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User:Anas1712/沙盒: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Anas1712留言 | 贡献
建立内容为“http://cpc.people.com.cn/”的新頁面
 
Anas1712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第1行: 第1行:
<nowiki>「『{{npov|time=2008-11-06}}
http://cpc.people.com.cn/
{{Refimprove|time=2010-02-19}}

{{Infobox Political Party
| party_name = <span style="color:#FF0000">中国共产党</span>
| party_logo = [[File:Danghui.svg|100px]]
| caption = 中国共产党党徽
| leader1_title =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央总书记]]
| leader1_name = [[胡锦涛]]
| leader2_title =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政治局常委]]
| leader2_name = 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br /> [[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br />[[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
| foundation = [[1921年]][[7月1日]]{{small|(建党纪念日)}}<br />[[1921年]][[7月23日]]{{small|(第一次党代会)}}
| ideology = [[共产主义]]<br />[[马克思列宁主义]]<br />[[毛泽东思想]]<br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邓小平理论]]<br />[[科学发展观]]
| headquarters = [[北京市]][[中南海]]
| newspaper = 《[[人民日报]]》<br />《[[光明日报]]》等<ref>{{cite web|url=http://cpc.people.com.cn/GB/64176/64179/index.html|title=党报党刊|publisher=中国共产党新闻网|accessdate=2009-10-21}}</ref>
| youth_wing =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 membership = 73,360,000名<ref name="">CCP[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7-10/08/content_6845380.htm 中组部:截至2007年6月党员总数达7336.3万名]</ref>
| membership_year = 2007年
| website = [http://cpc.people.com.cn/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country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colorcode = #DE2910
}}
{{中國政治}}
'''中国共产党'''(簡稱'''中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执政党]]。中國共产黨創立於[[1921年]],“以實現[[共產主義]]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ref>《中国共产党党章·总纲》第一条 </ref>。歷經多年努力,通过[[國共內戰]]在中國大陸地區取得軍事上的胜利,率領[[中国人民解放軍]]打敗[[中华民国]][[國軍]]<!--按照1947年中华民国宪法,军队施行国家化,中国国民党取消了军队中的党务组织,已经将军队交还国家,因此此时的军队按照宪法属于国家,不属于中国国民党。-->,迫使[[中華民國]]政府退守[[台澎金馬]],並在[[1949年]]於[[北京]]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2007年,中國共產黨現有黨員約七千三百萬<ref name="">CCP</ref>,為中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政治團體<ref>[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0/15/content_6886090.htm 外国友好政党和政党组织祝贺中国共产党十七大召开]</ref>。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是[[胡锦涛]]。

== 发展历史 ==
{{main|中共党史}}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晚於建立中華民國的中國國民黨,在[[中華民國]]仍主導[[大陸地區]]的[[1949年]]之前,其競爭的對象主要是[[中國國民黨]]。

=== 五四運動啟蒙至國共合作 ===
==== 創立背景與過程 ====
[[1919年]],因為[[山東問題]]而爆發的學生愛國運動.[[五四運動]],席捲全國。隨之,在北京推行的[[新文化運動]]也席捲全國。在這個動盪的時刻,不少新文化,新思潮帶到了中國,有不少國民思考著如何救國,如何使中國富強。在這個時候,由于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也使[[共產主義]](或[[社會主義]])在中國成为热门,有一些知識份子,例如[[陳獨秀]]、[[李大釗]]等人,認為共產主義可以救國,是中國應走的道路。於是,各地就興起不少的共產主義研究小組。

[[1920年]][[4月]],[[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吴廷康]])受命组建中国的共产党,在翻译[[杨明斋]]的陪同下,以苏俄《生活报》记者的身份来到中国,他们在北京通过俄国汉学家译学馆俄文教习[[伊凤阁]]和[[鲍立维]]的介绍联系到[[李大钊]],又通过李与上海的[[陈独秀]]、[[戴传贤]]、[[张东荪]]建立了联系。维经斯基在上海向陈独秀提出建党建议,得到陈的同意,[[8月]],[[陈独秀]]、[[李汉俊]]、[[陈望道]]、[[沈玄庐]]、[[俞秀松]]、[[李达]]、[[施存统]]和[[邵力子]]等人在上海陈独秀寓所组织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后人归纳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陈独秀被推选为书记。共产国际的刊物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日期是1920年8月。陈独秀还在另外几个城市(北京、汉口、长沙、济南、广州、东京及巴黎)中发展了组织。

[[File:The First National Congress of CPC.jpg|thumb|right|250px|中共一大会址]]
==== 中共一大 ====
{{main|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1年]][[7月23日]],在[[共产国际]]的资助下,来自上述城市的中国共产党的13名代表(共有57名党员)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克尔斯基於[[上海]]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最后一天会议移至[[嘉兴]]南湖举行,会议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三人组成的[[中央局]]为领导机构。这也是中共通常认可的成立日期。

[[1921年]]8月,在上海公开成立工人维权组织“[[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并陆续成立北京、武汉、长沙、广州、济南分部,发动工人维权罢工活动。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中国共产党加入[[共产国际]],并接受[[苏联共产党|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的指导。为了加强对中国共产党的控制,[[1923年]]-[[1927年]],苏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了122次讨论中国革命的会议,作出了738个决议。<ref>《[[炎黄春秋]]》[[2004年]][[1月]]号</ref>

{|class="wikitable" style="font-size: 92%"
! colspan=2 style="background: #ccf;" |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
|-
!代表
!任期
|-
|[[向忠发]]
|[[1927年]][[7月]]-[[1928年]][[7月]]
|-
|[[瞿秋白]]
|[[1928年]][[7月]]-[[1930年]][[9月]]
|-
|[[王明]]
|[[1930年]][[11月]]-[[1937年]][[12月]]
|-
|[[王稼祥]]
|[[1937年]][[12月]]-[[1938年]][[3月]]
|-
|[[任弼时]]
|[[1938年]][[3月]]-[[1940年]][[3月]]
|}

====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
{{Communism}}
{{main|国共合作}}

=== 土地革命时期 ===
{{main|土地革命}}
==== 八七会议 ====
{{main|八七会议}}
于[[1927年]][[8月7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在[[汉口]]召开。该会议确定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夺取政权的总方针,明确了根本任务。会议改变了[[陈独秀]]过去对全党的领导路线。[[瞿秋白]],[[李立三]],[[王明]],[[博古]]先后主持中央工作。八七会议到遵义会议是探索如何完成根本任务的时期。在探索中,毛泽东显示出了领导才能。

====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
{{main|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於[[1931年]][[11月7日]],由中国共产党所建,首都為[[江西省]][[瑞金]],此举使得中共成为制造[[两个中国]]的有意或无意的始作俑者。不过该政权从未获得过国际承认。

該政权在運作期間,不僅頒佈了憲法,還發行了貨幣、設計有國旗,同時將其所屬控制區域稱為「[[中央蘇區|蘇區]]」。迫於[[國民政府]]方面的軍事壓力(中共称其为“围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于[[1934年]][[10月18日]](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撤离江西苏区,开始[[长征]](中國國民黨將此事件稱為「流竄」),之后于[[1935年]][[10月]]转移至陕甘苏区。[[1937年]][[9月6日]],其最后一个政府机关「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在[[延安]]被中央政府收编为[[陕甘宁边区|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為當時的中央政府[[行政院]]的一个直辖行政区域。

==== 遵义会议 ====
{{main|遵义会议}}
于[[1935年]][[1月]]在[[长征]]途中(即今[[贵州省]][[遵义市]]城內)召开,[[王明]]路线的领导在这次会议上被结束。在组织上,[[张闻天]]替代[[博古]]总负责,[[周恩来]]在军事上最高负责,[[毛泽东]]被选为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进入中国共产党最高权力圈,中国共产党的毛泽东时代开始。

=== 西安事變與對日抗戰 ===
{{main|西安事變}}

=== 國共內戰 ===
{{main|国共谈判}}
{{main|國共內戰}}

=== 中共建國與世界冷戰格局 ===
{{共产党}}
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地战胜了国民党及其政府和军队,并于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再次正式建立自己的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虽然当时内战还在进行当中(某种意义上至今还没结束),中共已宣称该政权是代表全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

[[1949年]]后,中共发起了很多政治运动,这些政治运动大部分后来被证明或认为是犯上错误的。

{|class="wikitable" style="font-size: 92%"
! colspan=2 style="background: #ccf;" |中共建国初期发起的政治运动
|-
!运动
!时期
|-
|[[三反五反运动]]
|[[1951年]]-[[1952年]]
|-
|[[百花运动]]、[[反右运动|反右派]]
|[[1956年]]-[[1957年]]
|-
|[[大跃进]]
|[[1958年]]-[[1960年]]
|-
|[[反右倾]]
|[[1959年]][[庐山会议]]-[[1960年代]]初
|-
|[[四清运动]]
|[[1962年]]-[[1966年]]
|}

==== 文化大革命 ====
[[File:5PadriComunisti.svg|right|280px|thumb|文革標語]]
{{main|文化大革命}}

[[1964年]][[7月]],[[文化革命五人小组]]根据毛泽东提议成立,[[1966年]][[2月3日]]小组发表[[二月提纲]],文化大革命正式展开。不久[[刘少奇]]、[[邓小平]]、[[陶铸]]被打倒,文革小组取代中央书记处和政治局,文革小组碰头会成为文革期间最高会议。

[[1969年]][[4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通过的党章确立[[林彪]]为毛泽东的接班人。翌年,中共九届二中全会在[[庐山]]召开,[[陈伯达]]及[[林彪]]的其他党羽在会上,积极建议设立中国国家主席一职,谋求林彪担任此职,遭到毛泽东的驳斥,大会转而批判[[陈伯达]]。

