15:51 (UTC)[回复]
根据其他条目标题来看,部分用户创建条目时会用错连接号,所以可以考虑弃用,暂时支持8或9。--东风留言2022年7月1日 (五) 03:20 (UTC)[回复]
補充說明,「賽季」對有些聯賽來說未必會使用到,例如以「聯賽」做結尾的體育聯賽,英格蘭足球超級聯賽en:2022–23 Premier League)、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2021-2022 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 或是官方命名 「2021-2022赛季CBA联赛」)、超級籃球聯賽(「2021-22 年(第 19 屆)SBL 超級籃球聯賽」,但條目直接使用常用準則命名即「第十九季超級籃球聯賽」)。另外Category:熱帶氣旋季也有牽涉到相關問題,只是維基上應該九成五以上還是牽涉到體育賽季較多。提供現存其他命名方式之一,「ABC2020賽季」(Category:广州足球俱乐部Category: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赛季)。--寒吉留言2022年7月1日 (五) 04:49 (UTC)[回复]
第七或第九種。——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2年7月1日 (五) 14:23 (UTC)[回复]
支持6,其次7。9也可以,但如果格式要全面统一就不合适,因为“2020年到2021年”我觉得也可以。--YFdyh000留言2022年7月12日 (二) 03:22 (UTC)[回复]
是否全面統一還有待商榷,但至少同個聯賽的賽季格式要統一,比如Category:英格蘭足球超級聯賽就需統一,也須解決連接號問題。您是第一位提出要使用「到」字的用戶,過往討論都提出使用「至」字,所以我才只列出「至」字方案。--寒吉留言2022年7月12日 (二) 04:15 (UTC)[回复]
「到」稍顯白話,「至」為宜。——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2年7月12日 (二) 15:03 (UTC)[回复]

建議空格盡量全形,尤其引作品名,新聞標題等

東亞文字預設已是全形,空格也應全形以保持一致美觀,就算作品名用半形,除非在歐文(拉丁字,阿拉伯數字等)字元間,如官方半形則另註

例:

《標 題 A 1》

《標 題,A 1!》--捍粵者留言2022年9月28日 (三) 17:56 (UTC)[回复]

输入较为不便,也可能其他问题,社群观点为一般不使用。全形符号很多,各出版物有不同偏好。此外,条目正文中目前通常不留间距空格(所谓“盘古之白”),但指引中同时允许专有名词的“先到先得”。--YFdyh000留言2022年9月28日 (三) 18:44 (UTC)[回复]

关于条目定义句

已通過:
公示已達7日,未有新的修訂意見,WP:BEGIN提升為正式指引獲得通過。--CaryCheng留言2022年10月1日 (六) 10:47 (UTC)[回复]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我已经不止一次看到,在事件相关的条目里,有编者用“某事件是某事件”这样无意义的句子,还有逻辑不通的句子,例如“伊利沙伯二世之死是英國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於2022年9月8日傍晚過世之後,英國王室與英國政府就葬禮及王位繼承相關的一系列政府行動,以及世界各國的反應”----女王的离世就是女王的离世,怎么会“是政府行动”、“是各国反应”呢?因此,关于条目定义句的规则急需补充,否则将有更多强行迎合格式而违反中文语法的情况出现。--🐹通辽汗国驻维基百科临时代办讨论·贡献·成就2022年9月10日 (六) 18:31 (UTC)[回复]

已有WP:BEGIN,但目前不是正式指引。这些问题是中文功底问题,有些是生搬硬套。“是”哪怕改成“条目介绍”也好,或者重构语句,该指引也提到“引言第一句并非必要是条目名称不可”。--YFdyh000留言2022年9月10日 (六) 21:10 (UTC)[回复]
同意。--🐹通辽汗国驻维基百科临时代办讨论·贡献·成就2022年9月11日 (日) 02:51 (UTC)[回复]
依照正式指引編輯是正確做法。
這樣改寫符合指引,我不反對。--CaryCheng留言2022年9月11日 (日) 06:16 (UTC)[回复]
我记得“本条目介绍……”并不符合要求。--🐹通辽汗国驻维基百科临时代办讨论·贡献·成就2022年9月11日 (日) 16:29 (UTC)[回复]
“本条目”是MOS:自提。“介绍”等用词,在xx的争议、批评、列表等条目中印象中不算少见。--YFdyh000留言2022年9月11日 (日) 23:56 (UTC)[回复]
WP:BEGIN足矣。--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2年9月11日 (日) 04:56 (UTC)[回复]
只要社群共識通過WP:BEGIN段落成為正式指引,我就不會堅持添加這段條目定義句。--CaryCheng留言2022年9月11日 (日) 06:05 (UTC)[回复]
导语句一般是希望导语主语是条目名称,这在物类的条目是合符常规的(对物进行另一个通用性质的定义),但对于事类似乎有点啰嗦,可能会出现拆词写法的需要(例如:英國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於2022年9月8日傍晚過世之後,………………)——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2年9月11日 (日) 06:18 (UTC)[回复]
我已经参考英文维基百科重新翻译了Wikipedia:格式手冊/序言章節#第一句,建议尽快将其列为指引,避免出现不合常识且无意义的定义句。--BlackShadowG 沉痛哀悼女王陛下 2022年9月11日 (日) 10:15 (UTC)[回复]
@BlackShadowG
WP:BEGIN
  • 如果可行的話,條目名稱應該就是第一句的主语。但如果条目标题只是描述性的(例如印度-美國關係),标题就不需要逐字出现在导言中
  • 第一句應盡量把冗餘的東西縮到最小,請利用條目的首句來提供條目名字未給出的資訊,記得條目名字未必需要在導言裡逐字地展示
WP:格式手册#條目定义句 一般來說,條目名稱就是第一句的第一個詞。如果這樣做有困難,也請無論如何要在第一段用上條目名稱,越靠前越好
可能要同步修改WP:格式手册#條目定义句。--CaryCheng留言2022年9月11日 (日) 10:32 (UTC)[回复]


