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港珠澳大橋

坐标22°16′59″N 113°46′50″E / 22.28306°N 113.78056°E / 22.28306; 113.78056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49.130.131.86留言2018年10月20日 (六) 01:53 撤销SH6188讨论)的版本5170658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港珠澳大橋通车
中国大陆 香港 澳門——201年1月24日
大橋已通车
以当地时间计算
如发现倒数时间不准确,请点击此处刷新
港珠澳大橋
Hong Kong-Zhuhai-Macao Bridge
Ponte Hong Kong-Zhuhai-Macau
澳门附近的桥面
坐标22°16′59″N 113°46′50″E / 22.28306°N 113.78056°E / 22.28306; 113.78056
承載G4 京港澳高速G94 珠三角环线高速,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
跨越珠江口
地點西端:(西行線終點/東行線起點)
 澳門北區新城A區
 中国廣東省珠海市拱北
東端:(東行線終點/西行線起點)
 香港離島區香港國際機場人工島
设计参数
桥型28.525公里長的橋樑(斜拉橋
6,648米長的海底隧道
4座離岸人工島
全长49.968公里(31.049英里)
历史
設計师丹麥科威國際諮詢公司
上海市隧道工程軌道交通設計研究院
中交第四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
香港奧雅納工程顧問公司
开工日2009年12月15日
完工日2017年12月(珠海和澳門段)
2018年5月23日(香港段)兩者合龍
开通日2018年10月24日
统计
通行费小型客車:¥150
大型客車:¥200
穿梭巴士:¥300
普通貨車:¥60
貨櫃車:¥115
地圖
地图
大桥在广东、香港、澳门的位置

北京—港澳高速公路(香港—澳門段)
珠江三角洲地区环线高速公路(香港—澳門段)
  • 国家高速公路G4/G94
道路信息
建设方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科威公司[*]艾奕康中國交通建設公司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启用时间2009年12月15日(始建)
历史2018年10月24日(最近通車)
設施服務區:不适用[1]
主要连接道路
4处出口
公路系統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道

港珠澳大橋(英語:Hong Kong-Zhuhai-Macao Bridge;葡萄牙語:Ponte Hong Kong-Zhuhai-Macau)是連接香港大嶼山澳門半島廣東省珠海市的大型跨海通道,於2009年12月15日動工,2018年5月23日完工,10月24日通車;設計壽命為120年。現為世界上最長的沉管隧道及世界跨海距離最長的橋隧組合公路

港珠澳大橋全長近50公里,主桥全长约29.6公里。為桥隧結合結構,包括一条长约6.7公里的海底隧道及四個人工岛[2]。其中,海中橋隧主體工程(粵港分界線至珠海和澳門口岸段)由粵港澳三地共同出资建設;海中橋隧工程香港段(起自香港國際機場人工島,止於粵港分界線)由香港方面建设,三地口岸和連接線由三地各自建設[3]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是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广东省人民政府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举办的事业单位,主要承担大桥主体部分的建设、运营、维护和管理的组织实施等工作[4]

港珠澳大橋啟用後,穿梭香港、珠海、澳門三地的交通時間將銳減,行車時間僅需一小時左右,而且不需要再繞經虎门大桥;而港珠澳也會形成「一小時生活圈」。

歷史

興建大橋連接香港珠海的計劃構想最初在1983年由香港合和集團董事局主席胡應湘珠海市提出,當時稱為伶仃洋大橋[5],預算連接香港和珠海,由香港新界屯門爛角咀起始[6],經過內伶仃島淇澳島,到達珠海市金鼎,珠海甚至已經於其境內興建了大橋的一部份,即今天在珠海北端的淇澳大橋;這個構思在中國大陸的舊版地圖仍然可以見到。胡應湘所構思的跨海大橋打通香港西部和珠海,從而再連接番禺順德中山南海等地,將珠江三角洲的海運、河運、陸運及空運集中,讓香港成為珠三角的物流中心。不過,當時殖民地港英政府對興建這條跨海大橋沒太大興趣,構思最後不了了之[7]

後來香港青嶼幹線通車,胡應湘又提出香港應該善用青馬大橋等新落成的基礎建設;把大橋香港起點改為大嶼山,原伶仃洋大橋計劃擱置;並且逐步南移,加入澳門(單Y方案)和深圳市(雙Y方案)。

2003年開始,香港政府積極研究建設跨海大橋。在當年1月發表的《施政報告》中,董建華便提出興建連接香港與澳門和珠三角西部的大橋[8],其指出粵港兩地特別是和珠江三角洲特殊的地理和人文關係,歷經二十多年發展實際上已經形成一個相互依存、功能齊全的大型經濟區,而單個城市的力量相對單薄,故要加強與區內城市的優勢互補,進而提升香港在整個地區的競爭力和地位。[9]

這項大型建設計劃經過草擬與協商後,最後在2005年選擇了單Y方案,並且定名為港珠澳大橋[10]

經過多個月的協商,於2007年2月達成協議,各地政府部門設置自己的入境口岸,即「三地三檢」[11];由於採用「三地三檢」而非「一地三檢」,毋須興建原來計劃面積達2.62平方公里的人工島,所以工程總預算由500億大幅度地省減至約300億。

2009年3月13日,粵港澳三地政府比較原定计划提早兩個星期於珠海簽訂大橋主體工程初步設計合約。10月28日,國務院(中央人民政府)通過港珠澳大橋的可行性報告。12月15日,珠澳口岸人工岛填海工程开工仪式在珠海情侣南路东延长线一段举行[12],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出席并主持仪式。[13]

工程融資

港珠澳大橋原計劃採用公開招標形式,即民間興建營運後轉移模式的方案交由私人財團出資興建。大橋主體工程造價預計要762億元人民幣,差額由三地政府按以下比例補貼:香港佔50.2%、中國內地佔35.1%、澳門佔14.7%,但實際補貼金額則視乎招標結果。私人財團可營運大橋為期50年,期間可收取過橋費用,預計36年半可以收回成本[14]

其後,消息透露港珠澳大橋將不會採用BOT方式融資,改以3地政府全資興建[15]。最終在2008年8月5日,三地政府就融資問題達成共識,主體工程造價385.4億[16],其中中央决定出资投入项目建设,连同广东省的出资,内地合共出资70亿元人民币[2](佔三地政府出資44.5%),香港方出资67.5亿元人民币(佔三地政府出資42.9%)[17],而澳门则出资19.8亿元人民币(佔三地政府出資12.6%),餘下的58%資金(約200多億)則以貸款方式集資[18][19]。2009年5月22日香港立法會通過撥款港幣90億4,650萬元(按付款當日價格計算)予主橋的詳細設計和建造工程[20][21],預計分7年支付。

香港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於2011年10月表示,受到環保評估官司影響,香港段的工程受到阻延,為了追上進度,需要壓縮工程,估計造價因而上升65億港元[22],後來政府再要求立法會增撥485億。2011年11月18日,立法會財務委員會通過了建造港珠澳大橋的485億港元撥款,工程於2011年12月14日開始[23]。到2016年追加撥款通過後,港府已就工程「斩件式」获拨款合共1177亿元,当中不少属超支拨款[24]

招標工作

港珠澳大橋前期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共接獲3個聯營的投標書,各個聯合體分別由4-5家境內、外的資深橋樑設計諮詢公司所組成,合共15家公司參與競投。經專家評選後,已經選定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聯營為第一中標候選人。

該聯營的其他成員包括丹麥科威國際諮詢公司及上海市隧道工程軌道交通設計研究院,將主要負責海底隧道的設計工作;中交第四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主要負責人工島設計工作;香港奧雅納工程顧問公司將與公規院一起負責橋樑工程設計,同時奧雅納公司承擔了港珠澳大橋香港段工程的初步設計。聯合體過去曾參與杭州灣跨海大橋、香港昂船洲大橋深圳灣公路大橋等設計工作。

