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互助客棧/技術/存檔/2022年4月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標題顯示不正常

請求修正Template:AfdCalendar模板

Template在doc中無法顯示

Template:大陸政治群體在doc之中無法顯示,應該如何修正?--誠心誠意。留言2022年4月1日 (五) 02:06 (UTC)

@筆和擦膠必有用:不太清楚閣下指的是什麼,如果是指在doc中提供模板示例的話,推薦用{{Parameter_names_example}}.--BlackShadowG留言2022年4月2日 (六) 03:27 (UTC)

請求清理Category:在infobox_station使用未知參數的頁面

如題,Category:在infobox_station使用未知參數的頁面分類中條目數量非常多,從呼和浩特東站來看似乎不相容舊有中文參數名稱(預覽編輯時會顯示很多未知參數錯誤),又有至少三個系統的參數(見Template:Infobox_station/doc/更新舊有模版參數)需要清理;不相容中文參數部分需要修改Template:Infobox_station,更新舊有參數部分則不知道有無機器人處理,如果沒有的話希望在此建立共識,以便之後請求建立機器人。--迴廊彼端留言2022年3月5日 (六) 16:15 (UTC)

邀請有在清理相關參數的User:JhstriverUser:OwennsonUser:Disney2967評論,也請有在添加這類參數的User:Marvin LouUser:FoampositeUser:S2000171User:2021 LEE KAR KEE JACKYUser:Cyron ChoiUser:Vitsuha留意。--迴廊彼端留言2022年3月15日 (二) 05:04 (UTC)
我覺得中文參數應該保留,畢竟這裡是中文維基百科。這個Infobox station本身就是由數個Infobox合併而成,為了兼容舊的參數而留存至今。不過有一些我覺得確實有需要換掉,比如Station Infobox和與其相關的大寫參數,這個我還在清理,沒有那麼快(整理舊的日本車站就花了我整整一年時間)。另外,namecolour、linecolour和livery三個參數亦應當保留。--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22年3月15日 (二) 05:34 (UTC)
確實該清理這些「未知參數」了,可能是因為中維人手不夠,所以無暇顧及,英維的情況倒是好很多。--Jhstriver留言2022年3月21日 (一) 05:26 (UTC)
我也同意保留中文參數,這部分既有共識,不知可否麻煩User:TjmjUser:Sanmosa幫忙處理?更新舊參數部分看大家還有沒有什麼想法,彙整後我再拿去請求建立機器人。--迴廊彼端留言2022年3月31日 (四) 02:22 (UTC)
@迴廊彼端:我對這模板的歷史(以往討論)不是很熟,所以以下只是個人的淺見:目前模板能使用的參數約470個。頁面若使用原始碼中列出的約160個參數(目前全英文參數),將不會顯示預覽錯誤。若要移除預覽編輯時顯示的錯誤,需要先整理出哪些參數是算正規的——英文以及中文(簡繁)參數。然後修改這個參數列表。正規參數列表這個部分,我略看了討論區,目前好像還沒有甚麼共識。所以可能需要先達成這個部分的共識才可以著手修改。--Tjmj留言2022年4月2日 (六) 08:38 (UTC)

關於{{#time:N月}}模板

部分必要模板在可列印版本中不可見的問題

數學中的Distinguish模板和main模板都在可列印版本中不可見--Yinyue200留言2022年4月3日 (日) 11:47 (UTC)

這些是自我參照,不可見沒毛病吧。不應該指望列印版本中的連結能點擊。--YFdyh000留言2022年4月4日 (一) 03:20 (UTC)

2022年4月4日 (一) 21:01 (UTC)


(~)補充:那個「添加連結」功能,從phab的工單上來看,是按照語言代碼順序部署的。順帶一提,zh在倒數第四個。 --MilkyDefer 2022年4月5日 (二) 16:55 (UTC)

Template:Navbox的Lint errors

我編輯條目用Lint error工具檢查時,會發現條目本身沒問題,但是只要含Template:Navbox就會有。而這個模板,一:只有管理員可以編輯,全保護;二、即使開放編輯,我也還是不懂這裡面要怎麼修正Lint errors。那要怎麼做呢?還是條目用模板的方式有問題,我可以那個拿出問題的條目來。——George6VI留言2022年4月1日 (五) 15:12 (UTC)

