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族: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无编辑摘要
第103行: 第103行:
==相關==
==相關==
*[[牛肉]]
*[[牛肉]]
*[[牛扒]]
*[[牛排]]
*[[牛尾湯]]
*[[牛尾湯]]
*[[牛扒]]
*[[西冷牛排]]


==參考==
==參考==

2020年5月16日 (六) 07:17的版本

牛族
化石时期:中新世全新世[1][2], 15–0 Ma
家牛 Bos taurus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偶蹄目 Artiodactyla
科: 牛科 Bovidae
亚科: 牛亚科 Bovinae
族: 牛族 Bovini
J. E. Gray, 1821
模式属
牛属
Bos
Linnaeus, 1758

牛族学名Bovini),通常俗称为,是偶蹄目牛科牛亞科的一族,大都是大到极大的草食性动物,其中包括对人类非常重要的黄牛水牛牦牛。现存最大的野生牛族成员是非洲水牛美洲野牛。这些动物一般统称为牛。有一部份的牛被人類做為家畜

另外羊牛族Ovibovini)的羚牛Budorcas taxicolor)及麝牛Ovibos moschatus)在中文中也被俗称为牛,但其实它们更接近,属于羊亞科

分类

牛族包括六个

文化

匈奴蒙古遊牧民族,除了牧馬之外,牧牛也相當常見。蒙古草原盛產蒙古牛西藏高原盛產犛牛

西班牙馬德里進行的鬥牛

象征

都灵市纹章

《周禮.地官》記養牛的官職是“牛人”,“凡祭祀,供其享牛”。當時的牛,主要用來作運輸以及祭祀、食用,所謂“牛夜鳴,則庮”,如果牛夜裡鳴,那是牛生病了,肉會有臭味。但古書並沒有提到牛耕田。《三國志.魏書.武帝紀》首次提到曹操袁紹之後:“授土田,官給耕牛,置學師以教之。”說明當時肯定已用牛耕田。

牛在中國文化中是勤勞的象徵。古代就有利用牛拉動耕犁以整地的應用,後來人們知道牛的力氣巨大,開始有各種不同的應用,從農耕、交通甚至軍事都廣泛運用。戰國時代的齊國還使用火牛陣打敗燕國[3]三國時代的棧道運輸也曾用到牛。在宋朝私自宰杀耕牛是犯法的,《宋史》曾記載天長縣令包拯審判一盜割牛舌者又来告人家私宰耕牛[4]

牛在印度教中被視為神聖的動物,因為早期恆河流域的農耕十分仰賴牛的力氣,牛糞也是很重要的肥料,牛代表了印度民族的生存與生機。

家牛对人类的生产活动极为重要,这一点也可通过其文化影响看出来。在许多神话故事中都可以见到家牛的身影,某些神话还把牛作为世界或人类的起源,例如在北欧神话中,霜巨人之祖尤弥尔就是被一頭名为欧德姆布拉的母牛哺育长大的。牛的形象在某些时候也会同野蛮、粗暴相联系,希腊神话之中,宙斯变为一頭牛拐骗了欧罗巴,而克里特岛迷宫中的怪物弥诺陶洛斯则是个半牛半人的恶魔

由于家牛是重要的耕作牲畜,和农业联系密切。有些地方的农民在每年春天开始耕种前会组织和家牛有关的活动、仪式,希望能获得好的收成。[5]也正因为如此,家牛在农业社会中往往具有较高的地位,例如在台灣,部份在農村生活成長的人不食用牛肉。在某些情况下,政府还会下令禁止屠宰家牛以防耕牛减少。许多地方都有与牛有关的节日,例如西班牙圣菲尔明节巴西尼泊尔敬牛节[6]因为耕牛是重要的生产力,农业社会中,拥有多少头用于耕作的牛也常常是衡量一个人财富的标准之一。[7]中国古代将牛、三种动物的牺牲称为太牢,是规格最高的祭品。

