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Mountain/颗粒化、共振和生命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最近和一些朋友探讨到CAS的模块、知识交换过程的颗粒化,但没有展开讨论;我这两天有些新的想法,是和共振有关,说远一点就是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说的生命度。我在这里把这些想法更清楚的表达一下。

生命现象、社会现象是一种波动,每种物体都有它潜在的、看不见的节律。物体的振动节律会在某些方面影响周围的事物,当相互作用的两者节律合拍时,会发生共振。生命度是说这种物体它的节律和周围事物所能够形成共振的强度;这里的强度,不单指“潜在的空间”上振动的强度,也指时间上这种共振持续的长度。这里的共振就是一种颗粒。换句话说,颗粒化过程的主要方面就是共振的过程。

下面举例来说明上面的想法,并揭示这个现象在各个层次上的普遍性。先让我们从我熟悉的 Wiki 谈起。

Wiki 作为一种超文本内容建站工具可以被用在许多方面—技术社群文档工具、公司内部文档工具、百科全书……然而在这些用途里,最具影响力的还是用在百科全书上。为什么会这样?

每一个文本作为人类活动的产物,都是一个振动的节点;当它们没有互联时,只是独立的振动。在超文本发明之前,文本的互联关系比较弱,相互的振动影响也小。超文本的发明使得文本可以建立强互联,振动彼此影响很大。

回到上面的问题—为什么Wiki技术在百科全书领域最具影响?因为 Wiki 使用事物的名字作为链接,但名字短时,非常容易让 Wiki 页互联;名字长时,互联变得非常困难。因为 Wiki 工具的这个特点,使得它在短名字的这些领域具有最强的共振强度。而人类知识交流系统的演化,这些短名字的领域就是公共知识领域,也就是传统工具里的百科全书和新时代的维基百科。用另外一个说法,就是人类知识系统和互联网工具发生了一种共振,这个共振颗粒化的角度看就是 Wiki 和 Wikipedia。

然而可以继续深究的是下一个层次的现象—名字的长短,即语言现象。我不去再仔细展开了,大家可以想见。还可以举个很基础的例子,就是数和数系。在 ishango bone 里的结绳记事的方法只是在不断地刻痕,并没有数的概念。而后来的数这种认知的颗粒,恰好就是刻痕或者结纽的某种模式的反复振动;同时颗粒的组合就构成了数系。所以,振动其实在很基础的知识层面里就出现了。

有趣的是颗粒组合的层次性或者说波动维度的层次。在讨论 Wiki 页面互联时,我们是使用名字来讨论的,即是名字的某种振动;然后仔细看名字,它是字的组合,即它是字的某种振动;而字又是更底层现象的一种共振。就是说,一些共振模式长期存在,这些模式间的变化构成了一种新的层次上的振动。

量子力学、弦论都是一种很彻底的波动的世界观,但我显然没有野心去构造一种什么世界观,我仅仅关心和人类智能有关的这一小部分。

庄子在几千年前就有人籁、地籁和天籁的讨论,某种程度上,我现在的想法只是他的牙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