我关心的是执行起来是什么效果。--🐹通辽汗国驻维基百科临时代办讨论·贡献·成就2022年9月12日 (一) 04:32 (UTC)[回复]
就条目首句的写法,WP:GA里收录的、导向各个优良条目的小介绍可以算作“成功案例”。--🐹通辽汗国驻维基百科临时代办讨论·贡献·成就2022年9月12日 (一) 04:37 (UTC)[回复]
我建议可以在条文通过后,把整个段落替换成{{main|Wikipedia:格式手册/序言章节#第一句}}即可。--BlackShadowG 沉痛哀悼女王陛下 2022年9月12日 (一) 10:01 (UTC)[回复]
可是WP:格式手册#條目定义句的內容,有非常多沒有寫進WP:BEGIN,不太適合整個段落替換。--CaryCheng留言2022年9月12日 (一) 10:08 (UTC)[回复]
基本上Wikipedia:格式手册/序言章节#第一句已经涵盖WP:格式手册#條目定义句的内容了:
  • “另外,有关非中文概念、中文无通用译名等条目,可以在提及条目名称后,在括号里加上原文称号。”,这不需要写入格式手册,用常识就能知道标注外文需要加括号;
  • “如果该名称的来源是外文,请在括号里加上标明语言的外文原名。……”,这个在Wikipedia:格式手冊/序言章節#外語名稱有详细说明;
  • “如果该条目的题目有多于一个名称,每一个名称在第一次出现时都要以粗体显示。”,与Wikipedia:格式手冊/序言章節#标题和别名的加粗矛盾,序言章節格式手册规定只有“常见的缩写或简称”才要加粗;
  • “请您尽可能在首句带出文章所属的主题。如:”,Wikipedia:格式手冊/序言章節#內文連結有详细说明。
因此直接用{{main}}替换即可,此外,英文版的en:Wikipedia:Manual of Style也没有专门提到条目定义句。--BlackShadowG 沉痛哀悼女王陛下 2022年9月12日 (一) 10:23 (UTC)[回复]
好吧,我還是有疑慮,不過不反對,就依照閣下的意見提案。--CaryCheng留言2022年9月12日 (一) 10:33 (UTC)[回复]
(&)建議WP:BEGIN自2022年9月11日 (日) 11:49 (UTC)提案迄今,社群無反對意見,其他意見均已獲得提案人正當合理的回應。依WP:7DAYS,提議進入公示期。--CaryCheng留言2022年9月23日 (五) 04:53 (UTC)[回复]
確實可以考慮開始公示了,上面提到的「xxx之死」那是另外一回事,跟這個討論串是毫無關聯的。以後看誰有想要提出這類型的討論吧,現在這個「xxx之死」討論已經告段落了。--Z7504非常建議必要時多關注評選留言2022年9月23日 (五) 09:30 (UTC)[回复]

公示7日,2022年10月1日 (六) 06:55 (UTC) 結束WP:BEGIN自2022年9月11日 (日) 11:49 (UTC)提案迄今,社群無反對意見,其他意見均已獲得提案人正當合理的回應。依WP:7DAYS進入公示期。--CaryCheng留言2022年9月24日 (六) 06:55 (UTC)[回复]

@BlackShadowG:煩請閣下回應。--CaryCheng留言2022年10月1日 (六) 07:37 (UTC)[回复]
@Maccomcre:依閣下建議,已將MOS:BEGIN也指向Wikipedia:格式手冊/序言章節#第一句。--CaryCheng留言2022年10月1日 (六) 09:43 (UTC)[回复]

 通过:公示已達7日,未有新的修訂意見,WP:BEGIN提升為正式指引獲得通過,謝謝所有參與討論的使用者。--CaryCheng留言2022年10月1日 (六) 10:47 (UTC)[回复]