由于家牛很容易和力量联系在一起,也有许多体育俱乐部或体育比赛采用它作为自己的队名、队标或是吉祥物。某些与牛肉、牛奶等餐饮、养殖业有关的公司很自然地在其名称、商标中使用了家牛形象,而有些关系不太密切的公司,像是功能性饮料红牛蠻牛、超级跑车制造商兰博基尼亦使用了公牛的形象。在作为国家象征的国徽上也可以找到家牛的形象,比如具有尊牛传统的亚洲国家:印度国徽尼泊尔旧国徽。欧洲的则有冰岛安道尔摩尔多瓦等国。非洲国家包括博茨瓦納尼日尔南非,美洲的巴拉圭也在国徽上标示着一头公牛。许多城市和贵族的纹章上也可看见家牛的身影,如意大利城市都灵、立陶宛城市考纳斯等等。家牛也常被艺术家作为表现对象,比如现存最早的纸本中国画即为宋代五牛图[8]油画中的田园题材也常常绘制家牛。

生肖

牛是中国的12生肖之一,對應地支為,排名第二。

香港九龍寨城公園十二生肖像之牛

民俗學

逢年過節,到了牛年,民間有牛年吉祥話如下: 牛年鴻運,牛運當頭、牛來運轉,牛轉新機、牛轉新運,牛年大吉、牛年如意,牛到吉祥、牛運亨通,力大如牛、金牛迎春,金牛賀春、扭轉乾坤,牛轉錢坤、牛氣沖天,賺盡金牛、牛市在現,牛角掛書。

其他

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牛首模型
  • 金牛座,西方十二星座之一,排名第二。
  • 牛舌餅台灣小吃的一種,只因形狀像牛舌而命名,並非含有牛的任何成分。
  • 股票價格持續上升被稱為「牛市」,因為牛象徵生產與增值,牛攻擊時牛角有力的向上頂如同價格反彈向上攀升;價格下跌時稱「熊市」,熊有「破壞者」與「威脅」的寓意,且熊在攻擊時爪子向下沉重的撲抓重壓,猶如價格不斷向下猛跌一般。
  • 在中國口语中的“牛”,已经被引申为一个形容词,意思为“厉害、有本事”,例如“你太牛了!”,意為「你太厉害了!」。这个词通常为褒义词,通常用于赞扬、形容某人很厉害,很有本事,很有胆量。也通常用于口语中的调侃。
  • 吹牛皮」用來指「說大話」。

法律

尼泊爾,黃牛是國獸,完全禁止屠宰奶牛和公牛。1805年沙阿王朝嚴禁屠宰黄牛與吃牛肉(屠宰黄牛監禁15年,販賣牛肉監禁6年)

在緬甸,牛肉忌諱相當普遍,特別是在佛教界。在緬甸,因为用於耕作很少有人吃牛肉,有一種普遍的厭惡牛肉的情感。幾乎所有的屠夫都是穆斯林,在該國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雍笈牙王朝,買牛肉要受公開笞刑

1961年8月29日,緬甸議會通過的1961年國家宗教促進法,其中全國范圍明確禁止的牛的屠宰。如作為穆斯林,都必須申請豁免許可證。

相關

參考

  1. ^ Kingdon, J. The Kingdon Field Guide to African Mammal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5. 
  2. ^ Hassanin, A.; Ropiquet, A. Molecular phylogeny of the tribe Bovini (Bovidae, Bovinae) and the taxonomic status of the Kouprey, Bos sauveli Urbain 1937 (PDF).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2004, 33 (3): 896–907. PMID 15522811. doi:10.1016/j.ympev.2004.08.009. [失效連結]
  3. ^ 史记·田单列传》:“(田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束兵刃于其角,而灌脂束苇于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
  4. ^ 《宋史·包拯列傳》记载:“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后,有人来告斩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5. ^ 許又方. 略從宗教神話的觀點論「犁牛之子騂且角」 (PDF). 东华汉学. 2003, 1 (1): 316 (中文). [永久失效連結]
  6. ^ 关德明. 妙趣横生的动物民俗. 中央民俗大学出版社. : 2–5. ISBN 7810561685 (中文). 
  7. ^ 李文柱. 印度神牛.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印度大使馆. [2010-10-16] (中文). 
  8. ^ 牛年话牛画. 人民网. 2009年1月7日 [2010-10-16]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