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互助客栈/其他: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Onsf留言 | 贡献
Computor留言 | 贡献
第1,033行: 第1,033行:
::: 建議先行討論中文維基是否需要製作特別標誌。-[[User:Waihorace|HW]] ([[User talk:Waihorace|留言]] - [[Special:用戶貢獻/Waihorace|貢獻]]) <small>[[WP:DC8|DC8]] - [[WP:SIGNPOST|Signpost]]</small> 2010年8月16日 (一) 04:24 (UTC)
::: 建議先行討論中文維基是否需要製作特別標誌。-[[User:Waihorace|HW]] ([[User talk:Waihorace|留言]] - [[Special:用戶貢獻/Waihorace|貢獻]]) <small>[[WP:DC8|DC8]] - [[WP:SIGNPOST|Signpost]]</small> 2010年8月16日 (一) 04:24 (UTC)
*如果共同纪念维基计划10年的话,应该用同一个纪念标志比较合适。--[[User:Kuailong|<span style="background:#E0FFFF;color:#BA55D3"><STRONG>快龙</STRONG></span>]]<span style="color: #FF0000">&#9728;</span>[[User talk:Kuailong|<span style="background:#FFF0F5;color:#F28500"><STRONG>此致敬礼</STRONG></span>]] 2010年8月16日 (一) 13:15 (UTC)
*如果共同纪念维基计划10年的话,应该用同一个纪念标志比较合适。--[[User:Kuailong|<span style="background:#E0FFFF;color:#BA55D3"><STRONG>快龙</STRONG></span>]]<span style="color: #FF0000">&#9728;</span>[[User talk:Kuailong|<span style="background:#FFF0F5;color:#F28500"><STRONG>此致敬礼</STRONG></span>]] 2010年8月16日 (一) 13:15 (UTC)

中文維基百科是何時創建的呢?又或者說,何時開始有意義的運作(就是允許任何人註冊編輯,並記錄每個至今可查的修改)呢?這真是一個很有趣也很可議(debatable)的話題。中文版的[[中文維基百科]]條目並沒記載創建日期,而英文維基的[[:en:Chinese Wikipedia|Chinese Wikipedia]]條目倒有一些記載:中文維基的第一個頁面是[[Main_Page]],是2002年10月建立的(實際為2002年10月26日 (六) 22:39 UTC,由[[User:Brion VIBBER|Brion VIBBER]]建立[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Main_Page&oldid=5944],這是在下可以查到最早的編輯)。而最早的條目,英文維基所載為[[計算機科學]](簡體字),2002年11月1日 (五) 14:25 UTC 由[[User:Ghyll|Ghyll]]——即後來的[[User:Mountain|Mountain]]建立[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AE%A1%E7%AE%97%E6%9C%BA%E7%A7%91%E5%AD%A6&oldid=169],但卻是塊[[無字碑]],11月17日才加入有意義的內容。所以到底中文維基的生日到底是10月26日(或按大中華地區UTC+8時間作27日)、11月1日(或2日)、11月17日,還是另有未被發掘的更早編輯日期?順帶一提,英文維基還記載Mountain是中文維基第一個註冊用戶([[User:Mountain|Mountain]]兄本人卻自認是第二位。說來也對,當時負責系統開發的Brion VIBBER應該是先給自己開個帳戶的),不如請Mountain兄閒來「解畫」一下當時有甚麼「內幕」,一定會很引人入勝(fascinating)。--[[User:Computor|Computor]] ([[User talk:Computor|留言]]) 2010年8月17日 (二) 03:21 (UTC)

2010年8月17日 (二) 03:21的版本

本页讨论任何话题,以下除外新闻 - 方针 - 技术 - 求助 - 管理员 - 繁简处理
與維基百科無關的問題,請到詢問處發表。

請注重礼仪、遵守方針與指引,一般問題請至互助客棧其他區知识问答提出,留言后请务必签名(点击 )。


發表前請先搜索存档,參考舊討論中的内容可節省您的時間。
公告欄
# 💭 話題 💬 👥 🙋 最新發言 🕒 (UTC+8)
1 沒有主題的頁面如何評級 190 12 Ericliu1912 2024-06-03 10:32
2 評級系統缺失問題 213 21 A2569875 2024-06-01 18:55
3 管理人员申请预讨论 55 18 Wong128hk 2024-06-02 10:45
4 對新用戶禁用內容翻譯工具(續) 32 13 SCP-2000 2024-05-24 00:31
5 Unblock-zh.org 45 13 Bluedeck 2024-06-03 16:34
6 第二十二次動員令籌備討論 128 32 春卷柯南 2024-06-03 20:30
7 2024年非洲月籌備討論 29 12 Alankang 2024-06-01 09:08
8 Question: Can English read English Wikipedia Clearly? 9 4 魔琴 2024-05-25 13:43
9 設立法輪功為高風險主題 20 12 Wetrace 2024-06-03 11:36
10 是不是建立一个披露过滤器细节的规范比较好 5 4 Bluedeck 2024-06-01 17:56
11 关于「Save to」和「Moved to」 8 7 BlackShadowG 2024-06-02 08:32
12 介绍 iOS 建议编辑:增强维基百科的移动贡献 1 1 ARamadan-WMF 2024-05-29 15:45
13 將「1945年後臺灣政治」訂為高風險主題 18 8 LuciferianThomas 2024-06-03 10:42
發言更新圖例
  • 最近一小時內
  • 最近一日內
  • 一週內
  • 一個月內
  • 逾一個月
特殊狀態
已移動至其他頁面
或完成討論之議題
手動設定
當列表出現異常時,
請先檢查設定是否有誤

正在廣泛徵求意見的議題

以下討論需要社群廣泛關注:重新整理

維基專題與協作

目前此主題無正在討論的議題


把詞條“韓國”永久性指向“大韓民國”是否合適

管理員瓜皮仔Canton認為本人曾定向詞條“韓國”到非“大韓民國”的詞條屬於破壞行為,本人不敢認同。

在中國,“韓國”這個詞从2400多年前到十幾年前年前都是特指中国的古代诸侯国,諸侯國韓國是赫赫有名的戰國七雄,在中國歷史上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中国称呼南朝鲜为韩国也就是这十几年的事,況且此南朝鮮“韓國”還只是“大韓民國”的簡稱。管理員採取了將“韓國”永久性指向“大韓民國”的措施,并給予本人警告。本人認為這有違公允,不尊重歷史,強加於詞條。

個人建議將詞條“韓國”指向韓國 (戰國)韓國 (消歧義)更合適一些,希望看到大家的意見。如果贊成本人建議的請投(+)支持,不贊成的請投(-)反对,謝謝。

Marvelgalaxy (留言) 2010年6月24日 (四) 11:44 (UTC)[回复]