哪個條目?--Antigng留言2022年4月1日 (五) 17:44 (UTC)
朝鮮哲宗(正在GA評選中),顯示lint問題是在Template:朝鮮國王Template:大韓帝國皇帝兩個模板的地方。--George6VI留言2022年4月2日 (六) 01:13 (UTC)
@George6VI:,跟{{~w}}有關,元素閉合錯誤(先結尾再開頭)。GA有要求處理這種問題?——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2年4月2日 (六) 02:36 (UTC)
GA評選是沒人要求這點,不過既然條目都要到一定標準了,就打算一次解決條目的問題。——George6VI留言2022年4月2日 (六) 02:58 (UTC)
不過「先結尾再開頭」我不太理解,那這樣有辦法修正嗎?——2022年4月2日 (六) 03:04 (UTC)
看{{Nowrap begin}}的說明。——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2年4月6日 (三) 01:32 (UTC)

有沒有自動更新簡繁重定向的機器人

即將所有指向簡繁重定向的內鏈直接指向條目本身--Yinyue200留言2022年4月4日 (一) 15:25 (UTC)

有用又沒有用。降低源碼長度,但增加歷史記錄長度。--YFdyh000留言2022年4月4日 (一) 17:50 (UTC)
但是簡繁重定向後頁面上方也顯示一個"重定向自",容易引發困惑,建議簡繁重定向隱藏這個提示.--Yinyue200留言2022年4月6日 (三) 00:24 (UTC)
隱藏不利於除錯。我記得頁面會自動重新加載?--YFdyh000留言2022年4月6日 (三) 02:18 (UTC)
所有重定向頁跳轉後都會這樣顯示,似無必要調整。--迴廊彼端留言2022年4月7日 (四) 13:29 (UTC)

Category:含有中文的條目

今天發現Category:含有中文的條目,似乎是加入{{Lang|zh-latn|OOO}}或「引用此模板的模板」後被自動歸入,希望調整相關代碼並修正分類命名,謝謝。--迴廊彼端留言2022年4月4日 (一) 09:13 (UTC)

個人認為此分類在本站沒有意義。本站所有條目都必然含有中文。——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2年4月7日 (四) 12:41 (UTC)
User:Ericliu1912我同意你的觀點,這分類名字確實怪怪。不過維基百科也確實需要針對{{Lang|zh-latn|OOO}}(查了一下似乎是指用任何一種拼音表達中文的語種,漢語、威妥瑪都包含在內)、Template:Lang-pinyin(今天新發現,專門顯示漢語拼音的模板)的追蹤分類便是。--迴廊彼端留言2022年4月7日 (四) 13:29 (UTC)
再研究了一下,Template:Lang-pinyin的追蹤分類應該設定到Category:含有漢語拼音的條目Category:含有明確引用中文的條目可能也得一起加入討論。--迴廊彼端留言2022年4月7日 (四) 16:05 (UTC)

維基百科電郵系統

請問我如何可以檢視收件箱?Choi Chin Long 歡迎簽名 2022年4月8日 (五) 10:47 (UTC)

維基本身的電郵系統僅供內部使用。站內的所謂「電郵系統」實際上起到發送/轉發郵件的作用;站內信會發送到您自行設定的第三方郵箱中,您可以去那裡查閱。--Antigng留言2022年4月8日 (五) 12:02 (UTC)
可以教我怎麼按嗎?Choi Chin Long 歡迎簽名 2022年4月8日 (五) 14:47 (UTC)

本站 MediaWiki:Common.css 中的Logo變體覆蓋可以移除了

Template:Lang-ka模板地區詞轉換問題

今日瀏覽貝利亞史達林條目,發現在大陸簡體下,【格鲁吉亚语】統統轉換成了【乔治亚语】,之前未出現該情況,該模板由這位維基人@Solvyn:在2022年3月17日做出過編輯,請問是否與此有關?另外請問如何修復。我加入Template:NoteTA模板時被警告

