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歐洲聯盟理事會主席國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Emphrase留言 | 贡献2018年3月13日 (二) 16:4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歐洲聯盟理事會主席國
現任
 保加利亚
任期六個月
首任 比利时
设立1958年
网站eu2017.ee


歐洲聯盟理事會主席國(英語:Presidency of the Council of the European Union)負責運行歐盟理事會,由歐洲聯盟成員國之間輪任,每六個月為一任。主席任期內由一國政府承擔工作。三重組合是指以三個任期為一組,分享共同的政治方案以合力提供連續性。

歷史

在理事會成立之初,主席國的職務較少,由當時六個成員國以每六個月一任的方式輪任。隨著成員人數的增加和工作負荷上升,任期之間缺乏協調阻礙了歐盟的長期發展。

為了修正這個問題,三重組合的構想於是被提了出來,三重組合是以三個任期為一組在一個共同的政治方案上進行合作。三重組合的安排在2007年開始實施[1],並在2009年經過《里斯本條約》正式寫入《歐洲聯盟基本條約》。

《里斯本條約》還正式把歐洲理事會從歐洲聯盟理事會分拆出來,大為降低歐洲聯盟理事會主席國的重要性,使主席國的國家元首不能同時是歐洲理事會主席。《里斯本條約》同時又把歐盟外交事務委員會歐盟總務理事會分拆出來,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亦需分擔主席的工作。

除了有計劃地將輪任理事會主席國的地位降低,實際上其影響力比起預計還要低。以往由主席國外交部擔當的角色被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取代。歐洲理事會也開始對財政政策施加作用,最重要的政策部分依然由輪任主席國行使權力。預期隨著比利時輪任歐洲聯盟理事會主席國,歐洲理事會主席的權力會進一步加強[2]。早前有反對降低主席國地位的聲音,瑞典認為這種做法會使成員國不再活躍參與歐盟的運作,特別是小國。

職能

在以各種形式舉行的會議裡,它的構成取決於討論議題,例如農業理事會由各國負責農業的部長組成。

歐洲聯盟理事會主席國的首要職責是組織和主持理事會的所有會議,而分拆出來的歐盟外交事務委員會則由高級代表主持,因此主席國的農業部長會主持農業理事會。主席會亦須為一些可解決的難題提出妥協方案。

《歐洲聯盟基本條約》第十六條說明:

每三個任期組成「三重組合」,「三重組合」在一年半內達成共同的工作事項,「三重組合」裡第一任主席國的任期結束後,下任主席國會繼續完成上任主席國工作。與以往六個月一任的安排相比,這可提高一致性,而「三重組合」裡都包含一個新成員國,確保新成員國可更快地成為主席國,也有利舊成員國將他們的經驗傳授給新成員國。

