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存档/2021年7月: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Jimmy-bot留言 | 贡献
机器人: 1个讨论已存档
标签已被回退
Jimmy-bot留言 | 贡献
机器人: 1个讨论已存档
 
(未显示另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第82行: 第82行:
== 延伸確認權限後續討論 part1==
== 延伸確認權限後續討論 part1==
<p class="notice metadata" id="spoiler" style="font-size: small">本主題全部或部分段落文字,已<span style="text-decoration: underline;">移動至</span>'''[[Wikipedia talk:保護方針]]、[[Wikipedia_talk:人事任免投票資格]]、[[Wikipedia_talk:權限申請]]'''。执行人:[[User:Jimmy-bot|Jimmy-bot]]([[User talk:Jimmy-bot|留言]]) 2021年7月31日 (六) 08:14 (UTC)。</p>
<p class="notice metadata" id="spoiler" style="font-size: small">本主題全部或部分段落文字,已<span style="text-decoration: underline;">移動至</span>'''[[Wikipedia talk:保護方針]]、[[Wikipedia_talk:人事任免投票資格]]、[[Wikipedia_talk:權限申請]]'''。执行人:[[User:Jimmy-bot|Jimmy-bot]]([[User talk:Jimmy-bot|留言]]) 2021年7月31日 (六) 08:14 (UTC)。</p>
== 关于在[[Wikipedia:格式手册#條目定义句]]与[[Wikipedia:格式手册#自由链接的格式]]中禁止添加指向条目本身或者其重定向的链接的提案 ==
== 關於[[MediaWiki:Newusermessage-signatures|歡迎新手列表]]簽名移除的活躍度門檻 ==


[[Wikipedia:格式手册#條目定义句|条目定义句]]:
因茲事體大,根據[[MediaWiki talk:Newusermessage-signatures/存檔2#更新狀態|此處討論]],在此詢問社群意見:是否對移除歡迎新手列表簽名設置活躍度門檻?若決定明文設置,期間多久為宜?我是覺得通知當事人最重要,這樣未來若當事人復出,才會知道要重新申請加入簽名。—— '''[[使用者:Ericliu1912|Eric Liu]]'''<sub> 創造は生命('''[[使用者討論:Ericliu1912|留言]].[[使用者:Ericliu1912#訪客芳名錄|留名]].[[維基百科:維基學生會|學生會]].[[維基百科:立陶宛感謝祭|LEP]]''')</sub> 2021年7月26日 (一) 11:30 (UTC)
{|style="width:100%; table-layout: fixed; "
| valign="top" style="" |
<div align="center">
<div style="position: relative; left: 6px; top: 6px;margin-right: 3px; margin-bottom: 3px; width: 100%; text-align: left; ">
<div style="background: #F1F0F1; ">
<div style="position: relative; left: -1px; top: -1px; background: #DBDADB; ">
<div style="position: relative; left: -2px; top: -2px; background: #B8B6B8; ">
<table style="position: relative; left: -3px; top: -3px; padding: 5px; width: 100%; background: #ECFCF4; border-color: #2F6FAB; border-width: 1px; border-style: dotted; table-layout: fixed; "><tr><td>
; <big>現行條文</big>
請'''不要'''在题目上,加上方括號作链接。
</td></tr></table></div></div></div></div></div>
| valign="top" style="" |
<div align="center">
<div style="position: relative; left: 6px; top: 6px;margin-right: 3px; margin-bottom: 3px; width: 100%; text-align: left; ">
<div style="background: #F1F0F1; ">
<div style="position: relative; left: -1px; top: -1px; background: #DBDADB; ">
<div style="position: relative; left: -2px; top: -2px; background: #B8B6B8; ">
<table style="position: relative; left: -3px; top: -3px; padding: 5px; width: 100%; background: #F9F9F9; border-color: #2F6FAB; border-width: 1px; border-style: dotted; table-layout: fixed; "><tr><td>
; <big>提議條文</big>
請'''不要'''在<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cfc;">条目標題或其他名称</span>上加上方括號作链接。
</td></tr></table></div></div></div></div></div>
|}