主橋(含海底隧道)工程總承建商亦為中國交建,與設計公司中標結果相若;其中,海底隧道部分由天津分公司負責興建。

设计规划

整体设计

䃟石灣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耗资约327亿元人民币,整体工程估计约700亿元。大桥全长为49,968米,主体工程“海中桥隧”长35,578米,包括5,664米海底隧道,设计寿命為120年,能夠抵抗8度地震、16级台风。在珠江口伶仃洋南北两侧分别有兩個離岸人工島,人工岛间通过海底隧道予以连接。大橋初期計畫的起點是香港大嶼山石灣[25],但最終方案改為在香港國際機場東部海面建築人工島以設立口岸,經過大澳以北海面並橫越珠江口,經過珠江口中心的海底隧道,最後抵達珠海及澳門口岸(珠澳口岸),分成兩端連接珠海拱北澳門東方明珠[26][27]

港珠澳大橋落成後,由香港駕駛至珠海及澳門,將會從4至5小時路程大幅縮減至約30分鐘。至2035年,預計每日有5萬至6萬車輛及每日23萬至25萬人次。人工島上除了檢查大樓外,亦會包括無人駕駛列車,用以接載旅客由檢查大樓至香港國際機場登機,港珠澳大橋的旅客到達香港後毋須入境,可以透過無人駕駛列車直接到達香港國際機場客運大樓。对于无法过境车辆,口岸附近将會设立停车场,另外亦有公共巴士接驳。[26]

人工岛

大桥仅计划单列的景观工程费用就高达5,000万元人民币。4大人工島(香港口岸、珠澳口岸及海底隧道東、西出入口人工島)具有標誌性及相關性,將是景觀設計考慮的重點。大橋工可報告中要求,每座人工島都將會成為集交通、管理、服務、救援及觀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運營中心,除了造型外,亦應該重視島區範圍內的綠化工程,在海景較美的地方設置“觀景平台”。[28]除人工岛之外,还设计了中华白海豚观赏区和海上观景平台。[26]

在珠海拱北湾南側的珠澳口岸人工島是大橋主體工程與珠海及澳門兩地的銜接中心,兩地對關口岸也設置在島上,投資達133.5億人民幣,設計中採用了砂、泥及土三種材料作為回填料。人工岛地面标高5米,填海后经過地基处理加固后,交工面标高4.5米,能夠防御珠江口300年一遇的洪潮。港珠澳大橋建成後,基於澳門道路網的交通承受能力限制,香港車輛將不能夠進入澳門。屆時人工島上將會設有兩座大型停車場,其中逾5,500個停車位供予境外車輛使用,另外有2,000個停車位設立於離境通道前,主要供予澳門車輛使用。[29]

根據2009年3月推出的計畫顯示,在香港國際機場東面將會興建一座面積約130公頃的人工島作為港珠澳大橋的出入境管制站,管制站將與深港兩地機場共用。口岸可以作為機場的延伸,以及接駁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港深機場的連接鐵路。人工島造價估計逾100億元,連同連接的公路,預計整個工程開支逾200億元。

2010年,開始填海建造人工島。

2011年9月11日,西人工島主體的結構工程完成;同年12月7日,東人工島主體的結構工程完成。[30]同年12月21日,人工島的主體外圍結構工程完成,預計於2012年年底將會陸續放入隧道預製管道。東人工島隨後會抽水及填沙,之後會進行隧道工程。當整體結構完成後,就可以放入預製管道,預計於2015年年底會完成兩個人工島的所有工程。[31][32]

海底沉管隧道最初原計劃引入荷蘭技術,大橋島隧工程總工程師林鳴想不到,荷蘭公司一開口就索取十五億元人民幣專利費。中方提出以三億元代價,荷蘭人公司不需要提供全部專利,只是把涉及工程最危險、中方最沒有把握的部分教會他們就可以。結果,計劃最終搁置,荷蘭公司還借機會,以歌曲暗示中国自行興建的話,要自求多福。經過四年研究,在沉管對接技術有新突破,而且港珠澳大橋海隧最後一節,只用了短短一日就完成對接[33]

開始興建的香港口岸人工島,可看到不浚挖式填海法所採用的鋼桶(2013年8月)。
興建中的海底隧道西出入口人工島。
興建中的海底隧道东出入口人工島。(2017年5月8日)
已经完工的东出入口人工島(2018年5月)

香港口岸

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地盤(2018年1月)

香港口岸上將會興建一座地標式旅檢大樓,由凱達環球及英國建築師理察·羅傑斯設計,承建商為禮頓俊和的聯營公司承建。大樓面積達9萬3千平方米,以「以人為本、融入自然」的概念興建,落成後以「三地三檢」的方式,每日可以為多達17萬名旅客人次處理出入境手續。香港口岸的設計最大特色為延綿起伏的波浪式屋頂設計,遠觀有如陸上揚波,及室內園林及空中橋樑等(而實際設計類似著名建築師黑川紀章設計之吉隆坡國際機場第一客運大樓)。旅檢大樓設備大量開啟式天窗,可以將自然光線引進離境大堂,亦可以於火災時將煙霧以自然誘導方式排出大樓外,使到旅客可以及時疏散。在旅客等候大堂上,所有出入境櫃枱均排成一線,目標為縮短辦理手續的時間,及避免阻礙職員的視線,以提升大堂的保安水平。

香港口岸造價逾304億港元,工程包括填海建成口岸人工島及興建島上的貨物及旅客檢查設施,包括旅檢大樓、X光檢查大樓、入境事務處香港海關辦公室[34]

不過香港媒體揭發旅檢大樓自2018年2月起受大雨及水管滲漏影響,出現多次嚴重漏水,片段更顯示地庫機房內的電掣櫃冒出黑煙。[35]路政署證實地庫出現漏水,但否認機電設施受影響。[36]

澳門及珠海口岸

港珠澳大橋的澳門口岸與珠海口岸均設於澳門新城區A東面的珠澳人工島上,澳門口岸位於珠澳人工島南面,佔地面積約75公頃,口岸主要工程包括一座旅檢大樓,總建築面積達169,498平方米;7層高境內車庫樓,總建築面積177,825平方米;7層高境外車庫樓,建築總面積168,951平方米;面積約20萬平方米的市政道路,以及建築面積達4.5萬平方米的配套設施。[37]澳門行政長官崔世安在立法會答問會上表示,政府跨部門工作小組已定期召開會議,為大橋營運做好準備,在大橋的澳門口岸管理區,設有境內和境外停車場,其中澳門一方有3000個輕型汽車車位和2000個電單車車位。[38]若以大橋所限的最高時速100公里行駛,約半小時就能由澳門人工島口岸到達香港人工島口岸。[39]待港珠澳大橋工程完工後,同時會新增澳門新城區A區區內用作連接港珠澳大橋口岸人工島至澳門半島友誼圓形地的主幹道路。

桥梁

橋樑总长约23公里,按照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行車速度每小時100公里。桥梁工程于2012年6月全面展开,划分为5个工程合约进行施工。桥梁由非通航孔桥和通航孔桥相连组成,通航孔桥共有3座斜拉桥,自东向西依次是:青洲航道桥、江海直达航道桥、九州航道桥[40]

香港國際機場附近远见港珠澳大桥香港段的建设(2015年6月)
从珠海九洲港附近远见港珠澳大桥珠海段的建设进度(2014年5月)
从澳门至深圳蛇口客船上拍摄的青洲航道桥主桥(2018年3月)

其中,青洲航道桥主跨458米,为3座斜拉桥中最长[40],采用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全桥采用半漂浮体系,索塔采用双柱门形框架塔,塔高163米,共设有14对斜拉索。桥下通航等级为1万吨级,净空高度42米,有效通航宽度318米。于2016年4月12日合龙[41][42]。整体造型及断面形式除了满足抗风及抗震等要求外,将會充分考虑景观效果。估算興建費用為9億5千2百萬元,每平方米造價達31,300元,在大橋所有區段橋樑中最為昂貴。