* [[1971年]][[9月13日]],副统帅、中国共产党副主席,毛泽东的支持者和接班人[[林彪]]發動政變失敗並乘飞机逃走,在[[蒙古]]失事墜機死亡。
* [[1973年]][[8月24日]]-[[8月28日]],中共十大在北京举行。[[1973年]][[8月30日]],中共十届一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上[[王洪文]]成为名列周恩来之后的党的排名第二的[[中共中央]]副主席。
* [[1974年]][[1月]],江青等人发动“[[批林批孔运动]]”。
* [[1974年]][[10月]]周恩来因病住院后,邓小平获任国务院第一副总理,实际负责日常工作,开始整顿生产秩序,试图对文化大革命的政策作出修正。
* [[1975年]][[1月8日]]-[[1月10日]],中共十届二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 [[1976年]][[2月]],[[四人帮]]经毛泽东批准,掀起以批判[[邓小平]]为主的“[[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
*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因病逝世。[[10月6日]]以[[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为首的党中央,采取了逮捕[[四人帮]]成员及清洗其支持者的活动,史称“粉碎四人帮”。至此,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结束。
* 而且在文革後,中共領導開始反思由階級鬥爭轉向改革開放。

==== 文革后 ====
===== 邓小平再次复出 =====
* [[1977年]][[7月16日]]-[[7月21日]],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追认华国锋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决议,邓小平恢复[[中共中央]]副主席和[[国务院]]副总理等职务。
* [[1977年]][[8月]]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华国锋为中共中央主席,[[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和[[汪东兴]]为副主席。五人组成[[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
* [[1977年]][[8月19日]],十一届一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 [[1978年]][[2月18日]]-[[2月23日]],十一届二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 [[1978年]][[11月10日]]至[[12月15日]]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做预备。

=== 改革开放时期與冷戰後期 ===
==== 十一届三中全会 ====
{{main|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18日]]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会议改变了“[[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倾路线,批判了“[[两个凡是]]”。邓小平在会上提出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会上还重新评估了[[1976年]]的天安门事件,为其平反。此后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转到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上。中国共产党的邓小平时代开始了。

* [[1979年]][[9月25日]]-[[9月28日]],十一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 [[1980年]][[2月]],在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上[[胡耀邦]]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 全会一致通过了为刘少奇平反的决议。
* [[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华国锋]]辞去了中共中央主席,胡耀邦接任中共中央主席。
* [[1982年]][[8月6日]],十一届七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 [[1982年]]十二大通过的新党章规定,党中央不再设主席,同时设立总书记职务。

==== 六四事件後 ====
{{main|六四事件}}

[[1989年]][[6月]],[[六四天安门事件]]后,召开了十三届四中全会,确立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鄧小平等領導人逐漸退出。

==== 十六大 ====
[[2002年]][[11月8日]]-[[11月14日]],中共十六大在北京召开,[[胡锦涛]]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李鹏]]、[[朱镕基]]等第三代领导核心集体退休。

[[11月15日]],中共十六届一中全会召开。

==== 国民党主席访大陆 ====
[[2005年]][[4月29日]],[[国共两党]]的最高领导人自[[1945年]]後第一次会晤。

[[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成为[[1949年]]後第一位踏上[[大陸]]土地的[[中國國民黨]]最高领导人。而负责接见[[连战]]的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胡锦涛]],这也是自[[1949年]]来第一位會见国民党领导人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

== 指导思想 ==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指导中国共产党全部活动的[[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根据党的历次代表大会对《中国共产党章程》的修改,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演变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 [[延安整风]]之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 '''七大'''到'''八大''',指导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义]]、[[毛泽东思想]]''';
* '''八大'''到'''九大''',指导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义]]''';
* '''九大'''到'''十四大''',指导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义]]、[[毛泽东思想]]''';
* '''十四大'''到'''十六大''',指导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十四大党章)
* '''十六大'''至'''十七大''',指导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党章)
* '''十七大'''至今,指导思想仍然是'''[[馬克思列寧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但将[[科学发展观]]写入了党章''',作为一种处于辅助地位的思想。

=== 各方面政策的宣示 ===
# 堅持黨的指導思想和基本路線。
# 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
# 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 堅持[[民主集中制]]。
# 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 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 堅持[[改革開放]]。
# 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 堅持黨領導人民[[解放軍]]等其他力量。
# 黨的領導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組織的領導。

== 组织机构 ==
=== 中央机构 ===
==== 中国共产党的中央机构由下列組織組成 ====
#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全国代表大会]]
#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央委员会]]组织系统(领导机构)
#*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简称“中共中央总书记”)
#*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简称“中共中央政治局”或“政治局”;成员简称“政治局委员”,候补成员简称“政治局候补委员”)
#*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简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或“政治局常委会”,成员简称“政治局常委”)
#** [[中共中央书记处]](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委会的辦事機構,成员简称“书记处书记”)
#** 政治局、政治局常委会在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行使中央委员会职权
#* [[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简称“中纪委”)
#*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简称“中共中央军委”,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性质不同。)

改革开放后,为解决党内的新老交替问题,中共于十二大和十三大期间共设立了两届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央委员会]]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中央顾问委员会]]。

==== 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 ====
* [[邓小平]]([[1982年]][[9月]]-[[1987年]][[11月]])
* [[陈云]]([[1987年]][[11月]]-[[1992年]][[10月]])

=== 地方组织结构 ===
* 各地方代表大会
* 各地方委员会

=== 领导体制 ===
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
* 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中央委员会]](第10条)。目前的“党代会”一般每五年举行一次,为期数天。
* 在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中央委员会执行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党的全部工作,对外代表中国共产党(21条)。中央委员会全体大会一般每年举行一次,为期二至三天,常根据全国代表大会排序简称“几几届几中全会”。<ref>如最近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简称“十七届二中全会”。</ref>
* [[中共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和它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常务委员会]]在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行使中央委员会的职权(22条)。中央政治局会议不定期举行,但是由于其二十多个成员中有多名直辖市市委书记等不在北京的人员,非预定例会的情况下,往往即使有重大事宜也不会、不及召集政治局全体会议。
* 中央政治局未举行全体会议'''闭会'''期间,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代行其职权,实际决定日常党和政府的大小事宜,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核心和实际最高权力机制。三个'''闭会''',使中国共产党的权力集中到顶端,集中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理论上,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有权对中央委员会或中央政治局的不正确决定进行驳回,实际历史上在非动乱时期从未发生过这一情况。
* 在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上级党的组织认为有必要时,可以'''调动'''或者'''指派'''下级党组织的负责人(13条)。人事任免权直接保证了中国共产党由上而下的控制力,上级和中央可以随时撤换下级领导人。

=== 黨員分布 ===
就2007年統計數據得知,中國共產黨黨員最大組成架構前四名依序為[[農民]]、高級[[知識分子]]、退休人員及[[工人]]。7336萬黨員中,包含漁牧民的廣義農民為2310万名,占整中國共產黨黨員人數31.5%,從事研究高級技術的知識分子黨員2134万名,占29.1%,离退休人员1377万名,占18.8%,工人黨員為796萬,占總黨員人數10.8%,另外,則有占總黨員2.2%比例的[[軍]][[警]];占2.6%的各級學校學生,而其他職業別的黨員共約一成。非公企業黨員亦有300万名。

== 领导集体 ==
=== 现任领导核心 ===
{{main|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世代}}
* 现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

==== 中央政治局 ====
{{main|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
* 现任[[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习近平]]、[[王刚]]、[[王乐泉]]、[[王兆国]]、[[王岐山]]、[[回良玉]]、[[刘淇]]、[[刘云山]]、[[刘延东]]、[[李长春]]、[[李克强]]、[[李源潮]]、[[吴邦国]]、[[汪洋]]、[[张高丽]]、[[张德江]]、[[周永康]]、[[胡锦涛]]、[[俞正声]]、[[贺国强]]、[[贾庆林]]、[[徐才厚]]、[[郭伯雄]]、[[温家宝]]、[[薄熙来]]。

* 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

==== 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 ====
{{main|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
* [[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胡锦涛]]
* 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郭伯雄]]、[[徐才厚]]。
* 委员:[[梁光烈]]、[[陈炳德]]、[[李继耐]]、[[廖锡龙]]、[[常万全]]、[[靖志远]]、[[吴胜利]]、[[许其亮]]。

=== 历代领导核心 ===
{{main|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
{| class="wikitable" style="text-align: center;"
! 第一代
! 第二代
! 第三代
! 第三代续
|-
|[[File:Maozedong.jpg|120px]]
|[[File:DengXiaoping.jpg|120px]]
|[[File:Jiang Zemin at Hickam Air Base, October 26, 1997, cropped.jpg‎|120px]]
|[[File:Hu Jintao 2004.jpg‎|120px]]
|-
|[[毛泽东]]
|[[邓小平]]
|[[江泽民]]
|[[胡锦涛]]
|}

