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颖作品列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胡志穎的作品書目
發行
當代藝術作品 68
中國書畫作品 17
篆刻作品 4
詩歌作品 7
胡志穎的作品書目
發行
文學理論 8
藝術與人文研究 27
書畫篆刻研究 8

本列表列举中國藝術家胡志穎已刊行的作品与著作。

胡志穎出版專著5部,3本藝術作品集,1本文學理論,1本藝術理論。胡志穎的創作涉及繪畫裝置觀念行為藝術影像等視覺藝術,[1][2][3][4]以及詩歌、小說等文學[5][6]形式,70多項發行。早年中國傳統繪畫書法篆刻的基礎研究,[2]20多項發行。其他學術研究50多項發行。[7][8][9][10]

當代藝術作品[编辑]

胡志穎的當代藝術作品
標題 年份 出版社/機構 學科/類別
青燈黃卷,影像,28分49秒(Green Light and Yellow Volume, video)[11]
《要有書》(LET THERE BE BOOKS)2019年12月22日-2020年1月11日在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展覽(重慶[12][13]
2020年 四川美術出版社(成都 影像
造化之外(1)、(2),漂亮的女間諜,室内UFO(1)、(2),等裝置
2018年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展覽[14]:32-35[15]
2018年 《畫廊》雜誌社(廣州
嶺南美術出版社(廣州)
裝置行為藝術
《造化之外》(1)(Beyond the Creation
(2018年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裝置)
《外交辭令》(Beyond the Creation
(2017年在紐約Dia博物館的裝置)
《為什麼是蟾蜍? 》(1)(Why Is It A Toad?
(2017年10月15日在紐約Dia博物館的行為裝置)
(載《幸存者》詩刊2018年第四期)[16]
2018年 《幸存者》詩刊
幸存者詩刊社(北京)
裝置,行為藝術
沒有電影(1)、(2),為什麼是蟾蜍?(2),等裝置
2018年在紐約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展覽[14]:32-35[15]
2018年 《畫廊》雜誌社(廣州)
嶺南美術出版社(廣州)
裝置行為藝術
饑渴的綿羊(1)、(2),幾何學冥想(1)、(2),等裝置
2018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修道院分館展覽[14]:32-35[15]
2018年 《畫廊》雜誌社(廣州)
嶺南美術出版社(廣州)
裝置
繪畫作品《堂吉訶德》、《基督蒙難》等系列
(載《幸存者》詩刊2018年第四期封面和内頁)[17]
2018年 《幸存者》詩刊
幸存者詩刊社(北京)
繪畫
廢除死刑,無法重新獲得童年,等裝置
2018年在紐約新當代藝術博物館展覽[14]:32-35[15]
2018年 《畫廊》雜誌社(廣州)
嶺南美術出版社(廣州)
裝置
為什麼是蟾蜍?(1),詞與物,外交辭令,等裝置
2017年在紐約Dia:比肯博物館展覽[14]:32-35[15]
2018年 《畫廊》雜誌社(廣州)
嶺南美術出版社(廣州)
裝置行為藝術
Pine Bush藝術沙龍
沙龍藝術交流[18]
2017年 《油畫》(紐約
CANVAS, New York
繪畫裝置影像
安徒生童話,裝置,綜合媒介
The Hans Christian Andersen's Fairy Tales
2016年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展覽
2016, Installation, Mixed Media, New York Museum of Modern Art
[19]:56-57[20]
2017年 《畫廊》雜誌社(廣州)
嶺南美術出版社(廣州)
裝置
《方程式》系列,《白月》系列,《內典錄》系列等
刊登文章《體驗與超驗的的交響——再談胡志穎的藝術》(Symphony of Experience and Transcendence--About Hu Zhiying's Art)(楊衛撰)[19]:36-43[21]
2017年 《畫廊》雜誌社(廣州)
嶺南美術出版社(廣州)
繪畫
藝術家檔案》系列,《哲學家檔案》系列,《音樂家檔案》系列,《內典錄》系列等
刊登文章《確定與不確定的彼岸——胡志穎的藝術精神的求索之路》(The Other World between Certainty and Uncertainty--Hu Zhiying's Quest Journey of Artistic Spirit)(胡斌撰)[19]:44-51[22]
2017年 《畫廊》雜誌社(廣州)
嶺南美術出版社(廣州)
繪畫
《人馬記》系列繪畫,《玫瑰之名》系列繪畫,《堂吉訶德》系列繪畫,《藝術家檔案》系列繪畫,《安徒生童話》裝置
刊登文章《體驗與超驗的的交響——再談胡志穎的藝術》(Symphony of Experience and Transcendence--About Hu Zhiying's Art)(楊衛撰)[23]
2017年 《絕對雜誌》(北京)
絕對傳媒有限公司(北京)
繪畫,裝置
堂吉訶德先生的手電筒》裝置
刊登文章《孤獨行者的自由》(Freedom of A Lonely Passenger)(高名潞撰)[19]:52-55
2017年 《畫廊》雜誌社(廣州)
嶺南美術出版社(廣州)
裝置
《宗教》系列,《堂吉訶德》系列等
刊登《胡志穎訪談:自由與拯救的視覺場域》(The Visual Space of Freedom and Salvation--Interview with Hu Zhiying[19]
2017年 《畫廊》雜誌社(廣州)
嶺南美術出版社(廣州)
繪畫
體驗超驗:胡志穎藝術1987-2017(個展)
Experience and Transcendence: Hu Zhiying's Art 1987-2017[24]
發佈在廣州53美術館舉辦展覽預告新聞[25]
2017年 《廣州文藝地圖》雜誌社(廣州) 繪畫,裝置,影像
展覽預告新聞
體驗超驗:胡志穎藝術1987-2017(個展)
Experience and Transcendence: Hu Zhiying's Art 1987-2017[24]
發佈在廣州53美術館舉辦展覽的開幕報導[26][27]
2017年 廣州日報》社
廣州日報報業集團(廣州)
繪畫,裝置,影像
展覽開幕報導
未來世界(封三)[28] 2016年 中西詩歌雜誌社(廣州)
澳門基金會(澳門
繪畫
《天使》系列繪畫,《三位一體——仙花,神女,聖徒》,《白月》,《基督蒙難》系列繪畫,《基督復活》系列繪畫,《偽望遠鏡》、《世紀遺恨錄》裝置等
刊登美國批評家埃德·麥科馬克(Ed McCormack)文章《當代繪畫之多元文化的時代精神》

[29]