警告:您在模板內加入了卻沒有將其放置於<noinclude></noinclude>内,或未將{{NoteTA}}紧随<noinclude>之後放置。

這樣可能會導致包含其的頁面的NoteTA模板產生衝突,造成維護及修復字詞轉換的麻煩,請閱讀使用該模板的注意事項。 請將放置於<noinclude></noinclude>內緊隨<noinclude>之後的位置,並在所有使用此模板的條目也加入該轉換組。

如果您確實有將NoteTA放置於noinclude內卻仍看到此警告,可再次點擊「發布更改」,並向我們報告此錯誤。

——Zzhtju留言2022年4月5日 (二) 02:02 (UTC)

非常抱歉,這個問題確實有我的責任。目前這個問題似乎已經暫時解決。--- soɫˈvɨn 2022年4月5日 (二) 05:13 (UTC)
好的謝謝,祝編安!--Zzhtju留言2022年4月5日 (二) 05:48 (UTC)
推測是轉換表無雙向轉換,已提交轉換表。--SunAfterRain 2022年4月7日 (四) 14:16 (UTC)
這個恐怕不行吧,美國一個州也叫這個名。不過可以轉換【格鲁吉亚语】【喬治亞語】--Zzhtju留言2022年4月10日 (日) 08:33 (UTC)

Vector2022 不重新加載頁面時顯示預覽錯位

2022年第15期技術新聞

2022年4月11日 (一) 19:42 (UTC)

Twinkle更新 (2022-03-20) @c2eea2b0

近期變更
  • 速刪、提刪:應方針更改,暫時不再支援非wikitext頁面的提刪,請手動編輯這些頁面
  • 封鎖:當管理員無限期封鎖使用者時,現在會自動移除所有可移除的使用者群組。

如果近期變更有任何錯誤,或是認為未來變更會造成任何問題,請在Twinkle討論頁互助客棧技術版Telegram群組Github擇一報告。--Xiplus#Talk 2022年3月20日 (日) 15:08 (UTC)

(?)疑問@Xiplus:封禁時要移除使用者群組一事是有方針或指引背書的嗎?萬一用戶封禁申訴獲解封,權限不是都要重新申請?—- [雪菲🐉蛋糕🎂] >[娜娜奇🐰鮮果茶☕](☎️·☘️2022年3月24日 (四) 04:55 (UTC)
Wikipedia:申請解除權限#已封禁或除權用戶覆審。--Xiplus#Talk 2022年3月24日 (四) 05:28 (UTC)
方針或指引背書?-- [雪菲🐉蛋糕🎂] >[娜娜奇🐰鮮果茶☕](☎️·☘️2022年3月24日 (四) 09:11 (UTC)
我猜是相當於預設管理員無限期封鎖使用者時同時「判斷」將其除權的意思。——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2年3月24日 (四) 11:49 (UTC)
無限期封鎖的使用者100%會被除權吧,印象中無一例外,有的話可以找出來看看。--Xiplus#Talk 2022年3月25日 (五) 03:57 (UTC)
Special:Redirect/logid/10600041--Lt2818留言2022年3月25日 (五) 05:31 (UTC)
被盜更應該除權吧?--Xiplus#Talk 2022年3月25日 (五) 05:40 (UTC)
移除用戶組後似乎還需要備案,是否自動完成?桐生ここ[討論] 2022年3月26日 (六) 16:48 (UTC)
雖然Wikipedia:解除權限方針沒有指出,不過僅有非永久封鎖才需要考慮權限是否保留吧;實務上明顯短期內不可能解封的無限期封鎖應沒有合適理由不予除權。--Xiplus#Talk 2022年3月28日 (一) 08:28 (UTC)
我想到了Jason22因為簽名不當永封的案例。所以簽名不當還會被永封嗎? ——魔琴 [ 留言 貢獻 ] 2022年3月26日 (六) 06:41 (UTC)
以後這些改作封禁999年不就行了(--路西法人𖤐 2022年3月26日 (六) 16:34 (UTC)
需要管理員移除自定義簽名的功能,誰去提一個phab。桐生ここ[討論] 2022年3月26日 (六) 16:48 (UTC)
@桐生ここ:不妥,管理員不應該有權限變更偏好設定內容。(強制拉伸存檔時間)--SunAfterRain 2022年4月4日 (一) 15:15 (UTC)
@SunAfterRain:可是介面管理員實際上可以更動你的JS和CSS(JS某程度上可以視為使用者偏好設定的一部分)。代表現行規則還是有變更偏好設定內容的項目,即違反方針或影響運作之時,方可執行。-- [雪菲🐉蛋糕🎂] >[娜娜奇🐰鮮果茶☕](☎️·☘️2022年4月13日 (三) 03:18 (UTC)
現在已改成會詢問管理員是否要除權,當然通常應該選擇除權,但可在上述特例中不除權。--Xiplus#Talk 2022年3月26日 (六) 18:29 (UTC)