[[Wikipedia:格式手册#自由链接的格式|自由链接的格式]]:
:要求通知,我當然可以配合。我之前處理都是6個月0編輯就移除,這當然是參考其他權限的不活躍除權門檻;另有30天少於30編輯由機器人暫時停用簽名的設計,這個門檻也是我向機器人操作者建議的,其參考自其他權限的申請資格,這個較高的標準是考量本列表目的是讓新手可以找這些人發問,其活躍度要求當然不能低,相對來說,移除門檻是低非常多。以上先予以說明。--[[User:Xiplus|<span style="color: #c566ff;">'''Xiplus'''</span>]]#[[User talk:Xiplus|Talk]] 2021年7月26日 (一) 11:54 (UTC)
{|style="width:100%; table-layout: fixed; "
| valign="top" style="" |
<div align="center">
<div style="position: relative; left: 6px; top: 6px;margin-right: 3px; margin-bottom: 3px; width: 100%; text-align: left; ">
<div style="background: #F1F0F1; ">
<div style="position: relative; left: -1px; top: -1px; background: #DBDADB; ">
<div style="position: relative; left: -2px; top: -2px; background: #B8B6B8; ">
<table style="position: relative; left: -3px; top: -3px; padding: 5px; width: 100%; background: #ECFCF4; border-color: #2F6FAB; border-width: 1px; border-style: dotted; table-layout: fixed; "><tr><td>
; <big>現行條文</big>
我们鼓励所谓的「[[WP:BTW|自由链接]]」:当您见到文中某些字词名称值得读者参考阅读的话,請使用<code><nowiki>[[]]</nowiki></code>代码转成内部链接。請注意[[WP:CONTEXT|不要作过多的链接]],例如不要把一句的每一個词,或者通篇文章都為同一個詞作出多次的链接:只要链接该词第一次出现就够了。

符合[[Wikipedia:命名常规|命名常规]]的链接会更容易成功链到已存在的条目;即使那条目还未存在,这样的链接也能够令未来新增的条目得到正确的名字。

链接所显示的文字不一定要与目标条目的名称相同,如<nowiki>[[朱熹|朱子]]</nowiki>。但请确保读者不需按下链接也能够清楚链接的目的地。

请尽量准确地链接。如果您想链接的条目还未存在,请先搜寻一下来确定该条目真的是不存在──它实际的名称可能只是与您所想的名称相差一点。
</td></tr></table></div></div></div></div></div>
| valign="top" style="" |
<div align="center">
<div style="position: relative; left: 6px; top: 6px;margin-right: 3px; margin-bottom: 3px; width: 100%; text-align: left; ">
<div style="background: #F1F0F1; ">
<div style="position: relative; left: -1px; top: -1px; background: #DBDADB; ">
<div style="position: relative; left: -2px; top: -2px; background: #B8B6B8; ">
<table style="position: relative; left: -3px; top: -3px; padding: 5px; width: 100%; background: #F9F9F9; border-color: #2F6FAB; border-width: 1px; border-style: dotted; table-layout: fixed; "><tr><td>
; <big>提議條文</big>
我们鼓励所谓的「[[WP:BTW|自由链接]]」:当您见到文中某些字词名称值得读者参考阅读的话,請使用<code><nowiki>[[]]</nowiki></code>代码转成内部链接。請注意[[WP:CONTEXT|不要作过多的链接]],例如不要把一句的每一個词,或者通篇文章都為同一個詞作出多次的链接:只要链接该词第一次出现就够了。