请不要一上来就投票。Liangent留言 2010年6月24日 (四) 11:52 (UTC)[回复]
现在有多少人会提到战国时韩国,又有多少人会提到现在的韩国?维基百科应该按照常用,而不是历史长短来命名。—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6月24日 (四) 12:08 (UTC)[回复]
韓國始終還有北韓南韓的歧義存在,所以按wp:命名常規來判斷(依從合理的通稱而不是將官方全名搬到標題上來),“大韓民國”應該移動到“南韓”,這是我觀點上的客觀低歧義常用名,韓國本身就用作為消歧義頁。-- 同舟 (留言) 2010年6月24日 (四) 12:23 (UTC)[回复]
(+)支持,韩国应该指向战国时的韩国,因为那个是全名。韩国指向呆韩民国会造成误会,因为朝鲜半岛历史上还有一个日本傀儡呆韩帝国,而这个国家目前又分为两个独立的国家。--玖巧仔留言 2010年6月24日 (四) 14:17 (UTC)[回复]
建议使用消歧义。--快龙后会有期 2010年6月24日 (四) 14:24 (UTC)[回复]
(-)反对現在最常用的韓國就是指大韓民國,而不是戰國時代的韓國(而且比例很懸殊)而且他們官方指定希望其他國家用的簡稱是韓國,而不是南韓。北韓稱韓國的機會就更少了,連北韓都可以算是誤用(國名連個韓字都沒有)--ffaarr (talk) 2010年6月24日 (四) 14:49 (UTC)[回复]
(+)支持,韩国指向战国时的韩国。 Evawen (留言) 2010年6月24日 (四) 17:01 (UTC)[回复]
(-)反对:同User:Ffaarr。--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0年6月24日 (四) 17:02 (UTC)[回复]
(-)反对:同Ffaarr。Luuva (留言) 2010年6月24日 (四) 18:59 (UTC)[回复]
(!)意見:英文WP都是用en:North Koreaen:South Korea做標題,所以命名規則不是官方說了就算的,雖然在中文圈中不是絕對主流,但在許多現代人的認知中“韓國”就是指地理上的北韓+南韓,已經說明了現代的“韓國”本身就存在很高歧義。-- 同舟 (留言) 2010年6月24日 (四) 22:00 (UTC)[回复]
(-)反对,“北韩”是在有“南韩”的基础上才成立的。而战国的韩国更是不常用的事情。--达师147228 2010年6月25日 (五) 03:27 (UTC)[回复]
(-)反对:通指南韓。—Rocking Man !! 舌戰 2010年6月25日 (五) 04:14 (UTC)[回复]
(-)反对:在中國,「東京」這個詞從北宋到一百幾十年前通常是指「東京開封府」,是不是又要把「東京」指向汴梁東京 (消歧義)?--Mewaqua 2010年6月25日 (五) 12:56 (UTC)[回复]
(+)支持,“韓國”永久性指向“大韓民國”不合適,消歧义好点。 Gzhao (留言) 2010年6月25日 (五) 17:02 (UTC)[回复]
(-)反对戰國的韓國消失已久,單就使用的次數而言,較常指朝鮮半島的38度線之南的那國,若說戰國七雄的韓國,也只在學術場合提到,但是建議可加上消歧異模版><>金☧肅≽◕≼§§ 2010年6月25日 (五) 20:21 (UTC)[回复]
(+)支持-不赞同同舟意见,“在許多現代人的認知中“韓國”就是指地理上的北韓+南韓”,现代人怎么会连朝鲜和韩国是两个国家都不知道。况且您使用南韩北韩是否有违中立,在下认为北朝鲜和南韩比较合适。或言我用北朝鲜和南朝鲜您能赞同吗?
即使战国时期的韩国已经消失,但是它在历史上的意义不能磨灭。Ciked (留言) 第八次动员令 2010年6月26日 (六) 02:05 (UTC)[回复]
世界盃都是用南北韓的名字,雖然兩國人都反對這個名字,但這是我們這個語言圈確實存在的用法。朝鲜(en:Joseon)代指北韩而非朝鲜半岛及其文化恐怕是中国政府按照北韩的正名要求吧,但至少在香港还没有这种普遍认知。--同舟 (留言) 2010年6月26日 (六) 02:34 (UTC)[回复]
(-)反对,意见同Mewaqua。--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10年6月26日 (六) 02:14 (UTC)[回复]
(+)支持,消歧义就是把相同名称的不同条目条目分开吗,战国的韩国和朝鲜半岛的韩国名字简称都一样,应该用消歧义--Ksyrie(Talkie talkie) 2010年6月26日 (六) 13:09 (UTC)[回复]
(+)支持,虽则在现代语境下韩国指代大韩民国是比较常见的事情,但关注战国时韩国的人群也同样是不可忽视的。更何况眼下人们还有对这个国家不同的称呼,直接把韩国强制定向为大韩民国是不符合一部分人的搜索目的的。出于对一个相当规模人群的搜索照顾和出于严谨的考虑,我认为还是定向至消歧义更为合适。--Youmin Wang (留言) 2010年6月26日 (六) 19:12 (UTC)[回复]
你说的这种情况应该使用非对称消歧义。不要总以弱者为借口强迫大多数人让步,实际上对弱势群体的照顾只能以affirmative action的方式进行。--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10年6月27日 (日) 00:56 (UTC)[回复]
这里不涉及到弱者和所谓让步的问题。关注战国历史的人群也不在少数,所以才会有眼下这个争论,正是有了这样的声音才值得引起讨论。进入一个消歧义页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见得是怎样一个让步,多经过一个严谨的选择“大韩民国”的点击就会让维基使用者觉得学究气和不可理喻么?相反给不同关注的人一个选择才是更为科学和尊重的体现。--Youmin Wang (留言) 2010年6月27日 (日) 06:26 (UTC)[回复]
(-)反对,非对称消歧义即可。—Chief.Wei 2010年6月27日 (日) 05:42 (UTC)[回复]
(+)支持,非常同意Youmin Wang的观点。从本讨论就能看出大家对“韩国”的认识是多维度的,这十年来“大韩民国”的确进入大家视野,但每个中国人对战国七雄都是耳熟能详的,每个中国学生课本上的出现的“韩国”更大多是战国韩国,使用消歧义最合适。—Marvelgalaxy (留言) 2010年6月27日 (日) 10:23 (UTC)[回复]
(-)反对,1、繁体和简体的“韩国”在google上的搜索结果绝大部分都是指“大韩民国”,只有少数是指战国时的韩国。2、韩国的一些中文网站,也是以“韩国”作为“大韩民国”的常用简称,如大韩民国驻中国大使馆(简体)、韩国观光公社(繁体)。3、不能以英文名称的常用性来选择中文名称的消歧义方式,而应该只根据中文名称的常用性来选择消歧义方式。--长夜无风 (留言) 2010年6月27日 (日) 15:30 (UTC)[回复]
google搜索和前面有人提到的常用词都不代表一切,google上搜索“棒子”的结果绝大部分都指向韩国人,目前中国民间对这个词的第一反应也是这样,按这样的思路是否应该把“棒子”这个词条直接指向“高麗棒子”?—Marvelgalaxy (留言) 2010年6月27日 (日) 16:08 (UTC)[回复]
google上搜索“棒子”的结果绝大部分都指向韩国人?以下是google:棒子的前20项结果:
  1. 高麗棒子-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2. “棒子”一词的由来- 社会聚焦- 铁血社区
  3. 为什么叫韩国人棒子?_百度知道
  4. 日職/巨人隊黃志龍吞首敗阪神林威助棒子燙敲2安打
  5. 棒子批发商-棒子制造商-阿里巴巴
  6. 不要脸的高丽棒子!!!(1)_悠悠电子图书网
  7. 帝國反抗君- PowerOp:她說棒子,我說胡蘿蔔:雜談遵守GPL規範- 樂多日誌
  8. 棒子老虎鸡_腾讯娱乐
  9. 日職/林威助棒子燙掃2支二壘安打阪神9比4勝養樂多| 頭條新聞| NOWnews
  10. Videos for 棒子
  11. 金字塔(2):阿基米德的棒子-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udn部落格
  12. 阉割→棒子
  13. 棒子老虎鸡(豆瓣)
  14. 【文青大賽6.27】拜托,別再叫韓國為棒子好嗎?_網易體育論壇
  15. 贺岁喜剧大片《棒子老虎鸡》_影音娱乐_新浪网
  16. 文章倉庫- 李敖.〈老年人和棒子〉
  17. 【分享】肌肉棒子西藏雙修夜夜歡@ •。:.* Meow House *.:。• :: 痞客邦
  18. 棒子老虎鸡
  19. 為什麼將韓國人叫做「棒子」? - 問版主(繁體)
  20. 中國評論新聞:老人與棒子:李敖半生幾個經典時刻(組圖)
20项结果中只有第1、2、3、6、14、19项与韩国有关。--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0年6月27日 (日) 17:09 (UTC)[回复]
首先我要声明我认为这种跟帖的方式占用版面太大,也没有太大必要,但为了对比我不得不向您学习用这种方式来回应对比。您确认搜索结果准确?刚刚(北京时间2010/6/28 11:45AM)我用google搜索“棒子”,以下是以下是google:棒子的前20项结果:
  1. “棒子”一词的由来- 社会聚焦- 铁血社区(下面紧跟4个与韩国有关的副标题)
  2. 为什么叫韩国人棒子?_百度知道(韩国相关)
  3. 棒子批发商-棒子制造商-阿里巴巴
  4. 棒子的图片搜索结果(不用点击,首页显示的4个缩略图中前三个与韩国有关,分别是韩国电影、韩国人主张世界地图、亚冬会举牌事件)
  5. 笑翻看看日本鬼子和韩国棒子的经典对话(图)_绝对笑翻了看各国阅兵极度 ...(韩国相关)
  6. 贺岁喜剧大片《棒子老虎鸡》_影音娱乐_新浪网
  7. YouTube - 可怜的棒子歌(韩国相关)
  8. 棒子老虎鸡_腾讯娱乐
  9. 棒子老虎鸡(豆瓣)
  10. 棒子_互动百科
  11. 棒子传奇_在线视频观看_土豆网视频棒子传奇土豆摄线/娱乐/视线优酷网 ...(韩国相关视频)
  12. 棒子的资讯搜索结果:南非日记十一:老虎棒子鸡‎(关于世界杯上的韩国足球)
  13. 棒子老虎鸡_百度百科
  14. 棒子 - 论坛内容搜索(韩国相关)
  15. 北京地铁暴打棒子事件-CC联播网(韩国相关)
  16. 贺岁喜剧棒子老虎鸡_视频_娱乐
  17. 火箭有望摘下左撇子射手肌肉棒子亨利强于马丁_网易体育
  18. 棒子老虎鸡剧情介绍- 电视猫
  19. 老虎棒子鸡- 视频- 优酷视频- 在线观看
  20. 棒子优酷视频(韩国相关)
以上第1、2、4、5、7、11、12、14、15、20都是与韩国相关,算上副标题则更多,如果采样率进一步扩大的话比率会进一步改变。另外用中国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搜索引擎baidu搜索的话比率会更高,其中“百度知道”里用“棒子”搜索的结果中与韩国相关的内容几乎100%,还有alex统计排名最高的几个中国论坛如tianya、猫扑等上用“棒子”搜索相关主题,出现与韩国相关的结果的比率都会非常高。—Marvelgalaxy (留言) 2010年6月28日 (一) 04:01 (UTC)[回复]
我搜索的结果和Symplectopedia相同相近,而和Marvelgalaxy不同。Liangent (留言) 2010年6月28日 (一) 04:19 (UTC)[回复]
雖然很老土:但敬請注意WP:搜索引擎测试。--同舟 (留言) 2010年6月28日 (一) 04:20 (UTC)[回复]
如果需要可以提供截图,也欢迎大家用搜索引擎测试。不知道为什么Symplectopedia和Liangent会和本人搜索结果不同。—Marvelgalaxy (留言) 2010年6月28日 (一) 05:55 (UTC)[回复]
和Marvelgalaxy和搜索结果一样,[1]--玖巧仔留言 2010年6月28日 (一) 06:58 (UTC)[回复]
我看错了,我的和Symplectopedia相近而不完全相同(但和Marvelgalaxy不那么接近)。另外,右上角出现了View customizations链接,点入后提示“One or more items in your Web History were used to improve search results.”,不知道有多大影响。Liangent (留言) 2010年6月28日 (一) 07:43 (UTC)[回复]
您就说您的搜索结果与Symplectopedia和我的都不同就行了,何必绕那么大圈子...—Marvelgalaxy (留言) 2010年6月28日 (一) 08:07 (UTC)[回复]
无意对此议题发表意见, 不过搜索测试时显然需要登出Google账号以排除个人偏好的影响吧 --Rat2.Call me Remy 2010年8月11日 (三) 08:53 (UTC)[回复]
(+)支持,既有歧義,理應指向消歧義。— WiDE 懷德  留言  2010年6月28日 (一) 08:24 (UTC)[回复]
那请考虑解决比起“棒子”更为相似的东京北宋首都的问题。--达师147228 2010年6月28日 (一) 09:11 (UTC)[回复]
北宋首都与曰本首都的名称问题没什么多大争议吧,东京这个名词历史上使用过多次,而东京只是北宋首都名中的一部分,习惯都是用汴梁或开封。--玖巧仔留言 2010年6月28日 (一) 09:36 (UTC)[回复]
同意玖巧仔的意见。—Marvelgalaxy (留言) 2010年6月28日 (一) 13:22 (UTC)[回复]
(!)意見:用google搜尋,不省略重複者,"韓國"+"陽翟"有5000多項,"韓國"+"新鄭"有2000多項,"韓國"+"首爾"有83萬多項,"韓國"+"漢城"有14萬項,"韓國"+"平壤"有39萬多項,"韓國"+"秦國"有8000多項,"韓國"+"美國"有679萬項。--Mewaqua 2010年6月28日 (一) 12:13 (UTC)[回复]
同样用google搜索“韩国 战国”有2020万条结果之多。我也不知道您的搜索结果怎么来的,我用google搜索“韩国 新郑”有431万条结果。另外,关于搜索引擎的使用,请看前面同舟 的提示:注意WP:搜索引擎测试。—Marvelgalaxy (留言) 2010年6月28日 (一) 13:22 (UTC)[回复]
(:)回應:用您的搜尋方法,「国韩 郑新」也有306萬項結果,「員理管」有9620萬項,「盃界世」有3520萬項。--Mewaqua 2010年6月28日 (一) 13:45 (UTC)
(:)回應:看明白了。用您的方法,google搜索"韩国"+"秦国"仍然有1180万条结果。另外还是提醒请看前面同舟 的提示:注意WP:搜索引擎测试。—Marvelgalaxy (留言) 2010年6月28日 (一) 13:59 (UTC)[回复]
1. 要在搜尋目標加 " " ,例如「"韓國" "趙國"」,否則「韓國 趙國」會把一些不相干的也計入;2. 如果把某一詞語寫成「全繁體」、「全簡體」、「繁簡混合」去搜,不同的組合得出的結果有時會有相當大的差異。「"韩国" "阳翟"」(簡)有7000多,「"韓國" "陽翟"」(繁)有5000多;「"韩国" "新郑"」有8萬多,「"韓國" "新鄭"」有2000多;「"韩国" "首尔"」有344萬,「"韓國" "首爾"」有80萬多;「"韩国" "汉城"」有75萬,「"韓國" "漢城"」有近14萬;「"韩国" "平壤"」有65萬,「"韓國" "平壤"」有39萬。--Mewaqua 2010年6月28日 (一) 15:40 (UTC)
(!)意見:我觉得大家不必要在细枝末节上争论到这样的地步,很多东西凭常识是可以判断的。战国韩国和现代韩国的受关注和可能歧义程度显然比北宋东京和日本东京来的大。这从有多少人提出这个问题并希望改进就可以看出。另外再补充一个意见:韩国是大韩民国的简称,却是战国韩国的正式称谓,大韩民国直接指向现代韩国的条目我们毫无异议,但在简称的情况下都要让战国韩国委屈到消歧义都不给恐怕太吝啬了吧。要论多数少数,要论搜索结果,中国在现代语境下绝大多数时候指向中华人民共和国,维基上两个条目还不一样呢,为什么就不能给人在其它不同条目之间的选择权呢。--Youmin Wang (留言) 2010年6月28日 (一) 20:42 (UTC)[回复]
請注意戰國的「韓國」並不是什麼「正式稱謂」,史書上大部分是以「韓」來稱呼這個國家,韓國僅僅偶一提之。只是後代的人一般通稱韓國以免歧義。--ffaarr (talk) 2010年6月29日 (二) 04:25 (UTC)[回复]
近乎鸡蛋里挑骨头了。战国的「韩国」当然是正式称呼,只不过史书中常略写简称而已,这也不妨碍人们的普遍认识,所谓后人为免歧义才称「韩国」也不成立。比如“晋景公十四年,吴季札使晋,曰:「晋国之政卒归于韩、魏、赵矣。」”这里既有正式称呼「晋国」,也有简称「韩」、「魏」、「赵」。这种不是问题的问题没必要再纠缠下去。—Marvelgalaxy (留言) 2010年6月29日 (二) 05:30 (UTC)[回复]
這不是雞蛋裡挑骨頭,而是既然要討論正式稱謂就請認真來討論(我個人並不贊同要用是不是正式稱謂來決定消歧義的先後)請問「當然是正稱稱呼」的根據為何?不要因為有這樣稱呼存在(我前面就說了,韓國有出現,但出現的次數很少),就可以理所當然這樣認為是正式稱呼。就我的認知,「韓」是正式國號,韓國是存在的一般稱呼。並不是你說韓是簡稱。(類似的例子,「漢」是國號,「漢朝」是一般稱呼,孫權國號是吳,通稱「吳國」,國號「大清」,通稱清朝)--ffaarr (talk) 2010年6月29日 (二) 06:37 (UTC)[回复]
我给的例子你视而不见?再看一个,“陈轸曰:「...秦韩并兵而伐,此秦所祷祀而求也。今已得之矣,楚国必伐矣。」”这里既有“楚”又有“楚国”,“楚”是“楚国”的简称,“楚”当然也是“楚国”的国号,这有何问题?后者怎么不是正式称呼了?古人行文崇尚简练,常以简称指代,这不存在任何问题。这个问题没必要进一步纠缠了。—Marvelgalaxy (留言) 2010年6月29日 (二) 07:14 (UTC)[回复]
你舉的例子完全不能說明「楚國」是正式國號。只能證明,當時有人用「楚國」來稱呼「楚」,其實就像現在有人用「韓國」來稱呼「大韓民國」是一樣的東西。你只是以你現代人角度以為一個字就是簡稱,字數多的才能是正式稱呼,事實上根本就不是這樣。還有我認真跟你討論,我也認為你是認真跟我討論,請不一直用「糾纏」這種惡意推定的話好嗎?--ffaarr (talk) 2010年6月29日 (二) 07:24 (UTC)[回复]
好吧,我个人觉得这个问题没有什么可以质疑的,史书上的例子很多我也给了,我相信也符合大多数人的理解。如果您觉得有必要,建议您到考古或历史核心期刊发表如「论“楚国”不是“楚”的正式称谓」这样的文章,或许会有学术界专业人士支持您的观点。但对于这个分话题,我个人觉得没有必要再引申下去。—Marvelgalaxy (留言) 2010年6月29日 (二) 08:00 (UTC)[回复]
「楚的國號是楚」這又不是我的新發現,有什麼值得投期刊的。你要是能翻案證明「楚的國號叫楚國」,這才值得刊登在期刊上。--ffaarr (talk) 2010年6月29日 (二) 08:14 (UTC)[回复]
请不要无中生有,我从未说过楚不是楚国的国号。我前面提到「这里既有“楚”又有“楚国”,“楚”是“楚国”的简称,“楚”当然也是“楚国”的国号,这有何问题?」—Marvelgalaxy (留言) 2010年6月29日 (二) 08:31 (UTC)[回复]
所以你認為一個朝代或國家同時可以有兩個正式國號?這個要是能證明的話鐵定又是中國史學界另一個轟動的大發現。另外,光你說的「楚”是“楚国”的简称」這個要是能證明也是文史的超級大翻案了…。--ffaarr (talk) 2010年6月29日 (二) 08:37 (UTC)[回复]
我没说过的话我不会回答的。史书上,“楚”就是“楚国”的简称,“陈轸曰:「...秦韩并兵而伐楚,此秦所祷祀而求也。今已得之矣,楚国必伐矣。」”——我给的是《史记》上的原文,您认为这是文史上的超级大翻案请去指责司马迁好了,我担当不起。这个话题打住吧,没有继续的意义了,我不再跟帖您的这个话题。—Marvelgalaxy (留言) 2010年6月29日 (二) 08:50 (UTC)[回复]
不能打住。再舉戰國之後的歷史講,哪個唐朝人、宋朝人自稱“唐國人”“宋國人”了?—Zhxy 519(聯繫啊) 2010年7月13日 (二) 09:52 (UTC)[回复]
你還在拿這些使用的例子啊,不要把司馬遷扯進去,這段話那裡說到楚國是正式國號了?那裡說楚是楚國的簡稱了?你這樣的推論好像在google上查到韓國指大韓民國,就說韓國是正式國號一樣,你覺得要打住話題就請打住吧。--ffaarr (talk) 2010年6月29日 (二) 09:03 (UTC)[回复]
楚世家只提到9次“楚国”,还有至少一次“国”字指“国都”。--达师147228 2010年6月29日 (二) 10:05 (UTC)[回复]
無論「韓國」是否戰國時代韓國之官方稱謂,至少中國人皆認同「韓國」係其千百年來中國戰國時期之韓國「通稱」。「韓國」則是當今(中文)世界對「大韓民國」常用之「簡稱」。有鑑於戰國時期之韓國其條目後綴括號不利搜尋,個人傾向「韓國」指向消歧義,以利使用者便於搜尋。「韓 國」離「大韓民國」不過滑鼠一鍵之距離,離「韓國 (戰國)」卻可能讓不熟維基的使用者喪失找到資料的機會。— WiDE 懷德  留言  2010年6月29日 (二) 08:02 (UTC)[回复]
(!)意見;那你們請把「中國」一併討論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都是「中國」,是否也要把他們定向為「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及「中國(中華民國)」呢?然而「韓國」以及「朝鮮」在國際上都不是用「南韓(South Korea)」、「北韓(North Korea)」;而是用「韓國(Korea)」及「朝鮮(DPR Korea)」。—TINHO (留言) 2010年6月29日 (二) 09:49 (UTC)[回复]
又见信口开河。CNN上关于“大韩民国”的新闻归类条目都是south korea[1]。英文维基上korea词条是north koreasouth korea的总称,而south korea才指向Republic of Korea,你先去改了英文维基吧。—Marvelgalaxy (留言) 2010年6月29日 (二) 15:02 (UTC)[回复]
中國作為代表中國大陸上幾千年來各民族國家籠統稱呼,已有完整條目表示,「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大陸上曾經建立的兩個歷任政府,此一提議並無意義。— WiDE 懷德  留言  2010年6月29日 (二) 10:27 (UTC)[回复]
(!)意見:討論越扯越遠,就加多一腳,為何「Category:韓國政治人物」沒有申不害?「Category:韓國河流」沒有黃河?「Category:韓國城市」沒有陽翟、新鄭呢?--Mewaqua 2010年6月29日 (二) 12:50 (UTC)[回复]
真是细心,您显然发现了中文维基的不完善之处,同样没有“Category:楚国河流”、“Category:秦国河流”等啊,等您来完善。—Marvelgalaxy (留言) 2010年6月29日 (二) 15:17 (UTC)[回复]
  1. ^ http://topics.edition.cnn.com/topics/south_korea
这是一个重大的问题,李明b,李承w,这些人要放入呆韩民国政治人物分类才是正确的。申不害等人才应该属于韩国政治人物分类。--玖巧仔留言 2010年6月29日 (二) 15:46 (UTC)[回复]
(!)意見:姑且不論韓國二字之意,敢問用呆韓稱呼特定國家,合不合乎文明相關的方針?><>金☧肅≽◕≼§§ 2010年7月2日 (五) 00:49 (UTC)[回复]
您指责的在理,但这个说法实际也并没有多少恶意的成份,纯粹因为“大”有一个读音dai和呆相同,算是恶搞吧。相较之下某个家伙的反映可真大,以前就看此人在互助客栈攻击别人,想不到现在还是恶性不改,到处喷人,随便给人分类。--玖巧仔留言 2010年7月17日 (六) 04:23 (UTC)[回复]
(!)意見,有个问题,沙特是国家和某个学者的消歧义页,为什么韩国不是大韩民国和其它国家的消歧义。不明白维基的标准。--Berthe (留言) 2010年7月9日 (五) 19:53 (UTC)[回复]
(:)回應,從前“中國”指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為啥不給“中國”主條目消歧義?--Zhxy 519(聯繫啊) 2010年7月10日 (六) 14:58 (UTC)[回复]
(:)回應,請你看看“中國”這個詞條,根本就沒有指向最常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而是“历史与文化意义上的中国”。--Marvelgalaxy (留言) 2010年7月12日 (一) 10:09 (UTC)[回复]
本來中華人民共和國也不是最常用的。我知道有很多人搞甚麼反對韓科化,反對的話阻止始作俑者User:KEIM及其傀儡、以及部份VANK的人的不良編輯就行了。不要自己矯枉過正。—Zhxy 519(聯繫啊) 2010年7月12日 (一) 13:14 (UTC)[回复]
可有證據說明當代“中國”指“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是最常用的?--Marvelgalaxy (留言) 2010年7月13日 (二) 03:20 (UTC)[回复]
中華民國的存在,不是拿google搜索或聯合國甚麼就能否定重要性的。這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是對等的。提議人如果自己也說當代,那可有證據說戰國韓現在很常用?—Zhxy 519(聯繫啊) 2010年7月13日 (二) 09:52 (UTC)[回复]
請仔細看前面的爭論,他們才是拿所謂常用性來作為唯一標準的,而我并未持類似觀點。希望對待“韓國”與“中國”,您不是雙重標準。--Marvelgalaxy (留言) 2010年7月13日 (二) 13:43 (UTC)[回复]
我看得很清楚了,你再捋一捋我的意思就行。不過還是可以說得再清楚一點:現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仍是對等,均不足以代表整個中國,所以才用更大的文化含義作為中國的主條目。但是南韓和戰國韓相比,明顯是前者現時更常用。前者足矣成為韓國的主條目。--Zhxy 519(聯繫啊) 2010年7月13日 (二) 15:44 (UTC)[回复]
我也看明白了,你就是搞雙重標準。雖然“中國”在今天更多指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我仍然支持“中國”詞條指向目前的“历史与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但我要提醒諸位,這個問題上一些人口中所謂的常用規則失效了。--Marvelgalaxy (留言) 2010年7月13日 (二) 15:58 (UTC)[回复]
對於人身攻擊予以抗議。另外就

我仍然支持“中國”詞條指向目前的“历史与文化意义上的中国”

誰不支持?有人看不明白話,只能表示無語。--Zhxy 519(聯繫啊) 2010年7月14日 (三) 14:14 (UTC)[回复]

人身攻擊?你不是這麼敏感吧,哪一句人身攻擊你了?如果你感到被受人身攻擊了那我表示同情和慰問。另外有人看不懂我的話,我也很無語。題外話,看到你在提醒別人注意版面,你也能稍微注意下嗎?--Marvelgalaxy (留言) 2010年7月14日 (三) 14:41 (UTC)[回复]
你給別人扣帽子“搞雙重標準”,這不是人身攻擊是什麽?而且你不遵守維基禮節的行為上面言論已經太多了,隨便說人家“信口開河”、“雞蛋裡挑骨頭”等等,這是善意推定否?至於版面的問題早就修完了,你可以查歷史。—Zhxy 519(聯繫啊) 2010年7月14日 (三) 15:08 (UTC)[回复]
我不認為“雙重標準”是人身攻擊,你在前面針對“中國”詞條現狀時說不是拿google搜索什麽的就能確定重要性的,後面針對“韓國”詞條情況又拿是否常用作為標準,我的理解這就是雙重標準,這隻是這種體會的客觀描述。如果你認為這是人身攻擊,我也只能說對不起。我也不是隨便說前面信口開河,你可以自己去看是不是。版面修完了?恕我沒看出來...--Marvelgalaxy (留言) 2010年7月14日 (三) 15:47 (UTC)[回复]
沙特应该立刻改成非对称消歧义。--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10年7月11日 (日) 13:08 (UTC)[回复]
的確,學者“让-保罗·萨特”的提及率遠低於沙特阿拉伯,而詞條“沙特”是指向消歧義的。--Marvelgalaxy (留言) 2010年7月12日 (一) 10:09 (UTC)[回复]
(+)支持,韩国还是指向战国时的韩国,然后加消歧义。否则:
1.从整齐的情况考虑,战国七雄的另外条目就不统一了;
2.考虑先来后到,加之这里是中文维基,韩国还是应该属于中国历史范畴。考虑维基特点,来维基搜索韩国应该有一定数量是冲着战国史来的;
3.考虑正式名称,国外都是用南北朝鲜,"韩国"仅仅作为大韩民国的简称,并非正式名称,不能独占历史上战国韩国的位置,何况战国韩国已是正式名称。
4.很奇怪这么多人在谈戰國韓國与大韩民国哪个常用。问题是戰國之韓國迄今都是有意义的,并非死词。历史、文学教学中提及韩国,教师不会强调"这个是戰國的韓國,别弄错了",哪怕同堂同时讲今韩国文学。
据3,"东京"一例不能作为反例。中国历史上的"东京"并非汴梁或开封的本名。而日本"东京"已经是其正式名称。--林卯 (留言) 2010年7月13日 (二) 09:20 (UTC)[回复]
上面第二條:中文維基是用中文解釋介紹條目(的名字),不是用來做中文名稱規範,更不能中國中心。上面第三條:拿英語等外文以偏概全,korea、coree等等不能一概翻譯成“朝鮮”。如果按照這個理論。美國祗是“美利堅合眾國”的簡稱,也不能用了。同類詞上面據第三條:越南東京地區長期作為一個保護國的正式名稱存在。—Zhxy 519(聯繫啊) 2010年7月13日 (二) 09:52 (UTC)[回复]
是,當然不能"中國中心"了,但我表達的是"中文中心",不應存在哪種語言的維基能且需要避免該語言為中心。在中文里,"韓國"這個詞造出來起初就是作為戰國一國的含義,而不是造出來爲了作"大韓民國"譯文——的簡稱(如果傳出"居然有種語言文字爲了譯文把本意拋棄了",這似乎不妥……),這個我似乎還沒有在其它語言維基看到過先例。加消歧义應該不是問題。
在之前若沒有國家正式名稱是美國的話,美利堅是可以直接用此轉向。
在英文里是作Han_(state)與Korea,並不衝突,我舉英文作例子是說明譯文這點(在非中文维基下没有这样的问题),應該沒有舉錯。--林卯 (留言) 2010年7月13日 (二) 16:28 (UTC)[回复]