2016年 《北美生活》(加拿大) 繪畫,裝置
《基督復活》之二
獲紐約2015年國際“曝光獎”(Won the THE EXPOSURE AWARD, New York[30][16]
2015年 紐約2015年國際“曝光獎”
THE EXPOSURE AWARD (New York)
繪畫
未曾呈現的聲音(2013年第55屆威尼斯雙年展·平行展)
Voice of the Unseen
(中英對照)
(王林主編)[31][32][33][34]
2013年 德國古橋出版社(ALTE BRÜCKE VERLAG) 繪畫,裝置行為藝術影像,文章,資料
藝術·前沿——當代藝術邀請展
ART-FRONTIER Contemporary Art Exhibition
(彭鋒、楊衛主編)[35]
(中英對照)[36][37]
2012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北京市人民政府(聯合出版)
繪畫,裝置,行為藝術,影像,文章,資料
內典錄之四
發佈在北京牆美術館舉辦《在幻象鎖鏈的彼岸——胡志穎繪畫1989-2009》(20年回顧展)個展預告[38][39]
2010年6月 《美國藝術》雜誌社(紐約)
Art in America Magazine (New York)
繪畫
《在幻象鎖鏈的彼岸——胡志穎繪畫1989-2009》(20年回顧展)
發佈在北京牆美術館舉辦《在幻象鎖鏈的彼岸——胡志穎繪畫1989-2009》(20年回顧展)個展展覽新聞[40][32][41]
2010年 《美術觀察》雜誌社
中國藝術研究院(北京)
展覽新聞
重造培根——女子角鬥(三聯),大昭寺印象(局部),文字之一
刊登美國批評家、策展人羅賓·佩卡姆(Robin Peckham)的研究文章《胡志穎,“大尾象”的第五位成員?》[42][43]
2010年 《藝術界》雜誌社
安徽省文聯(合肥)
繪畫
《原子》等系列作品
刊登美國批評家、策展人羅賓·佩卡姆(Robin Peckham)訪談《胡志穎藝術中形式的含義、個人宗教與培根問題》 [44][45][46]
2010年 《世界文化》雜誌社
天津外國語大學天津
繪畫
內典錄之二(封面),女子角鬥系列作品等
刊載鮑棟文章《胡志穎的崇高美學》 [47]
2010年 《詩林》雜誌社(深圳
哈爾濱文藝雜誌社(哈爾濱
繪畫
內典錄之四(刊物封面),天風海雨(局部),天文之一,文字之一,等系列作品
刊載訪談錄《十問·胡志穎》[48][49][50]
2010年 《東方藝術·大家》雜誌社
今日美術館北京
繪畫
天文之一
獲德國萊比錫“2010國際棕櫚藝術獎”之“成就獎”(Won the Merit Award of the International Palm Art Award 2010, Leipzig, Germany)[51][32]
2010年 2010國際棕櫚藝術獎(德國萊比錫
Merit Award of the International Palm Art Award 2010 (Leipzig, Germany)
繪畫
內典錄之四(刊物封面)[52][53] 2010年 《藝術時代》雜誌社
中國當代藝術基金會(香港)
繪畫
天文II
刊登紐約批評家亞當·唐納德(Adam Donald)的評介文章[4]
2009年 《紐約藝術雜誌》(紐約)
NY Art Magazine (New York)
繪畫
《天風海雨》水墨作品,《性愛文明》油畫作品等
刊載《無常與放任研討會紀要》(吳鴻、鄒躍進、楊衛、鮑棟、賈方舟、高嶺等批評家參加)[54][55]
2009年 《世界藝術》雜誌社
世界文化藝術出版社(北京)
繪畫
《天風海雨》,《內典錄》和《文字》系列作品
法國著名收藏家迪迪埃·赫希(Didier Hirsch)文章《一位非傳統的個人主義藝術家:論胡志穎》發表[3][56]
2009年 《北方美術》雜誌社
天津美術學院天津
繪畫
內典錄之二[57][58] 2009年 《藝術地圖》雜誌社
北京中源文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繪畫
重造培根——蝙蝠玫瑰
刊登作品,同時報導“無常與放任”展覽[59][58]
2009年 Hi藝術雜誌社(北京) 繪畫
內典錄之四[60][58] 2009年 《ART 概》雜誌社
北京國際文化藝術沙龍
繪畫
內典錄之二
發佈《無常與放任——胡志穎·黃少垠繪畫展》新聞[61][58]
2009年 《庫藝術》雜誌社
中國藝術出版社(北京)
繪畫,裝置
天文II[62] 2009年 《紐約國際藝術博覽會報》
New York International Art Fair News Paper (New York)
繪畫
文字之三
發佈《無常與放任——胡志穎·黃少垠繪畫展》預告[63][64]
2009年 《藝術北京指南》雜誌社
北京文化發展基金會(北京)
繪畫
內典錄之一(刊物封底)[65] 2009年 《藝術時代》雜誌社
中國當代藝術基金會(香港)
繪畫
胡志穎藝術展覽(個展)
發佈在紐約國際美術館舉辦展覽新聞[66][32]
2009年 《美術觀察》雜誌社
中國藝術研究院(北京)
展覽新聞
《內典錄之二》[54] 2009年 《世界藝術》雜誌社
世界文化藝術出版社(北京)
繪畫
胡志穎藝術展覽(個展)
發佈在紐約國際美術館舉辦展覽新聞[67]
2009年 《美國藝術》雜誌社(紐約)
Art in America Magazine (New York)
展覽新聞,繪畫
天文Ⅰ[68] 2009年 《畫廊指南》雜誌社(紐約)
Gallery Guide Magazine (New York)
繪畫
《天文Ⅰ》、《重造培根——女子角鬥》等作品
美國著名批評家邁科馬克(Ed McCormack)文章《中國畫家胡志穎以培根贏得聲望》發表[69][70]
2008年 畫廊與工作室雜誌社(紐約)
Gallery & Studio Magazine (New York)
繪畫
廣州站——廣東當代藝術特展》(廣東美術館
《廣東美術大事記》文章以及發佈在廣東美術館舉辦展覽的開幕報導[71]
2008年 信息時報》社
廣州日報報業集團(廣州)
展覽開幕報導,美術大事記
天文,內典錄,文字,等系列作品[72] 2006年 《北方美術》雜誌社
天津美術學院天津
繪畫
內典錄之四[73] 2006年 《中國美術教育》雜誌社(北京)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北京)
繪畫
《五·一己巳》、《內典錄》、《天文》、《數學》等五件繪畫作品[74] 2003年 香港銀河出版社(香港) 繪畫
《偽望遠鏡》裝置作品
《新中國美術文獻博物館》,第七卷第1704頁,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1[75]
2001年 黑龍江教育出版社哈爾濱 裝置
《陰陽界》(生命世系圖)、《古董》、《浪子與火》、《盆中魚》、《眼對眼——仿彼得》等五件油畫作品
載《中國當代高等美術院校實力派教師油畫教學對話》(下)(高校教材)[76]
2000年 河北美術出版社(石家莊 繪畫
內典錄之三 [77] 1999年 《中華文化畫報》社
中國藝術研究院主辦
文化藝術出版社(北京)
繪畫
《數學》等五件繪畫作品
專文《文化權力的無常——解讀胡志穎》(王璜生撰)評介[78]
1997年 江蘇美術出版社(南京 繪畫
《文字》等二件繪畫作品[79] 1997年 油畫(CANVAS)出版社
荷蘭阿姆斯特丹
繪畫
《天文》等六件繪畫作品
展覽畫冊《今日中國!》(CHINA NOW!)(日文版)[80]
1997年 日本東京 繪畫
《天文》等六件繪畫作品
展覽畫冊《今日中國!》(CHINA NOW!)(德文版)[81]
1996年 李特曼文化計劃出版
瑞士巴塞爾
繪畫
十五個當代中國藝術家畫室(China-Aktuelles aus 15 Ateliers
專文《慕尼黑:十五個當代中國藝術家畫室》(楊青撰)評介在德國展覽情況[82]
1996年 《藝術界》雜誌社
安徽省文聯(合肥)
繪畫
天文Ⅲ
《十五個當代中國藝術家畫室》(China-Aktuelles aus 15 Ateliers[83][84]:62
1996年 漢戲劇出版社(德國慕尼黑) 繪畫
《山水》系列作品四幅
德國科隆路德維希博物館收藏[85][70]:226
1996年 路德維希博物館德國科隆
Ludwig Museum (Cologne, Germany)
繪畫
《1994Ⅱ》等作品[86] 1996年 《美術觀察》雜誌社
中國藝術研究院(北京)
繪畫
《無題》等作品
作品和評論載《中國當代美術家圖鑑》[87]
1995年 京華出版社(北京) 繪畫
《偽望遠鏡》裝置作品
《江蘇畫刊》專文《論九十年代前期的中國綜合材料與裝置藝術》(張晴撰)評介[88]
1993年 江蘇美術出版社(南京 裝置
《鈔票》等作品
拼貼作品載《當代藝術》叢書第五輯[89]
1993年 湖南美術出版社(長沙) 繪畫,拼貼
《文字》、《偽望遠鏡》繪畫、裝置等作品
介紹“大尾象,聯合藝術展”[90][91]
1993年 湖南美術出版社(長沙) 繪畫,裝置
紅白黑之一,紅白黑之三(局部),自畫像,拼貼 No.5,山水之一
油畫,水墨,拼貼等作品載《畫家》(第16輯)[92]
1991年 湖南美術出版社(長沙) 繪畫,拼貼,雕塑