本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捷徑重定向問題

@CaryCheng:我的建議不是這樣,而且對比英文版,MOS:BEGIN是指向段首而不是第一句,所以看來錯的是WP:BEGIN,而MOS:BEGIN本來是對的。所以CaryCheng你現在的更改反而有問題,MOS:BEGINWP:BEGIN應該重定向到Wikipedia:格式手冊/序言章節#段首才對。--Maccomcre留言2022年10月2日 (日) 11:05 (UTC)[回复]

已将MOS:BEGINWP:BEGIN均重定向至Wikipedia:格式手冊/序言章節#段首以与英文维基百科保持一致。此外,由于本文为格式手册,更加推荐使用MOS开头的捷径,因此我已经把WP:BEGIN移除{{shortcut}}。--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2年10月2日 (日) 13:59 (UTC)[回复]

WP:格式手册有关百分数等的格式问题

現行條文

在反映一个具体数量时,国际计量局建议在阿拉伯数字计量单位字母符号之间插入一个半角空格(例:0.1 cm、23 kg、45 °C、67 %),度分秒除外(例:89°、12′、3″)。

提議條文

在反映一个具体数量时,国际计量局建议在阿拉伯数字计量单位字母符号之间插入一个半角空格(例:0.1 cm、23 kg、45 °C)。惟须注意百分数角度弧度梯度等无量纲,不适用该条(例:67%、89°12′3″、),但弧度使用rad表记时除外(例:1 rad)。

现行条文对百分数的处理与常见用法不符,亦不合en:MOS:PERCENT;同时,弧度、梯度的情形需要补充。 --DvXg 📬 2022年10月15日 (六) 08:07 (UTC)[回复]