在中文里,"韓國"這個詞造出來起初就是作為戰國一國的含義

不能肯定。另外這個並不是我要說的重點,重點還在於非正式名稱的簡稱合著都做不來條目名了?再有,請你在補充意見時另開一行。現在這麼看著很費勁。—Zhxy 519(聯繫啊) 2010年7月14日 (三) 14:24 (UTC)[回复]
當然可以肯定。在戰國,“國”已是確指國家了,“韓國”出現在戰國,就是指戰國七雄之一。--Marvelgalaxy (留言) 2010年7月14日 (三) 16:35 (UTC)[回复]
1)在WP最求一個系列的條目標題統一是純碎的不切實際。--同舟 (留言) 2010年7月13日 (二) 14:19 (UTC)[回复]
= =|||你是說"純粹"嗎……
就算不切實際,但也不表示就不應該發表這個意見(能整齐就儘量整齐,不好嗎……)。當然這第一條只是相當於基礎分滿了再加分的意見。--林卯 (留言) 2010年7月13日 (二) 16:28 (UTC)[回复]
關於所謂「正式名稱」「本名」,我前面講很多了,戰國時代「韓國」並不是正式名稱也不是本名,「韓」才是它的本來名稱。「韓國」就像宋朝的東京一樣,只是個後出的一般稱呼。(國在上古原本是指城而不是現在的「國家」,後來才借代為諸候國的意思)要支持那個方式都可以,但至少不要在事實上犯錯。ffaarr (talk) 2010年7月14日 (三) 14:32 (UTC)[回复]
沒有證據表明“韓國”不是正式名稱,如以前給出《史記》中的例子陈轸曰:「...秦韩并兵而伐楚,此秦所祷祀而求也。今已得之矣,楚国必伐矣。」”,“楚”與“楚國”是並存的,當然這與本題主旨無關。但需要指出的是,韓國是戰國出現的國家,而發展到戰國,“國”已確指國家了,特別是國前加上國別如“韓國”那一定是確指戰國七雄之一的這一國家而不是任何一個城市。--Marvelgalaxy (留言) 2010年7月14日 (三) 16:35 (UTC)[回复]
這與“中國中心”沒有一點關係。倒是Withclear屢次將“朱元璋是朝鮮人”這種不著邊際的話添到相關詞條里,請不要以情緒化看待一切涉“韓”問題,也不要搞“韓國中心”。--Marvelgalaxy (留言) 2010年7月23日 (五) 02:41 (UTC)[回复]
(!)意見这里可能谈不上中國中心的问题。这应该是中文维基特有的"中文中心"问题,只要使用的是中文(哪怕是文字上掺用汉字的韩国人)就不能避免。考虑中文维基自身定位是解释词条,特别是解释中文,韩国在中文里直接作为"大韩民国"解,似乎是反中國中心反到矫枉过正(另外漢字文化圈特有的"朝鮮-韓國名稱問題"本来就不是投票能解决)。个人见解--林卯 (留言) 2010年7月14日 (三) 06:07 (UTC)[回复]
就算韩国本名是“韩”[來源請求],但“韩”这字却不只是指“韩国”,他也是地名和姓氏名称。就好比“西汉”、“东汉”和“蜀汉”他们本名都是“汉”,是后世为避免歧义才改的。朝鲜半岛南边的那个国家很明显用全称就能避免歧义了,有些人却老是想来个“鸠占鹊巢”。这难道不是大韩民国中心主义吗?--玖巧仔留言 2010年7月14日 (三) 15:19 (UTC)[回复]
主題目消歧義頁本來就是看一個字詞明顯常用的用法與法為何。跟那個事物是那國的根本無關。(用「鸠占鹊巢」一詞來形容真的是中國中心,為何非中國的東西就是鳩中國的東西就是鵲?這裡是中文維基不是中國維基)甚至我認為何者為主,跟是本名正式名稱是什麼也無什麼關係。(但因為有人要用本名正式名稱什麼的來理由,我才會提出韓國不是戰國時代韓國的正式名稱。)「用全稱就能避免歧義」所以韓國的主條目名是大韓民國,省去加括號的麻煩,這點沒錯,但我們的指引並沒有說因為這樣就要把常用簡稱讓出來。

我引用一下指引「如果各種定義中有一個是明顯地較普遍的,我們會保留該名稱,而在該頁的最頂加入往其它定義的鏈接,或者往XXX (消歧義)的鏈接(如果有很多其它定義的話),例如天花。或者可以每个定義有自己的特定名称,列入XXX (消歧義)页,然后把主条目XXX重定向到最明显的普遍使用的意義,并在该意義页面顶部说明,如邢台」。當然這不是正式方針你不一定要贊同,但我認為根據指引認為應該這樣作是合理的。 ffaarr (talk) 2010年7月14日 (三) 15:58 (UTC)[回复]

首先要明白,消歧义是在没有其他选择之时才不得不采用的一种方法,最常用在重名。但韩国这个名称明显是可以避免消歧义的,战国时代的韩国至少在现代是除却“韩国”外,再其他称谓;而朝鲜半岛南部的国家是有其国名全称的,大韩民国才是他的完整名称。--玖巧仔留言 2010年7月15日 (四) 15:15 (UTC)[回复]
韓國這個詞要怎麼避免消歧義?一個有複數意思的詞,消歧義頁的存在是必然的吧,怎能避免?就算你把「韓國」的條目給了戰國的韓國,一樣還是要有消歧義頁啊。可否說得更明白些?ffaarr (talk) 2010年7月15日 (四) 15:30 (UTC)[回复]
消歧义肯定是要用的,但不需要占据整个条目名称。上面举过几个例子是想说明,在明明可以避免名称争议的时候,就尽量优先采用不存在争议的名称,更何况那个是他的正式全称。--玖巧仔留言 2010年7月17日 (六) 15:13 (UTC)[回复]
為什麼把韓國的名稱給戰國的韓就能避免爭議?給大韓民國就有爭議?(不就是因為二者都有爭議所以大家才會討論這麼久嗎?)抱歉我還是不了解你的意思。ffaarr (talk) 2010年7月17日 (六) 08:11 (UTC)[回复]
我在前面已经说过了。至少在现代,战国时的韩国除了“韩国”这一名称外,并没有其他名称了。而韓民國有简称和全称两种,甚至还可以叫南韩,这些名字都不会有歧义。

现在韩国是定向到韩民国,所以才有了争议,因为韩国可以指同两个不同的国家。如果将朝鲜半岛上的那个放到他的全称就没有歧义了,因为韩民国只指朝鲜半岛南部的国家。而且也不用担心读者搜不到他,试问现在有多少人不知道那个国家的全称呢? --玖巧仔留言 2010年7月17日 (六) 15:13 (UTC)[回复]

我比較了解了,你的意思是,因為某種用法只有一個名稱,所以該名稱應當歸屬該名主條目,這當然可以是你的意見,但至少從我未在任何指引方針看到這樣說過,而且這樣作並不能如你所說的解決歧義以及爭議,主要的好處也只是讓戰國的韓國條目少一個括號以及比較容易查到而已。(以及讓大韓民國比較難查到)這是你的意見或喜好我尊重,但我覺得並沒有什麼一定要這樣作的理由,反倒是這樣作是和目前的指引可能相衝突。

至於現在大韓民國的條目本來就是放在全稱,而「试问现在有多少人不知道那个国家的全称」我想不知道韓國全名是大韓民國的人多到數不完吧。而且這也不該是這個討論的重點,百科的查詢並不應該去預設讀者都應該知道什麼。

另外提醒,不管你有多麼討厭「大韓民國」這四字,請不要刪改其他人的發言內容。ffaarr (talk) 2010年7月18日 (日) 02:53 (UTC)[回复]

就是我們存在分歧的地方,可能是您將維基的讀者年齡定義的較低,他們在網絡上的獲取知識的第一來源就是維基百科;而我是將讀者層定義為青少年或成年人,他們上維基的目的是為了深入全面客觀的了解某些東西。這或許是因為我們所處地區不同的關係吧。

從中立的角度來看,將韓國直接定向到戰國時的韓國或是朝鮮半島南部的大韓民國都會造成不便。那麼,我認為直接將“韓國”設定為消歧義頁面較為合適。--玖巧仔留言 2010年7月18日 (日) 15:13 (UTC)[回复]

我並沒有特別定義維基的讀者。但成年人就知道全名?我想並沒有很多,至少就我身邊或網上遇到的人來說,不知道的大有人在,大多是把那個國家認知為韓國或南韓,而不知道大韓民國。但我覺得這個不是重點。如我前面所說,不需要去猜想讀者知道不知道什麼東西。
韓國設為消歧義是可能的作法,至少我認為比偏向戰國的韓合理的多。我覺得這個就是視你覺得,韓國一詞的各種用法的使用量是否有明顯差距,如認為無明顯差距就支持設消歧義很合理,我個人認為有明顯差距,所以支持定向到大韓民國。
另外,任何主條目消歧義,當然都會造成查其他用法比較不便,但這並不能因此我們就完全不使用主條目消歧義。所以不能說把名字變消歧義,讓大家一樣齊頭平等方便才是中立。ffaarr (talk) 2010年7月19日 (一) 01:09 (UTC)[回复]


        • 少在这里阴阳怪气,先管好你自己。别整天想着给别人扣帽子,不要随意将某两个东西划等号,喜欢韩国就成所谓的xx和愤怒青年了?外国也有不喜欢韩国的,也有反韩情绪,他们也是xx也是愤青?你还真有才,你才是未毕业又浑身“优越感”自以为“了解真相”的极品!!!看事情还真是片面。
          --玖巧仔留言 2010年7月17日 (六) 04:23 (UTC)[回复]
          • 非也非也,我只是觉得让几个百度少年露出真面目是好事。一激就怒也是大陆青少年网民的特点之一,我本还以为维基已经有效地过滤了大陆的网络暴民呢。另外,我发现您好象无法准确理解他人的话?--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10年7月17日 (六) 09:11 (UTC)[回复]
            • 本人早就告诉过你,别先将自己摆在一个至高的位置,然后用一种自以为了解真相的样子来看问题。

你这家伙先将与你意见不统一的发言人进行分类,然后用世外高人式的语调予以评判,这实在可笑!在你用一种令人不快的词语来指责别人的时候,你同时也将自己的立场暴露无疑。所以,别装什么高人了,少用一种悲天悯人的眼光看别人。 --玖巧仔留言 2010年7月17日 (六) 15:13 (UTC)[回复]

          • 不知道維基禮儀,善意推斷都哪兒去了?—Zhxy 519(聯繫啊) 2010年7月17日 (六) 14:28 (UTC)[回复]
            • 您说得非常对。但有些人根本就是恶意推断,甚至是因其民族原因[來源請求]来攻击持不同意见者,那对这种人来说,维基礼仪只是摆设而已。他先主观的将与其意见不同的人分类,再以有争议的语言予以攻击,其行为未免可笑。使用皇汉、愤青这种令人不快的词语,完全已经将其身份彰显无疑。试问谁会无缘将持不同意见者定义为皇汉呢?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不久之前在互助客栈将一群崇尚自己本民族服装的女性定义为皇汉,并极尽攻击之能事的正是这家伙。

--玖巧仔留言 2010年7月17日 (六) 17:05 (UTC)[回复]

  • ( ✓ )同意 韓國一詞本身的消歧義成分太高,就像「中國」也沒有直接導向中華人民共和國一樣。真正想查詢「大韓民國」的人就應該用正確的稱謂或「南韓」填入搜尋攔,所以我支持導向至韓國的消歧義頁面-TW-mmm333k (留言) 2010年7月17日 (六) 09:06 (UTC)[回复]
    • 楼上的这个例子极不恰当,战国时的韩国是两千年前已经灭亡的国家,大韩民国是现实中仍存在的国家;而“中国”可以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可以指中华民国,而这两个国家目前都存在——不论政治上如何,至少北京和台北分别挂着这样的牌子。况且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国都简称中国,这件事情上两岸是有渊源的,而战国韩和大韩民国完全是两回事。至少在大陆,提“韩国”而没有特殊语境,就是指大韩民国。--达师147228 2010年7月21日 (三) 06:18 (UTC)[回复]
      • 我觉得这个例子挺恰当的,最初有人说就应该遵循最常用原则,可不少用户列举出与之相背离的例子,包括这个。词条指向谁不是以实体是否消亡为原则,战国韩国虽然消亡,可每个受过教育的中国人都会知道战国“韩国”,这个词不但没有死,相反两千多年来一直“活”在各种史书和人们的心中,其历史地位不可谓不重要。而南朝鲜“韩国”这个词在中国流行不过十几年,在历史与文化意义上是无法与战国七雄一起比较的。对于这个案例,强烈建议给予战国“韩国”以必要的历史与文化上的尊重,特别是对于大量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兴趣的人群来说,这很重要,不是一句轻描淡写的“常用原则”就能抹杀的。--Marvelgalaxy (留言) 2010年7月21日 (三) 12:15 (UTC)[回复]
這不是輕描淡寫,而是中文維基百科目前使用主題目消歧義就是以普遍性為原則。(請參照目前指引)你說的什麼用了兩千年、「歷史文化意義」、「對中国传统文化有兴趣的人」「必要的歷史與文化上的尊重」,這些都是你的看法,而不是目前的原則,你當然可以跟社群提議中文維基全面改變目前的原則,加進你認為應有的原則,但這就不是韓國這個例子的問題了。

中國的例子和韓國的例子有個明顯差別。不論在中國大陸或台灣,韓國最常用之處就是指大韓民國。(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興趣的人,那畢竟是少數人,而且就算我是歷史研究生,我也認為我在用到韓國一詞時指大韓民國的機會比較多,當然如果有人是上古史專家或是戰國史迷,用到戰國韓的機會會比較高,但中文維基真的需要為各種興趣的特定族群打特別定規矩嗎?那如果我是宋史迷的是不是就該把東京從日本搶回來)但中國就很難說。在台灣,就算不談兩岸問題爭議或是國號就是中華民國。一大堆日常生活都會接觸到的名字:中國人壽、中國石油、中國信託銀行、中國時報、中國電視台、中國廣播公司、中國國民黨、中國文化大學、中國科技大學…。都是中國開頭,就算有些人討厭中國,不認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而認為對岸中華人民共和國才是中國,但也不能否認中國這個字在台灣,不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情況到處都是,而且這些都是一般人平常都會接觸到的,而不只是「特定興趣」的族群。這跟戰國韓國的例子有明顯的差別。ffaarr (talk) 2010年7月22日 (四) 01:27 (UTC)[回复]

不同意這個邏輯。在當前整個“漢語”大環境中,提到“中國”絕大多數都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意指“中華民國”是一小部份,這也不妨礙詞條“中國”不指向“中華人民共和國”而指向了歷史與文化意義上的中國。從全世界範圍來看,提到“china”主要指“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而非“Republic of China”,而“china”這個詞條同樣沒有指向“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而指向了歷史與文化意義上的china。--Marvelgalaxy (留言) 2010年7月22日 (四) 02:24 (UTC)[回复]


韩国名称争议,很容易令人联想到“马其顿国号问题”,亚历山大的那个马其顿也是已经灭亡了两千多年。

中国这个名称是不能和韩国名称歧义做比较的,因为战国时的韩国和朝鲜半岛的那个是完全没有关系的的国家。提到china所指问题,这则完全是政治原因了,是绝对不可以用来举例的。--玖巧仔留言 2010年7月22日 (四) 03:10 (UTC)[回复]

首先,拿英語來講並不重要,因為那是英文維基不是中文維基。其次,在中文維基,在命名考慮「常用」的時候會考慮各地區的差異是慣例。而不是純粹拿使用總數來說(否則中國大陸以外的用法會被忽略)。更何況中國用來指涉廣義的中國的時候也並不少。(這裡很多時候語境很難確定明確指涉,因為廣義文化上的中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實際內涵,很多部分其實是重疊的,我上面舉的台灣使用中國二字的例子,很多也是偏向指廣義文化上的中國,而不特指是中華民國)ffaarr (talk) 2010年7月22日 (四) 03:03 (UTC)[回复]
既然不是純粹拿總數來說,既然你關注不同群體的差異,那麼一個漢語文化圈盡人皆知的戰國“韓國”,被漢語文化圈關心了兩千多年的“韓國”,在中國人群心中有很高地位、當今社會也常常被人提起的戰國七雄,恰恰不應該是被中文維基詞條指向所輕視的對象,在維基詞條上更不應被一個完全不相關的朝鮮半島國家所遮蔽。所以,我建議用消歧義,這對各方都公平。--Marvelgalaxy (留言) 2010年7月22日 (四) 04:32 (UTC)[回复]
中文維基目前尊重不同地域的常用詞差異(配合繁簡和字詞轉換),但個別愛好的族群就沒辦法(因為這種群體有無數多,不可能都照顧到)。至於「各方都公平」「輕視」「心中有很高地位」「兩千多年」這種話,前面已經說過了,建議你再把消歧義指引看一下吧,主條目消歧義就是看常用普遍性,何牽涉到輕視和什麼心目中地位(為什麼要把這種主觀情感的東西牽涉進去,想太複雜了吧)。如果非得要都做到「各方都公平」就得完全取消主條目消歧義這樣的東西了(也就是宋朝東京這麼少用的詞也一樣和日本東京設平等消歧義)我覺得只是齊頭式的平等。

ffaarr (talk) 2010年7月23日 (五) 00:55 (UTC)[回复]


请注意一点,韩国 (战国)在几乎所有其他语言维基的条目名称都是“韩”(Han),而不是“韩国”,包括文言、日语和朝鲜语维基,只有中文维基用的是“韩国”。前面也有人提到了,“韩国”并不是战国时韩的正式称谓,不过是现代人的习惯称呼,并不比大韩民国的简称名正言顺多少。

韩国在大多数人心里到底指的是什么,随便做个调查不就清楚了。只怕这里有些人,前一秒心里还理所当然地把韩国视作大韩民国,待到看见他人振臂一呼,便立刻义愤填膺地爱国了起来吧。—Chief.Wei 2010年7月22日 (四) 03:10 (UTC)[回复]

就事論事,反對這種帶有非善意揣測的言論。--Marvelgalaxy (留言) 2010年7月22日 (四) 04:35 (UTC)[回复]
前面已经提过很多次了,韩比韩国歧义更多。如果按这种逻辑,西周,东周(春秋,战国),西汉,东汉,蜀汉,北汉,南汉都有问题。
“在几乎所有其他语言维基的条目名称者是‘(han)’”,这证明不了什么。因为不同语言间的差异是巨大的,如希腊,德国,在本民族语言中的写法就和其英文名不一样。不论怎样说,在现代没人会这样说话:“商鞅是卫人,他后去了秦”

--玖巧仔留言 2010年7月22日 (四) 03:15 (UTC)[回复]

单说“韩”这个字的话其实没什么歧义,姓氏的条目是韩姓,唯有蛇夫座ζ也称为韩。直接将韩国 (战国)移至也未尝不可,而且更为正式。当然按照这里很多人的逻辑,恐怕这蛇夫座ζ也必须得和它来个平等消歧义了吧。
西周东周、东汉西汉什么的,不过是古人用来区分的,换句话说就是消歧义。而中文维基把韩称为韩国,非但不能消歧义,反而让歧义越增越多了。
在下看来,这里支持消歧义的很多人要么是完全没分清平等消歧义和不平等消歧义的概念和区别,要么,就是某种情绪在作祟了啊。—Chief.Wei 2010年7月22日 (四) 03:27 (UTC)[回复]
首先,反對“某种情绪在作祟”這樣的非善意揣測言論。其次,糾正你的錯誤理解,“韓國”是先秦史書上就有的,并不是現代人的發明稱呼,史書上“韓國”與“韓”都指韓國這個國家,“韓”是韓國的簡稱。而“大韓民國”才的的確確是南朝鮮的全稱。--Marvelgalaxy (留言) 2010年7月22日 (四) 04:21 (UTC)[回复]
事实上,韩国之所以名为韩,是因为建立者韩氏的封地在韩,也就是说古籍中的韩其实可以说是指“韩地”
这样称呼战国时代的韩国不是维基百科的发明。正是如果你所说,是古人用来区分的。

对于韩或韩国两者来说,很明显是韩国的歧义比韩来得小。本人已累述多遍,韩国就将名称限制为国家范围内了,而韩可以指姓氏、地名和国家种种。

蛇夫座ζ也称为韩”,这个真的很难解决?金星,也就是传统所称的启明星,本名是启明;那蛇夫座ζ 叫韩星不行?