當代藝術作品集[编辑]

胡志穎的藝術作品集
標題 年份 出版社/機構 學科/類別
體驗與超驗:胡志穎藝術1987-2017
Experience and Transcendence: Hu Zhiying's Art 1987-2017
(中英對照)
楊衛、胡斌主編
回顧胡志穎1987年至2017年這30年的的繪畫、裝置、影像、觀念藝術和文學等作品,以及美術史家、批評家、策展人、學者的研究文章,並附資料[8]
2017年 中國文藝家出版社(香港
China Artists Publishing House, Hong Kong
繪畫,裝置,影像,文章,資料
胡志穎作品集
A Collection of Works by Hu Zhiying
(中英對照)
蒐集了胡志穎的繪畫、裝置、觀念等作品和相關資料,以及中外藝術批評家、美術史家、策展人、收藏家、學者的研究文章[32][70]
2011年 海風出版社(福州
Haifeng Publishing House, Fuzhou
繪畫,裝置,文章,資料,年表
在幻象鎖鏈的彼岸——胡志穎繪畫1989-2009
Beyond the Chains of Illusion— Hu Zhiying's Paintings 1989-2009
(中英對照)
鮑棟編
介紹胡志穎1989年到2009年這20年的繪畫作品和文章,其中附有文字圖片資料和國內外批評家、策展人、學者的評論文章[1][93]
2010年 中國環球文化出版社(香港
China Global Culture Publishing House, Hong Kong
繪畫,裝置,文章,資料,年表

中國書畫作品[编辑]

胡志穎的中國書畫作品
標題 年份 出版社/機構 學科/類別
松竹梅三君子
《流光溢彩——暨南大學珍藏繪畫作品集》 [94]
2018年 暨南大學出版社(廣州) 中國畫
《母與子》等(6幅,其中一幅做封面)[95] 2016年 中西詩歌雜誌社(廣州)
澳門基金會(澳門
中國畫
書法
為《中西詩歌》題字[96]
2015年 中西詩歌雜誌社(廣州)
澳門基金會(澳門)
書法
《自書詩》(真書)[97] 2009年 《書藝》雜誌社(廣州)
嶺南美術出版社(廣州)
書法
岩石山花
《丹青流芳——迎奧運名家書畫作品集》 [98]
2008年 線裝書局(北京) 中國畫
《西部狂野》之二,《素月流天》,《高原人》
《墨花禮贊——美術界百名中國畫名家作品》[99]
2007年 《美術界》雜誌社(廣西南寧
廣西美術出版社(南寧)
中國畫
《九言對聯》(金文書法)[100] 1999年 《書藝》雜誌社(廣州)
嶺南美術出版社(廣州)
書法
中國當代書法邀請展
應邀出任組委和評委並展出作品[101]
1991年 浙江人民出版社杭州 書法
中國·當代書法展(廣州)
應邀出任組委和評委並展出作品[102]
1991年 深圳原野股份有限公司
嶺南美術出版社(廣州)
書法
《自撰七言對聯》(篆書)
刻碑立於《三清山碑林》[103][85]
1987年 江西省人民政府 書法,碑刻
書法作品
《唐詩三百首四體書法藝術叢書》字帖[104]
1987年 黑龍江朝鮮民族出版社(哈爾濱 書法
書法作品
獲“首屆全國書法篆刻比賽黃鶴獎”書法佳作獎[105][85]
1986年 書法報社(湖北武漢 書法
自撰對聯《瑞鶴高翥邈雲漢,神龍倒傾瀉瓊瑰》書法一件
刻碑立於黃河南岸《黃河碑林》 [106][107][85]
1986年 鄭州市人民政府 書法,碑刻
插畫
《魯迅在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插圖)[108]
1986年 《信江》文學社(上饒
江西省上饒地區文聯(上饒)
繪畫
美術作品
獲“江西省文藝創作評獎(1978-1984)”二等獎[109]
1984年 江西省人民政府南昌 美術
河南洛陽牡丹櫻花筆會 [110] 1983年 河南洛陽牡丹櫻花筆會組委會
河南省洛陽市人民政府
書法
從小愛讀馬列書
《江西省“六一國際兒童節”少年兒童美術展覽》作品選登 [111]
1975年 江西省人民政府(南昌)
江西日報社(南昌)
中國畫

篆刻作品[编辑]

胡志穎的篆刻作品
標題 年份 出版社/機構 學科/類別
《文采風流》等二件篆刻
西泠印社首屆全國篆刻作品評展作品選》[112]
1987年 西泠印社出版社(杭州 篆刻
《長醉如醒》、《國泰民安》等篆刻
《中國現代中青年書法篆刻家作品集》[113]
1985年 中國展望出版公司(北京) 篆刻
《书画宜人》篆刻作品
獲“首屆全國篆刻徵稿評比”優秀作品獎[114]
1983年 上海書畫出版社(上海 篆刻
《慶祝六一國際兒童節》(印文) [115] 1974年 江西日報社(南昌) 篆刻

詩歌作品[编辑]

胡志穎的詩歌作品
標題 年份 出版社/機構 學科/類別
四氧化三鐵,HIV煙草花葉,亞硫酸氫鈉,南越天高等(8首)[116] 2020年 第三說詩社(福建漳州 現代詩歌
廣州八風物
以意識寫作流技巧描寫“ 羊城八景”[6][117]
2019年 中西詩歌雜誌社(廣州)
澳門基金會(澳門)
現代詩歌
分子式系列(4首)[118] 2019年 中西詩歌雜誌社(廣州)
澳門基金會(澳門)
現代詩歌
英文的“自殺”,觸電的狐狸,三個星期的海洋,瑯離因山,玫瑰之名,媽媽,湖泊,白山,從岜沙到馬賽馬拉的長途旅行,綠色原野,幽光,你的臀部,兔子的心,魔鬼的影子等(20首)[119][120] 2018年 幸存者詩刊社(北京) 現代詩歌
太平洋兩岸斷句(6首)[121] 2017年 中西詩歌雜誌社(廣州)
澳門基金會(澳門)
現代詩歌
綠色原野,幽光[122] 2015年 《知山詩刊》
知山詩社(四川成都
現代詩歌
[123] 2015年 中西詩歌雜誌社(廣州)
澳門基金會(澳門)
現代詩歌