=== 中共中央历任主要负责人 ===
{| border="1" cellpadding="2" cellspacing="0" width="100%" align="center"
|+ '''历任总书记/主要负责人'''
|-----
! width="20%" | 姓名
! width="20%" | 上任时间
! width="20%" | 离任时间
! width="40%" | 备注
|-----
! colspan="5" | 中央局书记
|----- align="center"
| [[陈独秀]]
|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一大]]
| [[1922年]][[7月]][[中共二大]] || &nbsp; 陈独秀于[[1920年]][[8月]]在上海成立了早期的中国共产党,并任书记。
|-----
! colspan="5" | 中央执委会委员长
|----- align="center"
| [[陈独秀]] || [[1922年]][[7月]][[中共二大]] || [[1925年]][[1月]][[中共四大]]
| &nbsp;
|-----
! colspan="5" | 中央执委会总书记
|----- align="center"
| [[陈独秀]] || [[1925年]][[1月]][[中共四大]] ||[[1927年]][[5月]][[中共五大]]
| &nbsp;
|-----
! colspan="5" |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 align="center"
| [[陈独秀]] || [[1927年]][[5月]][[中共五大]] || [[1927年]][[8月]][[八七会议]]
| [[1927年]][[7月12日]]被停职,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张国焘]]主持工作,八七会议上被免职。
|-----
! colspan="5" | 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
|----- align="center"
| [[瞿秋白]] || [[1927年]][[8月]][[八七会议]] || [[1928年]][[7月]][[中共六大]]
| 中央临时政治局负责人
|-----
! colspan="5" |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 align="center"
| [[向忠发]] || [[1928年]][[7月]][[中共六大]] || [[1931年]][[6月]]
| [[1930年]][[9月]]前实权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宣传部长[[李立三]]掌握。[[1930年]][[9月]]-[[1931年]][[1月]]实际主持工作的是中央政治局常委[[瞿秋白]]。到[[1931年]][[1月]]六届四中全会后实权则由国际派[[陈绍禹]]([[王明]])等人掌握。[[1931年]][[6月]],向忠发被[[中國國民黨]]逮捕后遭处决。
|-----
! colspan="5" | 中央政治局常委
|----- align="center"
| [[陈绍禹]] || [[1931年]][[6月]] || [[1931年]][[9月]]
| 代理总书记
|----- align="center"
| [[秦邦宪]] || [[1931年]][[9月]] || [[1935年]][[1月]][[遵义会议]]
| 秦邦宪接替[[1931年]][[9月]]赴苏联任中共驻第三国际代表团长的陈绍禹,成为中国共产党实际最高领导人,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1934年]][[1月]]六届五中全会后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 align="center"
| [[张闻天]] || [[1935年]][[1月]][[遵义会议]]
| [[1943年]][[3月]]
| 张的头衔为“负总责”。[[毛泽东]]在遵义会议上出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成为中国共产党实际最高领导人,掌握了实权。
|-----
! colspan="5" | 中央委员会主席
|----- align="center"
| [[毛泽东]] || [[1943年]][[3月2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
| [[1976年]][[9月9日]] || 毛泽东于任内去世,是中国最后一位终身制最高领导人。
|----- align="center"
| [[华国锋]] || [[1976年]][[10月]]中央政治局会议 || [[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 华国锋是在[[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上被追认为[[中共中央主席]]的。[[1981年]][[6月]]去职。
|----- align="center"
| [[胡耀邦]] || [[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 [[1982年]][[9月]]中共十二届一中全会
| [[邓小平]]于[[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成为中国共产党实际最高领导人,[[1989年]]辞去最后一项职务—[[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但其在党内的实际核心領導地位延续到什么时候目前尚不清楚。
|-----
! colspan="5" |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 align="center"
| [[胡耀邦]] || [[1982年]][[9月]]中共十二届一中全会
| [[1987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 胡耀邦在1987年1月辞职。
|----- align="center"
| [[赵紫阳]] || [[1987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 [[1989年]][[6月]]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 [[1989年]][[5月19日]]被停职,因[[六四天安门事件]]被撤销所有职务。
|----- align="center"
| [[江泽民]] || [[1989年]][[6月]]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
| [[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届一中全会 || [[2004年]]辞去最后一项职务——中共中央军委主席。
|----- align="center"
| [[胡锦涛]] || [[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届一中全会
| 现任 || &nbsp;
|}

==== 三人团 ====
{{main|三人团}}
三人团是中共在特定时期,对由三人组成的最高领导集体的一个称呼,历史的不同时期,三人团有着不同的内容,也有着不同的意义。

* [[1934年]][[5月]]-[[1935年]][[1月]],[[博古]]、[[李德]]和[[周恩来]]称为最高三人团,为中共最高领导圈。

* [[1935年]][[1月]]-[[1935年]][[8月19日]],在[[遵义会议]],[[周恩来]]、[[毛泽东]]和[[王稼祥]]被确立为为军事最高领导圈。

* [[1935年]][[8月19日]]-[[1943年]][[3月20日]],在毛儿盖的沙窝会议上,[[张闻天]]、[[毛泽东]]和[[周恩来]]被确立为中共最高领导圈。

另外,在[[长征]]初期,[[毛泽东]]和[[张闻天]]、[[王稼祥]]同在中央纵队,常在一起讨论博古、李德的军事路线,被称为「中央队三人团」。后来在遵义会议上,三人批判了[[博古]]、[[李德]]的军事路线。

==== 主席与总书记 ====
在中共党史中,有两段时期中共設立總書記職務,但這兩段時期間,總書記是設於中央書記處。而並非中央委員會。
* 从[[1956年]][[9月]]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邓小平]]当选[[中國共產黨中央書記處总书记|中共中央書記處總書記]]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
* 从[[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上[[胡耀邦]]当选[[中國共產黨中央書記處總書記|中共中央書記處總書記]]到[[1982年]]中共十二大前。在这期间,[[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华国锋]]辞去了中共中央主席,胡耀邦接任中共中央主席,因此胡耀邦兼任主席和中央書記處总书记两职。

[[1982年]]中共十二大通过的新党章规定,党中央不再设主席,只设总书记,从此,中共最高领导人的头衔为总书记。而中央書記處總書記職亦不再設立。

== 民间评价及观点 ==

=== 正面观点 ===
{{Fact|從戰略上講,中國成功地將日本軍隊的大部分拖在了中國,有力地支援了太平洋戰爭,而實現這一戰略目標的主要是延安領導的八路軍與新四軍。支持中國共產黨貢獻論的抗戰研究者認為,評價勝負和出力大小不是看消滅多少人,自己損失多少人,這些都是過程,是戰術層次的東西。關鍵是看結果,也就是對戰略目標的實現起到了多大的作用。|time=2009-12-19T09:25:35+00:00}}

{{Fact|由於毛澤東在敵後指揮的游擊隊拖住了日本軍隊對正面戰場還有太平洋方面盟國勢力的進攻,才使得中國戰場的戰略價值得以獲得美國總統羅斯福的重視,中國才能夠在戰後以世界四強的名義成為聯合國的創始國,並收復了台灣與澎湖等受到日本殖民統治50年的土地。|time=2009-12-19T09:25:35+00:00}}

{{Fact|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戰爭時,被很多人认为是為農工階層的翻身帶來希望,并在[[改革开放]]后,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使最多人口脱离贫困线的纪录|time=2008-10-21T17:39:57+00:00}}。

{{Fact|[[新加坡]]資政[[李光耀]]支持共产党,並支持共產黨政治上一黨專政,他认为[[六四事件]]實際上與人權問題無關,而是为维护国家稳定的必要手段。|time=2008-12-16T13:43:57+00:00}}新加坡在事件发生後一年多([[1990年]][[10月]]),由於李光耀長年一直表示新加坡將會是[[东南亞國協]]中最後一個與[[中華民國]]斷交的會員國,因此在[[印尼]]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之後,新加坡隨即跟進。

{{Fact|共产党人中有很多经历传奇,並被認為是人格高尚的领导人,例如周恩来、李大钊等人在当今中国民间享有极高的声誉。|time=2008-10-21T17:39:57+00:00}}<!-- 本模板調用由 {{subst:Fact/auto|共产党人中有很多经历传奇,並被認為是人格高尚的领导人,例如周恩来、李大钊等人在当今中国民间享有极高的声誉。}} 自動產生 -->{{Fact|而毛泽东在中国的现今评论则是誉满天下、谤亦随之。|time=2008-10-21T17:39:57+00:00}}

{{fact|一些人士认为中国的政治改革应该在维持政局稳定的条件下采取稳妥的方法进行。中国共产党近年来逐渐采取加强了法制和民主的宣传,[[胡温体制|中共第四代领导集体]]上台后,采取亲民政策,大力宣传“以人为本”的思想,这被认为是向开明政治的方向迈进。高层领导越来越多地出现了思想先进开放的[[海归派]]。中国民间很多人士认为中共的执政将会越来越开明。|time=2009-2-20}}

[[2007年]][[9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预防腐败局]]正式揭牌。国家预防腐败局拥有更广泛的职能和权力,主要的工作是进行反腐败宣传、教育,进行制度的建设、机制体制的创新,以及在反腐败上抓一些源头性的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近年党员干部腐败案件高企下致力反腐的决心。2008年1月15日,[[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表讲话,表示今后会把反腐败工作的成效看作是取信于民的重要指标,这是中国进入转型发展近30年来第一次明确提出来的关于反腐败目标的看法<ref>{{cite news|url=http://cpc.people.com.cn/GB/66888/77791/6783889.html|title=任建明:总书记强调把反腐工作成效看作取信于民的重要指标|publisher=中国共产党新闻网|accessdate=2008-08-30}}</ref>。

2008年,中共在新闻自由和信息公开上作出了開國以來比较大的改善,例如在[[汶川大地震]]给予了外国记者前所未有的自由度去报導新闻,相比起之前西藏骚乱时的封闭做法,令外界印象深刻,并赢得国际间诸多好评<ref>{{cite news|ur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8-06/16/content_8378214.htm|title=信息公开彰显自信中国形象|publisher=新华网引自学习时报|accessdate=2008-08-27}}</ref><ref>{{cite news|url=http://news.sina.com.cn/c/2008-05-30/183415652392.shtml|title=国外媒体高度评价中国共产党救灾行动|publisher=新浪引自新华网|accessdate=2008-08-27}}</ref>。而之后发生的[[瓮安骚乱]]事件,也基本得到了及时的公开报道。在新疆发生恶性袭警事件后,美国一家著名报纸的记者指,中国有关部门主动询问他们是否要去采访,愿意提供方便<ref>{{cite news|url=http://news.bbc.co.uk/chinese/simp/hi/newsid_7580000/newsid_7580600/7580633.stm|title=争论中闭幕的北京奥运|publisher=BBC中文网|accessdate=2008-08-27}}</ref>。而党的前领导人[[华国锋]]逝世的那天,新华社也立即发布了他的死讯。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在考察《人民日报》时发表了一篇重要讲话强调:“要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健全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机制,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提高时效性,增加透明度,牢牢掌握新闻宣传工作的主动权。”“哪个国家都有负面,中国这么大,负面的难以避免。我们会保持开放的心态,相信大家会对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主流进行充分估计、综合评价。”[[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喻国明称,国家最高领导人强调尊重新闻规律,这是此前鲜见的。<ref>{{cite news|url=http://cpc.people.com.cn/GB/64107/7566628.html|title=中央强调突发事件信息传播抢先机|publisher=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引自瞭望新闻周刊|accessdate=2008-08-27}}</ref>

=== 负面观点 ===
中國共產黨利用日本侵略中國的機會,於國軍在戰場上與日軍浴血奮戰之際,實施七分壯大、二分應付、一分抗日的叛亂政策,意圖在使重慶與東京兩敗俱傷,自己漁翁得利

根據共產國際駐延安聯絡人彼得·弗拉基米洛夫的說法,中國共產黨於抗戰期間不但迴避與日軍主力的戰鬥行為,甚至還在解放區內大量種植鴉片,並且與侵華日軍進行相關的非法交易

余茂春教授根據美國戰略情報局(OSS)的檔案,指出抗戰末期OSS曾經空降特種部隊到華北敵後視察戰情,卻發現了延安方面與日軍勾結的秘密,導致美軍駐延安觀察組在那段時間與中共的關係陷入低潮