夏朝商朝周朝等本身不也是叫“夏”、“商”、“周”吗,分别得名于夏后氏部落,商部落和周部落。汉朝,魏国,吴国,晋朝……,真正的国号汉、魏、吴、晋等分别得名于开国君主称帝前的封号,后世各朝代多是如此。不只是国号,龙泉剑、太阿剑、启明星、淮河这些习惯性的叫法原本却是直称为。 这实际是中文,至少是现代中文的主流用法。

追其渊源不难明白,“夏”、“商”、“周”、“汉”、“魏”、“吴”,“晋”或“龙泉”、“太阿”、“启明”和“淮”等 其实是古代的标准语——雅言的用法,即现代所称的文言或古文。因时间的关系,这些名字变得有歧义,一是因为所指事物变得多了起来,如:“夏”可以指“部落名”、“姓氏”、“民族”和“朝代”。“韩”可以指姓氏、地名和国家,“淮”可以指河流或地名;二是有些名称太过复杂,如同一种动物在幼年,成年或因为性别、种类不同都有绝然不同的称谓。 人们为了交流的方便,口语的语法有了改变,如:韩国,一听即明白是指名为韩的国家;汉朝——名为汉的朝代;龙泉剑——名为龙泉的剑;小狗——幼年狗。令到雅言逐渐与口语脱节。

慢慢的,口语取代文言成为书面语。那么,在现代标准中文环境中,韩国就是名为韩的国家,而大韩民国的韩国不也是这样?其中的韩原先指南方的三部族,后来成为民族名,被日本人统治后,又将国号由朝鲜改为韩,其国王称帝,所以朝鲜王国成了大韩帝国。

在现代,这种例子也有:如泰国、孟加拉国和寮国(一称老挝),都是依民族名命名,其中的国字都是另加的。

另外,请诸位就事论事,不要制造阴谋论。每个人都有自己投票的自由,对不同意见,你可以不理解,但请尊重别人的选择,切莫进行“道德绑架”。

--玖巧仔留言 2010年7月22日 (四) 03:56 (UTC)[回复]

(+)支持,韩国还是指向战国时的韩国--onsf (留言) 2010年7月23日 (五) 07:01 (UTC)[回复]

個人是傾向指向消歧異,不過不指也不是大問題,重點在於所謂正式國號是今日我們才有的觀念,「建國號曰周」,是建國。號曰。周,而非建國號。曰周,戰國時的韓國,是諸侯國,韓是封給他的封地名,這個「國號」是隨封地而變的,所以無人會覺得《孟子》入面既梁惠王上下有任何問題,楚荊亦經常互易,而韓亦非韓國的簡稱,為何國會指稱國都呢?因為國字本義就係城,而一般附於國名後的國字,是用來指涉前面那個名詞是在說甚麼的,所以不會有人叫自己做韓國人,但會叫自己做韓人,因為國的功能跟人差不多,就像數雞蛋,不會有人說一個隻雞蛋吧。至於重定向,其實無可無不可,轉向消歧異會較清晰。--罰抄(罰抄會館) 2010年8月1日 (日) 18:57 (UTC)[回复]

这个讨论毫无意义,因为目前韩国依旧是定向到大韩民国的。--东东狐@不要点偶 2010年8月4日 (三) 11:47 (UTC)[回复]

(+)支持,完全应该指向消歧义,而非固定指向“大韩民国”!旁枝不能霸占正统的资源,否则法-/轮一词是否也该固定指向f-l-g?--阿拉丁燃灯 2010年8月6日

(+)支持,应该指向消歧义。--苹果派.留言 2010年8月8日 (日) 11:50 (UTC)[回复]

關於中華民族

中華民族受到用戶user:久遠頻頻加入偏激的非中立性批判內容,很明顯當時內容充滿偏見(參見中華民族歷史頁面),7月4日剛解除完保護本想進行清理完後,再添增內容,但該用戶不斷阻擾清理動作並恢復該爭議內容,現在該條目被久遠惡意指控我並申請全保護了,但敝人想在第八次動員中將該條目變成優良條目,請各位能教我該怎麼做。—安可(居住地:酒館-職業:詩與歌之演者) ~更新日期: 2010年7月5日 (一) 10:40 (UTC)[回复]

如果确实是经常加入非中立内容,可以考虑让管理员封禁他。之后可以先在自己的用户子页内编辑,觉得完善了再联系管理让他/她把这个页面粘贴过去。蓝色的顶夸克-对撞机·气泡室- 2010年7月5日 (一) 12:46 (UTC)[回复]
感謝賜教,是否可用中華民族/TEMP方式改寫內容?—安可(居住地:酒館-職業:詩與歌之演者) ~更新日期: 2010年7月5日 (一) 13:16 (UTC)[回复]
使用temp页面的办法只适用在改写侵权条目上,你可以在自己的用户页里面先写,例如User:wasami007/中華民族Zilong0419 (留言) 2010年7月5日 (一) 17:25 (UTC)[回复]
Wikipedia:优良条目标准中有一条“必须稳定。不需要频繁大幅更动,并且不能是会导致编辑战的主题”。而中华民族条目经常发生编辑战,已经保护过6次,因此我认为该条目不大可能成为优良条目。--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0年7月6日 (二) 10:28 (UTC)[回复]
(*)提醒:維基是講求兼容並蓄的。我個人非常反對User:久遠他張貼的一些觀點,但是這些內容在維基是被允許存在的。問題在於,他所撰寫的內文已經達到了「反客為主」的程度,我個人的建議是:另開一個「對中華民族的批評」之類的條目,作為主條目中華民族的分頁,主條目只對爭議做個概述。可參考:對維基百科的批評這類條目的格式。--章·安德魯 (留言) 2010年7月13日 (二) 04:44 (UTC)[回复]
那不可能,难道可以为某位维基用户建立自己的原始研究条目?!真神奇,这连民科的程度都不到,因为他的研究成果根本没有传播开来嘛。--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10年7月13日 (二) 10:52 (UTC)[回复]
似乎能搜到不少内容,确信是原创研究吗?--快龙此致敬礼 2010年7月30日 (五) 02:54 (UTC)[回复]
我想他的意思是没有可靠来源。--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10年8月6日 (五) 09:34 (UTC)[回复]
清國奴已在維基百科:頁面存廢討論提出刪除要求,但被回退。個人認為該條目具有大範圍侮辱性,亦為對特定族群或民族的貶稱,而且目前沒有任何條目鏈入,目前而言,該條目存在並沒有的需要。而久遠創立此條目的目的很明顯的是為了日後可以在該條目放入大量焦國標的觀點,並再引用至其他條目(此為她一貫作風),並藉以挑起民族仇滿情緒。— Enco 安可 (歡迎來酒館坐坐) ~更新日期: 2010年8月11日 (三) 14:45 (UTC)[回复]

問:沖鳥礁/沖之鳥島

問:沖鳥礁(此條於2005年8月30日被移動到現名)依據WP:NAME,是否應移動回沖之鳥島以符合名從主人?兩個譯名在華文圈中都有使用。 —122.124.200.117 (留言) 2010年7月16日 (五) 06:21 (UTC)[回复]

我認為應該根據該島嶼實質的主權擁有單位、也就是日本的用法,移動回沖之鳥島,目前的條目名其實是中國中心的觀點闡述。—泅水大象 訐譙☎ 2010年7月17日 (六) 06:28 (UTC)[回复]
google:"冲鸟礁"39,000个结果;google:"冲之鸟礁"248,000个结果;google:"冲之鸟岛"111,000个结果。因此,应该移动到最常见的名称冲之鸟礁。--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0年7月17日 (六) 09:28 (UTC)[回复]
(+)支持:既为世界公认的日本领土,名字应是日本人说了算,不过可以在条目中写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名字的异议。-治愈 (留言) 2010年7月17日 (六) 16:48 (UTC)[回复]
(-)反对,那日本称之为岛同样存在政治和经济因素,而却并没有在条目中便是这是世界公认的日本领土,怎么就是日本人说了算?--Ciked (留言) 第八次动员令 2010年7月24日 (六) 03:03 (UTC)[回复]
说得对!“中國稱之為「礁」是有政治目的,並不中立”,那日本称之为岛就没有政治目的?--220.181.106.54 (留言) 2010年8月1日 (日) 07:22 (UTC)[回复]
(+)支持:支持名從主人--赫曼.KHK1309 (留言) 2010年8月3日 (二) 05:20 (UTC)[回复]
(-)反对,这个“主人”只规定了它的日文名,可没规定它的中文名,凭什么从他们呢?这与韩国指定首都的中文名“首尔”是不同的。要中立,直呼为“冲之鸟”不就行了么?所谓“世界其他各国家或地区,皆参照日本语的名称,称之为冲之鸟岛”这句话是误导读者,我没发现任何一个语言的维基百科把它叫做冲之鸟岛,只有日语叫沖ノ鳥島而已。其他语种是“沖ノ鳥島”的罗马转写,但俄语版只是“沖ノ鳥”的转写-不平静的湖畔 (留言) 2010年8月4日 (三) 08:00 (UTC)[回复]
(+)支持:支持名從主人。--苹果派.留言 2010年8月8日 (日) 12:07 (UTC)[回复]
(+)支持:日本喜歡怎叫就怎叫,管他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THIS ISAnfield 2010年8月8日 (日) 15:03 (UTC)[回复]
(-)反对,同意不平静的湖畔的说法。--达师147228 2010年8月10日 (二) 04:51 (UTC)[回复]
(+)支持:支持名從主人。這裡是中文維基,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維基。--onsf (留言) 2010年8月17日 (二) 03:04 (UTC)[回复]

针对DC8的一些看法

此内容虽然与动员令有关,我还是想在这里提出一下。动员令至今已经过去10多天了,在这段时间里真正参与了的大家都很积极参与,这点我不否认。但是我(看到但是就知道是发表反对意见了)发觉现在有两个问题。

  1. 报名参与动员令的朋友,好像有过半以上的至今还没有动手。或许他们在准备大项目,我不敢乱说,我只是反映到我发言前的情况。
  2. 我们这里是百科全书,而且是维基百科,不是一般的百科,所以我一向支持兼容并收。但是这次动员令中开始有内容是和兔子杂志之类的接近,甚至可以说条目内容比兔子杂志还要过分,我就有意见了。利用这些条目去冲DC8,我可以说,这是不违反DC8的原则的,但我并不觉得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在此我强烈建议下次动员令应该切实考虑,哪些条目是不应该作为动员令的鼓励对象的。从我自己的道德去考虑,我觉得我们不是兔子杂志,是维基百科,我们不应该将一些内容作为推荐放在我们的首页上。

以上话语多有得罪,请大家不要见怪。由于所有事情都不是强制措施,大家可以将我的话当作一个参考,但不一定要跟随执行。目前我的用户页上有一个计划表,我打算将上面的内容完成就结束DC8,因为我觉得再做下去已经偏离我自己的轨道了。—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7月18日 (日) 07:04 (UTC)[回复]

可以利用今年的狀況和去年的比較一下,看看是不是有甚麼類似的狀況重複出現。就去年的狀況來看,DYK是第一步,接下來就是優良了。-cobrachen (留言) 2010年7月18日 (日) 14:37 (UTC)[回复]
另外就是这几天还有一些新的想法,关于章鱼保罗。多人编辑的条目在动员令记分时相当麻烦而且容易产生分歧,我建议下次动员令的新条目记分应该以新建条目为主,就是说补充型的新条目推荐不算入分数,以及另外计算对条目补充的分数。加上上面说的某种明星不算入分数,暂时就是三点。—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7月21日 (三) 03:55 (UTC)[回复]
中小動員令原意擴充相關主題的條目數及質,我們當然並非希望出現「兔子杂志」現象,故此我們設定的不只是一個主題。另條目計分方法如下:
  • DYK的計分為以討論頁確認是否DYK,並按討論頁的模板確認用戶是否主編
  • FA, GA, FP, FL查閱歷史,確認編輯最多位元組的編者進行給分。
以上僅為個人的查審方法,其他主持人或有不同,本言論不代表動員令主持人意見,只反映個人意見及見解。-HW (留言 - 貢獻) DC8 - Signpost 2010年7月21日 (三) 12:47 (UTC)[回复]
感觉HW答非所问—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7月21日 (三) 12:58 (UTC)[回复]
請問兔子雜誌是什麼東西?有誰知道嗎?--海藻腦袋~YA!動員令 2010年7月21日 (三) 13:03 (UTC)[回复]
(:)回應playboy-治愈 (留言) 2010年7月25日 (日) 11:48 (UTC)[回复]

阶段一

專注於某一範疇的雜誌。再次回覆:
  1. 是否動工,可能用戶未有空,甚至有一些一周都不活躍的都有,但部份用戶 (例如AT, Ciked)已達到完成要求:一條新薦。
  2. 最多語言翻譯條目、基礎條目及侵權待重寫條目已經是很大的範疇,我不覺得範疇過小。
  3. 我們應對有貢獻的用戶作出獎勵,故此個人暫不考慮僅新進條目得分的建議。動員令既重數量又重質量。
希望能解答Edouardlicn的疑問。-HW (留言 - 貢獻) DC8 - Signpost 2010年7月21日 (三) 23:16 (UTC)[回复]
感谢您的回复,我也对您的回复再回复一下:
  1. 是否动工我也只是说说,毕竟这事情不能强求。
  2. 不知何故有“最多語言翻譯條目、基礎條目及侵權待重寫條目已經是很大的範疇,我不覺得範疇過小。”这个回复,我都没有提及过这个。
  3. 我的意见是分拆新建立的新条目推荐和补充型新条目推荐的得分,避免章鱼保罗类似的条目问题再出现。比如说新建立的条目上DYK则算6分,在此补充3000+内容为4分,如果只补充内容上DYK则只算4分。
  4. HW你还是有个关键问题没有回答我,你觉得是否应该鼓励维基人将兔子杂志的内容放在DYK上。不是说不准,而是说不应该鼓励。因此我建议下次动员令某些内容即使上DYK或者优特条目也不能算进动员令得分。
至于什么是兔子杂志以及它们有何内容,维基人可以参考最近DYK的几个有着年轻女子照片,有类似共性的提名。—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7月22日 (四) 05:00 (UTC)[回复]

此为在下对Edouardlicn上述问题的回应

  1. 您认为有部分人至今没有动手。首先,动员令有两个月,算上最后DYK没有评选结束的时间,可能接近三个月的时间,只要在动员令期间创建了条目,即使在期外才获评DYk是计算在本次动员令的。所以不到最后,您不用做结论。况且上次动员令也有没有完成的情况。
  2. 您说“兔子杂志”是专注于某一范畴的杂志。但是我请问阁下,在维基百科中像您这样的全才能有几个?您一会是某诊疗系统,一会是某武器。我们说术业有专攻,恰恰是AT对足球的了解程度或说在下对历史有所研究,才能保证所编写和创建的条目更准确,更全面。如果您认为整个动员令就不因该按照专题划分,那您能提供一个合理有效的办法吗?维基百科不是兔子杂志,这没错,但是就中文维基百科目前的状况而言,即使在某一方面特别突出又如何?您能让中文维基百科在短短一年或者多少时间内赶上英文维基百科吗?或者请您举例,什么条目是您所说的“比兔子杂志还要过分”?
  3. 章鱼保罗的问题,您可以参考刘辩。该条目在2005年便已经创建,而在2008年的第七次动员令中被苏州宇文宙武兄增订为特色条目,您的意思是不因该鼓励?Sdee兄扩充了7000字节的事实您不能否认,又如何存在计分问题?
  4. 维基百科本身不属于任何人,其中的任何一个条目也不属于任何人。我不认为新建立和补充型是一个好建议,还是以刘辩的例子,那苏州兄近乎重写了整个条目,却因为不是他创建的而分数打折扣?
  5. 您始终反对所谓兔子杂志一类的条目,我举一个例子:比如我写了一个球员的条目,但是我此前一直都活跃于历史方面,AT也有一个球员的条目,试问,那个条目质量更高?维基百科不是某个人的百科,是诸位维基人共同合作才有了今天30多万的成绩。--Ciked (留言) 第八次动员令 2010年7月22日 (四) 06:28 (UTC)[回复]

在下姑且认为您指的兔子杂志是某些色情影星,或者说兔子杂志指的就是PLAYBOY。那我请问阁下,这些明星是否具有知名度?是否是实际存在?也许您认为这些东西不因该收入维基百科,那或许是因为您生活的国度认为这是违法的,认为这是低俗的下流的。但是您是否考虑到在世界上众多的国家中,这些色情影星都是合法存在的。或者依您所言,维基百科是否因该删除所有的AV女优,删除所有有关您认为难登大雅之堂的条目?维基百科收入这些条目,不仅是因为客观存在,不仅因为有足够关注度,而且并不违反维基百科所在国家的任何法律。--Ciked (留言) 第八次动员令 2010年7月22日 (四) 06:35 (UTC)[回复]

甚至您认为维基百科不因该收入的条目或者不因该计入动员令的条目事实上有超过10或15种语言的维基百科都有收录。--Ciked (留言) 第八次动员令 2010年7月22日 (四) 06:37 (UTC)[回复]

花花公子不過是其中一個而已,千萬不要忘記其重要對手閣樓 囧rz……。—ATRTC 2010年7月22日 (四) 08:11 (UTC)[回复]

注意了朋友:

  1. 我已经反复强调,我对暂时未动手者并无太大意见。
  2. 我不反对球员条目,我反对的是类似于兔子杂志内容的条目。而且,请你注意,我反对的不是维基百科收录它们,而是维基百科以首页推荐的形式推荐他们,而动员令鼓励这种形式。再补充一句,我反对的不是维基百科以首页推荐的形式推荐他们,而是动员令鼓励维基百科以首页推荐的形式推荐他们。这种条目收入是条目编辑者的自由,但是我认为,以我接受的传统道德观念,这种条目不应该鼓励放进首页上。至于我自己,我不是什么全才,很多时候我只是将新闻收集回来,将信息补充好完成侵权待拯救条目。我写的很多条目,在我写之前的一秒我都不知道是什么。至于赶不赶得上英文维基,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从多方面去考虑,包括社区方针建设,条目评选制度等,而不仅仅限于条目数或条目质量。而且讨论这个话题和动员令关系不会很大,我拒绝延伸讨论。
  3. 对于你后面的话,我觉得,首先还是一句,我不反对收入及推荐任何球星条目。其次,我不反对收入任何XX女星条目。但是,我坚决反对将XX女星放在首页推荐上。我不能阻止这种推荐,但我起码有权利发表我的“反对动员令鼓励推荐XX上首页”的意见。再者,我一直没有说过删除二字。我不知道为何你会有这样的想法。请你将我以上的意见再好好的反复的看一次。
  4. 请你冷静地看问题,而不仅仅是因为一时冲动而将问题理解错误,从而产生不必要的矛盾。更不要随意误读人家的意思。
  5. 至于章鱼的问题。我不知道你为何还觉得没有问题,如果这么明显的容易产生纠纷的地方你还是没有看出有什么问题,我建议你多与组织此次动员令的其他维基人讨论一下。