用明朝劍斬清朝官是不是搞錯什麼,英維不適用中維,而內文寫道「建议」並非強制執行。 --窝法乙烷 儿法梦碎 2022年10月15日 (六) 15:02 (UTC)[回复]
提及英维是因为西文是百分数如此表记的借入来源。如果这种建议既不合外语借入来源,也找不到相关的本语种标准,更不反映站内实际的使用情况(如百分数这个条目本身),那么这样的所谓“建议”显然是需要被修正的,否则任何误植的条文都可以用这一条辩护了。--DvXg 📬 2022年10月15日 (六) 15:19 (UTC)[回复]
如果您非要为这一条辩护的话,请自君始(您的用户页所上用的框就不符合这一规定)。--DvXg 📬 2022年10月15日 (六) 15:21 (UTC)[回复]
常见用法无异议、参考英维标准无异议。但是,应该查一下依据的标准和当初讨论。台湾國際單位制手冊第 9 版 (2019)第39页称“國際公認的符號%(百分比)可以與 SI 一起使用。使用時,應有一空格分隔數字和符號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 (SI) - BIPM第37页为相同表述,"The internationally recognized symbol % (percent) may be used with the SI. When it is used, a space separates the number and the symbol %.",应是此项来源。en:Percent sign#Correct_style则详细提到了各语言常用的不同间隔风格。我觉得可以讨论条文是否要参照英文,依中文的实际情况和常见用法,允许或建议通常使用不符合该国际标准的规范,信息框、学术条目等领域又是否要例外。中国大陆的规范待查。--YFdyh000留言2022年10月15日 (六) 15:43 (UTC)[回复]
感谢补充国际单位制的有关条文,不过台版标准第42页(PDF第46页)的“(10±0.01)%”像是自身亦不符本标准。另外,百分数本身并不由国际单位制定义,在数学教学中一般也不将其视作单位(如99%通常视若同0.99的数,惟更强调由比例导出)。
在数字排版领域,W3C起草中的《中文排版需求》内文实际使用的是无空格样式,其参考的已发布标准《日语排版需求》的3.1.10条e项则明确百分号前不加空格且不可断行,可做参考。--DvXg 📬 2022年10月15日 (六) 16:00 (UTC)[回复]
  • 台版標準第42頁(PDF第46頁)的標題是"第 1 屆 CGPM,1889 年",段落是"考量"。
  • 現行條文寫得很明確,跟計量單位(SI)字母符號並用時加空格,麻煩請先點內連去看這是哪七種計量單位。這個段落只是在講 SI,所以引用的是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 (SI) - BIPM,而 % 會被一併納入是因為這個條文寫的就是"跟計量單位(SI)字母符號並用時"(條文內文),而 % 是可以跟 SI 併用,這個時候 % 前面要加空格(symbol % (percent) may be used with the SI ... a space separates the number and the symbol %)。
  • 你想要一個跟 SI 無涉,針對無量綱採用空格的說明,建議另開一條,不要併在 SI 那條裡面混雜,這樣既不符合 SI 對於空格的使用規定,也讓人搞不清楚該條目是不是專門在講 SI 的空格使用。
--Anghualee留言2022年10月16日 (日) 05:25 (UTC)[回复]
  • 不明白第一项是什么意思,引文也应该遵循排版要求。不过我认同国际单位制的要求的确如现行。
  • 现行条文并未明确“并用”,界定“并用”也缺少明确界限。这条提议算是要替代而非增补这条实际上(de facto)并未完全被中文(乃至CJK)接纳的关于百分号的国际计量局规定:在数字排版领域的可参考标准中,《日语排版需求》的3.1.10条e项明确百分号前不加空格,而紧随的f项就给出了“75.123 4 kg”的例子。原条文中的“在反映一个具体数量时”是具有一定排他性的,即使要另开一条也需要改动既有的这一条,当然(如果能够达成这样的共识)是需要再修订草稿,改变条文中指定的上游标准的。
  • 原条文使用百分号的方式,在维基的环境中大约只有计算式的情形下会用到(如计算热机效率)。可以考虑在正文(遵循数字排版规则)和公式(遵循国际单位制要求)环境下作不同的规定。
--DvXg 📬 2022年10月16日 (日) 07:48 (UTC)[回复]
  • 那是一個 quote,基本上就是照搬,不會為了刻意符合現代呈現標準去調整他,簡單來說就是不要去糾結46頁不符合,沒意義。
  • 請問 % 是哪種 SI?這屬於有讀內連就懂。W3C 標準跟 SI 標準有什麼關係?為什麼針對 SI 的論述你要拿 W3C 標準來作依據?
    • 另開一條的部分你誤解了。
    • (好比說原條文是在這個星號)"在反映一個具...除外(例:89°、12′、3″)。"
    • (<- 換行打個星號以後,這邊放你的另開一條)
  • 你當然可以根據實際狀況調整你想要的條文形式,我對此並無意見。
--Anghualee留言2022年10月17日 (一) 06:58 (UTC)[回复]
引用W3C标准是因为格式手册提及关于数字与符号配合使用的规定只此一处,抱歉可能因为提案中没有改动上游标准的引用造成了误解。我对您对SI标准的解释并没有异议,只是 (1) 站内外的实际使用都更接近W3C标准;(2) W3C标准更综合,其面向数字排版的特点也更适合维基作为网站的格式手册引用。我明白现在的提案还需要更改,但是希望能在再一次修改提案之前先收集对“是否应当明确一般正文中百分号使用时无前导空格”这一点的意见。目前提案修改的大略想法是 (1) 替换原条文,引用W3C标准指引正文格式;(2) 将国际单位制的“并用”适用于公式环境,明确其与W3C标准在百分号运用上的不同。--DvXg 📬 2022年10月17日 (一) 17:32 (UTC)[回复]
W3C起草中的《中文排版需求》,首先他還只是個 draft。其次他的作用是什麼呢?根據目的裡面講的"作為實現這個責任的基礎,本文整理了中文(漢字)書寫系統在排版上的需求。一方面說明需求事項以明確描述中文排版之需求與問題;另一方面也提供與既有標準(如Unicode)的對應,冀求透過本文有效地促進實作。"簡單來說,如果你在排版上有特定的要求,比如說你想要直書,而非我們現在維基百科使用的橫書,那他就會把這個需求列到排版需求中,來去看看網頁標準怎樣可以達到這樣的需求。你哪怕引用NIST標準去支持加空格,或者引用芝加哥格式去支持不加空格,我都沒有意見。但是你引用《中文排版需求》,然後說 % 前面加不加空格怎樣。我直接問一句,請問加不加空格按一個空白鍵處理的這個事情,在網頁排版上是有什麼困難之處,需要什麼技術攻克,以致於到會需要寫到排版需求裡面去呢?除非你想用的是不斷行空白,那也頂多就是找 Unicode 的不斷行空白,不是嗎。當然你也可能想說你並不是引用 W3C 標準,只是用其中用到 % 的情況當作例子。而在排版需求的討論中貢獻者 kecrily 提到的"如 CSS 和 UI 设计中,普遍不加空格"就解釋了這個情況,因為排版需求中大部分是處理 CSS 和 UI 設計,對吧?--Anghualee留言2022年10月18日 (二) 08:39 (UTC)[回复]
不对,您可能对《中文排版需求》所面向的领域有所误解。虽然这份标准由W3C旗下的兴趣组编写,但它所希望面向的对象是所有基于Unicode的数字排印,包括书籍印刷(如Adobe InDesign)、广告印刷(如Adobe Illustrator)、数字出版(如EPUB)等等,而非限于网页或者应用程序。其前辈《日语排版需求》,也是对JIS X 4051(日本語組版規則)标准的明确、细化与引导。虽然其对术语的使用有注意与CSS标准的相容性,但整篇标准事实上没有一处提到CSS、没有提到某项需求应当使用哪个CSS属性去实现,而是在总结中文排印的标准(事实上只有标点符号的使用部分有较为明确的明文标准)与常规。您说的

简单来说,如果你在排版上有特定的要求,比如说你想要直书,而非我们现在维基百科使用的横书,那他就会把这个需求列到排版需求中,来去看看网页标准怎样可以达到这样的需求。