中共曾派遣情報員潘漢年進入淪陷區與汪偽政府進行接觸,並一度拉攏到76號負責人李世群與其合作,但是在李世群遭到暗殺後,這項由偽軍與新四軍在戰後一起合流同重慶方面爭奪江南地區的計畫失敗了。

潘漢年後來直接與日軍接觸,並以交換國軍情報的方式,從岩井公館手中取得了新四軍活動的軍費,而到了戰爭末期,由於東京希望由蘇聯出面協助自己與盟軍進行談和,所以開始將延安視為自己的友軍而非敵軍。

[[File:Anti-communism2.jpg|250px|right|thumb|1953年,台灣台東鹿野鄉敬老會全體合影。背後建物,以超過兩人寬的中文字體,由右至左書寫着「反共抗俄」字樣。其中的「共」,即是指中國共產黨。照片來自:台灣台東文化局]]

[[1950年代]]-[[1970年代]][[中華民國政府]]在[[臺灣]]所施行的重要基本國策及政治宣傳中,均以中國共產黨為主要假想敵,並宣傳:指出靠[[蘇俄]]幫助,從[[中國國民黨]]手中奪取大陸政權的中共為[[漢奸]],且以國家民族生存為诉求,對所轄台灣民眾大力[[洗腦|宣傳]]以深植人心<ref>{{cite news|url=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5/new/aug/1/today-center1.htm|title=走過威權年代,笑看反共標語|publisher=自由電子報|accessdate=2008-08-30}}</ref><ref>李筱峰,《蔣政權「反共抗俄」的政治迷思史料舉隅》,《台灣史料研究》半年刊</ref>,將中共統治下的大陸描繪為一個猶如地獄般的獨裁政權。即使[[1980年代]]初期,該[[反共抗俄|反共]]宣傳漸漸式微,仍有相當大的程度影響台灣人民對中國共產黨以及中國大陸的觀感。據台灣負責中台兩岸事務的[[海基會]]在2007年11月28日的調查,今七成台灣人民對中國共產黨政府的印象不好。<ref>{{cite news|url=http://www.zaobao.com/special/forum/pages6/forum_tw080117e.shtml|title=“立委”选举后 谈台湾民众的“拒中”思维|publisher=联合早报引自联合报|accessdate=2008-08-30}}</ref>

除台灣外,以[[人权]],[[民主]]角度為著眼;对中共有异见的人士,认为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一党专政]],而对[[宪政]]与民主的推进缓慢。尽管近年中国经济增长迅速,但有不少反对人士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独裁]]、限制[[自由]]、不尊重人权。1989年中国共产党对[[六四事件]]用军队镇压的处理办法加深了一些人士对中共的负面印象。对于近年来中共在人权民主方面做出的开明姿态,有人士指出:中国过于强调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總是認爲“穩定可以壓倒一切”,与此相比,人权进步和民主进程仍然比较缓慢。例如在[[中共十七大|十七大]]上,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虽然表示要扩大民主,但随后的中央委员会以及政治局选举依然没有公开唱票,令人質疑

中共党内也有负面意见。那些参加过革命战争的老党员认为早期共产党的那种朴素的[[共产主义]]信仰在当今已丧失殆尽,现在的共产党员更多是追求功利,没有共产主义信仰。另外一些党内右派人士则批评目前的政治改革停顿。中国国内对中共[[一黨專政]]的正當性质疑依然是禁区,每年依然有部分持不同政见者被判“颠覆国家政权”或“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
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腐败]]违法违纪事件时有发生。中国共产党对不合格党员会进行开除党籍处理,[[2004年]]被开除党籍人数约为49,000名,虽然如此,还是有很多人士认为这是中共本身的制度问题,只靠党内纪律处分是完全不够的。[[2006年]]有所下降,一年共开除两万余名违纪党员,占党员总数1.7‰<ref>{{cite news|url=http://www.zaobao.com/special/forum/pages6/forum_tw080117e.shtml|title=中共一年开除两万余名违纪党员 占总数1.7‰|publisher=人民网引自新华社|accessdate=2008-08-30}}</ref>

有观点认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应该对数目众多[[中国人]]的非正常死亡承担责任<ref>张戎《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ref><ref>谢韬《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前途》,炎黄春秋2007年第2期</ref>,这些非正常死亡主要集中于[[1960年代]]的[[三年自然灾害|三年饥馑]]及随后的[[文化大革命]]。还有一些人士认为在[[1980年代]]后的[[改革开放]]中,中国共产党采取的一些政策对[[环境]]、[[文化]]、[[人口结构]]造成了破坏。<ref>{{cite news|url=http://online.wsj.com/public/article/SB117673497322471299-n8ITJ4fSumSS90MHLNNK4x3W_BQ_20070423.html|title=中国赤裸的资本主义|publisher=华尔街日报|accessdate=2008-08-30}}</ref><ref>{{cite news|url=http://news.bbc.co.uk/1/hi/world/asia-pacific/3743332.stm|title=支付中国增长的代价|publisher=BBC新闻网|accessdate=2008-08-30}}</ref>

中国的市场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自从2004年江泽民转交军权以后,中共党内保守毛派势力增强。该派势力主张计划经济,并且把市场改革与政治改革不平衡带来的社会问题全盘转嫁给市场改革派。另外裙带资本家和腐败政府官员也希望加大国家权力,从而从政府市场干预的过程中渔利。因为中国经济正在走向官僚垄断资本主义,吴对未来中共保守派领导下的中国经济发展表示担忧。<ref>{{cite news|url=http://www.nytimes.com/2009/09/27/business/global/27spy.html?_r=1&ref=business|title=China’s Mr. Wu Keeps Talking|author=David Barboza|date=2009-09-26|accessdate=2009-09-28|publisher=[[纽约时报]]}}</ref>

=== 其他观点 ===
外界普遍对中共的意见不一,而不同观点可产生不能预计的凝聚力或分化。例如不少西方企业的[[行政总裁]]对中共印象良好,而[[毛派]]革命思想者及其他[[马克思主义]]者则持反面观点。[[托派]]人士认为,中共早於[[1920年代]]失去了马克思主义凭据,并走[[斯大林主义]]政治学说,以及制造了不少政治革命,因此中共存在[[修正主义]]的错误。同时,即使如[[美国]]不同派系的[[保守主义]]者意识形态上虽能保持一致,但在对中共的评价方面,意见仍存在着不少分歧。西方学者<ref>A. James Gregor,William A.Joseph[http://findarticles.com/p/articles/mi_hb3159/is_200103/ai_n7842007]</ref>认为大多数研究同意中共仅保留很少马克思共产主义的观念。其中A. James Gregor在其书中进一步指出当代的中共在集权和意识形态控制上具有法西斯的特征,将其归为当代的法西斯。<ref>A Place in the Sun: Marxism and Fascism in China's Long Revolution. Westview Press (January 1, 2000)</ref>

== 参见 ==
* [[中国国民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
* [[中國政黨]]
* [[中華民國]]
* [[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年表]]

=== 中国共产党机构 ===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 |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 | [[中共中央总书记]] | [[中共中央书记处]] | [[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 |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 [[中共中央直屬機構]]

=== 相关内容 ===
[[中国政治]] | [[中国军事]] | [[抗日战争]] | [[朝鲜战争]] | [[文化大革命]] | [[改革开放]] | [[六四事件]] | [[保先运动]] | [[中國共產黨黨旗黨徽]] | [[台灣共產黨]]

=== 中国共产党人物 ===
[[陈独秀]] | [[王明]] | [[李立三]] | [[瞿秋白]] | [[秦邦宪]] | [[张国焘]] | [[毛泽东]] | [[周恩来]] | [[刘少奇]] | [[朱德]] | [[林彪]] | [[四人帮]] | [[邓小平]] | [[胡耀邦]] | [[赵紫阳]] | [[江泽民]] | [[胡锦涛]]

{{s-start}}
{{s-before|[[中国国民党]]}}
{{s-title|[[中国大陆]]的[[执政党]]|[[1949年]]-至今}}
{{s-inc}}
{{s-end}}

== 参考文献 ==
{{reflist|2}}

== 外部链接 ==
{{Wikisource|:Category: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
{{Wikiquote}}
{{commons}}
* [http://cpc.people.com.cn/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http://www.people.com.cn/ 中国共产党机关报纸-人民日报]
* [http://news3.xinhuanet.com/ziliao/2004-11/24/content_2255749.htm 中国共产党-新华网]

[[Category: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党]]
[[Category:中国共产党|*]]
[[Category:共產黨]]

[[bg:Китайска комунистическа партия]]
[[bn:চীনের কমিউনিস্ট পার্টি]]
[[ca:Partit Comunista Xinès]]
[[cs:Komunistická strana Číny]]
[[da:Kinas kommunistiske parti]]
[[de:Kommunistische Partei Chinas]]
[[en: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eo:Komunista Partio de Ĉinio]]
[[es:Partido Comunista de China]]
[[eu:Txinako Alderdi Komunista]]
[[fa:حزب کمونیست چین]]
[[fi:Kiinan kommunistinen puolue]]
[[fr:Parti communiste chinois]]
[[gan:中國共產黨]]
[[gl:Partido Comunista de China]]
[[he:המפלגה הקומוניסטית של סין]]
[[hu:Kínai Kommunista Párt]]
[[id:Partai Komunis Cina]]
[[it:Partito comunista cinese]]
[[ja:中国共産党]]
[[ko:중국 공산당]]
[[ku:Partiya Komunîst a Çînê]]
[[ky:Кытай Коммунистик Партиясы]]
[[lt:Kinijos komunistų partija]]
[[ms:Parti Komunis China]]
[[nl:Communistische Partij van China]]
[[nn:Kinas kommunistiske parti]]
[[no:Det kinesiske kommunistiske parti]]
[[pl:Komunistyczna Partia Chin]]
[[pt:Partido Comunista da China]]
[[ro:Partidul Comunist Chinez]]
[[ru: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ая партия Китая]]
[[simple: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sk:Komunistická strana Číny]]
[[sl:Komunistična partija Kitajske]]
[[sv:Kinas kommunistiska parti]]
[[ta:சீனப் பொதுவுடமைக் கட்சி]]
[[th:พรรคคอมมิวนิสต์จีน]]
[[tl:Partido Komunista ng Tsina]]
[[tr:Çin Komünist Partisi]]
[[vi:Đảng Cộng sản Trung Quốc]]
[[zh-classical:中國共產黨]]
[[zh-min-nan:Tiong-kok Kiōng-sán-tóng]]
[[zh-yue:中國共產黨]]』」