閣樓嘛,我对这个不太了解......虽然是知道。其实我也是很喜欢看偷拍跟自拍的.......面红。—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7月22日 (四) 15:58 (UTC)[回复]

您反对某某女星您为何不直接提出来,反而使用“兔子杂志”这样的看似是术语的东西。直到在下回复之前,您才略微表示出您反对女星。至于我提出的球员等事,虽在下未完全明白您的意思便作出结论,但试问您若一开始就指明您反对何种条目会有此后上述风波吗?您反而指责在下一时冲动,提出自己意见连话都讲不清楚说了半天别人都不明白什么是您说的兔子杂志甚至您给出的解释是“专注于某一范畴的杂志”,在下和HW兄都未达到您的那种境界,请您发言的时候大众化,那些高深莫测的专业术语我们不可能知道。
假如AT的女星条目创建在动员令外呢?或者说您要以何种理由反对作为DYK呢?您说您以“传统道德观念”,请问什么是传统的道德观念?或者说您的“传统道德观念”是什么地方的道德观念?这个传统道德观念是否因该被应用于维基百科?既然条目是合理存在于维基百科,又为什么剥夺其登上首页的资格?
章鱼我至今没有发现什么问题,请您明说,如果您认为因为不是Sdee兄完全创作而减少分数,在下以为不妥,这个条目并非属于创建他的人,我认为Sdee兄扩充了7000字节给了他15分,您若是能继续将它扩充达到动员令的标准并再次登上首页,也会记录在您的贡献中并同样给15分。我不清楚您的意思是有另外的维基人认为这个15分因该分他一半呢还是认为是他创建的所以Sdee兄的扩充都不因该算在Sdee兄的贡献中?请您将您说提到的问题详细的说明,另外建议您不要使用专业术语,维基人并非都会看一些您认为违反传统道德的东西。--Ciked (留言) 第八次动员令 2010年7月23日 (五) 01:18 (UTC)[回复]

回复:
  1. 章鱼保罗的讨论你可以参照客栈的其它讨论,我的意见已经在那边提出。我的意见是以此为鉴修改下次动员令的评分,而不是在这里继续讨论章鱼保罗。
  2. “兔子杂志”AT本人都看得懂,你看不懂我向你及上面有咨询过的朋友道歉。但是我一个字都没有提到过足球明星,不知道阁下如何曲解?而且此段落发起前较早时间AT的球星战术我还是在DC8讨论页里推崇的,不知道身为主持人的你有否认真看过我的对话??
  3. 曲解的还不止这里。我已经反复说明我是反对动员令鼓励此类条目上DYK,而不是反对这类条目上DYK,更不是反对创建这类条目。在此我再次说明以免读者误会我的意思。
欢迎继续参与讨论。另外发起动员令的HW还有几位主持人都还没发言,我也在等待他的看法。我以我的道德标准建议下次动员令修改规则,跟你以你的理由反对我是一样的。大家都不过是在这里提出看法罢了,何况此事也暂时没有纳入方针,何至于如此激动呢?—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7月23日 (五) 01:46 (UTC)[回复]
  1. 首先计分标准是讨论出来的,而且是参考前几次动员令的计分标准而产生的。我仍然不认为这是一个BUG,A创建了条目C,并将其DYK,动员令会算入其贡献并给满15分,B再次完善该条目,在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再次登上首页,动员令亦予以收入并给满15分。
  2. 您一开始的解释是专注于某一范畴的杂志。我可否将您所说的兔子杂志理解为某足球杂志呢?退一步讲,您的专注于某一范畴在下认为AT是非常典型的用来举例子而已。您用一些让人不得理解的词语反怪我曲解?
  3. 您既然不反对某些条目登上主页,那么是谁鼓励有很重要吗?动员令并没有鼓励这些女星条目的创建,只是认可原作者的贡献。请问您在何处看到动员令鼓励某种明星条目的创建了,动员令只是鼓励各位创建一些质量高的条目,而划定了主题则是为了更好的提高某方面维基百科的缺失并且调动维基人的积极性,不知您怎会理解为动员令就鼓励某类女星的创作了?或者说您的意思是动员令因该有一条规则“动员令不收入Edouardlicn道德标准以外的色情暴力的内容”?--Ciked (留言) 第八次动员令 2010年7月23日 (五) 02:17 (UTC)[回复]

既然对条目内容理解并无争议,我提议就此打住。—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7月23日 (五) 02:55 (UTC)[回复]

您真厉害,可谓避重就轻之典范.....--Ciked (留言) 第八次动员令 2010年7月23日 (五) 03:02 (UTC)[回复]
如果你喜欢你可以继续跟进此段落。我也只是提出一个建议。如果你有意对此事上升到对我个人的评价,也欢迎你到我的个人讨论中建立新段落。请不要扰乱多人讨论。上面我已经对你道歉,如果你再以“您真厉害,可谓避重就轻之典范”为题,是否成了“对人不对事”?—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7月23日 (五) 03:15 (UTC)[回复]

阶段二

我建议:

  1. 色情女星上DYK不应该由动员令计算分数,此会让人(例如我)误会是有意推广此类型条目登上DYK。此事有可能引起大量维基人反感,甚至影响到维基在中国的发展(比如GFW)。另体外射精不属此类。
  2. 下次动员令记分有很大的提高空间,我建议拆分条目内容补充数和登上DYK的分数。

相比之前意见有所修改。—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7月23日 (五) 02:55 (UTC)[回复]

原本我只是打算在这里先提出一下,并无打算这么快就上升到方案修改讨论中。但是说着说着就成了修改讨论了。—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7月23日 (五) 03:06 (UTC)[回复]

  1. 那么您认为动员令不收入,色情女星的条目就不会出现吗?如果动员令不收入,色情女星的条目就不会登上主页吗?如果动员令不收入,就不会让“大量”维基人反感吗?如果动员令不收入,维基百科就能不被GFW影响吗?创不创作是作者的问题,只要符合主题动员令就没有理由拒绝收录。条目中既没有一些裸露的图片,也没有什么低俗下流的语言,并不能等同于您所看得一些杂志。至于GFW,您不必担心,就算你把这些“不道德”的东西全部删掉,影响依旧...
  2. 您的想法很好,将原创和完善区分开来。在下请问,维基百科的任何一个条目属于任何一个人吗?这些条目是否一经创建,其完善者就不得享有他为这个条目作出的贡献因获得某些荣誉。刘辩这个条目是一个很好的解释。章鱼的问题,这个条目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解释,在Sdee兄创作之前有近十位协同创作,但是至今,Sdee兄的编辑占了全文字节的40%,无疑是主要编者,DYK的标准也承认“扩充原文的2/3以上并至少扩充2000字节”的重大增订。请您不要把动员令想的那么功利或是那么看重分数。动员令其本上是为了鼓励各位在假期这一段时间内专于提升某领域的条目质量与数量。可是现在一些人为了动员令的一点分数争来争去。动员令的分数很重要吗?不过是最后给您一个用户框,但是您在动员令编辑条目的实际目的是什么?是为了那样的一个用户框吗?真正为维基百科做贡献才是真的吧!您要是觉得用户框很重要在下立马召集各位主持人讨论先授予您各种头衔一次你看如何?Sdee兄作出了7000字节的贡献并成为章鱼保罗的主要编辑之一,您为什么对动员令给予他或者像他这样的编者一个仅仅15分的鼓励意见如此之大呢?--Ciked (留言) 第八次动员令 2010年7月23日 (五) 03:23 (UTC)[回复]
色情女星也是人耶……不應該有偏見吧!--海藻腦袋~YA!動員令 2010年7月23日 (五) 03:48 (UTC)[回复]
Ciked你怎么老是喜欢曲解别人的意思????我一直是支持Sdee全取章鱼保罗的分数的,请你自己去看清楚我在Sdee的争辩处的发言。我不知道你时间是不是多的用不完,你花这么多时间打这么多字,完了以为我反对Sdee拿15分???????我的意思是下次动员令可以如此改进,不是对Sdee是否应该拿15分,15分的事情请你跳到相关段落自己看清楚再跟我说。'那么您认为动员令不收入,色情女星的条目就不会出现吗?'如果动员令不收入,色情女星的条目就不会登上主页吗?这两句话完全是在继续曲解我的意思。算了,全部话当我没说过。不打扰各位维基人了。—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7月23日 (五) 04:47 (UTC)[回复]
色情女星上DYK不应该由动员令计算分数这句话是您说的,是否曲解,各位一看便知.........--Ciked (留言) 第八次动员令 2010年7月23日 (五) 04:59 (UTC)[回复]
难道要算进分数才算收入?那我将压缩饼干这个条目放进去动员令拿零分算不算收入????????????????????好,我马上将压缩饼干收入到动员令中,你算我零分好了。—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7月23日 (五) 05:04 (UTC)[回复]
压缩饼干还是侵权待拯救的条目,但是字数太少,放进去是拿不到分数的。我倒想问,是谁将分数看得这么重?是谁曲解?我相信各位朋友一看便知。

我说这么多话,无非是想下次动员令办得更好,与这次动员令的全体工作人员无关。请大家看清楚。—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7月23日 (五) 05:13 (UTC)[回复]

尤其是章鱼保罗,我可以说下次记分还是这样设计的话下次肯定会再引发争端。我一方面帮sdee,一方面在考虑给往后开动员令的朋友意见,而且还不属于正式提议。我心淡了,反正动员令都只是个游戏,你们自己搞好就是了,日后开动员令再产生争端那是日后的朋友自己的事,真的跟我关系不大的。—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7月23日 (五) 05:23 (UTC)[回复]
我分开两段就是不想再陷入对人不对事。没想到回话的人还是在说“你怎么将分数看得这么重”。我都不想将话题集中在你我之中了,还是有人在谈你我。讨论事情是这么搞的吗?所以我真不想再说下去了。我不希望自己又成了类似某人对管理员放BOT导致争吵那样。顺便说一下,为什么我不想直接说花花公子而说兔子杂志?因为我就是不想伤了AT的热情。尽管我不希望AT发布这样的内容,但是我尊重他对维基的贡献。AT明白什么是兔子杂志我就十分满意了。到此为止,我不想再打扰各位主持人。—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7月23日 (五) 05:30 (UTC)[回复]
倒不會傷了在下的熱情,只是色情女星卻無端成為了箭靶,她們實在太可憐了,好歹也是名人,但地位卻無法與其他人看齊,這才真的讓在下感到惋惜。—ATRTC 2010年7月23日 (五) 13:18 (UTC)[回复]

优良条目评选探讨

我报了个优良评选,有人提出要用全形括号,有人提出五个引文不足以支撑10000位元左右的条目(尽管这5个引文加起来内容超长)。我有个困惑,优良条目中哪点要求有要求到这个。看看其它条目,还有要求外籍人士的名字要用中文名,英文的不行。我看看优良条目要求只有翻译条目需要完全翻译,但没有说原创条目不能有英文啊?我觉得现在部分维基人不但要求优良要到特色的水平,还有点吹毛求疵了。—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7月17日 (六) 12:56 (UTC)[回复]

那你就照他们的改了呗,小不忍则乱大谋,为了获得优良的荣誉,照顾一下“吹毛求疵”的人也是值得的。-治愈 (留言) 2010年7月17日 (六) 16:54 (UTC)[回复]

其实优良和特色条目的评选标准并不完备,有不少模糊的地方。我已经提过,最好是细化、完善优特条目的评选标准,减少模糊地带,提升可操作性。—Snorri (留言) 2010年7月17日 (六) 19:09 (UTC)[回复]

要用全角标点符号、要有一定量的参考资料、要把人名翻译成中文,这些都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连这些都不能做到的话,那就甭希望成为优良条目了。--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0年7月17日 (六) 19:31 (UTC)[回复]

那你就照他们的改了呗,小不忍则乱大谋,为了获得优良的荣誉,照顾一下“吹毛求疵”的人也是值得的。所以我最后还是妥协了,虽然对方还是没有投我票。话说用全角标点符号、要有一定量的参考资料、要把人名翻译成中文,这些都是最基本的要求。参考资料你可以具体看看我的条目里面参考些什么,全角标点必须中文人名还没有上升到方针,如果上升到方针我一定严格执行,所以不能说是基本要求。—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7月18日 (日) 13:03 (UTC)[回复]

  • (楼上未签名),要求“全部翻译完毕”,即使是纯学术条目也需要翻译人名(除非是以某某人命名的事物),而全角标点在WP:MOS#标点符号——不过是指引。如果条目只符合方针的话恐怕是不能成为GAFA的。--达师147228 2010年7月18日 (日) 10:50 (UTC)[回复]
    • 不好意思已经补回签名,我觉得例如香港球队那样的条目,如果(只是如果)没有准确的名字,写中文名只会误导读者。“如果条目只符合方针的话恐怕是不能成为GAFA的。”那是否应该说方针本身就应该严格地再讨论以修正呢?达到了方针都上不去,那还算是方针?—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7月18日 (日) 13:03 (UTC)[回复]

所以我的意见就是,要么就按现行的方针去处理条目,而将不明确的部分如符号要求去掉。要么就这样模糊处理“你上了合格分数线,但是我们还是排队的,至于排队怎么个规则,这就是不清不楚了”不过到最后,方针还是要改。要么你就干脆不要叫方针叫最低标准算了。现在这么搞,就是说理论上代表全部指导意见的方针,实际上只是一个最低级的门槛。或者说只是冰山一角,所以进去的都撞在冰山上,因为冰山上面(优良评选上部分)写着“我不是冰山”。这样对任何一个提交优良条目评选的人,都是绝对的不公平的。—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7月19日 (一) 05:02 (UTC)[回复]

也可以参考{{Grading scheme}}中乙级条目的标准,或者--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7月21日 (三) 07:35 (UTC)[回复]

希望能有更多人参与讨论,将优特评选尽早摆脱感性判断。—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7月21日 (三) 08:03 (UTC)[回复]

@Gligalad:应当增加关于虚构内容(不过应该先把WP:格式手册/虚构内容翻译出来)和剧透、自我参照、内文外部链接和跨语言链接(完全禁止)的内容。另外“符合专题要求”前面要注明“活跃的”,否则像铁路专题(纯日系,条目名必须叫做“XX车站”)就要害死人了。--达师147228 2010年7月21日 (三) 11:40 (UTC)[回复]
请一起来完善这个草案。现在我只是把一些方针里面有关的内容搬过来,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内容。--Gilgalad 2010年7月21日 (三) 18:23 (UTC)[回复]
这几天还有点事,过几天吧。—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7月23日 (五) 04:49 (UTC)[回复]


  • (!)意見。如果要修改評選方針,有兩個概念應該要一起考慮進去。
首先是負責任的態度,無論是在提名或者是投票上面。沒有按照提名或者是投票程序進行評選的,即使無法禁止或者是強迫,至少在評選的精神上不鼓勵。出現次數頻繁的用戶應該予以適當的警告。
對參加的條目進行評選的基礎在於,提名人在進行提名前已經按照要求進行檢查與修改,因此,參選期間不能,也不應該抱持協作的態度,要求其他用戶協助改善。這也是基於負責的精神:你提名代表你已經檢查過,簽了名就是要負責。
過去有人提到提出的時候需要有數位用戶附議,表示他們都認可條目已經符合參選標準,雖然說人情票一定會出現,不過也可以參考是不是要加入,但是,如果覆議過的條目被指出未能滿足規定,就得要立即停止投票,予以撤銷。這樣一來,鼓勵其他用戶協助投票前的檢查,但是也加上較為嚴格的移除限制,降低人情票氾濫的影響。
就整個流程上來,需要將提名,確認,投票,撤銷,複審等等一起考慮進去,並且將優良和特色條目的標準以較大的差距與以區隔,但是在票數認定上則是相同的標準。-cobrachen (留言) 2010年7月24日 (六) 02:27 (UTC)[回复]
(!)意見。補充一點。提名的時候,或許加上這個條目是以翻譯為主,翻譯大幅改寫,或者是自行編寫的類別,這樣避免並非以翻譯為主體的內容,被當作是翻譯作品來對照。-cobrachen (留言) 2010年7月24日 (六) 02:33 (UTC)[回复]
你的部分意见我已经加入草案中,翻译内容区别我暂时还想不到加到哪一段去。但是我觉得要求人家编辑你的条目这个不能太严厉,警告即可。—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7月27日 (二) 05:57 (UTC)[回复]
可以考虑把条目评选分成同行评审和投票两个阶段。同行评审期间鼓励改进条目,票选期间提名人不应当要求投票人改进条目。--Gilgalad 2010年7月27日 (二) 13:01 (UTC)[回复]
同行评审的要求就不应在这里提出了。--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7月28日 (三) 08:25 (UTC)[回复]
剛剛想了一陣...這可能不太理想,但也拋出來讓大家想想吧。
提名後不立即投票,先用一個星期冷靜期,讓大家討論、校對、修改。(總之不太長不太短吧,同行評審放一個月很多時也只有一兩句話,改動也不多,很多時候一星期來也可搞定。等一個月,寫條目的可就急壞了。到底自己寫的是完全沒有問題,還是沒有人協助?)現在反對票最強的理由就是:你放上來這版本就是不及格,不論你在投票期間怎樣改,也是不及格,改正應放在同行評審云云。而支持票則覺得這些小問題改改就可,既然改了之後合格,還要在投票期內,根本無理反對。既然如此,就用一個星期來褒貶點評,之後投票大家也理據充足,免得一會這邊又指對方只是做人情;那邊就說對方只是吹毛求疵。
提名者的工作就是仔細說說為何條目優良特色...我覺得不一定要每段審(視乎情況吧),但也不能簡約一句詳盡可讀了事。總之,不可苛求也不可沒要求。提名者(或人)並非完美,只要做足功課即可。當然,過於簡陋的提名,在冷靜期間自然會被狠批。但特別一提,就算很不爽有人多次提名或多次反對,請針對提名的疏漏,不要人身攻擊;請評論條目,而不是評論提名者!既然覺得對方提名簡陋,那就請不要簡陋反對,只留下一句人情一句沒準備了事。提名者可不一定是主編者。假若我寫好一條條目,我覺得上優特無妨,然後另一人提名了,卻換來一張反對,理由是提名者亂來,這可傷人了。
至於如何才是「不一定要每段審,但也不能簡約一句詳盡可讀了事」,或許要在日內弄一個範例。
最後留一個問題,到底優特之間應如何分別?現在太模糊了,根本評不了。我也懶得提名自己覺得可以的條目了,留待制度改善後再算。草案我就不敢修改了...總覺得有點可怕 囧rz……Oneam 01:00 AM (留言) 2010年7月28日 (三) 15:10 (UTC)[回复]
(!)意見。就是因為提名不用負責,亂搞不會被譴責,所以這種狀況就不會有改善。不花時間的亂提名,但是卻要其他用戶花時間去評審,為什麼?該負責的就是要負責,不想負責,那就不要做。這不是很簡單的道理,為什麼要姑息?-cobrachen (留言) 2010年7月28日 (三) 15:24 (UTC)[回复]