这一点完全是不正确的,这篇标准的“需求”是对中文排印既有的实践的总结,而不涉及由谁实现、如何实现、在哪里实现。最明显的一处是,3.5节“行内调整”几乎所有的内容都无法用已经大致稳定、有实际浏览器实现的CSS属性实现,反而是同样草案中的CSS Text Module Level 4还在等待《中文排版需求》完成相关条文一并交由浏览器厂商参考。您在这个问题上完全颠倒了需求和实现(CSS)的关系。--DvXg 📬 2022年10月18日 (二) 09:44 (UTC)[回复]
上面那一段解釋了我為什麼要提問"W3C 標準跟 SI 標準有什麼關係?為什麼針對 SI 的論述你要拿 W3C 標準來作依據?"因為白話來講就是沒有關係,不該作為依據。接下來對於你提到的"更接近W3C標準"、"W3C標準更綜合"云云,他當然綜合,他把所有中文排版在網頁技術上遭遇到的困難都列出來說明可以怎麼達到,或者以後要怎麼促進實作去達到。他就是一個需求整理,一個當你排不出排版的時候,你可以去翻查對照到有什麼技術可以幫助你達成那種排版,並不是一個告訴你應該用什麼排版的標準。用維基百科來比喻的話,就是 Help 命名空間中某個列出所有模板然後跟你說什麼情況可以用什麼模板去解決的教學,不代表你在寫條目的時候就要用上該 Help 的所有模板,或者是裡面有講示亡號可以用 box 模板,就錯誤地跑去每個已逝人名加 box 模板,這種文件不是這樣運作的。--Anghualee留言2022年10月18日 (二) 09:01 (UTC)[回复]
续上,您说的“网页技术上”不实,整篇标准通篇没有说是仅面向网页排版,兴趣小组挂在W3C名下并不能说明这是网页专用的,其编写目的也有填补中文排印标准的空白的考虑,而非仅限于中文网页排版标准。我当然知道这篇标准不是像芝加哥格式手册一样涉及语法、大小写一类细则、对应维基MoS的格式手册,但“此处是否加空格”这个问题不同于大小写,它和“此处是否可以断行”这个问题结合得相当紧密,后者则是一个排印问题,这也是我引用这项标准的原因。当然,我也同意加入西文的既有格式手册作为参考能更有说服力,但我不同意您对《中文排版需求》乃至《日语排版需求》与格式手册的空格问题完全无关的论断。--DvXg 📬 2022年10月18日 (二) 09:58 (UTC)[回复]
對我來說就是挑一個領域(例如網頁技術)舉完例子就好了,我沒有打算窮舉的意思,因為這樣既容易失焦,也容易搞不清楚我們在討論的問題是什麼。好比說我認為這並不是適用於我們現在在討論的維基編輯應該在原始碼編輯(我知道有其他如視覺化編輯方式,但是我不會提,因為對於討論沒有幫助)中 % 前面要加空格還是不加空格。而請問一下你在努力把書籍、廣告、數字印刷都拉進來,然後在最後面還補上"相關條文一併交由瀏覽器廠商參考"的例子,你有注意到你講的東西完完全全佐證了這就不是給使用者必須採納哪種排版(例如橫書、直書的挑選),而是讓廠商去了解有這些排版需求,讓他們實作出相關細節,當使用者要這樣排(且這種需求是有所本,例如裡面說這個是標點符號用法的規定、那個是輕小說在用,的時候),就可以透過廠商的實作來排出這樣的排版。所以在你窮舉領域以後,問題還是一樣啊:「請問加不加空格按一個空白鍵處理的這個事情,在網頁排版(甚至是你提到的書籍、廣告、數字印刷中)上是有什麼困難之處,需要什麼技術攻克(如你所說需要"相關條文一併交由瀏覽器廠商參考"),以致於到會需要寫到排版需求裡面去呢?」--Anghualee留言2022年10月18日 (二) 21:48 (UTC)[回复]
"此處是否可以斷行"當然是一個問題,不然我也不會拋出來"除非你想用的是不斷行空白",這在我前面貼過的討論中也提到"Latex ... U+202F"、"IEEE 的标准里也有些单位与数值间用的是 U+00A0",但即便該 issue 已關閉,你有看到 Draft 中有多出任何應使用 U+202F、U+00A0 的條文嗎?可以拜託你,哪怕去那個 issue 裡面看到哪些標準,英国出的《Writing for Home Office Science 》、IEEE 的标准,甚至是上面你自己貼內連得芝加哥格式,抓哪個出來用都可以,因為這些都是要求作者去遵循的格式標準,都塞子彈給你了,為什麼你就是要糾結在一個不適合的引據上糾纏不清呢?--Anghualee留言2022年10月18日 (二) 22:02 (UTC)[回复]
我同意用格式手册做引据啊,第一条留言我就引用了英维的MoS,要换成上游“一手的”手册我当然也没有意见,但是终归还是需要一个搭得上边的中文的(或者CJK的)标准做补充“中文确实有在这么用”啊。--DvXg 📬 2022年10月19日 (三) 04:55 (UTC)[回复]
从一开始我就直接打算对标英维的MoS为准,有人异议我才拉了CLREQ出来做论据,为什么您一直觉得是我非要拉这个做标准?至于用哪个Unicode码位做空格原条文和提案都没有涉及啊,如果想明确用{{nowrap}}还是&nbsp;阻止断行,这是要补充另一项条文了罢。--DvXg 📬 2022年10月19日 (三) 05:02 (UTC)[回复]
我誤解我詢問"你在為什麼針對 SI 的論述你要拿 W3C 標準來作依據?"之後您對於 CLREQ 的說明是在強調該理據是有依據的,是我過多於糾結在旁支上了。至於要找跟中文搭得上邊的標準,台灣的標準與檢驗期刊中國際標準對SI單位之書寫建議和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法定度量衡單位使用指南,以及國家標準草案構成及格式指引前面有提到一些 CNS 標準,本身也有一些撰寫標準,你看看用不用得上。不斷行的議題也是在這些旁支討論中延伸冒出來的,若確定要加空格,有需要可以再另案討論或覺得合適的話就對這個部分補充。--Anghualee留言2022年10月20日 (四) 00:14 (UTC)[回复]
42页的考量与前文的关系?不太懂“跟计量单位(SI)字母符号并用”概念,国际单位制计量单位如何与百分比符号共用。--YFdyh000留言2022年10月16日 (日) 09:34 (UTC)[回复]
顯然原文之「89°、12′、3″」指的是不用「89 °」、「12 ′」、「3 ″」,而非指合作為「89°12′3″」。另外,百分比是數學符號而非計量單位(一百分之六十七不就是〇・六七嗎?),本來就不受相關規則約束,也因此無需另行規定例外。——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2年10月16日 (日) 12:46 (UTC)[回复]
啊,这处改动就是为了表示度分秒连写时不分开,您觉得这种格式不正确么?另外我确实认为百分比不是单位,但先行条文将其列出了,改为作为易于混淆的概念做出提示可能也是有必要的。--DvXg 📬 2022年10月16日 (日) 13:11 (UTC)[回复]
我覺得原文不是這個意思,當然連寫的時候確實也是不分開的。——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2年10月17日 (一) 05:23 (UTC)[回复]
这处算是想要利用举例来间接明确更多格式上的要求吧,要明文明确也可以?另外,也许应当在MOS:DATENUM明确分和秒应使用Unicode的专用码位,不应使用西文引号代替?--DvXg 📬 2022年10月17日 (一) 17:37 (UTC)[回复]
(&)建議用JavaScript或服务器后端解决,不管在源代码里输入32cm还是32 cm,都自动呈现成合适的样子。至于合适的样子是什么,可以另外讨论。--Gqqnb留言2022年10月23日 (日) 09:11 (UTC)[回复]
如何达到条文要求属于implementation的范畴,不在方针讨论之列。MoS恰恰是要讨论什么是“合适的样子”。--DvXg 📬 2022年10月24日 (一) 09:36 (UTC)[回复]