<noinclude>[http://cpc.people.com.cn/]</noinclude></nowiki>

2010年3月19日 (五) 23:21的版本

「『{{npov|time=2008-11-06}} {{Refimprove|time=2010-02-19}} {{Infobox Political Party | party_name = <span style="color:#FF0000">中国共产党</span> | party_logo = [[File:Danghui.svg|100px]] | caption = 中国共产党党徽 | leader1_title =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央总书记]] | leader1_name = [[胡锦涛]] | leader2_title =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政治局常委]] | leader2_name = 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br /> [[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br />[[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 | foundation = [[1921年]][[7月1日]]{{small|(建党纪念日)}}<br />[[1921年]][[7月23日]]{{small|(第一次党代会)}} | ideology = [[共产主义]]<br />[[马克思列宁主义]]<br />[[毛泽东思想]]<br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邓小平理论]]<br />[[科学发展观]] | headquarters = [[北京市]][[中南海]] | newspaper = 《[[人民日报]]》<br />《[[光明日报]]》等<ref>{{cite web|url=http://cpc.people.com.cn/GB/64176/64179/index.html|title=党报党刊|publisher=中国共产党新闻网|accessdate=2009-10-21}}</ref> | youth_wing =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 membership = 73,360,000名<ref name="">CCP[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7-10/08/content_6845380.htm 中组部:截至2007年6月党员总数达7336.3万名]</ref> | membership_year = 2007年 | website = [http://cpc.people.com.cn/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country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colorcode = #DE2910 }} {{中國政治}} '''中国共产党'''(簡稱'''中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执政党]]。中國共产黨創立於[[1921年]],“以實現[[共產主義]]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ref>《中国共产党党章·总纲》第一条 </ref>。歷經多年努力,通过[[國共內戰]]在中國大陸地區取得軍事上的胜利,率領[[中国人民解放軍]]打敗[[中华民国]][[國軍]]<!--按照1947年中华民国宪法,军队施行国家化,中国国民党取消了军队中的党务组织,已经将军队交还国家,因此此时的军队按照宪法属于国家,不属于中国国民党。-->,迫使[[中華民國]]政府退守[[台澎金馬]],並在[[1949年]]於[[北京]]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2007年,中國共產黨現有黨員約七千三百萬<ref name="">CCP</ref>,為中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政治團體<ref>[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0/15/content_6886090.htm 外国友好政党和政党组织祝贺中国共产党十七大召开]</ref>。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是[[胡锦涛]]。 == 发展历史 == {{main|中共党史}}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晚於建立中華民國的中國國民黨,在[[中華民國]]仍主導[[大陸地區]]的[[1949年]]之前,其競爭的對象主要是[[中國國民黨]]。 === 五四運動啟蒙至國共合作 === ==== 創立背景與過程 ==== [[1919年]],因為[[山東問題]]而爆發的學生愛國運動.[[五四運動]],席捲全國。隨之,在北京推行的[[新文化運動]]也席捲全國。在這個動盪的時刻,不少新文化,新思潮帶到了中國,有不少國民思考著如何救國,如何使中國富強。在這個時候,由于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也使[[共產主義]](或[[社會主義]])在中國成为热门,有一些知識份子,例如[[陳獨秀]]、[[李大釗]]等人,認為共產主義可以救國,是中國應走的道路。於是,各地就興起不少的共產主義研究小組。 [[1920年]][[4月]],[[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吴廷康]])受命组建中国的共产党,在翻译[[杨明斋]]的陪同下,以苏俄《生活报》记者的身份来到中国,他们在北京通过俄国汉学家译学馆俄文教习[[伊凤阁]]和[[鲍立维]]的介绍联系到[[李大钊]],又通过李与上海的[[陈独秀]]、[[戴传贤]]、[[张东荪]]建立了联系。维经斯基在上海向陈独秀提出建党建议,得到陈的同意,[[8月]],[[陈独秀]]、[[李汉俊]]、[[陈望道]]、[[沈玄庐]]、[[俞秀松]]、[[李达]]、[[施存统]]和[[邵力子]]等人在上海陈独秀寓所组织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后人归纳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陈独秀被推选为书记。共产国际的刊物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日期是1920年8月。陈独秀还在另外几个城市(北京、汉口、长沙、济南、广州、东京及巴黎)中发展了组织。 [[File:The First National Congress of CPC.jpg|thumb|right|250px|中共一大会址]] ==== 中共一大 ==== {{main|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1年]][[7月23日]],在[[共产国际]]的资助下,来自上述城市的中国共产党的13名代表(共有57名党员)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克尔斯基於[[上海]]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最后一天会议移至[[嘉兴]]南湖举行,会议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三人组成的[[中央局]]为领导机构。这也是中共通常认可的成立日期。 [[1921年]]8月,在上海公开成立工人维权组织“[[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并陆续成立北京、武汉、长沙、广州、济南分部,发动工人维权罢工活动。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中国共产党加入[[共产国际]],并接受[[苏联共产党|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的指导。为了加强对中国共产党的控制,[[1923年]]-[[1927年]],苏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了122次讨论中国革命的会议,作出了738个决议。<ref>《[[炎黄春秋]]》[[2004年]][[1月]]号</ref> {|class="wikitable" style="font-size: 92%" ! colspan=2 style="background: #ccf;" |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 |- !代表 !任期 |- |[[向忠发]] |[[1927年]][[7月]]-[[1928年]][[7月]] |- |[[瞿秋白]] |[[1928年]][[7月]]-[[1930年]][[9月]] |- |[[王明]] |[[1930年]][[11月]]-[[1937年]][[12月]] |- |[[王稼祥]] |[[1937年]][[12月]]-[[1938年]][[3月]] |- |[[任弼时]] |[[1938年]][[3月]]-[[1940年]][[3月]] |} ====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 {{Communism}} {{main|国共合作}} === 土地革命时期 === {{main|土地革命}} ==== 八七会议 ==== {{main|八七会议}} 于[[1927年]][[8月7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在[[汉口]]召开。该会议确定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夺取政权的总方针,明确了根本任务。会议改变了[[陈独秀]]过去对全党的领导路线。[[瞿秋白]],[[李立三]],[[王明]],[[博古]]先后主持中央工作。八七会议到遵义会议是探索如何完成根本任务的时期。在探索中,毛泽东显示出了领导才能。 ====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 {{main|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於[[1931年]][[11月7日]],由中国共产党所建,首都為[[江西省]][[瑞金]],此举使得中共成为制造[[两个中国]]的有意或无意的始作俑者。不过该政权从未获得过国际承认。 該政权在運作期間,不僅頒佈了憲法,還發行了貨幣、設計有國旗,同時將其所屬控制區域稱為「[[中央蘇區|蘇區]]」。迫於[[國民政府]]方面的軍事壓力(中共称其为“围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于[[1934年]][[10月18日]](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撤离江西苏区,开始[[长征]](中國國民黨將此事件稱為「流竄」),之后于[[1935年]][[10月]]转移至陕甘苏区。[[1937年]][[9月6日]],其最后一个政府机关「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在[[延安]]被中央政府收编为[[陕甘宁边区|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為當時的中央政府[[行政院]]的一个直辖行政区域。 ==== 遵义会议 ==== {{main|遵义会议}} 于[[1935年]][[1月]]在[[长征]]途中(即今[[贵州省]][[遵义市]]城內)召开,[[王明]]路线的领导在这次会议上被结束。在组织上,[[张闻天]]替代[[博古]]总负责,[[周恩来]]在军事上最高负责,[[毛泽东]]被选为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进入中国共产党最高权力圈,中国共产党的毛泽东时代开始。 === 西安事變與對日抗戰 === {{main|西安事變}} === 國共內戰 === {{main|国共谈判}} {{main|國共內戰}} === 中共建國與世界冷戰格局 === {{共产党}} 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地战胜了国民党及其政府和军队,并于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再次正式建立自己的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虽然当时内战还在进行当中(某种意义上至今还没结束),中共已宣称该政权是代表全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 [[1949年]]后,中共发起了很多政治运动,这些政治运动大部分后来被证明或认为是犯上错误的。 {|class="wikitable" style="font-size: 92%" ! colspan=2 style="background: #ccf;" |中共建国初期发起的政治运动 |- !运动 !时期 |- |[[三反五反运动]] |[[1951年]]-[[1952年]] |- |[[百花运动]]、[[反右运动|反右派]] |[[1956年]]-[[1957年]] |- |[[大跃进]] |[[1958年]]-[[1960年]] |- |[[反右倾]] |[[1959年]][[庐山会议]]-[[1960年代]]初 |- |[[四清运动]] |[[1962年]]-[[1966年]] |} ==== 文化大革命 ==== [[File:5PadriComunisti.svg|right|280px|thumb|文革標語]] {{main|文化大革命}} [[1964年]][[7月]],[[文化革命五人小组]]根据毛泽东提议成立,[[1966年]][[2月3日]]小组发表[[二月提纲]],文化大革命正式展开。不久[[刘少奇]]、[[邓小平]]、[[陶铸]]被打倒,文革小组取代中央书记处和政治局,文革小组碰头会成为文革期间最高会议。 [[1969年]][[4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通过的党章确立[[林彪]]为毛泽东的接班人。翌年,中共九届二中全会在[[庐山]]召开,[[陈伯达]]及[[林彪]]的其他党羽在会上,积极建议设立中国国家主席一职,谋求林彪担任此职,遭到毛泽东的驳斥,大会转而批判[[陈伯达]]。 * [[1971年]][[9月13日]],副统帅、中国共产党副主席,毛泽东的支持者和接班人[[林彪]]發動政變失敗並乘飞机逃走,在[[蒙古]]失事墜機死亡。 * [[1973年]][[8月24日]]-[[8月28日]],中共十大在北京举行。[[1973年]][[8月30日]],中共十届一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上[[王洪文]]成为名列周恩来之后的党的排名第二的[[中共中央]]副主席。 * [[1974年]][[1月]],江青等人发动“[[批林批孔运动]]”。 * [[1974年]][[10月]]周恩来因病住院后,邓小平获任国务院第一副总理,实际负责日常工作,开始整顿生产秩序,试图对文化大革命的政策作出修正。 * [[1975年]][[1月8日]]-[[1月10日]],中共十届二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 [[1976年]][[2月]],[[四人帮]]经毛泽东批准,掀起以批判[[邓小平]]为主的“[[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 *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因病逝世。