橋面

香港段橋面的行車線採用右上左落(靠右行)安排,將有別於香港本地的左上右落(靠左行)的習慣。香港運輸及房屋局副秘書長(運輸)羅翠薇解釋這樣安排的原因是大橋及香港連接路的交接點是一段時速100公里的快速公路,採用右上左落的行車安排為恰當及能有效並順暢地達到轉線安排,同時保障駕駛者和乘客安全。橋面上會有清晰界線,提示駕駛者即將進入的範圍屬於哪一地方,路面也有指示,好讓駕駛人士順暢自然地轉換到另一個駕駛模式,以便司機適應[43][44]

如大橋上發生意外,會依屬地原則處理,如車輛處於中國內地水域上的橋段,便須遵守中國內地法律;如意外發生在香港橋段,就採用香港法律[45][46]。港珠澳三地政府設通報機制應對突發事故[45]。大橋上也設有緊急通訊設備,包括裝有閉路電視[43]

香港連接線

港珠澳大橋跨沙螺灣段(2018年9月18日)

港珠澳大橋香港連接線毗鄰全球最繁忙機場之一的香港國際機場,由沿機場東岸1.6公里長的地面道路、1公里長的觀景山隧道和約9.4公里長的高架橋組成。高架橋設計成180米的特大跨度,遠離北大嶼山生態敏感地區的同時,亦與機場南跑道和政府飛行服務隊總部保持距離,減少工程和車輛行駛對機埸及飛行服務隊運作和附近碼頭的影響[47]。在北大嶼山一段設計成離水面和陸地較高之高架橋直接跨過沙螺灣,以避免觸及極具保育價值的沙螺灣古跡遺址一帶陸地[48]

珠海連接線

港珠澳大橋珠海連接線於2012年7月開始動工;東起自珠澳口岸人工島,在拱北口岸和澳門關閘之間地底穿過,西行止於洪灣,與西部沿海高速公路月環至南屏支線延長線連接,路線總長13.43公里[49]

收费标准

2009年前香港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郑汝桦称,按融资安排三地政府希望尽量调低过桥的收费。如私家车每程估计收100元人民币,货车为200元,甚至更低。但强调最终的收费标准在收费通车前3个月才确定并公布。[26]

2017年12月21日,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召开港珠澳大桥收费标准听证会。

听证方案一:私家车、出租车150元/车.次,穿梭巴士、过境巴士450元/车.次,货柜车115元/车.次,普通货车60元/车.次。

听证方案二:私家车、出租车150元/车.次,穿梭巴士450元/车.次,过境巴士200元/车.次,货柜车115元/车.次,普通货车60元/车.次。[50]

两个方案的区别在于过境巴士的收费标准。

至於粵港澳三地政府早前聯合公開招標大橋口岸穿梭巴士服務,文件指穿梭巴士收費每程大橋通行費預計達200至450元人民幣,即約234至526港元,以穿梭巴士每車45名乘客計算,每名乘客通行費需繳付約5至12港元。確切收費將由三地政府審視獲選營辦商的建議車費再作核定,但投入營運的首12個月不得調整票價。[51]

2018年8月23日,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港珠澳大桥收费站车辆通行费收费标准确定为:小型客车(私家车、出租车)150元/车次,大型客车(过境巴士)200元/车次,穿梭巴士300元/车次,普通货车60元/车次,货柜车115元/车次,收费标准以人民币结算。

接駁交通

廣東港珠澳大橋穿梭巴士有限公司將會經營港珠澳大橋穿梭巴士服務,穿梭巴士路線分為兩條,一條來往香港口岸人工島至珠海口岸,票價日間65港元、 深宵70元;另一條來往香港口岸人工島至澳門口岸。繁忙時間5分鐘一班,非繁忙時間10至15分鐘一班[52][53][54],通宵時段15至30分鐘一班[55][56]。通車初期有120架巴士服務,當中100架為瑞典品牌的斯堪尼亞K250UB單層巴士,20架為德國品牌的猛獅A95雙層巴士,不設企位,車程約40分鐘。預計每日最高載客量96,000人次。巴士不會進入香港或澳門境內,乘客須下車在當地口岸辦理出入境手續,再轉乘相關接駁交通工具前往香港或澳門市區[55][56]

三個口岸的售票站會發售穿梭巴士車票,旅客可以現金、電子形式或透過旅行社購買。車票不實行實名制[55][56]

香港口岸

各區來往香港國際機場機場A線巴士將會繞經香港口岸。另會開設B線巴士專線小巴路線。

香港口岸接駁交通列表
巴士
專線小巴

澳門口岸

大橋開通後,將會有澳門輕軌巴士和酒店巴士提供接駁服務。

澳门口岸接駁交通列表
巴士
路線號 起訖點 收費(以澳門幣計算) 服務時間
現金 澳門通
101X 港珠澳大橋邊檢大樓 ↺ 亞馬喇前地 6 4 24小時
102X 港珠澳大橋邊檢大樓 ↺ 賽馬會 07:00-23:00

珠海口岸

珠海口岸接駁交通列表

效益

由於港珠澳關係千絲萬縷,三地學者專家試圖先從民間層面研究及找出最符合三地長遠發展的建橋方案。港珠澳大橋不僅涉及香港內部商業大集團的利益,而且還牽涉到粵港澳三地政府的未來發展規劃及長遠利益。

港珠澳大橋建成後,由香港來往珠海、澳門、廣東沿海城市只需要幾十分鐘,比較現時繞道虎門大橋和廣深兩高速公路可以大幅度地縮減逾3小時。有研究顯示;香港四大支柱行業——金融業、貿易物流業、工商專業及支援業、旅遊業,將可擴展市場至珠三角西部地區;此區域經濟也會影響廣西海南雲南貴州四川等省份。大橋的落實興建及啟用將為香港、澳門及珠三角地區造就更多建築及運輸行業的職位。

香港

香港政府對計劃由最初的冷淡到後來的支持。大橋建成後,將會方便香港工業家到達珠江西岸投資開設工廠,亦對日益衰退的貨運業帶來好處,[57]惟民間意見不一,包括環境保護問題,由於大橋連接北大嶼山公路的高架橋支線計劃通過東涌北岸沿海一帶,對北大嶼山新市鎮沿海一帶屋苑,包括海堤灣畔藍天海岸映灣園以及東涌東新發展區的居民帶來相當大的影響,包括空氣污染等等,同時通車後所帶來的交通方便和東涌市區的急速發展,亦使上述屋苑的樓價大幅升值,近數年來這些屋苑平均呎價不斷創新高,基本上已經超過一萬港元以上。[58]

香港政府在2008年提交立法會的文件指出,當時估算大橋車流量在通車初期每日有9,200-14,000架次,其中3,650至3,900架次為往來香港至澳門;至2035年,日總車流量可達到35,700至49,200架次,其中10,200至10,550架次為往來香港至澳門。載客流量方面,可從通車初期每日37,000往來澳門人次,增至2035年80,000往來澳門人次。[59]

2016年,港珠澳三地政府重新評估後,估計2030年大橋日車流量有29,000架次,客流量12.6萬人,2037年兩個數字分別42,000架次及17.5萬人,較2008年首次評估低四分一,港府把下跌歸咎於深中通道和跨境道路運輸業萎縮。[60][61]

澳門

大橋建成後,將會加強澳門已經極為發達的博彩業,對於計劃,澳門政府表示全力支持,並且認為來往香港及澳門的交通時間可以大幅度地減省,方便交通。然而亦是因為同樣理由,客流可能會不選擇在澳門住宿,故此對澳門的酒店業存在潛藏的負面影響。