符合[[Wikipedia:命名常规|命名常规]]的链接会更容易成功链到已存在的条目;即使那条目还未存在,这样的链接也能够令未来新增的条目得到正确的名字。

链接所显示的文字不一定要与目标条目的名称相同,如<nowiki>[[朱熹|朱子]]</nowiki>。但请确保读者不需按下链接也能够清楚链接的目的地。

请尽量准确地链接。如果您想链接的条目还未存在,请先搜寻一下来确定该条目真的是不存在──它实际的名称可能只是与您所想的名称相差一点。

<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cfc;">请不要在条目的任何地方添加指向条目本身或者其重定向的链接,指向其他章节的除外。</span>
</td></tr></table></div></div></div></div></div>
|}
如上——<span title="" style="background:-webkit-linear-gradient(60deg,#ffb90f,#a020f0);-webkit-background-clip:text;background-clip:text;"><span style="-webkit-text-fill-color:transparent;text-fill-color:transparent">[[U:落花有意12138|落花有意12138]]</span></span> <sub>[[UT:落花有意12138|论]] 回复请ping我</sub> 2021年7月29日 (四) 01:11 (UTC)
: 目前有些條目,會用內部連結連到條目本身的某一個段落,此功能仍有需要,希望保留連結到條目中某特定段落的功能--[[user:Wolfch|Wolfch]] ([[user talk:Wolfch|留言]]) 2021年7月29日 (四) 01:15 (UTC)
::有道理,已修改——<span title="" style="background:-webkit-linear-gradient(60deg,#ffb90f,#a020f0);-webkit-background-clip:text;background-clip:text;"><span style="-webkit-text-fill-color:transparent;text-fill-color:transparent">[[U:落花有意12138|落花有意12138]]</span></span> <sub>[[UT:落花有意12138|论]] 回复请ping我</sub> 2021年7月29日 (四) 01:20 (UTC)
:代為微調了字眼,不影響文意。[[U:Sanmosa|SAN]][[UT:Sanmosa|MO]][[Special:Contribs/Sanmosa|SA]] <sub>[[Wikipedia:動員令/第十九次動員令/個人貢獻/Sanmosa|Σουέζ]]</sub> 2021年7月29日 (四) 03:05 (UTC)

2021年8月6日 (五) 08:14的最新版本

加入對生者傳記的定義

关于Wikipedia:管理员布告板/其他的存废或改革

此类放任用户对他人侮辱人身攻击的版面留之属无意义。另根据五月与六月的提报处理数来看,对该页面的处理整体效率低下、且屡次对提报采取默杀态度造成对不文明行为之放任。
对此,中文维基有句谚语:

WP:ANM,离公正太远,离管理员太近。”[開玩笑的]

原谅我如果冒犯到了各位管理员。当然,此界面之提报有时也不是没有被介入处理,但比起其他布告版,该界面的提报显然是本站挂名的73位管理员最没有意愿处理之提报。本人认为如发现有不文明行为,可自行去找管理员介入,而非在那处唇枪舌战、将争议延烧,最后浪费了大家的时间还得不到一个解答(有的人是最喜欢冗长讨论的,因为看到那么复杂的讨论页,所有管理员皆会望而却步)。
尽管本人的第一建议还是直接废除此无用之界面,但如果本站社群在讨论后仍认为应该保留此界面,那我可重启关于WP:ANM的改革讨论(参见Wikipedia_talk:管理员布告板/其他#關於WP:ANM的廢立與改革意見徵詢)具体措施有“该界面正名化”“设立志愿管理员名单”“在该界面中明确订立人身攻击、诽谤、扰乱行为之标准”“设立‘追加理据’及‘联合检举人’以防出现多个提报”等。

总之就一句话;要么废除,要么改革,但不可保留现阶段之界面。 --維基百科最忠誠的反對者留言2021年7月1日 (四) 16:37 (UTC)

关于主流意见的筛选

劳烦参与讨论者以(×)删除(○)保留等模板以支持“废除该界面”或“改革该界面”,该讨论区为界面存废与否之意见统合,以便之后的讨论。

7DAYS的第七次讨论

WP:封禁方针#管理員注意事項中的“如果你反对某个封禁”一节移动到“解除封禁”一章下并进行修改

AFD朴素化

「格式手冊/兩岸四地用語」之國籍章節規定"PRC國籍"應該直接寫為"中國國籍"的中立性問題

建议将共识门槛提高至三百万人或三千人参与才能视作普遍之共识

有關節目列表條目的刪除標準

Wikipedia:格式手册/两岸四地用语#國籍修改落實後所進行的配套修改

为关注度指引增设“关注度准则之意义”一节

我想起草一份关于“不要重复提报”的论述,我应该如何做?

提議將過度分類下「包含主觀性的標準」定為指引

提議將WP:SUBJECTIVECAT定為指引,相關條文符合現狀。

另外,請管理員將Template:Wikipedia_policies_and_guidelines中的* [[Wikipedia:过度分类|过度分类]]修正為** [[Wikipedia:过度分类|过度分类]],以示其屬於頁面分類指引之下。--【和平至上】💬 2021年7月12日 (一) 12:40 (UTC)

完成--蟲蟲飛♡♡→♡℃留言 2021年7月12日 (一) 14:26 (UTC)
謝謝。--【和平至上】💬 2021年7月13日 (二) 12:45 (UTC)