(!)意見。補充一點。在發表條目編輯內容前,都可以看到要求編輯用戶在送出前確定接受方針指引,換句話說,用戶在按下按鈕前已經被提醒有規範要注意,要遵守。在編輯上要遵守這些規範,不然就可能被回退,送交侵權或者是刪除討論。那麼,為什麼明明提名優良或者是特色條目也有程序規範在,卻不需要遵守呢?那麼,是不是一個用戶可以選擇他高興遵守哪一條哪一款呢?如果我們允許,放縱這樣的雙重標準去衡量維基的方針,指引和規範,中文維基會變成一個什麼樣的環境呢?-cobrachen (留言) 2010年7月28日 (三) 18:38 (UTC)[回复]

所以才說投票前先用一個星期冷靜,讓大家看看提名者如何認為條目符合優或特標準,同時評審。是亂提還是不亂,到時一目了然,屆時你大可說提名者未有詳細點出條目如何達標,並同時提出論據評核條目是否達標。但假若有人僅因提名者的馬虎而投下反對,而從未在回覆在認真審核條目,那麼我覺得他和馬虎支持的其實沒兩樣。眼見他人亂來可能令人不爽心淡,但這不是馬虎的理由。
另外,這與違反方針指引可是兩碼子事。編輯上的規範有客觀標準,比如航艦命名自有其規範(我當初也錯了幾次,也是你協助修正的),是否違反一目了然。但條目評審可是主觀標準,我之蜜糖可能是你之毒藥,不到提名出來也難下判斷。現在的問題正是標準模糊:文筆流暢,如何流暢?內容精確,如何精確?中性觀點,如何中性?通俗明瞭又如何通俗明瞭?只有6KB才真的是客觀規範。
現在的問題在於:提名者覺得合格自會提名,但其他人卻不一定認同;適逢目前規範簡陋不足,提名者只寫合乎標準的幾點出來,也難以指摘。支持的人可以都認同條目合乎那幾點,但各人的認知必然不同,不經詳細評核是無法分別的。
正是如此,所以現在才要討論怎樣改善。所以我才提出一星期討論。馬虎提名;一星期後條目又未有改善;提名者又沒有回應,投票期大可反對。辯論過後,所謂人情票也難出現吧?你看新薦那邊的條目,未發現問題前是有人支持的,有人現身指出條目可能有抄襲之類的問題,連支持票都撤了幾張。至於怎樣的提名才算「不可苛求也不可沒要求」,看來真要弄個範例說明。這方法正是針對你提出的「不花時間亂提名」。
假若為規範提名者而忽略審核條目,我覺得是因咽廢食。我認為提名者應在提名前清楚指出條目如何合格,自己先審核一翻,但不能要求提名者提出來的必然完美而沒有問題。一雙眼的盲點總比多雙眼多。
說到底還是要一個範例,好讓屆時的提名可以參考。現在有些提名可能太惰性了,上一手的理由只寫兩句,下一手也照跟。沒有範例而只有條文,流於空泛,難以立竿見影。Oneam 01:00 AM (留言) 2010年7月29日 (四) 01:02 (UTC)[回复]
(!)意見。現在提名程序雖然有很多是無法量化的部分,但是,你所提到的一些提名程序當中的要求,是可以有一定的衡量標準。格式上在方針當中有提到,像是度量衡,數字的表示等等,其次,有沒有明顯的錯字,有沒有全部翻譯完(這一點也是很容易判斷的),標點符號的格式等等,這些都是需要透過閱讀全文來檢查。連這個都沒有做的話,那麼是在提名甚麼呢?而這些並不是沒有規定,就看提名的人要不要去遵守。如果每個人都可以選擇他們高興得遵守,那如何維持中文維基的運作呢?
至於整個參選程序要不要包括一個星期的冷靜期,這個需要將整個流程合併起來考慮。另外會寫一段。-cobrachen (留言) 2010年7月29日 (四) 01:36 (UTC)[回复]
同意啊...那些基本問題都應該先解決,並寫入草案入面。我上面只是希望指出現有制度的漏洞,哈哈。Oneam 01:00 AM (留言) 2010年7月29日 (四) 01:41 (UTC)[回复]
這些基本要求現有的規範已經提到了。更何況,總不會認為有明顯錯字的內容算是品質良好?該怎麼用字都不能掌握好的話,怎麼談用詞遣句呢?其他常見,但是目前規範不夠清楚,或者是應該要量化的,是補充的對象。然而,現在一些人提名都做不到這些簡單的,以後更不用講,直接無視,拉拉票,照樣通過。-cobrachen (留言) 2010年7月29日 (四) 01:48 (UTC)[回复]

你们说的一周冷静期也好,橡皮图章也好,有一个前提是要有足够的积极参与者。但例如同行评审,去的人很少。优良条目评选去的人其实也不算多,但由于有提名人们和拉票者的参与比同行评审要好。所以我的建议是在解决以上两个问题的唯一办法是扩大参与人群。—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7月29日 (四) 05:55 (UTC)[回复]

長期放公告欄吧XD (看來這討論也要公告天下了,參與的人好像不太多)Oneam 01:00 AM (留言) 2010年7月29日 (四) 06:35 (UTC)[回复]

条目评选草案

我新建了一个WP:条目评选/草案,希望对当下特色和优良评选规则不是很满意的各位加入修改。--Gilgalad 2010年7月21日 (三) 18:23 (UTC)[回复]

报名:

  1. --Gilgalad 2010年7月21日 (三) 18:23 (UTC)[回复]
  2. --靖天子~北伐抗戰軍統局/DYK 秋聚 2010年7月22日 (四) 06:13 (UTC)[回复]
  3. --Snorri (留言) 2010年7月22日 (四) 11:09 (UTC)[回复]
  4. 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7月22日 (四) 15:39 (UTC)[回复]
  5. —谈不上不满意,锦上添花啦,投票是否正式时talk我一下。-- [ ] 2010年7月24日 (六) 04:43 (UTC)[回复]
  6. --海藻腦袋~YA!動員令 2010年7月27日 (二) 02:20 (UTC)[回复]
  7. TINHO (留言) 2010年8月7日 (六) 18:19 (UTC)[回复]

草案进一步修改建议

是时候对草案作进一步修改了。我建议将评选标准分作几部分:

  1. 基本要求
  2. 优良条目要求
  3. 特色条目要求
  4. 特色列表要求

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8月1日 (日) 12:18 (UTC)[回复]


  • 標準只是整個流程的一部分,如果沒有將整個流程想清楚,甚麼是必須,甚麼可以取消,甚麼需要建立,那麼,修訂標準不過是將現在每個分開的小島各自考慮,而無法連成一氣。-cobrachen (留言) 2010年8月1日 (日) 13:07 (UTC)[回复]
  • 回应
  1. @Cobrachen:那就逐步去做。我的意思是先做了标准这部分,流程再议。
  2. @Gilgalad:评分不是说不能用,但用在这里不合适。比如说版式设为40分,其余内容60分,那一个条目内容丰富,引用准确方方面面都十分好,唯独版面混乱。那这个条目能不能评优?要做到优良或者特色,就算不能百分百,起码要百分之九十五符合要求。—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8月3日 (二) 02:31 (UTC)[回复]
  • (!)意見,其實不然,流程當中每個階段的細節可以稍後再議,但是整個大方向需要先有一個基本的架構在,不然就有可能產生對於細節太過計較,忘記整個Big Picture的狀況。
譬如說吧,以前和最近都有建議提名和投票之間需要幾天的審議或者是冷卻期,那麼,這個不算是提名,也不是投票,要放在哪裡呢?如果要在現行優良或者是特色條目的頁面和規範下進行,為什麼不能放在同行評審呢?現在同行評審沒有什麼效果就是因為沒有強制性。如果強制了,是不是可以承擔這個部分的作業呢?如果並不適合,那是不是乾脆取消同行評審呢?所以讓整個流程都在同一個項目下進行?但是這樣會不會造成用戶上對於目前每一個條目的狀況產生混淆呢?
很多時候,要將某一個頁面或者是作業流程階段特別分開,看似增加麻煩,但是有他背後的意義在。因此,那些階段是需要的,先把架構想清楚,然後將每個階段的前後關聯作出一個簡單而清楚的劃分,接下來就可以進行細部的規則擬定或者是修定。如果已經有適合的流程階段,可以修改之後加入,如果不夠,再來增加,如果多餘,可以刪除。-cobrachen (留言) 2010年8月4日 (三) 16:30 (UTC)[回复]
  • 這個雖然沒有絕對的對錯或者是前後順序,你可以根據優先順序調整,只是在進行的過程中,預留一些彈性,儘量不要在單一項目下鑽的太深,反而加深執行和理解上的困難。此外,也要注意到不同過程階段程可能有相互影響的規定。你進行一陣子之後多少就會發現了。-cobrachen (留言) 2010年8月7日 (六) 14:44 (UTC)[回复]
  • 我有個問題,特色列表不能有太多紅字鏈接,但特色條目和優良條目都這個同等的要求,是雙重準則還是什麼理由呢?有紅字的出現都是希望有編輯人士編輯有關條目,然而紅字不應該成為優良條目、特色條目以及特色列表的一個準則,因為這個會大大影響了合符標準的規定,加上也會大大加大了編輯者的難度很多之外,由單人一個要創建所有紅字的條目可能有違有共合作的原則外,也可能會因消紅的效果下而影響了條目的質量。另一方面,紅字的問題可能會成為打壓的一種白色恐怖的無形力量。—TINHO (留言) 2010年8月7日 (六) 18:27 (UTC)[回复]
基础要求---- 优良条目
      |-特色条目
      |-特色列表
这样分开要求的标准如何?也就是说特色列表、特色条目以优良条目的平行而不是更高标准去要求。-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8月9日 (一) 07:00 (UTC)[回复]
這個{{grading scheme}}當中描述的無法作為一個可以量化評估的標準,像是格式手冊被描述不需要嚴格執行,這個定義是如何界定呢?現在條目評選出現那麼多的問題,也就在於許多規範其實非常模糊,邊界可以隨便放,想要認真衡量品質還會被認為是挑眼或者是找麻煩。明確一點的規定,不需要太複雜,可以達到減低亂提名(看看這最近兩篇優良條目的提名)和人情票的目的。-cobrachen (留言) 2010年8月12日 (四) 12:48 (UTC)[回复]

各位请注意,我已经重新安排草案的段落了,并加入了自己的一些意见,请速前往阅读并提出建议。—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8月14日 (六) 05:36 (UTC)[回复]

提醒各位维基人,我已经在草案中作出部分可能大幅度提高评选要求的修改,请有兴趣者尽快进入参与。说白了就是到时候你的条目提交不通过不要怪我。—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8月14日 (六) 06:07 (UTC)[回复]
辛苦了。這幾天很忙,沒有進來客棧。
還有個疑問。基本要求條目符合相關專題的標準,但如果現在沒有相關專題(比如軍事?以前好像有,現在找不到,我想總會有其他類別條目出現此狀況),如何處理?
剛弄了個範例,試一回就遇到不少問題。有些部分總覺得寫出來會重覆。我傾向用自己的文字來介紹如何合格,而不是只按草案提及的標準當作格式,照搬。不然屆時提名的只須要按標準來填充提名(比如參考就說兩個字詳盡,版權說沒有問題,簡紹內文就說很詳細,善用參考等等),那其實和現在沒什麼分別。
另一問題是,很難限制提名者必須用兩三句話來逐段簡介,有時會不停重覆;反而按參考來簡介會較容易(對我來說吧,或許對主編者也是),也順道帶出條目如何詳盡真確廣度深度云云。
此範例沒有觸及翻譯條目,故此......留待各位了。很累,如果覺得範例有問題,隨便修改,我沒所謂。Oneam 01:00 AM (留言) 2010年8月14日 (六) 15:43 (UTC)[回复]
朋友,你要看到我在草案上提出的一个修改是,这几个评选都必须经过同行评审。也就是说同行评审就完成了条目是否合格这个评价的大部分工作,所以在题名时无需说太多是否合格的话,这不是更好吗?—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8月15日 (日) 11:39 (UTC)[回复]
要限濫提名嘛。屆時若有條目過了同行評審仍舊有問題,提名的只拋下一句已過同行評審/同同行評審,又說成濫提了。何況現時不少條目過了同行評審,放到優特還是有一堆問題被揪出來,也不是一兩次的事了。
雖然草案提出要每段作一兩句簡介,但若只歸納內容,難免又變成將條目翻抄一遍,根本沒有說明條目的結構。(對於長條目而言,每段簡介一兩句沒有彈性,最後可能又是草草了事:這段說了某國地理/政治/經濟狀況,我從來沒看過的,真棒!就這樣逐個章節寫下去,最後又用了去提名。)Oneam 01:00 AM (留言) 2010年8月16日 (一) 00:08 (UTC)[回复]
所以我十分强调将主要修改工作交到同行评审处理,尽量不要将事情放在投票部分。打个不恰当的比喻,有议员会在投票日才开始拉票的吗?不过我还是觉得你的话有参考价值,我们是时候想办法提高同行评审地位以及尽量降低人情问题了。至于段落,我个人看法是要求不要太死。—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8月16日 (一) 02:08 (UTC)[回复]

在匈牙利语维基上发现他们有个条目评价功能,不晓得中文版有没有兴趣引进。

他们在条目分类下方有这个功能让浏览者选择,提交后条目的总体评价结果会显示在页面上方。 如[2]--玖巧仔留言 2010年7月29日 (四) 14:32 (UTC)[回复]

我觉得不错,条目优差全是各位编辑们评的,让读者评评以作参考挺不错的。但最好限制同一ip地址对同一条目只能评一次,以防恶意中伤,或者针对某编辑者写的条目。-治愈 (留言) 2010年7月30日 (五) 06:18 (UTC)[回复]
的确需要注意恶意捧起或恶评某个特定条目的可能。—Snorri (留言) 2010年7月30日 (五) 13:42 (UTC)[回复]
很好的建议。--Marvelgalaxy (留言) 2010年7月31日 (六) 01:52 (UTC)[回复]
(-)反对:一來可以用假IP評分,二來只能投一次那麼當條目有大幅改動又怎辦?--同舟 (留言) 2010年7月31日 (六) 02:24 (UTC)[回复]
(=)中立美麗的玫瑰都帶刺,這個計畫看來很不錯,但卻有很高的風險。--海藻腦袋~YA!動員令 2010年7月31日 (六) 02:36 (UTC)[回复]
(:)回應:1.假Ip只是一小部分而已,要是条目很不错,但偏偏有针对编辑者的假ip投票的话,大家明眼人都可以看出来,这种人还是少数的。2.那就干脆放开了让大家评,如果能记录下投票的Ip就更好了,若真有王婆卖瓜或者恶意中伤之人,一看便知。-治愈 (留言) 2010年7月31日 (六) 14:56 (UTC)[回复]
wikipedia:稳定版本--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8月2日 (一) 01:40 (UTC)[回复]
首先,我認為評分沒有意義,而且若某條目成長了,那它以往的評分該如何處理。此外,關於書生前輩提出的wikipedia:稳定版本,我認為以中文維基的條目品質和人力資源來說,「穩定版本」這個工程太浩大了。--Rocking Man !! 舌戰 2010年8月11日 (三) 15:23 (UTC)[回复]

唉,這就是現在維基管理員的水準

以下為兩位維基管理員「一位前管理員和現任管理員」在維基外小團體的發言(為分別,對話以斜體顯示;括弧為訂正後發言):

Flame [維基] :Winertai實在太強勁了,以他的咀炮能力他應該做中華民國總統才對,我保證中共領導人要將整個江山交給中華民國

ws227 他又怎麼了?

Jul 16, 2010 - 16:18 Flame 曲解投票結果後的行動

Jul 16, 2010 - 16:20 ws227 想怎樣?

Jul 16, 2010 - 16:22 yans1230 ws227: 對winertai逕自納入命名常規的看法如何?

Jul 16, 2010 - 16:37 章·安德魯 說 奇怪,上次維基聚會時他還算安分,回到電腦上他又這個樣子......

Jul 16, 2010 - 16:38 章·安德魯 真‧嘴砲無雙 XD

Jul 16, 2010 - 16:43 ws227 yans1230: 他想怎樣?

Jul 16, 2010 - 16:44 ws227 Ch_Andrew: 很多人都是網路上一個樣子,現實中又是另一個樣子

Jul 17, 2010 - 00:36 Flame Ch_Andrew: 聽說在台灣聚會態度很不合作,台灣那方面的人不太想跟他交談

其實我最討厭最後一句,根本無的放矢;還有,還好沒支持WS227背後的罷免R君行動,原來都是一般濫。

  1. 這是甚麼事了?為甚麼你說User:WS227會罷免R君?R君是誰?--220.246.151.170 (留言) 2010年8月1日 (日) 16:36 (UTC)[回复]

幫關注ACG的某些維基編輯或管理員擦屁股(拿不是方針的東西限制他人;拿錯理由亂封禁他人,內鬨,車輪戰,佔據條目;把維基利益放於ACG之下),還被罵成這樣,真是不值。唉,現在某些活躍維基人的水準真是讓人傷透心了--Winertai (留言) 2010年8月1日 (日) 08:58 (UTC)[回复]

對了,更令我傷心的是,這幾個人還都是未來港台兩地「維基媒體」的要人,這種「腸肚」讓我搖頭。我雖不才,但從來不會在維基內外,像這樣以網路詆毀他人。--Winertai (留言) 2010年8月1日 (日) 09:11 (UTC)[回复]

幫關注ACG的某些維基編輯或管理員擦屁股(拿不是方針的東西限制他人;拿錯理由亂封禁他人,內鬨,車輪戰,佔據條目;把維基利益放於ACG之下),還被罵成這樣,真是不值。唉,現在某些活躍維基人的水準真是讓人傷透心了--Winertai (留言) 2010年8月1日 (日) 08:58 (UTC)[回复]

我不是管理員很久了……--Flame 歡迎泡茶 2010年8月1日 (日) 09:18 (UTC)[回复]
不好意思,編輯衝突了。補上說明。--Winertai (留言) 2010年8月1日 (日) 09:22 (UTC)[回复]
其實啊,我是很單純的,在淌這渾水前,我都忘了這投票的主持人在任管理員前的一些豐功偉業。如果記得,我也不敢進入。--Winertai (留言) 2010年8月1日 (日) 09:28 (UTC)[回复]
我那句話根本不是針對任何人,Winertai請不要那麼敏感好嗎?我只是陳述一個事實,而且這也不是甚麼負面的批評,以我自己為例,網上我可以很多話,有時發表意見很直接,看不過就說,現實中卻不是多話的人,有時看到不妥的事也不會馬上說,這是網上和現實兩個樣啊。另外我沒親身接觸過你,所有關於你在現實中的事都是聽他人轉述,也許是他們誤解了你,也許是我理解錯誤,總之就是令你覺得被誤會了,我在這裡向你道歉,其實你對我的看法也是憑著這幾句話的內容,將心比心,相信你也不希望別人因為你幾句無心之言就認定你是個爛人吧--?Ws227 (留言) 2010年8月1日 (日) 11:27 (UTC)[回复]

关于私人恩怨,建议到豆瓣(大陆)或相关BBS(港澳台)讨论之。-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8月1日 (日) 12:00 (UTC)[回复]