文學理論[编辑]

文學理論專著[编辑]

胡志穎的文學理論專著
標題 年份 出版社/機構 學科/類別
文學彼岸性研究——中國古典文學彼岸性問題的文化哲學闡釋
On the Paramitality in Literature
此書從比較文學和比較詩學的層面研究中國古典文學,將其比較于西方文學,發現其中彼岸性(Paramitality)終極問題(文學彼岸性理論),從文化哲學的角度闡釋此命題。解析作為一種獨特方式而存在的先天和內在的彼岸性;揭示古漢語楚辭漢賦、六朝駢文幾類韻文文本的一種神話性存在方式的觀念和形式因由。[124]
2003年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 比較文學,比較詩學,哲學
胡志穎文學理論
標題 年份 出版社/機構 學科/類別
從宇宙觀照到人生徹悟[125] 2005年 《新文學》雜誌社
大象出版社(鄭州
比较文学,比較诗学哲學
漢語言文字的效能與彼岸性表達[126] 2002年 《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暨南大學(廣州) 比較文學,比較詩學,哲學
中國語言文字訓導機制之於彼岸性表達[127][128] 2002年 《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華南師範大學(廣州) 比較文學,比較詩學,哲學
直觀彼岸性事態要論[129][130] 2002年 《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華南理工大學(廣州) 比較文學,比較詩學,哲學
《實驗》(“殘酷戲劇”劇本)
英國保羅·埃布萊曼“殘酷戲劇”劇本代表作,翻譯(並附評論),包加仁校[131]
2001年 《外國文藝》雜誌社
上海譯文出版社上海
文學翻譯
“形式”的邏輯——評英國保羅·埃布萊曼的劇本《實驗》[132] 2001年 《上海戲劇》雜誌社
上海戲劇學院上海
文學,戲劇
切莫濫用“表象”
辨析“表象”作為哲學概念的涵義與日常的誤用[133]
2000年 《文藝報》報社
中國作家協會(北京)
語言學,哲學

藝術與人文研究[编辑]

藝術與人文研究專著[编辑]

胡志穎的藝術與人文研究專著
標題 年份 出版社/機構 學科/類別
《西方當代藝術狀態》(專著)
[9][10]
2003年 人民美術出版社(北京) 當代藝術
胡志穎的藝術與人文研究
標題 年份 出版社/機構 學科/類別
寧靜致遠的整全主義——紐約哈德遜河流域藝術生態述略(Holism Reins in Serenity: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Artistic Ecology of Hudson River Basin in New York[134][135] 2019年 《畫廊》雜誌社(廣州)
嶺南美術出版社(廣州)
當代藝術人文
澄明之鏡中正之道——高名潞先生《意派論》析鑑
An Analysis of Mr. Gao Minglu's YI PAI [136]
2013年 《北方美術》雜誌社
天津美術學院天津
當代藝術
《大象誤解?》
[137][138]
2010年 《藝術界》雜誌社
安徽省文聯(合肥)
當代藝術
一種走向衰微的歷史——中國美術考察報告[139] 2007年 《赤子心》雜誌社
暨南大學中文系(廣州)
繪畫書法雕塑建築歷史人文
重建一種詩性藝術理論的架構及其意義
[140]
2007年 《新文學》雜誌社
大象出版社(鄭州
繪畫,雕塑,工藝美術建築藝術,人文
《〈“西方後現代藝術流派書系”總序〉錯誤舉要》[141] 2004年 美術雜誌社
中國美術家協會(北京)
當代藝術
西方現代藝術走向當代[142] 2003年 《美術之友》雜誌社
人民美術出版社(北京)
當代藝術
藝術無常論
[143][144][145]
2001年 《北方美術》雜誌社
天津美術學院(天津)
現當代藝術,中國書畫,音樂,建築藝術,電影文學戲劇哲學,歷史
水墨語言的先天綜合性[146][147] 2000年 《國畫家》雜誌社
中國美術家協會(北京)
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天津)
繪畫,哲學
技術原則——油畫教學啟示錄
[148][76]
2000年 河北美術出版社(石家莊 美術,教育
發現的邏輯——中國當代藝術批評家與藝術家互動透視
[149]

[150]

1999年 中國藝術研究院(北京)
海南出版社海口
當代藝術
開宗立派的時代——宋遼金元美術
[151][152]
1997年 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
中國高等師範院校美育研究會(北京)
繪畫,雕塑,工藝美術,建築藝術
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英國美術(李本正校)
[153]
1996年 《世界美術》雜誌社
人民美術出版社(北京)
當代藝術(翻譯
馬丁·基彭貝格爾(與李本正合作)
[154]
1995年 《世界美術》雜誌社
人民美術出版社(北京)
當代藝術(翻譯)
中國當代電影缺什麼?[155] 1995年 《廣州日報》社
廣州日報報業集團(廣州)
電影
圖像世界中的圖像(李本正校)
[156]
1995年 《世界美術》雜誌社
人民美術出版社(北京)
當代藝術(翻譯)
德國當代畫家阿爾貝特·厄倫[157] 1994年 《名作欣賞》雜誌社
北岳文藝出版社太原
當代藝術
德國當代藝術理論家克勞斯·霍內夫(與李本正合作)
[158]
1994年 《世界美術》雜誌社
人民美術出版社(北京)
當代藝術
趣味無法統計(李本正校)
[159]
1993年 《世界美術》雜誌社
人民美術出版社(北京)
當代藝術(翻譯)
傳統與創新之間(李本正校)[160] 1992年 《廣東美術家》雜誌社
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廣州)
當代藝術(翻譯)
《美術術語與技法辭典》(參與翻譯)
[161]
1992年 嶺南美術出版社(廣州) 美術(翻譯)
不再新之“新”:時代精神(三人合作)[162] 1991年 《世界美術》雜誌社
人民美術出版社(北京)
當代藝術(翻譯)
《鋼筆素描》(四人合譯)
[163]
1991年 嶺南美術出版社(廣州) 美術(翻譯)
公眾圖像
[164]
1989年 《攝影》雜誌社
浙江攝影出版社(杭州
攝影(翻譯)

書畫篆刻研究[编辑]