珠江三角洲

自從1997年虎門大橋通車之後,珠江口兩岸一直沒有新的大橋動工,面對日益增多的車流量,虎門大橋早已不堪重負,塞車成為常態。然而由於港珠澳大橋的提出,使得深中通道、虎門二橋都被延緩。直到2008年,《珠三角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 2020)》國務院批覆后,虎門二橋深中通道才得以陸續開始建設。[62]

港珠澳大橋建成後,能夠方便香港與珠三角西岸城市的聯繫,方便香港商人到達珠三角西岸投資實業,從而平衡珠三角東西兩岸發展。另外一方面,廣州市作為廣東的省會,一直是廣東省的政治、經濟及文化的中心,以及為其最重要的交通樞紐。由于大桥舍弃双“Y”方案,深圳将會无法從港珠澳大桥計劃获得任何直接收益,有人認為珠江西岸的货物将會因為交通便利,而大量分流到香港。唯由於當初與深圳共用的雙Y方案被否決,深圳決定興建深中通道,連接深圳與中山,港珠澳大橋的效益無可避免被分薄。[63][64]

爭議

不斷超支

港珠澳大橋原定2016年底完工,但卻出現嚴重延誤及超支。造價由原先估計762億港元大幅超支至2017年估計的1177億港元。[65]

混凝土壓力報告造假

香港廉政公署於2017年5月16日展開代號「綠田園」的行動,拘捕受土木工程拓展署委託進行混凝土測試的的承辦商「嘉科工程顧問有限公司」的兩名高層人員及19名職員,指他們在港珠澳大橋工程中涉嫌貪污,並向土木工程拓展署呈交虛假石屎壓力測試報告。19名前實驗室職員被廉政公署落案起訴,分兩案審訊。其中一宗案件的被告為嘉科工程顧問前工地實驗室技術員黃國堯(61歲),他承認兩項使用虛假文書罪,於2017年12月1日在屯門法院被判監禁8個月。[66][67]

工業傷亡意外

港珠澳大橋工程自動工以來,除被揭超支及工程延誤外,更多次發生嚴重傷亡意外。直至2017年3月,工程共釀成10人死亡,逾600人受傷,被形容為「血淚大橋」[68]和「一橋功成白骨枯」[69]。立法會議員和工會質疑政府監管不力,未嚴格按法例懲罰違例僱主和未做好職業安全健康工作。在通車前,有工業傷亡權益會人員、部分立法會議員和建築地盤職工總會代表到大橋香港接線的一處橋墩點哀和獻花,並提出設立紀念碑,以肯定及尊重工人的貢獻,並讓市民瞭解工業意外的嚴重性和重視職業安全[69][70]

  • 2012年10月25日10时半,工人在人工岛地盘以「大钢筒」方式填海,事发时有一临时工作台突然下坠2米,怀疑有工料倒下,且在坠落时工人撞倒硬物,當場壓斃1名58歲的工人,另外14人受傷,當中2人危殆,2人嚴重。[71]
  • 2014年7月23日,一名男工人在躉船上搬運喉管時墮海身亡。[71]
  • 2014年9月9日,一名男工人處理淤泥時,意外從躉船上墮海身亡。[72]
  • 2014年10月19日凌晨2時19分,一名男工在機場赤鱲角南路地盤內離地約15米的橋墩工作台工作,一部搭建在橋墩的架橋機因吊運組件時懷疑不勝負荷,架橋機扯斷工作台,男工墮地死亡。[73]
  • 2014年12月12日,一名挖泥機手首次在大橋工程附近香港口岸人工島上開工操作挖泥機,地盤地面疑因風浪大而搖擺不定,他與挖泥機一併墮海,沉在海牀一夜,由消防蛙人撈起時已死亡。[74]
  • 2015年4月7日,一名機械工程公司股東,於興建中的海底隧道工程地盤駕駛一部重型吊臂機期間,被鬆脫墮下的吊鈎連鋼纜擊斃。[74]
  • 2016年4月23日,一名35歲泰籍外勞,在人工島高約15米的橋躉工作時,身上安全帶連圍欄急墜,連人帶欄墜海死亡。[75]
  • 2017年3月29日,港珠澳大橋發生嚴重工業意外,造成2死3傷。位於大橋下的一個懸掛式工作台的帆布索帶突然斷裂,三名在工作台的南亞裔工人隨工作台飛墮入海,帆布索带同时飞弹桥面,抽擊另外兩名南亞裔工人,令兩人跌入海中。[76]
  • 2017年5月5日傍晚6時許,一名36歲工人在赤鱲角人工島為發電機進行維修時,懷疑搶火燒着旁邊油桶引發火警,事主手腳被燒傷,送院後情況危殆。[77]
  • 2017年5月25日上午9時28分,人工島B1區一名35歲男工人從高處墮下,送院時清醒,及後情況危殆。[78][79]

節目探討

2017年8月7日,香港電台節目《鏗鏘集》以「工傷之後」為題,描述港珠澳大橋工業意外中,部份工人和家屬仍然受到司法過程和各部門緩慢的處理手法困擾着,已經飽受難受與辛苦,反問當時的承辦商和政府部門為何一拖再拖。節目也探討責任誰屬。節目播出後,在香港電台網站裏的《鏗鏘集》專欄中介紹了「工傷之後」。[80]

人工島防波堤疑出現飄移及沉降

港珠澳大橋東人工島(2017年5月)
隧道東人工島由大石組成的防波堤部分範圍邊緣參差不齊,疑被海水「沖散」(2018年7月)

香港口岸人工島填海地被報章報道出現飄移及沉降[81][82]

2018年4月3日,「UAVHongKong 香港無人機航拍會」facebook群組[83]內有網民分享航拍照片,發現隧道東人工島由大石組成的防波堤部分範圍邊緣參差不齊,疑被海水「沖散」。

大橋管理局發言人在4月4日發聲明澄清,認為相片可能是「觀感上、視覺上的錯覺」,是刻意隨意擺放[84]。《文滙報》直指《蘋果日報》造謠,質疑拍攝相片的網友非工程界專業人士[85]。同月6日,香港特首林鄭月娥指:工程穩妥是一件具科學驗證的事,要看專家論證,勿以個別照片質疑它的設計[86]。同月9日,路政署表示此人工島設計是用三百年一遇[87][88]的水位及風浪作為標準。同月10日,路政署長鍾錦華會見傳媒解釋事件,強調防波堤和「定點隨機安放」的弱波石現况與施工圖脗合,沒需要修補,強調防波堤設計具科學性、合理性及安全性。不過工程師質疑說法,同時批評政府未有提供施工圖、水流數據等資料,未能說服市民解答疑團[89]

土木工程師倪學仁對管理局的解說提出數點質疑,指出:一、萬宜水庫的水波塊重量為25公噸,此人工島只有5公噸;二、浮箱隧道連接人工島的地方是刻意放輕的水波塊在上,避免下面承載力有限、荷載不能過大[90]的隧道沉陷。而颱風天鴿並非史上最強颱風,能夠經歷天鴿的考驗並不代表安全。若水波塊骨牌效應一併移走,隧道有機會往上浮、裂開及進水,情況變成進退維谷,屬結構性安全問題。倪建議兩邊加建堤壩以防超強颱風[91]。蘇耀坤指,如果扭工字塊不夠高[92]、最後防線擋波牆被沖毀,海水可能覆蓋人工島,甚至沖進隧道[93][94]。倪估計:5噸扭工字塊最多可抵抗4[95]

行車方向

港珠澳大橋將以右上左落為行車方向,有別於港澳兩地左上右落的習慣 [43]。有民眾質疑港珠澳三地有兩地以左上右落為標準,為何要遷就一地而使用右上左落,官員則指該路段位於中國大陸水域,故行大陸法律,包括行車方向、汽車保險等規例,然而早已落成的深港西部通道落馬洲大橋等位於中國大陸水域路段亦採用左上右落,有關說法備受質疑。香港政府更為此修例制定該路段以相反方向行駛,惹起爭議。