人家在外面討論,是人家的自由吧?--海藻腦袋~YA!動員令 2010年8月1日 (日) 13:08 (UTC)[回复]
对啊,所以我建议他们继续在外面讨论。—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8月1日 (日) 14:27 (UTC)[回复]
建议你们都把Timeline设为Private吧。。。你们可能会认为公开Timeline是“身正不怕影子歪”,但某些人不这么认为。唉,然后呢,又一个“小圈子”就这么出现了。--CHEM.is.TRY 2010年8月2日 (一) 00:59 (UTC)[回复]

(*)提醒站外言論未必CC/GFDL授權,存檔時請留意―yukiseaside1280814066

首先,我極度厭惡Ws227兩面手法,一方面道歉,一方面為自己言行開脫。唉,或許我把我對某些維基人道德標準設得太高,才會有這落差。另外,我要提醒各位,User:Flamelai正在做「維基人訪談」的整理,我已經看到相關作品對我不友善及造謠評論才來這邊吐苦水(這種冠上「維基」的作品,好用來攻擊維基人嗎?)。再者,我不認為在其他地方說人家打嘴砲或無事造謠,是曾擔任管理員職務的人,推廣維基,或製作相關維基推廣刊物主事者該做的事情。我最後強調,我會反彈這麼大,是因為我相信這裡的人水平比其他社群高很多,會將維基禮儀帶到他處,如果有人認為我太天真,我也無言。--Winertai (留言) 2010年8月3日 (二) 15:58 (UTC)[回复]
既然你都说是维基礼仪了,那当然只在维基里面了(笑)。个人品德和做法我不敢评论,此事来龙去脉我也不懂。只是劝劝你,无论是BBS还是维基都是人在参与。最近几件事让我觉得中文维基社区里,文化水平高的人可能真的不少,但是要谈到更高远的事,起码我自己就很难说得上合格。只是以往都说客栈主要是处理维基条目之间的问题,个人问题在这里讨论,第一是解决不了,第二是会扰乱内容。要是人人都将这里当作BBS,不要说每个人,就是5个人将外面的事拉进来讨论也会很乱很麻烦。在此我也奉劝各位维基人,不要将一些条目的争端上升到个人评价上,不是说你条目写的合格写的好,你为人就如何如何。也不是说你是杀人犯你写维基条目就写不好。这里毕竟只是网上百科全书而已,不是议会,不是战场。—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8月4日 (三) 02:56 (UTC)[回复]
winertai大叔,你自己做的不招人待見,憑啥人家私下也不能講?你對人家要求這要求那,你自己真的心懷維基的各種禮儀善意推定了嗎?ws227至始至終沒有提你一個字吧。她指名道姓是你“winertai網路上一個樣子,現實中又是另一個樣子”了嗎?你如果在網下沒有善意推定,就不要指望別人。維基的各種禮儀能夠傳播出去是好事,但是不是強迫。—Zhxy 519(聯繫啊) 2010年8月4日 (三) 03:59 (UTC)[回复]
我在香港高登討論區看到很多討厭Shizhao的帖子(不信的可以到高登打書生搜索一下),那麼Shizhao有沒有去算他們的帳?還有某位黃姓時事評論員的文章應該怎樣?如果因為這次討論攻擊而不爽的話,那麼你應該怎樣?正確的政治家風範的應該不予回應,在適當的時候一次過反擊。加上維基人會有多個身份,他們有可能是黑道首領不出為奇,不要胡亂再猜測好不好,做好自己的本份才是。不要將精力花上罵戰之上。--219.77.98.242 (留言) 2010年8月4日 (三) 08:05 (UTC)[回复]
黑道老大可不是善意推斷哦LOL。—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8月4日 (三) 11:52 (UTC)[回复]

提醒各維基人在討論頁留言後請簽名

根據百科的在討論頁上簽名指引所有維基人都需要在討論中留下簽名,這樣做都是一種禮貌的,但是最近互助客棧的討論中都看到討論中沒有留下簽名的,請大家留意。—Railhk0512 (留言) 2010年8月3日 (二) 07:04 (UTC)[回复]

(*)提醒:互助客棧並不是公告欄。—122.125.138.193 (留言) 2010年8月3日 (二) 11:18 (UTC)[回复]

(*)提醒:提醒並不是公告,而是提醒。--Hoyojo (留言) 2010年8月4日 (三) 11:56 (UTC)[回复]

那就請對沒簽名的人去留話,並不是來互相客棧爭論提醒或是公告。--122.125.136.136 (留言) 2010年8月4日 (三) 13:26 (UTC)[回复]

至於在這兒抬杠嗎?—Zhxy 519(聯繫啊) 2010年8月11日 (三) 17:33 (UTC)[回复]

身為專題成員,對重點模板Template:Infobox hurricane的變更表示不滿。

新模板中日本氣象廳的颱風級別被分為「熱帶低氣壓」、「颱風」、「颱風 (強)」、「颱風 (非常強)」及「颱風 (猛烈)」,但根據模板:JMA typhoon scale,日本氣象廳只分為「熱帶低氣壓」 (TD)、「熱帶風暴」 (TS)、「強烈熱帶風暴」 (STS)及「颱風」 (TY),而沒有「颱風 (強)」、「颱風 (非常強)」及「颱風 (猛烈)」的出現。而中央氣象局的顏色也新舊不一,本人現已更改。

本人不明白,為何突然要將所有參數改成中文?有方針要求一定要中文參數碼?這樣大量的更動可能為編者及讀者做成不便,而且新的參數級別改用數字制,數字有甚麼意思?編輯知道碼?以前用cat1, cat2, TD, STS, typhoon, cwb2等參數不好碼?不方便碼?本人認為此項安排不妥當並建議討論後大量回退這些條目變更的操作並回退Template:Infobox hurricane至改版前版本 (可考慮高手用bot處理),以免編者讀者做成誤會。

Template:Infobox hurricaneTemplate:Storm colour應是相同顏色的,不相同會導致讀者無法閱讀,這是PTS專題過去的標準。-HW (留言 - 貢獻) DC8 - Signpost 2010年8月5日 (四) 02:25 (UTC)[回复]

  • 这个模板我也帮忙折腾了半天,某位用户强烈要求用中文,但是目前的问题是中文参数不支持繁简转换。
  • 日本氣象廳的等级估计是参考[3](不太懂日文,不知道是不是对)。另外,这里有个很详细的各国分类资料[4]
  • 颜色问题我修正过几个,不知道别人是否也改过。因为infobox改动较大,因此顺手修订了一下。但是修改的时候不知道各种分类的颜色是依据什么标准,找了半天在en:Template talk:Storm colour找到一个颜色依据,基本上是根据en:Saffir–Simpson Hurricane Scale的标准并参照en:Template talk:Storm colour颜色代码,我不知道颜色要力求各分类体系用色一致,我以为是不同风速范围要用不同颜色来表示--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8月5日 (四) 03:11 (UTC)[回复]
那个数字参数问题,我不知道以前不是用数字的。我本来想改成不用数字的,但是发现比较有难度,而且可能会引起争议,就没改--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8月5日 (四) 03:14 (UTC)[回复]
  • 那就是目前的問題。這項更改未經PTS專題成員討論 (當然,提出要求改用中文參數的維基人是參與者:維基百科:太平洋颱風季專題/參與維基人列表),參見Wikipedia_talk:太平洋颱風季專題無任何討論,對於我來說是個「突發」的更動
  • 根據台灣中央氣象局 (也就是提出要求改用中文參數的維基人居住的地方),JMA沒有分「強」及「超強」。
  • Template:Storm colour是PTS專題長期的使用標準,這個標準的設定與英文維基人上傳的track、每個熱帶氣旋條目底的該季颱風列表看薺,而不同風速範圍則會被分為不同的級別,也因此出現了Saffir–Simpson Hurricane Scale, CWB及JMA的分類一同出現在條目上的情況。
  • 以前的填法,看這個歷史版本
四點-HW (留言 - 貢獻) DC8 - Signpost 2010年8月5日 (四) 09:12 (UTC)[回复]
关于颜色,如果是按照风速,CWB和JMA分类中最高等级分类的风速并没有达到SSHS中的5级(红色),而最多只相当于SSHS中的4级水平。另外,英文版的颜色还有两种色是专门针对西太平洋的分类,而SSHS没有这个分类颜色(因为分类范围不同),如果按照颜色统一的要求,并严格按照风速的话,恐怕很难做到。另外,现在又被加上了香港天文台的分类,但是说实话,它是完全跟随大陆中央气象台的分类标准,似乎没有必要单独分一个出来吧(澳门也一样,韩国好像也和中国的分类方式一样)。分类太多是不是也没有必要?现在英文版虽然多个分类体系,但是一个信息框只能有一个分类,看起来更加简洁明了。或许我们也可以照搬?如何选取分类的话,有这么个方法:只发生在一个地区分类体系范围内或只对一个地区分类体系范围内发生了重要影响,造成重大损失的台风,则使用该地区的分类体系;否则使用SSHS分类(好象有个ISO的分类标准,不知道是不是SSHS分类?)?--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8月6日 (五) 02:52 (UTC)[回复]
  • 中央气象台的颱風級別好像是兩分鐘平均。-Aretgil (留言) 2010年8月6日 (五) 04:28 (UTC)

複製自熱帶氣旋條目:

各氣象機構對熱帶氣旋的分級(全部是或已折算為十分鐘平均風速)
蒲福氏風級 十分鐘平均風速 WMO指定之區域專責氣象中心(RSMCs) 其他機構(西北太平洋)
公里 / 小時 中北太平洋
中太平洋颶風中心
東北太平洋及北大西洋
美國國家颶風中心
孟加拉灣阿拉伯海
印度氣象部
西南印度洋
法國氣象局
西南太平洋
斐濟氣象局
西北太平洋
日本氣象廳(作為RSMC)
日本氣象廳 中華民國

中央氣象局

中國大陸香港天文台(註1)
0–6 <28 <52 熱帶低氣壓 熱帶低氣壓 低氣壓 熱帶擾動 熱帶低氣壓 熱帶低氣壓 熱帶低氣壓 熱帶性低氣壓 熱帶低氣壓
7 28–29 52–54 深度低氣壓 熱帶低氣壓
30–33.5 56–62 熱帶風暴 熱帶風暴
8–9 34–47 63–87 氣旋風暴 中度熱帶風暴 熱帶氣旋(一級) 熱帶風暴 台風 輕度颱風 熱帶風暴
10 48–55 88–102 強烈氣旋風暴 強烈熱帶風暴 熱帶氣旋(二級) 強烈熱帶風暴 強烈熱帶風暴
11 56–63 104–117 颶風(一級) 颶風(一級)
12 64–72 118–133 特強氣旋風暴 熱帶氣旋 強烈熱帶氣旋(三級) 颱風 台風(強い) 中度颱風 颱風
73–80.5 135–149 颶風(二級) 颶風(二級)
81–85 150–157 強颱風
86–89 159–165 強烈颶風(三級) 強烈颶風(三級) 強烈熱帶氣旋(四級) 台風(非常に強い)
90–99 167–184 強烈熱帶氣旋
100–106 185–196 強烈颶風(四級) 強烈颶風(四級) 強烈颱風 超強颱風
107–114 198–211 強烈熱帶氣旋(五級) 台風(猛烈な)
115–119 213–220 特強熱帶氣旋
>120 >220 強烈颶風(五級) 強烈颶風(五級) 超級氣旋風暴
註1:中國氣象局的熱帶氣旋分級及名稱與香港天文台的大致相同,惟中國採用兩分鐘平均風速計算持續風力,而香港則採用十分鐘計算

在日本氣象廳網站中是用RSMC那個的。-HW (留言 - 貢獻) DC8 - Signpost 2010年8月9日 (一) 08:32 (UTC)[回复]

中央氣象局顏色是根據中央氣象局官方網站制定http://www.cwb.gov.tw/V6/typhoon/Data/PTA/TyphAll.htm? 另外PTS專題長期的使用標準不一定正確,難道PTS專題長期的使用標準準確率高於中央氣象局官方網站資訊?

另外我亦建議過熱帶氣旋定位統一使用同一個氣象機構發出信息,熱帶氣旋定位原本就沒有的,是今年開始加上去的,這項更改未經PTS專題成員討論也是不正確。統一由某個氣象局發佈信息一定比分散發佈好得多。所以統一由某個氣象局發佈信息比起多間氣象局信息集合一個表發佈實在導致章節雜亂,如香港天文台就已經有3個分類。此外就香港天文台和中央氣象台颱風等級也是沒經過PTS專題成員討論就加上。
櫻花公主慶祝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周年國慶 2010年8月10日 (二) 08:34 (UTC)[回复]

不可能因為中文參數不支持繁簡轉換原因就不統一使腦中文參數,這裏是中文維基,用中文也很正常,難道居住在中國,平時用英語作母語嗎?
櫻花公主慶祝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周年國慶 2010年8月10日 (二) 08:40 (UTC)[回复]

OK, 不論中央氣象局的顏色及中英文參數,論日本氣象廳的分類吧。-HW (留言 - 貢獻) DC8 - Signpost 2010年8月15日 (日) 13:09 (UTC)[回复]
因有爭議,暫時廢除那三條條目的定位資訊吧。建議在本次討論後盡快制定PTS條目的編輯指引並列入方針。-HW (留言 - 貢獻) DC8 - Signpost 2010年8月15日 (日) 13:14 (UTC)[回复]

奇怪的分类名称

category:梵语词语。这是什么意思?建议管理员把此分类移动为“梵语词汇”或“梵语词组”。--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10年8月7日 (六) 05:06 (UTC)[回复]

(-)反对:我觉得“梵语词语”没有任何问题啊。--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0年8月7日 (六) 09:49 (UTC)[回复]
“词语”一般用于修辞方面的说法,可以泛指文辞,包括了词汇和句子。这个分类里的所有条目事实上都属于词汇,更准确地说全是专有名词。--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10年8月11日 (三) 03:17 (UTC)[回复]

建议下次动员令修改方案,提高条目素质

上次我发表了点意见,反对声一浪接一浪。那算了,当我没说过。不过我还是要提新意见。现在动员令分数设计是鼓励大家多写新条目和补充老条目的,但是就近期DYK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条目数绝对是上去了,但是出现了不少质量不是太理想的条目,甚至一些短期关注的条目也登上投票了。对于DYK大家可以投反对票,但对于动员令,我想是否可以更积极地去想一些新办法。我在此强烈建议下次动员令大力加强条目质量。建议如下:

  1. 新条目分数设计不变
  2. 将动员令最佳条目改为优秀条目,并增加至3到5条,每条分数计算300分
  3. 中小动员令评选优秀条目,不含全局优秀,每个动员令1到2条,算200分

希望大家多扔砖头。—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8月7日 (六) 12:02 (UTC)[回复]

這樣等於是重演去年優良條目參選的噩夢。-cobrachen (留言) 2010年8月7日 (六) 13:22 (UTC)[回复]
求真相。去年优良咋了?-治愈 (留言) 2010年8月7日 (六) 13:28 (UTC)[回复]
感覺是衝著某位今天在dyk大幅提交後選的人來的。--海藻腦袋~YA!動員令 2010年8月7日 (六) 13:33 (UTC)[回复]
优良条目的状况一直也没有太大好转。--快龙此致敬礼 2010年8月8日 (日) 07:54 (UTC)[回复]
检查后未见异常,去年发生什么事了?—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8月7日 (六) 15:04 (UTC)[回复]
cobra大概是擔心所謂人情票吧,為分數來推優良支持。但DC的優秀條目不一定是從優特選出的。我對分數沒什麼感覺,反正自己只有暑假才有時間寫,有個動員令鞭策一下也不錯。Oneam 01:00 AM (留言) 2010年8月8日 (日) 03:24 (UTC)[回复]
公告:第八次動員令最佳條目評選現已接受提名。-HW (留言 - 貢獻) DC8 - Signpost 2010年8月10日 (二) 08:34 (UTC)[回复]
(笑)这不算公告吧。—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8月11日 (三) 07:58 (UTC)[回复]
想條目素質提升的方法非常簡單,就是禁止新條目參加。--Flame 歡迎泡茶 2010年8月11日 (三) 08:25 (UTC)[回复]
閣下這席話令人感到震撼阿。--海藻腦袋~向匿名說「不 ! 」的時間到了!動員令 2010年8月11日 (三) 08:34 (UTC)[回复]
Flame的话比较幽默,可惜对问题解决没有意义。—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8月11日 (三) 08:38 (UTC)[回复]
我是想到這個方法,因為修改條目一定可以使平均條目字節「上升」(又是那些數字遊戲)。不過不少聰明的維基人應該會想到一些「奧步」的灰色地帶去避開這個灰色法例。我想應該有不少維基人會反對我的提議,對嗎?此外我又將遊戲複雜化,對嗎?--Flame 歡迎泡茶 2010年8月11日 (三) 08:42 (UTC)[回复]
喔,我是不知道其他人的奧步,可是我的「奧步方法」(玩笑)是:
  1. 大量放模板。
  2. 把不需要列表的章節改成列表示。
  3. 增加「更多圖片」章節,放一堆圖片來增加條目字節。
  4. 放一大堆似可以又似不行的外部連結。--海藻腦袋~向匿名說「不 ! 」的時間到了!動員令 2010年8月11日 (三) 08:55 (UTC)[回复]
那不成了类似之前的条目竞赛嘛...--Ciked (留言) 第八次动员令 2010年8月11日 (三) 08:57 (UTC)[回复]
你們知道現在還有一個條目競賽正進行著嗎?建議大家去看看,從今年四月就舉行了--海藻腦袋~向匿名說「不 ! 」的時間到了!動員令 2010年8月11日 (三) 09:00 (UTC)[回复]
那個好像停了。很久不過如果是「單一條目競賽的話」這一定不錯,如果有人在下次動員令提議「單一條目競賽」的話,我擔保條目素質保證最佳」。--Flame 歡迎泡茶 2010年8月11日 (三) 09:07 (UTC)[回复]
這樣說,有沒有人願意去辦這類比賽嗎?當然我不建議設立獎金,贊助後亦有可能變質了。--Flame 歡迎泡茶 2010年8月12日 (四) 00:16 (UTC)[回复]
j87j8787你组织的比赛自己都写着还没有开始,就说4月举行了,这玩笑可大了。—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8月14日 (六) 06:03 (UTC)[回复]

遶境或繞境

雖然有很多條目使用「遶境」,但看來似乎「繞境」才是對的。要做統一嗎?又怎麼快速的統一呢?Kanashimi (留言) 2010年8月8日 (日) 02:17 (UTC)[回复]

都对吧?根据大陆的字典。Liangent (留言) 2010年8月8日 (日) 07:00 (UTC)[回复]

國語 vs 華語

據此有用戶提出以下原因,將包含「國語」的條目改成「華語」,是否合宜?

