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命名常规 (人名):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 Edit via Wikiplus
无编辑摘要
第34行: 第34行:
#明朝(包括南明)的'''继任君主''':
#明朝(包括南明)的'''继任君主''':
##一般用'''国号+庙号''',如[[明英宗]];
##一般用'''国号+庙号''',如[[明英宗]];
##庙号有争议者,依'''年号'''称'''某帝''',有[[建文帝]]、[[景泰帝]]、[[崇祯帝]]、[[永历帝]]等四帝。
##庙号有争议者,依'''年号'''称'''某帝''',有[[建文帝]]、[[景泰帝]]、[[崇祯帝]]、[[弘光帝]]、[[隆武帝]]、[[紹武帝]]、[[永历帝]]帝。
#清朝的'''继任君主''':
#清朝的'''继任君主''':
##一般依'''年号'''称'''某帝''',如[[康熙帝]];
##一般依'''年号'''称'''某帝''',如[[康熙帝]];

2018年4月30日 (一) 11:33的版本

各地汉语差异

维基百科是一个国际计划,它的参与者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地区汉语使用者由于语言实践的不同,在某些条目的命名上会出现差异。解决这个问题的原则是尊重并且包容各地的文化差异。我们确立如下规则:

  • 遵守上面的一般惯例和大家就命名问题达成的其他共识。
  • 包容的规则:凡是因各地文化差异而导致命名有差异的条目,我们要在条目正文里说明各地的命名,然后我们采用重定向的方式把所有的命名方式都包括进来。
  • 时间优先的规则:我们选择条目第一个重要版本采用的命名方式作为条目的主要命名方式,其他命名都重定向到这个主要命名上来。

说明:条目的第一个重要版本是指第一个对条目内容有实际贡献的版本,非常短的“小小作品”不在此列。

非中文人名

一般使用最常用且不和其他人混淆的中文译名,然后重定向其他译名到该译名。同时请在译名表中列出不同的中文译名。

注意如果要使用名字间隔号,请用“·”(·)而不是“.”(.)“‧”(‧)“•”(•)“・”(・)。(參閱:間隔號的輸入方法

对于各地对同一外语名称有不同的译法,请参看#各地汉语差异章節。

中国歷代君主

依照共识中国歷代君主条目的命名常规如下:

  1. 各朝代开国君主追尊君主
    1. 一般用君主的常用名,如刘邦曹操宇文泰忽必烈王莽等;
    2. 君主本名不常用或有争议的,词条依照其历史上形成的常用帝号命名,如周文王梁武帝隋文帝国号+谥号夏景宗国号+庙号;或依照其更为常用的固定专称命名,如秦始皇(尊号“始皇帝”)、武则天(尊号“则天大圣皇帝”)、成吉思汗(尊号)。
  2. 唐朝以前各朝代的继任君主(三国和十六国君主见下单列):
    1. 一般用国号+谥号,如周幽王汉武帝魏孝文帝隋炀帝等;
    2. 生前削帝号或死后遭贬黜的君主,一般用其常用名,如子婴刘弘刘辩萧宝卷等;
    3. 个别君主依据其更为常用的固定专称命名,如秦二世更始帝孺子婴晋废帝陈后主等(此类君主均无庙号,其谥号则多形制不一、多有贬谪)。
  3. 唐朝至元朝间各朝代的继任君主(十国、北辽、西辽、东辽、后辽君主见下单列):
    1. 一般用国号+庙号,如唐太宗周世宗元成宗等;
    2. 死后遭贬黜的君主用其常用名,如完颜亮
    3. 无庙号者,则依照其历史上形成的常用帝号命名,如周恭帝唐哀帝辽天祚帝国号+谥号命名;亦无谥号者,或依照其固定专称命名,如金末帝,或直接采用君主常用名,如赵昺
  4. 明朝(包括南明)的继任君主
    1. 一般用国号+庙号,如明英宗
    2. 庙号有争议者,依年号某帝,有建文帝景泰帝崇祯帝弘光帝隆武帝紹武帝永历帝七帝。
  5. 清朝的继任君主
    1. 一般依年号某帝,如康熙帝
    2. 末代皇帝用常用名,即溥仪
  6. 历代诸侯国君主:
    1. 周代诸侯国始封君主:一般用常用名,如伯禽非子太公望召公奭卫康叔等。
    2. 周代诸侯国继任君主:一般用封国名+谥号+爵位/王,如齐桓公楚庄王等;个别诸侯国风俗特异,君主无谥号或谥号特殊,则使用其固定专称燕侯克杞东楼公曹仲君齐丁公若敖郏敖等。
    3. 秦末、汉朝、西晋诸侯国君主:用君主常用名,如项羽英布刘恢司马亮等。
  7. 三国、十六国、十国及北辽、西辽、东辽、后辽君主:用君主常用名,如刘禅苻坚李煜耶律直鲁古等。
  8. 非正式政权的君主:一般用常用名,如安庆绪李自成吴世璠等。

琉球人條目命名規則

依照共识,琉球人之條目命名規則如下:

  1. 在琉球國滅亡前逝世者,有唐名者用唐名為條目名,有同名人物則使用無歧義的別名(如護佐丸
  2. 唐名不明者用日式名,內文標註漢姓(如新垣世璋平敷屋朝敏
  3. 無封地且父親封地不詳者用琉球式姓名(姓氏+「氏」字+名乘)
  4. 有唐姓但唐名與名乘皆不詳者用漢姓+號(如向德澤吳蘭室),號不詳者用漢姓+童名(如葉真吳瑞),有同姓且童名相同人物時用消歧義括號
  5. 琉球國時代出生,亡國後仍然活躍者,使用日式姓名為條目名(如用伊波普猷不用魚培元、用花城長茂不用明增盛
  6. 現代琉球人以戶籍名命名,除非有其他更常用的名稱(如藝名筆名等)

部分斯拉夫语族国家人物条目命名规则

依照共识,对于姓名来源于苏联、俄罗斯、俄国、乌克兰、白俄罗斯人物条目名应遵循以下格式指引:

  1. 优先使用“名·姓”形式的二名法。“名·中间名·姓”及“姓·名·中间名”等其他三名法形式名称作为重定向。
  2. 当使用二名法出现歧义时,则所有歧义条目名均改为使用“名·中间名·姓”的三名法,并建立“名·姓”消歧义页面。
  3. 当在绝大部分可靠来源中某姓特指某一人物时,可将其姓作为条目名,并建立“姓 (消歧义)”消歧义页面。

欧洲贵族

  • 在名称正确的前提下,以首次编辑者的意愿选择去决定是使用常用名称(如卫奕信)还是包含爵位的全称。
  • 在出现多位同样爵位的继承者的情况下,采用“爵号+全名”(无空格)的方式去表示条目名称,而非一般的后面加空格括号消歧义。除非在两个国家有一模一样爵位和人名的情况下,才使用括号消歧义的情况。
  • 多个名称重定向的情况下,条目名称以“先到先得”优先,以常用名称为主。内文开头称呼使用全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