驗證碼問題

rater工具使用importStylesheet的問題

移動版維基會提示importStylesheet已棄用(儘管移動版維基似乎用不了這個工具),可否對此進行修改--Yinyue200留言2022年4月10日 (日) 06:46 (UTC)

Special:Diff/71108654。--安憶Talk 2022年4月12日 (二) 05:19 (UTC)
AnYiLin還有一個 Stang 2022年4月13日 (三) 13:31 (UTC)
Special:Diff/71137632。--安憶Talk 2022年4月14日 (四) 04:21 (UTC)

解決規範控制SBN錯誤的問題

IP封禁豁免

如題,僅限於本地社群?剛剛發現沒辦法操作wikidata(因為被封禁,要操作當然因為發現wikidata的跨語言連結出錯了,有權限的人幫忙處理一下算了,具體什麼事我在用戶貢獻裡面寫的很清楚了,當然,日語那邊也需要處理...)--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2022年4月12日 (二) 09:02 (UTC)

User:Red16:我已連結中文及日文條目並加上一些簡單資訊,詳見Wikidata項目,如需修改請告知,謝謝。--迴廊彼端留言2022年4月12日 (二) 09:39 (UTC)
@Red16:,可以申請個GIPE,或者當地的LIPE。理由直接說明在中國大陸,並且有本地權限職務,顯得編輯質量是可以信的。——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2年4月12日 (二) 13:17 (UTC)
「Because of the Internet censorship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Great Firewall of China, I can't access to Wikimedia Projects some page directly, so I need to use proxy to edit the Wikimedia Projects. Also ,the foundation decided force log-in on https([1]) and the https of wikipedia in China has been blocked.I need the permission of Global IP block exempt reasonably.
I have 30,449 edits in zhwp and hava local IP exempt in zhwp」當時申請GIPE時的理由。——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2年4月14日 (四) 09:14 (UTC)

openstreetmap地圖

東名高速公路的條目裡的地圖,本應可以在地圖上以紅色顯示走線,但在條目看不到,要點進去才能看到現在連點開都看不到了,請問有沒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22年4月18日 (一) 10:28 (UTC)

技術新聞:2022-16

2022年4月18日 (一) 23:10 (UTC)

關於模板排版問題

我在我的用戶頁里放了幾個倒數模板,我想讓它們不要全排在最右邊,而是分布在整個頁面上,於是我用column-count進行分列,但是如Special:固定連結/71214893所示,這樣的排版並沒有把各個模板整個地進行排版,而是拆散了模板,有什麼辦法讓模板保持完整嗎?--GUT412454留言2022年4月19日 (二) 02:24 (UTC)

@GUT412454:用無邊框表格大概可以實現,參special:permalink/71221105。--185.217.119.25留言2022年4月19日 (二) 11:00 (UTC)
感謝。--GUT412454留言2022年4月19日 (二) 12:11 (UTC)

Category:未完成替換引用的頁面

模板:Cite wikisource

義大利的繁簡轉換存在問題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繁體的「義大利」在自動轉換成簡體時會被轉為「義大利」而不是正確的「義大利」,例子可見「羅馬大學」條目和「義大利」條目

很抱歉,我之前沒有找到繁簡轉換修復請求的界面而在此發布討論,請將我的討論移除。 --Mlmslider留言2022年4月20日 (三) 10:36 (UTC)


本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參考文獻模板的問題

按理而言,在{{reflist}}中插入了參考文獻後,在內文不顯示應該要報錯,但是目前不會顯示,請問這是feature還是個bug?

reflist:

  1. ^ 1.0 1.1 1.2 朱耀偉. 書評:Readings in Chinese Literary Thought. 人文中國學報. 
  2. ^ 2.0 2.1 2.2 樂黛雲. 突破中西文體系的“雙向闡發”——介紹《中國文論:英譯與評論》. 社會觀察. 2003, (S1): 44-45. 
  3. ^ 3.0 3.1 3.2 邸小松; 王確. 在中國發現文學理論——評宇文所安《中國文論:英譯與評論》. 中國文學研究. 2016, (1): 118-121. 