胡志穎的書畫篆刻研究
標題 年份 出版社/機構 學科/類別
從“聚珍遺珠集”看清代民間用字訛變(與黄少垠合作)[165] 2008年 《收藏·拍賣》雜誌社(廣州) 文字學印刷術,書法
精神的貧困——“現代書法”理論與實踐透視[166] 2003年 《書藝》雜誌社(廣州)
嶺南美術出版社(廣州)
書法
“書畫同源”辨析
比較世界上不同文明繪畫和文字起源發展,從而闡釋所謂“書畫同源”的所指及其意義並指出易入之誤區[167]
2002年 《書法研究》雜誌社(上海
上海書畫出版社(上海
文字學,繪畫,書法,歷史
由來積健始為雄——黃文寬先生的金石與人生(與葉燿才合作)[168] 2000年 《書藝》雜誌社(廣州)
嶺南美術出版社(廣州)
書法,篆刻
重建中國書法史框架的構想及其意義[169] 1999年 《書藝》雜誌社(廣州)
嶺南美術出版社(廣州)
書法
從存在和技術觀點論毛澤東的書法
《毛澤東思想論壇》,湖南毛澤東思想研究中心,1994年04期[170]
1994年 毛澤東思想論壇》
湖南毛澤東思想研究中心(長沙
書法
關於“現代書法”及其他的對話(三人合作)[171] 1993年 《藝術廣角》雜誌社
遼寧省文聯(瀋陽
書法,前衛藝術
葉燿才的印[172] 1991年 《嶺南書藝》雜誌社(廣州)
嶺南美術出版社(廣州)
篆刻

參考文獻[编辑]