請討論並請台灣維基人證實。-HW (留言 - 貢獻) DC8 - Signpost 2010年8月8日 (日) 07:10 (UTC)[回复]

我也同樣反對現行將維基百科內的「國語」更改為「華語」,依廣泛使用度、媒體用詞或官方用語內的出現度,前者出現的頻率遠比後者高。-TW-mmm333k (留言) 2010年8月9日 (一) 03:56 (UTC)[回复]
  • 相關新聞:
    • 九年一貫課綱調整 「國語」變「華語」(Yahoo新聞,隨時會被河蟹掉)
      • 節錄『「國語」改為「華語」,只限於九年一貫課綱的文本,並不會影響到學校的上課內容,國語課程名稱不會改變,還是叫「國語」課,不會改為「華語課」。』
所以,沒有「國語」改成「華語」這回事?-P1ayer (留言) 2010年8月9日 (一) 05:55 (UTC)[回复]

部分大陆人称普通话做国语,香港人叫国语,澳门人叫国语,新加坡人叫国语,大部分唐人街的人都叫国语,唯独是台湾人叫华语(事实上还只是政府规定叫华语,民众方面尚未有完全改为华语)。请问各位看客,这应该叫华语还是叫国语?—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8月11日 (三) 07:56 (UTC)[回复]

大陆怎么会叫国语?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是没有国家法定语言吗?-治愈 (留言) 2010年8月12日 (四) 02:17 (UTC)[回复]
广东就有很多人将普通话说成国语。再说大陆也有很多人承认台湾的国语(实际上也就是大陆的普通话)是国语。—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8月12日 (四) 05:48 (UTC)[回复]
另外,新加坡、马来西亚全部是叫做华语,而不是国语。为的是和其他种族的语言例如马来语区分开,而用国语会使人联想到中国。-治愈 (留言) 2010年8月12日 (四) 10:40 (UTC)[回复]
那算我没说过吧。—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8月12日 (四) 15:11 (UTC)[回复]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表示压力很大。--罪孽深重的爱学习的饭桶 (留言) 2010年8月12日 (四) 12:29 (UTC)[回复]

中立啊各位,华语怎么可能中立....--Ciked (留言) 第八次动员令 2010年8月11日 (三) 08:58 (UTC)[回复]

算了,又要中立,不如创建一个中国国语或者华语条目,将内容塞进去,然后上面写上“华语,又名中国国语”,完事。大家都满意了。-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8月12日 (四) 15:28 (UTC)[回复]

為什麼會這樣子

  • 明明Yans1230的立場是站的住,很多人支持他,但他卻選擇了離開維基百科,這種反應令我不解。
  • 由於他表明離開,原本將這問題想問他,所以就改成將問題留在互助客棧。
  • 請問你們認為洛克馬不用離開而Yans1230離開的原因是什麼?是他們自己的問題,還是維基百科的問題呢?122.125.60.138 (留言) 2010年8月8日 (日) 09:17 (UTC)[回复]
--
當完美主義者碰上一堆不完美且有待改進的事物,如果不願意妥協便只能選擇離開,也就是放逐自己了。當然希望Yans1230能夠再回到維基人的行列,但這要看他自己的意願。
-TW-mmm333k (留言) 2010年8月8日 (日) 11:33 (UTC)[回复]
--
我想,這是他們個人的問題,我們不應該管才對。--海藻腦袋~YA!動員令 2010年8月8日 (日) 12:44 (UTC)[回复]

讨论页存档的命名

是不是应该统一一下?--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0年8月9日 (一) 09:59 (UTC)[回复]

為什麼翻譯(編輯)都不確實?還是我有誤會的地方?

問: 我喜歡看一些國外的知識

例如我看『上杉謙信』可是中文與日文的介紹就差很多

是不是非本國歷史比較不重視呢?

--此條未正確簽名的留言由Angusweng討論貢獻)加入。—此條未加入日期時間的留言是于2010年8月9日 (一) 19:34 (UTC)之前加入的。[回复]

告诉你一个秘密,“地球”的中文版英文版差很远呢。--达师147228 2010年8月10日 (二) 04:41 (UTC)[回复]
唉,您就将就将就吧,维基百科的一些条目连百度百科都干不过,就甭妄想着和英文维基、日文维基相比了。。-治愈 (留言) 2010年8月10日 (二) 05:59 (UTC)[回复]
您可以编写自己熟悉东西让别人看得时候不重蹈自己的遗憾。那么也会有人不会让你失望的。--Ciked (留言) 第八次动员令 2010年8月10日 (二) 09:01 (UTC)[回复]
其實並不是不重視,而是因為對這個條目有興趣的你沒有加入翻譯的行列。ffaarr (talk) 2010年8月10日 (二) 10:33 (UTC)[回复]

What does PCWT mean?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spam,已由达师1472282010年8月10日 (二) 11:30 (UTC)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回复]

消歧义

搜索“苹果”,出来的是那个水果。搜索apple,出来的是苹果消歧义页面。-治愈 (留言) 2010年8月11日 (三) 11:48 (UTC)[回复]

这里是中文维基百科。--Cscen ◎留言板 2010年8月12日 (四) 10:03 (UTC)[回复]
你可能没明白的我意思,你去试试搜索苹果,出来的页面是那个水果,你搜索apple,却重定向到了苹果 (消歧义)。我想问这种做法是合理的吗?-治愈 (留言) 2010年8月12日 (四) 10:36 (UTC)[回复]
个人认为合理。—Chief.Wei 2010年8月12日 (四) 12:25 (UTC)[回复]

对用户Inhins的公开回应

Inhins在DYK投票上说我“黑暗”。所以我也在客栈上公开回应他的话

  1. “本人覺得用戶:Edouardlicn可能構成了看不過用戶:sdee因運動會條目從而在動員令得高分還是眼紅用戶:sdee的得分多於自己而希望影響他人取分?”请你不要擅自猜测。如果我真想做,我可以“量产”出比类似sdee的内容两倍数量条目。
  2. “說是為了分數,用戶:AT推薦了超過40條條目都是足球運動員條目並在動員令取分,而用戶:sdee只是推了10條而且涉足建築、人物傳奇等不同範疇的條目,為何用戶:Edouardlicn不說用戶:AT為了動員令得分”我对AT的意见更大,请你先看看DC8的相关讨论。
  3. “希望用戶:Edouardlicn遵守遊戲的規則,並不要發皮四和以邊際方式來擾亂他人視線。如果表格都不可以容納為內容,何不同樣在200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射擊比賽#新條目推薦討論推薦時投反對?”当时没发现,现在才发现,谢谢提醒。顺便说一句,我这两天都很忙,过几天也很忙,没有太多时间去逐一投你所说的类似条目的票。而且我投票都是遵守规则的。
  4. “我現時才發表這個言論就是因為要看用戶:Edouardlicn會否改為反對或提出異議的可能性,但最終都是沒有。假若用戶:sdee是為了推薦數以及動員令的得分,為何他不推薦多屆夏季奧運排球比賽的條目呢(見用戶:sdee在動員令的達標條目)?”我不敢猜测sdee有什么动向,谢谢。
  5. 说起sdee,之前章鱼保罗我是帮着他/她的。不知道我有没有记错,不知道sdee记不记得。我写任何东西,对事不对人。我是有意见,但不是对sdee,是对动员令的规则。对at我的意见更大,请你日后再移玉步前往DC8讨论观看。
  6. 请你日后说“黑暗”之类的事情之前,先看看人家之前做过什么,先搞清楚来龙去脉。-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8月12日 (四) 05:25 (UTC)[回复]
顺带一句,我不会再跟进此次公开回应后的一切讨论。“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8月12日 (四) 05:57 (UTC)[回复]
提醒一下,Inhins提出的第三条的意思是你投了支持却没发现那个奥运会射击也是表格条目,这是不是说明你投票不看条目呢?只是提醒你可能看错了,绝无恶意。也希望二位尽量不要争吵,和气生财。-27.104.100.65 (留言) 2010年8月12日 (四) 06:03 (UTC)[回复]
呵呵,我也附和上面的意见。另外感觉,DYK评选确实容易造成一些用户间的奇妙互动。--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10年8月15日 (日) 08:45 (UTC)[回复]

再次建议降低特色条目重审和优良条目重审的通过门槛

前一阵子的闹剧刚结束,User:Biŋhai的四个傀儡被封,但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参与优良条目重审的人数还是像以前那么少,通过门槛还是那么高。最近的两个优良条目重审Talk:托马斯·霍布斯Talk:胡適#優良條目重審都没有人投反对票,但都因为支持人数不足而未能撤销优良条目资格。要是不降低优良条目重审的通过门槛,以后这种情况还是会经常出现。--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0年8月12日 (四) 16:21 (UTC)[回复]

移走移走,条目评选不是方针。--达师147228 2010年8月13日 (五) 04:12 (UTC)[回复]
好吧,那我移动到这里了。--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0年8月13日 (五) 10:53 (UTC)[回复]
优良条目的问题不单单在于重审,在于整个机制的构建,建议你参与优良条目评选方案的讨论。—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8月14日 (六) 05:04 (UTC)[回复]
我“勇敢地”建议取消优良条目。而代之以“示范条目”,即对每类条目,只评定一个出来作为后来者编辑用的参照示范,其它的统统不要再评选,以免造成争议(当然有更好的可以替换)。同时,把优良条目与用户个人荣誉脱钩。--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10年8月15日 (日) 08:43 (UTC)[回复]
只可惜,不是每个人都是高风亮节,不需求荣誉。把优特条目和荣誉脱钩,会不会影响编者的积极性呢?-治愈 (留言) 2010年8月15日 (日) 08:47 (UTC)[回复]
要降低重審門檻,請同時降低候選門檻,否則本人絕不支持。-HW (留言 - 貢獻) DC8 - Signpost 2010年8月15日 (日) 09:54 (UTC)[回复]
在下非常同意Douglasfrankfort的想法。優良條目良莠不齊,已非重審可以即時解決,有必要將其廢除。這樣,才有條件談門檻或未來發展,不然只是一坨貽笑大方的條目。—ATRTC 2010年8月16日 (一) 09:22 (UTC)[回复]

不如這樣做吧

我想,目前很多內容遭糟糕的優良條目大部分都是2008年以前選上的吧?(那時大家標準較低),因此建議先把2008年之前當選的優良的撤銷資格再說。--海藻腦袋~YA!動員令 2010年8月16日 (一) 10:59 (UTC)[回复]

玩笑开大了

就上面的两个意见提出相反意见

  1. 因为目前的优良条目部分(且不说是大部分还是小部分还是中部分)不合时宜了,就提议撤销优良条目,换个名字再挑一两个当选。那我请问,如果完全撤销,则应该以何种形式代替优良条目的标杆作用?如果只以一个条目作为一类的标杆,则分类怎样分,以何种标准评价这个条目是否合适做标杆,而排除其它(认为其不合适)?
  2. 如果以“2008年的很多优特条目不合格”为由推翻2008年全体优特,则日后是否可以以“2010年优特条目不符合20XX年规范格式”为由全部推翻?没有经过合理的投票就匆忙下结论,是否就是为自己的行为掘墓?

我相信大家的想法是好的,但鲁莽提出奇怪的想法往往就是存档(还好不是无疾)而终。大家还是想清楚再提出意见吧。-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8月16日 (一) 12:03 (UTC)[回复]

囧rz……:亂世用重典嘛……--海藻腦袋~YA!動員令 2010年8月16日 (一) 12:17 (UTC)[回复]
我觉得其实不如部分实行稳定版本制度,或许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所谓的部分实行,是指只对评选上特色、优良以及被选上DYK的条目开放实行。稳定版本的设置比较多样化,不知道是否能够如此设置?--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8月16日 (一) 12:22 (UTC)[回复]
我们两个想到一块去了。现在该做的就是把优良特色和个人荣誉脱钩,而变成受保护条目。--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10年8月17日 (二) 03:01 (UTC)[回复]
我也不贊成降低重審門檻,理由很簡單,你看到不夠完美之處應當改善它,今天改善的對象不是一個兔尾巴小條目,而是一則已經很完整的文章,或許只是格式不符現時的特優標準,應該透過眾人之力使其再符合標準,而非撤銷其資格。--Theodoranian|虎兒 =^-^= (留言) 2010年8月16日 (一) 17:22 (UTC)[回复]

在commons疯狂提删某人的侵权图片的时顺便看到的,我也不知道条目修没修,先扔这各位看着:http://bbs.ourail.com/archiver/tid-71643.html。--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10年8月14日 (六) 06:00 (UTC)[回复]

前两天某人还说“维基发展至今,已经不需要某某内容填充”,我看这条目的内容比用某某填充更可笑。不过话说这内容是因为没什么来源支撑才好删除,要是还有什么来源(但是实际上跟事实相反)那就郁闷了......—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8月14日 (六) 09:15 (UTC)[回复]
commons的cv是速删,不必如此麻烦。--达师147228 2010年8月14日 (六) 11:10 (UTC)[回复]
暴露出来的问题是:“可供查证”的方针只能保证条目的编辑者给出一个来源,但这个来源中的内容是否和编辑者加进去的内容相符合,几乎没有人去验证。现在也越来越多人指责中文维基百科可信性不足。是不是有什么方法提倡和鼓励一下纠错之类的?--海牛 (留言) 2010年8月14日 (六) 12:53 (UTC)[回复]

维基百科的登陆问题

最近登陆维基百科又出问题了。近期登陆维基百科总是上不去,但有些时候登得上,过一会儿又断了,之后又连不上,所有语言的版本都是这样。不知道是机站上限制了我的网速还是IP有了问题……!?不过上其它网站倒是挺快的,惟独维基百科登陆慢,时不时断连。请大家帮忙解决一下这个问题,谢谢!--Anilro (留言) 2010年8月14日 (六) 14:30 (UTC)[回复]

以上问题均已解决。原因是中国大陆的泥石流灾害期间,网络受到整顿,网速也随之受到了影响。--Anilro (留言) 2010年8月16日 (一) 09:16 (UTC)[回复]

管理员用。用于标记DYK提名为已通过,等待机器人处理。Liangent (留言) 2010年8月14日 (六) 16:32 (UTC)[回复]

首页

为什么我们今天不把首页也给黑一下....--Ciked (留言) 第八次动员令 2010年8月15日 (日) 05:17 (UTC)[回复]

维基百科历来如此。Hvn0413 (留言) 2010年8月15日 (日) 08:33 (UTC)[回复]
建議現在製作一個黑白版首頁,待有需要時臨時拿出來使用。-HW (留言 - 貢獻) DC8 - Signpost 2010年8月16日 (一) 09:18 (UTC)[回复]
如果换了不知道又会吵成什么样子呢,还是希望换的人自己改CSS吧。--快龙此致敬礼 2010年8月16日 (一) 15:22 (UTC)[回复]

最下面的模板什么的好像都失效了呢。-治愈 (留言) 2010年8月15日 (日) 06:31 (UTC)[回复]

行了 -海牛 (留言) 2010年8月15日 (日) 06:50 (UTC)[回复]

欢迎试用重定向小工具

放在WP:VPT没人理,于是到这里宣传下。

这个小工具的功能:

  1. 识别并修复多重重定向
  2. 识别并创建尚未创建的重定向
    方法是从粗体文本中抓出可能的标题,以及从各个语言模式下抓出显示出来的标题(displaytitle),然后经过一系列检查,得出尚未创建的重定向

需要试用的可在Special:MyPage/vector.js中加入一行:

importScript('User:PhiLiP/ToolsRedirect/loader.js');

如果还不知道怎么做的可以参考我的User:PhiLiP/vector.js,注意绿色的几行是被我注释掉的。加入脚本后请强制刷新浏览器缓存/快取(一般是Ctrl+F5,Opera建议直接清空缓存),不出意外的话,在vector皮肤的“查看历史”右侧会出现“重定向”按钮,点击即可使用。

因为是在Linux下开发的,所以没有测试IE环境,欢迎使用IE的维基人报告兼容情况。--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10年8月15日 (日) 10:33 (UTC)[回复]

已參與試用並於VPT提供相容性報告,並寫了入Signpost-HW (留言 - 貢獻) DC8 - Signpost 2010年8月15日 (日) 14:27 (UTC)[回复]
我是使用Firefox來試用的,目前試用了幾次,感覺還蠻方便的,在此先感謝閣下的努力。--祥龍 (留言) 2010年8月15日 (日) 14:49 (UTC)[回复]
(~)補充(&)建議,用這個小工具所創建的繁簡重定向頁能否添加自動加入{{簡繁重定向}}的功能呢?--祥龍 (留言) 2010年8月15日 (日) 15:06 (UTC)[回复]
创建的一些重定向并不一定是繁简重定向,可能是异名重定向,可能是地区词重定向(严格地说,地区词重定向是异名重定向的子集),而且本工具还会自动为异名重定向、地区词重定向创建对应的繁/简体重定向,所以似乎比较难以区分哪些才算“繁简重定向”:地区词重定向算么?地区词重定向对应的繁/简体呢?“繁简重定向”的这个定义本身就很模糊。--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10年8月15日 (日) 15:24 (UTC)[回复]
這樣看來還是得用人工方式處理了。--祥龍 (留言) 2010年8月16日 (一) 02:15 (UTC)[回复]

維基百科十周年標誌

建議於明年1月15日展示記念標誌,記念維基百科十周年。

由於製圖需時,故此提早提出,如有不妥,實屬抱歉。-HW (留言 - 貢獻) DC8 - Signpost 2010年8月15日 (日) 14:30 (UTC)[回复]

如果要纪念,也该是英语维基百科纪念:2001年1月15日创建的只有英语维基。--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10年8月15日 (日) 15:28 (UTC)[回复]

他的意思可能是幫助英語維基製作圖片吧?--Hoyojo (留言) 2010年8月15日 (日) 15:32 (UTC)[回复]

OK, 那不談標誌,請問中文維基百科是在甚麼時候創建?-HW (留言 - 貢獻) DC8 - Signpost 2010年8月16日 (一) 02:28 (UTC)[回复]
1月15日是m:wikipedia day,如果要纪念的话,建议还是去meta讨论为好--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8月16日 (一) 02:30 (UTC)[回复]
不同意菲菇的观点,维基百科项目的10周年难道不需要几年吗?虽然维基百科最初只有英文版。--用心阁(对话页) 2010年8月16日 (一) 04:07 (UTC)[回复]
建議先行討論中文維基是否需要製作特別標誌。-HW (留言 - 貢獻) DC8 - Signpost 2010年8月16日 (一) 04:24 (UTC)[回复]

中文維基百科是何時創建的呢?又或者說,何時開始有意義的運作(就是允許任何人註冊編輯,並記錄每個至今可查的修改)呢?這真是一個很有趣也很可議(debatable)的話題。中文版的中文維基百科條目並沒記載創建日期,而英文維基的Chinese Wikipedia條目倒有一些記載:中文維基的第一個頁面是Main_Page,是2002年10月建立的(實際為2002年10月26日 (六) 22:39 UTC,由Brion VIBBER建立[6],這是在下可以查到最早的編輯)。而最早的條目,英文維基所載為計算機科學(簡體字),2002年11月1日 (五) 14:25 UTC 由Ghyll——即後來的Mountain建立[7],但卻是塊無字碑,11月17日才加入有意義的內容。所以到底中文維基的生日到底是10月26日(或按大中華地區UTC+8時間作27日)、11月1日(或2日)、11月17日,還是另有未被發掘的更早編輯日期?順帶一提,英文維基還記載Mountain是中文維基第一個註冊用戶(Mountain兄本人卻自認是第二位。說來也對,當時負責系統開發的Brion VIBBER應該是先給自己開個帳戶的),不如請Mountain兄閒來「解畫」一下當時有甚麼「內幕」,一定會很引人入勝(fascinating)。--Computor (留言) 2010年8月17日 (二) 03:21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