時間表

  • 1983年:首次提出興建「香港珠海跨海大橋」方案。
  • 1989年:珠海公佈「伶仃洋大橋」計劃。
  • 1993年:中共珠海市委書記梁廣大提出了興建伶仃洋跨海大橋的方案。
  • 1997年:伶仃洋跨海大橋方案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
  • 2001年1月:淇澳大橋建成通車。
  • 2002年:中共廣東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歐廣源表示要修建深圳到珠海隧道。
  • 2002年11月:國務院總理朱鎔基訪港,表示支持興建港珠澳大橋。
  • 2003年7月中:廣東省人大常委表示支持興建港珠澳大橋。
  • 2003年7月底:曾蔭權專程前往北京商討興建港珠澳大橋計劃。
  • 2006年中:深圳提出要興建深中大橋(深圳至中山)。一般人認為是港珠澳大橋捨棄“雙Y方案”,不和深圳連接後,无法解决深圳连接珠江西岸的需求,深圳另求的替代方案。
  • 2007年2月:落實採用「三地三檢」政策。
  • 2007年5月初:開始在海底進行磡探工程。
  • 2007年8月2日:香港行政長官曾蔭權粵港聯席會議第十次會議的記者會上指出現階段餘下「三地三檢」的選址以及融資的問題。
  • 2008年2月28日:三地政府已就融資問題達成共識。
  • 2008年8月5日:三地政府正式宣佈採用三地政府融資方式。
  • 2009年3月13日:三地政府以及中標的聯營公司,在珠海就大橋主體工程初步設計簽約[96]
  • 2009年5月22日香港立法會財委會通過撥款港幣90億4,650萬元(按付款當日價格計算)予主橋的詳細設計和建造工程
  • 2009年12月15日:港珠澳大橋動工興建,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主持動工儀式,儀式在珠海舉行,港珠澳大橋管理局揭牌儀式和其他合同簽約儀式也一併舉行[97]。開工點是港珠澳大橋珠澳口岸人工島填海工程。[98]
  • 2010年1月[99]:在香港,東涌一名老婦取得法律援助後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司法覆核,挑戰港珠澳大橋香港段的環境影響評估報告。
  • 2011年4月18日:香港高等法院判決環境保護署署長敗訴,指環評報告未有比較大橋興建前後空氣污染程度的變化,違反《環境影響評估條例》的要求及其立法宗旨,決定撤銷對工程批出的環境許可證。[100]港珠澳大橋香港段工程被迫延遲動工。
  • 2011年9月27日:香港高等法院上訴庭判決環境保護署署長上訴得直。香港政府表示由於司法覆核及上訴期間的工程價格上升及要改變施工方法以趕上原定完工日期,預計香港段工程費用將增加約65億港元。[101]另外,提出司法覆核的東涌老婦在接受香港傳媒訪問時,表示她本來無意打官司,是其他人叫她打官司,她說不知道會牽連到那麼多人失掉工作,心裡感到很不安樂,但又強調自己並非扯線公仔給人利用。[102][103]公民党余若薇則在专栏撰文反驳,港珠澳大桥工程延误並非因为司法复核,因为法庭根本沒有向政府颁发工程禁制令,而且在政府首次败诉亦早有报导指出港珠澳大桥工程延误是由於「工程须与內地协调,以及需要就大屿山以北的大小磨刀进行额外的海岸公园初步研究」。[104]而政府在2011年2月提交立法会的文件亦指出,大桥施工前工作延误15个月的原因是「內地顾问需要较长时间对物理模型做出调整」,而大桥香港口岸‭ –‭ 详细‬设计及工地勘测工作延误5個月,則是因为「需要額外时间进行香港口岸国际概念设计比赛,然后再就上盖建筑进行详细设计」,均与司法复核無关。[105]
  • 2011年11月18日:香港立法會財務委員會以35票贊成、3票反對,通過了建造港珠澳大橋相關工程的486億港元撥款。其中興建人工島佔304億3,390 萬元;香港接線161億8,990 萬元;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屯門西繞道的詳細設計、工地勘測及前期工程佔19億960萬元[106]
  • 2011年12月14日:港珠澳大橋香港段工程正式動工。[107][108][109]
  • 2012年5月25日:立法會財委會通過增加88 億5,730萬元元以興建香港接線,即由161億8,990萬元增至250億4,720萬元。[110][111]
  • 2012年7月31日:港珠澳大橋珠海連接線項目正式開工,計劃於2016年底與港珠澳大橋同步建成通車。
  • 2012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中国青年报社中国高校传媒联盟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华青年精英基金会组织了全国大学生训练营港珠澳大桥站),来自香港、澳门及内地19所高校的20个大学生记者,深入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建设一线,走访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的建设者,还接受了为期6天的新闻业务培训,为第一批走进港珠澳大桥建设工程的大学生。
  • 2013年5月3日:港珠澳大橋第一節隧道沉管工程開始,巨型沉管從位於香港以南的珠海桂山島的製造基地運輸前往大橋在海上的工程施展位置。港珠澳大橋全長約50公里,其中6公里為海底隧道,沉管隧道由33條沉管節連接而成,每節闊37米,有6條行車線及1條逃生通道[112]
  • 2013年11月:港珠澳大橋長6.7公里的主橋海底隧道部分興建中,主橋海底隧道由33個巨型預製混凝土沉管管節組合而成,每個管節的頂面面積相等於一個標準足球場;預計於2016年竣工[113]
  • 2014年4月15日:開始整體吊裝一段近3000噸重的鋼製橋面,長度超過130米,寬度約33米。同時將挑戰中國海上橋段吊裝最大、技術最難的記錄。[114]
  • 2015年2月:觀景山隧道工程將近完成,而赤鱲角機場旁人工島已經建成。