修订提案

現行條文
  • 在反映一个具体数量时,国际计量局建议在阿拉伯数字计量单位字母符号之间插入一个半角空格(例:0.1 cm、23 kg、45 °C、67 %),度分秒除外(例:89°、12′、3″)。
提議條文
  • 在使用带有单位的数字时,阿拉伯数字计量单位字母符号中应插入一个空格建议在阿拉伯数字计量单位字母符号间插入一个空格(例:0.1 cm、23 kg、45 °C、90 deg、1 rad)。
    • 角度弧度梯度等单位不使用西文单词缩写符号时,不应插入空格(例:89°、),度分秒之间连写时亦无空格(例:89°12′3″)。
    • 在一般的半角空格的基础上,推荐在此情形下使用不间断空格(&nbsp;[1]公式中亦可按LaTeX习惯使用窄不间断空格(\,[2]
    • 特别地,百分数具有两种通行格式:
      • 据《芝加哥格式手册》及中文正文排版实际[3][4],百分数的百分号前无空格(例:50%);
      • 国际计量局的标准[5]建议,当百分数与国际单位制单位并用时,百分号前应插入空格(例:质量分数)。
  1. ^ SCC 14 Conventions for Metrication of IEEE Standards (PDF). IEEE. 2017-10-31 [2022-10-29] (英语). 
  2. ^ Joseph Wright. siunitx – A comprehensive (SI) units package (PDF). [2022-10-29] (英语). 
  3. ^ 中文排版需求. W3C. [2022-10-29]. 
  4. ^ 日本語組版処理の要件 - 分割禁止. W3C. [2022-10-29] (日语). 
  5. ^ 法定度量衡單位使用指南 (PDF). 经济部标准检验局. [2022-10-29] (中文(臺灣)). 