[[10月6日]]以[[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为首的党中央,采取了逮捕[[四人帮]]成员及清洗其支持者的活动,史称“粉碎四人帮”。至此,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结束。 * 而且在文革後,中共領導開始反思由階級鬥爭轉向改革開放。 ==== 文革后 ==== ===== 邓小平再次复出 ===== * [[1977年]][[7月16日]]-[[7月21日]],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追认华国锋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决议,邓小平恢复[[中共中央]]副主席和[[国务院]]副总理等职务。 * [[1977年]][[8月]]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华国锋为中共中央主席,[[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和[[汪东兴]]为副主席。五人组成[[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 * [[1977年]][[8月19日]],十一届一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 [[1978年]][[2月18日]]-[[2月23日]],十一届二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 [[1978年]][[11月10日]]至[[12月15日]]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做预备。 === 改革开放时期與冷戰後期 === ==== 十一届三中全会 ==== {{main|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18日]]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会议改变了“[[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倾路线,批判了“[[两个凡是]]”。邓小平在会上提出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会上还重新评估了[[1976年]]的天安门事件,为其平反。此后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转到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上。中国共产党的邓小平时代开始了。 * [[1979年]][[9月25日]]-[[9月28日]],十一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 [[1980年]][[2月]],在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上[[胡耀邦]]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 全会一致通过了为刘少奇平反的决议。 * [[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华国锋]]辞去了中共中央主席,胡耀邦接任中共中央主席。 * [[1982年]][[8月6日]],十一届七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 [[1982年]]十二大通过的新党章规定,党中央不再设主席,同时设立总书记职务。 ==== 六四事件後 ==== {{main|六四事件}} [[1989年]][[6月]],[[六四天安门事件]]后,召开了十三届四中全会,确立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鄧小平等領導人逐漸退出。 ==== 十六大 ==== [[2002年]][[11月8日]]-[[11月14日]],中共十六大在北京召开,[[胡锦涛]]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李鹏]]、[[朱镕基]]等第三代领导核心集体退休。 [[11月15日]],中共十六届一中全会召开。 ==== 国民党主席访大陆 ==== [[2005年]][[4月29日]],[[国共两党]]的最高领导人自[[1945年]]後第一次会晤。 [[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成为[[1949年]]後第一位踏上[[大陸]]土地的[[中國國民黨]]最高领导人。而负责接见[[连战]]的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胡锦涛]],这也是自[[1949年]]来第一位會见国民党领导人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 == 指导思想 ==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指导中国共产党全部活动的[[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根据党的历次代表大会对《中国共产党章程》的修改,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演变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 [[延安整风]]之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 '''七大'''到'''八大''',指导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义]]、[[毛泽东思想]]'''; * '''八大'''到'''九大''',指导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义]]'''; * '''九大'''到'''十四大''',指导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义]]、[[毛泽东思想]]'''; * '''十四大'''到'''十六大''',指导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十四大党章) * '''十六大'''至'''十七大''',指导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党章) * '''十七大'''至今,指导思想仍然是'''[[馬克思列寧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但将[[科学发展观]]写入了党章''',作为一种处于辅助地位的思想。 === 各方面政策的宣示 === # 堅持黨的指導思想和基本路線。 # 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 # 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 堅持[[民主集中制]]。 # 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 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 堅持[[改革開放]]。 # 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 堅持黨領導人民[[解放軍]]等其他力量。 # 黨的領導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組織的領導。 == 组织机构 == === 中央机构 === ==== 中国共产党的中央机构由下列組織組成 ==== #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全国代表大会]] #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央委员会]]组织系统(领导机构) #*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简称“中共中央总书记”) #*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简称“中共中央政治局”或“政治局”;成员简称“政治局委员”,候补成员简称“政治局候补委员”) #*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简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或“政治局常委会”,成员简称“政治局常委”) #** [[中共中央书记处]](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委会的辦事機構,成员简称“书记处书记”) #** 政治局、政治局常委会在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行使中央委员会职权 #* [[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简称“中纪委”) #*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简称“中共中央军委”,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性质不同。) 改革开放后,为解决党内的新老交替问题,中共于十二大和十三大期间共设立了两届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央委员会]]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中央顾问委员会]]。 ==== 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 ==== * [[邓小平]]([[1982年]][[9月]]-[[1987年]][[11月]]) * [[陈云]]([[1987年]][[11月]]-[[1992年]][[10月]]) === 地方组织结构 === * 各地方代表大会 * 各地方委员会 === 领导体制 === 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 * 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中央委员会]](第10条)。目前的“党代会”一般每五年举行一次,为期数天。 * 在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中央委员会执行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党的全部工作,对外代表中国共产党(21条)。中央委员会全体大会一般每年举行一次,为期二至三天,常根据全国代表大会排序简称“几几届几中全会”。<ref>如最近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简称“十七届二中全会”。</ref> * [[中共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和它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常务委员会]]在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行使中央委员会的职权(22条)。中央政治局会议不定期举行,但是由于其二十多个成员中有多名直辖市市委书记等不在北京的人员,非预定例会的情况下,往往即使有重大事宜也不会、不及召集政治局全体会议。 * 中央政治局未举行全体会议'''闭会'''期间,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代行其职权,实际决定日常党和政府的大小事宜,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核心和实际最高权力机制。三个'''闭会''',使中国共产党的权力集中到顶端,集中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理论上,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有权对中央委员会或中央政治局的不正确决定进行驳回,实际历史上在非动乱时期从未发生过这一情况。 * 在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上级党的组织认为有必要时,可以'''调动'''或者'''指派'''下级党组织的负责人(13条)。人事任免权直接保证了中国共产党由上而下的控制力,上级和中央可以随时撤换下级领导人。 === 黨員分布 === 就2007年統計數據得知,中國共產黨黨員最大組成架構前四名依序為[[農民]]、高級[[知識分子]]、退休人員及[[工人]]。7336萬黨員中,包含漁牧民的廣義農民為2310万名,占整中國共產黨黨員人數31.5%,從事研究高級技術的知識分子黨員2134万名,占29.1%,离退休人员1377万名,占18.8%,工人黨員為796萬,占總黨員人數10.8%,另外,則有占總黨員2.2%比例的[[軍]][[警]];占2.6%的各級學校學生,而其他職業別的黨員共約一成。非公企業黨員亦有300万名。 == 领导集体 == === 现任领导核心 === {{main|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世代}} * 现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 ==== 中央政治局 ==== {{main|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 * 现任[[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习近平]]、[[王刚]]、[[王乐泉]]、[[王兆国]]、[[王岐山]]、[[回良玉]]、[[刘淇]]、[[刘云山]]、[[刘延东]]、[[李长春]]、[[李克强]]、[[李源潮]]、[[吴邦国]]、[[汪洋]]、[[张高丽]]、[[张德江]]、[[周永康]]、[[胡锦涛]]、[[俞正声]]、[[贺国强]]、[[贾庆林]]、[[徐才厚]]、[[郭伯雄]]、[[温家宝]]、[[薄熙来]]。 * 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 ==== 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 ==== {{main|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 * [[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胡锦涛]] * 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郭伯雄]]、[[徐才厚]]。 * 委员:[[梁光烈]]、[[陈炳德]]、[[李继耐]]、[[廖锡龙]]、[[常万全]]、[[靖志远]]、[[吴胜利]]、[[许其亮]]。 === 历代领导核心 === {{main|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 {| class="wikitable" style="text-align: center;" ! 第一代 ! 第二代 ! 第三代 ! 第三代续 |- |[[File:Maozedong.jpg|120px]] |[[File:DengXiaoping.jpg|120px]] |[[File:Jiang Zemin at Hickam Air Base, October 26, 1997, cropped.jpg‎|120px]] |[[File:Hu Jintao 2004.jpg‎|120px]] |- |[[毛泽东]] |[[邓小平]] |[[江泽民]] |[[胡锦涛]] |} === 中共中央历任主要负责人 === {| border="1" cellpadding="2" cellspacing="0" width="100%" align="center" |+ '''历任总书记/主要负责人''' |----- ! width="20%" | 姓名 ! width="20%" | 上任时间 ! width="20%" | 离任时间 ! width="40%" | 备注 |----- ! colspan="5" | 中央局书记 |----- align="center" | [[陈独秀]] |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一大]] | [[1922年]][[7月]][[中共二大]] ||   陈独秀于[[1920年]][[8月]]在上海成立了早期的中国共产党,并任书记。 |----- ! colspan="5" | 中央执委会委员长 |----- align="center" | [[陈独秀]] || [[1922年]][[7月]][[中共二大]] || [[1925年]][[1月]][[中共四大]] |   |----- ! colspan="5" | 中央执委会总书记 |----- align="center" | [[陈独秀]] || [[1925年]][[1月]][[中共四大]] ||[[1927年]][[5月]][[中共五大]] |   |----- ! colspan="5" |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 align="center" | [[陈独秀]] || [[1927年]][[5月]][[中共五大]] || [[1927年]][[8月]][[八七会议]] | [[1927年]][[7月12日]]被停职,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张国焘]]主持工作,八七会议上被免职。 |----- ! colspan="5" | 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 |----- align="center" | [[瞿秋白]] || [[1927年]][[8月]][[八七会议]] || [[1928年]][[7月]][[中共六大]] | 中央临时政治局负责人 |----- ! colspan="5" |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 align="center" | [[向忠发]] || [[1928年]][[7月]][[中共六大]] || [[1931年]][[6月]] | [[1930年]][[9月]]前实权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宣传部长[[李立三]]掌握。[[1930年]][[9月]]-[[1931年]][[1月]]实际主持工作的是中央政治局常委[[瞿秋白]]。到[[1931年]][[1月]]六届四中全会后实权则由国际派[[陈绍禹]]([[王明]])等人掌握。[[1931年]][[6月]],向忠发被[[中國國民黨]]逮捕后遭处决。 |----- ! colspan="5" | 中央政治局常委 |----- align="center" | [[陈绍禹]] || [[1931年]][[6月]] || [[1931年]][[9月]] | 代理总书记 |----- align="center" | [[秦邦宪]] || [[1931年]][[9月]] || [[1935年]][[1月]][[遵义会议]] | 秦邦宪接替[[1931年]][[9月]]赴苏联任中共驻第三国际代表团长的陈绍禹,成为中国共产党实际最高领导人,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1934年]][[1月]]六届五中全会后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 align="center" | [[张闻天]] || [[1935年]][[1月]][[遵义会议]] | [[1943年]][[3月]] | 张的头衔为“负总责”。[[毛泽东]]在遵义会议上出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成为中国共产党实际最高领导人,掌握了实权。 |----- ! colspan="5" | 中央委员会主席 |----- align="center" | [[毛泽东]] || [[1943年]][[3月2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 | [[1976年]][[9月9日]] || 毛泽东于任内去世,是中国最后一位终身制最高领导人。 |----- align="center" | [[华国锋]] || [[1976年]][[10月]]中央政治局会议 || [[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 华国锋是在[[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上被追认为[[中共中央主席]]的。[[1981年]][[6月]]去职。 |----- align="center" | [[胡耀邦]] || [[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 [[1982年]][[9月]]中共十二届一中全会 | [[邓小平]]于[[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成为中国共产党实际最高领导人,[[1989年]]辞去最后一项职务—[[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但其在党内的实际核心領導地位延续到什么时候目前尚不清楚。 |----- ! colspan="5" |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 align="center" | [[胡耀邦]] || [[1982年]][[9月]]中共十二届一中全会 | [[1987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 胡耀邦在1987年1月辞职。 |----- align="center" | [[赵紫阳]] || [[1987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 [[1989年]][[6月]]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 [[1989年]][[5月19日]]被停职,因[[六四天安门事件]]被撤销所有职务。 |----- align="center" | [[江泽民]] || [[1989年]][[6月]]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 | [[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届一中全会 || [[2004年]]辞去最后一项职务——中共中央军委主席。 |----- align="center" | [[胡锦涛]] || [[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届一中全会 | 现任 ||   |} ==== 三人团 ==== {{main|三人团}} 三人团是中共在特定时期,对由三人组成的最高领导集体的一个称呼,历史的不同时期,三人团有着不同的内容,也有着不同的意义。 * [[1934年]][[5月]]-[[1935年]][[1月]],[[博古]]、[[李德]]和[[周恩来]]称为最高三人团,为中共最高领导圈。 * [[1935年]][[1月]]-[[1935年]][[8月19日]],在[[遵义会议]],[[周恩来]]、[[毛泽东]]和[[王稼祥]]被确立为为军事最高领导圈。 * [[1935年]][[8月19日]]-[[1943年]][[3月20日]],在毛儿盖的沙窝会议上,[[张闻天]]、[[毛泽东]]和[[周恩来]]被确立为中共最高领导圈。 另外,在[[长征]]初期,[[毛泽东]]和[[张闻天]]、[[王稼祥]]同在中央纵队,常在一起讨论博古、李德的军事路线,被称为「中央队三人团」。后来在遵义会议上,三人批判了[[博古]]、[[李德]]的军事路线。 ==== 主席与总书记 ==== 在中共党史中,有两段时期中共設立總書記職務,但這兩段時期間,總書記是設於中央書記處。而並非中央委員會。 * 从[[1956年]][[9月]]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邓小平]]当选[[中國共產黨中央書記處总书记|中共中央書記處總書記]]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 * 从[[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上[[胡耀邦]]当选[[中國共產黨中央書記處總書記|中共中央書記處總書記]]到[[1982年]]中共十二大前。在这期间,[[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华国锋]]辞去了中共中央主席,胡耀邦接任中共中央主席,因此胡耀邦兼任主席和中央書記處总书记两职。 [[1982年]]中共十二大通过的新党章规定,党中央不再设主席,只设总书记,从此,中共最高领导人的头衔为总书记。而中央書記處總書記職亦不再設立。 == 民间评价及观点 == === 正面观点 === {{Fact|從戰略上講,中國成功地將日本軍隊的大部分拖在了中國,有力地支援了太平洋戰爭,而實現這一戰略目標的主要是延安領導的八路軍與新四軍。支持中國共產黨貢獻論的抗戰研究者認為,評價勝負和出力大小不是看消滅多少人,自己損失多少人,這些都是過程,是戰術層次的東西。關鍵是看結果,也就是對戰略目標的實現起到了多大的作用。|time=2009-12-19T09:25:35+00:00}} {{Fact|由於毛澤東在敵後指揮的游擊隊拖住了日本軍隊對正面戰場還有太平洋方面盟國勢力的進攻,才使得中國戰場的戰略價值得以獲得美國總統羅斯福的重視,中國才能夠在戰後以世界四強的名義成為聯合國的創始國,並收復了台灣與澎湖等受到日本殖民統治50年的土地。|time=2009-12-19T09:25:35+00:00}} {{Fact|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戰爭時,被很多人认为是為農工階層的翻身帶來希望,并在[[改革开放]]后,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使最多人口脱离贫困线的纪录|time=2008-10-21T17:39:57+00:00}}。 {{Fact|[[新加坡]]資政[[李光耀]]支持共产党,並支持共產黨政治上一黨專政,他认为[[六四事件]]實際上與人權問題無關,而是为维护国家稳定的必要手段。|time=2008-12-16T13:43:57+00:00}}新加坡在事件发生後一年多([[1990年]][[10月]]),由於李光耀長年一直表示新加坡將會是[[东南亞國協]]中最後一個與[[中華民國]]斷交的會員國,因此在[[印尼]]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之後,新加坡隨即跟進。 {{Fact|共产党人中有很多经历传奇,並被認為是人格高尚的领导人,例如周恩来、李大钊等人在当今中国民间享有极高的声誉。|time=2008-10-21T17:39:57+00:00}}<!-- 本模板調用由 {{subst:Fact/auto|共产党人中有很多经历传奇,並被認為是人格高尚的领导人,例如周恩来、李大钊等人在当今中国民间享有极高的声誉。}} 自動產生 -->{{Fact|而毛泽东在中国的现今评论则是誉满天下、谤亦随之。|time=2008-10-21T17:39:57+00:00}} {{fact|一些人士认为中国的政治改革应该在维持政局稳定的条件下采取稳妥的方法进行。中国共产党近年来逐渐采取加强了法制和民主的宣传,[[胡温体制|中共第四代领导集体]]上台后,采取亲民政策,大力宣传“以人为本”的思想,这被认为是向开明政治的方向迈进。高层领导越来越多地出现了思想先进开放的[[海归派]]。中国民间很多人士认为中共的执政将会越来越开明。|time=2009-2-20}} [[2007年]][[9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预防腐败局]]正式揭牌。国家预防腐败局拥有更广泛的职能和权力,主要的工作是进行反腐败宣传、教育,进行制度的建设、机制体制的创新,以及在反腐败上抓一些源头性的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近年党员干部腐败案件高企下致力反腐的决心。2008年1月15日,[[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表讲话,表示今后会把反腐败工作的成效看作是取信于民的重要指标,这是中国进入转型发展近30年来第一次明确提出来的关于反腐败目标的看法<ref>{{cite news|url=http://cpc.people.com.cn/GB/66888/77791/6783889.html|title=任建明:总书记强调把反腐工作成效看作取信于民的重要指标|publisher=中国共产党新闻网|accessdate=2008-08-30}}</ref>。 2008年,中共在新闻自由和信息公开上作出了開國以來比较大的改善,例如在[[汶川大地震]]给予了外国记者前所未有的自由度去报導新闻,相比起之前西藏骚乱时的封闭做法,令外界印象深刻,并赢得国际间诸多好评<ref>{{cite news|ur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8-06/16/content_8378214.htm|title=信息公开彰显自信中国形象|publisher=新华网引自学习时报|accessdate=2008-08-27}}</ref><ref>{{cite news|url=http://news.sina.com.cn/c/2008-05-30/183415652392.shtml|title=国外媒体高度评价中国共产党救灾行动|publisher=新浪引自新华网|accessdate=2008-08-27}}</ref>。而之后发生的[[瓮安骚乱]]事件,也基本得到了及时的公开报道。在新疆发生恶性袭警事件后,美国一家著名报纸的记者指,中国有关部门主动询问他们是否要去采访,愿意提供方便<ref>{{cite news|url=http://news.bbc.co.uk/chinese/simp/hi/newsid_7580000/newsid_7580600/7580633.stm|title=争论中闭幕的北京奥运|publisher=BBC中文网|accessdate=2008-08-27}}</ref>。而党的前领导人[[华国锋]]逝世的那天,新华社也立即发布了他的死讯。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在考察《人民日报》时发表了一篇重要讲话强调:“要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健全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机制,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提高时效性,增加透明度,牢牢掌握新闻宣传工作的主动权。”