  1. ^ 1.0 1.1 鮑棟編著. 在幻象鎖鏈的彼岸——胡志穎繪畫1989-2009 Beyond the Chains of Illusion— Hu Zhiying's Paintings 1989-2009(中英對照),中國環球文化出版社(香港),China Global Culture Publishing House, Hong Kong,2010. WorldCat. [2020-09-17]. ISBN 978-988-1893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8). 
  2. ^ 2.0 2.1 李偉銘. 中國畫壇的一個“異類”. 中國美術協會網. [2020-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4). 
  3. ^ 3.0 3.1 迪迪埃·赫希《一位非傳統的個人主義藝術家:論胡志穎》,《北方美術》,2009年第四期,天津美術學院. 中國知網. [2020-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0). 
  4. ^ 4.0 4.1 《紐約藝術雜誌》,2009年,紐約(NY Arts magazine, 2009, New York)
  5. ^ 林崗. 《遲到的先鋒》,載《書城》2012年9月號,上海三聯書店. 哈佛大學圖書館: 48-51. [2020-09-04]. ISSN 1005-554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4). 
  6. ^ 6.0 6.1 《中西詩歌》,黃禮孩主編,2019年第二期,中西詩歌雜誌社 ISSN 1682-8763
  7. ^ 胡志穎. 文學彼岸性研究. Library of Congress 美國國會圖書館. [2020-07-13]. ISBN 7-5004-4164-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0). 
  8. ^ 8.0 8.1 《體驗與超驗:胡志穎藝術1987-2017》(Experience and Transcendence: Hu Zhiying's Art 1987-2017)(中英對照),楊衛、胡斌編著,中國文藝家出版社, 香港,2017. 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 [2020-07-13]. ISBN 978-988-78237-6-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2). 
  9. ^ 9.0 9.1 胡志穎. 西方當代藝術狀態. 上海圖書館. ISBN 7-102-02714-1. 
  10. ^ 10.0 10.1 胡志穎. 西方當代藝術狀態. 爱学术官网. [2020-08-30]. ISBN 7-102-02714-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4). 
  11. ^ 胡志穎. 作品欣賞-青燈黃卷,影像,2200×1214px. 四川美術學院(重慶). [失效連結]
  12. ^ 要有书文献展,主办机构: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支持机构: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重庆历史文化名城专委会. 四川美术学院. [2020-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2). 
  13. ^ 《要有書》(LET THERE BE BOOKS)(中英對照),王林主編,四川美術出版社,成都,2020
  14. ^ 14.0 14.1 14.2 14.3 14.4 《畫廊》(總第241期),嶺南美術出版社,2018 ISBN 1000-4815
  15. ^ 15.0 15.1 15.2 15.3 15.4 胡志穎在紐約展覽裝置藝術. 一點資訊. [2020-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16. ^ 16.0 16.1 胡志穎. 裝置,行為藝術(《幸存者》詩刊),2018年第四期,幸存者詩刊社,北京. 幸存者詩刊. [2020-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4). 
  17. ^ 胡志颖. 绘画作品(《幸存者》詩刊封面和内頁),2018年第四期,幸存者詩刊社,北京. 幸存者詩刊. [2020-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4). 
  18. ^ 《油畫》,紐約CANVAS, New York),2017
  19. ^ 19.0 19.1 19.2 19.3 19.4 《畫廊》(總第226期),嶺南美術出版社,2017 ISSN 1000-4815
  20. ^ 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展覽大型裝置作品“安徒生童話”(The Hans Christian Andersen's Fairy Tales. issuu. [2020-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8). 
  21. ^ 楊衛. 《體驗與超驗的的交響——再談胡志穎的藝術》(Symphony of Experience and Transcendence--About Hu Zhiying's Art. issuu. [2020-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8). 
  22. ^ 胡斌. 《確定與不確定的彼岸——胡志穎的藝術精神的求索之路》(The Other World between Certainty and Uncertainty--Hu Zhiying's Quest Journey of Artistic Spirit. issuu. [2020-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8). 
  23. ^ 楊衛. 《體驗與超驗的的交響——再談胡志穎的藝術》(Symphony of Experience and Transcendence--About Hu Zhiying's Art),《絕對雜誌》(ABSOLUTE MAGAZINE),絕對傳媒有限公司,北京,2017. 絕對雜誌. [2020-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2). 
  24. ^ 24.0 24.1 廣州53美術館. 体验与超验:胡志颖艺术1987—2017. 廣州53美術館. [2020-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0). 
  25. ^ 《九月廣州文藝地圖》,《廣州文藝地圖》雜誌社,廣州,2017
  26. ^ 《廣州日報》(2017年9月10日),廣州日報報業集團,廣州,2017
  27. ^ 雅昌艺术网专稿. 【雅昌快讯】“体验与超验” 胡志颖30年艺术创作亮相53美术馆. 雅昌艺术网. 2017-09-10 11:29:46 [2020-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8). 
  28. ^ 《中西詩歌》,黃禮孩主編,2016年第二期,中西詩歌雜誌社 ISSN 1682-8763
  29. ^ 胡志穎——被西方人稱為“終極的真正藝術家”,北美生活,2016. 北美生活網. 2016-08-08 [2020-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4). 
  30. ^ THE EXPOSURE AWARD. issuu. [2020-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01). 
  31. ^ 《未曾呈現的聲音》(Voice of the Unseen),德國古橋出版社(ALTE BRÜCKE VERLAG),2013 ISBN 978-3-939-24918-4
  32. ^ 32.0 32.1 32.2 32.3 32.4 胡志颖. 中国美术家协会官网. [2020-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8). 
  33. ^ 未曾呈現的聲音(2013年第55屆威尼斯雙年展·平行展). 99艺术网. [2020-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28). 
  34. ^ 王林. 我为什么要做“未曾呈现的声音”?. 中国美术馆. [2020-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4). 
  35. ^ 國際在線專稿. 2012中國藝術品產業博覽會采風:宋莊大變樣. 國際在線. [2020-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4). 
  36. ^ 《藝術·前沿——當代藝術邀請展》(ART-FRONTIER Contemporary Art Exhibition),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北京市人民政府,2012
  37. ^ 藝術·前沿——當代藝術邀請展. 雅昌藝術網. [2020-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0). 
  38. ^ 美國藝術》,2010年第6期,紐約Art in America, No.6, 2010, New York
  39. ^ 在幻象锁链的彼岸——胡志颖绘画作品1989-2009 (个展),展览日期:2010年6月19日 - 2010年7月18日;展览馆:墙美术馆 (中国 北京市);策展人:鲍栋;艺术家:胡志颖;主办方:墙美术馆 (中国北京市). ARTLINKART. 
  40. ^ 《美術觀察》,中國藝術研究院,北京,2010
  41. ^ 美術觀察編輯部. 《在幻象鎖鏈的彼岸——胡志穎繪畫1989-2009》(20年回顧展),《美術觀察》,中國藝術研究院,北京,2010年第十期. 哈佛大學圖書館: 38-38. [2020-09-04]. ISSN 1006-889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4). 
  42. ^ 美國批評家、策展人羅賓·佩卡姆(Robin Peckham). 胡志穎,“大尾象”的第五位成員?《藝術界》,安徽省文聯,合肥,2010年02期. 中国知网. [2020-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4). 
  43. ^ 羅賓·佩卡姆(Robin Peckham). 胡志穎,“大尾象”的第五位成員?《藝術界》,安徽省文聯,合肥,2010年02期. 哈佛大學圖書館: 58-61. [2020-09-04]. ISSN 1003-686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4). 
  44. ^ 美國批評家、策展人羅賓·佩卡姆(Robin Peckham)訪談《胡志穎藝術中形式的含義、個人宗教與培根問題》,《世界文化》,天津外國語大學,天津,2010
  45. ^ 羅賓·佩卡姆(Robin Peckham),胡志穎. 胡志颖艺术中形式的含义、个人宗教与培根问题,《世界文化》 2010年09期. 中国知网. [2020-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4). 
  46. ^ 羅賓·佩卡姆(Robin Peckham),胡志穎. 胡志颖艺术中形式的含义、个人宗教与培根问题,《世界文化》,天津外國語大學,天津,2010. 哈佛大學圖書館: 后插一-后插四. [2020-09-04]. ISSN 1005-917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4). 
  47. ^ 《詩林》(封面),刊載鮑棟文章《胡志穎的崇高美學》,哈爾濱文藝雜誌社,哈爾濱,2010
  48. ^ 《東方藝術·大家》(封面),內頁系列作品及訪談錄《十問·胡志穎》,今日美術館,北京,2010
  49. ^ 王静. 十問·胡志穎,《東方藝術·大家》, 2010年11期,今日美術館. 中国知网. [2020-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4). 
  50. ^ 王静. 十問·胡志穎,《東方藝術·大家》, 2010年11期,今日美術館. 哈佛大學圖書館: 96-101. [2020-09-04]. ISSN 1005-973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4). 