<references>:

引用錯誤:在<references>標籤中name屬性為「朱耀偉」的參考文獻沒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錯誤:在<references>標籤中name屬性為「樂黛云」的參考文獻沒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錯誤:在<references>標籤中name屬性為「邸小松」的參考文獻沒有在文中使用

依我認為應該還是要報錯以提醒編者為宜,以避免參考文獻出現空引注的問題,而且參考文獻在內文不使用不應該是一個正常現象。Ghren🐦🕒 2022年4月17日 (日) 19:32 (UTC)

您把reflist用錯了,參考文獻是放在{{{refs}}},不是放在{{{1}}}。正確的樣本見此,可正常報錯。--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22年4月20日 (三) 03:31 (UTC)
啊... 囧rz……。不好意思了,問了個蠢問題。--Ghren🐦🕚 2022年4月21日 (四) 15:27 (UTC)
似乎我是被{{notelist}}的用法誤導了。--Ghren🐦🕒 2022年4月22日 (五) 07:17 (UTC)

誰幫忙找一下引用錯誤

User:Neonlight185/沙盒,東西都寫完了,不知道出錯的地方在哪--Neonlight185留言2022年4月26日 (二) 00:59 (UTC)

@Neonlight185:我做了這筆編輯,幫您改好了。--50829! Talk · 496,547,958 2022年4月26日 (二) 01:14 (UTC)
感謝!--Neonlight185留言2022年4月26日 (二) 02:35 (UTC)

2022年第17期技術新聞


中維就在S2。 --MilkyDefer 2022年4月26日 (二) 02:53 (UTC)

2022年4月25日 (一) 22:53 (UTC)

為什麼Copyvio加不上黑名單網站

如題,我在提報侵權時被垃圾過濾器擋掉了,想請教一下有沒有什麼解決辦法---- 2022年4月26日 (二) 11:24 (UTC)

沒什麼辦法。網址中間放些東西截斷,能看懂就可以。--YFdyh000留言2022年4月26日 (二) 12:29 (UTC)
網址不加 https/http,不過不要濫用。--Kethyga留言2022年4月26日 (二) 12:33 (UTC)
例如:www.example.comwww.exam<!---->ple.com。--12З4567留言2022年4月26日 (二) 16:55 (UTC)
那麼再請教一下,能夠用TinyURL繞過去嗎?---- 2022年4月27日 (三) 02:10 (UTC)
如果短連結本身沒被屏蔽。但這沒必要且不好,如果短連結服務失效,後人就很難重新查證了。--YFdyh000留言2022年4月27日 (三) 02:36 (UTC)
謝謝。後來才發現短連也會被擋。---- 2022年4月27日 (三) 03:01 (UTC)
如果用TW提交的話,我記得會將http頭轉換成實體字符來代替,用於避開過濾器的。——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2年4月27日 (三) 03:56 (UTC)

模板超限問題

冠狀病毒條目幾週前還正常,但現在突然出現模板超限的問題(4月25日已超限,當時有維基人將{{Reflist}}替換成<reference/>以避免參考文獻顯示異常),期間條目並沒有任何改動,且現在查看去年的條目版本也會出現模板超限的問題,顯見此問題是其他模板的編輯連帶影響了本條目,而非本條目本身編輯所致。有沒有懂技術的幫忙看一下?謝謝。--Sanchytriomycota🧬 2022年4月26日 (二) 08:34 (UTC)