根据意见进行了一部分修订,部分细则也许可以参照英维移入Wikipedia:格式手册/日期和数字并加以扩充?DvXg 📬 2022年10月29日 (六) 10:57 (UTC)[回复]

(-)反对,这是要有间隔,而不是要有空格。这应该是技术层面去解决的问题--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2年11月2日 (三) 02:58 (UTC)[回复]
所有的西文和中文标准来源都用的是空格(space character而非spacing),您提出只是用间隔的依据是什么呢?况且我的提案反而是收窄了空格的使用范围。
中文和西文之间的间隔不用空格,是因为有相关的排版特性支持(Word的“自动调整中文和西文的间距”、CSS在实现中的text-spacing等等),而单位前的间隔据我所知没有任何一个排版特性支持,并且也不可能在没有语义支持的情况下完成(排版引擎如何分辨长度“100 m”和带后缀的编号“100m”?)。如果是想藉由模板完成的话,一是LaTeX的包siunitx最终实现也还是落到了空格,二是这对中维翻译条目的所有编者全篇改用模板也不现实,三是想要通过CSS的paddingmargin实现的话是会影响行首行尾的正常排版的,不知道您中意的不用空格字符的解决方案是什么?--DvXg 📬 2022年11月2日 (三) 04:54 (UTC)[回复]
根据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1000:1992《SI单位及其倍数单位和一些其他单位的应用推荐》的GB 3100-19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其中也只建议数值与符号之间保留适当空隙,而未要求加空格。而从日常工作和中文期刊中遇到的书写要求经验来看,也未见有要求加空格的--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2年11月3日 (四) 02:31 (UTC)[回复]
中文物理期刊确是普遍加空格的:物理学报光学学报。赞同David Xuang君所言,单位前的空隙不像中西文间的间隔一样易于自动实现,加空格是实现标准所要求的“空隙”的最自然手段。--Lt2818留言2022年11月3日 (四) 04:26 (UTC)[回复]
看了物理学报的投稿模板,并未要求加空格,而且发表的文章中(至少你提供的这篇)也是有时加有时不加。另我又看了一下《化学进展》的投稿模板,也未要求加空格,而且模板中自己也是有的有空格,有的没有。我认为中文出版物的这个现象可能是受英文出版的影响,但中文本身并无规定和习惯(至少在我的经验中都是不加空格的);也可能是不同领域的学术习惯问题导致--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2年11月3日 (四) 08:45 (UTC)[回复]
相反,我认为有时不加空格恰恰是母语为汉语的人习惯性的忽略单词间的空格,日常对话中即使在连用两个外来西文词的时候,人们也常常忘记中间的空格。私以为这里加空格的原因在于:阿拉伯数字作为语法上的数词,而单位缩写则是语法上的量词,两个语法成分不同的词自然不是一个词;数字的文种虽然“中性”,单位缩写则明显是西文,两者连用应视同插入的西文;那么,中文中插入的西文自然应当适用西文的书写规则。--DvXg 📬 2022年11月3日 (四) 14:17 (UTC)[回复]
两篇论文中,我看到的计量单位字母前都是有空格的,不知是否有遗漏的情况。《化学进展》的投稿模板里有空格和无空格都有出现(“8 cm×5 cm 以内”“宽度不超过8cm”),或许模板本身并不严谨,不及出版的论文成品有说服力。--Lt2818留言2022年11月4日 (五) 05:35 (UTC)[回复]
(▲)同上--YFdyh000留言2022年11月3日 (四) 04:30 (UTC)[回复]
这就是我之前问的最后一个问题啊,空格也好padding、spacing也罢,您钟意的实现方案到底是什么呢?--DvXg 📬 2022年11月3日 (四) 14:19 (UTC)[回复]
关于“反而是收窄了”,现行条文“国际计量局建议”,新条文“应插入”,语气是强化了。建议维持建议级别。--YFdyh000留言2022年11月3日 (四) 03:19 (UTC)[回复]
完成,改动比较小,就直接用删除线改掉了。DvXg 📬 2022年11月3日 (四) 14:22 (UTC)[回复]
对“百分号前应插入空格”有异议。以例子中的“质量分数”搜索到这篇论文,未见百分号前有空格者。标准中的规定看似未被普遍遵守,我觉得没有写入格式手册的必要。简单处理的话,把百分号直接从条文中删除即可。--Lt2818留言2022年11月4日 (五) 05:35 (UTC)[回复]
大陆GB 3100未见百分号相关规定,而之前讨论中有用户找到的台湾政府标准沿用了这条SI的规定,大概可以找找台湾的学术论文,或者是政府标准(比如计量、环境监测相关的)?--DvXg 📬 2022年11月4日 (五) 05:47 (UTC)[回复]
如果最后没有地区普遍使用的话,那么支持将百分号直接并入度分秒比照处理或者可以直接限定在非中文环境(公式)适用?--DvXg 📬 2022年11月4日 (五) 05:48 (UTC)[回复]
以“質量分率”为关键词搜索台湾的论文,一篇混杂无定章,另一篇只在图内出现百分号前空格,图外则百分号前无空格。--Lt2818留言2022年11月5日 (六) 06:40 (UTC)[回复]
您有什么想法么?除了公式内应该还需要沿用SI格式之外,我不太确定其他地方是不是就完全不用了。--DvXg 📬 2022年11月8日 (二) 15:57 (UTC)[回复]
(-)反对:持續在最終方針文字定案內容中夾雜沒必要加入方針的外部草稿文件作為案例,隱示或暗示W3C標準建議該做法,或使用類似方式為符合W3C標準的做法。--Anghualee留言2022年11月4日 (五) 09:16 (UTC)[回复]
……那么中文排版的实践情况用什么引证呢,还是说条文内此处不言自明不需要引证呢。--DvXg 📬 2022年11月4日 (五) 14:20 (UTC)[回复]
另外反对“持续”的说法:这明明才是第二稿,而这处引证是第一稿这一点被人质疑之后才加进去的,之前你在意见中只表达了“这不是对应领域的标准”而不是“此文件不能作为对既有中文排版实践的参考”,这里也确实只是作事实参考而非标准引用,“持续在定案内容中”明显不实。要是只是不想把这个插进引用、只需要有讨论存档作参考那就直接提出来,不要这样虚增一顶“持续忽略其他用户意见”的大帽子。--DvXg 📬 2022年11月4日 (五) 14:31 (UTC)[回复]
另外,顺便再回应一下您之前提供的几份标准链接:这里存在的问题是缺“一般情形下中文对百分号的使用”的参考,而非“在SI体系下使用百分号”的参考,两者对百分号的处理事实上就是不一致的。您提供再多计量、技术写作方面的标准,也都只是SI标准的延伸。而百分号并不只在度量衡体系下使用,其最常见的应用——增长率,并不与SI所定义的物理量相绑定:人口增长率的单位“人”、经济增长率的单位“不变价美元”,都和SI的单位体系没有关系,这里需要的是中文传统出版、新闻传媒领域的相关标准(就像AP和NYT的格式手册)。--DvXg 📬 2022年11月4日 (五) 14:50 (UTC)[回复]

