闞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闞鐸(1875年—1934年),字霍初,號無冰安徽合肥人。中華民國滿洲國官員、古建築學家。[1]

生平[編輯]

闞鐸1902年受張之洞選派從湖北去日本留學,畢業於日本東亞鐵路學校建築科,又轉到日本高等警察學校學習。歸國後,曾擔任湖廣總督文案、湖北布政使司秘書、江蘇提法司科長。1912年受交通部葉恭綽邀請,加入交通部。1914年任北京政府交通部秘書。1916年外放為京綏鐵路管理局副局長,1917年任吉長鐵路管理局局長,1918年任齊齊哈爾鐵路管理局局長,後任交通部賑災委員會主任,1919年任四洮鐵路管理局局長,1924年任全國煙酒事務署秘書。1925年,任臨時參政院參政。他在1924年12月至1925年2月間還短暫擔任過膠濟鐵路管理局局長[2]。1926年任漢粵川鐵路督辦、臨時參政院參政、內務部秘書。1927年出任國民政府司法部總務廳廳長。他還出任東北鐵路局技師。

應國立故宮圖書館館長傅增湘之聘,於1929年擔任故宮博物院專門委員。1920年代,與陶湘傅增湘等人受朱啟鈐委託在朱啟鈐發現《營造法式》宋版後進行校勘,以陶湘的名義出版,即陶版《營造法式》三十六卷本(天津:武進陶氏刊印,1925)。1925年,闞鐸加入朱啟鈐、葉恭綽組織成立的「中國營造學會」(1925-1929),任文獻部主任,負責開展古籍整理與研究工作[3]。1930年,闞鐸加入朱啟鈐創立的中國營造學社,任中國營造學社的第一任文獻部主任,將「陶本」宋李誡《營造法式》(武進陶氏刊印,1925)與「四庫本」、「丁本」(清末藏書家丁丙的八千樓抄本)重新校對,寫就《仿宋重刊〈營造法式〉校記》。闞鐸曾為編纂《營造辭彙》而赴日本訪問日本術語委員會會長笠原敏郎等,並撰《營造詞彙纂輯方式之先例》、《參觀日本建築術語詞典編纂委員會記事》 等學術論文。他和日本籍中國營造學社社員松崎、橋川時雄等交往密切。[1]1931年,依照日本內閣文庫藏有的明全刻本,並比照陶湘重版的北平圖書館的明刻本(缺第三卷),完成明計成《園冶》的校對工作,寫就《〈園冶〉識語》一文,闞氏《園冶》校注本於1932年由中國營造學社出版[4],又於1933年由大連右文閣書店刊印(後由日本造園學家上原敬二在日本重版為《園冶:解説》,1975)。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闞鐸於10月辭去了營造學社的職務,出任東北交通委員會委員,後任滿洲國奉山鐵路局(奉天至山海關)局長、四洮鐵路(吉林四平至洮南)管理局局長、瀋陽鐵路管理局局長。後來,闞鐸在滿日文化協會做動員學者工作,投身建設博物館、複製古書、保存國寶建造物事業,曾為伊東忠太關野貞從事熱河研究進行準備工作,為關野貞1930年代的中國古建築考察提供支持(載關野貞《中國古代建築與藝術》),為日本殖民做出貢獻。1934年,闞鐸逝世。[1]

曾收藏汪由敦等繪《圓明園殘頁二十三幅》(清乾隆刻本)並作跋。向國立奉天圖書館捐贈大量書籍(載館刊《故闞鐸氏寄贈書目》,1934),該館刊有《營造法式校勘記》(可能亦與闞鐸相關)。

闞鐸師從光緒十八年(1892年)壬辰科進士王仁俊和內務府漢軍旗科舉人、詞人畫家、清政府駐日本學監李孺(原名李寶巽,字子申),並為其出版文集詩集。為王伯恭(入張之洞、袁世凱幕府,曾任朝鮮政府顧問)出版《蜷廬隨筆》五卷(1932)並作《王伯恭先生傳略》。

著作與代表文章[編輯]

  • (明)張潮著,闞鐸校,《幽夢影》,校者印,1919年。
  • 《〈紅樓夢〉抉微》,無冰閣,1924年;天津大公報館刊行,1925年。
  • 《無冰閣詩》,詩作多見於《遼東詩壇》。
  • 《闞氏故實》三卷附手札一通,孫中山序,孝謹堂鉛印本,1924年。
  • 參與校對陶湘版(宋)李誡《營造法式》三十六卷本(天津:武進陶氏刊印,1925年)。
  • (明)計成著,闞鐸校,《園冶》(中國營造學社刊印,1932年)。
  • 《金石考工錄》,橋川時雄代印,1936年(橋川時雄,日籍中國營造學社社員,曾主持中日文雙語刊物《文字同盟》,主持編撰《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 朱啟鈐、闞鐸,「元大都宮苑圖考」、《哲匠錄》、《髹漆錄》(又《髹飾錄》,1927)、《存素堂絲繡錄》(1928)。朱啟鈐收藏的古代絲繡藝術品(現藏遼寧省博物館),後來編入日本出版的大型精美圖冊《篡組英華》(1935)。
  • 「仿宋重刊《營造法式》校記」(《中國營造學社彙刊》,第一卷第一冊,1930年7月)。
  • 「《營造詞彙》纂輯方式之先例」。
  • 「參觀日本《現代常用建築術語辭典》編纂委員會紀事」。
  • 「《工段營造錄》識語」(1931)。
  • 「《園冶》識語」(《中國營造學社彙刊》,第二卷第三冊,1931年11月)。
  • 「《花鏡》識語」(失傳)。
  • 「(野崎誠近)《吉祥圖案題解》序」,1928年。
  • 「《清內府藏刻絲繡線書畫錄》識語」,1930年7月。
  • 整理、修訂並作跋,徐潤《上海雜記》,香山徐氏鉛印本,1927年。

家庭[編輯]

  • 祖父闞鳳樓(字仲韓,1820-1878),貢生,官奉賢縣(今上海奉賢區)知縣,著《六友山房詩集》、《新疆大記》六卷(進士王仁俊序,孫兒闞鐸作卷首並校印,武昌存古學堂鉛印本,1907;受闞鐸之託,清史館總纂吳廷燮編纂增補版《新疆大記補編》,1935)。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1.2 崔勇,中國營造學社研究,2004年,第147頁。傅凡,「闞鐸傳統建築與園林研究探析」,《中國園林》2016年1月第1期。
  2. ^ 山東省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 济南铁路局建国前主要负责人. 第六卷 机构沿革. 山東省志·鐵路志 (山東人民出版社). 1993-09 [2019-04-18]. ISBN 7-209-01395-4. 
  3. ^ 參考金捷,「新見闞鐸致葉恭綽信札初考中國營造學會早期學術研究」,《世界建築導報》 ,2023年第212期。
  4. ^ 參見朱啟鈐《重刊園冶序》與闞鐸《園冶識語》,載陳植註釋《園冶註釋》,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