@Antigng:可能和你近期的編輯有關。清空Module:Citation/CS1/Antigng預覽該條目不會超限。--Lt2818留言2022年4月26日 (二) 09:55 (UTC)
(:)回應,今天晚些時候將更新CS1模塊,見上方討論。由於新舊模塊不兼容,為避模塊逐個修改/調試期間引用模板顯示不正常,擬採用倒接方案,即在各引用模板中插入「倒接開關」{{cutover}};通過操作{{cutover/switch}}可將全部的引用模板一次性切換為沙盒版本。這樣就可以安全地修改Module:Citation/CS1系列模塊。同時,如果沙盒版本發現了任何之前未發現的bug,都可以通過{{cutover/switch}}迅速切換回舊版本。
採用這種方案的一個副作用就是模板更容易超出限制產生如您所報告的問題,但這是臨時性的:模塊正式「割接」後,將陸續拆除「倒接開關」,屆時條目也會恢復正常。目前有類似問題的條目數量並不多,本人也會持續做好監測工作。--Antigng留言2022年4月26日 (二) 10:26 (UTC)
@Cookai1205 你的名字問題是因為這裏才出現的,在這個問題解決後有需要可以加回轉換組。另外,出現類似問題的不至上面的,有些條目只是炸了Navbox,又或者只是炸了些少參考模板。可以的話這個倒接開關還是和正式修改時間距離越短越好。--Ghren🐦🕖 2022年4月26日 (二) 11:49 (UTC)
有問題的條目不止這些,如蔣經國毛澤東條目末尾導航模板亦受影響。Category:引用模板後大小超過限制的頁面現有428個頁面。損害已經不容忽視,這種修改方式不宜成為今後常例。--Lt2818留言2022年4月26日 (二) 14:29 (UTC)
應該只有200個頁面左右受影響,今天沒有了cutover之後只有251個頁面超出限制。--Ghren🐦🕒 2022年4月27日 (三) 07:44 (UTC)
這裡儘可能簡單地解釋一下採用「倒接方案」的技術背景:
首先,Module:Citation/CS1模塊是極高使用量模塊。對極高使用量模塊進行的修改須以確保「無感」為前提;不能進行任何有潛在導致大量條目出現錯誤的風險的操作。
第二,Module:Citation/CS1不是單一一個模塊,而是一系列模塊,需要與Module:Citation/CS1/Configuration等一系列的子模塊配合工作。mediawiki不允許批量提交頁面修改,如果一個模塊一個模塊手動提交修改,而新舊版本的模塊又彼此不兼容,那麼有可能出現「某個模塊先更新,但與之配套的模塊沒有隨之更新」導致的報錯。如果剛提交完某個模塊的修改,接著就斷網了或是瀏覽器崩潰了,沒法及時提交配套模塊的修改,那後果就可能很嚴重。這種風險是不能容忍的。
本次CS1模塊的大更新就涉及這方面的問題。具體來說,主模塊Module:Citation/CS1與子模塊Module:Citation/CS1/Configuration,無論先更新何者,都會產生不兼容性,有引起大面積報錯的風險:
新版本Module:Citation/CS1用到了新版本Module:Citation/CS1/Configuration中的periodical表,而這是舊版本Module:Citation/CS1/Configuration中沒有的;
舊版本Module:Citation/CS1用到了舊版本Module:Citation/CS1/Configuration中的message['subscription'],而新版本Module:Citation/CS1/Configuration已將上述冗餘代碼刪除。
當然,除Module:Citation/CS1/Configuration之外,本次修改還涉及Module:Citation/CS1/UtilitiesModule:Citation/CS1/Identifiers,主模塊與三個既有子模塊之間存在複雜的相互依賴關係,更增加了不兼容而導致錯誤的風險。
因此,唯一可行的方法即是將所有CS1系列引用模板先「切換」到已經修改、調試完成的沙盒版本Module:Citation/CS1/Antigng,待Module:Citation/CS1下線之後,便可安全地對其及相關子模塊進行修改和調試,再之後便可「切換」回正式版本。
此外,由於本次CS1模塊更新力度大而既有測試用例覆蓋面不夠廣,需使用線上環境對新版本的模塊進行調試。一旦發現之前測試中未發現的bug,需第一時間下線新版本的模塊,切換回舊版本的模塊。
基於上述考慮,本次修改採用「倒接開關」{{cutover}}模板實現正式/沙盒版本模塊的快速切換。大約一周以前,風險最低的{{cite interview}}、{{cite thesis}}等模板接入倒接開關,隨後進行了幾輪倒接試驗,其間確實發現並修復了一些測試中未能發現的bug。之後,按照風險由低到高的順序,{{cite encyclopedia}}、{{citation}}、{{cite journal}}也陸續接入「倒接開關」並參與試驗;最終於昨日將「三大引用模板」{{cite news}}、{{cite book}}、{{cite web}}一次性接入「倒接開關」,模塊「倒接」完成。