  • 2015年9月:雖人工島已經建成,但媒體報導人工島工程其中一部分移位約6至7米,相信在2016年也不能完成工程。
  • 2015年11月26日:香港路政署深夜發新聞稿交代工程延誤,最新估算港珠澳大橋香港段最快需在2017年底完工[115]。路政署署長劉家強解釋,工程延誤由不同因素導致,例如物料供應不足,天氣惡劣而被迫暫停工程等,主要是前2013年曾經出現填海用的大型石塊供應不穩而致。[116]
  • 2015年12月,觀景山隧道東西邊雙向行車道的出入口已經打通,其連接的橋樑地基大致完成。
  • 2016年6月29日凌晨0点45分:港珠澳大桥主体桥梁成功合龙[117]
  • 2016年7月18日:港珠澳大橋最新完工日期延至2017年底,香港口岸人工島亦被揭發出現「飄移」,大橋另一端的澳門段工程進度亦堪憂,其中澳門珠海口岸人工島與澳門半島的接駁點、新城填海區A區(下稱新城A區)因填海用沙中斷供應,未能如期於2015年底竣工。[118]
  • 2016年9月27日:港珠澳大桥主体桥梁正式贯通[119]
  • 2017年4月10日: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最后一项控制性工程,拱北隧道全隧贯通,标志着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主体工程实现全线贯通。[120]
  • 2017年4月13日:路政署表示,全長12公里、連接港珠澳大橋主橋與香港口岸的香港接線,將於本月內全線貫通,標誌着大橋香港段工程一個重要里程碑。[121]
  • 2017年5月2日:最後一節隧道接頭完成對接,標誌著主體工程全線貫通。
  • 2017年5月:香港廉政公署早前收到大桥工程涉及造假的举报,经初步调查后,懷疑有人涉嫌为大桥香港段工程进行水泥物料测试时伪造化验报告。5月23日發新聞稿表示,5月16日展開代號名為「綠田園」拘捕行動,拘捕21名土木工程拓展署涉事承判商人員,涉嫌貪污並向土木工程拓展署呈交虛假混凝土壓力測試報告,騙過當局[122]。5月25日,港府發展局運輸及房屋局、土木工程拓展署、路政署跨部門交代事件,懷疑有人未在規定時限內測試混凝土,事後調整測試器材的時間,不過認為這對測試結果影響不大,對混凝土質量沒有實質影響[123]
  • 2017年6月5日:香港路政署署長鍾錦華表示,上周收到土木工程拓展署懷疑作假的測試報告,在210個可疑測試報告中,有159個涉及結構位置,位置散佈在橋樑、隧道、地底或水底下的樁柱等。路政署已就當中13個結構位置進行「打石屎槍」測試作比對,全部結果達標[124]
  • 2017年6月6日左右,香港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表示,政府會特別為全長9.4公里的香港接線高架橋進行全面負重荷載測試(comprehensive load test),合標準後才會通車[125][126]
  • 2017年7月7日:港珠澳大桥隧道段貫通,標誌着大橋主橋(內地段)全線貫通[127]
  • 2017年10月起:港珠澳大橋香港接線高架橋段開始進行荷載測試,測試工序包括安排1輛200噸重卡車和6輛各重30噸卡車,總重量380噸測試車組停留於橋跨中段最少2分鐘,再由工作人員測量橋面垂直位移。然後駛離測試車組,再檢查垂直位移復原數值。測試在次年1月11日全部完成,全部橋面符合設計承載要求[128]
  • 2017年11月15日:110千伏人工岛输变电工程竣工投产[129],通信、照明和監控等系統開始有電力供應[130]
  • 2017年12月18日:港珠澳大橋澳門口岸舉行點亮儀式,標誌着澳門口岸整體項目基本完工並達到通車條件。[131]
  • 2017年12月24日:新华社報導國家級建設港珠澳大橋創造外海築島的“中國速度”,使用221天完成兩人工島築島的世界工程記錄,縮短工期超過2年,並實現了綠色施工,又形容大橋是「中國乃至當今世界規模最大、標準最高、最具挑戰性的跨海橋樑工程,被譽為橋樑界的‘珠穆朗瑪峰’」[132]
  • 2017年12月25日:大橋首次進行亮燈測試,橋塔亮起紅、綠、藍及紫四種顏色[133]
  • 2018年1月:有媒体报道,将于3月18日举行首届港珠澳大桥马拉松。由于此次赛事线路由港珠澳大桥主桥高架桥出发,跑至主桥西人工岛折返,因此报名此次赛事不需要办理通行证[134]。不過賽事最終未能成功協調及達成共識而「難產」。[135]
  • 2018年1月20日:香港路政署宣佈港珠澳大橋香港接線鋪裝路面和道路設施的工程順利完工,餘下工程包括最後安裝及測試交通管理和監察系統以及其他配套設施的收尾工作[48]。負重荷載測試 結果顯示 高架橋符合設計的安全標準[136]
  • 2018年2月6日:港珠澳大桥工程主体工程交付验收[137]
  • 2018年3月15日凌晨零時:珠澳口岸人工島澳門口岸管理區正式交付予澳門使用[138][139][140][141]
  • 2018年4月15日:有媒體報道港方口岸旅檢大樓出現嚴重漏水,雨水滲進地庫電機房、電掣櫃有冒煙情況[142]。7月3日路政署回覆指據顧問公司駐工地工程人員紀錄,因部分地下管線在穿線後未有及時封好,致雨水滲漏,已迅速處理並修補有關管道,近日大雨過後,該署巡查已無發現明顯滲水情形[143]
  • 2018年5月28日:香港方面開始接受「封閉道路通行許可證」申請,持有使用大橋的兩地牌或中港車牌私家車配額人士可以向運輸署申請[144]
  • 2018年6月13日:澳門方面開始接受跨境私家車配額申請,個人及公司配額各300個,申請者須為澳門永久性居民[145][146][147]
  • 2018年9月28日–30日:三地舉行聯合試運行。
  • 2018年10月23日:在珠海舉行開通儀式,并于次日早上9时正式通车[148][149]。預計中共中央總書記、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習近平會作為主禮嘉賓出席通車儀式,中国政府也考虑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或主管港澳事务的副总理韩正出席大桥通车仪式[150]