輪任列表

時期 三重組合 主席國 政府首腦 網頁
1958年 1月-6月    比利时  
7月-12月  西德
1959年 1月-6月  法國
7月-12月  義大利
1960年 1月-6月  盧森堡
7月-12月  荷蘭
1961年 1月-6月  比利时
7月-12月  西德
1962年 1月-6月  法國
7月-12月  義大利
1963年 1月-6月  盧森堡
7月-12月  荷蘭
1964年 1月-6月  比利时
7月-12月  西德
1965年 1月-6月  法國
7月-12月  義大利
1966年 1月-6月  盧森堡
7月-12月  荷蘭
1967年 1月-6月  比利时
7月-12月  西德
1968年 1月-6月  法國
7月-12月  義大利
1969年 1月-6月  盧森堡
7月-12月  荷蘭
1970年 1月-6月  比利时
7月-12月  西德
1971年 1月-6月  法國
7月-12月  義大利
1972年 1月-6月  盧森堡
7月-12月  荷蘭
1973年 1月-6月  比利时
7月-12月  丹麦
1974年 1月-6月  西德
7月-12月  法國
1975年 1月-6月  愛爾蘭
7月-12月  義大利
1976年 1月-6月  盧森堡
7月-12月  荷蘭
1977年 1月-6月  英国
7月-12月  比利时
1978年 1月-6月  丹麦
7月-12月  西德
1979年 1月-6月  法國
7月-12月  愛爾蘭
1980年 1月-6月  義大利
7月-12月  盧森堡
1981年 1月-6月  荷蘭
7月-12月  英国
1982年 1月-6月  比利时
7月-12月  丹麦
1983年 1月-6月  西德
7月-12月  希腊
1984年 1月-6月  法國
7月-12月  愛爾蘭
1985年 1月-6月  義大利
7月-12月  盧森堡
1986年 1月-6月  荷蘭
7月-12月  英国
1987年 1月-6月  比利时
7月-12月  丹麦
1988年 1月-6月  西德
7月-12月  希腊
1989年 1月-6月  西班牙
7月-12月  法國
1990年 1月-6月  愛爾蘭
7月-12月  義大利
1991年 1月-6月  盧森堡
7月-12月  荷蘭
1992年 1月-6月  葡萄牙
7月-12月  英国
1993年 1月-6月  丹麦
7月-12月  比利时
1994年 1月-6月  希腊
7月-12月  德国
1995年 1月-6月  法國
7月-12月  西班牙
1996年 1月-6月  義大利 ?
7月-12月  愛爾蘭 ?
1997年 1月-6月  荷蘭 ?
7月-12月  盧森堡 ?
1998年 1月-6月  英国 presid.fco.gov.uk
7月-12月  奥地利 ?
1999年 1月-6月  德国 ?
7月-12月  芬兰 presidency.finland.fi
2000年 1月-6月  葡萄牙 ?
7月-12月  法國 ?
2001年 1月-6月  瑞典 eu2001.se
7月-12月  比利时 eu2001.be
2002年 1月-6月  西班牙 ue2002.es
7月-12月  丹麦 eu2002.dk
2003年 1月-6月  希腊 eu2003.gr
7月-12月  義大利 eu2003.it
2004年 1月-6月  愛爾蘭 eu2004.ie
7月-12月  荷蘭 eu2004.nl
2005年 1月-6月  盧森堡 eu2005.lu
7月-12月  英国 eu2005.gov.uk
2006年 1月-6月  奥地利 eu2006.at
7月-12月  芬兰[a] eu2006.fi
2007年 1月-6月 T1  德国 eu2007.de
7月-12月  葡萄牙 eu2007.pt
2008年 1月-6月  斯洛維尼亞 eu2008.si
7月-12月 T2  法國 ue2008.fr
2009年 1月-6月  捷克 eu2009.cz
7月-12月  瑞典 se2009.eu
2010年 1月-6月 T3  西班牙 eu2010.es[4]
eutrio.es
7月-12月  比利时 eutrio.be[4]
2011年 1月-6月  匈牙利 eutrio.hu[4]
7月-12月 T4  波蘭 pl2011.eu[5]
2012年 1月-6月  丹麦 eu2012.dk
7月-12月  賽普勒斯 www.cy2012eu.gov.cy
2013年 1月-6月 T5  愛爾蘭 eu2013.ie[6]
7月-12月  立陶宛 eu2013.lt
2014年 1月-6月  希腊 gr2014.eu[永久失效連結]
7月-12月 T6  義大利 italia2014.eu
2015年 1月-6月  拉脫維亞 es2015.lv
7月-12月  盧森堡 eu2015lu.eu
2016年 1月-6月 T7  荷蘭 馬克·呂特 eu2016.nl
7月-12月  斯洛伐克 罗伯特·菲乔 eu2016.sk
2017 1月-6月  馬爾他 约瑟夫·穆斯卡特 eu2017.mt
7月-12月 T8  爱沙尼亚[b] 尤里·拉塔斯 eu2017.ee
2018 1月-6月  保加利亚 TBD eu2018bg.bg
7月-12月  奥地利 TBD TBD
2019 1月-6月 T9  羅馬尼亞 TBD TBD
7月-12月  芬兰 TBD TBD
2020 Jan–Jun  克罗地亚 TBD TBD
Jul-Dec T10  德国 TBD TBD
2021 Jan–Jun  葡萄牙 TBD TBD
Jul-Dec  斯洛維尼亞 TBD TBD
2022 Jan–Jun T11  法國 TBD TBD
Jul-Dec  捷克 TBD TBD
2023 Jan–Jun  瑞典 TBD TBD
Jul-Dec T12  西班牙 TBD TBD
2024 Jan–Jun  比利时 TBD TBD
Jul-Dec  匈牙利 TBD TBD
2025 Jan–Jun T13  波蘭 TBD TBD
Jul-Dec  丹麦 TBD TBD
2026 Jan–Jun  賽普勒斯 TBD TBD
Jul-Dec T14  愛爾蘭 TBD TBD
2027 Jan–Jun  立陶宛 TBD TBD
Jul-Dec  希腊 TBD TBD
2028 Jan–Jun T15  義大利 TBD TBD
Jul-Dec  拉脫維亞 TBD TBD
2029 Jan–Jun  盧森堡 TBD TBD
Jul-Dec T16  荷蘭 TBD TBD
2030 Jan–Jun  斯洛伐克 TBD TBD
Jul-Dec  馬爾他 TBD TBD

註解

  1. ^ 德國原定會在2006年繼任奧地利成為主席國,但由於大選在同期舉行而退位,由排在下一任的芬蘭接替。
  2. ^ 因應英國將於2019年退出歐盟,故取消英國的主席國安排,由排在下一任的愛沙尼亞接替。

參考文獻

  1. ^ Joseph Masciulli、Mikhail A. Molchanov、W. Andy Knight. The Ashgate Research Companion to Political Leadership. Ashgate Publishing, Ltd. 2009年: 第323頁. ISBN 0754671828 (英语). 
  2. ^ Poland to showcase its EU credentials in Brussels extravaganza. euobserver.com. 2010-06-08 [2010-08-05] (英语). 
  3. ^ Jacques Ziller. The European constitution, Volume 2004.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2005年: 第133頁. ISBN 9041123954 (英语). 
  4. ^ 4.0 4.1 4.2 The Trio of Presidencies of the Council of the European Union. 
  5. ^ The official website for the Polish Presidency of the EU Council. Polish Presidency of the EU Council. [2010-08-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25) (英语). 
  6. ^ .ie WHOIS lookup showing registration of eu2013.ie to Dept. Foreign Affairs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