--Antigng留言2022年4月27日 (三) 16:05 (UTC)

基本上是把替換變成原子操作,但「倒接開關」本身的開銷不容忽視。不用倒接開關的辦法也不是沒有:測試新CS1模塊可將上游模板直接調用測試版本;修改CS1模塊時開多個編輯窗口儘量同時點擊發布,怕斷網或瀏覽器崩潰亦可先提醒其他管理員留意,若出現不一致則及時回退。--Lt2818留言2022年4月28日 (四) 02:09 (UTC)
與其盡量同時點擊發布,不如用api比較快吧......--SunAfterRain 2022年4月28日 (四) 12:36 (UTC)

Coming soon: Improvements for templates

-- Johanna Strodt (WMDE) 2022年4月29日 (五) 11:14 (UTC)

本地是否啟用Commons deletion notification bot?

我們是否可以在本地啟用Commons deletion notification bot?當共享資源上的文件被提刪時,該bot會在本地使用了該文件的頁面的對話頁發出通知。該bot由基金會的Community Tech提供支持--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1年12月30日 (四) 07:43 (UTC)

(+)支持。——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1年12月30日 (四) 15:49 (UTC)
(+)支持桐生ここ[討論] 2022年1月6日 (四) 15:30 (UTC)
( ✓ )同意。--東風留言2022年1月9日 (日) 13:45 (UTC)
(+)支持----👻Cryberghost 2022年1月11日 (二) 13:07 (UTC)
(+)支持--0906(回復請Ping我) 2022年1月11日 (二) 15:34 (UTC)
(+)支持--在下荷花請多指教歡迎簽到2022年1月29日 (六) 06:40 (UTC)
(+)支持,之前經常看到條目中共享資源的圖片不知什麼時候就沒了,想在本地合理使用又找不到圖片存檔……有了這個機器人會方便許多。——BlackShadowG留言2022年2月1日 (二) 15:24 (UTC)
(+)支持。--Leiem留言·簽名·維基調查 2022年2月4日 (五) 18:37 (UTC)
(+)支持Have a good day! -- doge241902022年4月5日 (二) 04:13 (UTC)
(+)支持——誠摯的 ZhaoFJx 2022年4月12日 (二) 13:40 (UTC)
(+)支持,commons的文件經常不知不覺就被刪了。-- 人人生來平等·留言 2022年4月13日 (三) 14:27 (UTC)

部署相關問題

phab那邊給了一些意見需要社群給予回應:

  • 這個東西的i18n相關問題需要社群給予關注。translatewiki.net上面CommunityTechBot分zh-hans和zh-hant,而且兩者很多用語都不一樣,需要確定提示信息具體使用哪一種語言變體(這應該意味著必須犧牲一部分地區詞,如果我沒理解錯的話)。
  • 同時,社群需要決定什麼時候給討論頁上留通知。commons常見的刪除方式有快速刪除、刪除討論(類似於存廢討論,需要7天的討論)以及npd (no permission)(可以理解成需要提交上傳者確實是版權持有人或者得到了授權,否則文件會在7天後刪除)——默認設置是前兩者得到通知。如果認為有必要的話,可以在第三種情況下也進行通知。
  • 最後是有沒有必要給這個通知的帳戶bot flag的問題——這個交給BAG的人商量比較好。

-- Stang 2022年2月20日 (日) 21:43 (UTC)

