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闳国父纪念馆竞图模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王大闳国父纪念馆竞图模型是建筑师王大闳参加国父纪念馆设计竞图获选后,供业主确认设计内容所制作,但与目前国父纪念馆造型有明显差异。

缘起[编辑]

1965年,中华民国为纪念国父孙中山百岁诞辰,中央政府决定兴建大型纪念馆。经过对外征图,共有张振中、张崇生、杨元麟、陈濯、王大闳、杨卓成、黄宝瑜、郑定邦、余振中、虞日镇、林澍民等11位建筑师递交设计图[1],经过竞图评选由王大闳建筑师获选。王大闳1961年曾参加故宫竞图获得第一名,但被认为中华文化元素不足,最后并未依照他的设计执行。

设计特色[编辑]

国父纪念馆设计包括屋顶、屋身与台基三个部分。原设计方案屋顶正面采“八”字形,中央较高,两面落水斜屋顶,造型类似中国唐宋时期的官式乌纱帽。1966年8月3日时任总统蒋介石看过设计图样与模型后,认为纪念馆外型太过西洋式,缺乏中国建筑风味,应加强中国建筑特色。经过多次修正,于1967年8月10日定案。[2]

与现行建筑的差异[编辑]

屋顶造型是原设计与现行建筑的最大不同,修正后的屋顶由中央平屋顶与周围四坡泄水的斜面组成。正面屋面抬高向上掀起正面掀起,隐喻孙中山所领导的辛亥革命“掀起革命的一角”[3],四个角落的飞檐向上翘起,接近所谓的“人”字形。

设计模型[编辑]

2006年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办理“久违了,王大闳先生”展览[4],依照原始设计图制作模型,展览结束后由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文化资产总管理处筹备处保存,2022年移交国立国父纪念馆对外展示。

参考来源[编辑]

  1. ^ 國父百年誕辰實錄. 1966: 180–181. 
  2. ^ 梁铭刚. 設計的轉折與堅持: 12-16. 2007-12. 
  3. ^ 徐明松; 倪安宇. 靜默的光,低吟的風 王大閎 先生. 远景. 2012: 43. 
  4. ^ 久違了,王大閎先生 2006年10月28日~2006年12月24日在台中TADA. “Forgemind ArchiMedia 准建筑人手札网站”. 2006-10-27 [2022-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