  51. ^ 德國萊比錫“2010國際棕櫚藝術獎”(Merit Award of the International Palm Art Award 2010, Leipzig, Germany),2010
  52. ^ 《藝術時代》(封面),中國當代藝術基金會,香港,2010年第三期
  53. ^ 胡志颖. 《藝術時代》(封面),中國當代藝術基金會,香港,2010年第三期. 百度圖片. [2020-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4). 
  54. ^ 54.0 54.1 《世界藝術》,世界文化藝術出版社,北京,2009
  55. ^ 798-K藝術空間. 無常與放任——胡志穎·黃少垠繪畫展(Transiency and Indulge—Hu Zhiying. Huang Shaoyin's Drawing),展覽地點:798-K藝術空間,中國北京朝陽區酒仙橋2號,798藝術區中二街. ARTLINKART. [2020-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05). 
  56. ^ 迪迪埃·赫希(Didier Hirsch),胡志穎. 《一位非傳統的個人主義藝術家:論胡志穎》,《北方美術》,天津美術學院,2009年第四期. 哈佛大學圖書館: 37-40. [2020-09-04]. ISSN 1008-8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4).  |issue=被忽略 (帮助)
  57. ^ 《藝術地圖》,北京中源文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北京,2009
  58. ^ 58.0 58.1 58.2 58.3 雅昌藝術網專稿. “無常與放任”胡志穎和黃少垠雙個展(Transiency and Indulge—Hu Zhiying. Huang Shaoyin's Drawing),展覽地點:798-K藝術空間,中國北京朝陽區酒仙橋2號,798藝術區中二街. 雅昌藝術網. 2009-06-29 [2020-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4). 
  59. ^ 《Hi藝術》,Hi藝術雜誌社,北京,2009
  60. ^ 《ART 概》,北京國際文化藝術沙龍,北京,2009
  61. ^ 《庫藝術》,中國藝術出版社,北京,2009
  62. ^ 《紐約國際藝術博覽會報》(New York International Art Fair News Paper, New York),2009
  63. ^ 《藝術北京指南》,北京文化發展基金會,北京,2009
  64. ^ 798-K藝術空間. 無常與放任——胡志穎·黃少垠繪畫展(Transiency and Indulge—Hu Zhiying. Huang Shaoyin's Drawing),展覽地點:798-K藝術空間,中國北京朝陽區酒仙橋2號,798藝術區中二街. 藝術中國. [2020-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4). 
  65. ^ 《藝術時代》(封底),中國當代藝術基金會,香港,2009
  66. ^ 《美術觀察》,中國藝術研究院,北京,2009年 ISSN 1006-8899
  67. ^ 美國藝術》,2009年第8期,紐約Art in America, No.8, 2009, New York
  68. ^ 《畫廊指南》,畫廊指南雜誌社(Gallery Guide Magazine),紐約,2009
  69. ^ 《畫廊與工作室》(Gallery & Studio) ,畫廊與工作室雜誌社(Gallery & Studio Magazine),紐約,2008
  70. ^ 70.0 70.1 70.2 《胡志穎作品集》(A Collection of Works by Hu Zhiying)(中英對照),胡志穎著,海風出版社,福州,2011. 柏林國家博物館. [2020-04-14]. ISBN 978-7-5512-0029-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8). 
  71. ^ 信息時報》(2008年5月4日),廣州日報報業集團,廣州,2008
  72. ^ 《北方美術》,天津美術學院,2006
  73. ^ 《中國美術教育》,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6
  74. ^ 《圖像的方式》,香港銀河出版社,香港,2003
  75. ^ 《新中國美術文獻博物館》,第七卷第1704頁,黑龍江教育出版社,哈爾濱,2001. World Cat: 1704. [2020-11-14]. ISBN 978753163509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4). 
  76. ^ 76.0 76.1 《中國當代高等美術院校實力派教師油畫教學對話》(下)(高校教材),河北美術出版社,石家莊,2000. World Cat. [2020-11-14]. ISBN 978-7-5310-1474-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4). 
  77. ^ 《中華文化畫報》,中國藝術研究院主辦,文化藝術出版社,北京,1999年 ISSN 1005-409X
  78. ^ 《江蘇畫刊》,江蘇美術出版社,南京,1997年 ISSN 1005-6890
  79. ^ 《平臺I》(PLAT FORM I),油畫(CANVAS)出版社,荷蘭阿姆斯特丹,1997
  80. ^ 《今日中國!》(CHINA NOW!)(日文版),日本東京,1997
  81. ^ 《今日中國!》(CHINA NOW!)(德文版),李特曼文化計劃出版,瑞士巴塞爾,1996
  82. ^ 杨青. 慕尼黑:十五个当代中国艺术家画室,《艺术界》,1996年06期(總第45期),安徽省文聯,合肥. 中国知网. [2020-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4). 
  83. ^ 《十五個當代中國藝術家畫室》(China-Aktuelles aus 15 Ateliers),漢戲劇出版社,德國慕尼黑,1996
  84. ^ China: Aktuelles Aus 15 Ateliers. Asia Art Archive. [2020-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0). 
  85. ^ 85.0 85.1 85.2 85.3 著名畫家胡志穎官方網站. 中國美術協會網. [2020-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0). 
  86. ^ 《美術觀察》,中國藝術研究院,北京,1996年 ISSN 1006-8899
  87. ^ 《中國當代美術家圖鑑》,京華出版社,北京,1995.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62. [2020-11-03]. ISBN 978780600113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4). 
  88. ^ 《江蘇畫刊》,江蘇美術出版社,南京,1993年 ISSN 1005-6890
  89. ^ 《當代藝術》叢書第五輯,湖南美術出版社,長沙,1993
  90. ^ 《當代藝術》叢書第四輯,湖南美術出版社,長沙,1993
  91. ^ 【雅昌快訊】那些年廣州的當代藝術——“大尾象:一小時,沒空間,五回展”在OCAT北京開幕(包括回顧“大尾象,聯合藝術展”). 雅昌藝術網. [2020-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4). 
  92. ^ 《畫家》(第16輯),湖南美術出版社,長沙,1991年 ISBN 7-5356-0475-7
  93. ^ “在幻象锁链的彼岸”胡志颖绘画作品展. 雅昌艺术网. [2020-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4). 
  94. ^ 《流光溢彩——暨南大學珍藏繪畫作品集》,暨南大學出版社,廣州,2018.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图书馆. [2020-08-30]. ISBN 978-7-5668-23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4). 
  95. ^ 《中西詩歌》,黃禮孩主編,2016年第二期,中西詩歌雜誌社 ISSN 1682-8763
  96. ^ 《中西詩歌》,黃禮孩主編,2015年第二期,中西詩歌雜誌社 ISSN 1682-8763
  97. ^ 《書藝》,嶺南美術出版社,廣州,2009
  98. ^ 《丹青流芳——迎奧運名家書畫作品集》,線裝書局,北京,2008. World Cat. [2020-11-14]. ISBN 978-7-8010-6784-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4). 
  99. ^ 《墨花禮贊——美術界百名中國畫名家作品》,《美術界》雜誌社,廣西美術出版社,(南寧),2007年 ISSN 1002-7416
  100. ^ 《書藝》,嶺南美術出版社,廣州,1999
  101. ^ 《中國當代書法邀請展》,浙江人民出版社杭州,1991
  102. ^ 《中國·現代書法展》,深圳原野股份有限公司,嶺南美術出版社,廣州,1991
  103. ^ 《三清山碑林》,位於江西三清山,江西省人民政府,1997
  104. ^ 《唐詩三百首四體書法藝術叢書》,黑龍江朝鮮民族出版社,哈爾濱,1987. World Cat. [2020-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4). 
  105. ^ 《書法報》,書法報社,湖北武漢,1986
  106. ^ 《黃河碑林》(位於黃河南岸),鄭州市人民政府,鄭州,1986
  107. ^ 黃河碑林. 郑州黄河文化公园. [2020-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4). 
  108. ^ 《信江》,江西省上饒地區文聯,1986年(江西省期刊登记证85155号)
  109. ^ 江西省文藝創作評獎,江西省人民政,南昌,1984
  110. ^ 《河南洛陽牡丹櫻花筆會》,河南省洛陽市人民政府,1983
  111. ^ 《江西日報》,江西省人民政府,江西日報社,南昌,1975年6月1日
  112. ^ 《西泠印社首屆全國篆刻作品評展作品選》,西泠印社出版社,杭州,1987. 国会图书馆. [2020-08-30]. ISBN 7-8051-7012-6. OCLC 68021453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4). 
  113. ^ 《中國現代中青年書法篆刻家作品集》,中國展望出版公司,北京,1985年。統一書號:8271·041. World Cat. [2020-11-14]. OCLC 29887598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4). 
  114. ^ 《書法》,上海書畫出版社,上海,1983年第四期(本刊代号 4-250)
  115. ^ 《江西日報》,江西日報社,南昌,1974年6月1日
  116. ^ 《第三說20周年庆典》,安琪、康城主編,2020年,第三說詩社
  117. ^ 《中西诗歌》2019年第2期(总第73期),中西詩歌雜誌社(廣州),澳門基金會 ISSN 1682-8763
  118. ^ 《中西詩歌》,黃禮孩主編,2019年第1期(总第72期),中西詩歌雜誌社(廣州),澳門基金會(澳門) ISSN 1682-8763
  119. ^ 《幸存者》詩刊,芒克楊煉唐曉渡主編,2018年第四期,幸存者詩刊社,北京
  120. ^ 胡志颖. 碎片(选二十首),《幸存者》詩刊,2018年第四期,幸存者詩刊社,北京. 幸存者詩刊. [2020-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4). 
  121. ^ 《中西詩歌》,黃禮孩主編,2017年第2期(总第65期),中西詩歌雜誌社(廣州),澳門基金會 ISSN 1682-8763
  122. ^ 《知山詩刊》,知山詩社,四川成都,2015
  123. ^ 《中西詩歌》,黃禮孩主編,2015年第一期,中西詩歌雜誌社 ISSN 1682-8763