通知問題我覺得全部都可以上,bot flag不需要--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2年2月21日 (一) 02:50 (UTC)
話說可用本地的LC嗎(感覺有難度)。Hualin~希望の星は青霄に昇る Commons|Talk 2022年2月24日 (四) 14:26 (UTC)
不是很能理解這個問題,想用lc的話看上去就得定義一種新語言? Stang 2022年3月1日 (二) 02:06 (UTC)
忘了 囧rz……Hualin~希望の星は青霄に昇る Commons|Talk 2022年3月2日 (三) 05:19 (UTC)
之前想回覆這件事情結果一直忘記。建議Commons在對話頁的通知維持在英語就可以了。由於英語是Commons的主流溝通用語,雖然可以使用華語,如果自身的英語能力有限還是很難跟人互動,除非我們有強大的翻譯志工常駐在Commons上協助使用者。話說Commons許多的方針指引頁面依然還沒翻譯成中文或者翻譯不全以及過時的版本,想要全面理解Commons方針還是要有基本的英語能力才是上策。另外在Commons會接觸到各式各樣的人,將新來的中文使用者導向Commons未必能替他們帶來良好的體驗。--章安德魯留言2022年3月14日 (一) 10:40 (UTC)
這裡是中文站點。如果存在可用的翻譯,應儘可能使用翻譯的內容。而且不就是一個罐頭信息麼,改成英文並不能起到實質上「提升英文理解能力」的作用(刪除里有不管用什麼語言都是不會隨之改變的)。 Stang 2022年3月15日 (二) 11:29 (UTC)
我們維基百科有的是地區詞轉換 Wiki emoji | 😷🅔🅜🅞🅙🅘🅦🅘🅚🅘😷 祝百毒不侵~ 2022年3月19日 (六) 02:17 (UTC)
我關心的是:把人引到Commons上會發生什麼事。放置在Commons的檔案被提出刪除請求時,中文的使用者每一個人有能力提出異議嗎、有辦法確保每一個中文使用者熟知Commons的規矩嗎。要知道有一部份Commons的中文使用者其實是來自像是維基愛古蹟之類的場合,他們只是照著簡易流程上傳檔案而已。就算是中文維基本站的使用者,許多人也只是用Commons做為條目所需的圖片空間而已。(1)假使這些人的照片被提刪,在中文維基互助客棧提出需要幫助時,中文維基社群有做好這方面的人力準備嗎。別說這跟中文維基無關,因為你們現在就是以部署機器人在中文維基為前提,理所當然是很合理的質疑。還有就是我前面講過的,(2)Commons上有形形色色的人,請問中文使用者在Commons上遇到糾紛時,中文社群有足夠的人力協助周旋嗎。在我看來這些方面目前都是缺乏具體對策的。--章安德魯留言2022年3月23日 (三) 18:29 (UTC)
贊同--Yinyue200留言2022年3月26日 (六) 06:29 (UTC)
對於我來說,假如即使我不明白Commons的存廢規則,在得知Commons的文件被提刪時,我會先把圖片保存下來,以便被刪除後在本地合理使用。--BlackShadowG留言2022年3月28日 (一) 08:39 (UTC)
既然如此,可以要求機器人發布消息時直接調用本wiki的罐頭信息嗎(如展開某個模板),由本地維護和處理為可地區化的消息,或直接引導到本地的有共享資源經驗的團隊。如果phab那邊沒空改,也可設立機器人二度改掉與通知。看了一下,只有十幾條消息,討論用哪個變體有意義但又意義不大……是否要中文版不置可否。bot flag如果加上,監視條目的用戶能得到通知嗎。如果擔心新人去Commons搗亂,設法延遲此通知是否可能和有用呢,如速刪立即,其他提刪2天或3天後再留言通知,以減少莽撞留言。從工具說明來看,該機器人似乎可以留下非展開的模板,以及可能定製延遲參數(修改源碼)。從源碼來看自定義延遲難度較大。能否通過翻譯消息展開本地模板需要做測試。--YFdyh000留言2022年4月2日 (六) 05:48 (UTC)
@YFdyh000Stang:「bot flag如果加上,監視條目的用戶能得到通知嗎」,bot flag與通知功能無關/不影響。--Xiplus#Talk 2022年4月15日 (五) 01:31 (UTC)

所有帶有Latex標題副標題的頁面顯示都不正常

示例1示例2--Ember Edison 2022年3月28日 (一) 02:34 (UTC)

有點像WP:LUA裡面提到的「strip mark」。可能是bug。——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2年3月28日 (一) 02:49 (UTC)
phab:T295091。——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2年3月28日 (一) 02:51 (UTC)