關於WP文明是否需被修改

各位日安。此討論源自這裏
鑒於我的回退行爲被至少三位普通用戶及一位管理員認爲是“破壞他人留言”及“編輯戰”。
但基於常識我相信相關語句符合“人身攻擊、侮辱及嘲弄”等定義,如果本人的想法是錯誤或在本站是不可接受的,那麽給出這些定義的WP:文明的某些段落可能需被修改。
如“其他不文明行为”段落之“譏諷”與“輕蔑其他編輯”等段落是否需被刪除或被修改?故我認爲應由社群進行界定。於此同時互助客棧/其他的討論也歡迎各位參與。

--維基百科最忠誠的反對者留言2021年7月13日 (二) 21:17 (UTC)

我與您對相關方針的理解相同。移除不文明乃至人身攻擊的發言也符合 Wikipedia:討論頁指引#別人的意見。不過固然您可以移除不文明乃至人身攻擊的發言,除非您移除的發言是「攻擊性語言」,您仍然需要遵守 24 小時內「回退不過三」的原則。我的理解是,「攻擊性語言」的攻擊性、激烈程度高於「不文明」或「人身攻擊」的發言,比您列舉的嘲弄、譏諷、輕蔑更明顯、強烈。祝
編安! — XComhghall留言2021年7月15日 (四) 23:05 (UTC)

1E需澄清是否适用于死者

關於管理員方針中「避嫌」一節的探討

(續)條目標題、內文及重新導向頁面標題中對SARS-CoV-2的變種的稱呼

命名常規(方針) § 括号的使用

设计一个制度解决部分速删模板挂不上去的页面的删除问题

关于针对纯虚构对象免除一手来源的限制的提案

確立 Wikipedia:字詞轉換處理爲指引

確立 Wikipedia:地区词处理爲指引

设置新的保护类型

提議修改关注度_(人物)

針對WP:小小作品的事實性修訂

修改WP:編輯禁制方針,新增“解除禁制”一節

延伸確認權限後續討論 part1

关于在Wikipedia:格式手册#條目定义句Wikipedia:格式手册#自由链接的格式中禁止添加指向条目本身或者其重定向的链接的提案

条目定义句

現行條文

不要在题目上,加上方括號作链接。

提議條文

不要条目標題或其他名称上加上方括號作链接。

自由链接的格式

現行條文

我们鼓励所谓的「自由链接」:当您见到文中某些字词名称值得读者参考阅读的话,請使用[[]]代码转成内部链接。請注意不要作过多的链接,例如不要把一句的每一個词,或者通篇文章都為同一個詞作出多次的链接:只要链接该词第一次出现就够了。

符合命名常规的链接会更容易成功链到已存在的条目;即使那条目还未存在,这样的链接也能够令未来新增的条目得到正确的名字。

链接所显示的文字不一定要与目标条目的名称相同,如[[朱熹|朱子]]。但请确保读者不需按下链接也能够清楚链接的目的地。

请尽量准确地链接。如果您想链接的条目还未存在,请先搜寻一下来确定该条目真的是不存在──它实际的名称可能只是与您所想的名称相差一点。

提議條文

我们鼓励所谓的「自由链接」:当您见到文中某些字词名称值得读者参考阅读的话,請使用[[]]代码转成内部链接。請注意不要作过多的链接,例如不要把一句的每一個词,或者通篇文章都為同一個詞作出多次的链接:只要链接该词第一次出现就够了。

符合命名常规的链接会更容易成功链到已存在的条目;即使那条目还未存在,这样的链接也能够令未来新增的条目得到正确的名字。

链接所显示的文字不一定要与目标条目的名称相同,如[[朱熹|朱子]]。但请确保读者不需按下链接也能够清楚链接的目的地。

请尽量准确地链接。如果您想链接的条目还未存在,请先搜寻一下来确定该条目真的是不存在──它实际的名称可能只是与您所想的名称相差一点。

请不要在条目的任何地方添加指向条目本身或者其重定向的链接,指向其他章节的除外。

如上——落花有意12138 回复请ping我 2021年7月29日 (四) 01:11 (UTC)

目前有些條目,會用內部連結連到條目本身的某一個段落,此功能仍有需要,希望保留連結到條目中某特定段落的功能--Wolfch (留言) 2021年7月29日 (四) 01:15 (UTC)
有道理,已修改——落花有意12138 回复请ping我 2021年7月29日 (四) 01:20 (UTC)
代為微調了字眼,不影響文意。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7月29日 (四) 03:05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