Lt2818方案

我提个修改方案吧,条文在Wikipedia:格式手册#空格

現行條文

在中文語境內,文字之間應該不留空格,惟仍有特例:

……

  • 在反映一个具体数量时,国际计量局建议在阿拉伯数字计量单位字母符号之间插入一个半角空格(例:0.1 cm、23 kg、45 °C、67 %),度分秒除外(例:89°、12′、3″)

……

提議條文

在中文語境內,文字之間應該不留空格,惟仍有特例:

……

  • 在反映一个具体数量时,建议在阿拉伯数字计量单位字母符号之间插入一个空格(例:0.1 cm、23 kg、45 °C、1 rad),(例:89°12′3″)、百分度(例:100g)之类符号除外。建议使用不换行空格&nbsp;)以禁止在该处换行。

……

说明如下:

  • 删除“国际计量局”字样,其规范有未被普遍遵守的情况,格式手册不必与之挂钩。其他外部规范也同样不必写入。
  • “半角”指的是宽度,由于更窄的空格亦可接受(如前一提案提到了“窄不间断空格”),故而删去。
    • Help:数学公式可见LaTeX中使用“窄不间断空格”的场景远不止计量单位。如果要讲公式的话,另行单独叙述可能更合适,这里就不加了。
  • 前一提案中的deg似乎不是中文里规范或普遍使用的单位(与rad不同),没有写入。
  • 前一提案中“不使用西文单词缩写符号”的总括有些问题,百分度g也可以说是西文单词缩写符号。我就用“……之类符号”代指了,没想到更好的总括短语。
  • 度分秒虽然不是“字母符号”,但有必要体现出和前半句例子中“45 °C”的差别,不宜删去。
    • 从89°12′3″的连写足以推出三种符号单用时的写法,不必赘述。
  • 行文字眼从“推荐”到“建议”,语气从强到弱。

--Lt2818留言2022年11月9日 (三) 06:02 (UTC)[回复]

由于具体用法和共识仍模糊,倾向保持“建议”而非“推荐”,以免出现争议时据此力争。其他暂无意见。--YFdyh000留言2022年11月9日 (三) 12:48 (UTC)[回复]
已改。--Lt2818留言2022年11月9日 (三) 13:04 (UTC)[回复]
如果最后只是取消百分号的空格要求也可以,毕竟事实标准也会成没有空格,不过条纹内“度分秒”前最好还是加一个“惟”之类的连词明确一下语义。--DvXg 📬 2022年11月15日 (二) 09:04 (UTC)[回复]
加了一个“但”,不知是否更好些。“惟”可能被理解为排他性,“但”作连词使用时只表示转折。--Lt2818留言2022年11月15日 (二) 10:04 (UTC)[回复]
没其他意见的话就 公示7日。--Lt2818留言2022年11月24日 (四) 04:19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