參見

参考文献

  1. ^ 港珠澳大橋跨界通行政策已敲定. 《紫荊》、香港新聞網. 2018-09-30 [2018-10-01]. 
  2. ^ 2.0 2.1 建設發展辦公室. www.gdi.gov.mo. [2017-12-27]. 
  3. ^ 大桥简介 -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 www.hzmb.org. [2017-12-27]. 
  4. ^ 管理局简介. 港珠澳大橋管理局. [2018-06-07]. 
  5. ^ 广东新闻:进程 港珠澳大桥:珠江西岸的廿年狂想. Southcn.com. 2003-08-07 [2017-06-02]. 
  6. ^ 5. 后海灣海岸公路. 規劃署. [2011-11-03]. 
  7. ^ 史檔facebook專頁. 珠澳大橋構思源於上世紀?. 2018-05-01 (粵語). 
  8. ^ 西部大橋. 《2003年香港政府施政報告》. 2003年1月. 
  9. ^ 加快珠三角經濟融合 方向和目標. 《2003年香港政府施政報告》. 2003年1月. 
  10. ^ 新闻阅读. Ghdi.com.cn. [2017-06-02]. 
  11. ^ 港珠澳大橋確定三地三檢. 大紀元時報. 2007-02-02. 
  12. ^ 港珠澳大橋項目正式啟動.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 建設發展辦公室. 2009-12-15. 
  13. ^ 李克强出席港珠澳大桥开工活动并宣布工程开工.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来源:新华社. 2009-12-15. 
  14. ^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談港珠澳大橋(答問部分)(只有中文) ,香港特區政府新聞公報,2008年2月28日
  15. ^ 2008年7月30日,《東方日報》,港珠澳橋三地政府全資建
  16. ^ 港珠澳大桥最新进展 港珠澳大桥效果图 港珠澳大桥简介. Bm.szhk.com. [2017-06-02]. 
  17. ^ 全以人民幣計算
  18. ^ 工務小組委員會討論文件 PWSC(2009-10)17 (PDF). [2017-06-02]. 
  19. ^ 2008年8月5日,ON.CC即時新聞
  20. ^ 港珠澳大橋 - 主橋撥款資助 (PDF). 香港立法會. 2009-05-06 [2010-03-29]. 
  21. ^ 財務委員會2009年5月22日(星期五)下午4時30分舉行的會議決定的紀錄. 香港立法會. [2010-03-29]. 
  22. ^ 港珠澳橋造價勁增65億 《星島日報》 2011年10月27日
  23. ^ 香港立法会通过485亿港元兴建港珠澳大桥拨款. News.qq.com. [2017-06-02]. 
  24. ^ 黃雅盈, 甄挺良,. 港珠澳大橋千億工程超支無底洞 港府或需再付50億港元公帑填氹. 香港01. [2017-12-27] (英语). 
  25. ^ 原字為「
  26. ^ 26.0 26.1 26.2 26.3 港珠澳大桥15日动工 寿命120年可抗8级地震_新闻_腾讯网. news.qq.com. 
  27. ^ 大桥将采用最高建设标准,抗震达8度(地震烈度). Gd.gov.cn. [2017-06-02]. 
  28. ^ 港珠澳大橋將定位為“世上傑出工程之一”. Chinareviewnews.com. [2017-06-02]. 
  29. ^ 為分流港珠澳大橋 澳門擬興建第四條跨海通道[永久失效連結] 2009年 12月 22日 14:49 中國窗 香港商報
  30. ^ 港珠澳大橋人工島結構完工 《明報》 2011年12月7日
  31. ^ 兩人工島完成外圍結構工程 《星島日報》 2011年12月21日
  32. ^ 港珠澳大橋兩個人工島的島壁工程今日完成
  33. ^ 中國工程師力拼荷蘭建橋公司. 星島日報. 2017-10-18.
  34. ^ 「陸上揚波」迎港珠澳大橋 《東方日報》 2013年3月18日
  35. ^ 【港珠澳大橋】水柱沖刷電機房電掣櫃冒煙 路政署:機件過熱與漏水無關. 蘋果日報. 2018-07-04 [2018-07-26]. 
  36. ^ 【港珠澳大橋】地庫機房水浸 停電或影響抽水泵 路政署:會研究. 香港01. 2018-07-25 [2018-07-26]. 
  37. ^ 港珠澳橋澳門口岸 內地官媒指今年除夕通關. on.cc. 
  38. ^ 澳門消息:配合港珠澳橋通車 開展相關建設. on.cc. 
  39. ^ 澳門消息:大橋通車 半粒鐘往返港澳人工島. on.cc. 
  40. ^ 40.0 40.1 港珠澳大桥及香港相关工程项目通讯(2013-05) (PDF). 路政署. 2013-05. 
  41. ^ 港珠澳大桥主桥最大跨径航道桥合龙 跨1150米. 凤凰网. 2016-04-12. 
  42. ^ 熊佳焰 成宝刚. 港珠澳大桥青洲航道桥顺利“合龙”. 凤凰网. 2016-04-12. 
  43. ^ 43.0 43.1 43.2 港珠澳大橋 「右上左落」行車. 星島日報. 2017-05-13. 
  44. ^ 運房局提修例 港珠澳橋香港段連接路跟內地「右上左落. 明報. 2017-02-20 [2017-02-22]. 
  45. ^ 45.0 45.1 港珠澳大橋按屬地執法 三地設通報機制應對事故. 香港01. 2017-05-12. 
  46. ^ 港珠澳大橋倘現緊急救援 三地各自處理範圍內意外. 香港電台. 2018-07-11. 
  47. ^ 港珠澳大橋香港接線完工 全部橋樑符承載能力要求. 無綫新聞. 2018-01-20 (粵語). 
  48. ^ 48.0 48.1 港珠澳橋香港接線路面工程竣工.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18-01-20. 
  49. ^ 存档副本. [2014-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27). 
  50. ^ 信息来源:价格管理处.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召开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车辆通行费收费标准听证会的通告. 2017-12-06. 
  51. ^ 三地共識冀壓低港珠澳橋費 私家車收百五元. 東方日報 (香港). 2017-06-19 [2017-06-20]. 
  52. ^ 港珠澳橋穿梭巴士票價$80. 蘋果日報 (香港). 2018-03-30. 
  53. ^ 港珠澳大橋穿梭巴票價敲定 港赴珠單程65港元. topick.hket.com. 2018-03-29. 
  54. ^ 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至香港口岸巴士單程80港元 比坐船平64%. 香港01. 2018-03-29. 
  55. ^ 55.0 55.1 55.2 港珠澳大橋24小時穿梭巴士往來三地 繁忙時間少於5分鐘一班. 香港01. 2018-05-26. 
  56. ^ 56.0 56.1 56.2 港珠澳大橋通車 將設廿四小時穿梭巴. 星島日報. 2018-05-27. 
  57. ^ 港珠澳大橋帶來兩個好處 是時候尋找優質工業股[永久失效連結]曾淵滄 2009年12月16日
  58. ^ 公民黨對港珠澳大橋、口岸設施及屯門至赤臘角連接路環境評估報告的意見[永久失效連結]香港公民黨新聞稿 (3/9/2009)
  59. ^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 討論文件 港珠澳大橋 (PDF). 立法會CB(1)1520/07-08(01)號文件 交通事務委員會. 2008-05-16. 
  60. ^ 報道指新估算客量將降25% 運房局稱因深中通道. 香港01. 2018-06-18. 
  61. ^ 港珠澳橋新估算 客量降1/4 政府稱主因深中通道 議員質疑高鐵三跑啟用後更差. 明報. 2018-06-18. 
  62. ^ 文過是非 - 虎门大桥为何堵得这么惨?珠江口交通瓶颈20年之怪现状. 
  63. ^ 港珠澳橋 對港是禍是福?. 信報. 
  64. ^ 黎廣德:港珠澳大橋:永遠的負資產. 明報. 2016-02-02. 
  65. ^ 香港01 - 港珠澳大橋千億工程超支無底洞 港府或需再付50億港元公帑填氹
  66. ^ 黃雅盈、鄭秋玲、黃靜薇. 【港珠澳大橋】石屎壓力報告疑造假涉6大疑團 1年前政府已知?. 香港01. 2017-05-23. 
  67. ^ 港珠澳橋石屎造假 前職員用假文書囚8個月. 東方日報. 2017-12-01. 
  68. ^ 大橋至今釀6死18傷. 蘋果日報 (香港). 2015-04-08 [2015-04-08] (中文(繁體)). 
  69. ^ 69.0 69.1 20工友命喪港珠澳大橋工程 議員工會橋躉獻花默哀「一橋功成白骨枯」. 蘋果日報. 2018-10-19. 
  70. ^ 累計廿名工友殉職 工權會白花悼亡魂 倡建紀念碑. 香港01. 2018-10-19. 
  71. ^ 71.0 71.1 工人墮海 命喪港珠澳人工島. 文匯報. 2014-07-24 [2017-05-27]. 
  72. ^ 躉船邊如廁 工人失足浸死. 蘋果日報. 2014-09-10 [2017-05-27]. 
  73. ^ 數十噸重組件扯甩吊機 港珠澳橋塌工作台一死. 頭條日報. 2014-10-20 [2017-05-27]. 
  74. ^ 74.0 74.1 港珠澳橋工程 半年四奪命意外. 蘋果日報. 2014-12-14 [2014-12-14]. 
  75. ^ 港珠澳橋血淚工程四年奪八命. 東方日報. 2016-04-24 [2016-04-24]. 
  76. ^ 安全帶成奪命索 一人臨危解扣逃命 港珠澳橋塌工作台 墮海三人一死一失蹤. 星島日報. 2017-03-30 [2017-03-30]. 
  77. ^ 港珠澳大橋工人燒傷命危. 蘋果日報. 2017-05-06 [2017-05-07]. 