“哪个国家都有负面,中国这么大,负面的难以避免。我们会保持开放的心态,相信大家会对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主流进行充分估计、综合评价。”[[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喻国明称,国家最高领导人强调尊重新闻规律,这是此前鲜见的。<ref>{{cite news|url=http://cpc.people.com.cn/GB/64107/7566628.html|title=中央强调突发事件信息传播抢先机|publisher=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引自瞭望新闻周刊|accessdate=2008-08-27}}</ref> === 负面观点 === 中國共產黨利用日本侵略中國的機會,於國軍在戰場上與日軍浴血奮戰之際,實施七分壯大、二分應付、一分抗日的叛亂政策,意圖在使重慶與東京兩敗俱傷,自己漁翁得利 根據共產國際駐延安聯絡人彼得·弗拉基米洛夫的說法,中國共產黨於抗戰期間不但迴避與日軍主力的戰鬥行為,甚至還在解放區內大量種植鴉片,並且與侵華日軍進行相關的非法交易 余茂春教授根據美國戰略情報局(OSS)的檔案,指出抗戰末期OSS曾經空降特種部隊到華北敵後視察戰情,卻發現了延安方面與日軍勾結的秘密,導致美軍駐延安觀察組在那段時間與中共的關係陷入低潮 中共曾派遣情報員潘漢年進入淪陷區與汪偽政府進行接觸,並一度拉攏到76號負責人李世群與其合作,但是在李世群遭到暗殺後,這項由偽軍與新四軍在戰後一起合流同重慶方面爭奪江南地區的計畫失敗了。 潘漢年後來直接與日軍接觸,並以交換國軍情報的方式,從岩井公館手中取得了新四軍活動的軍費,而到了戰爭末期,由於東京希望由蘇聯出面協助自己與盟軍進行談和,所以開始將延安視為自己的友軍而非敵軍。 [[File:Anti-communism2.jpg|250px|right|thumb|1953年,台灣台東鹿野鄉敬老會全體合影。背後建物,以超過兩人寬的中文字體,由右至左書寫着「反共抗俄」字樣。其中的「共」,即是指中國共產黨。照片來自:台灣台東文化局]] [[1950年代]]-[[1970年代]][[中華民國政府]]在[[臺灣]]所施行的重要基本國策及政治宣傳中,均以中國共產黨為主要假想敵,並宣傳:指出靠[[蘇俄]]幫助,從[[中國國民黨]]手中奪取大陸政權的中共為[[漢奸]],且以國家民族生存為诉求,對所轄台灣民眾大力[[洗腦|宣傳]]以深植人心<ref>{{cite news|url=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5/new/aug/1/today-center1.htm|title=走過威權年代,笑看反共標語|publisher=自由電子報|accessdate=2008-08-30}}</ref><ref>李筱峰,《蔣政權「反共抗俄」的政治迷思史料舉隅》,《台灣史料研究》半年刊</ref>,將中共統治下的大陸描繪為一個猶如地獄般的獨裁政權。即使[[1980年代]]初期,該[[反共抗俄|反共]]宣傳漸漸式微,仍有相當大的程度影響台灣人民對中國共產黨以及中國大陸的觀感。據台灣負責中台兩岸事務的[[海基會]]在2007年11月28日的調查,今七成台灣人民對中國共產黨政府的印象不好。<ref>{{cite news|url=http://www.zaobao.com/special/forum/pages6/forum_tw080117e.shtml|title=“立委”选举后 谈台湾民众的“拒中”思维|publisher=联合早报引自联合报|accessdate=2008-08-30}}</ref> 除台灣外,以[[人权]],[[民主]]角度為著眼;对中共有异见的人士,认为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一党专政]],而对[[宪政]]与民主的推进缓慢。尽管近年中国经济增长迅速,但有不少反对人士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独裁]]、限制[[自由]]、不尊重人权。1989年中国共产党对[[六四事件]]用军队镇压的处理办法加深了一些人士对中共的负面印象。对于近年来中共在人权民主方面做出的开明姿态,有人士指出:中国过于强调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總是認爲“穩定可以壓倒一切”,与此相比,人权进步和民主进程仍然比较缓慢。例如在[[中共十七大|十七大]]上,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虽然表示要扩大民主,但随后的中央委员会以及政治局选举依然没有公开唱票,令人質疑 中共党内也有负面意见。那些参加过革命战争的老党员认为早期共产党的那种朴素的[[共产主义]]信仰在当今已丧失殆尽,现在的共产党员更多是追求功利,没有共产主义信仰。另外一些党内右派人士则批评目前的政治改革停顿。中国国内对中共[[一黨專政]]的正當性质疑依然是禁区,每年依然有部分持不同政见者被判“颠覆国家政权”或“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 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腐败]]违法违纪事件时有发生。中国共产党对不合格党员会进行开除党籍处理,[[2004年]]被开除党籍人数约为49,000名,虽然如此,还是有很多人士认为这是中共本身的制度问题,只靠党内纪律处分是完全不够的。[[2006年]]有所下降,一年共开除两万余名违纪党员,占党员总数1.7‰<ref>{{cite news|url=http://www.zaobao.com/special/forum/pages6/forum_tw080117e.shtml|title=中共一年开除两万余名违纪党员 占总数1.7‰|publisher=人民网引自新华社|accessdate=2008-08-30}}</ref> 有观点认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应该对数目众多[[中国人]]的非正常死亡承担责任<ref>张戎《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ref><ref>谢韬《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前途》,炎黄春秋2007年第2期</ref>,这些非正常死亡主要集中于[[1960年代]]的[[三年自然灾害|三年饥馑]]及随后的[[文化大革命]]。还有一些人士认为在[[1980年代]]后的[[改革开放]]中,中国共产党采取的一些政策对[[环境]]、[[文化]]、[[人口结构]]造成了破坏。<ref>{{cite news|url=http://online.wsj.com/public/article/SB117673497322471299-n8ITJ4fSumSS90MHLNNK4x3W_BQ_20070423.html|title=中国赤裸的资本主义|publisher=华尔街日报|accessdate=2008-08-30}}</ref><ref>{{cite news|url=http://news.bbc.co.uk/1/hi/world/asia-pacific/3743332.stm|title=支付中国增长的代价|publisher=BBC新闻网|accessdate=2008-08-30}}</ref> 中国的市场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自从2004年江泽民转交军权以后,中共党内保守毛派势力增强。该派势力主张计划经济,并且把市场改革与政治改革不平衡带来的社会问题全盘转嫁给市场改革派。另外裙带资本家和腐败政府官员也希望加大国家权力,从而从政府市场干预的过程中渔利。因为中国经济正在走向官僚垄断资本主义,吴对未来中共保守派领导下的中国经济发展表示担忧。<ref>{{cite news|url=http://www.nytimes.com/2009/09/27/business/global/27spy.html?_r=1&ref=business|title=China’s Mr. Wu Keeps Talking|author=David Barboza|date=2009-09-26|accessdate=2009-09-28|publisher=[[纽约时报]]}}</ref> === 其他观点 === 外界普遍对中共的意见不一,而不同观点可产生不能预计的凝聚力或分化。例如不少西方企业的[[行政总裁]]对中共印象良好,而[[毛派]]革命思想者及其他[[马克思主义]]者则持反面观点。[[托派]]人士认为,中共早於[[1920年代]]失去了马克思主义凭据,并走[[斯大林主义]]政治学说,以及制造了不少政治革命,因此中共存在[[修正主义]]的错误。同时,即使如[[美国]]不同派系的[[保守主义]]者意识形态上虽能保持一致,但在对中共的评价方面,意见仍存在着不少分歧。西方学者<ref>A. James Gregor,William A.Joseph[http://findarticles.com/p/articles/mi_hb3159/is_200103/ai_n7842007]</ref>认为大多数研究同意中共仅保留很少马克思共产主义的观念。其中A. James Gregor在其书中进一步指出当代的中共在集权和意识形态控制上具有法西斯的特征,将其归为当代的法西斯。<ref>A Place in the Sun: Marxism and Fascism in China's Long Revolution. Westview Press (January 1, 2000)</ref> == 参见 == * [[中国国民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 * [[中國政黨]] * [[中華民國]] * [[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年表]] === 中国共产党机构 ===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 |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 | [[中共中央总书记]] | [[中共中央书记处]] | [[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 |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 [[中共中央直屬機構]] === 相关内容 === [[中国政治]] | [[中国军事]] | [[抗日战争]] | [[朝鲜战争]] | [[文化大革命]] | [[改革开放]] | [[六四事件]] | [[保先运动]] | [[中國共產黨黨旗黨徽]] | [[台灣共產黨]] === 中国共产党人物 === [[陈独秀]] | [[王明]] | [[李立三]] | [[瞿秋白]] | [[秦邦宪]] | [[张国焘]] | [[毛泽东]] | [[周恩来]] | [[刘少奇]] | [[朱德]] | [[林彪]] | [[四人帮]] | [[邓小平]] | [[胡耀邦]] | [[赵紫阳]] | [[江泽民]] | [[胡锦涛]] {{s-start}} {{s-before|[[中国国民党]]}} {{s-title|[[中国大陆]]的[[执政党]]|[[1949年]]-至今}} {{s-inc}} {{s-end}} == 参考文献 == {{reflist|2}} == 外部链接 == {{Wikisource|:Category: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 {{Wikiquote}} {{commons}} * [http://cpc.people.com.cn/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http://www.people.com.cn/ 中国共产党机关报纸-人民日报] * [http://news3.xinhuanet.com/ziliao/2004-11/24/content_2255749.htm 中国共产党-新华网] [[Category: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党]] [[Category:中国共产党|*]] [[Category:共產黨]] [[bg:Китайска комунистическа партия]] [[bn:চীনের কমিউনিস্ট পার্টি]] [[ca:Partit Comunista Xinès]] [[cs:Komunistická strana Číny]] [[da:Kinas kommunistiske parti]] [[de:Kommunistische Partei Chinas]] [[en: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eo:Komunista Partio de Ĉinio]] [[es:Partido Comunista de China]] [[eu:Txinako Alderdi Komunista]] [[fa:حزب کمونیست چین]] [[fi:Kiinan kommunistinen puolue]] [[fr:Parti communiste chinois]] [[gan:中國共產黨]] [[gl:Partido Comunista de China]] [[he:המפלגה הקומוניסטית של סין]] [[hu:Kínai Kommunista Párt]] [[id:Partai Komunis Cina]] [[it:Partito comunista cinese]] [[ja:中国共産党]] [[ko:중국 공산당]] [[ku:Partiya Komunîst a Çînê]] [[ky:Кытай Коммунистик Партиясы]] [[lt:Kinijos komunistų partija]] [[ms:Parti Komunis China]] [[nl:Communistische Partij van China]] [[nn:Kinas kommunistiske parti]] [[no:Det kinesiske kommunistiske parti]] [[pl:Komunistyczna Partia Chin]] [[pt:Partido Comunista da China]] [[ro:Partidul Comunist Chinez]] [[ru: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ая партия Китая]] [[simple: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sk:Komunistická strana Číny]] [[sl:Komunistična partija Kitajske]] [[sv:Kinas kommunistiska parti]] [[ta:சீனப் பொதுவுடமைக் கட்சி]] [[th:พรรคคอมมิวนิสต์จีน]] [[tl:Partido Komunista ng Tsina]] [[tr:Çin Komünist Partisi]] [[vi:Đảng Cộng sản Trung Quốc]] [[zh-classical:中國共產黨]] [[zh-min-nan:Tiong-kok Kiōng-sán-tóng]] [[zh-yue:中國共產黨]]』」 <noinclude>[http://cpc.people.com.cn/]</noinclu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