  124. ^ 胡志穎. 文學彼岸性研究 : 中國古典文學彼岸性問題的一種文化哲學闡釋,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北京,2003. 哈佛大學圖書館. [2020-09-04]. ISBN 7-5004-4164-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4). 
  125. ^ 《新文學》第四輯,大象出版社,鄭州,2005年 ISBN 978-7-5347-3829-6
  126. ^ 胡志穎. 漢語言文字的效能與彼岸性表達,《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暨南大學,廣州,2002,Vol.24 (4). 哈佛大學圖書館: 95-102. [2020-09-04]. ISSN 1000-507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4). 
  127. ^ 胡志颖. 中國語言文字訓導機制之於彼岸性表達,《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華南師範大學,廣州,2002年第一期. 中国知网. 
  128. ^ 胡志穎. 中國語言文字訓導機制之於彼岸性表達,《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華南師範大學,廣州,2002年第一期. 哈佛大學圖書館: 45-50. [2020-09-04]. ISSN 1000-545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4). 
  129. ^ 胡志颖. 直觀彼岸性事態要論,《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華南理工大學,廣州,2002年第二期. 中国知网. [2020-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9). 
  130. ^ 胡志穎. 直觀彼岸性事態要論,《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華南理工大學,廣州,2002年第二期. 哈佛大學圖書館: 14-19. [2020-09-04]. ISSN 1000-545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4). 
  131. ^ 《外國文藝》,上海譯文出版社,上海,2001
  132. ^ 胡志颖. “形式”的邏輯——評英國保羅·埃布萊曼的劇本《實驗》,《上海戲劇》,上海戲劇學院,上海,2001年第2期. 维普网. ISSN 1672-8122. 
  133. ^ 《文藝報》,中國作家協會,北京,2000
  134. ^ 《畫廊》(總第243期),嶺南美術出版社,2019
  135. ^ 寧靜致遠的整全主義——紐約哈德遜河流域藝術生態述略(Holism Reins in Serenity: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Artistic Ecology of Hudson River Basin in New York),《畫廊》(總第243期),嶺南美術出版社,2019 ISSN 1000-4815
  136. ^ 胡志穎. 澄明之鏡中正之道——高名潞先生《意派論》析鑑,《北方美術》,天津美術學院,2013年第一期. 哈佛大學圖書館: 55-55. [2020-09-04]. ISSN 1008-8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4). 
  137. ^ 胡志穎,陳劭雄. 《大象誤解?》,《藝術界》,安徽省文聯,合肥,2010年03期. 中国知网. [2020-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4). 
  138. ^ 胡志穎,陳劭雄. 《大象誤解?》,《藝術界》,安徽省文聯,合肥,2010年03期. 哈佛大學圖書館: 14-15. [2020-09-04]. ISSN 1003-686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4). 
  139. ^ 《赤子心》第二期,暨南大學中文系,廣州,2007
  140. ^ 《新文學》第八輯,大像出版社,鄭州,2007年 ISBN 978-7-5347-4781-6
  141. ^ 胡志颖. 《〈“西方後現代藝術流派書系”總序〉錯誤舉要》,《美術》,中國美術家協會、美術雜誌社,北京,2004年第八期. 中国知网. [2020-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4). 
  142. ^ 胡志颖. 西方現代藝術走向當代,《美術之友》,人民美術出版社,北京,2003年第2期. 维普网. ISSN 1003-045X. 
  143. ^ 胡志穎. 藝術無常論,《北方美術》,天津美術學院,2001年第一期. 中國知網. [2020-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0). 
  144. ^ 王璜生《文化權力的無常——解讀胡志穎》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胡志颖因一篇鸿论《艺术无常论》惹起了一场风波,个人的思考和表达成了对所谓权威的挑战。”,《江蘇畫刊》1997年第二期,江蘇美術出版社
  145. ^ 《胡志穎作品集·年表》記述:“1990年毕业论文《艺术无常论》(依学习计划完成)被广州美术学院理论教研室主任迟轲扣以“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政治帽子而遭否定,未举行答辩,未获毕业证和硕士学位证。当时广州美术学院青年教师(包括理论教研室教师)、已毕业研究生、在校研究生联名向学院以及 上级主管部门反映,表示应尊重学术自由,不应将学术和行政相混淆。(2001年 天津美术学院《北方美术》全文刊载《艺术无常论》。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中心 将此文编入2001年《造型艺术理论索引》。) ”,海風出版社,2011:224
  146. ^ 胡志颖. 水墨語言的先天綜合性,《國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天津,2000年第四期. 中国知网. [2020-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1). 
  147. ^ 胡志穎. 水墨語言的先天綜合性,《國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天津,2000年第四期. 哈佛大學圖書館: 42-43. [2020-09-04]. ISSN 1005-69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4). 
  148. ^ 《中國當代高等美術院校實力派教師油畫教學對話》(全國高等美術院校教材),河北美術出版社,石家莊,2000年 ISBN 978-7-5310-1474-4
  149. ^ 胡志颖. 發現的邏輯——中國當代藝術批評家與藝術家互動透視. 美術觀察 (中國藝術研究院). 1999年, (第2期): 13-15 [2020-09-16]. ISSN 1006-889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7). 
  150. ^ 《近二十年中國文藝批評的重新批評》(論文集),海南出版社,海口,1999
  151. ^ 《中國美術史及作品鑑賞》(全國統編高校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 1997 ISBN 978-7-0400-6045-4
  152. ^ 《中國美術史及作品鑑賞》(全國統編高校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997. 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 [2020-08-30]. ISBN 978-7-0400-6045-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4). 
  153. ^ 莫里斯·塔奇曼,胡志穎,李本正. 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英國美術,《世界美術》,人民美術出版社,北京,1996年第3期. 哈佛大學圖書館: 26-27. [2020-09-04]. ISSN 1000-868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4). 
  154. ^ 胡志穎,李本正. 馬丁·基彭貝格爾,《世界美術》,人民美術出版社,北京,1995年第3期. 哈佛大學圖書館: 48-49. [2020-09-04]. ISSN 1000-868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4). 
  155. ^ 《廣州日報》,廣州日報社,廣州,1995
  156. ^ 胡志穎. 圖像世界中的圖像(李本正校),《世界美術》,人民美術出版社,北京,1995年第1期. 哈佛大學圖書館: 19-22. [2020-09-04]. ISSN 1000-868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4). 
  157. ^ 胡志颖. 德國當代畫家阿爾貝特·厄倫,《名作欣賞》,北岳文藝出版社,太原,1994年第四期. 中国知网. [2020-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4). 
  158. ^ 胡志穎,李本正. 德國當代藝術理論家克勞斯·霍內夫,《世界美術》,人民美術出版社,北京,1995年第1期. 哈佛大學圖書館: 48-48. [2020-09-04]. ISSN 1000-868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4). 
  159. ^ 胡志穎,李本正. 趣味無法統計,《世界美術》,人民美術出版社,北京,1993年第1期. 哈佛大學圖書館: 2-6. [2020-09-04]. ISSN 1000-868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4). 
  160. ^ 《廣東美術家》,廣東美術家雜誌社,廣州,1992
  161. ^ 羅永進等譯. 美術術語與技法辭典,嶺南美術出版社,廣州,1992. World Cat. [2020-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4). 
  162. ^ 三人合作. 不再新之“新”:時代精神,《世界美術》,人民美術出版社,北京,1991年第3期. 哈佛大學圖書館: 52-54. [2020-09-04]. ISSN 1000-868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4). 
  163. ^ 羅永進,胡志穎,紀葉,葉平譯. 鋼筆素描,嶺南美術出版社,廣州,1991. World Cat. [2020-11-14]. ISBN 978-7-5362-07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4). 
  164. ^ 《攝影》,浙江攝影出版社,杭州,1989年第三輯 ISBN 7-80536-047-2
  165. ^ 黄少垠,胡志颖. 從“聚珍遺珠集”看清代民間用字訛變,《收藏·拍賣》第六期,《收藏·拍賣》雜誌社,廣州,2008. 维普网. [2020-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8). 
  166. ^ 《書藝》,嶺南美術出版社,廣州,2003
  167. ^ 胡志穎. “書畫同源”辨析,《書法研究》,上海書畫出版社,上海,2002. 维普网. [2020-08-30]. ISSN 1000-604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6). 
  168. ^ 《書藝》,嶺南美術出版社,廣州,2000
  169. ^ 《書藝》,嶺南美術出版社,廣州,1999
  170. ^ 胡志穎. 從存在和技術觀點論毛澤東的書法,《毛澤東思想論壇》,湖南毛澤東思想研究中心,長沙,1994年04期. 中国知网. [2020-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4). 
  171. ^ 《藝術廣角》,遼寧省文聯,瀋陽,1993年 ISSN 1002-6258
  172. ^ 《嶺南書藝》,嶺南美術出版社,廣州,1991

外部連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