  78. ^ 港珠澳大橋工傷 工人高處墮下命危. 蘋果日報. 2017-05-25 [2017-05-27]. 
  79. ^ 【港珠澳大橋再有工傷】人工島地盤出意外 男工8米高台墮下送院. 香港01. 2017-05-25 [2017-05-27]. 
  80. ^ 鏗鏘集-工傷之後 2017-08-07
  81. ^ 人工島鋼筒80倍速沉降 恐壓斷隧道. 東方日報. 2018-01-02.
  82. ^ 大橋防波堤還要防政治波浪. std.stheadline.com. 
  83. ^ 航拍揭大橋人工島防波堤似狗牙 前土力處長憂被沖散. on.cc. 
  84. ^ 港珠澳橋東人工島防波堤疑沖散 大橋管理局:錯覺. am730. 2018-04-04 [2018-04-04]. 
  85. ^ 《蘋果》造謠「崩堤」 - 香港文匯網. news.wenweipo.com. 
  86. ^ 881903.com 商業電台 - 林鄭月娥指外界勿以個別照片質疑港珠澳大橋設計. 881903.com. 
  87. ^ 內地文獻稱 可擋三百年一遇波浪. Apple Daily 蘋果日報. 
  88. ^ 881903.com 商業電台 - 路政署指港珠澳大橋人工島防波堤設計採用相當高標準. 881903.com. 
  89. ^ 路政署長:防波堤設計合理 非冲散 工程師促公開數據 質疑島頭弱波石防船撞說法. 明報. 2018-04-10 [2018-04-10]. 
  90. ^ 港珠澳大橋局:隨機擺放石墩,特殊處理 - 經濟通 ET Net. www.etnet.com.hk. 
  91. ^ 港珠澳人工島疑崩堤,森哥、傑斯烽煙專家拆千億世界級一海浮石睇唔島?!((風波裏的茶杯p1-2-06042018))ss 22:57. YouTube.com. 
  92. ^ 鍾錦華認防波堤較低影響效能 惟擋波牆可填補不足|852郵報. post852.com. 2018-04-12. 
  93. ^ 本月水位最低日子弱波石已近沒頂 工程師質疑無法防波恐侵蝕結構|852郵報. post852.com. 2018-04-12. 
  94. ^ 工程師指扭工字塊不夠高 擋波牆沖毀水位或覆蓋人工島 - RTHK. rthk.hk. 
  95. ^ 港珠澳橋防波堤爭議 擺放方法關鍵. skypost.ulifestyle.com.hk. 2018-04-13. 
  96. ^ 港珠澳大橋明簽約. News.sina.com.hk. [2017-06-02]. 
  97. ^ 港珠澳大橋主橋 2009年12月15日由李克強副總理主禮的大橋開工典禮在珠海舉行. 港珠澳大橋香港相關工程項目網站. 
  98. ^ 特別發展項目 港珠澳大橋. 建設發展辦公室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 
  99. ^ 立法會十五題:港珠澳大橋環評報告裁決對工程項目的影響. 新聞公報. 2011-06-22. 
  100. ^ ''Chu Yee Wah v Director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CAL 9/2010. Legalref.judiciary.gov.hk. [2017-06-02]. 
  101. ^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談港珠澳大橋環評司法覆核的上訴裁決(一),新聞公報,2011年9月27日。
  102. ^ Account Suspended. Hkdailynews.com.hk. [2017-06-02]. [永久失效連結]
  103. ^ 《公民黨喪天良 朱婆被呃變傻婆》,大公網,2011年9月28日。
  104. ^ [1]《屈得就屈》,余若薇,雅虎新聞專欄《讚彈》,2011年11月24日
  105. ^ [2]《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 香港建造業人力方面的最新情況》,2011年2月22日討論文件CB(1)1308/10-11(05)
  106. ^ 財務委員會討論文件 FCR(2011-12)48 (PDF). [2017-06-02]. 
  107. ^ 港珠澳橋港口岸動工 《星島日報》 2011年12月15日
  108. ^ 港珠澳大橋終動工 《明報》 2011年12月15日
  109. ^ 港珠澳橋香港口岸動工 《東方日報》 2011年12月15日
  110. ^ 財務委員會討論文件 FCR(2012-13)27 (PDF). [2017-06-02]. 
  111. ^ 港珠澳大橋建費漲價料破千億元. 經濟日報. 2012-05-04. 
  112. ^ 港珠澳大橋開始第一節隧道沉管工程. Yahoo!新聞. 
  113. ^ 港珠澳大橋已沉放五個管節. 東方日報. 2013-11-27. 
  114. ^ 港珠澳大桥将整体吊装3000吨钢制桥面. 中國日報網. 2014-04-15. 
  115. ^ 港珠澳大橋香港段2017年底完工 邱誠武稱沒隱瞞. 香港電台. 2015年11月26日. 
  116. ^ 劉家強:2017年底港珠澳大橋香港段可達致通車條件. 香港電台. 2015-11-27. 
  117. ^ 22.9公里历时七年 港珠澳大桥主体桥梁成功合龙. 腾讯网. 2016-06-29. 
  118. ^ 港珠澳橋澳門段進度差 人工島屢停工恐難趕及通車 工程師促拍板臨時橋. 明報. 2016-07-18 [2016-07-21]. 
  119. ^ 港珠澳大桥主体桥梁贯通:全球最长 抗八级地震. 腾讯网. 2016-09-28. 
  120. ^ 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主体工程全线贯通. 中新网. 2017-04-10. 
  121. ^ 港珠澳大橋香港接線月內貫通.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17-04-13. 
  122. ^ 港珠澳橋石屎化驗涉造假 廉署拘21人疑2015年已違規. 蘋果日報. 2017-05-23 [2017-05-23]. 
  123. ^ 短片:港珠澳橋醜聞】政府跨部門交代事件 疑有人修改石屎測試時間 但對質量沒實質影響. 明報. 2017-05-25 (中文(香港)). 
  124. ^ 【短片:港珠澳石屎涉造假】路政署:210個石屎測試報告疑造假 159個位於結構位置. 明報. 2017-06-05 (粵語). 
  125. ^ 港珠澳大橋203問題石屎樣本八成屬結構部位. news.memehk.com. 
  126. ^ 港珠澳橋造假磚樣本 八成涉結構位 分散接線口岸連接路 將取芯測試. 明報加東網. 2017-06-06. 
  127. ^ 歷時8年!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今全線貫通. 香港經濟日報中國頻道. 2017-07-07. 
  128. ^ 港珠澳大橋香港接線 - 高架橋段負重荷載測試. 港珠澳大橋 - 香港工程項目網站. 2018-01. 
  129. ^ 港珠澳大桥正式通电!35千伏高压线穿6.7公里海底隧道. 搜狐. 2017-11-17. 
  130. ^ 港珠澳橋正式通電 設三地兼容電子收費系統. 東網. 2017-12-10. 
  131. ^ 港珠澳大橋澳門口岸正式亮相. 南方都市報. 2017年12月19日. 
  132. ^ 港珠澳大橋創造外海築島“中國速度”. 新华网. 2017-12-24. 
  133. ^ 港珠澳主橋首次亮燈測試. 香港文匯報. 2017-12-26. 
  134. ^ 港珠澳大桥马拉松真的要来了!1月15日开启报名. 新浪综合. 2018-01-11. 
  135. ^ 港珠澳大橋馬拉松可報名?網傳賽事已「難產」. 力報. 2018-01-15 [2018-02-06]. 
  136. ^ 港珠澳橋接線通過負重測試. Apple Daily 蘋果日報. 
  137. ^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将于2月6日交付验收. 中国新闻网. 2018-02-04. 
  138. ^ 有片!本澳接手港珠澳大橋澳門口岸 人工島連接新城A區及澳門半島, 力報, 2018-03-15 (中文(澳門)) 
  139. ^ 港珠澳大橋珠澳人工島澳門口岸交付澳門使用. 新城電台. 2018-03-15 (中文(香港)). 
  140. ^ 澳門接管港珠澳大橋澳門口岸管理區. 信報財經新聞. 2018-03-15 (中文(香港)). 
  141. ^ 港珠澳大桥珠澳人工岛澳门口岸正式交付澳门. 人民網. 2018-03-15 (中文(中国大陆)). 
  142. ^ 旅檢大樓「豆腐渣」 4月漏水6月冷氣掣櫃過熱冒煙. 香港01. 2018-07-03. 
  143. ^ 路政署回應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旅檢大樓地庫漏水事件(附圖). 香港政府新聞公報. 2018-07-03. 
  144. ^ 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未啟用 分階段發使用許可證. 香港01. 2018-05-26. 
  145. ^ 交通局即日起接受申請往來港澳私家車常規配額. 澳門電台. 2018-06-13. 
  146. ^ 澳門即日起接受港珠澳大橋跨境私家車配額申請. 新浪網. 2018-06-13. 
  147. ^ 港珠澳大橋港澳跨境私家車澳門配額 接受申請. 無綫新聞. 2018-06-13. 
  148. ^ 港珠澳大桥将于24日上午9时正式通车. 新华网. 2018-10-20. 
  149. ^ 陳帆:港珠澳大橋下周三上午9時正式通車營運.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 2018-10-19 [2018-10-19] (粵語). 
  150. ^ 港珠澳大桥24日通车 港媒曝习近平或出席揭幕式. 多维新闻. 2018-10-19 [2018-10-20].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